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奶瓶战斗机
当然,所谓的利用这个机构发出的这些报告,并不是说,让他们说假话。说假话也是有成本的。尤其是对于像这样的机构来说,信誉的建立是需要花掉很高的成本的,如果胡乱说谎,导致信誉下降,那损失就大了。当然,有需要的时候,小小的误导人家一把也不是大问题。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因为麦克唐纳的强大实力,即使他们放出的是一些刻意用来误导市场的内容多数也不是谣言,而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事实是一码事,如何解读这些事实是另一码事。”这是葛莱史东当年刚刚开始学习如何经营媒体的时候,史高治对他说的一句话。利用信息的传播误导大众的办法中,无中生有的胡编乱造是最低劣的做法。比这更高一等的做法是披露真相,但是只披露它的一部分。而比这更高一等的则是,全部的真相都可以告诉你,但在报道的时候,却有意无意的引导受众的注意力,让他们的注意力关注在需要他们关注的地方,然后让他们自己误导自己。
比如说,史高治需要铁矿石跌价的时候,这些机构就会拿出各种真实的情况来加以分析,分析出铁矿价格看跌的结果来。而史高治也会用其他的手段来压低铁矿的价格,然后,铁矿的价格自然就下跌了,当然,铁矿大跌之后,史高治就可以趁机将看中了的铁矿低价买了下来什么的。而这一段的价格走势也证明了惠誉的可靠性和前瞻性。
当然有些时候,惠誉也会出错,毕竟谁能永远不出错呢?什么,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又没错?嗯,那是特例,你不能指望一家分析机构做生意的水平超过这样的大人物对不对?
……
第二天一早,约格·高楞先生就来到了葛莱史东位于华尔街的麦克唐纳创投银行大楼第十层的办公室门口。
“麦克唐纳先生在里面等您,他吩咐了,让你到了直接进去就行了。”等在门外的秘书一边这样对约格·高楞说,一边帮他拉开了办公室厚厚的大门。
约格·高楞走了进去,看到小麦克唐纳先生并没有坐在宽大的大办公桌后面,而是站在宽大的玻璃落地窗边上,这在眺望着远方,早上金红色的阳光照在他身上,闪闪发亮,就像他整个的是用金子铸造的一样。
约格·高楞轻轻地掩上了办公室的们,轻手轻脚的往里面走了两步,他没敢开口说话,只是用一种夹杂着对财富的贪婪和敬畏的眼神望着那个闪闪发光的神子。
葛莱史东其实已经听到了开关门的声音了,但是他并没有回头,只是继续眺望着窗外,在远处有一栋新的大楼正在建造。
“高楞先生,请到我这里来。”葛莱史东头也不回的说。
“好的。”约格·高楞赶忙走了过去。
“高楞先生,您看到那边的那栋大楼了吗?正在建造的那个。”葛莱史东说。
约格·高楞朝着外面望过去,透过带着点茶色的厚厚的防弹玻璃,他看到了远处的那座高塔式样的大楼。那座楼已经建的很高了,比起他们所在的这座十二层的麦克唐纳创投大楼已经高出不少了。
“我看到了,麦克唐纳先生,那真是一座了不起的建筑呀。”约格·高楞眯着眼睛说,阳光正从那座大楼的那边照过来,给那座大楼镀上了一层金边。
“是呀,了不起的建筑,这将是这个伟大的时代的象征。”葛莱史东说,“知道这座大楼会一直建多高吗?”
“我听说要建造到110层那么高。老天,我想,巴别塔也不会比它更高了吧。听说建成后麦克唐纳创投银行的总部也要搬到那边去了?”约格·高楞知道这座帝国大厦是麦克唐纳家族的产业,所以这样说道。
“不错。”葛莱史东转过身来,对约格·高楞说,“高楞先生,我们到那边去坐下来谈谈吧。”
两个人在办公室侧面的大沙发上坐了下来,便有女秘书给两人倒上了红茶,还摆上了果盘。
“高楞先生,不知道你对如今的经济状况怎么看?”葛莱史东问道。
约格·高楞立刻打起了精神,他想了想,很谨慎的回答说:“经过了前两年的萧条,如今经济似乎开始出现了恢复的迹象,就这几个月的情况看,一些主要的经济指数都有所回升。整整两个月,美国都没有再出现一起银行倒闭的事件了。大宗商品的采购量也有所回升,虽然回升的量还不大,但是,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北美,欧洲的数据也体现了相同的趋势,所以我觉得,新的一轮景气可能就要来了。”
“非常好。”葛莱史东点了点头,“我的看法和您相似,高楞先生,我的父亲也持同样的看法。”
“您是说老麦克唐纳先生也认为将会有新的一轮景气?”听到史高治也持有与自己相同的看法,约格·高楞很有些受宠若惊的样子。这样子有一部分是做给葛莱史东看的,但也有一部分是真的,因为老麦克唐纳先生如今在美国已经成了一个神话,成了美国梦的一个象征。
“不错。”葛莱史东笑了笑,“这是明显的趋势了。所以大家的看法都是类似的。嗯,高楞先生,您觉得哪些部门会在这次景气中首先复苏,哪些产业将获得最多的利益?”
