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中途吃饭喂马,这个没问题吧?兰朵细心地问道。

    从长安到洛阳,大约是八百里,来回就得一千六百里,这路程可不短,单人单马可带不了多少补养,百里追风体形大,一顿少说要吃几十斤精料,路上带不了那么多。

    长途奔袭,对马损伤很大,就是少喂二次夜料也得掉膘。

    郑鹏很通情达理地说:那当然,累了可以在路边打尖住店补充给养,不换人,不换马即可。

    好,就按你说的办,什么时候开始?兰朵有些急不及待地说。

    刚刚赛完马,马力受损,这对兰朵郡主不公平,而我也要花时间做些准备。郑鹏大度地说:不如这样吧,三天后,辰时,还是在这里,我们从朱雀门出发,如何?

    一言为定。生怕郑鹏反悔,兰朵马上应了下来。

    趁着李隆基和苏禄可汗愉快地交谈时,郑鹏小声地问张九龄说:张拾遗,那位哥奴是谁?

    李隆基不叫官职,也不叫爱卿,这个哥奴应该是李隆基的宗室子弟,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熟悉,郑鹏好像在哪里听过,可怎么也想不起来。

    哦,他是太子中允李林甫,别名哥奴,出自郇王房,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张九龄解释道。

    说完,张九龄有点好奇地说:郑乐正,某很好奇,你怎么用一堆木头,就能比苏禄可汗的百里追风快,刚才你看兰朵郡主时双眼发直,你不会故意一掷千金,就为博美人一笑吧?




188 兰朵的自信
    原来是李林甫,难怪哥奴这个名字听起那么熟悉。

    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又一位名人粉墨登场,郑鹏有些激动之余,又有些庆幸。

    为见证历史激动,为李林甫还没有坐大庆幸,有自己在,这位喜欢弄权术的家伙,怕是难有出头之日了。

    对,不能让他上位。

    郑鹏思如电转,嘴上还笑着回答张九龄:山人自有妙计,张拾遗,你就等着看好戏吧,对了,三百两黄金有点多,一时筹不齐

    千金博美人一笑?自己可没那份闲心,美人拿千金来博自己一笑还差不多。

    某官低禄薄,爱莫能助,郑乐正,你还是找他人吧,失陪。张九龄哈哈一笑,很没义气地跑了。

    跑得还挺快。

    宴会吃完,比试完了,新的比试又三日后,苏禄可汗有带着女儿和手下告退,等苏禄可汗一行人走后,一个小太监把郑鹏请到高力士身边。

    就知这李隆基会沉不住气,在离开时,郑鹏有意落后。

    见过高公公。郑鹏笑着说。

    高力士上下打量了赵鹏一眼,好像想问些什么,可最后没问出来,而是径直开口道:陛下让杂家问你,有几成把握?

    八成以上。郑鹏一脸肯定地说。

    哦,那挺高了高力士一脸好奇地说:郑乐正,杂家问你,用一堆木头,真能胜过安禄可汗那匹百里追风?

    郑鹏也没有隐瞒,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高公公,某不是背着的一堆木头走,而是用木头做成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就叫脚踏车。

    本想说自行车,又怕这位高公公望文生义,理解成自动行走的车,这不是他想像力丰富,而是在三国时期,智商近乎妖的诸葛亮就发明了木牛流马,说成踏踩车更形象一点。

    脚踏车?这是什么来的?高力士搜刮枯肠也没听过这种车,有些吃惊地问道。

    郑鹏信心满满地说:怎么说呢,就是用脚踩,它就能快速推动,要是短距离比不上马快,但跑得远的话,我有信心把苏禄可汗的百里追风变成百里吃尘,不对,就是尘都吃不上。

    马的速度很快,加速的话,好像一会儿就跑得没影,但是马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持久力不足。

    世界上最快的马,应是英国的纯血马,跑1000米的记录是53秒7,也就是每秒跑19米,轻松把人甩在身上,10000米的纪录是15分46秒,平均是每秒跑105米,只有前面峰值的一半左右。

    说明跑得越久,马的速度越慢。

    也就是说,如果马一直跑,时速大约在40多公里,问题是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能创纪录地跑,马会累,要休息,就以蒙古马为例,一天八个小时也就是80公里左右,跑不了多远。

    但是,自行车就不同,虽说速度不如马,但不用休息,不用喂草加料,只要人有力气,就可以一直前进,时速可以达到15公里左右,只要身体好,一天只踩八个小时就120公里,折合240里,路程越远,优势越明显。

    古代设立那么多驿站,其实就是方便信使换马,驿字是马字边,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最初用途。

