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神祗不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情悟剑声
即便是在太古时期,腾云也是所有修士最喜欢的赶路方式,无他,只因为这是身份的象征!
这就好比一个人开宝马,一个人骑单车,这其中的滋味是没办法形容的。
但是在太古时期,云海不是一般人可以走的。它的地位十分的特殊,距离天庭很近,所以到处都是无穷无尽的关卡,便是天庭的真仙,想要通过也是需要通行证的,也很难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云海就是一条高速公路上的绿色通道。
当然,这是在太古的情况。
现在吕诏走的这条云路倒是没有关卡,因为天庭早就没了。
来到云海,吕诏方才明白神话书籍内对腾云驾雾的定义描述。这里的确是一个奇妙的所在,站在云海之内,一眼望去,满眼都是云光,无穷无尽的雾气缭绕,流动,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果真爽啊!好美妙的地方,身处其中,不仅让人有羽化而登仙的感觉!”吕诏的脸上满是陶醉的表情,此时此刻,吕诏才真正有了一丝做神仙的感觉。
小说中常常都说某某某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抑或是一剑寄出,出入青冥!
但这些文字描述何其的空洞,远远没有亲身体验来的爽,吕诏饶有兴趣的捏了几把云团,好像软绵绵的棉花团。
御六气之变,逍遥天地之间。
“不对啊。我怎么能这么轻松写意的观光旅游,我的目的是来找寻香火元灵的啊?找找看,早点找到,我也好去做别的事情!“吕诏眯着眼睛。手猛的一抖。淡蓝色的神元再一次展开,向前方飞了过去。
吕诏也没有忘记他此行的真正目的,寻找一个值得点化的香火元灵,代替他行使点化正神的职责。
一边在云海中赶路,一边用神识扫视下界的广阔地域,所幸他现今的神识无比强悍,否则想要这样使用神识来找人,显然有点不现实。
这么找人,对神识的消耗是极大的。
一路上,吕诏找了很多的地方,但都没有发现香火元灵的存在。
细雨静静的洒向大地,江边乃是灰灰蒙蒙的,淡雾阻隔云天,苍茫之空不再高远。
细风轻雨,在淡淡中少去了云的轨迹,大地之上小草挂着露珠。
此时,草地上的水珠,在没有烈阳的照射下,也显得通泽明晰,细小的水珠仿若美玉,晶莹剔透。
浩瀚磅礴的星空之下,那云雾仿佛与大地融合,飘雾浮动中,群山物体时隐时现,隐隐约约,让人觉得,此地云海飞扬,一副仙家之美。
眼帘中,春雨当空,细润无声无息雨中顷尽洗,使光泽尽染,雨露扬扬洒洒,就算是那满是污迹泥土的山石之上,此刻也是如涂上了石腊一般的鲜明、光亮、生动在细雨的滋润下,彰显出了天然之美,展现出了那山石特有的灵性。
吕诏坐在江水之边,斜靠在一棵大树下,望着渐渐暗下的天空,心境四百年来从未有过地平和。星空璀璨,点点光亮照耀大地,但吕诏却是知道,这星空的每一个光点,实际上就是一个星球。
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气息,他体内的血液此刻就好象风起云涌一般,澎湃的灵气源源不断冲击着吕诏那奔腾着的江水,恰似那浩瀚无垠的海涛,波澜壮阔地冲向海天尽头。





神祗不朽 第71章 观江知海意
[催更,?,兄弟,我没存稿啊,最近又是低潮,没激情,分是拿不到了!哎,一万二,下个月我会试的。]
[另外,如果这个周末放假,我就补欠~驾照很难考啊~]
充满水雾的蒙蒙世界,就好象一层层堆砌在半空中的海市蜃楼。
“好美此景,就算是在梦中,也无缘一见。”吕诏看到如此景象,不由得发自内心的赞叹道。
就好似此刻在笙歌达旦梦中,在雾景,在寂静的时光里,在皎月当空,银海闪烁的星河里,在朝起夕落的凡尘,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岁月……
淡然极目远望,吕诏就静静的站在那里,这种美,让他觉得有些伤感,就好象人生苦短虽然着雾美江阔,在他的记忆中,可能永远也不会忘记,,但所有的记忆就象此时的细雨与雾霭,虽然挥之不去,却,终究要雾消云散就好象那细弱之雨,虽然此刻,哗啦啦的下个不停,可,也许,明天就晴了。
