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龙道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风拂剑
而太子许耽天生比较愚钝,经常会闹出一些笑话,可是让人想不通的是许甘在位的时候,却执意要将皇位传给这个愚儿,并且将其托付给了朝中大陈前中常侍袁涉,令袁涉辅佐太子继位称帝。
袁涉乃是关中望族袁家之人,在关中京师影响力很大,在许甘死前,受命为太子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兼尚书令,这就是宰相了,所以袁涉算是托孤之臣。
但是先皇许甘对袁涉并不十分放心,还给袁涉找了个对手,那就是中书令曹冉,曹冉也乃是关中望族,乃是许甘的曹贵妃的父亲,深得许甘的信任。
许甘把太子许耽托付给了袁涉和曹冉辅佐,这两年来许甘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朝中事务基本上就交给了袁涉和曹冉进行处理。
这二人在朝中这两年来,借着许甘的余威,在朝中都把持了大权,但是二人的关系却并不怎么对付。
因为他们二人相互之间有监控对方的责任,所以在许甘死前,朝廷之中已经分为了两大派系,袁涉曹冉各领一派,相互攻讦斗得很是难分难解。
朝中这两年来官员更换速度非常快,往往一方刚扶出一个,便会被对方打倒一个,而且这两边都获得了部分武将的支持。
故此两个人现在谁都不肯势若,许甘虽然病重但是余威尚在,这两个人还不敢闹得太厉害,但是许甘一死,这两个人便彻底都没有了顾忌。
(求月票,求推荐票!总之逮什么求什么吧!)
争龙道 第一百三十三章 修衙
李霖在头一天晚上,夜观星象的时候,便已经发觉了帝星的异常,帝星忽然间变得很亮,进而迅速的开始黯淡了下去,李霖算了一下时间之后,微微叹息了一声,自言自语的说道:“天下这一下真的要大乱了!”
李霖这句话算是真的说中了,这世上目前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大陈朝未来十几年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虽然不少明眼人都看出,大陈朝国势日衰,隐隐间已经出现了不稳的情况,道门也通过观星以及观气、卜算等等手段,提前判明了大陈朝将会大乱,可是却没有人比李霖这个过来人,更清楚大陈天下未来将会乱到什么程度。
但是李霖现在却懒得去管这些事情了,他现在已经身在江南吴地,短时间是不会裹入到北方的纷乱之中,该做的现在他已经做了,在这个月的时候,第一批李家的族人,已经从海州乘船,走海路抵达了山海县李家堡之中。
兰县李家之人是在两个月多之前,得到了李霖在山海县的消息,众人听罢李霖的所作所为之后,无不感到彻底震惊了。
他们虽然都知道李霖乃是一个从不吃亏的家伙,也知道李霖胆大心细,文武双全之人,可是当听闻李霖居然在山海县杀了县尉,将整个山海县控制在了他的手里的时候,李家族人上下人等还是顿时惊呆了。
在他们看来,县尉再小也是官,而李霖再厉害也只是一介白身,可是李霖居然胆大包天,带着家丁潜入城中逆袭了刘旦,还把刘旦当场斩杀,甚至于将整个刘家在山海县连根拔起,这种做法让李家族人无不觉得瞠目,换成他们的话,就算是给他们天大的胆子,他们也不敢这么做呀!
