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原始时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珩毅
一五计划结束,夏国新增漓城造船厂,目前夏国共有六十七艘甲型船、十八艘乙型船、一艘丙型船航行在河流中。
五年时间增加十九艘甲型船、十艘乙型船、一艘丙型船,以所有船只总运载量计算,五年时间里,夏国船只总运载量增加六成多一点,和几乎翻倍的人口相比,船只数量增加速度似乎慢了很多。
当然,也不能完全以运载量计算,毕竟现在夏国的船只不是最新版的就是微改版,速度都超过普通版,算上速度方面减少的时间,可能船只发展速度还要超过人口发展速度。
如此看来造船业发展已经达到苏焱定下的目标,不过以目前夏国四十一座城池来说,船只依旧不够用。
想到这些,苏焱在纸张上写下《夏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里将兴建一座造船厂,使得夏国拥有四座造船厂,同时全力建造速度最快的丙型船,建造其他新型船或者旧船改进版的事情可以靠后一点。
一旦夏国拥有足够多的丙型船,征战新航线上的部落将不存在任何问题。
科技篇中造船技术之后是炼铁技术、指南针、火药、玻璃、水力机床等各项技术。
炼铁技术快速发展中,夏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铜产量,不过由于炼铁技术还没有提升到足够高的地步,铸造或者锻造出来的铁制武器还无法和铜制武器相比,也就没有铁制武器装备军队,但铁制农具已经将铜制农具取代。
这还不够,苏焱需要用铁制武器将铜制武器取代,希望在下一个五年时间里,炼铁技术提升到足够高的程度。
至于指南针、火药、玻璃、水力机床这些技术都已经在夏国出现,指南针可以帮助征战草原的骑兵部队和远离城池征战队伍辨认方位,再有地图配合,更难简单的计算出位置和距离。
虽然制作一个罗盘需要用掉不少时间,但是罗盘这种东西又不需要人手一个,一个队拿两个罗盘足够用了。
火药的产量受到硝酸钾限制,但产出的火药足够夏国使用,主要用在建城、修路、开矿三件事情上。
黑火药的效果主要由各种原材料配比决定,工部已经研究出多多种不同的原材料配比的火药,但黑火药的威力上限在那里,偏偏夏国短时间里无可能制造出比黑火药更好的火药或者炸药,就连火器这种东西,夏国最多就是研究研究,起码十年里内部列装军队。
玻璃技术上,制造大块玻璃的技术已经得到解决,也能用玻璃制作望远镜,即便望远镜的倍数不高,但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只要给工部的工匠们足够的时间,必定会制造出倍数高的望远镜。
望远镜绝对是战场上的神器,特别是对于骑兵部队来说,可以远远的发现敌人,迅速做出最恰当的安排。
同时对商部的贸易船队来说,有了望远镜就会方便很多,行驶在黄河上,与之接触过的部落分布在黄河两岸,黄河那么宽阔,站在船只上无法望到两岸的情况,只能让船队靠近河岸一些才行。
若是有倍数高一点的望远镜,直接用望远镜观察河岸,看看是否有白旗悬挂,船队就能快速做出决定,而不是频频变换航线。
望远镜能够制作出来,但用玻璃制作镜子却是一个难题,苏焱将制作镜子的难题交给工部,工部那边短时间里也没有头绪,希望在下一个五年中能够解决制作镜子的难题。
水力机床或者水力机械,在夏国里不是什么陌生的词汇,水碓、水力风箱、水磨、水车等等夏国可见的器械都是水力器械,通过它们,夏国国民可以省下很多力气,相关劳作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比如说用石磨加工成粉末,从人力到畜力,再到水力,未来还有蒸汽动力。
蒸汽动力无疑是需要条件最小的,但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需要制造出蒸汽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那么在蒸汽动力之前,水力就是最好的选择。
锻造机、铸造机、冲压机、切割机、压弯机之类的各种机械,若是都能够用水力带动,绝对会大大推动夏国的科技发展,甚至是加快炼铁技术的发展。
