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龙道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风拂剑
可是唐通展开了这份万民书看罢之后,却又糊涂了,这份万民书居然是由整个山海县十家大户联名所写,在书中力陈此次李霖杀刘旦,乃是为山海县万民除害。
书中明确表述,此次刘旦确确实实是杀冯县令的真凶,只因二人政见不合,于是刘旦便暴怒之下用马鞭将冯县令打下了坐骑,当场摔死,这一点有不少人可以作证,包括当时在场的刘旦的家仆在内,都可以证明。
而且这万民书中还说,刘旦杀了冯县令之后,率领家丁围攻县衙,将县衙之中的衙役还有冯春的族人,甚至冯春在县衙的小妾尽数屠杀,还放了一把火,把县衙烧毁了大半。
这还不算,刘旦还以武力逼迫县里大户出丁,准备拥兵自重控制整个山海县,来抵抗临海州派来进剿于他的府兵,还擅杀了山海县县兵之中不肯听命于他的方营正,控制了整个山海县的县兵。
刘旦还纵兵在县城大掠,滥杀了许多无辜,大肆在山海县之中抢掠勒逼民众,总而言之,刘旦和刘家这次是罪魁祸首。
李霖李公子完全是在被迫无奈之下,才悍然逆势而行,冒死将刘旦斩杀,并且率领各家家丁拨乱反正平定了山海县城中之乱,现如今要把罪魁祸首刘家彻底诛除。
现如今山海县官衙已无可以做主的官员,县中众民恳请唐通唐大人授予李霖县令之职,继任山海县县令,统管山海县。
唐通看罢了这份万民书之后,真是觉得脑子都不太够用了,他眼前又浮现出了当日所见的那个谦谦君子般的李霖,怎么都觉得这件事简直太过不可思议了。
这已经超乎了他的想象,一个初来乍到的北地富家子,在如此乱局之下,居然能诛杀一个有众多护卫的县尉,这怎么可能?
可是他不相信也不行,眼前可是摆着这一份洋洋洒洒的万民书,上面足足有上百人联手的签字画押,除了山海县十家大户之外,还有山海县县城之中的不少读书人和有些名望的士绅,这就不由人不相信了。
但是他儿子唐宏的一句话,让他有点相信了这件事的真实性。
唐宏得知了这件事之后,便主动找到了唐通,告诉唐通这次这件事很有可能真是李霖所为。
因为他在初次见到范举之子范进的时候,便听范进提起过李霖乃是文武双修,不但文采过人,而且武技也相当厉害,据说李霖在上次南下途中,曾经带着几个家丁力战过百水贼,斩杀贼人过百之多,范进曾经见识过李霖舞刀,据范进所说李霖的刀法极其出众,就连范家的侍卫都说在李霖手下难以走过两招。
所以说假如范进不是故意抬高李霖的话,那么李霖乃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想必刘旦此次极有可能是误杀了冯春,为了自保,肯定会逼迫山海县当地的大户为其筹措钱财,并且逼迫他们出人为其效命,惹怒了李霖以及本县的大户。
这才有可能导致了李霖为了自保,迫不得已之下趁刘旦不备,突然暴起杀了刘旦,并且借助了县中各家大户之力,将刘旦在城中的手下诛除。
听了唐宏的分析之后,唐通觉得很有道理,既然范进曾近提及过李霖乃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那么李霖便不是他想象的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富家子,唐宏的揣测很可能是事情的真相,或者很接近事情的真相。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刘旦是故意杀害冯春也好,还是误杀了冯春也罢,总之刘旦这一次干了一件蠢事,情急之下想要控制住整个山海县的局势,强招兵马准备拥兵自保,以至于惹得当地天怒人怨,把整个山海县当地的大户得罪了个精光。
更何况他已经从唐宏口中,得知了刘家前段时间想要强逼李家将其所煮之盐贱卖给刘家,未得到李霖的同意,以刘家的强势,在这个时候,肯定会对李霖施以报复,可以想象在这个时候肯定想把李霖置于死地。
李霖肯定也是在毫无退路可言的情况下,才兵行险招,暴起将刘旦斩杀,并且趁机获得了本县诸家大户的支持,才将刘旦之乱平定下来。
弄明白这一点之后,唐通不由得暗自叹息,他果真没有看错李霖这个年轻人,此子断不是一个池中之物,非但文才过人,居然还武力超群,真想不出这李家是怎么培养出的这样一个人才,虽然此子曾经拒绝过他提出的请他出仕的提议,但是这种人迟早总有一天还是会一鸣惊人,只是没想到事情来的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罢了。