听到这一问,约格·高楞知道现在到了关键性的时候,他明白这是小麦克唐纳先生要向他交代吹风的方向了。
“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研究得透彻。经济的事情实在是太复杂了,很多时候超出了我的大脑的思考能力的范围。”约格·高楞脸不红心不跳的说,“不过麦克唐纳先生,好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您和老麦克唐纳先生这样的天才。您在经济方面比我们强太多了,您一个人就能顶的上我们整个机构的好几白倍。所以我想,与其让我这样的笨蛋去乱猜测,还不如听您讲一句话呢。”
“高楞先生,您夸奖我过头了一点。”葛莱史东笑道,“我觉得每一次危机和景气的轮回,都是一次对落后的东西,落后的产能的淘汰。这就是社会的进步的重要方式。那些在从前的危机中被淘汰掉了落后的生产能力的部门,那些对它们形成替代关系的产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比如石油,由于开采和提炼技术的不断进步,它们相对于煤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了。到了现在,即使是在缺乏大油田的欧洲,使用石油的效率也高过使用煤炭。所以,石油的开采,提炼行业肯定会在复苏中获利。另外,欧洲对于石油的需求的上升,必然也会导致他们对更廉价的石油运输方式的需求迅速上升。而现有的普通运输船只运输石油及其制品的效率并不高,加上这些船只普遍已经相当老化了。造船技术的进步使得他们很快就会被淘汰掉,大量需要淘汰的运力,以及全新的增加起来的运力需求,也会让造船业有利可图。高楞先生,您觉得是这样吗?我想,与这些行业相关,而又拥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基础的企业,他们在惠誉的评级中,也应该能得到更高的分数,您说是不是这样?”
1855美国大亨 第五百八十三章,景气(2)
“别尔曼,你看,林肯车!”汽车迷马维斯睁大了眼睛,紧紧地盯着远处驶来的三辆小轿车。那是一种造型非常特别的汽车,它虽然叫做小轿车,但车身的长度却超过了七米,在小轿车中,绝对属于是大块头,即使和一般的轻型卡车相比,也不逊色。车正面最显眼的是镀银的瀑布式的散热栅格,栅格的上方是同样镀银的三角形的做成屋顶样子的连接,远远望去那些栅格就像是撑起了屋顶的柱子,而这辆车的整个正面就像是白宫正面的图形。在正面的那个屋顶的最高处,则竖立着一尊用18k的黄金制成的自由女神像。
“别尔曼,那是林肯耶!世界上最豪华的汽车!”马维斯的眼睛闪闪发亮,“你知道吗,这种车有两吨重的装甲,车窗玻璃都是防弹的,车门是像马车那样对开的,里面的座椅都是最好的沙发,装饰在里面的面板什么的都是最好的皮革或者是最高档的木料。据说大众汽车赠送给合众国总统的那辆林肯的沙发扶手上面的樱桃木还是当年华.盛.顿总统砍倒的那棵的呢……”
“得了吧,这种东西你也信?华.盛.顿总统砍樱桃树那会儿还是个孩子,他一斧@9,头就能砍断的樱桃树能有你的小指头粗吗?先不说这段木头是不是早就被他妈妈拿出生火,烧了午饭,就算还在,那点东西能做沙发扶手?你还不如说那车上的沙发上面的皮革是从坐牛身上扒下来的,那倒是可信度更大一点。再说了,这车你也就是看看,不是大富豪,可买不起这车。你呀,连买一辆甲壳虫的钱都不够,就别想这个了。”别尔曼将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不以为然的回答说。
“看看也好呀……”马维斯继续瞪大了眼睛盯着那三辆林肯,“别尔曼,你说,这是谁家,这么有钱,一家伙买了三辆?”
