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雄霸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东一方
一摆手,示意王炎落座。
王炎落座后,回答道:“晚辈也是刚刚到。”
荀威说道:“兴祖兄推荐你担任阳都县的县令,老夫没有意见,也相信兴祖兄的眼光。再者,你在南城县做出了一番政绩,也是很出色。不过,老夫有一个问题。”
王炎正色道:“请大人示下。”
荀威捻着颌下的长须,略作思考,不急不缓的问道:“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如今你撇下年迈的父亲,一个人来阳都县,觉得合适吗?”
这个问题很简单直接,却无比的犀利,令王炎心中略微一紧。
想去阳都县,还有一定难度。
至少,必须让眼前的荀威认可才行,否则即使有羊续的推荐,也有很大的难度。诚然,荀威答应了羊续,可荀威身为琅琊国的国相,有无数种不得罪羊续的理由拒绝王炎。
一切得靠王炎自己。
幸好这一世的王炎,虽然读死书,脑中却是熟读经典。
王炎一搜索记忆,便找出了荀威问题的出处,心中很快有了腹稿。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王炎不急不躁的回答道:“大人的问题,晚辈有三点想法。”
荀威问道:“哪三点?”
王炎说道:“第一,《论语》中的确有‘父母在,不远游’,但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意思是,只要有正确的方向,可以外出奋斗。所以,晚辈远行并无不合适。”
“第二,晚辈来阳都县赴任,是为天子效力。自古忠孝难两全,既然晚辈选择了效忠天子,自当权衡选择。国家二字,先有国,再有家。既已许国,再难顾家。”
“第三,晚辈来琅琊国之前,曾两次请父亲一起。然而,父亲执意要留在南城县。晚辈总不能拂了老人家的心意,强求他跟着我一起,所以只能一人前来赴任。晚辈唯一能做的,便是尽职尽责,在阳都县作出一番政绩,让家中的父亲为之骄傲自豪。”
一番话,有理有据,条理清晰,令荀威非常的满意。
王炎的这番回答,已经不局限于对《论语》这部经典的理解,更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对于一个尚且未满十六的青年而言,已经相当优秀。
这样成熟的思维逻辑,许多成年人都无法做到。
只是,荀威不知道王炎的脑中,本身就装着一个成年人的灵魂。
荀威稍作停顿,再一次问道:“如果你担任阳都县的县令,打算怎么施政?”
王炎根本没有考虑,直接回答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对于这一个问题,王炎在来的路上,已经经过了仔细的考虑,早已经有了腹稿。
荀威面带好奇之色,问道:“此话何解?”
王炎竖起右手食指和中指,回答道:“晚辈对阳都县的情况了解不多,到任后,首先做两件事。”
荀威微微一笑,问道:“哪两件事?”
此时,荀威更是期待。
从简短的交谈中,荀威发现王炎的思维非常的清晰,且逻辑严密。
一听王炎说要做两件事,便有了期待。
王炎缓缓道:“第一件事是熟悉政务,在维持阳都县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不胡乱插手政务;第二件事,掌握军队,训练士兵。军队是稳定一切的基础,只要军队稳定,阳都县不会出大乱子。”
顿了顿,王炎又道:“这两件事的时间,约为半年。这边是我的蛰伏期,为后续的施政做准备。如果不了解阳都县的实际情况,就随意的下命令,百姓不仅不会得到好处,反而会受其所害。如果真的要论怎么做,我暂时给不了具体方案,因为给出的方案不切实际。”
“好,好,好一个两件事。”
荀威脸上的神情,愈发的满意。
到了荀威所处的这个位置,他一步步从下面爬上来,对于下面的情况了若指掌。对一个县的治理,更是如烹小鲜。如果王炎长篇大论的阐述要做什么做什么,荀威反而很担忧。可是王炎所阐述的两件事,条理清楚,让荀威放心了。
荀威面色转为严肃,道:“泰山郡守不让你担任县令,是泰山郡的损失。你来了琅琊国,老夫希望你用心造福百姓。只要你有能力,老夫就可以给你提供空间,不必担心遭到打压。”