不管怎么说,唐通对李霖已经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好印象,这一次的事情李霖也并未做错什么,刘旦这厮合着也是该死,铸成如此大错,算是他咎由自取,这山海县闹出这样的事情,最终能以这种方式平息下去,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至于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善后山海县这件事,唐通又陷入了为难之中。
争龙道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乱局2
按理说他身为临海州刺史,并无权直接私授一县之令,但是这次李霖为平定刘旦之乱,确确实实立下了大功,不赏肯定说不过去,而且这一次李霖还获得了山海县境内众家大户的鼎力支持,这说明李霖确实有手段能服众,将山海县县令之职授予他,也并不算过分。
但是一县之令却并不是他一人可以说了算的,临海州乃是余杭郡之下的州,下辖之县官员的授命权力并不在他手中,他只是有建议的权力,至于真正授命的权力,却在余杭郡郡守江枫手中,包括他这个临海州刺史,也要听命于江枫的指派。
于是唐通思量再三之后,当即派出了一名州衙的属官,前往山海县查实当地的情况,然后再做定夺。
原本在大陈朝县一级官署之中,除了县令之外,还设有县丞、县尉作为县令的佐官,这种情况在北方乃是常例,但是在江南这边,县丞却并非常设,毕竟江南许多县虽然地域很大,但是却人口不多,县一级的官署也就减少了官员的任用,以至于江南许多县都没有设县丞之职。
否则的话这一次刘旦杀冯春之后,又被李霖所杀,如果山海县有县丞的话,那么这个县丞便可以接管山海县的控制权,临时代行县令之职。
可惜的是山海县正好没有设置县丞之职,这也使得李霖在杀了刘旦之后,拥有了觊觎县令之职的机会。
就在唐通这边为了山海县事件头疼的时候,山海县的消息也传至了余杭郡之中。
余杭郡乃是江南吴地之中的大郡,百年以来始终由江南郡望豪门江家把持,其下共有明州、湖州、临海州、吴宁州加上余杭本地,一共五州,在江南吴地之中,算是势力最大的一郡。
而大陈朝本身实行的是郡州县三级行政区划,在大陈盛世之时,地方郡守皆由大陈朝廷任命,甚至包括部分州县的主官,也需大陈朝廷进行任命。
但是随着大陈朝廷日渐衰落之后,朝廷对于地方的管控便在近几十年来,逐渐丧失了有效的控制力,以至于各地郡守成为了世袭制,被一些门阀郡望之家所持,其下控制的州县主官的任命,也归于了这些郡守所私下相授,使得郡守成为了很多地方的土皇帝,一家独大作威作福,朝廷再难将其权力收回。
为此多年之前的大陈先皇曾经做过一些努力,但是却遭到了各地的郡守一致抵-制,甚至引发了不少起叛乱之事,最终收权的事情也只能不了了之。
而现今大陈皇帝在数年之前,想出了一个大封诸王的办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希望通过分封这些皇族的子嗣为各地封王,通过他们来收回地方郡守的权力,来以此维护大陈皇族对于天下的统治,并且诸王之间相互牵制,使其不能觊觎皇位,否则的话将会招致天下其他诸王的一致抵-制。
但是在江南吴地这边,大陈朝虽然立国二百余年,却始终都没有能真正的把江南吴地彻底控制在大陈皇族手中。
所以吴地之中的诸郡,出了江宁郡在吴王直辖之下,其余诸郡则还是被各地郡守所把持,吴王始终没有能有效的将封地之中的诸郡权力收归到他一人之手,这也导致了后来北方发生十王之乱的时候,吴王却始终都没有参与的原因。
而余杭郡目前,便被余杭郡望江家所持,这江家在前朝时候,便是本地世家,但是后来大陈立国,发兵南下之际,审时度势祖上投靠了大陈先皇,助其取下了余杭,得以传承了下来,并且在百年之前,一举击败了当事余杭郡守,将其全家连根拔起,取而代之成为了余杭郡守。
这百年以来,这余杭郡便始终被江家所持,郡守之职也世代传了下来,直至此代的郡守江枫手中。
江枫现年四十出头的年纪,算是正值壮年之际,他是在三十岁的时候,获得家父传位给他,继任了余杭郡郡守之职,在初登大位的时候,江枫倒是雄心勃勃,试图将余杭郡整治成铁桶一个,彻底控制住余杭郡各州县。
