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江山美人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袖唐
上天赐他与卫江双双归去,也算大幸了!
宋初一不知道姬眠的故乡,但人死应当尽快入土为安,于是在次日她便亲自择了一个风景秀丽处将他安葬。虽说宋初一只是粗通阴阳,但总好过随便找个地方埋了。
雨一直淅淅沥沥的不停,在新坟前。赵倚楼为宋初一撑着伞。
静立了许久,宋初一才缓缓呼出一口气,转身看向被笼罩在雨幕中的远方:悟寐,我给你选的这处。正能看见大秦铁骑踏平巴国!
赵倚楼还是头一次看见宋初一如此肃然的神情,与平时嬉笑怒骂的模样迥然不同,让他陡然觉得陌生。
“走吧。”宋初一道。
赵倚楼转身默默随她往军营走去。
密探传来的消息更多也越发紧要。这预示着酝酿的巨变马上就要爆发了。宋初一也不敢耽误,立刻加紧部署起来。
没隔几日便传来消息,巴国那边见秦国使臣被大雨所阻,也不知道是哪位大臣“灵机一动”就出了个“妙计”——竟派人去截杀秦国使臣,欲图让秦国“背黑锅”!
原本截礼物这件事情就是秦国自编自演,跟巴国半点干系也无,这回一插手。简直就是浑身长嘴都说不清楚了!张仪到蜀国之后根本就不需要多费口舌,只满身狼狈的将那些杀手的尸体往蜀王城一扔,便开始哭诉路上遭遇的凶险。
张仪一张嘴,假的都能说成真真的,更何况巴人截杀秦国使臣的事情证据确凿?
巴王贪财。眼红那头能变金子的神牛一点都不奇怪,上次截礼物的战场找到的又确实是苴国人尸体,有动机有证据,巴国这一行为,在蜀王看来是绝对的欲盖弥彰!
张仪第一次并未下猛料,而是借口受伤,在蜀国驿馆住了下来,静待时机。
秦军幕府帐中。
“哈!”夏铨丢下竹简,乐不可支。“吃的隔夜饭,出的馊主意!也不知道是巴国哪位奇人的手笔!”
满帐将士憋着笑,宋初一递到嘴边的水一抖,洒了几滴在袍子上。赵倚楼转眸看了她一眼,却见她又若无其事的抿了一口水。
诚然,巴国的确有“奇人”。但这个主意却是宋初一出的,也是宋初一令人撺掇那位“奇人”所为。那位巴臣急于在巴王面前邀功,才中计暗中派人去做了这件事情。
这事事先知会过张仪,若非做了充足准备,他岂能安全到达蜀国?
巴国大臣私人所为,截杀的力度自然也不怎么样,可关键不是规模力度是否符合情理,而在乎有没有!
夏铨顿了一下,又问道,“这么说来时日也不远了?”
“还会有变,且静观吧!”宋初一话音方落,帐外便传来一声,“报——”
夏铨精神一震,“进来。”
帐帘撩开,一个浑身被雨水浸透的黑甲士卒大步走进来,掏出一只铜筒。
夏铨一眼便认出这是君令用物,连忙起身。
“这是君上密令。”那人双手托着铜筒递给夏铨。
夏铨接过来立刻拆开,看完上面的内容不禁大喜,“一天不打仗憋的老子浑身难受!这回总算能舒展舒展了!”
宋初一皱起眉,不由自主的便向那个君令使者看去。那人发现宋初一的目光,神情并无丝毫异样。
“可否给我一观?”宋初一朝夏铨走去。
夏铨毫不犹豫的便将密令递给了宋初一。宋初一是君上秘密特派的军师,并且授意此处一切大的动向以她的决定为准,自然没有什么可瞒的。
宋初一接君令的时候,眼角余光也没漏下那名君令使者面上露出的诧异。
“怎么,这密令只有将军可以看?”宋初一没有急着看,而是满脸好奇的看向君令使者。
她这副模样,像极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郎。
宋初一见使者有片刻迟疑,便不给他任何思考的时间,立刻看了一遍,欣喜的抬头对夏铨道,“爹要立大功了,恭喜爹!”
夏铨的年纪能生出宋初一这么大的孩子也不算特别奇怪,不过这一声“爹”把满帐的人都唬的一愣。
满帐中一片诡异的静谧。
作为君令使者,必须安全传达君令。宋初一刚刚看这人的反应,似乎是不知道她的身份,她没有穿铠甲,显然不是行伍中人。闲杂人等随便看密令,君令使者若是一言不发可就有大问题了,但说错话问题更大!