“谁知道,反正还不是那些大富豪,嗯,除了出了名的吝啬的老洛克菲勒先生之外,都有可能。”别尔曼把眼光转到别处说,“别看了,马维斯,再看就赶不上班车了。”
……
三辆林肯转了一个弯又向前行驶了一段,驶入了一处小小的,但是却有着很高的围墙,而且围墙上面还带有铁丝网和哨塔的院子。这里正是老洛克菲勒先生的家。
汽车驶入院子之后,厚厚的铁门就关了起来,然后前面和后面的两辆车上的人迅速的下了车,接着一个穿着仆人制服的人走上来,拉开了中间的那辆车的对开的车门。葛莱史东,慢慢悠悠的从车上走了下来。
“洛克菲勒伯伯家的院子就是太小了点,加上墙这么高,而且围墙上还有电网和哨塔,这简直,难怪爸爸总是嘲笑洛克菲勒伯伯把自己家弄成了曼哈顿联邦监狱。”葛莱史东虽然不是第一次来洛克菲勒家,但是每次只要一进这个院子,他就会想起史高治对洛克菲勒的这个嘲笑。
与“曼哈顿联邦监狱”对应的,当然是“联邦监狱”的使用车辆了。和史高治他们差不多,出于安全考虑,洛克菲勒使用的车辆也是防弹的。不过,“曼哈顿联邦监狱”的用车和葛莱史东现在的车的相似点也就这一点了,总的来说,麦克唐纳家是给豪华车装上装甲,而洛克菲勒呢,是给载重卡车装上装甲。
“葛莱史东叔叔!”一个十来岁的小太正走了过来,“爷爷让我来欢迎您。”
这是洛克菲勒的孙子希尔·洛克菲勒。
“希尔,你爷爷这段时间还好吧?”葛莱史东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来这里了,于是这样问道。
“爷爷一直身体很好的。”希尔回答说。
希尔带着葛莱史东进了小楼,上到二层,来到了一个小客厅里,他看到老洛克菲勒正在坐在那里翻看今天的报纸。
“洛克菲勒伯伯,您好。”葛莱史东赶紧说。
“啊,葛莱史东,最近你们又在摆弄中国了?”洛克菲勒放下手里的报纸,对葛莱史东说,“老实说,我真不明白你们对中国投入那么多的关注干什么?中国在未来的确可能很重要,但现在,我觉得还早了点。不过你爸爸一向比我高明,也许他有自己的想法。嗯,坐到我这边来……你来找我是有些什么事情吗?”
葛莱史东走到洛克菲勒旁边坐了下来。洛克菲勒比以前要瘦了一点,不过这反倒是让他的身材显得更高了,而且看他虽然坐在沙发里,依旧脊背挺得笔直笔直的,就知道这位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人的身体依旧非常的健康。
“洛克菲勒伯伯,有些事情,我需要您的帮助。”葛莱史东说。
“说说看吧。”洛克菲勒说。
……
“你是说需要我让石油相关的产业的股票稍微的升值一点?”洛克菲勒问道。
“是的,幅度不能太大,要很细微的,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让石油行业的股票市值增长百分之三左右。我觉得就够了。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市场的投资有序的向石油和航运转移。”葛莱史东回答说。
“嗯,葛莱史东,你要知道,你这次要达成的目标和以前的那些可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洛克菲勒说,“以前我们也经常联合起来操.弄股票,但那时候我们需要的不过是股市短期的涨跌变化。制造这样的变化,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我们,还有摩根不捣乱的话。但是这次不同,葛莱史东,你要知道,这一次,我们是在试图制造一次长期的景气。这可不一样,葛莱史东你应该知道,经济有它自身的规律,要人为的制造一场景气,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洛克菲勒伯伯,我要是连这个道理都不知道,那我早就被我爸爸丢到菲律宾去摘椰子了。”葛莱史东笑了,“我当然知道,违背规律,人为的制造景气,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也是非常困难的。不过在今年之前,经济不景气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现在也已经有不少的迹象表明这一轮衰退快到头了。”
“这我也知道。”洛克菲勒说,“只是这些年来,两次危机之中的景气时间已经越来越短的。甚至景气的时间已经明显小于不景气的危机的时间了。的确上一次的危机持续了这么久,很多危机因素释放得差不多了,新的景气也该开始了。但是新的景气的程度恐怕达不到你所需要的地步。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景气程度,都不见得能达到你所需要的程度。”
