崛起原始时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珩毅
崛起原始时代 第511章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三)2/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前两个都有了,后面两个也要拿出来,指南针可以让人不迷失方向,火药可以开矿开路指南针的前置条件是磁铁,火药研发则有一点危险性,技术本身不算太难。
苏焱将指南针和火药两项写下,稍微想了想,苏焱又在这两项后面写下“玻璃”。
有一则故事:
三千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
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
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
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物质,这就是最早的玻璃,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故事是否是真实的不知道,不过足以说明制造玻璃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玻璃的用处有很多,将玻璃装到门窗上让室内增加亮度,精美的玻璃制品用于交易,建造玻璃为屋顶的暖屋在冬季里种植蔬菜,更可以用玻璃来制造望远镜。
当然,玻璃技术的初期并无法达到苏焱想要的程度,还需要时间去研究,才能将一项项成果拿出来,这些事情并不耽误苏焱将“玻璃技术”列入到《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中科技篇的一项。
造船、炼铁、指南针、火药、玻璃、水力机床……一项项技术写下来,可能还有许多技术可以列入到《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中,等着苏焱想到并补充进去。
科技篇之后是疆域,苏焱暂时将疆域和贸易放到一起,毕竟夏国的船只暂时只能在黄河流域航行,而苏焱也将黄河流域当作是夏国的地盘。
夏国的疆域是按照夏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最远处的城池进行计算,内部就是夏国的疆域。
原本苏焱打算使用“步步蚕食”之策,从夏国目前所在区域开始,沿着黄河主干分别向东向西,每隔一段距离建造一座城池,一步步推进,最终占领整个黄河流域。
但是当苏焱开写《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后,发现“步步蚕食”之策有点慢了,完全可以激进一点,在远离夏国本土的区域建立新的城池。
比如炼铁需要的煤在燕氏族老家有发现,想要采集煤矿最好在燕氏族老家建立一个定居点,安排奴隶来挖掘煤矿,还需要安排战士看守奴隶。
挖掘铜矿、铁矿、煤矿这些劳作都是非常沉重,而且对挖矿者身体不好,这种劳作都已经换成奴隶来做,夏国国民只担任看守者。
苏焱原本认为,一个定居点无法居住多少人,人太少可能会被敌人击败,远离本土无法得到支援,就算建造一座城池也有可能被敌人围攻。
这点倒是苏焱以前想差了,一座城池入住一万人口左右,敌人再强,也很难攻破拥有一万人口的夏国城池,夏国的强弓会教育敌人做人,实在不行就将城墙建造的更高更坚实。
更何况现在苏焱没有打算只在燕氏族老家区域只建造一座城池,燕氏族老家在黄河南岸,北岸就是草原,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一直是夏国的牛马主要来源,夏国需要更多的牛马。
倒不如在草原边界建造一座城池,在草原上开辟牧场,大批放牧牛马羊,还可以正式建立骑兵部队,让夏国的铁骑纵横草原,从那些游牧部落手中夺取牛马羊,这样夏国也就不会缺少牛马了。
草原边界建造一座城池,燕氏族老家建造一座城池,两座城池之间的距离不算太远,乘船也就一天左右的路程,若是从黄河南岸乘船到黄河北岸,再骑马前往另一座城池,时间完全可以缩短到三分之一甚至更短。
两座城池互相支援,完全可以在这片区域立足,甚至一座居住一万人口的城池也可以立足,日后也可以根据所在区域的情况多建造几座城池,反正迟早有一天夏国的城池会遍布黄河流域。
