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穿越之侯府嫡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一指流纱
之后数日,成靖宁在小院儿内抄女四书,练习顾楷布置的画作。成安宁姐妹两个过来看过她几次,皆是劝她不要和荀太夫人顶嘴,下次请安的时候,态度一定要好一些,不要再像上次那样强硬,老人家哄哄就好。
她的确知道老人家需要哄,但对着荀太夫人,总觉得她面目可憎,无论如何也生不了亲近之心,更不愿去哄她。





穿越之侯府嫡女 第31章
第31章
“唉,你这个样子,太奶奶见了又该生气了。”成安宁摇头,成靖宁的确不一样了。
一个月之后,荀太夫人的气才消了一半,准许成靖宁去景斓堂请安。沈太夫人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去大觉寺上香祈福,今天正好是六月十五,人不在,晨间成靖宁便跟着顾子衿去荀太夫人那里。
荀太夫人今日精神甚好,留了顾子衿母子说话,一副准备长谈的架势。成靖宁不由暗暗叫苦,这位太夫人,又想出什么磨人的法子来了?沈老夫人和太夫人早就决裂,维持着面上的和气,但有时候面上的和气也不用给,太夫人在沈老夫人那里,一直占不到便宜。但顾子衿就不一样了,她是孙媳妇,不敢忤逆长辈,生在书香门第,从小被教育要孝敬长辈,性子最是温和不过,柿子挑软的捏,人也挑柔善的欺负,一想起这个,成靖宁内心直叫不好。
果不其然,荀太夫人拉拉杂杂的训了一大堆话后直奔主题:“最近我头疼,夜里睡不好,一躺下就觉如同针扎一般,最近请了清虚观的长春道长来驱邪,说府中有人的名字和我犯冲,找遍全府上下,最后发现是六丫头那里出了问题。”此时,她看向成靖宁的眼神,多了几分寒意。
成靖宁苦笑,这那里是她冲了太夫人,分明是太夫人拿着孝道的名义报复她。长辈做到这个份上,的确少见。
顾子衿再温和,听太夫人说话的语气,也明白太夫人这是针对成靖宁,碍于自己是晚辈,只好问道:“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还请老祖宗明示。”
“没什么,只消六丫头改一改名字就好。她名字里的靖是立青‘靖’吧?我看改成青争‘静’比较好,靖这个字,不适合女孩家用,六丫头身为女子,也压不住。‘青’,初生物之颜色;‘争’,上下两手双向持引,谓坚持,谓获得。不受外界滋扰,坚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曰静;粉白黛黑,采色详宷得其宐曰静;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不鲜,是曰静;人心宷度得宐,一言一事必求理义之必然,则虽緐劳之极而无纷乱,亦曰静。我看静字好,寓意好,又有娴静端和之意,不如把六丫头的‘靖’改为‘静’,你看如何?”
荀太夫人虽是询问的语气,但态度坚决不容反驳,不给顾子衿和成靖宁说话的机会,继续道:“我看就这么定了,为着我这老婆子,你们没什么异议吧?”
顾子衿当然不敢说不,只好说道:“名字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事关命数运程,贸然改怕是不好。靖宁又不是府上的丫头,随便赐一个名字就好,照孙媳看,还是慎重为好。如果靖宁的名字真冲撞了老夫人,更应该谨慎,不如请一位高僧回来,给靖宁算一算,也替老祖宗驱驱邪,您意下如何?”
荀太夫人知道此事没这么容易办好,但用辈分和气势压人,是她信手拈来的绝活,当即大怒道:“不过是个名字而已,哪用得着那么麻烦?难道我会害六丫头不成?‘静’字比‘靖’字好,就这么定下了!你们,是不是都盼着我死!”