“望将军莫以君令为儿戏。”使者果然开口道。
宋初一抄手,忽然冷声道。“拿下他!”
声音一落,一个玄色的影子如闪电般冲出,那使者尚未反应过来。一把玄色巨剑便架在了脖子上。这帐中第一个反应过来并作出应对的,竟是赵倚楼。
只不过他到底是没有经验,那“使者”见自己败露无疑,猛一咬牙,片刻便喷出一口血。
一切不过发生在眨眼之间,屋内都是征战沙场的武将,脑子不太够使。一时都还未想明白怎么军师一喊了声“爹”,就能揪出斥候呢?
那封君令中,让夏铨三日后带兵攻蜀。
君令使者都是秦国秘密培养的死忠之人,不会连主事者是谁都分不清。倘若此人知道有宋初一这么个人,纵使从未见过她。看夏铨的态度也应当分辨出来。为何之前的使者都能明辨,偏就这个笨?还专门派了个笨的来传重大军情?
除了这些明显的破绽,就凭宋初一是攻蜀计划的主谋,就凭她对全盘的了如指掌,就凭她对赢驷的了解,就足以判断此人是假使者。多此一举,也不过是怕夏铨相信君令是真,想用事实说服他,免得节外生枝。毕竟攻蜀时机就要到来。绝不能有任何意外发生!
方才宋初一喊夏铨“爹”纯粹是因为发现这使者好像不知道她的身份,因为不能确定,所以想诈一诈他。不管最后有没有拆穿,都先抓住再做分辨。
谁知道这人如此经不住骗!还没怎么着就服毒了。
“居然有人冒充君令使者!”夏铨皱眉。
宋初一垂眸看着那份君令不语。究竟是谁想插手破坏计划?魏国?闵迟?魏王?
宋初一马上又否定这个想法,闵迟虽然至今没在她手里翻腾出浪花,但主要是因为没有手握实权。看在卫国时对她的打压,便知道他不可能使出如此低劣的手段。况且,在蜀国失利之事恐怕得让他被压制很长一段时间。
她摇了摇头,若是只把注意力放在魏国,眼界未免太窄了些,其实山东各国皆有可能,但不管是哪一国,都必须警惕了。
宋初一走到尸体前,用帕子捂着口鼻,弯腰仔细查看了一番。
“这人穿的未免单薄了些。”除了这个,并无别的可疑之处。
夏铨反应过来,“先生的意思是……这是楚国人?”
秦国这个时节还十分寒冷,再加上近段时间阴雨连绵,气温更是比平时要低一些。倘若是从北面过来,通常情况下不可能穿的这么少。
宋初一将假君令仔细看了看,“攻蜀,攻蜀……难道目标是张子?”
秦蜀一开打,最先遭殃的就是身在蜀国的张仪。
“不管是谁,也不管其目的,有人居然能假装密使!此事不容小觑,将军当立即上书禀明君上!”宋初一肃然道。
何止不容小觑?简直就是骇人听闻!密使的装束、用物都属于国家机密,此人居然能够以假乱真!多半是有内奸了!若是不加以防范,早晚会出大乱子!
夏铨没想到宋初一肯把这样一个大功劳让给自己,心中不无欢喜,立刻道,“好,我即刻修书。”
宋初一出了幕府,冰凉的雨丝夹杂着泥土气息拂去心头的堵闷。
她抬头看着纷纷落落的雨,唇角不由微微弯起,天公如此作美,巴王啊,你可不能让人失望!
“先生。”季涣急匆匆跑过来,“大哥起热了!”
