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祗不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情悟剑声
九尊铜鼎以九宫分布,中间那个巨鼎上刻有尊荣二字,鼎中透射出吕诏的虚影。
在这些外国友人眼中,吕诏虚影的周围满是异香,百hua香味弥漫天地,身体周遭,鼓乐齐鸣,弦音袅袅,雷霆闪动,法螺长鸣,隐隐约约有诸天神祗护法,古老星辰遍布身后。
华夏高层因为有人龙气脉守护,倒是没有被幻象震慑,自然也看不到九鼎中央的吕诏虚影,只是饶有兴趣的观看周围的场景。
有人顺着心中的念想,好奇的走向心仪的铜鼎,好似里面有他一辈子追求的东西,只要打开顶盖就能获得。
绝大多数人走向那尊刻有长生的铜鼎,也有一些人走向姻缘等其他的铜鼎,反倒是中央凝聚成实体的尊荣鼎,鲜少有人问津。
吕诏的神念扫视,现竟然有人走向富贵,不禁好笑,这些人都是一国元,竟然心中对财帛的念想过了长生,看来金融危机害人不浅啊。
当然,这不是说长生在这些人心中就比不上财帛,而是因为他们并未真正见到长生,心中存有怀疑,所以才被富贵的念想暂时占据上风。
但对此,吕诏并不打算多做解释,毕竟这些人不是华夏子民,他对这些人也没什么感情,只是单纯的将一些好处分摊,让这些人不至于背后给神门大业捅刀子。
现在这样也不错,至少他们心中对香火九道有念想,就算不是长生,也不影响吕诏神门的传播。
吕诏的双眼突然睁开了,乌黑分明的双眼宛如浩瀚星空,无比的深邃,又仿佛是活了无数年的强者,透1u出了沧桑之感,又亦是见证了王者之路的绝世皇者的淡漠。
吕诏目光淡漠的注视着前方,这一次,将九鼎正是展现在凡人眼前,仿佛将吕诏的心灵洗礼了一般,缓缓站了起来,吕诏对着大殿之中的自画像,笑了笑。
透过尊荣鼎,吕诏直接将一些布道的法门,传输到这些外国友人的神念之中,让他们能够记得为自己传道,但仅仅是传道的暗示而已,并不是强迫。
只要不是强迫,就不用背负因果,这也是佛门常用的手段,不管手段如何,目标是向善,即可。
这次峰会简直就像是一次恶作剧的玩笑,先不说外域高层对传道有何感想,单说这些“受害者”中有很多都是被吕诏强行从地球的另一半绑架来的,这种时差就让他们受不了。
更有甚者,一些领导人竟然穿着睡衣,就被吕诏挪移过来。
吕诏倒也没有过分为难他们,只是给他们集体下了一道指令之后就放他们回去,这道指令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地影响他们的潜意识,让他们不自觉的按照吕诏的意志去行动。
将信仰的火苗散播到地星的其他地方,是很有必要的,在吕诏看来,这些强国始终是一根钉子,这钉子必须要拔出,否则的话,日后很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变数,这些变数,说不定哪一个就足以致命。
好处分摊,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在这个日益紧密相连的世界,人必须学会容忍彼此,必须学会接受“总会有人说出我们不想听的话”。
只有这样,人们才有可能共同生存,而非共同死亡。
一次世界峰会就在吕诏将众人送回之后,结束了!