有水碓、水力风箱、水磨、水车这些水力器械作为参考,工部人员倒是制造出来水力锻造机、水力铸造机,但仅仅是制造出来而已,制造出来的水力机械还无法达到应用的水平,需要工部人员进一步改进,预计在下一个五年时间里,苏焱就能在河岸处看到更多的水力机械。
炼铁技术、水力机械、玻璃技术这三种依旧《夏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科技篇中的重点项目,需要研究的新技术倒是比较少。
农业篇
对于农业上发展,在今年技术结束后,苏焱已经具体了解过了,种植最新的高产农作物种子,夏国四种主要农作物粟、黄豆、小麦、水稻亩产量分别达到二百零五斤、一百七十八斤、一百四十三斤、一百八十五斤,和五年前相比有很大的提高。
主要还是多年时间里,农业部人员积累丰富的种植经验,已经知道该怎么定向培育需要的农作物品种。
崛起原始时代 第578章 官员和军人等阶
产量是一个问题,农作物的品种也是一个问题,夏国疆域内连带着新航线区域发现的可以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都被夏国尝试种植,然后选择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扩大种植规模,主食要有,蔬菜也要有。
但有一种农作物是现在苏焱最渴望得到的,甘蔗,若是能够得到甘蔗,夏国就可以大规模产糖了,现在夏国只有麦芽糖。
疆域篇
疆域篇倒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夏国的疆域要少于夏国的势力范围,主要是夏国不断对外征战,城池外七天路程内都没有其他部落存在。
不过势力范围却不能算是夏国的疆域,夏国本土四个方向尽头的城池最多一天路程远的地方,然后用直线连接起来,算是夏国的大致疆域,大部分夏国人只会在这个范围内活动,很少远离这个范围。
从五年前的二十一座城池增加到如今的四十一座城池,数量几乎翻倍,夏国疆域增加面积可想而知。
其实疆域大小对夏国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口,人口多了,才需要大一些的疆域,人口少却占据大面积疆域,光是各座城池之间的沟通就需要浪费大量时间。
苏焱想了想,在《夏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中为夏国的疆域立下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优先将夏国本土和蓄城区域连接起来,即从蓄城区域到夏国本土最西方的城池之间,用多座城池连接,两座城池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
第二个目标则是人口篇中的每年最少建造五座城池。
实际上还有第三个目标,即县镇制。
今年里苏焱已经将县镇制计划制定完成,明年就会施行。
初步将夏国四十一座城池划分为七县,县的名字不另起,直接用县城的名字。
七个县分别是:
以中京城为县城的中京县,下辖包括两座远离黄河的城池在内共六座城镇;
位于中京县北方,以源城为县城的源县,下辖三座城镇;
位于中京县东方,以漓城为县城的漓县,下辖七座城镇;
位于漓县东方,以泱城为县城的泱县,下辖五座城镇;
位于中京县西方,以温城为县城的温县,下辖六座城镇
位于温县西方,以泺城为县城的泺县,下辖五座城镇
位于泺县西方远离夏国本土,以蓄城为县城的蓄县,下辖二座城镇。
如此一来,夏国的四十一座城池将按照等级分成王城一座、县城六座、城镇三十四座,城镇的规模暂时保持不变,陆续的将会扩建王城和各座县城,使之能够容纳更多人口,以此作为一国和一县的中心。
另外城主的称呼也要进行改变,城镇的城主为镇长,县城城主为县长,都城城主也是县长,唯有苏焱是王。
县镇制出来了,夏国的十二部也要进行一些改变,十二部位于城镇的分支机构为“处”,位于县城的分支机构为“局”,处设处长,局设局长,部设部长
以户部、源城、赤城举例,户部源城分局,户部赤城分处,而不是户局、户处这样的称呼,非常不好听,只有将“户”扩大到两个字叫起来才能好听一点。
夏国的管理机构扩大了,与此同时,苏焱也制定出一个不算是品级的官位等阶。