但是很快江枫发现,事情没他想的那么简单,余杭郡之中各种世家的势力错综复杂,他想要收权于一身,便牵一发动全身,郡内各世家都暗中较劲,就算是他手握兵权,但是却也不能肆意行事,如此和郡内的世家之间明争暗斗十几年下来,江枫也有些泄气了。
于是这几年来,江枫开始把精力转移到了酒色方面,开始渐渐疏于这种争斗,几年间纳了十几房妾室,这才使得郡内这两年的暗流减少了许多。
江枫彻底意识到,他们江家当这个余杭郡郡守,也并不是真正的一家独大,根本不能肆意妄为,他们江家不可能把持住所有官位,把利益吃光,那样的话定会遭到郡内那些世家大户的巨大反弹,甚至可能酿成大乱。
于是这两年来,他开始转向了无为而治,表面上放松了对郡内权力的收敛,转而开始暗地里玩儿起了平衡术。
现在郡内范家和司徒家还有另外几家世家豪门之间争斗很激烈,表面上看是一团和气,但是暗地里却恨不得将对方撕碎。
前段时间司徒家抓住了范家一个把柄,逼迫范举辞去了长史之职,换上了另外一家继任了长史,这岂是就是江枫暗中推波助澜。
但是对于司徒家,江枫也并不放心,司徒家的人同样野心很大,把持着很大的权力,这段时间司徒家逼范举辞官之后,隐隐间已经有点尾大不掉之势,开始在下面各地打压范家和其他几家。
江枫表面上只当不知道,但是暗中却一清二楚。
但是这些天江枫却为了临海州山海县的事情有点烦,原因无他,也正是山海县县尉刘旦和县令冯春之间的事情。
冯春乃是属于临海州刺史唐通一系之人,早年通过唐家的运动,获得了提拔,成为了山海县县令,但是县尉刘旦所在的刘家起初家势并不算强,对于江家比较恭顺,为了制衡唐家,于是江枫便把刘旦任作了山海县县尉。
山海县虽然面积不小,但是在余杭郡之中,却只能算是一个中县,只因山海县地势多山,可耕地并不很多,也没有什么特产,人口一直不多,在余杭郡所辖的州县之中,很不起眼,所以一直以来江枫并不关注这里。
但是没想到这几天山海县却发生了这样的大事,让江枫不由暗自愠怒,虽然他对这个县尉刘旦有些好印象,这些年来刘家每年都给江家投效不少钱财,但是这一次的事情刘家却做的太过了。
江家作为把持着余杭郡的家族,岂能没有一点他们的情报来源,实际上江家暗中存在着一个青衣阁,对外名义上是养士的地方,选一些寒门士子,入青衣阁之中由江家进行供养,给其提供衣食,供其读书。
但是实际上青衣阁暗中却是江家的情报系统,算是一个特务组织,专门负责在郡内为江家打探各种消息,触角基本上伸到了郡内各个州县之中。
江家利用青衣阁织就了一张大网,把余杭郡罩在了网中,江家就居中而坐,任何地方有什么风吹草动,江家便能很快查知,这一点在余杭郡各大世家之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山海县虽然不受江枫重视,但是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江枫还是很快便收到了消息,闻听之后顿时震怒了起来,认为刘旦如此行事,实在是太过分了一些,正待下令让临海州刺史唐通发兵前往山海县将刘旦抓捕起来问罪与他,这时候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司徒家这一次却跳了出来,站在了刘旦这边,为刘旦鸣冤叫屈,说此事乃是县令冯春的不是,乃是冯春意图谋害刘旦,才逼迫刘旦为了自保,误伤了冯春的坐骑,令冯春坠马而亡。
司徒家还出面力陈刘旦乃是忠臣,这些年来在山海县为了平靖地方做了不少事情,乃是一个能吏,力主维护刘旦,让刘旦继任山海县县令之职。
这么一来江枫就起了疑心,令青衣阁立即查证刘家和司徒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刘家在一年之前,投靠了司徒家,试图借助司徒家的势力,将冯春排挤掉,谋取山海县县令之职。
江枫得知这个情况之后,顿时便对司徒家产生了一丝忌惮,这段时间司徒家似乎有些尾大不掉之势,先是竭利排挤范家,进而又在暗地里收买各地的大户,使之成为司徒家的羽翼,甚至于不惜在这个时候,为刘旦出头,这就让江枫心里面对司徒家起了戒备之心。
江枫坐在书房之中,看着刘旦的陈条,上面刘旦信誓旦旦的说,此次并非是他主动要谋害冯春,而是冯春在趁着和他出城巡视河道的时候,意图谋害于他,才起了冲突,冯春乃是自己坠马而死。
而且刘旦信誓旦旦的保证,如果他继任了山海县县令之职以后,将会把山海县每年给余杭郡所交赋税提高五成,这一点让江枫不由得有些动心。
