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北斗司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关
决定,派我徒儿谛灵子随你们下山,察探究竟。”
一听这话,玄玄子心里一动,心道若还留在山上,师父迟早会发现太岁的秘密,不如趁此机会将他带下山去。
想到这里,玄玄子立即上前一步,抱拳施礼。
“宫主,谛灵子师兄伤势尚未大愈,我想随师兄下山,一则协助调查,二来与师兄也好有个照应。”
天机子点点头同意了,扭头看向地藏:“玄玄子说得也有道理,师兄,就让他一起去吧。”
地藏子抚须一想,点头认可。
包拯和柳随风交换了一下眼神,心里都有所猜测,莫非,他们师兄弟不合?所以才相互制约?
……
“太岁,你教我编‘比翼双飞’好不好?”
瑶光温柔地看着太岁吃完最后一块点心,顺手拔下几根野草。
太岁抹了抹嘴,得意洋洋道:“好!这可是我最大的本事,轻易不教给别人的。不过……你和别人不一样,我教你吧!”
太岁接过野草开始编织,瑶光微笑地看他:“太岁,我怎么和别人不一样了?”
是啊,她怎么就不一样了?
太岁愣了下,停下手中动作,认真地想了想:“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觉得不一样。”
他少年心性,想不通也不多想,低头开始编草蚱蜢,一边编一边认真教瑶光:“你看啊,这里要这么编,这么一拧、这么一折……”
“嗯嗯……”瑶光托着下巴,含情脉脉地看他,根本没看如何编蚱蜢,嘴里只是嗯嗯的应付着,可太岁却根本没注意到。
这时,玄玄子快步走过来,远远的就叫道:“太岁!”
太岁抬头看见玄玄子,马上扔下草根,欢喜地迎上去。
“师父。”
瑶光也起身,向玄玄子抱了抱拳,玄玄子向她点点头,拉过太岁,小声说道:“太岁,一会师父要下山去了,山外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你要不要去?”
太岁大喜,连连点头:“要去!要去!”
“可是你师祖很喜欢你,想留你在身边教你功夫。”玄玄子脸上露出犹豫。
“我不要学功夫,我要下山去玩。”太岁马上摇头,练功夫多没劲啊,还是下山好玩。
玄玄子微微一笑:“好!那一会儿你就跟你师祖说,你要跟着师父下山,记住,可千万别说是师父教你的!”
太岁开心笑起来:“师父放心,我又不傻!”
听到这里,瑶光欢喜地迎上来,一脸期待:“太岁可以下山了?”
“嗯!”玄玄子点点头,看了看瑶光,又看了看太岁,脸上露出淡笑。瑶光被他笑得有点脸红,不过到底性子爽朗,马上转头看向太岁,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大宋北斗司 二百六十二章 温柔贤惠的摇光
山下,柳随风等人站在阶上,向地藏和天机道别。
谛灵子和玄玄子与他们站在一起,不过此时谛灵子手中已经换上了长剑,之前一直紧握在手不肯放弃的手杖此时已经不知被他放在了何处。
太岁背着个包袱,扯着天机子的衣袖悠来悠去,跟唱经似的:“我要下山!我要下山!我要下山……”
天机子一脸无奈:“乖徒孙,你师父是去办正事的,你就安心留在师祖身边,继续学习心法。要听师祖话哦。”
太岁噘嘴一口拒绝:“不!我要和我师父一起去。师父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我要下山!让我下山!”玄玄子见此心里暗笑,但脸上却一本正经,上前一步劝道:“师父,太岁年少任性,又爱满山乱跑,一天就要寻他个四五回。若是留他在碧游宫,只怕不但扰了您的清修,
还会四处闯祸。不如就让他随我一起去吧。”
天机子有些迟疑。
玄玄子见状,忙又道:“等事情一了,我们也就回山了。到时候有弟子看着,也能让他消停点儿。”
瑶光插口道:“是啊天机子前辈,就让他跟我们一起去吧,我会帮你看好他的。”
地藏一笑,看向天机:“师弟,看来你很疼这个徒孙呐!年轻人嘛,心性不稳,让他下山走走又何妨。”
“这……好吧!”听到这么多人都在劝,天机子也很无奈,看向太岁,嘱咐道:“那你就跟师父一起下山吧,记得勤练功课!”
“好嘞!”太岁大喜,抢先跑下几步台阶,迫不及待地回头催促众人:“快走啊!你们太慢了!”