“多谢大人。”
王炎拱手道谢,心中也松了口气。
这一关,算是过了。
荀威从案桌上取出裹起来系好的布帛,道:“这是你的任命书,已经加盖了王爷的印章。你持着任命书,便可以去阳都县上任了。由于县令一职空缺已久,你必须尽早赴任,所以老夫不留你了。如果以后有空,多来开阳县走动走动。”
王炎接过了任命书,心中欢喜。他再一次向荀威道谢,然后才起身告辞。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73章 黄巾贼管亥
阳都县,位于开阳县以北。
王炎带着两百余人赶路,三天后,终于抵达了阳都县。
此时的阳都县,仍然没有人知道将有新县令赴任。整个阳都县的运转,都由县丞负责。王炎率领军队抵达城门口,立即惊动了驻守的士兵。守城将领得知了王炎的身份和来意,再看到荀威开具出来的任命书,顿时让士兵放行,同时先一步前往县衙通知县丞迎接。
王炎抵达县衙时,县丞何益身着官服,站在县衙的门口迎接。
何益身长六尺,体态肥胖,脸圆溜溜的,挂着淡淡的笑容,他耳垂很大,嘴角噙着笑容,一副笑弥勒的姿态。只是这幅长相,却让何益受尽苦恼。因为之所以没有让何益担任县令,就是因为长相不过关。在这个年代,想出仕为官,长相是第一个关卡。
长得丑,几乎便断了平步青云的机会。
演义中记载,孙权见庞统时,“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所谓的掀鼻,通俗的说便是鲫鱼鼻,鼻梁露骨,鼻尖上翻,鼻孔外露。所以庞统相貌古怪,孙权心里边儿首先就否定了庞统,已经是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
同样是三国的丑男,益州别驾张松生得“额x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这样的相貌,差不多就是额头很尖,龅牙露齿,身高不高,不开口就罢了,开口说话就要吓死人的那一类。
张松去见曹操时,演义中描述为:“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一看到张松,曹操心中已经是很不喜欢。
诚然,演义不是正史,但从侧面看,能反映出相貌对一个人的影响。
何益走下台阶,行礼道:“县丞何益,拜见大人。”
“何县丞不必多礼,本官初来乍到,还需要何县丞多多帮助。”王炎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既不亲近,也不疏远,没有因为何益相貌丑陋而鄙夷。
毕竟,王炎所在的后世在审美观上,没有这一世那么苛刻,而且以后世的眼光看,这相貌根本是见怪不怪,不足为奇。
何益表情谦卑,恭敬的摆手道:“大人请。”
王炎点头,带上黄忠及麾下的十八名亲随进入县衙。随行而来的士兵及所有的物品,自有县衙的衙役安排。进入大厅,落座后,王炎和何益开始交谈。
半个时辰的交流,王炎脸上的笑容,愈发明显。他心中对何益很满意,因为不论是谈吐,亦或是对阳都县政务的熟悉程度,再或者是治理地方的经验,何益都非常的熟悉。
作为一个县丞,何益绝对合格。
这时候,何益却是话锋一转,正色道:“大人来了阳都县,下官会尽快的完成交接,然后便离开,给大人空出县丞一职。”
“哦,这是何故?”王炎眼中露出不解之色。
何益看了王炎一眼,神情苦涩,说道:“下官长相不堪入目,短时间内,大人可以接受下官,时间长了,总会不舒服。与其如此,不如早些离开。”之前的县令是何益的同窗,更是多年的知交,所以何益能担任县丞。
然而,何益的同窗因病去世,何益自己也没了信心。
毕竟这样的相貌,连他自己都没有信心。
再者,何益也摸不透王炎的心思,与其如此,不如早些说明。
王炎神色严肃,沉声道:“何县丞多虑了,本官用人,不问出身,不问相貌,只看能力和品行。刚才和你一番交谈,不论是对阳都县的地理概况,亦或是百姓的民生情况,都了若指掌,你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有你在,我治理阳都县,便会轻松许多。既然你有能力,我怎么能放你离开呢?莫非何县丞是打算辞官后,再让本官频频邀请,才愿意再一次出仕不成?”
