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855美国大亨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奶瓶战斗机
“呵呵,”李鸿章苦笑了两声,“说起来,当初我们从美国人手里买来的那些东西也还算良心货,至少和英国人法国人的东西比,还算不错。不过,纯甫贤弟,你也知道,这购买军舰是一大笔钱,朝廷怕是拿不出这一笔钱来。朝中的事情,你也是知道一点的。”
李鸿章所说的朝廷中的事情指的是朝中的一帮子“清流”,尤其是户部尚书翁同龢对洋务运动的干扰阻挠。就在去年,翁同龢还以国家财力不足为由,要求停止向海军拨款。而在此之前,他也一直致力于限制海军的军费。北洋水师自从建成之后,一直没有更新舰船,甚至就连更换舰炮的钱都没有,当时担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是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的。而翁同龢之所以处处与李鸿章,以及北洋为难,除了理念不合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居然是私人恩怨。
当年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处事不利,被李鸿章弹劾,差一点被判砍头,翁同龢的父亲为此忧惧而死,他的哥哥也被流放新疆。这样的冤仇自然不会被轻易忘记。据后人记载,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眼看就要打起来了的时候,深知北洋水师和淮军虚实的李鸿章力主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因为他知道,此时和日本交战,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而此时,作为军机大臣的翁同龢则一力主战,虽然此前,以他为代表的“清流”将海军军费抠的死死的。但他们却起劲的宣称:“日本国小不足平,当能一鼓荡之。”甚至当有人对翁同龢提出兵凶战危,恐怕打不赢的时候,翁却说:“正好借此机会让他(李鸿章)到战场上试试,看他到底怎么样?将来就会有整顿他的余地了。”
容闳自然也是知道朝中的一些人和李鸿章不对付,甚至一直在拖他的后腿的。不过,这件事情事关国家安危,所以他还是说:“小弟也知道此时不易,只是这条办法若能实行,对国家最为有利。而且,中堂大人,美国人帮我们建工厂相比英国人,却又有一大便利。”
“哦,什么便利?”李鸿章问道。
“我国兴办洋务以来,也兴建了不少的工厂。但是其中的技术人员,一直都是洋人。我国虽然也想要从洋人那里学习技术,但是却困难重重。但是美国的这间造船厂却是大大不同,因为美国人同意,这里面的大部分技术人员都将是华人。”容闳立刻回答说,事实上,美国人的这个建议也正是让他特别喜欢这一方案的原因。
“都是华人?”这一点倒是让李鸿章相当的惊讶,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有不少人都被那些美国人留了下来。你说的是这些人吧?”
“正是。大人,这些人其实当年留在美国,也不过是想要完成学业。他们对于我大清其实还是有感情的。若是让这些人回来,相比使用洋人员工,却要方便不少。一来那些洋人,与我国工人言语不通,中间要靠通译,翻译起来多有错漏,不如直接用他们来得方便,也省掉了雇佣通译的开支。二来洋人每每挟技要挟。也不肯真正把技术传授给我们的人。如今如果有了他们,自然就能避免这些弊端。我听说日本这些年送了大批的学生到海外留学,所以日本国内工业展很快,如今岁入已经和我们相当了,军费更是远远过我国。,我们或许……”说到这里,容闳又想起了让自己失望郁闷的事情了。
“且不说这些了。”李鸿章也叹了口气,“美国人还有其他的计划是怎么样的?”
“美国人还有个变通的办法。”容闳说,“智利国将在未来的几年里为智利海军订购一批新式军舰。目前正苦于没有资金。麦克唐纳财团愿意给智利国提供贷款,当然,条件是智利人必须想麦克唐纳财团指定的船厂购买军舰。另外还需要可靠的担保。如果大人对这些船感兴趣,美国人可以牵线让大人的人和智利人谈谈。大人知道,西人多有不得出售武器给正在交战中的双方的规矩。战端开不开,不是我们一方能定的,而战端一开,我们即使拿出钱来,也买不到军舰了。况且军舰之类的东西,也要针对训练,不是拿到手就能用的好的。不过智利国却是个例外。这个国家惯于向处于交战中的国家出售二手武器。趁着人家打仗,高价卖旧货,然后再用这钱来买新货是他们常用的赚钱伎俩。只要大人能够说服大清为智利的购舰提供担保,就可以同时和智利签订合同,一旦我国与日本开战,便可以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将智利订购的这些军舰买过来。这样一来如果我们没有和日本开战,那也就不用花那么多钱,万一开战也能找到买先进军舰的地方。大人觉得如何?”