就在吕诏继续欣赏这已经无法用美来形容的景色时,那江河之上,迷雾之中却蓦然一亮,一丝灯火在模糊的烟雾中显得十分幽美
灯火之光虽说渺小,但是它依然把那黑漆漆的烟雾照亮了几分。
阵阵江风吹来,那灯火在晃动中,变得忽明忽暗,虽说如此但这灯火依日顽强的绽放着,在那烟雾之中为船家争取一丝明亮之意
吕诏高喝一声,随后单手一晃,一个装酒的葫芦就出现在了他的手中一口饮下吕诏的心好像完全敞开一般,将这天地,将着江水,都统统的容纳进去,他的身心在这一刻仿佛被天地洗刷,一种心境上的蜕变正在吕诏身上悄然无息的变化着。
在这一瞬间,吕诏的脑中好似闪电划过,那琴音与天地之音的合奏仿佛在他耳边不断回荡,双目中闪烁着一种看破尘世的奇异之光,一股仿佛是生机,又仿佛是死气的怪异气息在他身边不断的酝酿着,却不扩散。
这一刻吕诏忽然明悟了,这种明悟并不能提高他的修为,也不能改变他的其他,不过却让吕诏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些事情。
就好象他这一刻,忽然从那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突然变得懂事了一般,让以往许多他看不透的东西,忽然明悟了,就好象往往根本就不懂的道理,这一刻他都懂了。
江自海出,回归与海,海的包容,海的胸襟。
吕诏感同身受,身为神祗,自当有包容众生的心,有为众生付出的心。
神道不是人道,讲究什么仁义道德,讲究什么无条件的付出,修道之人讲究是**裸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吕诏所修的是神道,入人道之中就将究仁义,入仙道就讲究弱肉强食,这可谓是神祗的处世之道,与时推移,随其流而扬起波,上古圣贤所著的《中庸》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海水能变幻万种心态,我心如水,能适应万道。
这是海意!
就看吕诏身上那怪异的气息不断变化,先是演化出一片汪洋大海,最后竟然缓慢的幻化出了九道虚龙之影,而这龙影出自九龙帝印,但并不是先前的那种金色,反而是一种淡淡的紫金色,华贵而虚幻,让人稍不注意,就会将此影忽视。
吕诏在那龙影出现后,嘴角挂上了一丝淡笑,随后身体微微一震,一道道金黄色的细线忽然就从他的身体冲出,融入了那些龙影之内。
而那些龙影融入那金黄色的细线后,长爪高抓,神龙摆尾,随后无声的对着天空长啸了一声,化作了一道道光辉,慢慢地融入了吕诏的身体之内,仿佛根本就不曾出现过一般。
看了看从古铜色,变得微微发黄发紫的双手,吕诏喃喃道:“这印玺,我倒是用的越来越顺手了!”
吕诏这一顿悟,也仅仅是那一瞬间,让他有了忽然的明悟,不过当他想再去寻找那明悟时的感觉,却遗憾的发现,根本就无法再次寻找到那种感觉了。
摇了摇头,吕诏无声的叹息了一声,将身体上的黄光一收。
此时吕诏已经站在了进入了?秋境内,虽然距离山区还有很远,不过他却已经感觉到了这里与世俗之中的不同。
这乱世世俗,就好象是一团乱麻,而山区,就算是最边缘,也是安静祥和,可以让浮躁之心被缓缓洗礼,净化。
吕诏的高喝,对方显然听到了,虽然没有给予答复,不过那缓缓靠近的样子已经说明对方愿意搭乘吕诏过江。
再次将手中葫芦提起,随后豪饮一口,吕诏那深邃的目光,遥遥的望着那缺少了什么的江面,眼中透出的是宁静。
“深山,才是隐居的最佳居所,像我水云山,现在已经被红尘之气熏染了。”
淡雾渐渐散去,绵绵江水之中波光粼粼,一轮银月悬挂高阁,让天地间显得为空灵。
说来奇怪,原本吕诏为人极为谨慎,自从出来后,不知是不是因为所遇之人,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反正他心灵上的漏洞,都被极大的凝练。虽然还有一些脆弱的地方,但却比以前坚固了许多。
因为性格的缘故,吕诏从来都不喜欢将实力显现出来了,就好象是,他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浮躁狂傲,并不像有了一些力量就到处炫耀的人,吕诏有点少年老成,明白什么是扮猪吃老虎,什么是低调。
心态的平和,使得吕诏身体四周的灵力,再次缓缓涌现而来,但此时的吕诏,却是没有注意灵力,他第一次,感觉到心灵上缠绕的黑气。
虽说是黑色,但实际是灰色,因为这些气息大部分时候是以灰色出现的,只有很少的时候才呈现黑色,黑的惊心。
这是心灵的杂质!