整个过程,让亭子中的华夏高层目瞪口呆,头皮麻,心怵不止,他们从没见过这种谈判方式,过程之快,温老调集的翻译团还没到,这次会议就结束了。
“xiao友,这……这么快就结束了?”一位老者脸上表情也有一些不和谐,开口问道。
“那没有什么。”吕诏道:“我也想不到一切会这么顺利,不过如此一来,倒是省了一番功夫。”
“我也是华夏的一份子,为华夏传承做点事,理所当然。”
神祗不朽 第2章 骨气旺者 逆天改命
[抽空搞一章~呃~]
吕诏现在要做的,就是将主导权交到人类的手中,这是他对自己的信心,这是他对神道的信心。/手打[1,]
注意,是交到华夏众生的手中,而不是某一个人或是某一团体的手中。
吕诏有理由相信,没有一个人能够抗拒执掌香火九道的诱惑。
吕诏甚至可以想象,部分机构现在已经在对香火进行研究,但他们不可能研究出什么东西,因为吕诏的香火法令的核心都有自毁程序。
也许人类可以研究出香火是一种神奇的能量,但他们不可能制造出香火,至少不能在短期内研究出来。
转化愿力的符文,是各个法门秘而不宣的东西,吕诏转化愿力的符文刻在香火九鼎的内壁上。
也许人类可以将香火兑换出的物品送到研究室,但他们不可能仿制出来,因为这些物品的本质太纯,一旦与其他能量接触,就会嘭的一声……
“小友,我建议在情况未明之前,不要将那一套神奇的仪式兑现,这些国家声名赫赫,万一先生不在,情况有变,我等应当如何……”
开口的是一个中年男子,此人皱着眉头,缓缓说道。
不仅是开口询问之人,其他人也一个个眉头紧锁,为自己,为华夏,也为台上安然端坐的吕诏,而担忧,而忐忑。
吕诏有点恍惚,半响方才回过神来,道:“无妨,其实这一整套东西,只要你们将[行善积德兑换规则]公布给大众,社会自然会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吕诏一看不好,一没留神,让这些高层又开始动心了,
“这是高层集权的好机会啊……”微显失望的说到这里,这位中年男子就打住了,他身为禁忌颇多的上层人物,自然知道有些话不能乱问,所以赶紧打住了。
至于这个高层想要将这些东西放到少数人手中,吕诏是不会同意的。当然,这几位的用心,吕诏是知道的,只是集权这一点,他不会认同,也不可能认同。
他吕诏将龙脉气运合一,又不是为了让华夏变成上层**的社会。
再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难保下面不会有那么一小撮人阳奉阴违。
“我之所以要留下这样一套流程,就是想让我华夏在这地球上独尊,可这‘独尊’不是少数人可以实现的。”抓住时机改换话题。
“真的不能完全交到我们手中?”这其中的利益实在太大了,显然有人不死心。
吕诏摇摇头,有些问题一旦说出口来,成与不成之间就会变的很别扭,随后他认真道:“所有拥有华夏血脉的百姓只要心中有神,则可以直接来天门广场朝拜”
先前那位中年男子定定的看这面前突然又不一样了吕诏,从他的眼神中再次清晰的感觉到了坦荡和诚恳,老脸微微一红,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其实我也不明白我在害怕什么,反正听完你所说的这些内容之后,有一种说不清楚的烦躁和恐惧,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事情。请问先生,那要如何对他国进行钳制?”
吕诏笑了笑,继续道:“这钳制的方法就在诸位的手中,简单的说,就是在下给诸位的令牌,非我华夏血脉之人和无信者,想要用功德从英雄纪念碑中兑换物品,就需要用到诸位手中令牌。
但有一点,我要提醒你们,这块令牌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探查,一旦有异物或是能量进入到内中核心,就会爆炸,威力不下于一当量的核燃料,切忌”
“这……”显然,这些老者中已经有人想用这种方法复制令牌,但没想到尚未付诸实施,就被吕诏一票否决。
核弹爆炸可不是闹着完的,若是这枚令牌受到核爆也不会损毁,这老者说不定仍要选择一个空旷的地方做一番实验。
但如果一次试验要冒着令牌损毁的危险,想必在座的这些高层没有一个愿意尝试,至少目前不会,毕竟每一块令牌都是极其珍贵的,谁愿意放弃自己手中那一枚?