这个想法倒是有些意思,李鸿章想了想,说:“此事极为重要,还要等我再多想想。”
容闳也知道,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立刻做出决断的,李鸿章愿意想想,也就说明他意动了。于是他和李鸿章又聊了几句,李鸿章就端起了茶杯。
……
李鸿章让人给容闳安排了一个住处,容闳就在那里住了下来,耐心的等消息。他知道,这样的事情不是李鸿章一个人做得了主的,无论是采取那个措施,李鸿章都必须和整个官僚系统斗争,这里面有居心叵测的“清流”,有猜忌汉族大臣的满洲贵族,还有……总而言之,容闳又想起了那个匪和他说的一段话:
“李鸿章李大人的本领是很强的,但是他的大半的精力都要放在如何应付猪队友上面。要我说,要是李鸿章当年不是辅佐那个什么大清,而是造反了的话,没准比现在干得好得多。”虽然这话里依旧带着对我大清的满满的恶意,但是,容闳现在居然有那么一点点的觉得,也许王启年说的也不全错,比如日本,要不是造幕府将军的反成功了,能有今天吗?
……
李鸿章的新计划自然而言的遭到了反对,理由嘛,当然是最冠冕堂皇的。
“什么要买新的军舰?难道你们不知道,西部的人民还在吃草吗?你知不知道,买军舰要很多银子的,一条船就是六十万两银子呀,全国四亿人,每人出一万两还差五十六万两呢!有这些钱,全国老百姓每人分一分多好,西部人民就能吃上草了……”
“什么?给智利做贷款的担保?我天朝大国,岂能做这种商贾的卑贱之事?再说,如果没有打仗,那不是白白的有损我天朝大国的声威。再说打一个日本,至于吗?每个人吐口唾沫,就把它们淹死了!”
当然,具体的语言不会是这样的,但是大致的意思却绝对是一样的。从古到今,玩嘴炮的,嘴炮救国的货色们的招数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不管他们是叫做“清流”还是叫做“大v”。
...





1855美国大亨 第三百九十二章,泄密
虽然有所谓的清流的坚决的反对,但是李鸿章的力量一样是不可小觑的。+頂點小說,再加上,这件事情事实上并不需要满清真的出多少钱。当然,如果智利违约,满清就要代替智利政府出定金之外的购舰费用,但这样一来,这些军舰也就会被交给满清作为抵押。考虑到智利人会首先交付相当一部分的定金,一旦智利违约,这些定金美国人显然是不会偿还的了,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满清只需要花费一笔尾款,就可以从美国人那里拿到这些军舰的使用权了。至在智利人能给出依据合同的尾款和处罚金之前,这些船可以一直让满清用着。
因为达成这个协议至少目前不需要拿出钱来,所以户部的那些人的反对的理由和力度都有所下降。再加上这事情更多的属于外交,最终,李鸿章还是成功的说服了清廷,同意就此派出人员和美国人和智利人谈判。
而在确定谈判人选的时候,翁同龢倒是想要来插上一手。试图将自己的人安排进来做负责谈判的主官。只是在他的手里实在是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而且他得夹袋里的那些人,自己也都不愿意去做这个事情。他们都是“清流”,“清流”的最大特点就是动嘴炮喷人,而不是去干实事。因为干实事很容易出错的,一出错就会给敌人指责自己的机会。而且在和外国人的谈判中,因为语言不通,更因为对外交一窍不通,真要让他们上,被别人忽悠的可能性也会非常高。所以没有一个“清流”是愿意干这种事情的。在原本的历史上,甲午战争战败后,清廷派李鸿章去和日本人议和,李鸿章本着“卖国的罪名不能我一个人担着”的想法,想要拉着一贯拖军备后腿,又强硬主战的翁同龢一起去和日本人谈判。但是平时嘴炮打得最凶的翁同龢虽然提出了一系列的诸如“断断不可割地”之类的要求,却坚决的不肯和李鸿章一起去谈判。因为他知道,只要一去,“卖国贼”的帽子就脱不掉了。
所以搞到最后,派出去的谈判代表依旧只能是李鸿章的人。李鸿章原本倒是打算让容闳来担任,不过这个提议遭到了“清流”们的坚决反对,甚至就连相对开明的张之洞也表示了反对。因为他们担心,容闳和美国人关系太过密切,可能会出卖中国的利益。