“洛克菲勒伯伯,如果仅仅考虑到我们美国,的确是如此,但是如果考虑到其他的国家,那就又有了新的可能。”葛莱史东说,“您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的市场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比如说中国现在陷入了革命,如今中国无论哪一方,都没有拒绝向世界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力量。因此世界市场的总量也会稍微增加一点。再加上,本来航运业就有更新船舶的需求,所以,我觉得慢慢的在明年这个时候,形成一股不断扩大造船能力的势头是完全可能做到的。”
“也许吧。”洛克菲勒说,“但是这件事,光靠我们,可不行,我们还需要联络更多的人一起干。另外,在造船这个行当上,我没什么东西,但是听你前面说的那些,我突然对于大型的油轮有了兴趣。所以,我希望在将来能够获得一些建造油轮的份额。或者是将来收购一些用于制造油轮的企业的优先权。以及获得相关的技术转让的优先权。”
“洛克菲勒伯伯,您应该知道,在造船业狂飙的同时,您的石油业也会有巨大的发展。而且,你也知道,当我们最后去收购这些造船企业的时候,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造船业出现了崩盘。而造船业的崩盘多半是因为石油业的崩盘引起的。我觉得那个时候,您正应该在借机进一步整合石油业呢。您将资金投放到那个方向去,可能效果会更好。如果您想要分散投资,以避免风险。那么在造船这边,我们也可以合资。这样也比您自己经营船厂更为方便。因为在合资经营的情况下,技术什么的就都不是问题了。”葛莱史东斟酌了一下语言,这样回答说。
洛克菲勒对这个回答并不意外,他知道既然史高治看上了造船业,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允许在美国出现能和他进行竞争的造船企业。换了是他,也一定会是这样的态度。但是到了战争开始的时候,这些船厂必然会带来超额的利润。放弃这样赚钱机会,那也是不可忍受的。而依照他对史高治的判断,史高治应该会接受合资。当然,谈判的时候,先要把要求提得更高一些,然后在慢慢的谈,看看能不能获得更好的条件。
1855美国大亨 第五百八十四章,景气(3)
经过了一整天的谈判,葛莱史东总算和老洛克菲勒达成了一致:葛莱史东承诺,将来等造船业崩盘之后,洛克菲勒将可以自由的收购那些造船企业。但他必须将旗下的这些造船厂作为投入的资本,加入麦克唐纳家族牵头的交叉控股的造船业联盟。在经营上,这些船厂由洛克菲勒家族直接管理,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不得损害联盟的利益。
基本的意向达成之后,相关的细节,自然就有其他人来代为处理了。所以葛莱史东也就向洛克菲勒告辞,准备回去好好休息一下了。这时候已经是接近傍晚了,晚饭的时间也已经过了。洛克菲勒倒也没有留葛莱史东吃饭,因为他知道,自己家里的饭菜水平,怕是会让葛莱史东觉得是在上刑的。在好吃这一点上,麦克唐纳的第二代几乎都继承了史高治的吃货传统。史高治的生活算不上简朴,至少依照洛克菲勒的标准来看,绝对算不上,但是,洛克菲勒也承认,如果以摩根标准,甚至,不需要以摩根标准,仅仅以自己的弟弟的标准,史高治的生活就不算奢侈。然而,在某个方面,即使以摩根标准,史高治也算得上奢侈。那就是在吃的方面。
史高治在鸭堡里拥有一套非常豪华的厨师团队,其中有六位法国厨师,五位意大利厨师,以及整整三十位中国厨师。据说这些厨师大多都有过在高档的酒店服务的经历,而来自中国的厨师中还一些据说甚至是来自满清的宫廷。洛克菲勒听到过传言,说是有那么一次,史高治和他的保镖陈光,聊起了各种吃的东西,结果陈光可能是出于思乡,将美国的食物狠狠地贬斥了一通,而将他当年在太平天国那会儿,在某个城里的馆子里面吃到的不要钱的霸王餐死命的吹嘘了一番,结果引起了史高治的注意,再后来,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兵荒马乱当中,据说一大堆的中国著名厨师都失踪了。而他们中的很多,就到了史高治这里。
这样的结果就是,麦克唐纳家族的家伙,在吃的问题上都被史高治带得格外的挑剔。所以洛克菲勒家里的那种简单的白面包加牛奶,再加上几片还不知道是不是特供的香肠的晚餐,估计葛莱史东是吃不下去的。麦克唐纳家的那些家伙们往往宁可饿几个小时,也不愿意吃这样的东西的。老实说,史高治家里的那些东西,尤其是那些古怪的东西,洛克菲勒也吃过好些次,但是他一点都没觉得这东西有多大的诱惑力。所以说,吃货的世界本来就不是正常人类能够理解的。