“那么,小友,别国之人想要兑换物品时,我们都需要将令牌交予他们?”还是先前那位老者,但他的这个问题直指核心,若是别国之人单纯想要破坏,华夏岂非得不偿失。
吕诏点点头,道:“假如是这种情况,你们可以使用令牌的投影功能,制造一张一次性的兑换卡,这种卡只能使用一次,而且出了紫禁城就会失效。”
“不知这种一次性的兑换卡是否会有先前所说的那种副作用。若是有人特意要在京城搞破坏,我们岂非不能防范?而且还在为对方提供作案工具”
“这种担心多余了,投影的卡片是虚幻的,没有那种功能。”
“其实这些东西,你们自己多用用卡片就会知晓,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件事。回味书库”
“什么事?”这一次问话的又是吕诏叫不出名字的老者。回味书库
吕诏叹了一口气,郑重其事地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了一个计划,道:“我希望政府能够举办一个新闻发布会,向华夏同胞公布英雄纪念碑的相关内容。”
“什么内容?”有人问道。
“因为人龙气脉的关系,每一个拥有炎黄血脉之人的气脉都与英雄纪念碑有联系。
也就是说,只要是我华夏子孙,天生就有优势,但这时候的血脉是潜伏的,只有骨气旺盛,得到英雄纪念碑内的人龙气脉承认之后,只要开启血脉,就能获取逆天改命的资格。”吕诏解释道。
“逆天改命?资格?”
所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吕诏一尘不变的脸,觉得自己的越来越大,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这样的事发生,这话要是哪个算命先生说给他们听,他们一定会觉得对方是神棍。
可是现在是已经展现出超人实力的吕诏在这样的情况下给他们说的,他们的头一下就蒙了,他们知道吕诏多半不会在这类事上乱讲。
“不错,开启血脉之后,不论身在何处,都能够感应到封神碑的存在。而我也可以通过封神碑对开启血脉之人进行考验,通过骨气考验,就能获取逆天改命的资格”
“骨气?骨髓?”又有人问道。
“不是骨髓,骨气为虚。正所谓本骸得气,遗体受荫,《葬书》云:盖生者,气之聚,凝结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法也。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这……”大凡华夏之人,对死、葬之类的东西避讳很深。
“不用惊讶,我想说的也不是葬书。我只是想借由这种形式让诸位对骨气有个直观的印象。人得以有生命之起,皆因阴阳二气的会聚相交。阴阳凝结而成人体的发肤骨肉气血,故人死而骨得独留。”
“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威武不能屈,抱有正确、坚定的主张,始终如一地勇敢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遭遇任何困难,都压不扁、折不弯,碰上狂风巨*,能够顶得住,吓不倒,坚持斗争的人。”
吕诏耐心的解释一番,其实在场的众人都是汉文化底蕴深厚之人,怎么会不知道骨气的字面意思,只是吕诏一连串的行动,让他们不由得往神神叨叨的方面去想,一时间倒也偏离了本来意思。
“这么简单?”显然有人不相信,吕诏所说的骨气,他们并不陌生,但若要说心中存有这种念想,就能改变命运,他们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毕竟他们心中的唯物论已经根深蒂固。
吕诏微微一笑,若有所指地说道:“没错,就这么简单,其实你们早就体验过这种力量了。”
说罢,他伸手一引,指向众人的眉心,对他们说道:“人龙气脉凝聚一国信仰,本身就具有逆天之奇效,淌进你们体内,便可让你们命格震动,仔细体会一下,你们就能感到一种像是摆脱了束缚的感觉。”
众人闭上眼睛,立刻就感到的自身的不同,淡淡的云彩,飘荡在心头,有数十之数,呈缤纷色彩,有铅云之浑厚、有彩云之瑰丽;若丝绦之如飘絮,状百态而仿万兽。
轻松之极,对自己的命运也看的十分通透,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果然,这种感觉果真十分奇妙但我等所受的人龙气脉,与骨气有何异同?”
温老呵呵一笑,也不客套,径直踏步而出,一个闪身,已经出现在吕诏身前,施施然,道:“老夫就听小友详细诉说,得闻大道,我等甚幸”
温老从头到尾不愿在吕诏面前拿大,此次所言更是诚心正意,吕诏一身实力让他骇然动容,有机会一闻可让华夏独尊的大道,他如何会错过?
