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三国之雄霸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东一方
“在我看来,这两个方面可以一并解决。”
“第一,让英雄楼的人加大对临淄县的掌控,乃至于对青州各郡的渗透,确保消息的及时精准,不至于我们处处被动;第二,从英雄楼调出一部分武艺高强的武士,暗中保护父亲以及青州的官员,确保他们的安全。”
王炎说道:“如果连青州官员的安全都无法保证,谁来替我们效力呢?”
史阿抱拳道:“主公放心,卑职下来后立即安排。”
王炎又道:“第二件事情,洛阳的讯息重要,但我们的重心已经从洛阳转移到青州。你传信给王老,请他来青州主持英雄楼的事情。青州,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是!”
史阿点头,他心头更是欢喜。
他跟随王炎抵达临淄县后,既要处理英雄楼的事情,又要跟在王炎身边处理杂事,两边的事情堆积起来,让他无法全力以赴。
王越来青州,他的压力会减轻许多。
王炎又一一安排了其他的事情,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后,便和王允离开了营地。
回到刺史府,王允、王炎、羊雅妃、貂蝉一家人团聚。
吃饭时,王炎提及了和羊雅妃、貂蝉成婚的婚事。王允答应了下来,告知王炎他将会和羊续联系处理。
如此一来,王炎便彻底放心了。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231章 古怪现象
九月二十九日,王炎率军离开临淄县,往东莱郡行去。
他一走,青州世家的人都松了口气。王炎在临淄县的短短时间内,杀许藏、灭许家,杀田普、灭田家,死在王炎刀下的人不计其数,令青州世家胆战心惊,生怕一不小心撞到了王炎的刀口上。王炎在临淄县多逗留一日,世家的人就多一分担忧。
如今,王炎这个杀人屠夫走了,各大世家头顶上悬挂的利剑才彻底消失。只是经历了许藏、田普的事情,世家大族再不敢嚣张,全都蛰伏起来,低调做事。
王炎带兵赶路,心早已飞到东莱郡去了。
到现在,王炎才算是真正拥有了立足之地。之前担任南城县的县令,官职太小,兵力太弱,甚至泰山郡的太守一道命令下来,他就不得不黯然离开。到琅琊国担任阳都县的县令,他仍然是没有根基,是无根之萍,随时可能遇到风险。
如今执掌东莱郡,而他的父亲王允执掌青州,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家可以说是割据一方,王炎也可以不再理会外来的命令。
队伍赶路,快行驶。
然而,东莱郡位于青州东面,从临淄县到东莱郡,先得穿过北海国,然后才能进入东莱郡。
这一路,相当的漫长。
军队走出临淄县,便进入了位于齐国东南方的广县。广县和北海国接壤,王炎一行人离开广县后,便进入了北海国。东莱郡位于北海国的东北方,王炎并没有在路上耽搁时间,一路往东北方向赶路。穿过北海国境内的平寿县、胶东县,终于进入了东莱郡南面的卢乡县。
此时,已经十月中旬。
寒风渐起,天气渐渐冷了下来,不再似昔日那般炎热。
对赶路的士兵而言,倒是不错的天气。
王炎的心情,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脸上更有了凝重之色。进入卢乡县后,见到的是满目疮痍的场景,四处的山川田野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一路上人烟稀少,鲜有百姓居住。
靠近县城,百姓居住的村落才稍稍密集了起来。
按理说东莱郡地处海岸附近,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处海岸,就有着丰富的资源,百姓应当颇为富庶,县城应当非常反话,可映入王炎眼中的却是一团糟。
一路所过,尽是如此。
王炎原本打算在卢乡县逗留,初步了解东莱郡的情况,可看到卢乡县的情况后,再没有半分逗留的心思,下令全赶路,直奔东莱郡的治所黄县而去。
黄县位于东莱郡最北面,更毗邻海岸。
后世的蓬莱,便位于此处。
军队迅的北上,途径当利县、曲成县,最后到达了黄县。
这一日,十月二十八日。
历时一月,王炎一行千余人终于抵达了黄县。
城门外,军队列阵。
王炎骑在马上,打量着东莱郡的治所城池。
这一座城池的城墙斑驳沧桑,城墙上有着凹凸不平的孔洞。城墙并不高,仅仅一张左右,也就王炎掌中霸王枪的长度,可以想象,这座城池的简陋。
和临淄县一比较,完全是天上地下。
仿佛,黄县就是一座小镇。
城内外来来往往的百姓看到了城外的军队,眼神中带着敌视和蓦然。
这情况,更令王炎感到情况严重。
东莱郡的情况,太古怪。
史阿站在王炎身旁,禀报道:“主公,进入黄县境内后,卑职就已经派人去县衙传信。回来禀报消息的士兵说,确实是把消息告知了县衙的人,当时,是一个老者得到了消息的。按理说,县衙不可能不知晓,应该有人来迎接的。
王炎挥手道:“算了,懒得再等待,进城”
黄县乃至于东莱郡的情况,宛如迷雾一样,令王炎担心。
军队开始前进,正当此时,城门口出现了一名老者,他快的跑出来,迎面冲向军阵,大声道:“哪位大人是王太守?”