另外,在正常的情况下,这样的谈判应该是秘密的进行的,但是,我大清几乎就没有任何像样的保密制度,而我大清的那些官员们也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保密意识。结果,谈判还没有开始,日本的报纸上就已经刊出了相关的消息。而满清国内,由于缺乏情报机构,对这样的情况居然一无所知。直到他们的代表团到了美国,见到了麦克唐纳家族的中间人和智利的代表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居然发生了这样的泄密事件。
“容先生,贵国的保密做得实在是太差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消息怎么会让日本人知道,你要知道,这给我们,给我们的智利朋友都带来了很多的干扰。所以,在这次会谈开始之前,我希望贵国的代表能够保证,不将这次会谈的内容泄露出去。”在抵达美国旧金山之后,麦克唐纳财团派出的中间人一见到满清的代表团就很不客气的冒出了这样的一段话。
虽然容闳没能当上满清代表团的正式代表,但是在李鸿章的托付下,他依旧以翻译的身份和这支不过五个人的代表团一起来到了美国。
听到美国人的指责,容闳有点惊讶。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谈判的消息已经泄密了。看到他这个样子,那个中间人明白了一些,于是又对容闳说:“容先生,看来你们对于泄密的事情似乎还不是很清楚呀。”然后他转过头去,对站在他身后的一个年轻人说:
“葛莱史东,你把日本报纸和美国报纸上对这件事情的报道给容先生和清国代表们看看。”
“好的,希丁克先生。”葛莱史东从手提包里拿出了几份报纸,递给了容闳:“先生,这里是东京朝日新闻、纽约每日时报还有华尔街日报。上面都有相关的新闻报道。”
这是葛莱史东第一次以秘书的身份参与到商业谈判当中来,这样是渐渐培养接班人的必要的过程。依照史高治的想法,以及后世兔子国培养x86的经验。家族的接班人最好能到家族的各个相关部门都去历练一下,不一定要太长时间,最初哪怕每个位置只呆上一两年,也能让孩子们对家族的整个运转有了感性的体验,可以和他们在以前学过的理论相互印证,这样孩子才能更快的成长起来。
葛莱史东此前已经在报纸以及广播传媒那里干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回到克利夫兰大学洛克菲勒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经济学,如今又到了放暑假的时候了,他就开始跟着谈判专家希丁克学习一下谈判方面的技巧。
这个时候,清朝的正式的代表——一个叫做何永的官员——在一边虽然听不懂这些鬼佬在说什么,但是却也感觉到好像出问题了。于是等到那个鬼佬说完了话,忙问容闳道:“容先生,出了什么事请了吗?”
“我们到这里来谈判的消息泄密了,日本人已经知道了。”容闳一边说,一面将一份报纸递到了何永的手上。
何永问道:“这上面说的什么?”
“清国与智利密谈合作购舰。甚至连我们的基本合作方式都刊登出来了。美国人觉得,这一定是我们的人泄了密。”容闳解释说。
“为什么美国人一口咬定是我们泄密而不是他们或者是智利人呢?”何永似乎有点不服气,不过他的话音却很低,而且口气也并不坚决。
“日本报纸上说了,他们从我国的一位高层官员的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容闳叹着气回答说。
何永不做声了,即使没有容闳后面提到的证据,他事实上也更倾向于相信泄密是自己这边的问题。因为他也知道,在满清,根本就没有像样子的保密能力。当年他跟着李鸿章大人和太平军,捻军作战的时候,他就不止一次的发现,一些有背.景的做买卖的商人,对于战场的情况,以及清军下一步的行动居然比带兵打仗的他知道得还早,还清楚。并且总是能够靠着这个发财。从那个时候起,他就知道,我大清的保密是个什么水平。老实说,大清发生了泄密的事情,一点都不奇怪,如果不泄密,那才奇怪呢。日本报纸上的说法不过是证实了他的猜想而已。
“一定是那帮子只有一张嘴的狗屁‘清流’们说出去的。这帮混蛋!”何永恶狠狠的想着。他知道,国内有一帮子人就等着看淮军,等着看北洋,等着看李鸿章出问题。在这些家伙看来,哪怕输给外国人,只要能打击李鸿章,就是好事情。不过在嘴里他却是这样说的:“这是日本人的污蔑。如果我是日本人,我一定会保护消息的来源的,哪里会这样直接说出来……”
……
