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九龙秘籍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理之外
历来供奉五通神的各个教派,都被正道所不齿,但是一来民间基础比较广泛,老百姓供奉不少,二来呢,除了淫人妻女,也没有什么大罪过,古时候被强奸的妇女大部分会选择默不吭声,而非奋起反抗,所以大多不了了之,没有证据。
这丁杰正是这么一个门派的弟子,据说凭着他的容貌,不说男女通吃吧,但至少栽在他手上的名府千金,大派掌珠实在是不少,他宣称这秒妙仙子与自己有私情,海誓山盟,还展示了秒蕊仙子的手书,金钗等证据,并扬言这妙蕊仙子,已经有了自己骨肉,自己和妙蕊仙子是两情相悦,请百花观成全。
这一下子,可不得了了,这五通观是什么名声,要是正一全真这样的大派,也就罢了,嫁过去不丢人,这百花观名声正式如日中天之时,要真是观主跟这么个人有私,恐怕名声不止一落千丈这么简单了,几个长老无法,回去找掌门商量,约定好三天,给众武林同道一个交代。并宣布,百花观暂时闭观。
也不知道是怎么商量的,三天以后,这百花观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这妙蕊真人,交出掌门信印,并且退出石门,第二就是这妙蕊真人同意下嫁丁杰,成亲之前,还按照百花观观主之礼相待。
这五通派没想到百花观有这么一手,本来这盘棋的最终目的第一就是百花观的产业,其次是通过百花观的名声给自己洗白,最后才是最还能捎带脚儿的捞上这么个美人。其实这丁杰对这美人也就这么回事,不过当时大话说出来了,没办法,也只能兴师动众的下了聘礼娶回家。这在多少人看来,几百辈子修来的福分,丁杰却并不珍惜,婚后确实也甜蜜了一段,后来这妙蕊仙子莫名其妙的流了产,丁杰也以此为借口,继续花天酒地,虽然确实这妙蕊仙子不负仙子之名,确实是少见的美女,而且修道人特有的出尘的清丽,并不是随便一个美女就能比得了的,问题是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香窃玉偷惯了的丁杰,哪里能在家呆得住,一个女人,再美,他也是有腻的时候,就这样,渐渐的,丁杰也就不再回家了。
妙蕊仙子确实是对这个丁杰一往情深,原来在妙蕊仙子闯荡江湖之时,有一次被邪派围攻,身负重伤的时候,这丁杰突然出现,把妙蕊救了。这古代的女子,接触男性比较少,而且报恩之心也比较重,基本上这英雄就美的段子,百分之百的能够成功,不像现在一样,你救了她,是活该,不给你一刀就算信用了。这丁杰当时表现的是个君子,没有趁人之危,救了妙蕊之后,也没邀请她结伴同行,只是安顿好便翩然而去,这大有古风的做法,一下子让妙蕊仙子感动了,伴随的,是强烈的好奇,从小到大,任何一个有接触的男子,百分之百的会想苍蝇一样围在自己身边,看着自己一颦一笑,哪怕说句话也美死了,没见过这样的,通常说,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好奇,就是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的开始,几番书信往来之后,妙蕊仙子就彻底被这个文武双全的仁人君子俘虏了,一下子陷入爱河,终于在一天晚上,彻底被丁杰拿下,之后,丁杰吐露了自己的门派,这妙蕊也不以为意,哪还没有个出淤泥而不染呢,这丁杰也承诺娶她,脱离五通宗,就在这秒蕊仙子回转百花观,等着自己的如意郎君脚踏七色祥云来娶自己时,却出了这么个事,但最后自己叛出师门,嫁了这丁杰,没想到是现在这么个下场,但是想到嫁鸡随鸡,也就认头过日子了。
没想到,这有一天,醉醺醺的丁杰回家之后,梦中不小心吐露了真情,原来从英雄救美,一直到珠胎暗结,都是这丁杰一手安排的,目的其实是吞并百花观的产业,失败之后,一心想着怎么能赶紧把妙蕊休了,只是这妙蕊江湖地位也在那摆着了,拿出去谁也不信,才这么晃荡到今天,甚至这孩子流产,也是丁杰的杰作。