王炎闻言,脸上的神色变得古怪起来。
县衙没有一个官员来迎接,反倒是一个沧桑的老者来了。而且老者衣着朴素,显得非常落魄,这是黄县派来迎接的人吗?
这也太落魄了
这也太无视他了
无名怒火,在王炎的心中滋生出来。
此时,一名士兵走到史阿的身旁低语了几句话。史阿往前一步,禀报道:“主公,当时,消息便是传给了这个人
王炎点头,挥手命令军队停下。
不多时,老者来到军阵前,他拱手行礼道:“敢问,哪位大人是王太守?”
王炎皱眉道:“本官便是”
王炎努力压制心中怒火,这黄县的县令太狂妄了。不管是遇到了什么大事,也不应该一声不吭让一个垂垂老矣的人来迎接,总该提前派人打声招呼的。
老者禀报道:“老朽拜见太守大人,因为县衙没人,所以老朽一个人来了,请太守大人见谅。”
王炎问道:“县令呢?”
老者回答道:“回禀大人,黄县没有县令”

王炎面色一变,他似是有些明白了,追问道:“怎么会没有县令?”
老者解释道:“自从上一任县令弃官离开之后,黄县就再也没有县令。时至今日,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县令。甚至,东莱郡的太守也没有人担任。正因为如此,黄县的县衙才空荡荡的,连一个士兵都没有,只有老朽一个人负责打扫县衙。”
王炎的眼中,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一个县空缺了县令多达半年时间,甚至连太守也一直空缺,太古怪了。
“随我入城”
王炎压下心中的惊讶,命人带上老者入城。
抵达县衙,王炎让黄忠暂时把军队驻扎在县衙附近,以便应对突事件。
随后,众人进入县衙。
大厅中,宾主落座。
王炎看向站在大厅中的老者,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老者恭敬的回答道:“回禀太守大人,老朽名叫范离,本是县衙的衙役。县衙的人全都走光后,只有老朽一个人留在县衙。”
王炎说道:“自今日起,你担任管家,替本官料理县衙的杂务。”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范离没想到他竟然得到了天大的好处,连忙叩头道谢。
浑浊的眼中,有了一丝晶莹泪花。留守在县衙多年,他本是打算在县衙了此余生,没想到临近终老,还得了这样的差事。
王炎话锋一转,开门见山的道:“你现在仔细的说一说,黄县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太守、县令空缺的情况。就算朝廷没有任命官员担任,黄县的乡老、乡绅、各大家族,也应当会推举出新的人管理才对。”
范离轻叹道:“回禀大人,这一切,都是因为世道不太平。”
王炎问道:“黄县有盗贼?”
范离点头道:“大人英明。黄县的确有盗贼,而且还有来自海上的海贼。但是,黄县的问题,又不仅仅是盗贼这么简单”
王炎道:“还有其余的问题吗?”
