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明传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问道玄明
蒙面纱巾女子不由地感叹道:“老禅师真是佛门大德、不辞辛劳,事无巨细,诸善奉行!令我等好生惭愧,待我回去也要惩戒下人,不得目无王法、仗势欺人、恃强凌弱、为所欲为!”
因缘禅师合掌,口宣佛号,道:“善哉!善哉!南无阿弥陀佛!”
却说素贞一行人回到客栈,才发现衣服皆有破损,素贞随身携带的银票,也遍寻不见,正在苦恼发愁,衣食住宿,都无法解决,这可如何是好?
于是素贞提出将祖传的碎玉剑拿去当铺当掉,以解眼前之困境,众人虽然都觉得素贞付出太多,不欲她再典当家传之物,但是也苦无良策,一筹莫展,
素贞忙开导道:“钱财乃身外物,既可用,亦能来,何须太吝惜!”
然后大伙只得陪素贞去当铺典当,说来也巧!正好碰见前来打听的小沙弥,小和尚说老禅师受人之托,要转交一物给他们,要他们随他一道去白马寺,于是众人又重返寺中,因缘禅师将黄金取出转交给素贞他们。
众人真是有如绝处逢生,不禁对因缘禅师施顶礼致谢,因缘禅师亦留他们在寺内用过斋饭,再返回客栈,大伙更是心花怒放!
寺内后厨做得素菜,非常可口,有冬笋、豆乳、馒头面食,糯米桂花糕,让他们吃得是大快朵颐,不亦乐乎!不觉天边银钩高悬,人间灯火澜珊,众人辞别老禅师,兴尽而归!
次日,大家将黄金兑换成银票,黄金份量之重兑成的银两,也足够他们滞留京城衣食住宿之需了,各人又去置办了一身新衣,都舍不得买太贵的,只求干净素雅即可。
算算大考还有些时日,素贞将在文曲星宫内,书山古道边的石壁诗文,一一默记摘录下来,按诗词歌赋策论,分门别类,圈点筛选出可能会被选中的考试题材与重点,
让秦骁、姜然每天念诵,背记下来,后素贞又回忆增补了更多的佳句妙文,让二人熟读熟记,一一牢记于心中,务求做到烂熟于心,出口成章!
终于漫长的等待结束,大考那天,京城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云集京师,南腔北调,各地风俗,汇聚一堂,这次参考人数是历年之最,犹如洪水泛滥,到达顶峰
因为本届科考有一项非常重大大的革新,就是为了更大程度的选拔出经世之才,实干之人,不拘身份高低贵贱,不需要获得秀才、举人、贡生等一级一级应试身份,只要有各地或京城的官学私塾与社会名流的举荐信件,即可参加考试。
为此京城还专门应运而生了一个社会性质的商学会,即由熟读经史、有名望的老学究坐堂,想要取得入考身份的人必须交纳费用,再经老先生鉴别学子具不具备参考能力,
合乎要求就写上署名的推荐信件,交由官方勘验,署名的老学究如果不负责,官方会追究他的责任,打入大牢的,所以不是随随便没有任何规矩的。
不符合条件的,本来“鉴别”费用是不退的,但是后来引发诸多商业纠纷与争议,于是不符合条件的退还大部分银两,只留少量的人工“报考鉴定”成本费。
一时间生意出奇的火爆,求写推荐信者昼夜蹲点,排起了长龙(好象今天春运或固定时点南下打工排队买车票一样)景观独具,盛况空前!
于是让众商贾纷纷效仿,此类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遍地涌现,真仿佛一句唐诗所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本来素贞他们也想参与排队,去要个推荐信,但是无奈人实在太多,等待非常之焦灼缓慢,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因缘禅师又一次向他们伸出了“慈善”的橄榄枝!