这一番梦话,可是把妙蕊吓个够呛,不过这妙蕊也是有心计的女孩,并没有吱声,只是慢慢的调查,这纸里毕竟他包不住火,何况这丁杰天天不着家,妙蕊也是个高手,从打劫自己的贼人开始调查,一点点抽丝剥茧,蛛丝马迹越来越多,终于,在一天晚上,愤怒的妙蕊和丁杰摊牌了,丁杰出人意料的没有否认,还笑着问她,自己的计谋怎么样,这江湖中第一朵花,就这么被自己摘到手了。可能丁杰也是喝多了,还想着再和妙蕊云雨一番,这妙蕊气的直哆嗦,愤然出手。
倒是别说别的,这丁杰的身手,绝对是不错的,而且五通宗作为一个邪派,自然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手段,修炼的速度,远远不是这些名门正派可比拟的,尤其百花观的道术,基本上以养生超度为主,攻击性的法术,不过是一些防身的手段罢了,加上结婚这些年,修炼自然疏懒了很多,自然不是这丁杰的对手,没几个回合,就几次差点被丁杰制住,好在这丁杰精虫上脑,没想着伤她,总惦记着制住她云雨一番,毕竟这反抗的,和顺从的,是两个味道吧。不然这妙蕊,早就凶多吉少了,也是丁杰大意,一不小心,妙蕊祭出了自己百花观的秘传保命功夫,据说是何仙姑亲传。越墙跑了。
这长相好的男人,大抵都有草包的一面。(文扬对此话绝对是深深认同。)妙蕊跑了,这丁杰也没觉得什么,依然还是该干嘛干嘛,成天花天酒地。
不想一年以后,整个五通宗被发现全体死在自己门派,其死状,让人惨不忍睹,全身腐烂,而且尸体上密密麻麻的盯满了各种蜜蜂马蜂。让人不忍直视,这当地人自然报了官,其实官府并不像现在小说写得这么无能,这案子也很明白,基本上就一个嫌疑人,妙蕊,很快就下了还不文书,但是由于所处并非一地,加之江湖中人也刻意帮忙隐匿,最后也成了一段无头公案。
“难道说……”金萌轻轻的问,旁边的刘欣,早就哭的一塌糊涂,在用文扬的袖子,擦着眼泪。
“没错,之后就是这妙蕊,秘密回了一趟师门,交代了自己的行为,她用的就是这蕤燾阵。”文扬点点头,又掏出一个手绢交个刘欣。
蕤燾,顾名思义,蕤是花瓣花蕊,燾,是环宇,环绕的意思,这阵法的原理,没人明白,因为百花观虽然也是道门一脉,但是这道术却和所有家不同,但是从那以后,百花观慢慢的衰落,到宋末,就绝传了,这法术,自然也是没了,但是当时几大派,还是实地考察以后,得出了大概其的结论,几大掌门推测,这蕤燾阵,主要是靠花,花自然是植物,有好有坏,无论好坏,都是阴气阳气决定的,这蕤燾阵,逆转当地阴阳,但是只影响花的生长,把所有的花,变成毒花,毒花基本上都是芬芳无比,处于阵中的人,不会有察觉,这种毒,让人慢慢毒发,不会有一点察觉,尤其还是芬芳异变,基本上无药可解,更毒的是,人死之后,这满身芳华,还会不断的吸引各种动物来采蜜,不但是蜜蜂,马蜂,苍蝇等等,只要是以植物为食的,都会闻味而来,最终让死者死无全尸。
“这妙蕊,真心是个苦命人儿啊。不过这确实有点狠了。”金萌最后一句话,给妙蕊做了总结。
“一个女人,最重要的,无非是爱情和孩子和亲情,这三样,都被这丁杰毁了,自然会疯狂。”其实,张梦说的,是真理。
茅山九龙秘籍 第二百五十二章 顿悟
“你不是说着百花观已的道术已经绝了么,怎么你还能知道这有人死在这,就算你听杨文龙说过,也不对啊。”这是金萌和刘欣共同的疑问。
“中国这个东西,历来是很神奇的,很多时候,我们信誓旦旦的说着,某某东西,已经绝传了,也许过几天,在哪个不经意的时间地点,又再次碰上,国家太大了,民间也太广了,一鳞半爪的,很轻易就会落在有心人眼中,藏拙,藏拙,总是藏了太多,您可死了写成书埋进地下,也不愿意有生之年传给谁。”
百花观的道法虽然出奇,但是再出奇无外乎也是道术,只要是道术,就离不开基本的道术理论,百花观自然也是一样,这五通宗虽然是臭名昭著,但好歹也是大派,单说实力,根本不是百花观能够比拟的,这妙蕊一个人团灭五通宗,在当时,也是震动整个道门的大事了。自然,各家各户也都去探听情况,大概其的意思,也差不多被看个七七八八了,神霄派汲取众家之长,也弄到了一份阵图,杨文龙当时也给文扬看了,文扬对这个蕤燾阵,可谓是彻骨寒啊,原因无他,负心的女人太多了……