虽然江家把持着余杭郡守之职不假,但是江南始终人口并不兴旺,各地每年所交的赋税并不多,这让江家始终在扩兵的事情上因为财力的缘故,有些捉襟见肘,既然刘旦表态,愿意今后把山海县赋税提高五成,那么这对江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最关键的是目前他正利用司徒家打压范家,暂时还不易太过折损司徒家的面子,这山海县也不是什么紧要的地方,不妨可以卖给司徒家一个面子,今后另找机会再把刘旦给罢去也不迟。
于是江枫便拿定了这个主意,正待和幕僚商议一下,便拟令拔擢刘旦为山海县县令,另外对于冯家加以厚抚,把这件事按下拉倒。
可是还没等江枫最终下定决心的时候,山海县却又传来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刘旦居然被县内一个李家的子弟给杀了!
争龙道 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见
可是还没等江枫最终下定决心的时候,山海县却又传来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刘旦居然被县内一个李家的子弟给杀了!
随着这个消息一并送来的,居然还有一份由山海县当地各家大户以及当地县里的一些士绅、读书人联名所写的万民书,一直请求江枫授这个李家的名叫李霖的子弟继任山海县县令之职。
这件事就真让江枫感到惊讶了,这几十年来,在余杭郡之中,还真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上万民书请愿的事情,这个李家还有这个李霖又是哪儿冒出来的?
一个普通大户家的子弟,怎么可能在刘旦已经控制了山海县县城之后,却突然间还能将刘旦斩杀?这个李霖又是如何做到的?
于是江枫对这个山海县突然冒出的李霖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先按下了刘旦被杀的这件事,立即将青衣阁负责临海州的执事招了过来。
一个相貌普通,身穿青色长衫的人闻令之后,很快便进入到了郡守府之中,被亲兵立即带到了江枫的面前,其实今天即便是江枫不招见于他,他也正赶来要求见江枫,因为作为负责临海州情报的他,今天也得到了一个来自山海县令人震惊的消息,必须要立即呈报给江枫得知。
江枫身穿一件紫色常服,坐在堂上,虽然面无表情,但是却自有一种威严之感,这乃是气运以及长期作为上位者所养就的气度,无形中震慑着属下,使之不能仰视。
“卑职参见主公!”这个青衣人进入大堂之后,立即对江枫施礼道。
“山海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李霖又是何人?为何以前名声不彰,现在却突然间就冒出了头,居然还杀了刘旦!你给本官细细说来!”江枫看了一眼这个青衣人之后,对他直接问道。
青衣人心中微微一震,便知道山海县的事情江枫已经得知了,这件事在江枫得知之前,他没有及时呈报上来,便是他的失职之处,于是立即叩头请罪道:“卑职是刚刚得知消息,正赶来禀报主公!还请主公恕罪!”
“嗯!这次事发突然,怪不得你们迟延!是山海县直接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消息,故此才赶在了你们前面!恕你无罪!还是给本官先说说这个李霖到底是何人物!”江枫并未因此就斥责这个青衣人,淡然挥手道。
“启禀主公!这个李霖现年只有十八岁,之前并非山海县本地人士,而是近两年前,从北地徐州而来,乃是徐州兰县李家的子弟!
此子奉家族之命,前年南下来到山海县在当地购置了一大块土地,并且坐镇山海县建起了一座李家堡!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此子便在山海县建起了一座大庄,在当地颇为轰动!确实是个人才!
而这李家经卑职查访之后得知,近一年多来,输入江南本地的那种闻香醉的美酒,便是出自这个李家,另外李家还不知通过什么渠道,获得了大量的青盐。
这一年多来余杭郡一带市面上所出现的青盐,便是也出自李家,据说李家还拥有一座铁矿和铁场,每年也会向余杭郡输入不少铁料和精铁。
所以李家虽然在徐州一带名声不彰,但是却财力雄厚,故此李霖才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便在山海县建起了一座大庄!