“这小子!”天机子苦笑的摇摇头,不过转即想到,或许正是他这种天真纯净的赤子心性,才是在短短时间里将蛰龙心法练到了第二重的原因吧?
山中鸟雀欢鸣,空气中漂浮着浓郁的草木清香。
太岁蹦蹦跳跳的往台阶下跑去,不时追个鸟儿,摘个果儿,东张西望着,像一个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的孩童。
瑶光一直跟在他身边,眼光随着他转,生怕他突然消失不见了似的,一刻也不敢放松。
远远的,看到路旁一支树杈上露出一颗翠绿的野果,太岁眼睛一亮,欢呼一声跑过去,伸手摘下。
随着太岁摘完果子收回手臂,他的衣袖被枝条刮住。
瑶光赶紧上前,按住他的手臂,急声道:“你别动,小心衣服刮破了。我帮你!”说着,瑶光上前小心帮太岁把衣袖从树枝上拿下来,又伸手拂去上面落叶,那温柔模样,看得后面柳随风直咂舌,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骨子里充满了暴力,血液里流淌
着强悍的瑶光吗?
柳随风摇摇头,心里长叹一声,果然是“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
谁能想到,瑶光会如此温柔贤惠?
这一幕若是被曹大将军看到,不知道会不会被活活气死,自家这个连老爹都敢狠揍的闺女,有一天竟然会担心别人挂没挂到袖子?
想到这里,柳随风心里暗乐,边走边盯着二人,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太岁顺利摘到了果子,笑嘻嘻地要去咬。
瑶光忙又拦住:“别这么吃!”
说着,她从太岁手里抢过野果。走到一边溪水旁洗净,嘴里道:“先洗一洗,要不然吃了肚子疼。”
接过洗得干干净净的果子,太岁咔嚓咬了一口,喜滋滋地看着瑶光。
“瑶光姑娘,你真好!既温柔、又善良,是我见过的……最最最好的姑娘。”
柳随风走在旁边,一个踉跄,差点摔倒,愣愣的转头看向太岁,心道好嘛兄弟,你这是在说瑶光?
瑶光本来听了太岁的话还甜甜笑着呢,柳随风这边突然闹出这一出,气得她直瞪眼,眼中甚至露出了杀气:“你干嘛?”
柳随风马上直起身,一本正经的往下走,像是根本没听到瑶光的话似的。
“哼!算你识相!”瑶光轻哼一声音,转向太岁,马上又变得极其温柔,声音更是甜的发腻:“太岁,走路小心些,别绊倒了。”
柳随风猛得打了个冷战,浑身鸡皮疙瘩都冒出来了,赶紧加快脚步,不敢在呆在他们身边。
到了山下,众人小心地通过密道,在外面商量起来。
谛灵子朝众人拱拱手:“诸位,我和玄玄师弟,想先去空桑观看看。”
柳随风道:“空桑观我们已经勘察过了,没什么其他线索。”
“我们所知者,只有冲玄道长留下的一个手诀。我们也只能从这一点上去寻找。至于官府如何办案,我二人却不甚明了。”谛灵子摇头苦笑。
玄玄子赞同的点了点头:“是啊!现在我二人也是一头雾水,还是往空桑观走一遭,看看能否了解些什么吧。”
柳随风点头:“也好!只是我等从碧游宫回来,先得回北斗司一趟,把此间情况说个清楚,免得大人担心。”
包拯建议:“不如这样,我和展昭陪两位前辈去空桑观,你们先回北斗司,如何。”
谛灵子淡淡的拒绝:“你们有事尽管去办,我二人无需相陪。”
“不妥不妥,两位前辈是为官府奔走,理应着人相陪。一旦有什么事情,也好有人奔走!”包拯却很执着,一脸正色。“不错!两位前辈不用客套了,我和包大人陪两位前辈去。”一直没说话的展昭听包拯这么说,马上附和道。反正在他心里,只要包拯说的话那就是对的,如果错了,那一
定是因为自己没听他对话里的意思,错在自己。倒是吕若虚颔首一笑,朝谛灵子拱拱手:“我就不去空桑观了,出来时匆忙,家中少人料理,我且回去,两位道兄这里若有什么需要,叫展昭去招呼一声,小弟马上就来!
”
谛灵子和玄玄子笑着向他拱手相送。
太岁在一旁听着,心里好奇不已,扯了扯瑶光的衣袖:“空桑观好玩么?有没有你说的汴梁城好玩?”