既然这有蕤燾阵,自然就有两种可能,这阵法用过了,或者没用过,用过自然会有结果,于是,文扬喝止了刘欣,又猜到了这里有受害者。
“可惜啊,没有脸了。”文扬翻动着地上死者的尸体,看来看去,也没有任何头绪,没有任何能证明身份的东西,而且被各种昆虫撕咬的面目全非,看来这蕤燾阵,果然是毁尸灭迹的无上法宝啊。
据刘欣说,这石桌底下,本来藏着五柳居士陶渊明的一卷道书和两颗丹药,有什么作用,她不知道,但是看当年陶渊明这么郑重其事的藏在里面,估计可能会有什么作用,本来打算拿出来给文扬和金萌参详,现在,也是没有了。
没想到这刘欣还有这份心思,文扬习惯性的抱了抱她,在面上亲吻了一下,表示感激,没想到这刘欣却看见蟑螂一样,一下子跳出去七八米,指着文扬,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文扬这才想起,面前这姑娘,虽然也叫刘欣,但是内心早已不是那个和自己有肌肤之亲的女孩了,还记得那天在山洞里文扬流量的一瞬,也许,面前这个伤春悲秋的女孩,也只有五分之一,甚至更少的刘欣记忆了吧……
文扬意兴索然,轻轻的给刘欣赔礼,也就不再提这个事了。
一时间,场面有些沉默,终于,金萌打破了沉默:“我们走吧,去山里看看。看看那天门中断楚江开……”金萌给文扬解了围,但文扬又开始发愁了,其实,一直以来文扬都或多或少的回避着这个诗句和话题,这句诗,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全文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首诗,文扬倒是详细的研究过,谁叫高考的时候,这是重点呢,诗词解析一般文扬第一句话,就是:《望天门山》是李白开元十三年(725)乘船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有感而发,并没有什么特别用意。
“这我也看了不少李白的介绍了,说这个人很了不起,你给我讲讲这首诗好么。”刘欣在一旁也说。
“好,边走边说吧。”一边引着两人往前走,文扬一边叹气,刘欣是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不知道几百年以后的李白,稍微有点印象,还是估计还是飞儿在图书馆看书得来的,至于刘欣,你能指望一个学计算机的运动型女孩,对李白能有什么研究?我们中国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太不了解自己的文化,以了解自己的文化为悲哀,以知道一些外国文化为荣,他们哪里知道,历史上,中国文扬的灿烂,让每个征服我们,和被我们征服的民族,都变成了我们,蒙古如此,满清亦如此,新罗,琉球,现在依然认为自己是汉文化的传承。
“咳咳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
《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文扬在有气无力的背诵着当年诗词鉴赏中写过一遍又一遍的陈词滥调,刘欣却听得津津有味。
“照这么说,这地方不一定在哪?也许,不在这湖南?”刘欣终于听出来些什么了。
“没错,关于天门山的地点有人说在安徽,有人说在湖南,有人说在湖北……莫衷一是,我们只是凭借惯性来到了这个天门山,但是事实,却不好说。”文扬摇摇头,如果跟天门山有关的都去一遍……那工程量足够叫文扬上吊的,但是如果这里找不到,那只有去湖北看一下,然后去安徽。
“找天门山,是为了干什么呢……”刘欣突然问了以个很可爱的问题。
“我晕,还不是为了……”这时候的文扬,却突然说不出是为了什么,是啊,为了什么?为了找师傅?为了拯救中华,为了自己心中的执念,为了和林囡交差??用一句流行的话说,谁他妈知道为了什么。难道,仅仅为了金靖业说的那句话?