肯定是阴雨连绵,湿气过重,使得伤口恶化了!宋初一心里一紧,抬腿便疾步往籍羽那里去。
雨势陡然大了起来,打在帐顶嘭嘭作响。
巴国的阆中王宫之中,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坐在阁中,手里捏着一方白帛,偏头盯着外面大雨滂沱定定出神。窗外的风夹着雨丝吹进来,在几上落下星星点点。
这首祭词几天前莫名出现在王宫之中,还有关于舜转世的传言亦在暗中流传。那个生死缠绵的故事让一向不似普通女子那般善感的王后都忍不住哭了一场。
雨整整下了半个月,连他都快要相信上苍为姬眠的死落泪了。
那个卫江当时被缚住,若不是他暗中使人将她松开。又哪里来的殉情?不过,他如此隐秘的心思居然被人看穿了,还为他准备好了如此完美的祭词!此人若是友就算了,若是敌人……
不!还有什么敌人比十二巫更棘手!巴王垂下眼眸。盯着水杯中自己过早衰老的面容,眼神渐渐坚定起来,“来人。”
黑影一闪。无声无息的落在阶梯下。
巴王将白帛抛出去,那白帛轻飘飘的落在台阶上,“将这祭词传出去,令举国上下所有暗影一起行动,另外王宫内有内贼,捉了送到我面前。”
“遵命。”黑影捡起白帛,迅速消失在巴王视线中。
巴王静坐了一会。令人将奏简都搬到小阁中来。
“王上,丞相觐见。”侍者禀报道。
巴王翻动竹简的手微微一顿,“请他进来。”
待巴王看完三卷奏简,一名大袍老人拄着手杖才从回廊里缓步走近,停在阶下。枯哑的声音道,“见过王上。”
“丞相请坐。”巴王搁下奏简。
老丞相却未曾走上去,只叹息一声,“老朽不中用了,不敢当王上赐坐,老朽今日来是向王上请辞。”
“丞相何出此言呐!”巴王连忙起身,亲自去搀扶丞相入座。他了解丞相并不是一个行事没有章程之人,以其行事风格,就算要辞官也会先委婉的告知一回。
这一次老丞相并没有给巴王面子。轻轻避开了他的搀扶,语气坚持,“王上做糊涂事之前也不与老朽这个丞相商议,留老朽有何用!”
巴王心中一凛,暗忖早上才吩咐暗影办的事情不应该这么快就传到丞相耳中,可除了这个。他也没有别的事情瞒着了啊?想着,巴王不由问道,“丞相所指何事?”
老丞相冷冷道,“难道不是王上派人去截杀秦使?!蜀国国书都已然递到案头了,还想骗老朽不成!”
巴王隐隐意识到什么,可是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心里最担忧的却是眼下巴国内忧外患,脊背顿时冒出一层冷汗,急辩道,“寡人并未做此昏事!”
老丞相他的神色,也相信了几分。
巴王情急之下,连忙扶老丞相坐下,不敢隐瞒的将祭词的事情都细细说了出来。
老丞相自然也能看出此事是有人推波助澜,但他可是反巫党的领头人物,这整个巴国就数他最恨那些大巫。甚至连巴王想除掉大巫的决心,也多少有几分是受他影响。
这恩怨要追溯到十几年前了。老丞相有三个儿子,早年那两个战死沙场,眼看就要断了香火,好在上苍垂怜,在近四十岁的时候又赐了一子,他自然宝贝的很。这儿子也很替他争气,虽然在溺爱中长大,难得十分聪慧,性子也极好,十七岁那年娶了妻,一年后育有一对双生子。这是天大的喜事,他觉得上天待他不薄,怜他子嗣单薄才如此恩赐。
这对双生子长到两岁时,阆中城外突发瘟疫。就是那么恰巧,在半个月以前,老丞相的儿媳妇曾带着这对双生子去郊外玩过。这年头双生子本来就稀奇,能养活的也不多,因此人们印象深刻。当那些大巫问起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时,自然也就一并说了。
谁知,十二巫就一口咬定双生子是妖孽。
只要是大巫说的事情,没有人敢反对。老丞相当年已经身居高位,但他深深明白一己之力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所以便决心将此仇紧记于心,日后图谋再报复。
那一日的情形深深的刻在老丞相的脑海里,两个活泼可爱的孙子被绑在刑台的铜柱上,在烈火堆里哭喊祖父,生生把他的心都撕碎,随着孩子一并烧成灰烬了。
儿媳妇受不住打击,当夜便投缳自尽。唯一的儿子怨恨他身居高位却丝毫不顾惜孙子性命,连一句情都不肯求,便与他断绝父子关系,至死不肯相见。
这笔血仇!这笔血仇如何不报!
“丞相。”巴王见他神色僵硬,气息也渐渐不匀,焦急唤道。
“无事,无事。”老丞相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目露精光,“王上放手去做,至于蜀国,有老朽斡旋,保证一时半会打不起来。”
以往巴蜀之事全由丞相斡旋,从未出过差错。巴王听见他的承诺,不禁松了口气。他知道许多年前那件事情,更知道老丞相恨大巫,所以这些年越来越倚重他。
可惜,也许是这些年老丞相把恨掩藏的太好,所以巴王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笔报复起来不计代价的血海深仇。而且随着他年纪越来越大,报仇的心也越来越急切。
随着小阁这一场秘议,随后在极度信奉神明的国度掀起了一个滔天巨浪。人们信奉大巫,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充当了与神沟通的使者,而不是信奉他们本身。而这次的传言,却关系到了神明。
人们开始质疑大巫,认为就算是误杀了舜帝转世,也必须要以死向神明请罪才行。
短短十日,举国上下已经有不计其数的人请求巴王做主裁决此事。
巴国丞相和蜀国交涉中也是下了血本,一口气划出七个城池。巴蜀地区多山,连年征战导致人口也不是很多,七个城池无论是对于巴国来说已经是极限了。
蜀王看着那块肥沃的土地,有些动摇。
这时张仪立刻提出返回秦国,在走之前求见了蜀王一回,所说的话并不多,可是句句掐在要害上,最后临别一刻更是掩面痛哭,“悲乎美人兮楚楚!”