“希丁克先生,为什么我们一见到他们就要指责他们?”在安排好了清朝的代表团之后,葛莱史东这样问道。
“啊,葛莱史东,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先打压一下那些中国人,把他们的气势打下去,这样在后面的谈判中才更容易占到便宜。尤其是这些中国人,他们很多人还相信世界上有道理可讲,所以如果自己理亏了,会非常心虚,哪怕嘴巴上死不承认,但是真正谈判起来的时候,还是要好对付得多。相形之下,还是英国佬最不好对付,无论干了什么事情,他们永远都能心安理得。而且,必要的时候,干点食言的事情,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希丁克这样回答说。
“那么,希丁克先生,您觉得和哪个国家的人谈判最为容易?”葛莱史东问道。
“那得看情况了。”希丁克想了想,这样说,“比如吧,如果你有把握把对手往死里打一顿,那么和日本人谈判最简单,先揍他们一顿,然后一切都好说了。如果你的酒量特别好,或者你的团队里有酒量超级好的人,那和俄国人谈买卖就特别简单——只要你能轻松的用伏特加放倒他们,那很多问题就会好谈得多。当他提出什么不合理的要求的时候,你只要朝着他瞪瞪眼,说一声‘不服气我们来两瓶伏特加’,他们的气焰立刻就下去了。当然,如果你或者你的人喝不过他们,那他们就会显得格外的有挑衅性,格外的不好说话。”
“这我倒是知道。”葛莱史东讲,“爸爸和我讲过,当年他们和俄国人谈买阿拉斯加的价钱的时候,就是靠着希丁克先生您一个人用伏特加一口气放到了好几个俄国熊,我们才得以吧价钱压得这样低的。爸爸说,当年您一口气就喝下了至少3加仑的伏特加(11升左右),这是真的吗?”
“除了一口气,其他的倒也不算太离谱。”希丁克笑了起来,然后说,“不过说实话,我宁愿和英国佬慢慢磨,玩切香肠游戏,也不想再和那些俄国佬玩这个了。”




1855美国大亨 第三百九十三章,唐纳德的见解
老实说,泄密事件并没有给这次谈判带来太多的麻烦。日本人向美国提出了抗议,但是,美国政府却并没有把这个抗议放在眼里。因为首先,美国人觉得,买卖武器完全是正当的生意,无可指责。天大地大,发财最大,有钱不赚是傻瓜。而且,如果说话的是英国,那多少还值得考虑一下,但是日本是什么东西,也管到天命昭昭的美国人头上来了?而且最近日本人在夏威夷给美国找了不少的麻烦,美国人正反感日本人呢。所以日本人的抗议自然就被当成了耳边风。
至于智利,其实也不太在乎日本人的抗议什么的,因为两国相距太远了,难道日本还敢把军舰开到智利来玩炮舰政策不成?而且,日本和智利的主要经济往来也就是日本购买智利的铜矿石,理论上,日本的确可以通过减少甚至停止从智利购买铜矿石来打击智利,但是日本自己并没有多少铜矿,即使不从智利购买,也要从其他国家购买,而这样做一样会增加日本自己的成本。所以智利人觉得日本这样做的可能其实并不大。不过在谈判中,智利人却利用日本为借口,以满清的错误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由,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比如在如果中国和其他国家发生战争之后,需要支付给智利的购舰费用,就被智利人以此为借口提高了很多。而麦克唐纳家族的家伙也在这里面作好作歹,结果,最终三方达成了协议,麦克唐纳家族给智利提供了购买军舰的低息贷款,而满清政府则为这笔贷款提供担保,并取得了在战争爆发时,在支付相应费用之后获得军舰的权力,而麦克唐纳财团也获得了这样的条款:“如果战争爆发,在利率相当的情况下,满清政府在为购买这些军舰融资的时候,应优先选择麦克唐纳创投银行。”
……
“爸爸,你确定中国会在这一战中失败,即使他们得到了新的军舰?”在经历了谈判的全过程后,回到鸭堡的葛莱史东这样问史高治。
“那当然。虽然满清到时候能够得到更多的军舰,但是这并不足以让他们打赢战争。唐纳德,你学了这么久的军事了,你来给你的弟弟讲一讲吧。”史高治转过头去,对呆在一边的唐纳德说。
唐纳德最近有一个假期,于是也回到鸭堡中来了。在葛莱史东进来之前,史高治正在考校他学到的东西。如今听了葛莱史东的问话,就顺便用这个问题来考校起了唐纳德。