“温老客气……”
吕诏的声音,缓缓传出,如代天地立言,替生民立命,有说不出的威严,道不尽的尊贵:“人龙气脉能让诸位的体质焕然,骨气的功用比之更好,甚至可以说,诸位方才的感觉,不仅是人龙气脉的功用,也有骨气的功劳。”
“骨气天生,称之能确定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荣辱盛衰,便于众生对自己命运的掌握和运用。
通常来说,骨气的量在一个人初生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了,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魂灵在他**胎盘内蕴养的时候,这个人的命就已经定下来了。”
吕诏细细解释道。
“比如说,骨气重三两,此命的批文是:敬重双亲,有福有禄,……(中间省略,自己找度娘)此命三限,有子孙旺相局,初限早成家计,辛勤劳苦,中限渐渐生财重奔江山,夫妻少配无刑,末限荣华富贵,寿元八十三岁,死于冬月之中。”
“我今次想说的并非命不可改,而是逆天改命。当然这个逆天并非真的逆天,而是逆转先天,直接加重命格”
骨气前定,并非一尘不变,后天的行为对骨气的流逝还是有影响的。回味书库回-味-书-库
若是这个老汉平日里积善功,等他死的时候,自然得天垂怜,增加几年阳寿,但这个老汉的寿元却始终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相反,一个命格极重的人,比如说康熙的二皇子,他天生被封太子之位,但他却在后天的骄奢阴逸中将自身的骨气全喷在女人的阴桥上,结果……
“我华夏之人信命、知命、欲改命,自古以来,故先人曾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阴宅、五积阴德、六的就是改命之术,但后面的三种称不上逆天,只能说是顺天改命。”
“而我欲为华夏众生所留的无上命术,乃是逆天改命的骨气神通。”
想改变命运何其难啊。
一个人生活的时代潮流是不可以改的。你的武功再好,如果出生在和平年代,也没有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你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武术教头,或者江湖大侠。
同理,你的智商再高,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如果出生在动乱年代,连科举考试都废弃了,你也无法取得功名。所以,你可能就是一个教书先生。
时代的“命”、社会形态的“命”大于一个人的“命运”。相同的“命”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形态下表现都是不同的。
正是因为如此,吕诏才要借助国家这个大的概念,只有先形成一个大势,才能让一个时代形成。
当然,吕诏也不是没想过简单的设置会让一些心术不正之人夺得登天之机,所以他在封神碑前设立了一项事物,只不过他没有对任何人提起就是了。
论其根源,天下华人,皆是来自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躯体,说是一体,也不为过。
吕诏自从修成四值法曹神位之后,对法的理解,有了更深的理解。
古人喜欢说教,提倡“侠以武犯禁”的观点,让人们不要鲁莽的行侠义之事,提醒人们在做事以前多想想。
但这虽说在一定程度内消除了犯罪,却也遏制了人的血性。
吕诏有信心,只要功德制度一起,众生心存良善,法就可以存于人的心中,不需要用纸张的形式强加于人。
“不过,既然是逆天改命,自然有风险,20的存活率,各位自行斟酌,只等需仪式开始时通知我即可。”
吕诏平静下来,缓缓开口:“我要以此激起华夏百姓之血性,骨气不灭,我炎黄精神自然不会灭
各种机宜,诸位自己参详,我就不再多言,望诸位能够为我华夏尽一份力。
三十日期满,只要众生默念尊神法号——四值法曹,即可见到尊神。”
“在下言尽于此,后会遥遥无期,珍重告辞”
吕诏一笑,拱手,甩袍,化风
他来到这里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让域外诸强国臣服;另一个就是为了在华夏高层面前,掀开神道的面纱。
他要清楚的让华夏高层知道,他们手里、不,准确的说,是华夏人民手中掌握的这股力量,具体有多强
正是因为他有这种念想,所以吕诏愿意给众生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吕诏很不喜欢吃独食的感觉。
也只有这样,华夏高层才可安心才能安心与他吕诏绑在一起,到时就算吕诏不在地球上,他们也会努力维护吕诏的神道根基。
殊不知吕诏扔出来的这个蛋糕的诱人程度已经超过了预计,深深的震慑了华夏高层所有人的心。
所以他们想将这个权柄掌控在自己手中,是众生智慧的结晶,而不是统治阶层利用他控制这个世界。
这是神道的根基,再加上绝对的权力让人腐化,吕诏不可能将神道的根基交到上层的手中,只可能将之交到人民大众的手中。
吕诏不想因为一些人的小动作,而让自己以后的信徒中有软蛋,所以才会将自己对命理的理解化为现实中的规则,用骨气的“质”来衡量承受福德的“量”。
不错,一滴香油确实可以让人百病全消,更别提日后田园福地中种植的无上珍品,到时候福气加身,得享财禄,自然可以轻而易举的成为人中之龙。
当然,这也要有个前提,那个人的骨气要足够,若是骨不称命,就算做上至尊之位,也不能持久,比如说袁世凯,他的心性足够,但骨气不足,差之毫厘,就算复辟帝制当上皇帝,也注定会死在**的浪潮中。
又比如,一个骨气严重不足的人承袭了太子之位,待得先王归天,他登上九五之位,但他的思绪却会被骨气影响,时时刻刻以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懦弱、胆小,最终,他的命运不是被别人控制成为傀儡,就是干脆被别人一脚踢下王位,当然还有第三种情况……
有人说,汉文化起源于华夏,发展在扶桑。
相信每一个华夏子孙听到这句话都会气得要死,吕诏也同样,但吕诏得承认,这一趟扶桑之行,虽说因为时间关系,没有逛过太多地方,但那种文化传承的保留,却让吕诏肯定这个国度。
所以,吕诏才只是拆了一个让他痛恨的精国神社。
这不关乎是否爱国,而在于吕诏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扶桑小国既然是在帮华夏发扬汉文化,他吕诏又何必将之摧毁?