    像一些主干道,多是三十里一驿,碰上八百里加急时,连续催马跑三十里,马的速度很明显下隆,这样正好换体力充沛的马。

    骑兵上阵打仗,至少准备两匹马,打仗前骑备用马,把武器供养放在备的用马身上,就是为了让主力马休息蓄力,一会冲锋时能跑得快一些。

    郑鹏看过自行车的趣史,知道自行车就在发现初期,就已经有很多辉煌的战绩

    1801年,俄国农奴阿尔塔莫诺夫骑着自己制造的木制自行车,行驶2500公里,赶到莫斯科向沙皇来历山大一世献礼,亚历山大一世见到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当即下令取消了他的奴隶身份。

    德国人德莱斯是一个看林人,每天都要从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发明一种交通工具的**。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轮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吗!就这样,德莱斯开始设计和制造自行车。他用两个木轮一个鞍座一个安在前轮上起控制作用的车把,制成了一辆轮车。

    1817年,当德莱斯第一次骑自行车旅游,一路上受尽人闪的讥笑,他决心用事实来回答这种讥笑,在一次比赛中,他骑车4小时通过的距离,马拉车却用了15个小时。

    这些事例都可以证明,自行车比马的优胜。

    郑鹏选择往返洛阳,就是最大损耗那匹百里追风的耐力。

    听到郑乐正这么有信心,杂家也可以安心向陛下交差了高力士顿了一下,递过一块令牌说:这是皇上赐你的令牌,凭此令牌,工部的工匠储存的材料,可以任意调动。

    高力士也怕郑鹏是喝高说胡话,亲自听到郑鹏的保证,这才放下心来。

    说了这么多,就这句最动听,郑鹏谢过后,美滋涨地接了过来。

    做一辆轻便结实的自行车,材料可不能马虎,郑鹏还怕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有了工部的支持,这下心里更有底了。

    听说工部的库房,材料堆积如山,而全国出色的各种匠师,大半聚集在工部,复杂的指南车都能做出来,更别说构造很简单的自行车。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回住所的路上,坐在马车里的苏禄可汗,有些疑惑地说:用一堆木头,不用推不用拉,光靠自己就能比俺的百里追风快?是会仙法吗?

    百里追风刚刚跑了那么久的路,苏禄可汗爱惜马力,没有骑马,而是选择和女儿一起坐马车。

    坐在苏禄可汗对面的兰朵有些不屑地说:阿爸,你想多了,真有仙法,大唐早就把吐蕃打败,哪里还千方百计笼络我们。

    说得倒是,郑副使说做一个工具,会不会像三国诸葛丞相那样,类似木牛流马一样的机具?安禄可汗突然紧张地说。

    苏禄可汗喜欢华夏文化,特别喜欢与打仗有关的典故,诸葛亮是他最喜欢的人物之一,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非常推崇。

    兰朵撇撇嘴说:阿爸,你想多了,木牛流马早就失传了,真有木年流马,大唐还会每年花大笔钱财跟我们购买战马吗,再说,书上说木牛流马走得很慢的,怎么也比不阿爸的百里追风。

    顿了一下,兰朵有些不屑地说:那个郑副使,就是一个大唐书生,他们这些书生,嘴唇上皮子顶天,下皮子碰地,最喜欢说些浮夸的话,说话都没边了,分明多喝了几杯马尿就吹嘘,送上门的横财,不要白不要。

    长安太繁华了,商品琳琅满目,兰朵看得眼都花了,只恨自己的钱包太小,听到郑鹏大言不惭,主动激他加大赌注。

    三百两黄金,那是三千贯钱,天啊,这可以买很多她东西了。

    苏禄可汗有些犹豫地说:可万一那位郑副使真赢了,怎么办,那可是三百金啊。

    不会的,阿爸,女儿会全程盯死他,不给他一丝可乘之机,他肯定赢不了。兰朵一脸坚决地说。

    俺说万一。

    兰朵嘴边露出一个狡猾的笑容:阿爸,你忘了,大唐陛下给女儿的赏赐吗?