可是李霖偏偏就这么干了,而且干的还干净利索,随后还因此拿下了山海县县丞的差遣,一下就从白身摇身变成了余杭郡正儿八经的八品官。
在这个世上,有钱的大户在各地都有不少,像李家这样的大户更是多不胜数,这样的家族,想要弄一个吏员倒不是太难的事情,但是想要出一个正儿八经的带品级的官,却相当不易。
余家之所以前几年很嚣张,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他们家出了个七品官,虽然不是县令,只是个从七品的司仓,但是却也让他们觉得很拽了。
李霖虽然在品级上只是一个八品县丞,但是这信里说的清楚,代行县令之职,这也就是说李霖名义上是个县丞,但是实际上干的却是个县令。
这个时代一个县令,就是一县的父母官,在县里的权力最大,说不好听了就是一县的土皇帝,这一点是标准的实权,比起在州郡之中的一些低级官吏还要厉害一些,这是绝对的实权人物。
所以李家上下听闻消息之后是又惊又喜,加之祖灵托梦给了三叔公,于是李家立即便开始着手,将一些族人送往了山海县。
在此之前李家族人还有很多人不太愿意去山海县,因为那边两年前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去了之后要一切白手起家,一些人不愿意去那边吃苦受罪,所以最终李霖只带走了少量的偏枝族人,但是现在他们都听闻李霖带着那些族人,已经在山海县建起了一座规模比李家庄还大的庄子,现在庄子已经落成,所以也就都不反对去那边定居了。
虽然故土难舍不假,但是毕竟山海县那边听说近一两年来情况不错,庄子建的是一天一个样,很是兴旺,再说那边也算是李家的基业,李霖又在山海县当权,故此无需三叔公他们怎么动员,不少族人便主动要求前往山海县。
好在现在李业已经打通了山海县到海州的海路,走海州登船,中间根本无需再折腾,直接就可以把船靠在山海县李家堡的旁边,走起来也很是方便,所以在上个月的时候,第一批数十人的李家族人,便已经抵达了李家堡。
李霖专程返回了李家堡一趟,接待了这批族人的到来,看着李霖一身八品官袍,这次率众过来的九叔李柱不由得眼圈有点发红,激动的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拉着李霖连连说道:“霖儿果真乃是我们李家的麒麟儿!不错不错!让你们在这边受苦了!”
李霖对这个九叔李柱还是比较熟悉的,李柱这个人为人比较老实,在李敬他们这一辈的族人之中,和李敬关系不错,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却做事很稳重,上一次原本他也想来的,但是因为他还管着徐州城的买卖,一时间脱不开身,所以拖到了现在才来。
李霖对于这个九叔李柱还是比较尊重的,看到李柱激动不已的样子,李霖笑道:“九叔言重了!侄儿不过只是机缘巧合罢了,哪儿称得上什么麒麟儿呀!”
李柱拉着李霖好一阵称赞,而上岸的李家族人也都纷纷前来和李霖见礼,虽然这些族人李霖平时和他们之间来往不多,但是在这个世上,目前最可靠的人,却还是这些族人,最让李霖高兴的是这一次李威也随船来到了这里。
虽然李威最初因为嫉妒李展的事情和李霖产生过不愉快,但是后来李威及时悔悟,得到了李霖的谅解,进而李威也成了李霖的拥趸,使得李威一跃也成为了李家这一代子弟之中的佼佼者。
而且李威本身学识并不差,自从跟了李霖之后,受到了李霖的调教之后,不管是学识还是眼界都大涨了不少,现如今已经算是李霖手头一个随时可用并且可靠的手下。
这一次他突然间拿下山海县县丞之职以后,发现自己目前可用的手下实在是有些不足,于是便将李威从山海县招了过来。
兄弟们见面自然少不了一番热闹,但是李霖可以感受得到,李威对他的那种归服的念头并未因为两年不见就减少什么,相反和他之间连接的那条气运线还更加坚实了许多,于是心中颇为欣慰。
这些族人在到达了山海县李家堡之后,也都被眼前的这座大庄给镇住了,眼前的这座李家堡,规模上比起兰县的李家庄,占地面积要大出一倍还多,而且还建起了一道结实的庄墙,虽然庄内很多地方还空着,但是这里的一切却都被规划的井井有条,到处都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息。
而且在他们抵达这里之前,李霖已经安排前期来这里的族人,为他们安排好了新的住处,一个个建造精巧的小院便是他们新的住房,院落即便是不算大,但是形制统一,简约大方,很是舒适。
整个李家堡之中,最突出的便是干净整洁,庄内各个区域划分的很是清晰,街上铺设了青石路面,几乎被打扫的是一尘不染。