范离回答道:“还有民风”
王炎眉头紧紧蹙起,沉声道:“民风?难道黄县都是刁民,都不听从号令。”想到刚到城门外,百姓眼中敌视的眼神,王炎觉得百姓恐怕也有问题。
然而,范离却摇头道:“不是这样”
王炎急了起来,道:“一次性说清楚,别拖拖拉拉的。”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232章 东莱太史慈
范离解释道:“大人,黄县的百姓不刁钻也不闹事。事实上,黄县的百姓只是对官府失望而已。上一任县令,在任期间,遇到了三次贼匪袭击。每一次,他都弃城逃走,不顾百姓的生死。最后一次海贼来袭击,他弃官逃走,再也没有回来。”
“再上一任县令,为富不仁,处处盘剥百姓。他在城门口设立关卡,收取入城和出城税;粮食收获后,他设置的税收高居不下……只要有可能赚钱的,他就会巧立名目攫取钱财。到最后,百姓、商人忍不住下去了,奋起反抗,杀死了县令。”
“上上一任县令,对百姓倒也宽松,但不理政务,整日饮酒作乐,醉生梦死,最后是醉死在任上。”
范离感慨道:“老朽一辈子在县衙,见了很多的县令。这几年来的县令,从没有一个爱护百姓的,从没有真正为百姓谋福。”
“百姓虽然厌恶官员,敌视官府,却满腔热血。”
“每一次海贼袭来,城内的百姓便会自的拿起刀、枪、棍、棒抵挡海贼。至于城中的商人,也会自的准备粮食、武器等,为百姓提供援助。”
“即使抵挡不住,也有商人献出粮食等等,让海贼离开。”
“除此外,黄县周边,还有一些落草的义士,也会带人主动的帮忙。”
范离布满风霜的脸,多了一丝的无奈,更多了一丝的敬佩,道:“黄县没有了县令,东莱郡没有郡守,百姓、商人却可以和衷共济、同仇敌忾,这非常不容易。”
一番话,道尽了黄县的状况。
王炎仔细思考片刻,说道:“每一次抵抗海贼,肯定有能人涌现出来。这么多次的战斗,难道就没有一个领袖群伦的人?就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帮助百姓呢?”
范离想了想,回答道:“的确有一人,此人名叫太史慈。”
“每一次贼匪来袭,他得到消息后,就会带人出现。等击溃了贼匪,太史慈就会带人离开。事实上,也曾有百姓请太史慈管理黄县,但太史慈年轻时得罪了青州的世家大族。他说一旦出任黄县的县令,便可能给黄县带来灾难,所以就拒绝了。”
范离惋惜道:“太史慈不做官,其余人觉得能力不足,所以官员一直空悬着。时至今日,太史慈都一直隐藏在外。如果大人向百姓询问太史慈的踪迹,百姓告知您的可能是太史慈远在辽东,或是远在荆襄等地,不可能告知您实话
王炎听了后,便明白了过来,心中也有了招揽太史慈的想法。
历史上,太史慈效忠孙策之后,却英年早逝,犹如流星般划过历史长河,爆出一抹异彩后就消失了。这样一个有能力有武艺有德行的人,自然让王炎心动。
不过眼下千头万绪,王炎无暇去招揽,唯有暂时压下。
经过范离的阐述,王炎对于黄县乃至于东莱郡的情况,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东莱郡的贫穷,不是东莱郡有多偏僻,不是百姓有多么的刁钻,而是官员无能。
王炎话锋一转,又问道:“县衙可还有钱财开支?”