顾子衿和成靖宁听到太夫人的最后一句,不由愣了半晌。还没反应过来,荀太夫人已开始嚎啕大哭,捂着胸口一脸悲怆:“我就知道,我让永皓娶思柔你们不愿,想方设法把人弄走,这还不算,你们竟然怀恨在心,一心一意盼着我死!我造了什么孽啊,才有你们这群没心没肺的子孙!都怪太爷走得早,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在世上被人欺负,连个曾孙女都不把我放在眼里!”哭完世道艰难哭儿孙不孝,哭完儿孙不孝哭自己命苦,哭完自己命苦哭老太爷去得太早,接着哭家门不幸,哭自己不该活着碍人眼。
荀太夫人见多识广,口才在一堆老太太已是绝佳,加上寡居早,早年一个人支撑侯府抚养儿子,战斗能力不可谓不强,这一顿惊天动地的大哭,惊呆了顾子衿和成靖宁,一下子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但无论荀太夫人如何取闹,母女二人也坚决不同意轻易改名字,至少得等到沈老夫人回来商量。
荀太夫人不同意,继续一番嚎哭,顾子衿和成靖宁不愿低头,在一旁干坐着。景斓堂里的动静,很快将另两房的人吸引过来。得知荀太夫人痛哭的原因之后,纷纷劝顾子衿和成靖宁赶紧同意。
荀太夫人是家中最年长的长辈,凡事要以她为先,成靖宁作为小辈,做出牺牲也未尝不可,不过是改名字而已,又不是砍头的大罪,怎能固执的不同意?要是不孝的名声传出去,那还得了?成家的女儿都还未出嫁,在外人看来,几乎是一体的,名声坏了,如何能找到好婆家?何况现在形势已经很严重了。
不过顾子衿和成靖宁岿然不动,任她们说得口干舌燥,依旧没有半分动摇。福乐郡主看了半天笑话,这时候也忍不住讽刺上两句:“果然是皇后的亲戚,有底气就是不一样,连家里的长辈都不放在眼里。不就改个名字吗?又不是让人去死。连礼义廉耻都不懂,果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小的跟着大的有样学样。”
自从二皇子夺嫡失败,辅国公府被抄,她早已龟缩在褚玉院内,从不贸然出院门一步,用她的话说,不愿去看沈老夫人一家子邪恶的嘴脸,一身暴发户的气质让人看了恶心。这会儿有个嘲讽大房的机会,自是要狠狠讽刺一番。
说完这番话之后,她没有再留,带着小丫头回自己的院子。
局面还在僵持着,到中午的时候,沈老夫人回来了,未回琼华院,带着人直奔景斓堂,一同来的,还有大觉寺的主持了然大师。
二房三房的人见到沈老夫人回来,一拨人上前劝说,一拨人坐着看热闹。早已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沈老夫人,大大方方的往荀太夫人身边一坐,笑道:“我当是什么呢,原来是为了这个。不过孝敬长辈固然重要,但也要爱护小辈是不是?咱们这样的人家,在这些上面,更因该谨慎小心为好。”
荀太夫人在沈老夫人面前气数总会短上一截,但现在闹到这份上,也不好收手,只得继续色厉内荏下去,道:“不就是个名字而已,为了长辈,这点子都不肯牺牲吗?传出去,让别人怎么看永宁侯府?”
沈老夫人神色淡然,道:“既然母亲说靖宁的名字冲撞了您,那就让了然大师算上一算,看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改,才能尽孝道。大师,麻烦您了。”
荀太夫人本就串通长春道长无中生有,现在真正的高手在眼前,眼见着把戏将被拆穿,难免心虚,扯着苍老的嗓子吼道:“你难道怀疑我?我还是不是家里的长辈!我还有没有身为长辈的权威!我的话你也要质疑吗?沈文茵,你不要太嚣张!”