更何况,香火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具体就体现在道观和寺庙中。
看看,扶桑的神社深入到民众的一生,但华夏的祈神之地呢?
佛寺还好,道家的道观,鲜少有人问津。
吕诏需要的不是那些高呼信仰的信徒,他需要的是那些将信仰放在心中的信徒,他需要的是真心向善的信徒。
至于骨气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因为某一日,吕诏在思索这种华夏民族曾经普遍拥有的东西,现在还剩下多少的时候,一时感慨而发的愿。
身为地祗,受领法曹神位,执掌一方水土,唯愿华夏子民,人人如龙,骨气刚强,百折不摧。
想到这个的誓愿,吕诏胸中五气激荡不休,突然之间,双目居然爆发出了一股浩浩荡荡的正气,蕴含道德,有鬼神莫测之机,更有圣贤之威压。
从某种程度上说,骨气也是一种信念,既然信仰可以产生能量,骨气自然也可以。
凡人一旦超脱自身的跟脚,他方方面面都得到极大升华,根基一上来,就能承受更多的加持。
至于吕诏为何要将宣传的权力交给华夏高层,是因为他不想受到猜忌,独自宣扬大道,可能会被看成是邪教,毕竟多年前的轮子功,曾让很多人蒙受欺骗。
再者,由华夏政府宣扬大道,更能让民众信服,消除不必要的麻烦。
只要民众经受住吕诏的考验,自然就可以得到无穷的机缘,得到逆天改命的机会。
神道未定,自然是全看天意;神道若定,自然是由神祗替天行道;人心归附,自然可以人定胜天。
集天地万民信仰之力铸九鼎以镇封华夏疆域,自此天地龙脉渐渐何为一处,使得天地平静。
龙脉是意志能,排他性极强,自此修真者根本没有了赖以修炼的足够元气,不过千年时间慢慢便绝于时间。
这才是吕诏的毒招
稳定心绪之后,看了一眼远处天空,随即将目光落在了英雄纪念碑上,脸上露出开怀的微笑。
他对华夏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他相信,只要华夏众生的骨气再次浓郁,一定可以撑起华夏的未来,不管有什么灾难,也一定可以度过去。
当初在人性日益沦丧的狂潮中,马克思在他的独特经历和知识体系的影响下,解剖了这个社会的丑恶内脏。满怀着对人类未来的乐观和希冀,提出了他所认为的科学**,无数后继者为之奋斗的希望。
人性也有和谐的一面,是过去的历史改造中没有触及的原罪力量。人类的社会不是架空的,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人类的生活归根结底是被自然决定的,只是有的部分通过了社会为媒介,尚存着大量自然直接调配和决定的内容。人性是社会性的,但是同样也是和谐的。
有人怀疑人们和平共存的可能性,但获得无上神通的吕诏却不怀疑,因为他憧憬的神国,就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甚至相比于马克思的设想**,吕诏的神道和谐主义更有实现的可能。
早在吕诏大学时代就已经明白“想要在现实中建立**”的做法,其实只是一个空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