他让小沙弥将众人请至白马寺内,并亲自为素贞、秦骁、姜然每人各写了一份举荐信笺,加盖白马寺的寺印,以因缘禅师的社会影响力与身份地位,比之社会名流尤胜一筹,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玄明传说 一百三十四章 应试——阴晴不定
素贞、秦骁,姜然三人穿戴打扮整齐,在进考场前,免不了心里暗自祈祷一番,当然素贞不是为做官,只是为救人,而秦骁、姜然的心愿一致,就是能双喜临门,改变命运,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的快乐莫过于此了。
自古道:学成一身文武艺,只为卖与帝王家!翻译剖析一下,就是三更灯火、五更鸡,起早贪黑,“与鸡共舞”,练得一身蛮肉,学得一脑子“坏水”,就是为了给财大气粗的皇帝大佬打工卖命!
一个极力想把自己推销出去,“卖身”给能给他带来荣华富贵或是建功立业的“金主”大佬的知识分子与武力分子,所谓功名利禄理想抱负,说白了大抵都不过如此!
考生学子们依次入场,照例会有如虎视耽耽形态的官吏检查,避免作弊夹带书册纸条,进入考场内,所有的时代,其实人生的内容都是相通的,
时至今日,考试舞弊的形式与方法,千年如一,甭管怎么变,不过是书本与纸条两种基本模式,当然有人会说科技通讯电子工具,但那也不过是书本与纸条的延伸传递或是乔装打扮、改头换面,实质内容一点没变!
于是在有如过江之鲫的考生入场过程中,素贞看到时不时会有被捉住抓出意欲携带“机密”入内者,比如某位拿扇子的儒生,因被发现有“玄机”藏在扇子夹层内的,于是当场逐出,取消资格,并备案在册,两年内不得再考!
还有被发现一些闭口不言不笑,表情僵硬、面部不自然的儒生,原来嘴里含着所谓的药丸内,里面也是有大“文章”,
然后还有把纸条藏在头上戴的帽子或扎紧头巾中,将大腿上内侧写满文字者,花样百出,不一而足。
并且目睹有来迟不能进入考场的,苦苦哀求考官放行,甚或跪下乞求,心中倍觉五味杂陈!都只叹功名利禄误人非浅!
好在素贞他们的举荐信是因缘禅师写的,以他的德行与名声,检查官没怎么细查,否则单这一关,也让素贞紧张得不行!
进入考场,素贞不由得心底叫绝,因为须保证科考的公正公平、公开透明,考场居然不是在室内,而是在空旷的露天场中,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每名考生座位,竟然是一个一个的笼子,每个笼子相隔甚远,就是为防止纸条传递
每个笼子高两丈,长宽相同均为一丈,上面覆盖防雨水并遮阳的油纸布盖,笼内一张桌,一把椅子,桌上是笔墨纸砚,另有一葫芦饮用水,考生入内后上锁,外面可以清清楚楚看得到考生的一举一动,监控力度非常大!
科考时长两个时辰,每份陈列在桌上的纸卷上,已给出了论题(就象现在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一样),让学子们阐明论说,字数不低于一千,每名考生入内,至少要呆上一个时辰方许离场。
素贞入笼中,不由感叹,功名如樊笼,几人能看破?她看了下纸上的论题是出自《论语》“吾未见好德有如好色者”,这是孔子礼遇卫国卫灵公的宠妃南子后,发出的感叹,意思是,夫子没有见过喜欢美德如同喜欢美色一样的人。
说来也巧,之前素贞见过兆廷写过一篇与此有关的文章,而且写得非常通达流畅,词义俱佳,然后素贞又结合自己在书道古壁上的一些前辈大德与天人的高论妙解,再融合自己的观点看法
有如三缘和合一般美妙,下笔如有神助,笔底如走蛟龙,理正言明,分合有度,严谨缜密,正反兼顾,纵论古今,发人深省,引经据典,振聋发聩,
如起笔一句:“美德者,理也,美色者,情也,何以待之,夫子有言: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素贞满腹经纶,下笔千言,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大约一个时辰不到就写完了,当她落款将李兆廷名字写上后,不由得长吁了口气,心中的感慨,俱如春风下的冰雪消融。
随后她细想给秦骁、姜然的范文里有没有相关题材,发现都有相关的内容,相信他俩过关不难了。等到她先出考场,在等待中,陆续见到有考试完后下场出来的学子,不乏许多没考好的,或失魂落魄,或捶胸顿足,或痛哭流涕,或痴痴傻傻,好不可怜!
