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争龙道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风拂剑
李霖开眼观瞧,这厮的魂魄开始变得虚浮了起来,心知这家伙已经失血太多,这会儿已经离死不远了。
“敢做这一行,就要有落得报应的觉悟!他一条狗命,换回来咱们两个弟兄的性命,也算是他积了阴德!死了也好!好了,他的血也已经放干了,拖出去丢到船外吧!另外两个水贼,也留着没用了,杀了他们,同样丢水里,用他们的命,来祭马德的英魂吧!”李霖对这厮产生不出半丝的同情心,既然现在这两个家伙都已经没用了,那么留着他们也就没什么用了。
但是李业拦住了李霖道:“且慢,这个家伙血放干了死了拉倒,剩下的那个还多少有点用处!这厮常年在大湖之中为贼,对大湖之中的情况最为熟悉不过,留下他给咱们带路,也省的招惹太多麻烦!”
李霖想了一下之后点了点头道:“此话有理,那么就听你的,把他捆好,丢前舱之中看管好,明日得空再收拾他!现在天就快亮了,大家也都劳累了一夜,稍稍休息休息,歇过来之后,咱们好好的吃喝一顿庆祝庆祝!”
不多会儿工夫,听到船舷处发出扑通一声,那个血快被放干的倒霉水贼,便被丢入了湖水之中,就算是他能扛过失血过多这一关,也肯定逃不过被淹死的这一关了,总之这厮肯定是死定了。
马德的遗体被众人清洗过之后,这船上也不易保留他的尸体,于是便按照李霖的吩咐,用一匹麻布包裹了起来,被缓缓的送入到了水中,进行了水葬,李霖还庄重的带头做了一篇祭词,算是为马德送行了。
抬头望去,李霖可以看到马德的魂魄就在船的顶棚上站着,默默的看着这一幕,眼神中充满了一种悲哀和无奈,任谁在这个时候,看着自己的尸体被葬入水中,感觉都肯定很不舒服,但是马德并不感到太过难过,虽然他死了不假,但是魂魄却遇上了游神大人,被游神大人收作了手下,这比他活着并不差到哪儿去,想明白这一点之后,马德很快就露出了释然的表情。
李霖暗自点了点头,心知今天又收下了一个忠诚的手下,不过是阴兵罢了。
(又到周一求票时,弟兄们赏几张红票吧!多谢!)





争龙道 第三十章 买船
第二天被关起来的那个水贼,刚被从船舱之中提出来,便立即竹筒倒豆子一般的把能说的不能说的,该说不该说的都老老实实的说了出来,把他祖宗八代的糗事都给说了出来,只求李霖饶命。
这厮昨天被打晕之后,没多长时间就醒了过来,刚好看见李霖施法把他一个同伙的血导入到那两个受重伤之人的身体里,顿时便把这厮给吓了个魂飞魄散,人都对未知的事情抱有天生的恐惧心。
眼看着李霖把他同伙的血给抽出来给了别人,而且他也亲眼看到那个同伙逐渐死去,在他看来,李霖简直就是恶魔妖兽厉鬼一般的人物,居然能使出这等妖术,用他同伙的命换他们自己人的命,这种事情从来都闻所未闻过,简直是匪夷所思,不是妖术又是什么?
在他眼中,死了的同伙既然血都被抽干了,那么肯定也就魂飞魄散了,人不一定都怕死,但是绝大多数人更惧怕死了之后魂飞魄散,这些人会妖术,能抽血换命,所以这就彻底把他给吓住了。
并且李霖昨天还说,要把他也杀了丢湖里喂鱼,这同样也把他吓得尿裤子,现在在他的眼里,李霖比起那秦黑汉要恐怖百倍千倍,所以他宁可背叛秦黑汉,也不敢违拗李霖的意思。
当李霖命人把他从舱中提出来审问的时候,这厮跪在地上把头磕的蹦蹦响,问什么说什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求李霖千万莫要也抽干他的血,昨天他醒来的时候,也看到了自己手腕上留了一个小小的刀口,以为李霖今天又要抽他的血,这把他着实吓得不轻。
李霖呲牙露出了一个邪笑,命这厮抬头,盯着这厮的眼睛用阴森森的语气对他说道:“想不要本少抽干你的血也不是不行,但是你必须要立下毒誓,从今以后效命于我!我让你做什么你做什么,哪怕是让你去死,你也要毫不犹豫的去死!你可答应?”