“为了……为了龙脉。龙骨”文扬思考半天,也只是得出这么个结论,
“对啊,这是最简单的,最本源的,一个圆,你站在原点和你走一圈回到原点看到的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看到了太多,自然,就顾虑了太多。”这次却是金萌在说话。
“人在道中犹如鱼在水中,难道泡在水里的鱼还要通过什么渠道来证明水的存在或是想办法得到水?那如果用全真道的说法就是:“你现在还没得到自己的真性所以你现在看到妄相,必须还原真性得到自己本来面目才能认知真道。你不能用自己的识神去思考什么是道,必须自己的元神去合道”这也是一样,要是想找到楚江开的秘密,未必真的是要去楚江,这和封门村是不一样的。封门村,那个是虚妄,固执在于本念。人同于此,修行悟道,悟的也是这个道理,人如何与己相处,如何与人相处,又如何与世界相处,只有当你真正明白之后,你才能在今后的人生中不在迷失。”文扬敲着自己的脑袋,眼神,却越来越明亮。
“一切真常,一切都是圆满的。只是自己其一而随波逐流而性迷命癫,其二为依然一体全真自然,而独我“性坚命固”。性能先坚,而命固方有着落之处。方知行功必先从心性下手。否则树虽大枝虽粗而无根可固之处。”刘欣笑着,说了一些听来仿佛不知所谓的话。
“哈哈,是啊,频道三十年前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宝贝儿,你不愧是和陶老混过的人。”文扬笑了抱起来刘欣,不顾她挥舞的拳头,又狠狠的亲了一下。
旁边金萌也没有阻拦,淡淡的笑着,其实她比文扬早明白了一点,虽然,她的迷惘,还在文扬之上。
“我明白了。”文扬和金萌同时说道,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一切,尽在不言中。
茅山九龙秘籍 第二百五十三章 玉
今天两更---------
一直都在说文扬是修道的天才,并不仅仅是体现在一些道术修炼的速度上,按照外公的说法,师傅金靖业在道术修炼上,要比文扬还快,而且洁身自好这方面,也远远不是文扬这花花公子可以比拟的,要不是在封身寄石上,有金靖业传回的真灵帮着修补文扬的真元,不知道我们的文大公子,现在已经死了几次了,但是即便是这样,外公依然认为,在天才程度上,文扬是要优于师傅金靖业的,为什么?原因无他,道术道术,归根结底他是道的法术,重点自然是对道的理解,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道有恒道,非恒道,可道,不可道,可感知,不可感知等等·.....之分。道,这个字包含无数法则,而不是一个组织,一个家族,所为悟道就是不停的升华自身,寻找生命的本源,成就永恒。《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和佛一样,讲究悟,甚至更加讲究悟道,也许佛家你可以苦修一世,积德行善,来生能托生一个好人家,但是道家不一样,道教也许在全世界的宗教范围,都是一个异数,基督教极其分支也好,佛教也好,伊斯兰教也罢,甚至包括一些邪教,都在讲,人死后如何如何,死后如何如何,而道教,包括整个中国文化,都是讲求的生,修生,而不是修死,修道可以长寿,可以有这样那样的神通,可以与天去争,修今生,而不是修来世。说句不恭敬的话,在对大众的蒙蔽性上,稍微差一点。
说白了,道家,是精英教育,佛家,是基础教育,道家告诉你,你要是学的好,羽化为仙,寿与天齐,从此逍遥于天地之间,你要是学不好呢,三灾五难的,叫你化为灰烬,连转世投胎都别想了,而佛教则告诉你,学不好没关系,就是死了成就小店,什么?学习极差,没关系!佛祖会渡你去极乐世界享福的,啊!杀人放火的事都干了,没事,放下屠刀,自然立地成佛,要是学习好,就更厉害了,西方各种大乘正果等着你了。当然,这说的有些玩笑话,单说教义上,佛教要相对深厚,而道教很多都是吸收佛教和各种宗教改良的,面也比较窄。说白了,欺骗性差着,这也符合中国人的特点,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是擅长的手工,实践性的工作,比方说我们可以做出指南车,却极少有关于齿轮的相应理论,我们最早搞出了勾三股四玄五,但是却没有一个成套的理论去解释阐述,说简单了,我们看各种电影小说也好,活跃在除魔卫道第一线的,永远都是道士,极少看见道士去讲经说法。
既然是精英教育,自然是需要尖子生,文扬是极少的天生文史类的天才,对于历史政治,有着天生的感悟能力,一般来说,这是很少的,因为这些,其实最需要的是阅历,只有经历过,才能有个分析,才谈得到是不是深刻,正确,就好像你一个富二代,也许能写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是永远写不出:“潦倒新停浊酒杯”一样。
对于人文的理解,造就了文扬对道的理解,还有一点,是金靖业所不具备的,文扬这个人,更接近庄周的潇洒,“庄周晓梦迷蝴蝶。”不仅仅是一个行为,更是一种境界,一种圆润通达的潇洒,而金靖业这样一个倔强的人,缺少的,却正是这些。所以外公断定,文扬在道术的成就,要高于金靖业。
就像现在这样,刘欣只是看文扬这心灰意冷的样子有些不忍,便出言点醒,劝慰,却没想到,让文扬悟出林囡让他来的真正目的。
当下,拉着金萌和刘欣,一人又亲了一下(这次就已经是文扬诚心占便宜了。)只是轻轻的说了:“走,咱回家!”