普通庄子之中那种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景象,在这李家堡之中根本看不到,更看不到苍蝇乱飞的景象,如果不是知道这是李家堡的话,他们几乎不敢相信,他们以后会住在这么干净的地方。
总之这山海县新的李家堡给新到的李家族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让他们无不为李霖在这短短两年之中,建立起这样一座大庄感到惊叹不已。
但是李霖却对此只是一笑而过,根本不以为然,现如今这个倾注了他近两年心血的李家堡,已经不再是他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了,接下来席卷天下的大乱即在眼前,他既然踏出了这一步,那么未来他就要去迎接这一场对他来说最大的挑战。
李霖并未在李家堡的事情上继续多耽搁什么时间,在将李柱等族人安置好之后,将李家堡在这边的各种新的产业都给九叔李柱交接了一番之后,并且安排了接下来族人要在这边做的事情之后,便带上李威回到了县城之中。
被烧毁的县衙,现如今在李霖的推动之下,已经将以前的废墟清理干净,招募了工匠开始重新修建。
而这一次李霖之所以能拿下山海县县丞的差事,并未遭到更大的阻力,其实跟着县衙被烧毁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这个位面上也有官不修衙之说,当官的为官一任,只要能不修衙就不会轻易花钱修衙的,这是因为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在一个地方为官一任许多当官的都不知道接下来他们能在这地方干多长时间,所以与其又是花钱又是费神的修衙,很多时候都是白忙活一场,为下任官吏做一件好事罢了。
而山海县经历了刘家之乱以后,县衙基本上被烧毁了大半,谁来这里当官,都会面临着一个连官衙都没有的尴尬境地,而且这县衙肯定是要重新修建的,这就需要一大笔钱。
而这笔钱又该从何而来?余杭郡守江枫可没因为这件事,就减免山海县一点赋税,该收的赋税一点也不少,而且还让穆青暗示过李霖,当初刘旦可是说过,如果他继任县令之职的话,以后每年给余杭郡缴纳的赋税会提高三成,虽未名言要李霖也答应这个条件,但是最起码也要保证以前的额度不能降低。
所以不管谁来这里,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单单是修衙这一项事情,就需要千贯左右的资金,这山海县本身就是余杭郡之中一个比较穷的县,以前一年给余杭郡缴纳的赋税折算下来,也不过两千贯不到,一下子拿出千贯银钱修衙,这对于任何一个来此赴任的官员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故此虽然当初司徒如风暗中作梗,不想让李霖拿下山海县县令的差遣,但是当了解了山海县情况之后,许多原来跃跃欲试想要谋取这个县令之职的人,也就都打了退堂鼓,他们当官是要为自己,为家族谋取利益的,这山海县经历了刘家之乱以后,丢下了这么一个烂摊子,谁也不愿因去为这件事擦屁股。
如此一来当江枫授给李霖山海县县丞之职的时候,郡内反对的声音也就弱了下来,许多人都在等着看李霖的笑话,准备看看李霖怎么拿出这么多钱,重修山海县县衙,要是李霖不修衙的话,那么他这个县丞就是个笑话,说起来代行县令之职,可是连个办公的县衙都没有,这就让人耻笑了。
(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写扑了!成绩简直太差了!心里面真是不好受!可能是这个题材,确实太小众了!)
争龙道 第一百三十四章 司徒家的不满
但是修衙这件事在李霖看来,却什么都不算,他现在手头可是宽裕的很,修衙的事情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个事儿。
他当初在刘家地库之中,就抄出了八千多贯私财,前些日子剿灭王大疤瘌,又从王大疤瘌贼巢之中抄出了价值数千贯的财货,随便拿出一些修衙就足够了。
但是李霖也没便宜县里的那些大户,这些大户这一次在刘家的事情上都占了不少便宜,分得了不少刘家的良田,所以李霖便令各家大户“捐助”了一些钱,用来修衙,但是却并未对普通百姓摊派修衙的钱。
这件事让山海县百姓也感到很是感激,换成其他人来做这件事的话,铁定要从他们身上敲骨吸髓一般的榨取钱财,但是李霖却没有这么做。
相反李霖还公开承诺,修衙用钱不足部分由他私人来出,这就更让老百姓没什么好说的了,虽然修衙的时候,李霖也征调了县里一些民壮,以出徭役的理由,让他们到县城修衙,但是李霖却并未让他们自备吃的东西,修衙期间由县衙出钱,来供应这些征集的民壮吃饭,而且一天两顿,都是干的,顿顿管饱。