“当然没有啦。”瑶光微笑道,心想就算比汴梁好玩我也得说不好啊,省得你这家伙又跑没影了。
想到这里,她心里一动,朝玄玄子请求道:“玄玄子前辈,让太岁和我一起回城吧,回头我再带他回来。”
说着,瑶光悄悄向玄玄子打了个眼色,玄玄子马上会意,微笑点头:“也好!太岁啊,那你就先随瑶光姑娘去走走,不许惹事!”
太岁哪知道他们心里那么多弯弯绕绕啊,一听能出去玩,马上大喜,连连点头道:“好!放心吧师父,我一定听话!”
见大家已经议定,柳随风道:“如此甚好!回头我们会赶往空桑观与诸位汇合!”
谛灵子点点头:“那咱们就分头行事吧?”双方都再没什么意见,当下相互拱手道别,分道扬镳。
大宋北斗司 二百六十三章 疑凶再现
永平十年,有天竺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
们在鸿胪寺住,时而入内听经理佛。
次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建立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遂取名为“白马寺”。
历代以来,白马寺皆受皇帝敕封,民间又有皇寺之称。
“铛……铛……”
与往常一样,晨时,白马寺中再次响起了悠扬的佛钟声,声传十里,住在周围的百姓听闻钟鸣声无不心平气和,远远的朝山上合什一拜。
与此同时,寺内做完了早课的僧人们也一个个四散而去,或是找地方诵读经书,或者是下田劳作,再或者去后院武堂习练武艺。
方丈静室内,年迈的洪远正在佛前打坐诵经,他已经闭关三日,正在为不久后的燃灯古佛诞辰日做戒斋。
突然,一个黑衣蒙面人从窗外跃入,二话不说,一掌朝洪远头顶拍去。
洪远此时早已入定,封闭了五识,对外界一切都失去了感知,不等反应过来,那蒙面人手掌就已经落到头顶。
“咦?”蒙面人见他没反应,不由惊咦出声,眼看要落至头顶的手掌马上一变,变掌为爪,扼住了洪远喉咙。
直到这时,洪远才缓缓睁开双眼,看着眼前蒙面人稍稍惊疑,但很快目光就恢复了古井无波。
“阿弥陀佛,施主此举,意欲何为?”洪远诵了声佛号,脸色平静,既不惊慌,也不呼救。
蒙面人眼中露出玩味之色,低声道:“听说方丈手里有一件古物,我想求来把玩把玩。”
“老衲是出家人,四大皆空,哪有什么古物?”洪远轻轻摇头道。
蒙面人嘿嘿一笑:“不要装蒜!那件古物,是巴掌大小的一块铜牌,上边雕刻着奇怪的花纹,还有一些不成句子的篆字,说没有此物?”
洪远微怔,蹙眉想了想,还是摇头:“老衲手中,确无施主所说的东西。”
“你敢不说,是不是不要命了?”蒙面人声音阴狠,威胁道:“你不怕死,难道就不担心那些小和尚?”
“阿弥陀佛!”洪远长诵一声佛号,缓缓闭上双目,竟不理会他的威胁,俨然一副从容就死的态度。蒙面人眼中厉色一闪而过,还要说话,可随着洪远诵出佛号,窗棂突然“轰”破碎开,几乎是同一时刻,静室木门也被“砰”的一声被撞开,一群彪悍的武僧持着齐棍冲了进
来。
其中一个高大武僧刚一入内,看清场中情形,马上大喝道:“救方丈!”