第一阶,中京城县长、十二部部长;
第二阶,中京城副县长、十二部副部长;
第三阶,普通县县长;
第四阶,普通县副县长、局长;
第五阶,镇长、副局长;
第六阶,副镇长、处长;
第七阶,副处长;
还有第八阶和第九阶,都是副处长之下更小的官吏。
这只是官员体系,还有军队体系。
第一阶,兵部部长;
第二阶,兵部副部长;
第三阶,旅帅,两团为一旅,共一千八百九十四人;
第四阶,校尉,两镇为一团,共九百四十六人;
第五阶,镇守,五队为一镇,共四百七十二人;
第六阶,队长,两屯为一队,共九十四人;
第七阶,屯长,四什一屯,共四十六人;
第八阶,什长,两伍一什,共十一人;
第九阶,伍长,五人为伍,共五人。
什长和屯长之间实际上还有副屯长,副屯长等阶为七阶半,副队长即六阶半,依此类推。
目前夏国最大的单独作战单位是骑兵部队,是一个团的规模,苏焱会在明年里正式确定骑兵团的编制。
就像是之前夏国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其实都是一团的规模,征战日部落阵营和渔部落时将两个军团合在一起,即一个旅的规模,更大的师编制短时间内不会出现,等师编制出现的时候,苏焱会再一次更改军队体系。
另外需要说一下,官员体系和军队体系有部分接触,毕竟夏国的军队类属于兵部,但军人晋升体系不会按照官员体系走,只会按照自身军队体系走。
夏国施行县镇制后需要改变的地方还有很多,县城扩大规模只是一个,处级机构不需要变动,但局级机构需要变动一些,比如说兵部分局,县城的规模扩大了,人口增多了,与此同时,野/战军和城防军的人数也要增加。
问题多,但都能够解决,苏焱和夏国诸位高层将县长、副县长、局长、副局长、镇长、副镇长、处长、副处长的名单定下来后,剩下的事情最多两年就能全部解决。
正好夏国的规模还不算大,早点解决更简单,等到夏国的规模更大一些,那解决起来就会麻烦许多,等到夏国人口达到一百万以上,到时候还会在县基础上增加郡,到时候又是一次大的改动,但这都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教育篇、文化篇、医学篇
教育篇和医学篇都是正常发展的,几乎没有定下什么目标,倒是文化篇让苏焱更加重视。
龙语、龙文或者说现在的夏语、夏文,龙神信仰,夏国的历史乃至神话传说,都是文化篇的重点,主要由礼部的众位巫和巫的弟子们负责进行。
每一个加入夏国的人,最先要学习的就是夏语、夏文,同时学习了解夏国的历史,最后转变信仰,成为一个真正的夏国人,其已经彻底融入到夏国中。
一个外人加入夏国还不够,对夏国的一切会产生格格不入的感觉,只有在文化上同化,才能消除隔阂的感觉,也是真正的加入到夏国。
不单单是那些加入夏国的人,苏焱也重视对夏国未成年国民的教育,历史课的地位大大提高,那些神话传说也算在夏国的历史中,在历史书中有两个重点“人物”,一个是夏国人的信仰龙神,另一个就是夏国的开创者苏焱自己。
苏焱想要让所有的国民都牢记自己给他们带来这一切,自己是夏国的王,受到所有国民的尊敬和忠诚,不能有任何背叛之心。
对于未成年人教育上的事情,在初级学堂时大家都是一起学习,所有的课程都是一样的,等到高级学堂,才会按照不同的天赋进入到战争学院、技术学院、管理学院三大学院学习。
在《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里,高级学堂的规则变得更加完善,比如战争学院和管理学院都是按照夏国自身的需求来培养出足够的人才出来,可能会少一点,也可能会多一点,但绝对不会过少或者过多,不会造成人员浪费。
在战争学院和管理学院收到足够多的学生后,剩下的学生都放到技术学院的,技术学院除了个别专业课有学生数量限制,剩下的专业课不设学生数量限制。
另外刚刚进入高级学堂的学生年龄还算小,可能看不出或者看错学生的天赋点在哪一个方面,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时,都能向学堂申请更换学院。
但是到了高三年级和高四年级就无法再更换学院了,都快要毕业了,在学习其他东西就会晚很多,除非是从高一年级重新开始学习,基本上没有学生会选择这一项,同龄人都毕业了,只有他还在上学,这是多么丢脸的事情。