而且卑职听闻,此子颇有才气,作的一手好诗,同时眼界着实了得,曾受到前任长史范大人的赏识,曾经劝过此子在范家府中留作幕宾,亦或是可为其在余杭郡内谋一个差事,但是却被此子婉拒,一心要为家族在山海县建庄立业。
经查,李家这两年来,和范家、司徒家都有商业上的来往,神仙醉和青盐两家都在代售,但是据说李霖很受范大人的赏识,而且他和范大人的公子范进交情不错!
但是司徒家似乎并不喜这个李公子,李家和司徒家仅限于商业上的来往。
最重要的是卑职打听到一个消息,这个李霖之所以和刘家产生矛盾,关键还是在盐上!刘家这些年把持了整个山海县的私盐买卖,但是李家到了山海县立庄之后,便开始煮盐,并且将盐贩运至明州,贩于范家以此获利。
刘家正是听闻李家煮盐,想令李家将所煮之盐低价卖给刘家,但是却遭李霖拒绝,故此双方才因此起了龌龊!
正好被众人视为李家靠山的前任长史范举辞官,刘家认为时机已到,在此次刘旦误杀冯春之后,刘旦逼迫李霖为其出钱三千贯,并且还逼李霖将十个族人交于其作为人质,以至于彻底激怒了李霖。
李霖这才当场暴起,趁其不备将刘旦拿下,事后并将刘旦当众斩杀!
此次刘家在山海县闹得是天怒人怨,把整个山海县上下人等都全部得罪,以至于李霖杀了刘旦之后,获得了县内各家大户的支持,要把刘家彻底从山海县铲除,刘家被诛恐怕就在这两天了!”这个青衣人倒是把事情打探的十分清楚,居然把当日刘旦设宴时候的事情都打听了出来,可见青衣阁在探查情报方面还是很有点本事的。
听罢了这个青衣人的汇报之后,江枫对李霖这个人就更加感兴趣了,于是接着问道:“这么说这个李霖和范家关系不错?”
“是!此子于范举之子范进乃是好友!”青衣人确认道。
江枫听罢之后沉吟了片刻,挥手道:“你这件事做的不错,继续监控山海县的局势,有事立即向本官禀报!下去吧!”
“喏!”这个青衣人立即躬身施礼,然后迅速的退了出去。
江枫端着茶碗轻轻的品了一口茶水,手指在小几上面微微的敲打着,脸上露出了古怪的神色。
过了一阵之后,江枫忽然间吩咐道:“有请穆先生!”
过了一会儿之后,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年人走入了大堂之中,躬身对江枫施礼道:“穆青参见主公!”
“免礼!本官此次招你过来,有一事想请你帮本官斟酌一下,事情是……”江枫便把刚才所闻有关李霖之事,还有此次山海县的变故告知了这个穆青。
而这个穆青乃是江枫的门下的一个幕宾,乃是江枫这些年来比较倚重的一个智囊,将其视为心腹,往往遇事,喜欢听一下这个穆青的见解。
穆青听罢了江枫所述,接着又看了一下那份山海县送来的万民书,思量了一下之后说道:“主公!此事在下以为倒是可行!但是又不能尽让这李霖如愿!”
“哦?你仔细说来!”江枫坐直了身子。
“主上近期也应该知道了司徒家这段时间做事已经有些过分了!虽然主上借司徒家之手,打压一下范家,但是毕竟范家并无大错可言,故此也不能让范家太过难堪!
司徒家近期在有些事情上已经把手伸得太长了一些,如果刘旦不死的话,有司徒家在背后为刘旦说话,主上倒还不太方便在这件事上驳了他们的面子。
但是李霖此子的出现,却正好让主上免去了这个麻烦,此子和范家关系不错,而范举刚刚辞去长史之职,趁此机会,倒不如顺水推舟,把这个人情送给范家,也让范家知道,主上还顾念着他们范家!
而司徒家这边,也可以让他们知道,这余杭郡还是主上的余杭郡,并非是司徒家的,有些事情他们还是不要插手太深为妙!
最重要的还是这个李家,李家乃是北地之人,仅仅是刚来山海县不久,除了交好了范家之外,在余杭郡之中,并无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就少了许多牵扯!
而山海县本身也并非紧要之地,只是一个穷县,经过这次风波之后,县里肯定人心惶惶,如果另派他人前去继任县令之职的话,估计也得不到当地大户们的支持,到了那里也是举步维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