金萌也笑笑,顺从的跟着文扬,只剩下一个刘欣,不知所云的呆着,自己就劝了这小子几句,他悟出来什么了。看文扬的样子,也没打算再说什么,于是也一赌气,默默的跟了上去。
回到天津,这几天文扬出奇的沉默,并没有着急去美国复命,而是满世界的和金萌去找新闻看,天津图书馆的旧报纸,基本都叫他看绝了,各个网站上的东西,也只看新闻,完全不是那个一上网,先看体育,然后看文史的怪人。各种报纸,记了一本,谁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就连金萌,这次也是一知半解。问文扬,文扬也不说,只是一个劲的翻着,偶尔找个静室打坐坐一天,刘欣无聊。拉着金萌去逛街。
就这么翻了一个礼拜,文扬终于从书房走了出来,金萌正在吃早餐,猛的看见文扬,一下子笑了出来,文扬这一周,除了上网,就是看报纸,再不就是打坐,偶尔吃一口金萌送进去的快餐,脸色有些发黄,胡子拉碴的,和网上的犀利哥有一拼,抬头看了看文扬的表情,脸上是一种兴奋带着阴郁又有点愤怒的神情,金萌从来没有想到,一个人脸上能有这么复杂的表情,也收了笑,轻轻问道:“怎么了?查到什么了。”
文扬摆摆手,却问道:“那丫头呢?”刘欣这几天拉着金萌整个天津市都逛过来了,饶着自己是运动型美女的底子,也多少有点受不了了,这不,一早晨,还没起呢。文扬也没说什么,去洗了个澡,回到客厅,吃着金萌剩下的早餐。
“不对,萌萌,这个东西是哪来的?”文扬突然看着文艺架上的一块玉问道。这新别墅,虽然是精装修,但是最后的陈设,还是文扬金萌和王琳夫妇一起琢磨的,摆件虽然不是价值连城,但也算是精品,一件件,文扬基本上都是亲自过目,这多了这么一块玉,自然分外显眼。
“我上周四和刘欣去沈阳道,一个男的卖的。”金萌迟疑了一下,回复道。
天津市有个著名的文物市场,就是沈阳道,和北京的琉璃厂相仿佛,文扬偶尔也是会去看看的,但是很少出手买些什么,这年头,人都聪明了,捡漏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好歹有个看上眼的,自然是个高价,文扬以前不过是个家里条件稍微好点的学生,所谓穷文富武,平时给自己填营养品,买各种乱七八糟的小玩意也是比花销,朱砂那东西,一小块就几十上百,对于一个学生,确实不便宜,更何况更贵的礞石粉,加上文扬又喜欢电子产品,所以自然买不起这些古玩,后来有点钱了,也就没时间了,这一般二般的东西,也就看不上了,去的就更少了。
但是小女孩都新鲜啊,听说周四开市,就拉着金萌去了,正好,看见有个人神秘兮兮的在那站着,旁边围了一大圈的人,看这意思,金萌想起文扬给自己讲的古玩市场的段子了,这样的,一般都是过不下去的,把自己家里的东西偷出来卖了,卖个仨瓜俩枣的,好出去上网玩游戏之类的,这样捡漏的机会比较大,不过也有不少人故意这个打扮,来吸引一些财迷心窍的人上当,所谓大梨赚财迷,自古已然。(大梨,天津话爱吹牛骗人的人,天津话“大梨”,俗称吹牛皮,天津人谓之说大话。有据可查,天津有一种吹糖人儿的小生意,把饴糖放在小火炉上,有小孩来买,抻出一小块饴糖,捏一捏,再放在嘴上把它吹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而此中最省力的一种形状,就是把它吹成一个小圆球,然后再捏一下,说它是个什么东西呢?就说是一只大糖梨吧。于是人们就把说大话的人,比做是吹“大梨”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