“没有,下官绝对没有这心思。”何益诚惶诚恐,连忙摆手。他相貌鄙陋,哪有资格让人邀请出仕,受人尊重,已经殊为不易。
王炎笑道:“既如此,那就留下来,用心做事,安心做事。”
何益心中有些感动,拱手道:“卑职遵命!”
两人聊得兴起,何益又开始为王炎介绍阳都县的情况,到了中午时分,又安排王炎的住宿和午饭等等。
在何益的帮助下,王炎很快熟悉了阳都县的情况。
上任第三天,王炎任命杨贺担任阳都县的主簿,协助何益处理政务。政务有何益、杨贺维持,王炎只需要时不时的关注一下,不需要耗费大量的心思。
故此,王炎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军队士兵的训练上。
王炎接管了军队,得知了整个军队的情况,忍不住苦笑。阳都县的士兵不到三百人,战斗力极弱,几乎和南城县一开始的情况相差不多,因此连县尉都空缺,没有人担任。
这样的情况,底子薄,基础弱,却也好掌控,容易改变。
军队一切,能按照王炎的想法制定。
王炎任命黄忠担任县尉,开始大量的招募士兵。以王炎从南城县带来的钱财,可以轻松的装备一支一千人的军队。
黄忠有王炎的支持,大刀阔斧的对军队进行调整,开始训练士兵。事实上,军队的强化,对王炎掌控阳都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政务有何益、杨贺主持,军队有黄忠负责,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半年时间,仿佛指间沙一样,悄无声息便溜走。
这一年,王炎步入十六岁。
这一年,汉灵帝将要去地底下见老刘家的列祖列宗。
这一年,‘大魔王’董卓将要进驻洛阳。
这一年,汉末大时代,彻底拉开序幕。
时值阳春三月,草长鹰飞,阳都县生机勃勃,一派美丽景观。
这一日,县衙。
书房,王炎、何益、杨贺宾主落座。
王炎微微一笑,说道:“如今已经是三月,农事基本上都已经安排好。故此,本官打算带上县衙的官员出去踏青。来了阳都县半年,还很少出去看看。趁此机会,可以多走走,多看看。”
何益接着道:“阳都县山川秀丽,有不少的风景可以观看。”
“报!”
正当此时,书房外,传来了洪亮的声音。
“进来!”王炎吩咐道。
房门打开,一名身着甲胄的士兵急匆匆走了进来。
王炎见此情形,眉头一挑,问道:“发生了何事?”一般情况,黄忠不会派遣士兵到县衙来,会等着王炎去军营处理事情。现在直接让士兵来通传,王炎知道恐怕出了大事。
士兵抱拳行礼,禀报道:“启禀大人,县尉刚得到消息,开阳县被黄巾贼管亥率军包围。如今,阳都县也可能面临危机,县尉请大人前往军营议事。”
王炎眼眸一凝,摆手道:“知道了。”
当即,王炎站起身,带上何益和杨贺,出了县衙直奔军营。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74章 碰到一只土狗
一行人进入营地,直奔中军大帐。
宾主落座,王炎看向黄忠,直接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黄忠的眸子深处,闪烁着一抹难以掩饰的兴奋,缓缓道:“卑职刚得到消息,黄巾贼管亥率兵包围了开阳县。开阳县东南面的即丘县、西北面的临沂县先后派兵支援,都被管亥麾下的黄巾兵击败。”
王炎问道:“管亥为什么突然攻打开阳县?”
黄忠回答道:“管亥包围开阳县,说是暂时向琅琊国借一万石粮食。只要琅琊国借粮,便退兵。可谁都知道,借粮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故此,琅琊国至今还没有给粮食。而管亥麾下的黄巾贼,堵死了开阳县。”
王炎思考一番,问道:“管亥有多少人?”
黄忠回答道:“根据探听到的消息,管亥麾下约为一万黄巾贼。可是,一万黄巾贼并非个个彪悍凶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战斗力强而已,综合实力良莠不齐。”
王炎点点头,又问道:“即丘、临沂两县兵败,琅琊国境内的其余各县,是什么态度?”
“避而不战!”
黄忠直接给出了答复,眸子中,闪烁着浓浓战意。
王炎问道:“诸县避而不战,你打算怎么办?”