这厮这会儿为了不被抽干血,哪儿还顾得了那么多呀,李霖给他留一条生路,他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哪儿还敢讨价还价,于是立即连连磕头称是,指天发誓,把他能想到的所有恶毒的誓言都说了出来,誓要为李霖效死。
李霖立即就看到这厮身上产生出一丝气运,和自己的气运连接在了一起,而且居然还十分粗壮,绝对是立刻就成了他的忠实走狗,于是心中暗笑了起来,一个人在极度恐惧的时候,是什么都可以出卖的,包括他的灵魂在内,今天这厮就是这种情况,以后恐怕自己真的要他去死,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死,这个办法倒是不错嘛!
有了这个新走狗给他们在湖上带路,接下来的行程就安全多了,这厮常年跟着秦黑汉在大湖之中为盗,对于大湖之中的水路极为熟悉,同时对于大湖之中的各路水贼的地盘也极为熟悉。
在这家伙的指点之下,沈万一家操船走走停停,时而绕一些路,居然再没有碰上大股水贼,只是偶尔碰上一些小股水贼,但是有周成他们在,这些小股水贼找他们的麻烦,纯粹就是找死,几箭射过去,撂翻两个,就立即作鸟兽散,根本无法对他们构成任何威胁。
而且这家伙懂得大湖水贼们的切口,很多时候即便是遇上一些水贼的探子,这家伙出面对一下切口,那些水贼便误以为他们也是大湖上干这行买卖的,于是便立即退去,不再招惹他们。
如此一来,接下来的航程之中,李霖一行人走的相当顺利,李霖闲着没事,便钻入船舱之中,观察这条船的结构,还有制造的工艺,并且没事就和沈万一家人闲聊,从他们口中了解了不少有关造船的事情。
“你们经常在水上漂,可知道眼下海上行船如何?”李霖忽然对沈万问道。
沈万楞了一下,但是马上答道:“小人一家主要是在江河湖面上跑船,倒是没怎么出过海,不过倒是也认识一些跑海的人和船。
眼下在海上跑,最怕的就是遇上大风大浪,那里的风狼比起江河之中要大得多,所以跑海的船式样和我们这些船有所不同,大多是尖底船,不是我们这种平底船,不过也有人用平底船的,但是那种跑海的平底船被称之为沙船,比我们的船宽大一些,也平稳一些,万一遇上大风浪,也保险一些!不太容易翻覆!
据说时下有些跑海的船,已经能远下南洋了,南洋那边的香料、宝石、象牙便是他们用船运回来的,跑一趟下来,运气好的话,赚的钱够他们造几条船了,吃个小半辈子都没有问题。
只可惜海船造价要比我们这种船高出不少,而且海上还有不少海贼出没,都十分凶狠,一旦碰上海贼的话,那就什么都不说了,保住船和小命就谢天谢地了,不少人遇上海贼,连人带船都被掳去,从此之后生死不知!
这些江河上的水贼虽然也同样凶残,但是大多时候只抢船上的商旅,一般情况下倒是不抢我们的船,杀我们的人,只有像秦黑汉这样的东西,才会不守规矩,祸害我们这些船家。……”
听了沈万的话之后,李霖对于海运的情况算是有了个初步了解,于是接着问道:“那么你这条船造下来,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
沈万听罢之后颇为自豪,笑着答道:“这个不瞒李公子,小人的这条船,算是一条好船了,这条船是在湖州所造,足足花了将近四十贯,小人三辈人才攒下了这些钱,说起来这也算是我们一家人的命-根-子了,没了这船的话,真不知道该咋活了!”
“那么一条像你这条船这么大的尖底海船又有哪儿的船寮能造呢?需要多少钱?”李霖接着问道。
沈万想了想之后答道:“这个嘛,据小人所知,江宁有船寮能造,另外余杭那边也有船寮能造,再有就是临海郡那边沿海有些船寮也能造,造价嘛,好像是江宁这边的更合适一些,但是一条像小人这条船这么大的,起码要百贯以上,小人无论如何是造不起的!用料要是好的话,价钱还要高出二三十贯。
最大的海船据说要五百多贯,就算是官府都舍不得造,只有极少郡望豪门,为了跑海赚钱,才会造这种船!”
李霖暗自惊了一下,五百贯对于李家来说,还真是个大数目,李家以前一年下来,算上所有收入,充其量获利也不过七八百贯就算是相当不错了,现在有了神仙醉、铁场、精盐之后,收入才可能暴增了几倍,不过一下拿出这么多钱,造几条这样的大海船,还真是有点吃力。
不过对于钱他并不发愁,真的需要的话,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神通,在地底下找一些无主之财,关键是船夫是个难办的事情,就算是他现在买下这种大海船,想要配齐船夫,恐怕也很困难。
于是他问道:“那么沈老丈,假如本少回头想弄条大海船玩玩儿的话,这船上的船夫又该去哪儿找呢?”