唯一的问题就是城池远离夏国本土,两地之间沟通需要十天到半个月的时间,距离太远,可能会导致加入夏国时间较短的人产生其他心思,所以在远离夏国本土区域建造新城池时,最好是迁移加入夏国时间十年以上的家庭,一任城主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五年。
凡是有夏国必须物产的地方,都可以在该地区建立城池,顺便的,夏国的疆域也在疯狂增加中。
苏焱将整个黄河流域都看作是夏国的地盘,不过真正想要占据整个黄河流域还需要时间,这个时间主要是花费在对付黄河流域其他部落上。
正好这个时间里,夏国可以按照《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人口篇中的计划,先以交易为名与更多的部落接触,一方面与之交易一些夏国需要的物产,另一方面向他们宣扬传播夏国的实力,甚至可以吸引一些部落加入到夏国来。
等到夏国扩张到更远的区域,那些部落还不选择加入到夏国来,也不搬家离开黄河流域,等待他们的只剩下战争。
奴隶没有夏国国民重要,不过奴隶还是有些作用的,比如挖矿这种繁重且危险的劳作,凡是危险的劳作都可以交给奴隶,奴隶不是国民,死了也不怎么心疼。
【大家说说科技方面还有什么技术可以拿出来,珩毅想的脑壳痛】
崛起原始时代 第512章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终)1/2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农业篇
农业的发展对夏国来说至关重要,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吃,人类都会饿死,为了获取到足够多的食物,人类会发动战争,甚至会吃人,不择手段的获取食物活下去。
夏国的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分别是耕地面积和种子。
耕地面积即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农耕已经是夏国主要的食物来源方式,随着夏国人口不断增多,夏国也要开垦更多的土地来满足夏国所有国民对食物的需求,不过增加耕地面积有一个限制——城池的数量。
受限于人类活动范围,夏国国民不可能离开自己城池太远的距离开垦耕种农田,那样一天里有大量时间浪费在走路上,对农业不利,所以夏国每座城池外农田面积也是有数的,只有增加城池数量,才能不断扩大农田面积。
苏焱有思考过不增加城池数量而增加农田面积的方法,就是在远离城池的区域,建立人口一千以下的村庄,以村庄为单位,向四周开垦农田进行耕种。
建立村庄的方法的确是一个可以增加农田面积的好方法,苏焱仔细想了想却看到了这种方法的弊端。
夏国的每一座城池都可以拿出来单独存在,每座城池中所有人互相分工,去做不同的事情,有学堂,有慈幼院,有医馆,有粮仓,有木匠坊,每座城池最少五千人口,足以让该城池抵御大部分事情。
而一座村庄上限人口一千,可以在村庄中建有医馆,却不可能有学堂、慈幼院等,村庄中的孩子想要上学必须前往城池,只有到了假期的时候才能回家。
村庄中大多数成年人都是男耕女织,只有少部分人进行木匠、陶匠等职业。
更重要的是村庄远离城池,一旦遭受敌人攻击,凭村庄自身的武力很难抵挡敌人。
在远离城池的区域建立村庄的方法不是完全不行,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等到日后夏国将周围区域的部落一扫而空,等到夏国有足够的劳动力来大规模修路,等到夏国有足够多的马匹来让大家快速在陆地上通行,到时候就可以在城池外建设村庄了。
目前夏国农田面积的确受城池数量限制,不过限制的并不算太严重,毕竟随着夏国人口增加,城池数量也会增加,之前夏国最多时每年新建三座城池,随着夏国人口快速增加,可能每年会新建四座城池、五座城池甚至更多城池。
人口增加,对食物需求量增加,同时需要一定的生活空间,而新建城池正好可以满足这两点。
暂时建设村庄的方法无法进行,能够让夏国稍微摆脱城池限制的只有马匹数量,乘坐马车和骑马都能够让人在一定的时间行进更远的距离,也就可以在距离城池更远的地方开垦农田进行耕种。
足够多数量的马匹能够增加农田面积,也能用马拉犁来来加快耕种农田的速率,所以夏国需要很多很多的马匹,在草原边缘建立城池势在必行。
农田面积的事情暂时就这样,将城池和马匹画作重点,剩下的则是农作物种子的事情,农作物种子上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培育高产农作物种子,另一个则是增加农作物种类。
先说后者,夏国的农作物种类并不多,换句话说,就是粮食种类和蔬菜种类不多,比如水稻、芥菜、韭菜等。