黄忠早有了腹稿,直接回答道:“即丘县、临沂县兵败,对我们而言,卑职认为是好事。他们败得越惨,越能凸显管亥的强大,更能清晰的表露出击败管亥的难度。”
顿了顿,黄忠又道:“只要击败管亥,不仅能壮大阳都县的声势,更足以让主公在琅琊王和琅琊相面前崭露头角,也能让其余各县清楚大人的实力。机遇和危险并存,这是主公的机遇。”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忠对王炎的称呼已经发生了变化。
到现在,已经认定了王炎。
何益胖乎乎的脸上满是凝重之色,脑袋摇晃得像是拨浪鼓,说道:“大人,下官不赞同出兵。”
王炎没有表态,问道:“县丞有什么看法?”
何益深深地吸了口气,开口道:“管亥早年加入黄巾,是一个难缠的黄巾贼。他在徐州、青州、兖州颇为有名,而且他麾下的羽众过万,很难彻底剿灭。”
“一旦出兵和管亥作对,必定是后患无穷。”
“仔细分析这一战的情况,开阳县被管亥包围,除了大人出兵救援外,还有开阳县本身的兵力,到最后甚至可能有其余的兵力支持。大人负责主攻,承担的压力其实不算太大,因为有开阳县的兵力分担压力。”
“我们大胆假设,这一战击败了黄巾贼,却没有彻底杀死管亥。”
“毕竟,杀死管亥不容易。”
“一旦管亥逃走,以他睚眦必报的性格,肯定会卷土重来,把矛头对准阳都县。”
“到时候,管亥麾下的黄巾贼包围阳都县,拿什么抵挡呢?尤其是大人出兵解除了开阳县的危险,出尽风头,其余各县的官员肯定心头不舒服,都会坐视不理,等着看大人的笑话。”
何益严肃的说道:“这一次出兵帮助开阳县,后患无穷啊。下官建议,和其余的各县一样,坐视不理。就算是挡不住,还可以给粮食。”
黄忠一脸反对的神情,直接反驳道:“何县丞,你看到的全是悲观的一面。你想过没有,一旦击败了管亥,得到的好处将无法估量。”
何益问道:“没能取胜呢?”
黄忠拍着胸脯道:“我麾下一千精锐,区区一万黄巾贼,不足畏惧。”
何益冷笑道:“大话谁都会说,但是万一失败了,谁负责呢?阳都县是大人的立足之本,立身之根。一旦有半点闪失,后果不堪设想。别说你负责,这样的后果,你承担不起。”
旋即,何益又说道:“大人至今才十六岁,却已经担任阳都县的县令,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只要在阳都县的县令一职上熬几年,有了资历,便能更进一步。既如此,何必冒险呢?”
王炎看着争执的两人,知道两人的考虑都有道理。
黄忠求的是机会,何益求的是稳妥。
两个分析,都没有错。
然而王炎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他没有时间去等。
这一年,汉末纷乱征战的大幕会拉开。王炎必须抓住一切的机会,必须趁势而起,才能在乱世中有一席之地。王炎眼神坚定,肯定的说道:“你们两人的分析都有道理,但对我而言,必须前往阳都县救援。”
“事关重大,请大人三思啊。”
何益满眼忧虑,直接开口。
王炎解释道:“县丞啊,琅琊国相荀威任命我担任阳都县的县令,他是我的恩人。没有他,便没有今日的我。所以,我必须去救援。如果我坐视不理,别人怎么看我?”
此话一出,何益直接哑然。
事实上,王炎真实的想法是借助这次机会,寻求发展的机会。
然而,何益也是为他的未来考虑,如果直接选择黄忠的方案,何益心中会不好受。王炎要考虑何益的想法,所以换了一种出兵的理由。
在三国时代,一个人的品行几乎可以决定未来的发展空间。一个薄情寡义的人,必定是人人唾弃鄙夷,谁都不愿意接触。可一个仁、义、忠、孝的人,必定受人尊重。
王炎以报恩作为理由,何益无法拒绝。
黄忠脸上流露出兴奋之色,起身道:“主公,我立即去调集士兵,准备出战。”
“坐下!”
王炎摆手,直接下令。
黄忠不情不愿的坐下来,讪讪道:“主公有什么吩咐?”