沈万听了之后想了想道:“这个倒也不难,沿海的地方有不少渔民,日子都过的很是清苦,有些渔民几辈子才攒下一点钱,还要借不少钱,造一条小渔船,出海倒霉碰上大风浪的话,船弄不好就没了,这家人也就算是倒大霉了,还不上钱,就只能卖身为奴,要么就只能跑路,到其它地方找生路。
所以要是想要招募船夫的话,在扬州、江宁、余杭、临海都能招得到,花点钱就是了!有些人给口吃的就肯给你干活!
我就认识一些同行的船家,船遇上风狼毁了,结果全家都没了着落,只能蹲在码头上等着给人帮工,这次在扬州找来的那三个贼人,就是小人看走了眼,以为他们是落难的船家,看他们可怜,才让他们上船帮忙的。
要是李公子回头买船,想招募船夫的话,小人倒是能给你帮点小忙,去找一些以前的落难的老相识,让他们给李公子当帮工,甚至卖身为奴都没问题。
李公子为人良善,还有本事,肯定不会亏待他们,只要小人一句话,他们肯定愿意跟着李公子干活。”
李霖想了想之后,忽然间开口道:“沈老丈,你我相识一场,也算是相当投缘,我看你为人老实,而且有一手操船的好本事,今后我们李家,弄不好会经常南来北往用得着船,你看这样成不。
你这条船我出钱买下,……
你先别急!听我说完!这条船我买下,但是你们还留在船上,也无需你们卖身为奴,我可以花钱请你们当雇工,专门打理这条船,另外我可以给你们回头在岸上安个家,等你老了不想跑船了,也有个落脚的家养老不是?
还有你丫头也快长大了,总在船上抛头露面的,也不是个常事,回头到我家,等她长大了之后,也好找个好婆家,总比以后嫁个船家,还要再水上漂一辈子吃这口苦饭要强吧!
而且这船我买下,就算是万一出了什么事,这损失也是我李家的,你看这样成不?”
沈万刚开始一听李霖想要买了他的船,当时就想回绝,但是等听完了李霖的话之后,于是就开始犹豫了起来。
李霖开出的条件很是不错,他的船卖给李霖,钱是他们的,但是这船还让他们伺候,专门给李家做事,万一要是有个什么意外的话,船没了算李家倒霉,他们就算是没事做,还可以用自己的钱再买一条船。
何况李霖答应回头给他们再岸上安一个家,这对于他们这些船家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他们世世代代都在水上过的是漂泊的生活,无时无刻不想在岸上给自己安个家,就算是老了也有个养老的地方。
于是沈万开始心动了起来,支支吾吾的说道:“这个……这个嘛……这事儿对小人来说实在是个大事儿,小人要和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商量一下,听听他们的意思再说如何?”




争龙道 第三十一章 湖州司马
李霖点头答应了下来,眼下李家确实需要一条船,和几个熟悉操船的人来给他们帮忙,今后一段时间他们会频繁的来往于南北两地,没有船肯定不方便,而且用自家的船,也更方便放心一些,这个沈万一家都是老实人,操船的手艺也着实不错,对于这水路也很熟悉,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沈万当天就给了李霖回话,说问过三个儿子之后,儿子也都觉得这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愿意把船卖给李霖,以后给李家当帮工,甚至可以签一个长契,只要李家还愿意用他们,他们就愿意一直给李家做事。
李霖一听立即拍板,令李业来拟一个契书,把这条船买下来,并且雇下沈万父子六人,甚至连他闺女小丫也一起雇了下来,以后可以留在李霖身边伺候李霖,当然不是卖身奴,李霖不能随便占小丫的便宜,这是规矩。
于是当天李霖就和沈万把这件事给办了,并且注明以后如果李家在南方这边择地置业的话,给沈万安一个家,双方都按了手印,沈万这一路上跟李霖一行人打交道,知道李霖这几个富家子心底都不坏,不会骗他一家,也信得过李霖他们,就算是不识字,也很爽快的按了手印。
李霖当场就让李业给了沈万三十两银子,沈万连连摆手说用不了这么多,这船已经用了两年了,虽然还算是结实,也不能按照新船作价,最多只要二十五两银子就足够了。
到底沈万是老实人,这种便宜都不好意思占,让李霖他们颇有点惭愧,这时代的穷人,很多都十分诚实,宁可吃一点小亏,都不愿意轻易占人家的便宜,多好的人呀!