这种黑色气体,随着他心态地平和,略有消散,吕诏沉默少许,他知道,若是一直心态这样平静下去,若干年后,他身体外的这些黑色气体将会全部消失。
对于这种黑色气体,吕诏之前有所感应,但实际上亲眼看到,这的确是第一次,他知道,这些是自己这两年来挤压的情绪累积而成,把这些气体消散,对于心境突破或许会有一定帮助。
他沉吟片刻,心念一动间,身体外的黑色气体突然沸腾起来,慢慢的凝聚,重新缠绕在心神上,但最终缩减了十分之一后,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再次凝聚。




神祗不朽 第72章 提灯入红尘
[容我再挖一个坑,这盏灯笼关系到一件大事。]
[下周有个小推?但再小也是推,俺试试两更吧,还望兄弟们支持~]
手里提着一盏未亮的灯笼,吕诏缓缓点亮了灯芯。
吕诏提着一盏灯笼,走在小路之上,手里灯笼的光在一晃一晃,然而在这皓月当空的夜里实在照不了太远,只如一颗黄色的大橘子选在半空,走了一会,抬头撇了撇月亮。
“这个小子真奇怪!明明是白天,却提着灯笼!”
“对呀,白天提什么灯笼?”
“这都不懂?他是个傻子呗!”
这些议论的声音虽然很难听,但是仅能入吕诏的耳朵,入不了他的心。
吕诏的步伐没有停,而是继续向前走。
阵阵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像这些街边的摊位,都是小本生意,赚一些糊口的钱。不过对于普通的公民来说,却是不错的选择。
目光微瞥,一方热气蒸腾的面店便进入了吕诏的眼帘,这卖面的,是一名四十来岁的中年摊主,有点胖,花白的胡须稀稀疏疏,不过中年摊主的面色却是十分的红润,此刻腰上系着一方白色的土布围裙,正将一碗碗掺杂了鸡蛋碎块的面端到五六张坐等着的桌子上。
鼻子微微一噢,吕诏突然想到,自从出了乾灵地界之后,他却已经是有一周多的时间没有吃过任何的东西了。
鸡蛋面,一种足以勾起吕诏回忆的食物,大学的时候,吕诏在艮东省读书的时候,基本上每天清晨都会来学校外的小面摊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
望着面摊,吕诏想起了他大学里的那帮兄弟,曾经一起通宵,一起去ktv,一起……
人有回忆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吕诏身为神祗,也不例外。
踏入地君境,却已经走进入了辟谷的阶段,只需要每日吞吐香火之气,以养气血,这吃不吃东西,便无关紧要了。
是以,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吕诏每日苦行。却是真的是颗粒未进。如今闻到这鸡蛋面的味道,却是让他想起了他大学曾经存在的那个鸡蛋面摊,可惜的是,他一次都没有回过大学。
几乎是鬼使神差的,吕诏提着灯笼走了几步之后,来到了那面摊边。
卖面的店主明显一愣,看吕诏一身盲人的装扮,提着一个灯笼,但是那举手投足之间,却是充满了一种莫名的和谐,虽然猜不透吕诏的身份,但是中年摊主常年在这街道上混迹,却也是练就了一双眼睛,一看便知道,面前这青年人,怕不是寻常之辈。
不过,这些却是与他有什么关系呢?看到吕诏温和的脸色,中年摊主却也是心生亲近,这一开口,便如同已经认识了一般客气。
在这布蓬里面的一张茶几一样的小桌子旁坐下。
“小兄弟,要米线,还是鸡蛋面?”中年摊主笑着道。
点了点头,吕诏道:“来一碗鸡蛋面。”
“呵呵小兄弟你等着。”中年摊主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不过看来。在他这面摊,除了这两样之外。也的确没有什么能够摆得上桌子了。
看着中年摊主将一碗浓香四溢,洒满了葱花的鸡蛋面端到自己面前,吕诏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老伯,这附近有什么香火旺盛的庙?”
好像知道吕诏要问什么,只见中年摊主摇着头道:“小兄弟,现在的世道,信神不如信自己,你年纪轻轻的,就算视力有问题,也没有必要去出家啊!”