面对荀太夫人的无理取闹,沈老夫人笑容依旧,说:“这哪是质疑您呢?我这是在帮您呐。您是家里最年长的长辈,凡事都要以您为先,必须做到十全十美万无一失才好。了然大师今日是我费了好大一番功夫请来的,为您祛邪避害,我是为您老人家着想。”沈老夫人一副全心全意为太夫人打算的模样,让了然大师开始帮着看景斓堂内的风水布局,以及问候荀太夫人的相关情况。
成启铭是孝子,将府上最好的一处房屋拨给荀太夫人住,布局和修饰,在侯府都是最上等的,院子雅致,通风光照很好,了然大师巡视一番后,说并无风水上的不好之处。荀太夫人信佛也信道,自是不敢在了然大师面前耍花枪,了然大师问什么,她只好如实回答。
几番合计之后,了然大师发现荀太夫人的生辰八字和成靖宁的名字并无冲突,末了还重点强调,成靖宁的名字很衬她的生辰八字,不要轻易改名,否则对她的未来有害。如此这番,荀太夫人倒不好继续撒泼让成靖宁改名,一张满是褶皱的脸涨得通红,半晌说不出一句话,为了掩饰尴尬,只好躺在床上哼哼,骂长春道长骗她。
沈老夫人见好就收,对众人说:“好了,事情已经解决,你们都回去吧。”又诚恳万分的对了然大师说:“麻烦大师了。”
成靖宁被今天事情闹得心烦意乱,犹豫片刻后开口说:“祖母,母亲,太奶奶身体不适,我愿意到大觉寺去为老祖宗祈福诵经四十九日,求菩萨保佑太奶奶身体康健。”
曾孙辈想尽孝,身为长辈自是不会阻拦,沈老夫人笑道:“你有这个孝心很好,不如今日就同了然大师去大觉寺。”
“是。”成靖宁应道。
荀太夫人气得上气不接下气,只觉成靖宁是得了便宜卖乖,无奈她寻不出半点错,半晌才道:“你是个孝顺孩子。”
“为老祖母诵经祈福,是靖宁应做的。靖宁只盼着老祖母身体康健,您好了,侯府才能安好。”场面话成靖宁说得十分顺畅,作为一个半个混圈子的设计师,几乎信手拈来。
荀太夫人不想再看到大房的人,瓮声瓮气的下逐客令说:“我累了,你们回去吧。”
厨房备了斋饭,沈老夫人留了然大师用午饭,顺带看看琼华院的风水。小院儿的丫鬟开始帮成靖宁收拾行囊,准备跟去大觉寺。现在是六月中,正是炎热的酷夏时节,所备的衣裳皆是夏日清雅的薄衫。
因是到寺庙祈福,所以备的东西不多,却也收拾了两大车东西。沈老夫人亲自送他们到城门口,反复叮嘱成靖宁在大觉寺内要小心谨慎,不可捣蛋顽皮,不要四处乱跑。又吩咐四个大丫鬟好生伺候,看好成靖宁。
成靖宁万分懂事,说:“祖母放心,我一定规规矩矩的。”
回来将近半年,成靖宁还是瘦消的模样,想着那些市井流言,沈老夫人着实不能淡定,又怕成靖宁多心而忧虑,只在心里默默的叹气。“你明白就好。”
“祖母,您别想太多,外面那些人让他们说好了,我们做好自己就行,我没那么脆弱。”无论何时,成靖宁都很乐观,适应能力超强的她,总是一副精力旺盛,永不缺斗志的模样,总是用平稳的节奏向前,从不气馁。
沈老夫人脸上笑意初现,说:“还是我们靖宁看得开。”
大觉寺在京郊的西山上,作为皇家寺庙,庙宇占地极广,庙堂修得气宇恢宏,比一等侯府不逞多让。这里的菩萨比别处多,比别处威严,比别处大,善男信女不断,一年四季香火鼎盛。
成靖宁下马车后,被眼前的庙宇震惊了一把,对神明的敬畏油然而生。整了整衣襟,跟随了然大师一同步行进殿。她住的厢房还没收拾好,了然大师便让一个八九岁的小沙弥带她参观寺庙。
在佛主的金像前,成靖宁虔诚的拜了三拜,求佛祖保佑上一世的父母平安健康。想到这里,她突然庆幸,她还有个妹妹,可以照顾二老。
大觉寺内种了许多香樟银杏和丹桂,这时寺内已是绿树成荫,在袅袅香烟中,迸发着无限生机。大觉寺身在红尘和烟火中,有那么些许傲然独立的意境。参观完大觉寺,已是申时二刻,她住的厢房已收拾妥当,水袖通知她可以回去歇息了。
这个时节做法事的人家不多,也没有法会和佛教节日,相当冷清,成靖宁得以住到一个单独的小院,比永宁侯府的小院儿宽敞疏朗。参观之后,成靖宁颇为满意,恳切万分的表达了对了然大师的感谢。