“出兵是肯定的,但怎么出兵,该派遣多少士兵出战,必须考虑清楚。”王炎眼神严肃,说道:“兵者,国之大事,不能草率。再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士兵的粮食,以及士兵需要的一切武器等等,都必须安排好。该怎么作战,也该有一个方针。”
黄忠闻言,知道自己鲁莽了,道:“刚才卑职孟浪了。”
王炎说道:“现在来探讨一下,出兵的事宜。”
“报!”
营帐外,士兵禀报道。
王炎道:“进来!”
营帐门帘卷起,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进来,禀报道:“大人,城门口守城的士兵来报。说有一名自称是黄巾贼管亥使者的人到了城门口,指明了要见县令大人。如今,这名黄巾贼被守城的士兵控制住,正在城门口。”
王炎说道:“传令下去,把人带过来。”
“诺!”
士兵恭敬行了一礼,便抱拳退下。
王炎耸了耸肩,说道:“我还没去开阳县找管亥,他就先派人来了。我们不主动招惹,管亥也要惹是生非。这一战,非打不可。”
众人点头,继续商讨出兵的事宜。
约莫两刻钟的时间,营帐外士兵禀报说管亥的使者到了。
王炎下令带人到中军大帐,士兵去传令,不多时,一个身穿麻布短袍,头裹黄巾,身材瘦削,眼神桀骜,满脸胡茬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他目光嚣张肆意,逐一的扫过在场众人,昂着下巴道:“我乃大贤良师座下、徐州黄巾大首领管亥麾下使者——郭元益,谁是县令?回个话。”
王炎脸上挂着笑容,不急不缓的道:“我就是阳都县的县令,你叫郭元益是吧?我好想在哪里听过,嗯,肯定听过这个名字。”
“哦,你竟然知道我。”
郭元益的眼中,浮现出一抹得色。
王炎肯定的点头,认真道:“昨天晚上,我路过一户人家,碰到了一只瞎了眼的土狗躺在地上装死,碰巧有人喊它郭元益。”
“哈哈哈……”
黄忠听了后,直接大笑了起来。
何益、杨贺两人,也忍不住发笑,没想到王炎竟是这般回答。
郭元益气得双颊涨红,眼中闪烁着熊熊的怒火。他握紧拳头,眼神恨不得杀了王炎。本以为王炎被吓到了,没想到竟是戏耍他。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75章 借你脑袋一用
郭元益眼神愤怒,拳头在空中重重的一挥,大声呵斥道:“你这样嚣张,会后悔的。你知道在做什么事情吗?”
王炎一副不了解的神情,问道:“哎呀,我倒是不知道了,请郭使者指点。”
郭元益昂着头,朗声说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管亥大首领已经包围了开阳县,不日即可击败开阳县的军队。一旦大首领取胜后,军队必定调转方向,攻打阳都县。你现在得罪了我,便是得罪了大首领,是为自己埋下隐患。你现在奉上钱财,再虔诚的道歉,我可以考虑原谅你。”
王炎故作夸张,道:“你这么厉害?我怎么不知道呢?”
郭元益冷笑两声,骄傲的道:“你担任阳都县的县令,肯定不缺钱。给我个千两黄金,再开口道歉,我便饶了你。否则,后果自负。”
王炎轻叹道:“黄金没有,不过普通的钱倒是数之不尽,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什么钱?”
郭元益眼眸中,闪烁着浓浓的贪婪。
王炎脸上浮现出古怪的笑容,说道:“烧给死人的冥钱很多,一摞一摞的,你想要多少都有。你给个数,我直接让士兵给你。”
“你,你,……”
郭元益气得浑身颤抖,面颊不停的抽搐。
本以为王炎会识时务破财消灾,可他万万没想到,王炎嘴巴还是这么毒辣。
这个小小县令,实在是可恶。
王炎嘴巴不饶人,继续道:“你说话都结结巴巴的,管亥怎么派你来呢?要勒索人,要恐吓人,也要能言善辩才行。你动不动就气得半死不活,依我看,难以交差。”
“欺人太甚!”
郭元益瞪大眼,一口怒气涌上来,瞪大了眸子,怒气难以平息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