189 恬不知耻的郑鹏
    只有三天时间,郑鹏一刻也不敢浪费,下了朱雀门的城楼,转身就往工部走去。

    有了御赐的令牌,高力士那边也派人打了招呼,大约二刻钟后,郑鹏就要了手艺精湛经验丰富的木匠铁匠各十名,还拉三大车工具材料,然后直奔三宝号。

    在工部有点不习惯,还是回三宝号好,自己的地头,老胡老丁这两人和郑鹏合作过多次,用着也顺手。

    这次比赛关乎到大唐的声誉,也影响到自己的前程,郑鹏不敢马虎,虽说三宝号有自己造车的能力,还是从工部调了二十人过来。

    一回到三宝号,郑鹏把人交给老胡老丁,让他们熟悉一下人事和环境,郑鹏马上画设计图。

    自行车的构造很简单,大约分为车架车轮脚踏刹车和传动部分,像多功能这类就省了,郑鹏的要求就是简单轻便快。

    还要方便维修。

    谈条件时,郑鹏同意可以到路边吃饭住宿拿供养,就是怕车子半路坏了,自己要更换零件,这可是木制的,还要骑一千多里,也知能用多久。

    一些小巧的零件可以随身带,但像车轮车架这类,可带不了多少。

    自行车可以分为链动和非链动两种,考虚到这是大唐,制作的时间也短,郑鹏决定在设计上优化一下,可以在链动和非链动之间切换。

    链了断了,就用轴动的形式。

    前世主要出行工具就是自行车,平时坏了都是自己修理,郑鹏对它的构造了如指掌,不到半个时辰就设计完毕,然后把人分成几个小组,开始着手打造大唐的第一辆自行车。

    三宝号开始热火朝天地赶制,而三宝号外面有点不消停,不时有人在外面窥探着,除了苏禄可汗派出的耳目,不少好奇的人,也纷纷想看郑鹏在干些什么。

    用一堆木头就能战胜苏禄可汗那匹千金难求的良驹,听起来就觉得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含元殿内,高力士禀报道:陛下,郑乐正带着工匠在靖恭坊一家名为三宝号的宅子内,好像是打造机具,一天一晚都没停息,老奴要不要去看一下进展?

    由他去吧,他既然说有信心,就不要打扰他,朕也想看看,三天后他能给朕一个什么样的惊喜。

    陛下圣明。

    对了,比赛时提一下,朕也要看看,郑乐正用一堆木头能做出什么。李隆基吩咐道。

    遵旨。

    驿馆内,听到郑鹏一出宫就去工部,拉了一群工匠关门叮叮当当敲个不停,兰朵有些疑惑地说:奇怪,难道他真的那么厉害?不对,不对,肯定是他怕交不了差,现在故意装样子,比赛开始时,就会找各种理由不参赛或中途退出。

    郡主,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偷偷派个人去看看?

    千万不要兰朵闻言拒绝:就是知道也无力改变什么,要是让对方抓到,就说我们怕输,故意派人破坏,那样他就有理由不参加了。

    顿了一下,兰朵一脸轻松地说:反正还有二天,到时就真相大白了,对了,看好马,别让人对马下手。

    比赛中不出盘外招,就是怕比赛前出,有些人为了胜利,不择手段,在马食里作手脚,这种事可没少见,兰朵一回来,马上派人严密看护百里追风。

    就怕郑鹏派人对它不利。

    放心吧,郡主,十二时辰都有人看着,喂水喂食都是我们自己人。手下连忙说道。

    那就行,喂好百里追风,现在它可是俺的财神爷。

    三场比式输了二场,特别是李隆基的紫电惊雷输给了苏禄可汗的百里追风,还是当着长安百姓面前输的,这让长安的臣民很不甘心,没想到,郑鹏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郑鹏也算是长安的名人,老百姓对诗词这些不感冒,但对那些风花雪月的事特别有兴趣,茶余饭后一个个能说得口沫横飞,郑鹏是平康坊第一点花手,在平康坊拥有很高的人气,特别是一首诗把林薰儿捧上第一花魁林薰儿更是大胆示爱这件事,老百姓百说不厌。

    听到郑鹏将与突骑施的兰朵郡主比赛,扬言用一堆木头就能战胜那匹让长安百姓痛恨的百里追风,两人还下很大的赌注,有人说两人赌千金,有人说双方拿自己作赌注,反正越传越玄乎,以致全城关注。

    八月二十日一大早,长安城的宵禁刚取消,皇城门前就有百姓陆陆续续地集合,没一会就聚集了上千人,有些百姓还提着马扎来,一边啃着胡饼一边和熟人有聊天:

    黄叔,你怎么来了,今天不出摊吗?

    天天出,累,今天就当歇一日,正好凑个热闹,听说陛下也会来,还能看圣颜呢,小周,你今日不去上工?

    嘻嘻,和黄叔想的一样,今天和东家告个假。

    还好来早一点,我家老头子还说晚点再来,幸好没听他的,要不挤都挤不进。

    你说郑乐正靠谱吗,苏禄可汗的那匹马可真是神骏,连陛下的紫电惊雷也输给它,那可是长安的马王,跑得最快的马。

    在陛下面前夸下海口,肯定有底气,就是想不明白,郑乐正怎么用一堆木头赢。

    一众吃瓜群众一边等一边聊天,人越聚越多,卯时二刻还没到,整条朱雀大街两边挤满了人。

    你们看,姚相的家眷来了。

    咦,那不是岐王府的人吗,他们也来看热闹。

    突然间,有人大声说:哗,你们看,听雨楼的花魁钱柳儿姑娘来了。

    那,那不是群芳院的肖团儿和丽春院的王媚儿,还有那么多姑娘。

    郑公子果然是平康坊最受欢迎的大才子,一场比赛这么多姑娘捧场。
1...979899100101...4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