住在大觉寺的第一晚,成靖宁在油灯下拟着未来四十九天的计划。每日卯时一刻起身,到大雄宝殿诵经一个时辰,然后晨炼,用早点,再去清莲宫听了然大师讲经。下午则习画,看书,抄写佛经。想着八月十三是荀太夫人的七十寿辰,开始琢磨送什么礼物好。
开始在脑海中搜寻知识储备,很快有了想法,决定送一架六扇屏风。既是到佛寺为老人家祈福,便描提篮菩萨的花样,绣上《妙法莲华经》。打定主意之后,成靖宁开始准备工作。




穿越之侯府嫡女 第32章
第32章
有了规划,在大觉寺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日子有条不紊的向前。她做事认真,哪怕不喜欢,也要拿出十二分的敬业精神来,认真的学习,如此一番,倒让了然大师对她赞不绝口,尤其看了成靖宁画的观音之后,还准备请她学成之后,日后为大觉寺画佛像。这些,都是意外之喜。
三日之后,有小沙弥来禀成永皓来了。成靖宁刚好跳完一千两百个百索,擦了汗换了一身干净衣裳去见她大哥。
成永皓一脸愧色,见到成靖宁忍不住道歉:“都是我不好,连累你到这里来受苦。”
坚持锻炼小半年,成靖宁的精神头甚好,闻言笑道:“哪里受苦了,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哥,别愁眉苦脸的了,高兴些。”
自己内疚了好几日,哪知她这般无所谓,不知是缺心眼还是心大,成永皓一时感慨道:“你看起来过得很不错的样子。”
“那是,我可从来不会委屈自己。大觉寺这里很好,每天诵经,听大师讲经,受益匪浅,功课我一门也没落下。你看我,这不精神多了?还有思柔表姐的事,你别放在心上,她是个好姑娘,一定会过得很好的。你也看开些,去做想做的事。”成靖宁是天生的乐天派,对待问题很积极。
成永皓原本心情郁郁,此时也被成靖宁乐观的情绪感染,笑道:“看来是我多虑了。”
“哥,你别担心我。不过如果你真觉得愧疚的话,等我回去之后,你教我骑马射箭吧,顺带教一些拳脚功夫也行。”成靖宁又开始打算道。
成永皓忍不住揪她的脸,故作不悦道:“你这没良心的,我这还在担心你,你倒开始和我讨价还价了。姑娘家学那些做什么?又不带兵打仗。”
“怎么就不能学了,你看舅公家的姑娘不是善骑射?还有英国公府的几位小姐,更是狩猎的一把好手。我身为将门后代,如果不会骑射,以后的狩猎节上落后了,岂不被人笑话?你不是说,身为武将世家的儿女,不能丢老祖宗的脸么?再说,学这些保身嘛,以后遇到坏人,我也能保护自己。我的要求不多,只消能撂倒两三个壮汉就成。”成靖宁一副精打细算的模样。
成永皓见她如此,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笑道:“好,大哥答应你。”
“说话算话啊!”成靖宁说道,和成永皓击掌盟誓。
成永皓在大觉寺用了一顿素斋,下午才动身回城。到家之后,把成靖宁在大觉寺的情况和家里人说了,听闻她在寺中一切安好,沈老夫人和成振清夫妻才放下心来。
六月下旬的日子,天一天比一天热,好在大觉寺在山上,又绿树环绕,流水潺潺,倒不觉得热得难受。这时,成靖宁描的提篮观音像,已经大功告成。她回想起上一世看的一部与佛教有关的印剧,便按照那里面的观音形象来画,圣洁慈祥的观音,脸上的笑容恬淡,神色悲天悯人。
画好之后,她写下数十种绣线的颜色,让水袖回京城去买。接着开始一笔一划,全神贯注的描写《妙法莲华经》中的《观世音品》。夏夜的天空晴朗无云,星子清晰可见,成靖宁跳完百索,洗浴之后换上一身夏衫,拿了一个桃子坐在院中的石榴树下,扑哧扑哧的啃着,数着星星好不惬意。
忽然听到一声猫叫,被吓了一跳,一个黑影窜了出来,睁着一双阴阳眼,赫然是煤炭一般黑的可可。回神之后,可可已经走到她身边坐下了,仰着头喵喵叫。成靖宁把猫抱到腿上,也不嫌热,不管它能否听懂,问道:“你怎么来了?”