范离摇头,一脸无奈深情。如果县衙还有其余的钱财,他也不至于衣衫破旧。县衙府库的钱财和粮食,早都被之前的县令带走。
王炎吩咐道:“下来后,你找胡昭拿钱,购置常用的物品,然后再命人把县衙的厢房清扫一遍。”
“明白”范离点头应下。
旋即,王炎介绍了胡昭,让范离清楚下来后找的人。
范离认识了胡昭后,便主动告退。
王炎目光扫过厅中众人,沉声道:“黄县的情况,诸位都已经有所了解。东莱郡的情况,大致相差不多。有什么想法,各抒其见。”
黄忠主动道:“范离刚才提了一件事,末将认为需要加强。黄县不仅有贼匪,海上更有海贼。主公掌控一郡之地,仍然只有一千余兵力,兵力太少了。末将认为,应当征兵,增强兵力。”
“可以,你安排即可。”
王炎点头,直接同意了。
目前,王炎麾下的一千余精锐,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虽然力量强,但人数太少了。
胡昭接着道:“主公,我们从临淄带了一部分粮食和钱财,在短时间内,自给自足没有问题。但时间长了,恐怕难以支撑。尤其是目前还要大量的扩军,粮食问题更严重。这件事,需要主公上心才行。”
王炎皱起眉头,沉声道:“孔明先生,你全权负责政务。看到了目前遇到的粮食和钱财的问题,得尽可能的想办法解决。你不能总是有问题就让我来解决啊。我希望,你提出的,是几个解决的方案,而我可以直接敲定,然后便执行下去。”
胡昭面色一滞,旋即重重点头。诚如王炎所言,他刚才确实说错了话。王炎是主,他是下属,他要提出的,是解决方案的方案。
事实上,胡昭并不是想不到解决的办法,只是一时失言了。
胡昭正色道:“主公放心,卑职会解决此事。”
王炎微微颔,道:“这就好,我相信孔明先生的能力。”但在王炎看来,粮食和钱财不是黄县目前遇到的最大困境。
郭嘉开口道:“分析范离的话,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官府的威望。”
王炎点头道:“奉孝说到了关键上,粮食、钱财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但官府的威望,却是一塌糊涂。甚至别说是威望,百姓根本就不相信官府,甚至敌视官府。这样的官府,一点号召力都没有。现阶段要解决的事情,就是这个问题。”
顿了顿,王炎又说道:“说到威望,我还担心一个问题。百姓敌视官府的情况下,再去征兵,能征募到士兵吗?
黄忠正色道:“主公,不管百姓的想法怎么样,征兵势在必行。总不能因为征不到士兵,就不去征兵了。这件事,必须安排下去。”
王炎道:“有道理,你尽管安排便是。”
郭嘉接着道:“要提升威望,其实方法很简单。”
王炎问道:“怎么做?”
郭嘉道:“剿匪”
王炎闻言,恍然大悟,脑中的思路一下清晰了。
事实上,王炎把提升官府公信力的事情想得太复杂了,他思考过是否要学一学商鞅辕门立木,是否要扶持一些典型出来做样子。可事实上,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让百姓相信的就是剿匪,真切的除掉黄县的隐患,才能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官府在做事。
王炎沉声道:“黄忠,给你五天时间。其一,征兵;其二,摸清楚黄县贼匪的情况;其三,确定时间,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击溃黄县境内的贼匪。”
黄忠点头道:“主公放心,我会全力以赴。”
接下来,王炎又就黄县乃至于东莱郡的诸多政务做了安排。
一一把政务安排下去后,王炎沉声道:“大体的事情,已经梳理了一遍。现在,我们就东莱郡官员的任命,做统一的安排。”
此话一出,厅中的人眼前一亮。
不管是无欲无求的胡昭,亦或是处处自保为先的贾诩,还是满怀壮志的黄忠……大厅中的所有人,都有各自的想法。
要实现各自的想法,官职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王炎担任东莱郡的太守,主政一方,他们在王炎麾下任职,已经是成熟了。




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233章 军人的责任
王炎麾下的文臣武将,一直以来,各自职责都有一个划分,但相对模糊。尤其是王炎离开阳都县后,各自的任职还没有明确下令。
如今主政东莱郡,必须给与任命,才能名正言顺的做事。