等到秦骁、姜然出来,两人眉宇间喜气萦绕,想来定是考得不错,三人围抱,如疯如傻般笑着,不觉三人心里又一阵酸楚,却都掉下泪来!
姜潇、秦婉早已在外等候多时,也都跑过来,见三人又哭又笑,也忍不住泪流满面,却也笑个不停了,大家同返店中,了此大事,都觉身心俱无包袱,轻松畅快无比,吃了这么多苦头,今夜可以酣睡懒惰,一觉天明!
次日下午,大家又一起去往白马寺,向因缘禅师致谢,禅师亦不问考得如何,只是笑着又安排他们一顿晚餐,还破例准许秦骁、姜然饮几杯米酒助兴。
兴尽而归,却只等三日后发榜揭晓结果,但乐极生悲,三日后,突然传出此次科考,事先有人贿赂朝中实权大员,泄露了试题,待调查清楚,延迟三日后发榜公布,于是不由又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三日后,朝廷宣布,科考名次可暂时公布,但因泄题风波,疑云未消,故张榜名次不为最终结果,需在此基础上,列入名单之人,加考面试,面试时间等初榜后再定,面试过后,决出三甲,金榜题名,诏告天下!
这无异于给没考好的学生,一次难得的咸鱼翻身,死里逃生的机会,好不让此类学子高呼:“我皇万岁,万万岁!”
素贞、姜然、秦骁不由得哭笑不得,真的是感到命运象个顽劣调皮的小孩,最喜欢捉弄的就是人了,于是趁着还有几天闲暇时间,素贞将在梦里听到的箫曲歌词与作画的技艺一一教会给姜然与秦骁。
玄明传说 一百三十五章闻道——金榜题名
于是等到初榜公布时,众人一起去观榜,先发现素贞排在第四位,后发现姜然在第七位,秦骁在第十位,于是都非常高兴,只要榜上有名,就皆大欢喜了。
并且素贞也非常满意,心里想:“最好!是第四名才好,不出头,就不引人注目,可以免去很多麻烦!”初榜上写明七日后,位列前二十名者,再进翰林院,接受面试,验明真才实学,方定三甲与后七名及第才子,发金榜诏告天下。
说到七这个数字,其实里面真蕴含了很多玄机易理、宇宙法则,首先佛家有《佛为难陀说入胎经》,就讲到了七这个数字,说处在中有身的生命,这个生命是什么,西方称之为灵魂、华夏传统文化道家叫元神,佛教命之为中有身。
我们就以中华文化来称呼为元神,元神与人世父母,三者会聚,三缘和合,才能入胎形成具备一个完整意义的世间生命,释迦佛就很详细的讲解元神入胎后,头个七天有什么变化,是个什么状态,是初具四大要素:地、水、风、火的发育,
第二个七天又发生哪些转变,生长出哪些气机脉络器官雏形等等,然后第三个七天又长出些什么,一共经历三十八个七天,即十月怀胎,完全生成。
这是释迦佛讲人的“生”与七有关,相应的,释迦佛也讲过人的“死”,也与“七”这个数字密不可分,
人的元神失去**还未投胎时,会处于佛家所说的中有身状态,佛说中有身第一个七天,会有哪些感应与所见所闻,第二个七天又会有怎样的生命体验,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说去世之人,会有头七祭祀的习俗,并且还有“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就是从释迦佛**中来的。
(编者按:当然也很有可能与释迦佛祖成道弘法的时间有关,菩提树下七七四十九天开悟,七七四十九年驻世**)
闲话说过,回到正题,素贞教姜然、秦骁在这七天,斋戒、净心,行闭口禅,就是少说话,甚至不说话,一为净口,二为养神,即精神内敛,所谓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
然后在上翰林院面试前沐浴,焚香,心存正念,表明入仕途,走正道,不悖夫子孔圣教化,忠孝为本,仁者爱人。其实这种方式,也是素贞从秋风清教给自己使用灵元方法后,自己参悟的,所以古人一再讲要“悟道”。
然后面试那天一早,即辰时(早上七天点钟),名列前二十位者,在文官与武士护送下,来到翰林书院,二十个人分别被请进二十间互相隔绝静室之中,
竟然并不是面试,这也让人始料不及,让事先并准备周详的舞弊者,无法预知,然后素贞看了下考题是四道:一道是曲韵与填词,一道是绘画、一道是对联,一道是书法
其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奈何却被外来文明与自我的否定中迷失了,其实中国古时的读书人,首先要具备与学会的是琴、棋、书、画,其中“书”指的是写字书法,必定要学会写四种字体,即楷、草、隶、篆!