想要增加农作物种类只能慢慢来,可以从其他部落寻找,也可以到野外去寻找,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
培育高产农作物种子,这是增加农田面积之外另一种增加农作物产量的好方法,多年时间,夏国农部已经出现一批“种植师”、“培育师”,不断尝试培育新品种农作物,高产农作物只是一个方面,还有抗倒伏、抗病之类的农作物。
增加农作物种类需要时间,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也需要时间,还是时间不确定的那种,如此一来,农业发展上还是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也可以说农业依托于其他项目而发展。
农业篇结束,农业篇之后还有医学篇、教育篇、文化篇,苏焱想了想后将医学篇和教育篇划掉,以夏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医学和教育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没有必要盲目给两者定下一个远大的目标,按部就班才是正道。
文化篇
毫无疑问,文化对夏国来说非常重要,语言、文字、信仰等等都包含在文化内,一个共同而显著的文化更有利于国民对夏国的向心力。
正常情况下文化篇应该分为神话、历史和现实三章,但是龙部落和夏国的历史比较短暂,作为龙部落和夏国的创建者统治者,苏焱正值中年,人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可以说龙部落和夏国没有什么历史可言,更多的是现实。
神话是虚构的,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完全可以将人类的信仰归于神话中,构造一个属于夏国的神话传说,苏焱没有必要照搬前世的来,什么盘古开天辟地,什么女娲造人。
在苏焱的主导下,龙部落以及现在的夏国,虽然各个氏族信仰载体不同,但是大家都已经认可自己氏族信奉的神是龙神的化身,他们信奉龙神的化身,更信奉龙神。
那龙神就是创世神,创造了这个世界这颗星球,创造了星球上的万物,人类原本也是万物中普通的一员,在星球上挣扎着生存……这一天,人类成为龙神的眷顾者,“王”作为龙神的使者降临世间,教五谷、传医术、烧砖、建楼、筑城,带领人族崛起于大地之上……
以龙部落、夏国为中心,编撰一个符合自身的神话传说,夏国成为人族正统,苏焱是现实存在的,也会出现在神话传说中,等到几百年上千年后,苏焱的存在就是真正的传说。
现实则在神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下去,语言、文字、节日等等,形成夏国独有的文化体系,只要接受夏国的文化,就可以算作是夏国人。
崛起原始时代 第513章 夜战无敌2/2
苏焱将笔放下,《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暂时写这么多,其他的等想到了再往里面添加,等到冬季再与夏国其他高层进行最后的完善,不出意外,明年就会正式实行,也有可能因为天灾拖延一年、两年时间。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制定中,倒也有今年就可以去进行的事情,比如前往燕氏族老家区域去探查,那边需要建立最少两座城池。
既然是燕氏族老家,苏焱将自己的老丈人燕氏族长燕腾派过去最好,有这么一层关系,苏焱对燕腾比较放心。
春耕结束了,食物战争再一次爆发,今年的食物战争规模比去小了很多,打一个比方,假如去年有十场因为食物而爆发的战争,今年恐怕不会超过三场,人类部落数量大大减少,大家都找不到对手,还怎么发起战争,只能寻找其他办法来获取食物以坚持到秋收。
树皮、草根,有许多都是能吃的,也有一部分有毒,不少人类食物中毒而死,他们的死为自己部落积攒下来经验,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黄河北方的狩猎部落的食谱中就有植物根茎这一项,苏焱小时候也吃过植物根茎,若是各个部落早一点将树皮、草根作为食物食用,大概死亡的人类会减少一些。
今年里,渔部落和日部落阵营都不打算发动食物战争,去年抢到的食物加上秋收的粮食足够坚持到今年秋收,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说,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渔部落和日部落阵营周围已经没有可以进攻的目标。