那个楚楚动人的美女,多可悲啊!被劫到巴国肯定会被巴王临幸,巴王后又善妒,注定是红颜薄命的结局啊!
极为隐晦婉转的一句话,但蜀王听懂了张仪一句感叹背后的种种意思。回宫之后,看见自己为子朝所建的精美楼阁,看见那幅美人出浴图,又想起自己日日夜夜的期盼,一切负面情绪顷刻爆发,转身就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巴国之事。
这时,又传来巴国内乱的消息,蜀王恨不能登高仰天大笑——真是天助大蜀!(未完待续)rq





江山美人谋 第204章 那就打仗吧(一更)
这一场罕见的春雨终于停了,但是巴蜀之地真正的狂风暴雨才刚刚开始。
医令从籍羽恶变的伤口上刮掉腐肉重新包扎,但是高烧持续不退,宋初一每日处理完事务便守在他榻边。
连续六日不曾好好休息,宋初一原本就瘦削的身子越发如竹节一般,风扬起宽袖大袍,仿佛能乘风而去。
所幸籍羽的情况渐渐有所好转,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让宋初一总算稍微松了口气。
而短短几天,巴蜀已经乱象横生。
蜀王起初决定攻打巴国,多半是因着一时之气,但巴国之中内乱未稳,蜀国挥军直下,一口气几乎逼到阆中。
这是巴蜀对峙中从来没有过的胜利,因此蜀国上下欢欣鼓舞,下定决心要一鼓作气灭了巴国,索性暂时放弃了对苴国施压,全力灭蜀。
只要灭了巴国,区区一个苴国算个甚!
苴国虽只是蜀国一个小附属国,但是占据土地肥沃、最为富庶的汉中地区,国力也不容小觑。若非迟迟攻不下来,蜀国也不会一直放着它在那里碍眼。苴国终于在蜀国攻打巴国的空隙喘了一口气,但苴侯一直惴惴不安的观注战局,一听说蜀军直逼阆中,心中大骇——倘若巴国被灭,苴国绝没有任何存活的希望!这个三国鼎立的局面绝不可以被打破!
这时巴国丞相派来的使者抵达苴国,请求一起抵御强敌。几番思虑之下,苴侯立刻发兵,在蜀国背后捅了一刀子。
这一举动算是彻底激怒了蜀王。
三国掐的如火如荼,掰扯不清,早已经将开战的原因抛之脑后了!
苴国的国力到底是比巴蜀弱一些,连续两个月的混战,颓势已经十分明显,但一向与之交好的巴国目下已经自顾不暇,根本腾不出手来救援。
苴侯不得已只能想着向外求援。而距离它最近的就是秦国。于是五月中旬。苴国派出使者携带十车金银财物急奔秦国求援兵。
巴国兵力此时也已经捉襟见肘,又被大巫之乱所扰,整个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巴王受苴侯启发,也想到请外援。山东几国暂且不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就近的话。就只有楚国、魏国和秦国。
楚国这个庞然大物一直对巴国虎视眈眈,早就有吞并之心,数百年来交战从未停止过,前不久还被它狠咬了一口。所以巴王想也未想便将楚国排除了。
至于魏国,魏王也是野心勃勃之人,而且魏国从安邑迁都到大梁,路途遥遥,这一来一回等援兵到了之后说不定蜀君已经破了阆中!
相对之下,秦国一向被山东诸国视为蛮族,而且几十年来被一个魏国打的几乎无还手之力。近十来年才挣扎着有些起色。若是求外援的话,秦国看起来最合适不过了!