第一道是半阙曲韵与填词,又很巧!居然是素贞在文曲星宫、不武门、勤径古道、曲径亭、书山、苦海听过的那首禅曲,素贞不由心里连呼:“不可思议!如有神助,真乃天助我也!”然后一丝不苟将曲韵与歌词补充填好!歌曰:
昨夜访禅登岚峰,山间只一片雾朦胧,
水月镜花心念浮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回眸处,灵犀不过一点通,天地有醍醐在其中,
寒山鸣钟,声声苦乐皆随风,君莫要逐云追梦,
拾得落红,叶叶来去都从容,君何须寻觅僧踪!
然后因为素贞爱画,所以就先选绘画这一题,打开卷宗,看到绘画一题是:右侧空空,左侧有一首诗,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原来是武则天的一首诗,右边空空是需要考生学人,根据诗意绘一幅画像,很自然的,素贞想到在禅堂里看到的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的坐姿形像,
于是便工笔细描、心存恭敬将卢舍那大佛之端庄、圆满,秀丽而不失威严,肃穆而满怀慈悲的坐相一一画好,配上左侧武则天的诗,宣纸上的佛相呼之欲出,令人一见,不敢妄想,顿时心生庄严顶礼膜拜之感!
第三题是对联:上联是:“文以载道乘龙至”,需要补将下联补上。
素贞便觉得有点蹊跷,也想不出所以然来,还是将“曲为通禅引凤来”补上。
第四题是书法,打开卷册,看到题目很简单,就是将自己的姓名、藉贯、年纪,婚否,一一用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写上,素贞这才长吁了口气,分别用将姓名等情况,用四种字体认真写好。
然后起座,交卷,走出翰林静室,在翰林院内步行,观望等候姜然、秦骁出来,她先在翰林院大堂环顾四壁,大堂居中靠上方上座,
是孔圣先师的一个全身白色玉制雕塑,高九丈、宽三丈,寓意三教九流皆得夫子教化,塑像通体晶莹、白玉无瑕,文风雅至,举止礼让,取材为和田白玉,寓意夫子,温润如玉,塑像原型取自唐代著名画师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像”
塑像前放至香案,上面放置铜鼎形状香炉,时令鲜果,青烟缕缕,率先垂范,古往今来,万世师表!
玉像后面一面高大莹白玉壁,玉壁上雕刻着字迹:“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统承义皇,源启沫泗,报功报德,百王崇祀”
然后素贞看到四周四壁,皆是从古至今以来,有名有德有学问之儒家学说的门人画像与诗文,如:孟子、荀子、贾谊、晁错、董仲舒、刘向、刘歆、马融、郑玄、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等等
翰林院外却是名符其实的翰林苑了,苑中遍植草木,古树林立,绿荫如盖,郁郁葱葱,院外近院门口中央,是一个四边以打磨光亮青石片,围成的一个池塘,塘中莲藕丛生,宛如江南水乡,边上立一石碑,碑文上刻着一首古诗: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素贞正沉浸在书香荷韵间时,姜然与秦骁出来了,这次他二人,面上阴云密布,愁眉不展,素贞笑道:“千万别如此,你们二人一定会金榜有名的!”
姜然、秦骁对视一眼,又看看素贞,二人宿慧非浅,也是累世修行之人,不由得也觉察到自己太过着相了,在意世间得失,作茧自缚,何苦执著呢,于是也不由心照不宣,一笑了之。
玄明传说 一百三十六章震惊——谁是状元
然后素贞、姜然、秦骁三人又说说笑笑地一同回客栈,姜潇、秦婉分别私下里偷偷问心上人,考得如何,姜然、秦骁均一脸苦笑地摇摇头,但秦婉、姜潇却如出一辙地表明,管他功名富贵,只愿携手相伴,白头偕老就好!