以骑兵部队为例,骑兵部队每年都会扩编,之前还会向夏国所有成年男性国民海选,但今后只能在战争学院应届毕业的学生中选择,这是一个规矩。
同样的规矩,城防军的空缺也只能由战争学院应届毕业生来补充,更确切的说,战争学院应届毕业生,除去骑兵部队需要的,剩下都会加入各座城池的城防军。
因为夏国不断建造城池的缘故,城防军一直会出现人员空缺,战争学院应届毕业生正好将这个空缺填补,不会出现过少或者过多的情况。
文化和教育结束,就是最后的医学,医学从来都是夏国重点发展项目,根本不需要列入到发展计划中,可以说夏国的大夫数量足够解决夏国三十万国民的生病问题,甚至大夫的数量还要超出一点。
尤其是军队中,每一个战士都会简单医术治疗伤口,高级学堂中就有专门的战场医学课,所有的战争学院学生都要上这门课。
战场上,能够用到医术的地方只有战士或者敌人受伤,简单的伤势可以快速治疗,但严重的伤势,几乎来不及治疗,即便是这样,苏焱也有打算为军队里每个屯都配备专门的医官,这一项要在《夏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
……
用掉半个月的时间,苏焱将夏国《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的成果仔细翻看一遍,同时为《夏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打好草稿,只要将《夏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完善,苏焱这个冬季的任务就彻底结束,可以好好休息一番,休息到明年春季到来。
冬季里天气寒冷,不过天灾已经过去,冬季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再加上夏国国民们都有足够的御寒衣物,只要不是刮大风下大雪的恶劣天气,大家都会离开家门出外活动活动身体。
这时候各城池兵部分部也开始组织野/战军、城防军、后备军、少年军四军进行活动,带着野/战军和城防军的战士外出狩猎,组织后备军和少年军进行训练。
对于其他部落来说,武力才是根本,夏国重武,但也重视技术发展,技术发展起来,也会大大增加夏国的武力。
各个城池的狩猎队每一次外出狩猎都很难有多少收获,夏国各座城池周围的区域中野兽已经很少很少。
毕竟一座城池就有六千以上的居民,早一些年就不断组织狩猎队外出狩猎,冬季狩猎是正常行动,其他三个季节,各城池兵部分部也会以训练实战为名带着战士们离开城池进行狩猎。
连续多年不断狩猎,各座城池周围的丛林中也就没有多少野兽,野兽繁殖的速度赶不上狩猎队猎杀的速度,更多的野兽因为这片区域有强大的敌人,都向远方搬家。
也是,野兽多意味着人少,人多了,野兽就少了,在距离城池更远的丛林中还生活着非常多的野兽。
许多城池都了解到这种情况,以至于他们直接调动车马,顺着开辟出来的道路行进,一直行进到两座城池的中间区域,才留下来少部分人看守车马,剩下的人直接从这里进入丛林狩猎,这样做,狩猎队的收获便多了许多。
狩猎的收获不算多,还好夏国已经不需要依靠狩猎来获取兽肉,骑兵部队从草原上掠夺大批牛马羊,夏国各家各户也饲养猪、鹿、鸡等家畜。
粮食是主食,菜品中鱼肉和蔬菜几乎并列第一,兽肉排在第三位,不过随着时间流逝,鱼肉、蔬菜、兽肉将会三分天下。
时间更长一些,那时候的排名将会变成蔬菜第一、兽肉第二、鱼肉第三,毕竟那时候夏国许多城池都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建设,没法捕鱼,蔬菜只要有土地就能种植,家畜也是只要有土地有粮食就能饲养。
有意思的是,同为兽肉,但夏国国民依旧偏爱狩猎回来的野兽,甚至“野味”的名字已经出现在夏国,野兽肉要比家畜肉的“地位”高一些。
崛起原始时代 第579章 大草原上的部落联盟时代
“最后一年了……”看着一位位城主、部长走进议政厅,苏焱心生感慨,这算是最后一次了。
县镇制即将施行,明年的初春朝会,只会有部长和县长参加,另有各部的局长们来中京城参加各部的会议。
等到县长和局长返回县城,又会召集镇长和处长开会,将王的命令一级一级传达下去,虽然和以前相比繁琐一些,但夏国在不断扩大,为了不让夏国混乱,必须要走这一步。