蒙面人一惊,可就在这时,洪远突然动了,就见他双眼猛得睁开,与此同时右手食指飞快的点在蒙面人扼住自己喉咙的手腕上。
“噗!”一声闷响传来,蒙面人手掌被刺出了一个血淋淋的孔洞。
洪远这一指,竟然比锥子还要锐利。
“啊!”蒙面人痛呼一声,本能的一缩手,趁此机会,众武僧们一扑而上,瞬间就已经把洪远与蒙面人阻隔开,令洪远脱离了对方的掌握。
洪远神色淡定,不急不缓的抬起头,打量蒙面人。
但此时蒙面人却已经没工夫再看他了,因为就在他缩回手掌的时候,已经有五六条长棍劈头盖脸的朝他砸了下来。
“啊……”蒙面人大叫一声,顾不得受伤的手掌,一个委身朝后退去。
众僧人们同时失手,但他们却并不着急,而是冷笑着再次举起长棍,朝他砸去。
说他们不急,也是有原因的。这里本是方丈静室,方圆不过两丈,蒙面人退去的地方无门无窗,只有一堵墙,这种情况,谁也不担心他能逃出围攻。
可谁曾想,蒙面人似乎早有准备似的,背对着墙壁狠狠一撞,竟然“轰”的一声把整个墙都撞出一个人形窟窿,随后就地一滚,逃了出去。
“不好,快追!”众僧都是一怔,反应过来急追过去。
等众武僧都冲出去后,最开始冲进静室的那位武僧才走到断墙裂口处查看一眼,伸手捏了捏破碎的砖土,眉头一皱,转头朝洪远禀报道:“方丈,这墙……好像被水泡过。”
洪远缓缓起身,走过去低下身仔细看了几眼,又捏起一撮土凑到鼻孔前闻了闻,摇摇头,用苍老的声音说道:“非是被水泡过,而是被火烤过。”
“火?”高大武僧一怔,忙学着洪远模样,捡起一撮土凑到鼻孔边闻了闻,果然,一股焦糊味道涌入鼻腔。
他神色瞬间变得凝重下来:“方丈,如此说来,此人应是早就潜入寺内了!再或者,他还有同伙!”
洪远神色淡然的一诵佛号:“阿弥陀佛!毋须多想,把他擒下一问即知。”
“是,谨遵方丈法旨!”高大武僧明白过来,转身快步出去。
洪远原地沉思片刻,不知想到了什么,也起身朝外走去。
此时外面蒙面人已经被众多武僧包围住了,身前背后已经落了至少三道棍印,显然不敌。
并非他武功不行,若是单打独斗,这些武僧中没一个是他对手,但实在是架不住这些武僧人多啊。
不但人多,看他们进退举止,分明还有着一套专门使棍的战阵之法。眼前不远处,那个领头的高大武僧也走出来了,蒙面人眼中厉色一闪,突然一挥长袖,“呼”的一声,从其袖中喷出一团火焰,两个武僧不备,当时被火焰喷在身上,惨叫
着后退,倒在地上一边脱衣服,一边打滚想要扑灭火焰。
可奇怪的是,这些火焰却不同与凡火,沾在身上如跗骨之蛆般,无论如何拍打都灭不掉,而且这火像是会传染似的,手一沾上,马上也跟着烧了起来。
“好贼子!”那高大武僧正好看到这一幕,一时间睚眦欲裂,提棍就冲了上去。
可蒙面人似乎早就防备着他,一看到他冲过来,另一只手臂也扬了起来,朝他又喷出了一团火焰。
无奈之下,高大武僧只能退避。
这时方丈已经缓步踱出,手中数着硕大的念珠,见此一幕,不由脸色一沉。
“普达,先救人!”
“是!”高大武僧一听,马上退后,绕过被围在中间的蒙面人,快步跑到两个被火焰烧伤的僧人身边,开始施救。
而洪远却看着场中不时喷火的蒙面人,突然一抖念珠,念珠绳索断开,一颗颗念珠呼啸着,如弹子似的朝他袭去。
“噗!”蒙面人早防着他,一见他动作,马上闪身躲避,奈何已经被包围,躲闪余地太小,终于还是肩头处被打中了一颗念珠。他闷哼一声,迅速用火焰逼开武僧们,再不敢多呆,一跺脚,跳上侧方院墙,飞快地往远处逃去。
大宋北斗司 二百六十四章 皇室秘辛
武僧们追了一会儿,可眼见着蒙面人身影急闪,如同幻影般,几个闪落就已经消失不见。
无奈之下,只能回来禀报。
“方丈,弟子无能,追不上他。”一个武僧脸带愧色的垂首说道。
洪远轻轻摇头,望着高墙沉吟不语。
这时,普达处理完伤者伤势,走过来怒声道:“方丈,让我下山去追他吧。”
洪远收回目光,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普达,你犯嗔戒了。”
“可……难道就这么算了?弟子不服!”普达深吸口气,强自收敛怒气,但仍有些不服气。
洪远摇摇头,也不多说,沉吟半晌才吩咐道:“歹人行凶,速速禀报官府!”
“方丈……”
普达张了张嘴,似乎还要说些什么,可迎上洪远淡然清冷的目光,话到嘴边,心里却不由一颤,咽了咽喉咙,垂首合什道:“是,谨遵方丈法旨。”洪远淡声道:“色即是空,空即使色!我等出家人四大皆空,既不追求人间容华富贵,更毋须在意所谓面皮,既是凶案,自有官府查处,尔等只需一心向佛,静心修行即可
,切不可生出嗔妄之念!”