李霖笑道:“给你你就拿着吧!五贯钱对你来说不少,但是对本少来说,却算不得什么!你我有缘,也不要在乎这些了!”
沈万这才千恩万谢的收下了这些银子,老脸都笑开花了,赶紧招呼老婆和小丫去给李霖置办一些酒菜,请李霖他们好好吃一顿。
至于以后的工钱,李霖和沈万约定,他们一家六口,以后每年李家给他们开三贯钱,另外船上的吃喝用度,还有修船的钱,也算是李家的,不需要他们从工钱里面扣除,这又把沈万一家给感动的不轻。
他们一家人在水上漂一年下来,吃苦受累不说,一年到头能赚个两贯钱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还要刨去一些零花钱,算下来一辈子也赚不到一条船的钱,可是跟了李霖当雇工之后,一年就可以净赚三贯钱,平时吃穿用度李霖还担下来,这好事儿真是不容易遇上,用不了十年,他就可以又赚到买一条船的钱,这便宜在他看来,实在是赚大了。
于是沈家一家顿时都高兴的无以言表,赶紧去张罗着捕一些鲜鱼,来答谢李霖对他们的厚爱。
接下来的行程就简单多了,一路无话一直顺风顺水的驶到了湖州。
湖州在吴地也是一个大城,乃是江南的一座古城,有四万多户,近三四十万的人口,在这个时代的江南,绝对算是大城了。
而且这里造船业比较发达,在湖州北部大湖沿岸有大大小小的船寮一二十个,很多大湖一带的船只,就是在这里建造的,包括沈万的这条船,也是出自这里的一个船寮。
这时代南方因为人口不多,自然环境保持的还是相当好的,森林密布,水系发达,船寮可以很方便的就近获得木材,然后通过水系运往船寮,阴干之后解开造船。
故此湖州在江南的地位这个时代很是重要。
到了湖州,李霖便带着李业等人下船进了湖州城之中,湖州城说起来是江南的大城,但是比起徐州城的规模还是小了很多,不过这里却比较繁华,从余杭过来的行旅还有从北方前往余杭的行旅都会在这里停一下,于是这里就成了一个商品集散地,经商的铺面很多足足占了三条街。
粗算一下在这里经商的商贾起码有一二百家之多,商品也林林总总比较齐全,上一次李春、李业南下,便把湖州当做了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在这里盘亘了一段时间。
李春、李业在这里找到了一家在湖州当地很有名望的大户人家,与其谈妥了一些买卖,这一次李霖率队南下,运送的货物之中,便有一部分是这家的订货,这次过来就是来这里交货。
而李春李业选择的这个合作者,便是当地很有势力的世家大户司马家。
这个司马家族在二百年前,就是江南湖州一带的大户,祖上在大陈朝烈祖立国的时候,投效了当朝皇族许氏,帮着许氏控制了湖州一带,并且家族的族人组织了一支水师为大陈朝控制江南吴地立下了大功,所以大陈立国之后,受封高官,家族也在湖州崛起。
这二百年来,司马家始终人才辈出,每一代人都有在朝为官之人,最差的也是六七品官,时不时还会出个五六品的官员,所以司马家在湖州,基本上算是一个郡望之家,就算是赶不上郡望之家,起码也相差不远。
司马家族人口有数千之多,不单单为官,也经营了很多产业,触角伸到了各行各业,在江南各地都有他们的生意往来,所以李春李业到了这里之后,便联络上了司马家,把神仙醉和青盐的样品给了他们。
司马家在湖州铺面的管事掌柜品尝过神仙醉,并且看过了青盐样品之后,第二日便找到客栈,同意了和李家合作,在湖州一带代-销神仙醉和李家的假冒但不伪劣的“青盐”,司马家还给李家出了一个很合适的价格,对李春李业二人很是客气。
司马家很有商业头脑,一眼便看出了这两样东西的价值,神仙醉是他们目前见过的最好的美酒,南方没有一种美酒可以与之相媲美,而且青盐这种东西在江南极为少见,价格高企不下,而且还没有货源。
别看江南并不缺盐,可是多都是一些粗糙的海盐,口感味道都远没法和青盐相比,有钱人家就是拿着钱,也买不到青盐,在徐州一斤青盐可卖到一贯钱的价钱,可是在江南这边,两贯一斤都有价无市。
李家带来的神仙醉五斤装的酒坛,一坛要价一贯半,在这边司马家有信心轻松卖到两贯以上,江南虽然人口不多,但是有钱人却并不少,这里土地便宜,而且物产丰富,湖州这边司马家已经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养蚕业,每年产出大量蚕丝,质量比起北方的蚕丝质量还好,有湖丝之称,所织就的丝绸锦缎也十分精美,丝毫不比北方的丝锦质量差。