所有人入座,朝会开始,今年朝会的第一项是对《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的总结,第二项是下达《夏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之后则是对主要事情进行详说。
事情很多,朝会整整进行一天时间才结束,第二天,部长们又给分部长们开会,第三天,城主们和分部长们乘坐船只准备回各自的城池。
在分别往蓄城和泱城方向行驶的两条船上,多了两个大家庭,每个家庭都有十一人,是平的家庭和安的家庭。
原来苏焱给自己两个儿子一个新的任务,前往蓄城和泱城担任第二副县长。
蓄城和泱城在夏国施行县镇制后都会成为县城,一个位于夏国最西方,一个位于夏国最东方。
原本一个县有一正一副两位县长,平和安过去,又多出来第二副县长之职,职务没有多少,主要是跟在县长身边多学习,同时远离中京城看看别的城池的情况。
另外有王的子嗣坐镇夏国两方,对夏国的稳定起到很大帮助。
等到各位城主和各部分部长返回到各自的城池后立即进行准备,距离二月还有五天时间,需要调动职位的城主和分部长纷纷坐船前往自己任职的城池。
同是城主或者分部长,年龄大功绩高者优先成为县长或者局长,一国、七县、四十一城,需要调动的人不少,不过今年里只有正职会进行调动,副职暂留一年,需要调动的副职要等到明年春季再进行调动,一年的时间,足够调职过来的正职接手所有事物。
施行县镇制会对夏国造成小规模混乱,但影响不会太大,甚至都不会影响到《夏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的施行。
影响最小的就要数一直驻扎在蓄城的骑兵部队,木轼返回蓄城后,骑兵部队正式更名为夏国骑兵第一团,可以简称为骑兵团。
木轼担任骑兵团校尉,孔昌为木轼副手,骑兵团下辖两个镇,蛇谚为一镇镇守,刘钧为蛇谚副手,何烨为二镇镇守,鹰顺为何烨副手。
对了,还有那位蛇骄,已经成为副队长。
骑兵团的改动非常小,完成改编后,木轼立即带着骑兵团征战草原,骑兵团两个镇,每一个镇一路,分两路征战草原,这一次木轼跟着二镇走。
孔昌没有跟着骑兵团征战草原,而是留在蓄城,骑兵团除了那些战斗人员,还留有作为后勤的几十个身有残疾的老兵,孔昌要留在蓄城带着老兵们训练新兵。
今年里,骑兵团还要扩充三个队,从夏国每座城池选拔出来十个人,集中到蓄城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训练,按照成绩,将骑兵团需要的人数留下,剩下的人都要回到各自的城池,一般都是加入到城防军中。
……
抗黑联盟
从抗黑联盟主动攻击蓄城一个过去近一年时间了,抗黑联盟完成重组并搬家到新的地方休养生息,刚刚完成重组时,抗黑联盟总人口不足一万两千人,成年男性族人剩下一千三百来人,成年女性族人剩下两千七百来人,同一时间可集结成年战斗人员不足三千。
近一年时间过去了,抗黑联盟恢复一些,总人口已经突破一万三千人,成年男性族人达到一千六百来人,成年女性族人更是有三千三百来人,同意时间可集结成年战斗人员数量达到三千四百人。
就算是抗黑联盟在去年里被蓄城重创,如今抗黑联盟的人口相当于四个三千人的游牧部落,其实力相当于三个三千人部落,抗黑联盟所在区域,抗黑联盟是最强大的势力,其他游牧部落都想着远离抗黑联盟。
“我们抗黑联盟应该动一动了。”抗黑联盟今年第一次首领会议上,枯草首领带着其他六位首领如此表示道。
“我们该怎么动?向其他部落发出邀请?”有首领提出疑问。
枯草首领则回答道:“是的,我们要向那些部落发出邀请,但在发出邀请之前,我们要将强大的黑部落先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东方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黑部落在不断吞噬大草原上的游牧部落。
抗黑联盟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抗黑部落,曾经的抗黑联盟有现在的抗黑联盟两个还强,却被黑部落打败了,黑部落自身没有受到多少损失,抗黑联盟却受到重创,我们抗黑联盟不得不搬家到这片区域休养生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