“是!”普达听了心里一颤,知道方丈是真有些生气了,当下不敢再多说。
“嗯,你去吧。”洪远一看他神色,就知他并未听进去,心里暗叹一声,也不再多说,转头朝静室走去。
……
垂拱殿内,光线柔和明亮,小皇帝赵祯正端坐于御桌前,皱着眉头批阅奏章,似乎碰上了什么难决之事。
好一阵过去,他把笔往桌上笔筒里一扔,不悦的小声嘀咕了几句,隐约能听到什么“诘诎聱牙”“晦涩难懂”之类的词。
这时,穿着绿色官服的小林子忽然捧着一份奏章急急走进来,躬身双手呈上。
“官家,洛阳奏报,有歹人意图劫持白马寺方丈。”
赵祯一愣:“此等案件,地方上处理即可,也需呈到朕的面前?”
小林子小声解释道:“陛下,白马寺乃太宗皇帝所敕修,地位非同一般。白马寺方丈又是朝廷供养的僧官,所以洛阳府不敢擅专。”
“原来如此,放下吧!”赵祯恍然点点头,朝桌上一指。
小林子放下奏章,悄然退到一边。
赵祯提笔想继续批奏章,忽然停了一停,歪着头思索一阵,喃喃自语道:“空桑观,白马寺……怎么受朝廷供养的这些僧官道官接连出事?”
他搁下笔,拿过小林子放在御案上的奏章,打开看起来。
过了一阵,他看完奏章,沉吟片刻,拿着奏章站起身,朝小林子吩咐道:“走,去见太后。”
“是!”小林子忙答应一声,快步跟上。
……到了慈宁宫,赵祯见完礼,把奏章递给刘娥阅览,等她看完,马上开口道:“娘,儿子觉得有些奇怪,这些寺观一向太平,为何最近频频发生意外,而且还都是受朝廷供养
的寺观。”
“确实事有蹊跷。空桑观出事时,娘就有些不安,如今依这奏章中所言,那歹人向方丈所逼问的东西,更印证了娘心中所疑。”刘娥点点头,眉头蹙了起来。
“娘疑心什么?”赵祯疑惑不解。
“你爹在世时,曾经提到过一桩皇室秘辛,如今看来,恐怕是有人在打这桩秘辛的主意。”刘娥看了他一眼,想了想说道。
赵祯惊讶:“娘,是什么秘辛?”刘娥张口欲言,紧接着又摇头,说道:“算了,娘所知也不甚详,便是说与你听,也得再去看看记载。你还是径去典藏馆吧,典藏馆中,唯有天子才有权查阅的秘辛寥寥无
几,一找也就找到了。”
赵祯一听,更是好奇,起身道:“好!儿子这就去!”
刘娥温和一笑,见赵祯坐不住了,不由挥手:“去吧,阅后回来与娘说说。”
出了门,赵祯带着小林子一路赶往皇家典藏馆,经过重重防守看护来到一处绿荫环绕的院子前。
远远的见到皇帝过来,一个圆脸的中年典史官赶紧快步出来迎接,见过礼后带着赵祯进入院中。
典史官引着赵祯和小林子往里走,一路上不时出现肃立禁卫,看到皇帝都叩首行礼。
很快,三人在一幢房子前停下,房门落着一把巨大的如磨盘般的铁制圆锁,外面守着四名手持长戟,腰跨长刀的禁军。
“陛下,这间屋子里的藏书典籍,就只有您一个人才能看了。”典史官指着房子恭声道。
“开门!”赵祯点点头,小脸上很严肃,朝身旁小林子吩咐道:“你在外面等朕。”
“是!”小林子垂首应声,侧退两步站定,表示自己不会进去。
见此,典史官摸出钥匙上前,一个禁军侍卫也摸出钥匙,二人同时把钥匙插进大锁,巨锁开启,两人合抱着退到两侧。
“吱呀!”一个禁军上前把房门推开,躬身退下。
“免礼吧!”赵祯挥挥手,迈步走了进去。里边仿佛一间巨大的书房,简单就是一个小号的宫殿,书架上摆着寥寥不多的一些书匣。不同的是,这里几乎看不到木材,不但整个屋子都是花岗岩垒砌,就连书架、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