如此一来虽然被征调到县城修衙,这些民夫也没有因此受害,相反这段时间算是农闲的时候,他们即便是在家也没有多少活可干,到县里修衙虽然要出力,但是县丞老爷却管饭,还让他们吃饱,这就省了家里的粮食,如此一来修衙的民夫非但没有因此怨声载道,反倒是相当踊跃,很多人因为没捞到被征入县城修衙,还想方设法的托关系,想要也去帮忙。
如此一来修衙的事情变得相当顺利,李霖也舍得花钱,干脆把以前的残破县衙全部扒掉,又扩大了县衙的占地面积,就在大陈皇帝许甘驾崩一个月之后,一座全新的县衙便重新在山海县县城之中耸立了起来。
李霖就在所有人等着看他笑话的时候,轻轻松松的便将山海县县衙重建了起来,而且规模更胜以前许多,就连几个州的州衙和山海县县衙相比,都有点显得寒酸了起来,不过李霖也没有逾制,县衙的规模形制并未超出州衙,只不过因为是新建的缘故,显得更为堂皇气派一些罢了。
而每年十月正是各州县收取赋税的时候,这时候刚好是秋收之际,本来并不被看好的山海县的粮赋收取的事情,在李霖的操作之下,这一年根本就没费多少周折,便轻松被收取了上来,虽然并未达到刘旦所承诺的提高三成,但是却比之往年提高了两成之多。
山海县作为一个穷县,以前每年收取赋税都是老大难的事情,但是今年李霖当了山海县县丞之后,首先县内各家大户都没有跳出来给李霖找麻烦,因为这些大户今年在刘家的事情上,都占了便宜,而且也看出了李霖的手段,谁都不想这个时候触李霖的霉头,惹怒了李霖。
虽然李霖年纪轻轻,但是在他处置刘家的事情上,山海县各家大户都看出了李霖表面上看上去如同谦谦君子,但是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心狠手辣,而且李霖年纪轻,在他们看来做事便比较容易冲动,刚当上县丞,所以需要政绩在郡守面前表功,故此今年头一年如果就给李霖找麻烦的话,他们猜不出惹怒了李霖之后,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麻烦。
于是这些大户不愿在这件事上和李霖闹翻,所以都很爽快的便将该交的赋税送到了县里,只要大户这里没有出现麻烦,那么其他人也就好说多了。
再加上刘家以前把持着县里的很多事务,收取赋税的时候,少不了上下其手,从中大捞好处,赚取不义之财,所以山海县的百姓在缴纳赋税的事情上负担很重,甚至超出了正常该缴纳赋税的两三倍之多,让百姓对此苦不堪言。
这一次李霖上任之后,重新搭建了县衙的班子,而且明言只收取额定的粮赋,在此基础上不再进行另外的加派,这么一来百姓的负担立即就降下了很多,谁也不会再因为这件事,自己找没趣了,于是短短一个月的工夫,山海县的税赋便收取了上来。
李霖按照之前的规矩,留取下山海县官府该留的额度之后,其余的则立即按照定额,派民夫解运往了余杭郡和临海州。
江枫这段时间在解决了山海县的事情之后,便不再怎么特别关注李霖了,偌大的余杭郡事务繁多,再加之前段时间司徒如风遇刺身亡,凶手始终都没有找到,令江枫很是紧张,同时也很是恼怒。
而这件事对整个余杭郡来说,震动都非常大,司徒家遭遇了一次空前的打击,失去了司徒如风这样一个强力的人物,让整个司徒家的气运包括人脉,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原本司徒家这段时间以来,在余杭郡内很是嚣张,到处打压范家的势力,可是随着司徒如风遇刺之后,司徒家也就嚣张不起来了,整个司徒家都陷入了风声鹤唳之中,整日担心会继续遭到新的报复。
这么一来余杭郡各大势力便暂时出现了一个微妙的局面,原来在江枫的操作之下,形成的那种平衡,正在渐渐的被打破。
随着司徒如风死后,江枫并未摆明姿态将司徒如风所任的郡丞之职,令司徒家选派族人继任,这么一来就让司徒家族产生了严重的不满。
江家把持着余杭郡郡守之职已经百年之久,司徒家族这么多年来,也始终在余杭郡之中,把持着郡丞的差遣,虽然郡丞并无多少实权,但是毕竟还是名义上余杭郡之中最为显赫的官职,在很多事情上,司徒家族借着这个郡丞的差遣,是能够说得上话的,所以这郡丞的差事,始终都被司徒家视作禁脔,绝不容他人染指。
这次司徒如风遇刺身亡之后,按照司徒家的想法,马上就准备让司徒如风的大公子司徒寒继任郡丞的职位,可是让司徒家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却迟迟没有得到江枫的首肯,这个郡丞的职位就这么空悬了起来。
为此司徒家的族人连续上书江枫多次,请江枫恩准由司徒寒继任郡丞之职,但是都未得到江枫的首肯,江枫找了各种借口,把这件事硬给拖了下来。