“史高治叔叔,这件事情,我是这样想的。首先,战争是国家总体力量的对抗,从财政上看,两国的财政收入差不多,但是支出盈余却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两国的军费相差是相当的悬殊的。加上这件事情已经曝光了,日本人肯定会为此做准备,仅仅从财政上来讲,日本人还有钱订购更多的军舰,但是满清恐怕已经拿不出钱来进一步强化海军了。如果这个谈判能够真正的实现保密,到时候能打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那倒是有一定的获胜的可能。但是这件事情怎么可能保得住密呢?无论是对于智利人还是对于我们来说,让这个秘密被日本人知道,都更有利一些。所以真的到开战的时候,日本的海军一定能压倒加上这些新军舰的中国海军。”
说到这里,唐纳德抬起眼睛看了看史高治,似乎想要看出史高治的反应。不过,在人精中打了几十年的滚的史高治的反应哪里是那么容易看出来的。于是唐纳德继续往下说:
“就前面我知道的一些情况来看,中国舰队的规模并不比日本小多少,但是海军费却差别这么多。这就不能不让人想到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是怎么样用少得多的钱,维持着这样一支规模和日本相当的舰队的。更何况,他们的舰队中,老军舰更多,维护起来成本更高。所以,我不得不怀疑中国舰队的保养状况。另外,我知道日本有自己的造船厂,修船厂,技术水平都比中国高,这就意味着军舰在战斗中受损之后,日本军舰恢复战斗力的速度要快得多。这样一来,在海战中,日军获胜的可能就更大了。
至于陆地上的战斗。”唐纳德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史高治叔叔,您这里有朝.鲜地区的地图吗?”
“这个真的没有。”史高治笑了笑说,“我这里毕竟不是你们学校的作战室。不过大张的世界地图还是有的。能用吗?”
这时候史高治的秘书赶忙从书柜里翻出了世界地图。这张地图正好能在史高治的办公桌上面铺开。
“基本上够用了,反正不用讲细节的战术问题。可惜是一张区划图而不是地形图。”唐纳德看着地图这样说。
“葛莱史东,你来看,朝.鲜在这里,它是个长长的半岛,而且我记得它那里山地很多,不过这张图不是地形图,看不出来。朝.鲜也好,中国也好,都是非常落后的国家。虽然我没有亲自去看过,但是我猜想,哪里的交通条件一定非常的糟糕。搞得不好,比我们的阿拉斯加的交通水平也强不到哪里去。”
比阿拉斯加强不到哪里去,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至少现在,史高治还没有对阿拉斯加的石油进行大开发,所以阿拉斯加也就根本没有像样的公路,更不要说铁路了。不过,那个时代,东北地区,以及朝.鲜的交通条件的确非常糟糕,基本上还处在古代水平。
“你们知道,战争中,后勤是极其重要的。缺少后勤支持,一支军队在英勇善战,也无法打胜仗——除非他们的对手胆小得像兔子同时笨得像猪。考虑到中国陆军的规模远远大于日本陆军,而花在陆军身上的军费却小于日本陆军。我可以肯定,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水平,日本陆军都应该优于中国军队。而且,你看在朝.鲜这样一个半岛地形的地方,陆地上交通不便,那么最有效的补给方式就是海运。而一旦在海上失败,海运的线路就会被切断,而陆地运输又极其艰难,这样一来,失去了海上的补给的一方在陆地上也是必然会失败的。”
“但是唐纳德,你刚刚说过,中国的军队数量比日本多得多。他们难道就不能靠数量优势,用人海战术来击败日本人吗?”葛莱史东问道。
“自从有了铁丝网、后膛枪、管退炮、机关枪之后,人海战术就是笑话。另外,中国军队虽然更多,但是他们要防御的面积也更大,所以他们手中能够调动的预备队并不会比日本人多。而且,交通条件决定了最多能投入多少军队,如果后勤补给保证不了,派去的人越多,崩溃得越快。所以,中国的人数优势,在争夺朝.鲜的战争中,一点用处都没有。只要海上失败了,陆地上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
“谢谢你,唐纳德,你这样一说,我就全明白了。”葛莱史东对唐纳德说道。
1...155156157158159...2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