可可回应她的,只有一声声的叫声。“不过你能来陪我,我很高兴。但这里没有鱼干吃,你得和我一起吃素。”成靖宁抚着可可光滑的毛皮说。可可很亲昵的蹭她的手指,成靖宁顿时受宠若惊,“你终于肯理我了,实在难得。”说着,又对着猫说了一通话。可可似开了窍一般,不再排斥她,睡在成靖宁身上。
次日清早,隔壁院子却是一阵喧哗,打听之后才知,是萧家老爷夫妻到寺里来给女儿做法事点长明灯。想起先前京城的传言,成靖宁一阵唏嘘,两位老人中年丧女,幸好还有一个孙子承欢膝下。到大雄宝殿诵完经后,回厢房后到隔壁王老夫人那里问好。
王老夫人是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看着十分干练,手脚轻便,年轻时跑江湖练了一身功夫,却不显风霜和沧桑,比同龄老人年轻上十岁。此刻穿着一身黑纱,显得凝重,脸上是欲杀人喝血的恨意。见着成靖宁来,神色稍暖,“是你呀,回京之后还不曾见过呢。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住寺里还习惯吧?”
“回京之后一直病着,不曾出门,到四月才好些。寺里一切都好,谢老夫人关心。”成靖宁站着道。
“我要去清莲宫那边了,不陪你多说话,下午再过来吧,一起去看辩经。”王老夫人曾经养过女儿,对小姑娘都是和颜悦色的。
成靖宁道了别,说:“那晚辈下午再来叨扰老夫人。”
晨练之后一身汗,沐浴之后换上干净衣裳,去清莲宫听了然大师讲经。清莲宫地方大,萧家占了一地,给萧云旌之母做法事,此地的广德堂是供香客给过世亲人供灵位之地,萧老爷夫妻便在此地给女儿立了一个。这时法事已做完,萧云旌一身黑色衣衫,站在人群中气质超然,一眼便能看到他。他本就冷冽,今时今日更添几分悲色,点长明灯时,无端的令人生出一股同情。
“今日是萧夫人的冥诞,才三十七岁,真是可惜了。”花月忍不住道。太平郡王现在还喝着萧夫人的血,在粤西那块地逍遥。萧夫人死之后,太平郡王霸占了她的嫁妆,又用萧云旌卖了五十万两。不到三个月,太平郡王又续取广西知府的女儿为妃,同时娶进一个粮油商人之女为侧妃,如今是娇妻美妾在怀,儿女成群,孙子孙女满地跑了。
或是想起早亡的母亲,萧云旌神色悲怆,刚硬的脸上显露出几分柔和软弱。成靖宁想了一阵,才说道:“太平郡王和舒太妃,会遭报应的。”如果她是萧云旌,一定忍不住撕了那对母子,为萧夫人报仇。
了然大师讲经,王老夫人也留下倾听,拉了成靖宁坐身边,两人皆是肃穆之色,静听佛音妙语。正午时,王老夫人邀请成靖宁一起用斋饭,成靖宁想了片刻应下。
男女不同席,萧老爷子和萧云旌并不在内里,去了其他地方。“你还在长身体,得多吃一些。”王老夫人不停地为成靖宁夹菜。
“谢老夫人,您也吃。”成靖宁礼尚往来,也为王老夫人夹了好些素菜。
想着了然大师说的话,王老夫人试着询问说:“听说你师从顾楷,在学工笔画?”