“老板,我不是要出家,只是想去上柱香,期盼来世能够看到光明,不去求求,我就连一点希望都没有!”
眼中露出了迷惑的神色,老人道:“小兄弟的话意深奥,大叔我却是不能完全理解,不过我却是听明白了,你是要去求佛祖,求来世!”
淡然一笑,吕诏道:“大叔你说的不差,我只不过是一时有感而已。”
“呵呵。”中年摊主的脸上又再次露出了笑容,“小兄弟尝尝我的鸡蛋面,这十几年的手艺了,看看这口味合适不?”
点了点头,吕诏随即拿起筷子,慢慢地夹起鸡蛋面,微有粘稠的汤水呈现出乳白的色泽,浓香的鸡蛋香味扑鼻而来,等到再次看向面碗时。在其中,已然漂浮上了数块的鸡蛋。
吕诏并非真的看不见,这中年摊主的热心,他还是看在眼里的。
“可爱的人啊!”吕诏心中暗道。
这一刻,吕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此时,他不再是那在华夏修真界内如日中天的尊主,也不再是受到众生景仰膜拜的五方地君,如今。他仅仅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一个肚肠微饿的寻常人。
面条入口,鲜香滑腻,圆滑的汁液在喉间留下了一股新鲜的香气。方才依依不舍地落入了腹中,淡淡的热气从胸腹间升起,慢慢地融入了周围的气血之中,也许是幻觉,陆清感到自己的气血,在这一刻竟是有些滚烫了起来。
“怎么样”中年摊主颇有些期待的看着陆清道。
脸上露出了一抹微笑,吕诏道:“大叔的手艺不错,这碗鸡蛋面可是勾起了我的回忆啊。”
“呵呵”中年摊主闻言,那一张略显苍老的脸上顿时现出了满意的笑容。那原本就不大的精神的眼睛。更是眯成了一条直线,“只要兄弟吃了能够满意就行了,我没别的本事,就这一手**蛋面的本事,到如今,求的,也就是吃客们的一声好而已,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大叔,再来一碗!”
“好咧。”摊主忙应一声。手中的土黄抹布在吕诏的桌子上抹了几下,小兄弟你慢慢吃,不够再添。我先去了。”
“嗯!”吕诏点点头,继续低头吃面。
中年摊主听到此话,脸上微微一笑,随后慢慢的说道:“小兄弟想要前往这香火鼎盛的寺庙,可是为了拜神?”
吕诏微微一笑,随后摇头道:“我不过是想旅游,并非信神,如果山上的环境好的话,我可能会隐居。”
中年男子听到回答后,深邃的双目透出莫名的光彩,他深深地看了吕诏一眼说道:“小兄弟,此地乃是?秋境内了,这里群山矗立,自古为天下名山之秀,这一带颇多灵迹,而如今乱世之中,多少看破红尘的之人,舍弃世间的富贵荣华、爱恨喜乐,千里迢迢欲上仙山寻仙访道,祈能脱生老病死之苦。”




神祗不朽 第73章 神仙非仙,神仙为仙
“可惜的事,这?秋千峰万岭高耸入云,异人,散仙又避世在此地的难寻隐秘之处,岂是易寻?就算是向道心坚者,又有几人能吃的了那种苦,通过层层考验,有那仙缘,得去仙术啊。我看小兄弟眉心灵动,双眸偶有精光闪过,想必小兄弟来此地既然不是为了避世隐居,那肯定就是为了寻那出入青冥之高人的?”
吕诏听到对方的说话,摇摇头,又点点头,随后轻声道:“在下并非来寻那仙缘,而是另有要事而已。”
“哈哈”吕诏忽然站起身来长笑一声,随后忽然指着天空还未散去的雨云说道:“世人总是把云比喻为虚无缥缈之物,而那仙道也是一样,可是他们却不知道,飘渺虚无的并非是那看不到摸不着之物,而是人心缥缈否则,若心不飘渺,云定心间,仙存于心,自然就不会再有那虚无之事了。”
“小兄弟,我看你不似普通之人,故而提醒与你,?秋群山之中,险恶盛于那红尘三千,若是真的要踏进此地,定会后悔终身的。”
“后悔终身么?”吕诏摇了摇头,心讨:“看样子,这个摊主知道一些灵异的事情啊,嗯?”