渔部落周围的部落,不是搬家了就是被渔部落覆灭,那一年渔部落为了食物从和平走向战争,渔部落周边的部落才认识到渔部落的强大,无法抵挡,只能搬家,消息不通畅或者搬家速度慢的,都成为渔部落的目标,或是被渔部落覆灭,或是交出一半存粮再搬家。
反正现在渔部落周边比较宽阔的一片区域内,几乎没有其他部落存在。
渔部落也在积极改变自身,除了主居住地,附属小居住地积极向河边靠拢,在农作物剧烈减产的情况下,通过捕鱼来满足一部分食物需求,无法满足的部分只能通过战争。
日部落阵营今年也放弃发动战争,不是日部落阵营周边区域没有部落,而是日部落阵营周边区域剩下的部落都是比较强大的部落或者阵营,日部落阵营相遇从他们手中获取食物,自身会遭受一定创伤。
之前日部落阵营攻打夜熊联盟的时候,双方实力差距明显,日部落阵营依旧有不小的损失,要知道夜熊联盟人口超过一万,但是在日部落阵营的打击下,有很多成年族人和接近成年的族人战死,相同人口下,实际战斗力要比其他部落或者阵营弱很多。
对付夜熊联盟这样的对手都让日部落阵营付出一些代价,对付其他部落或者阵营,日部落阵营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少。
要知道各个部落都缺少食物,为了保卫食物,各个部落只能选择战斗。
另外日部落阵营周边区域的部落或者阵营或多或少了解日部落阵营的一些情况,日部落阵营的实力已经威胁到他们,好几个部落或者阵营组建起来一个松散的联盟,以对抗日部落阵营,一旦日部落阵营攻击联盟成员,其他联盟成员都会向日部落阵营发动攻击。
再加上日部落阵营的食物勉强能够支撑到秋收,日部落阵营今年里放弃发动战争,日部落阵营周围区域的部落或者阵营中有缺少食物的,他们基本上都知道日部落阵营的实力,不会主动去进攻日部落阵营。
天灾还在持续着,春季的多雨延续到夏季,洪涝灾害已经连续好几年时间,使得各个部落的农作物出现不定程度的减产,大部分部落都能感觉出现,今年的情况要比去年好一些,这是天灾正在衰退的一个证明,知道这一点的部落却不多。
草原上,夏国相识的那个飞马部落又回来了,回到当初与夏国船队相遇的地方,那两年中夏国船队停止外出贸易,飞马部落没有见到夏国船队,还以为夏国出现什么大事甚至是夏国灭亡。
今年抱着试试的念头又回来,没想到夏国的船队又出现了,这对于飞马部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飞马部落需要夏国的白盐、香料、陶器、铜器。
第一贸易团队的人员进入到飞马部落居住地,他们仔细打量着飞马部落,他们感觉到飞马部落的规模不小,似乎飞马部落在这天灾中没有受到什么创伤,反而部落的规模扩大了一些。
是的,在这天灾中,飞马部落的规模的确扩大一些,目前飞马部落的人口已经达到一千八百余人,放牧的牛马羊数量上万。
最开始时,飞马部落的确在天灾中受到一些创伤,毕竟飞马部落生活的区域是大草原,缺少能够燃烧的东西,仅仅凭借兽皮是不够的。
飞马部落受创,其他游牧也受创,幸运降临飞马部落,飞马部落遇到好几个只有几百人口的小部落,一一被飞马部落吞并,最多时飞马部落人口过两千,被冻死一些,又战死一些,现在人口只有一千八百多。
处于天灾之下,草原上的游牧部落是不缺少食物的,他们放牧的牛马羊就是他们的食物,牛马羊的食物仅仅是草原上的草,其他区域进行着食物战争,唯独草原不需要爆发食物战争。
寒冷是游牧部落的大敌,坚持下去就是草原上的强者,坚持不下去则是弱者,弱者不是被寒冷吞噬,就是被其他强者吞并,天灾之下,草原上爆发的是强者吞并弱者的战争。
夏国交易给飞马部落的铜刀比游牧部落使用的骨刀更好,游牧部落擅长骑射,不过飞马部落现在却喜欢夜战,夜晚中偷袭敌人的营地,先是向营地射几波箭矢,然后手持铜刀冲上去砍杀,凭借锋利的铜刀,飞马部落战败的次数很少。
这才是飞马部落不断扩张的真正原因。
飞马部落回来了,夏国又多了一个能够交易牛马的部落,同时飞马部落也非常需要夏国的各种商品。
崛起原始时代 第514章 回家1/2
苏焱一封书信,源城城主燕腾和户部分部长木滔乘船来到中京城。
“燕族长,我有一件事情准备交给你去做。”苏焱看向燕腾说道。
“王,有什么事情都交给我,保证完成。”燕腾自信的说道。
木滔站在燕腾身旁,没有参与到对话中,不过木滔从王的话中听出来一层意思,王应该是有一个任务要交给城主,城主之位必须卸下,而他这个户部分部长就会源城下一任城主。
往往每座城池的户部分部长有比较大可能性接任城主之位,这是夏国中公认的一条规则,当然,若是该城池有副城主这个职位,那新任城主优先由副城主晋升。
在木滔思考中,苏焱指向地图上燕氏族老家的位置继续说道:“燕族长,这里是你们氏族的老家,还记那黑色的石头吗?”