现在南方养蚕业正在逐步发展起来,各家各户都习惯性的开始养蚕,产量年年都在提升,所以南方现在的有钱人还真就不少。
李霖当然知道,在周元所生活过的另一个位面上,历史走势和这个位面上很是相似,原来桑蚕业并非是南方的特产,北方才是原产地,但是因为不断的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经济文化不断南迁,才逐步导致桑蚕业重心南移,而且本身江南气候就适合发展桑蚕业,于是后来北方中原的桑蚕业逐步衰退,桑蚕业也成了江南的特产。
这时代目前为止,桑蚕业主要产地还是集中在江北,特别是中原一带,甚至远至鲁地,徐州一带桑蚕业也很发达,但是可以预见,当南方的桑蚕业发展起来之后,江南的蚕丝、丝绸质量和成本都会比北方占有更大优势,迟早北方的桑蚕业会被南方挤垮,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罢了。
其实用不了多久,当北方十王之乱开始之后,北方的桑蚕业和很多产业就开始衰落了下来,大批工匠南逃到了江南,江南各行各业都将会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目前看来,南方的桑蚕业就已经开始蓄力了。
李霖觉得自己来的很是时候,刚还江南现在处于一种发展前的空窗期,早走半步有时候比早走一步更合适一些,李家现在来江南发展,可以说一点都不晚。
进了湖州城之后,在城门处李霖观察了一下这里笼罩着城池的气运,湖州城的护城气运整体上呈现出淡黄色,微微有一丝红色,这样的气运和徐州城的纯黄色略带青色的气运相差不少,但是也已经相当不错了。
毕竟徐州的人口比之湖州要超出湖州很多倍,仅仅是徐州城内的常住人口,就基本上有十几万,而整个湖州全部人口,也只有三十多万,城内常住人口也不过区区只有数万人,其中还有不少是外地行旅,能有这样的淡黄色气运在江南来说,已经是相当好了,像他途径的锡州城,现在还只是纯红色气运,稍稍泛出一些黄色,比起湖州又相差了不少。
在北方许多大县,护城气运就已经是纯红色了,甚至泛黄的也有不少,可见人口确确实实决定了一个地方的气运,江南目前来说整体上气运还是有点差,这人气就是关键。




争龙道 第三十二章 观气
进入湖州城之后,李霖并未让李业带着他们直奔司马家在湖州城内的店铺,而是先在城内转了一圈。
城中的商铺区主要集中在城南一带,而城北一带则主要是湖州的大户人家聚集之地,整个湖州城的大户,基本上都在湖州城内有院落,李霖转过了商铺区之后,便信步转到了城北一带,装作看新鲜的样子,把城北几个数得着的大户家在外面看了一下。
江南世家的院落和北方的豪门世家院落有所不同,这里的屋舍没有北方高大,但是却透着一种雅致的感觉,但是院墙却比较高,每家大户人家的院墙都有丈许以上的高度,用的也都是大块的青砖垒就,从外面看不出厚度,但是李霖开眼望去,却可以看出,这些大户人家的院墙都很厚实,起码都是三四砖的厚度,建造的十分坚固。
这些世家大户每一家的院墙,圈起来之后,都可以形成自成一体的防御,简直跟一个城中城一般,必要的时候一旦城破,大户人家还可以凭借这些院墙自保,可见南方大户居安思危的习惯还是不错的,这也说明了南方局势并不十分稳定,大户人家都有自保的本能。
走到司马家的大宅附近以后,李霖和李业等人找了个附近的酒楼,在二楼要了个雅间,窗口之外正好可以看到司马家的大宅,他们随便要了几个特色菜,又点了当地所产的一种比较有名气的美酒,权当休息坐下吃喝了起来。
李霖装作没事,扭头朝着窗外的司马家望去,整个司马家的大宅被一种黄色的护宅气运笼罩着,黄色很是纯正,于是暗叹了一声,这个司马家果真是家底殷实,气运旺盛,这样的大宅是标准的黄宅,比起李家的大宅要强的太多了。
1...6768697071...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