仿佛看出来吕诏执意要去的意思,中年摊主摇了摇头,随后静静的说道:“小兄弟,你既然执意要进山,我只提醒你一句,你如果夜晚上山,千万不要去北面断云山山顶的那座破庙。”
而吕诏看了看中年摊主那心悸的摸样,嘿嘿一笑说道:“多谢大叔相告。”
深夜过去,天空渐显两色,露出一丝渐渐照亮了大地万物,吕诏却是一边赶路、一边静静的欣赏着天上缓慢浮现而出明月,耳边好像还有徐徐轻风拂面,令人回味无穷。
看着摊主忙碌的身影,是那样的满足,吕诏心中的香火精粹微微跳动了一下。
“咦,这样也好,我便以此付账。”吕诏眉头一展。魂识随即探入了心神内,牵引出一枚散发着璀璨光华的晶体,“香火一枚,使安宁快乐!”
我灯点亮华光现,提灯照世入红尘。
而等到摊主回头看时,在那桌旁,哪里还有吕诏的人影,只留下一枚细小、闪着紫气的香火结晶。
这枚晶体,旁人是看不见的,同时这摊主只要触碰这枚晶体,其内蕴含的安乐之气就会融入到他的体内。
这并非是吕诏乱送福德,而是这摊主用自己纯善的心赢得的。
在很大一部分人的心中,神就应该是无情的,因为无情才能让众生敬畏,才能更好的让众生为神祗贡献香火。
但是,在吕诏看来,那始终只是伪神的行为。每个神,都有他需要承担的责任,这责任,没有为什么,也没有应该与不应该,只有做与不做,而这做与不做,其中的衡量,也只是存乎于一心而已,就像有些事,其实并不需要解释。
“大叔保重,在下先走一步。”
一阵江风吹过,吕诏就消失在了这清晨的一片薄雾内。
只留下中年摊主目瞪口呆的看着吕诏消失,口中喃喃自语:“真的见到神仙了!”
断云山在?秋市南部的大山之中,高耸入云,四周也是清静,隐于深山密林之中,不是普通人可以到达,就是路上的豺狼虎豹都可以把多半人阻拦在外,属于天然屏障。
而吕诏在经历了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寻人问路之后,终于来到了这传说中的断云山的所在地,断云山脉蜿蜒几百里,算是不小的山脉,而那断云山则是整个山脉的灵气聚集之地,作为传说有仙人显灵之地是理所当然。
吕诏沿着那条明显开辟出来的道路上山,心中却很是震撼,这条山路并不是一条几人小路,而是三丈宽的通天大道,每阶台阶都有一丈高宽,三丈来长,仿佛不是给凡人走的,而是山精巨人的阶梯。
每上一个台阶,吕诏就越是震惊,他想不到凡夫俗子可以开辟的出这样的山路,这么宽大的青石是怎么也从山下运上来的?
一个人走在上面,就越发的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就像是小时候在庭院里逗弄着蚂蚁一样,让人升出天地是如此广大,自己就是一蝼蚁,有何能力与天地争命之感觉。
不过于吕诏而言,却是另一种感受!
他生就神体,心胸气度自然就得到了升华,岂能与凡人的感受一样。
“登绝岭,我为峰!”
登上山顶的那一刻,吕诏有一种异样的感受,体会着当初修建这条山道之人的内心,能够将一条山路修到这里的人,显然心中有着逆天觉悟,心若不坚,就不用上来了,既然上来了,就是走上了一条挑战自我之路,这条路比上这台阶要艰难太多,要敬畏这天地,但又必须打破桎郜,突破自我。
敬畏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心迷失,不管修炼到何种地步,都不能迷信自己的力量,比起这天地,我又算的了什么,那不论我到了何种境界,都有前进,超越的目标。
此行以来,吕诏的心神已经在江边受到过一次洗礼了,此刻站在山顶,望着脚下的群山,吕诏的心神再一次得到了升华,那是一种逆天的精神。
修道,不论是修那种道,归根到底,都是先顺天,后逆天。
单就吕诏所修的神道来说,他的眼中,天就是世界运行的法则。
顺天就是死板的掌握这些法则,能够熟练的使用这些法则。
而等吕诏的修为达到的时候,自然就需要领悟出自己的道,这便是逆天。
不过严格的说起来,吕诏并非等到顺天结束之后,才开始逆天,而是两者同时在进行。
仙,一人在山中。
此仙非仙,乃是神仙,神祗的‘动’身。
有动便有静,庙中的神像是神祗的‘静’身。
以静身聚敛香火,以动身行走人间,积德行善。
1...3839404142...1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