王炎道:“黄忠听令”
“末将在”
黄忠起身,昂然而立。
从王炎踏入南城县的官场,黄忠便开始跟随王炎。在王炎麾下的所有人当中,黄忠资历最老,而且他武艺精湛,又一直负责军队的日常事务,第一个被喊出来也在情理之中。
王炎吩咐道:“自今日起,黄忠担任东莱郡郡丞。”
郡丞掌管一郡兵力,在整个东莱郡,除了王炎外,黄忠便是最核心的人物。事实上,黄忠一直行使的职责,都是郡丞的职责。
现在当着所有人的面,职责真正明确了。
黄忠早已料到自己的官职,心中虽然激动,却也是不卑不亢的禀报道:“主公厚望,末将必定不辱使命。”
王炎点头,目光一转,道:“胡昭听令”
“卑职在”
胡昭起身,躬身行礼。
王炎吩咐道:“自今日起,胡昭担任功曹一职,兼任黄县县令。”
功曹掌管一郡的人事变动,这一职位非常重要。而且胡昭还担任黄县的县令,职责更是重大。黄忠是王炎麾下的军中第一人,胡昭便是王炎麾下的政务第一人。
“诺”
胡昭应下,却是无悲无喜。
在胡昭的脑海中,他永远无法忘记昔日阳都县百姓为他送别的一幕。他之所以放弃归隐最终入仕为官,是要为百姓谋福祉,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王炎看向郭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和期待,喝道:“郭嘉听令”
“卑职在”
郭嘉起身,并未拒绝。
事到如今,郭嘉早已融入到王炎的队伍中。他接受了王炎的任命,意味着他真正成为王炎麾下的一员,这也是郭嘉愿意。
王炎脸上笑意更甚,道:“自今日起,郭嘉担任军师一职。”
军师一职,参谋军事,更密切和王炎联系,而且也不涉及政务,职责重大,却又不似政务繁琐。在战乱时期,军师的重要性更是不可或缺。
郭嘉很满意这一职务,拱手回答道:“谢主公”
王炎微微颔,喝道:“贾诩听令”
“卑职在”
贾诩起身,躬身行礼。
曾经,贾诩是董卓身边的丞相椽,官职显赫,远比跟着王炎的待遇好。但呆在董卓的身边,贾诩难以尽展才华,且行事战战兢兢,生怕做错事惹怒董卓。在王炎麾下,他能够施展才华。更重要的是,王炎比董卓更有潜力,行事更理智更睿智。正因为如此,昔日斩杀田普,贾诩才会毛遂自荐亲自出手。
王炎沉声道:“自今日起,由贾诩担任主簿一职。”
主簿掌管文书,也是最核心的一个职务,贾诩自此名正言顺的步入王炎的核心。
贾诩正色道:“谢主公”
王炎目光一转,落在史阿身上,道:“史阿听令”
“卑职在”
史阿闻言,脸上难以遏制的流露出喜色。
离开洛阳后,史阿就一直跟随在王炎的身边,在保护王炎的同时,处理各项杂事,以及梳理情报。他不像典韦、黄忠等武将,可以尽情的在战场上厮杀,立下赫赫战功;也不似郭嘉、贾诩等文臣谋士,可以出谋划策,替王炎运筹帷幄。史阿能做的事情,便是处理杂七杂八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难以看到的。
王炎神色严肃,吩咐道:“自今日起,史阿担任东莱郡督邮一职。”
“谢主公”
史阿抱拳应下,激动同时,更是倍感压力。
督邮一职,职责在于督查各县。换句话说,史阿其实是独立于官场体系之外的,因为他有着监察权力。王炎之所以这样任命,是因为史阿执掌英雄楼,掌管所有的情报。
王炎这才看向典韦,沉声道:“典韦听令”
“末将在”
典韦激动不已,也是一脸期待的神色。
和黄忠不同,典韦是纯粹的武将,唯有一身武艺。他的最大作用是上阵厮杀,或者是保护王炎的安全。他一介武夫也能得到任命,心中自是欢喜。
王炎吩咐道:“典韦,本官拜你为都尉,统帅十八骑,领军一百,护卫本官左右。”
“谢主公主公放心,末将定然不让宵小靠近主公半步。”
典韦想到自己升任都尉,心中更是激动。尤其是王炎把安全交到了他的手中,典韦更是倍加感激,这意味着王炎对他绝对的信任。
王炎目光一转,落在管亥身上,道:“管亥听令”
“末将在”
管亥起身,眼中有着浓浓的期待。
管亥出身黄巾贼,他追随王炎,却为自己的出身而有些自卑。如今,他得到正式的任命,得到王炎的认可,心中的欢喜可想而知。
王炎吩咐道:“本官拜你为武猛校尉,受黄忠节制。”
“谢主公”
管亥抱拳应下,神色欣喜。有了王炎的亲自任命,在军营中,除了黄忠之外,他便是军营的第二号人物。
一众人皆有任命,其余更低一级的文官武职,王炎便授权下去。
1...7576777879...1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