司徒家上下对江枫这样的反应顿时产生了严重的不满,在他们看来余杭郡郡丞之职,他们司徒家已经占了这么多年,父死子承早已是惯例,这个位置代表着司徒家在余杭郡的地位,但是江枫这一次却忽然间一反常态,不准司徒寒继任郡丞之职。
这样的情况在以前是从未出现过的,虽然司徒寒确实年轻了一些,现年只有十六岁,出任郡丞显得有点年轻了一些,但是这种事情对于继承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许多望族的官职,都是这样的方式父死子承,有些人在继承父位的时候,尚在襁褓之中,司徒寒虽然年纪小点,但是也已经十六了,完全可以继承郡丞的职位。
可是江枫却以司徒寒太过年轻,把这件事拖下来,虽然并未将郡丞之职交给他人,但是却要让司徒寒等到十八岁之后,方能继任郡丞的差事,这就让司徒家产生出了一种不妙的感觉。
江枫这么做其实也是因为他这段时间,派人专门暗查了一番司徒家明里暗里的家族势力的情况,以前没有详查的时候,他还不怎么忌惮司徒家,但是通过这次司徒如风遇刺身亡之后,他无意间查了一下司徒家族的势力之后,顿时对司徒家产生了严重的忌惮。
这司徒家自从跟着江家起兵夺了余杭郡之后,明面上一直对江家很是恭顺,这数十年来始终都把持着郡丞的职位,表面上来看司徒家很知进退,并不十分张狂。
但是这一次司徒如风插手山海县地方事务这件事,让江枫对司徒如风和司徒家族产生了怀疑,这才派人暗查了司徒家的势力。
这一查之后,江家发现司徒家表面上似乎并不十分厉害,但是暗地里却拥有了很强的实力,这么多年潜移默化之中,在余杭郡之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郡内许多地方的重要位置上的人,现如今都是司徒家的人,即便不是司徒家的族人,也是他们以前的门客或者是投效在司徒家的人。
其中最让江枫感到震惊的是司徒家不但插手地方官府事务,而且还把手伸到了府兵之中,并且已经暗中掌控住了镇守湖州的兵马,现如今湖州镇守都指挥使吕成梁,居然极可能是司徒家的人,虽然无证据说明吕成梁一定是司徒家的人,或者是投靠了司徒家,但是却青衣阁却查出,吕成梁极有可能,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是司徒家的人了。
而且司徒家这十几年来,在余杭郡府兵之中,安插了不少他们司徒家的人,可以查实的营正以上的军将便有十几个之多。
这样的情况让江枫感到十分震惊,虽然余杭郡的各大世家都明里暗里会插手军务,但是像司徒家这样,在府兵和州兵之中安插这么多人手的却极少,甚至可以说没有过,司徒家如果没有反意为何要在军中安插这么多他们的人呢?
更何况据青衣阁暗中查访,司徒家豢养死士数量最少不低于二百人以上,这些死士在司徒家被称为暗卫,各个都是亡命之徒,被司徒家十分隐秘的分散安排在余杭郡各州,在余杭城的司徒如风府中,便有近五十名暗卫。
每个大家族其实都暗中培养的有死士,但是死士的培养非常不易,一般的豪门能培养十几二十个死士就已经是不错了,大一些的家族,也充其量能有几十个死士,就算是相当了得了。
作为余杭郡守的江家,在拥有大量资源的情况下,现如今培养的死士也充其量只有三百多人,而司徒家却暗中培养了这么多死士又是为何准备的?所以江枫开始对司徒家族产生了浓浓的忌惮之情。
争龙道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司徒的怀疑
司徒如风恐怕临死都没有想到,他只是暗中派出族中的暗卫,去袭杀一个在他看来如同蚂蚱一般的李霖,不但给他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还给司徒家带来了这样的麻烦,如果他早知道的话,肯定不会再这么做,可惜的是他根本没有料到,事情最后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湖州,司徒府。
啪的一声,一个脸长如马,身材高大的男子重重的在桌上拍了一巴掌,几乎把桌子上的茶杯震的跳了起来,密室之中所有人都惊了一下。
此人正是现任的司徒家族的家主司徒如剑,司徒如剑乃是司徒如风的亲弟弟,原本司徒如风乃是司徒家族的家主,但是自从司徒如风继任了郡丞之职以后,便常年住在余杭城中,后来司徒如风认为这样对家族不利,于是便把家主之职让给了亲弟弟司徒如剑。
但是很多时候,司徒如剑在处理族中事务的时候,在重要的事情上却还是要听从司徒如风的安排,这一点是司徒家上下都知道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