“四月才拜师,到现在才两个多月。顾师傅说得基本功扎实了,才好更进一步。”成靖宁谦虚着回话。
了然大师夸成靖宁的话,王老夫人还未忘记,知晓她是自谦之语,笑道:“顾大师不轻易收弟子,你能入他的眼,必有过人之处。老婆子我有个不情之请,想请你学成之后,为我那早去的丫头画几幅画像。”
“只怕要等些时候了,我不曾见过萧夫人,怕画不出她的神韵。”成靖宁慢声道,她怕画砸了,让老人家失望。
王老夫人不在意,说:“她在世时留下几幅画像,我和老头子都存得好好的,这次也带了一副到庙里来。”说着让一个头发花白的妈妈去取。“没关系,等你学成之后再画。”
老人家言语温柔平和,拳拳爱女之心让成靖宁无法拒绝,“那我试试。”
画卷展开,一个鲜活的美人跃然纸上。她抱着一只白色波斯猫,嘴角的笑意淡淡的,却很浓烈,梳着弯月髻,配着一支凤钗、一个珍珠排簪和一朵杯口大的石榴绒花,再无其他首饰。她的鹅蛋脸和萧云旌相似,相貌英气,却很美,明眸善睐,美艳绝伦。一身妃色束腰襦裙,配着烟霞一般的披帛,樱色宫绦,衬得她整个人灿若桃李,艳若朝霞。“萧夫人很美。”成靖宁由衷夸道。
王老夫人没提当年和太平郡王的破事,只说着萧夫人在闺中时的趣事,说是她们老夫妻害了她,又是一阵唏嘘流泪。“云旌像子珮。”提起孙儿,王老夫人很是欣慰,但一想到他不顺的婚事,又惆怅起来:“这孩子都十九了,老头子这么大的时候,珮儿都能爬了。”
萧云旌是萧家独苗,老夫人和萧老爷难免忧心,从他十六岁开始,一直张罗着帮他娶媳妇,只是一直没结果。
“萧大哥这么优秀,不愁没有好姻缘,您就放一百个心。”王老夫人的一阵叹息,让成靖宁想起上一世很不愉快的三段悲催感情,以及被父母亲戚催婚的各种经历,不禁为萧云旌掬一把同情泪。怎奈世道如此,也只好受着了。
走到门口的萧云旌正好听到,亦是一脸的复杂,等了一阵才扣门。
“谢老夫人招待,我该回去了。”成靖宁起身告辞,心里想着要勤快些,早日把萧夫人的画像画好。
辩经结束,已是黄昏,成靖宁迷迷糊糊的听了一下午,直觉头晕脑胀,她果然不适合哲学这等深奥的东西,尤其今天各位高僧无缝连接的佛音梵语,听得脑子转不过弯。斋饭送到厢房,成靖宁囫囵吃了几口,在院内走了一圈回房,本欲躺下歇息,想着今天份的经书还没抄,只好掌灯执笔抄写。心有旁骛,写错了好几个字,废了数张宣纸。墨竹磨着墨劝道:“要不姑娘出去走一会儿吧,半山上种了一片昙花,今夜有好些要开呢!”
“是呀!今夜要赏昙花。”昨天睡过头起晚了,今天无论如何也不能再错过。不过离子时还有一个半时辰,去早了也是吹山风。“那我再抄会儿,等亥时未再去。”有了期待之后,总算没有再出错,抄了一卷经书,看滴漏时,正好到点儿。
“叫上花月一起去。”花月喜欢花花草草,听说大觉寺的昙花开得好,一直嚷着要赏花。不过这时几个不守夜丫头都睡了,正是酣眠的时候。墨竹叫花月时,花月睡得比猪沉,不耐烦的翻过身去,裹上毯子继续睡。
1...1213141516...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