“黑色的石头?记得记得,不就是能够燃烧的石头嘛,我们燕氏族老家那里多的是。”燕腾不假思索的说道。
“我给这个黑色的石头起一个名字,煤,未来我们夏国的一项计划中,需要大量用到煤,我打算在你们燕氏族来家区域建造一座新城池,迁移过去一些人口,专门进行挖掘煤的事物,那里是燕氏族老家,所以由燕族长你带人去那里建造城池,并担任新城的第一任城主。”
“在我们氏族老家建造一座城池,王,我接受这个任务,保证能够按时完成。”燕腾向苏焱做出保证。
苏焱的视线转到木滔身上开口说道:“那源城城主之位就有木滔你来接任。”
“诺”
后续苏焱又交代自己老丈人一些事情,比如以后在燕氏族老家区域建造的城池不会仅有一座,最起码也会有两座城池,等到燕氏族老家区域的新城建设完毕,会派遣一批奴隶过去挖煤……
城主之位不是说换人就换人的,还需要一定时间交接,索性需要交接的事情不算太多,在燕腾和木滔回到源城后用了六天时间完成交接。
完成交接后,燕腾来到中京城,在夏国这座中心城池来准备组建一支前往燕氏族老家的队伍,初期人数不会超过四百人,主要由工部的地形勘探人员、(房屋城池)建造师、护卫队三部分组成,燕氏族人会占据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名额。
在燕腾的队伍组建完成后,正好第一贸易船队准备再一次前往草原进行交易,燕腾队伍所乘坐的五艘甲型船和第一贸易船队的十六艘甲型船组成一支庞大的船队,沿着黄河主干向西方一路航行过去。
航行十一天时间,船队抵达燕氏族老家,船队一分为二,第一贸易船队继续向西航行执行贸易任务,燕腾队伍乘坐的五艘甲型船留下来。
站在甲板上,燕腾眺望着远处的燕氏族老家,那里是燕腾生活三十多年的地方。
远远望去,曾经居住一千好几百人的居住地已经破败不堪,连木栅栏都腐朽了,杂草在居住地内自由生长着。
燕腾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燕氏族人在居住地中生活的景象,有欢声笑语,也有悲哀伤痛,有丰收的喜悦,也有族人战死之悲伤,然而一切都过去了,那里已经被废弃,没有一丝人烟。
燕腾怀念曾经的生活,怀念归怀恋,燕腾内心中没有一丝想要让燕氏族回归以前生活的想法,实在是以前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差距太大太大了,以前的生活只能说是勉强生活着,现在的生活却可以用幸福美好来形容。
过惯了这幸福美好的生活,恐怕没有一个人会回到以前那艰苦的生活中,燕腾也是一样。
未加入龙部落时,燕氏族只有一千多人口,实力不算多强,若是没有从夏国交易到手的武器装备,在最后一战中,燕氏族就算是能够击退敌人,自身也会损失惨重。
加入到夏国后,大家完全不需要担心敌人来袭,夏国足够强大,能够消灭一切敌人,还用吃不完的食物、舒适的房屋,来到夏国后,夏国的生活完全就是燕氏族人梦想的生活,没想到梦想真的能够降临现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