巴蜀之地多天险,所以不像中原的城池一样建有高大的城墙防护。外人对这些天险束手无策,但巴国和蜀国气候、地形相差无几,照着这样的速度,不过半个月阆中就要沦陷。容不得巴王多想,立刻护送使者杀出重围,奔向秦国求救。
蜀王一看两国都向秦国求援,心想万一秦国贪图两国的大礼。真的出兵救援……哪怕就出个三万人也会坏事!其实要不是巴国内乱,蜀国根本没有实力以一敌二,就算现在看似占了上风,却实际已经渐渐后力不济,眼见大军就驻扎在距离阆中城外十里,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破巴国都城,蜀王纵使一向胸无大志也抵不过这个诱惑。
蜀王想着秦蜀刚刚建立通商不久,总算有点邦交之情,于是也令使者带上二十车金银财宝去求援兵。并且承诺等到统一巴蜀之后。每年会向秦国纳贡。
秦国咸阳宫。
赢驷在偏殿秘密接见了蜀国使者。
“蜀王给出的回报倒是十分丰厚。”赢驷心里冷笑,纳贡?若是蜀国一举统一巴蜀。不想着进犯秦国就已经算很讲道义了!
蜀国使臣听闻他的话,喜形于色,“秦公的意思是……”
“君上,客卿来了。”门口内侍禀报道。
“请他进来。”赢驷道。
房门打开,一袭青灰色广袖大袍的张仪走了进来,“见过君上。”
“嗯。”赢驷将国书往前推了推,“张子如何看?”
内侍连忙将国书捧到张仪面前。
张仪展开国书,仔细看完一遍,拱手道,“秦蜀有通商之谊,既然蜀王有求,理应出兵相助!”说罢,又愤然道,“臣上次出使蜀国,半途竟遭巴国截杀,实是无视我大秦,此仇不报,大秦颜面何存!”
使臣代表的是国家,巴国肆意截杀,自然不是小事。
张仪曾经两次出使蜀国,那蜀臣认得他。听闻张仪指责巴国卑鄙,不禁暗喜。
“不错。”赢驷看向蜀国使臣,道,“不知蜀王欲借兵多少?”
蜀国使臣答道,“八万。”
八万已经不少了!蜀王也担心借太多会反被秦军制肘,但考虑到秦军不知巴蜀道路,若是没有蜀军指引,再多也只是无头苍蝇,成不了什么气候,所以才大胆开口。
张仪愣了一下,道,“使者应知道,我军刚刚与魏国一场恶战,虽然打的胜仗但着实损了不少元气,八万人实在有些多了。”
蜀国使臣一听如此,觉得秦国的确没有什么不轨心思,于是道,“外臣虽闭局一隅,却也听说,秦魏最近一场战,秦国屠魏军就有八万,魏国此番元气大伤,近段时间绝不敢再进犯,八万人马对于秦国来说也不算太多吧?”
这件事情震动天下,只要入秦,轻易便能打听到。
如此大规模的屠军有些骇人听闻。不过秦魏宿仇,上上代君主更是死于秦魏战场,秦几乎被魏灭国,如今秦国强大,图谋报复也在情理之中。对于这件事情,列国倒是没有多少人异议。
“善。”赢驷道,“你回禀蜀王,秦国愿意出兵八万,但请蜀王不要忘记承诺。”
使臣大喜,躬身道,“秦公万岁。”
这厢打发才蜀国,张仪又忙着跑去安苴、巴两国使臣的心,当着两位使臣的面愤然指责当初蜀王对秦公十分无礼,不将秦国尊严放在眼里,这会厚颜过来求援,秦国是绝不会答应的。如今表面上答应蜀国,也是为大局着想,万一秦国一旦不答应,蜀国情急之下强攻两国,岂不弄巧成拙?
待分别送走三国使臣,秦国便派出使臣拉着他们送过来的大批的财物去韩国谈邦交去了。
关键时刻,秦国必须将周边关系处理好。魏国虽然一战惨败,但倘若韩国对秦发兵,焉知魏国不会过来凑合一脚?列国打仗动辄就是十几二十万大军,八万人马不算多,但秦国意在灭蜀,不仅用的全都是精兵良将,暗中还另有五万人马已经悄悄抵达南郑,加起来着实分了很大一部分兵力。
巴蜀生桀纣之乱之事天下皆知。
五月底,秦国便举起“平乱”大旗,将八万大军开往巴蜀。
韩国见秦国出的是仁义之兵,倘若在背后捅刀子是为不义,万一魏、齐、赵抓住把柄,趁机出兵讨伐韩国该如何是好?又见秦国送来一批豪财,当下便放话,一定全力支持秦国平巴蜀之乱。
在这大争之世,邦交就是如此奇特,列国一方面如虎狼凶猛,一方面又步步小心谨慎。
1...6667686970...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