葛莱史东从洛克菲勒家里出来,半躺在林肯小轿车舒适的后座里闭目养神。一天的谈判让他很觉得有些疲劳,然而,回想起来,洛克菲勒先生居然依旧神采奕奕,似乎一点疲惫的感觉都没有,这就不能不让葛莱史东感到佩服了。
……
又过了两天,惠誉国际发布了新的月度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济报道,在这篇报道中,惠誉国际表示,依据他们在他们所得到的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分析的结果,持续了三年的这一轮不景气应该已经要到尽头了,并且预言,一个新的,以石油工业为核心的景气时代也许会在几个月之后到来。在这个月的报告的最后这样写道:
“各种数字,包括银行不良负债的数字,各种企业的采购指数,都有了一定的起色,它们或是停止了持续的衰退,或是已经有了小幅度的回升。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黑暗的隧道已经走到了尽头,而我们已经看到了隧道尽头的亮光。”
不过,这份报告的效果却并不明显,虽然惠誉国际的报道在经济界已经有着非常高的声誉和号召力了,但是,在此前的几年里,像这样各种经济指标都有所好转的时候不是没有过,那时候也有很多的人觉得,隧道已经到了尽头,前面已经看到了亮光。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所谓的隧道口的亮光并不是真正的隧道口,而很可能只是鬼火在闪耀而已。一些急不可耐的家伙,一心以为这是机会,急匆匆的喊着“手快有,手慢无”,然后一头栽进别人挖好的陷阱里,摔了个粉身碎骨。
也有那么一段时间,那是长达一两个月的时间,经济节节向好,仿佛列车已经驶出了隧道,驶入了阳光灿烂的春天里,然而,两个月都没到头,就突然风云突变,就像乘坐列车穿行在落基山脉中一样,刚出了一个隧道,还没来得及看看旁边的风光,列车就一头又冲进了下一段更长更黑暗的隧道。
所以,如今,市场上极度的缺乏信心,大多数的人在这个时候,都选择了继续的观望。
不过,经济形势的确似乎是在好转。而且更多的好消息也不断的传来,虽然每一次好消息,几乎都成了一些人从股市里割肉止损的机会,导致股市上面倒是又出现了几次暴涨暴跌,但是总的形势确确实实的好转了。比如说,惠誉的报道中提到的石油行业,所雇佣的工人的数目开始有了正增长,虽然增长数量不多。同时,相关的一些行业雇佣的工人的数量也有了增加。根据美联社发出的社会统计数字,三个月以来,美国的失业率第一次出现了整体的下降,而这样的形势,在此前的几次假复苏或者是短暂性复苏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又过了一个月,更多的好消息传来了。在遥远的中国,反叛的南方军队在两个月前在古巴志愿军的支持下击退了忠于清政府的军队,并宣布建立了一个叫做“中华民国”的共和制国家。而满清不得不启用袁世凯来镇压他们,结果袁世凯借助手中的兵力,一方面向南方施压,另一方面,有借着南方,威逼满清皇帝退位。最后那些中国人终于达成了妥协,清朝皇帝宣布退位,民国政府宣布给与清朝皇室优待,而袁世凯则成为了中华民国的总统。而中华民国则成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了一个在法律上是一个单独共和国,而在实际上更像是一个邦联而不是联邦的东西。这个国家在实质上分裂成了相互仇视的南北两大块,而在南方,又分裂成了好几个小块。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以压倒对手,这些小邦纷纷向列强国家表示善意,比如说,如今美国人就获得了在南方很多地方开矿,建立企业,修建铁路,已经完全自由经商的权利。新的市场也被打开了。
中国市场并不是向美国一家单独打开的,因为依据此前清政府和列强国家达成的条约,列强各国在中国都得到了最惠国待遇,也就是说,某个列强国家在中国获得了什么特权之后,其他的国家自动也会获得这样的特权。但在某些工业部门,美国产品几乎是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的,比如说石油制品。
也就在这个时候,又传来了在菲律宾发现石油的消息,然后洛克菲勒先生立刻宣布将在菲律宾建设炼油厂,以便就近向中国市场出售石油制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