而如今是人心不古了,一个丑得哪怕吓死人的男人,只要他有吓得死人的财富,要找一个迷得死人的美女都不是什么天下奇闻,但要是一个美女嫁给一个落魄贫困的穷小子,那谁都会说她真是太傻了。
就是说不管财富来得体面与否,都必定能征服这世上最体面的美丽。如此什么都变异了,好的变成了坏的,美的不如丑的,这就是佛在两千多年前说的末法时代,一切应作如是观。
素贞没想那么多,她的打算是,安安心心等金榜出来的结果,最好是名次不要进入三甲,因为如那样会很引人注目,露了马脚,惹来无妄之灾,
然后她就盘算着怎样回去从狱中将李郎搭救出来,自己舍去功名,与李郎相契隐没于江湖,可见女人永远把感情与家庭看得最重,所谓功名富贵、建功立业、大济苍生永远是男人的最爱!
三日后卯时(凌晨五点),素贞住的龙凤客栈,一群身着官服,井然有序、佩戴兵械的武士衙役,后面跟着一驾马车,
以行军列队般方式,步调一致,奔走前驱,踩着清晨未破晓的曙光,干净光滑的大青石官道,激起阵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回响声,
在这么早,还没多少行人的大街上,显得尤为突兀,枝头的宿鸟都被惊得“扑啦啦”四下飞窜,也惊醒了不少道路两旁屋舍、酒家、旅店、民宅中,尚未醒来还在梦中的人,不由一种心惊胆战之意。
果不其然,这群犹如虎狼之士的官兵,先跑到一家客栈,嘭嘭急促地敲开店门,等门一打开,一部分人一拥而入,一部分人列队在门外封锁,车驾上下来一个面白无须,类似文官一样的人,
然后,吓得不知所措,可怜窝囊兮兮的店主被带到跟前,文人官吏威严喝道:“店家,请速将钦犯周子滨交出,我等好回复圣命!”
店主立马吓得脸无人色,颤颤兢兢、结结巴巴地道:“大人要的人现还在店内,小的实在不知他犯了什么事,更不敢包庇钦犯啊!”话音刚落,
一个身尚着睡裤,光着膀子、一脸横肉的男子,推推搡搡被捆绑着文官面前,他颇不服软,抬头暴怒,厉声喝道:“你们这群狗东西,我有何罪?敢绑老子我,也不打听打听爷爷我是谁?!小心让你们统统人头落地!”
白面文官道:“我管你是谁,我来告诉你,周公子,你家现在满门俱是朝廷钦犯,你去天牢跟你父亲请安吧!”
周子滨一听,脸色煞白,色厉内荏道:“我爹与我所犯何罪?”
文官道:“你爹把持朝政,挟持新主,意欲图谋不轨,至于你公然科考作弊,事先窜通,泄露考题!人证、物证俱在,还有何抵赖!给我带走!”
周子滨一下瘫软如泄泥,顿时小便失禁,喃喃道:“完了!完了!”
接着文官押解钦犯,继续搜查了两个地方,抓得另两名科考舞弊之人,一为令狐计,一为徐大厚,此二人亦是朝中大员之子,因为瞒天过海,欲先通过科考入仕,再借父力,进升高位!
此三人之父昔日皆是权倾朝野之一代枭雄,因顾忌天下悠悠众口,所以假意令子弟经过公开科考入仕,其实早已知道试题,命饱学鸿儒,写下高论华章,焉有不中三甲之理!
然后,街道两旁刹时人潮涌动,争相围睹,中国人向来不忌看热闹,喜事恶事,英雄与杀人犯,俱是国人围观的对象!
接着这群官吏又气势汹汹,赶至龙凤客栈,客栈老板早听到动静,虽不敢断定自己这家会不会是搜查的对象,但也还是吓得早早把店门打开,并不许任何闲杂人等进出,做好被搜查的准备!
所以说有时候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这也叫哪壶不开提哪壶!依然是一群武士把守店门,一群先行进入店中待命,文官下马车,一脸平静地问,不过在店主看来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更吓得汗如雨下!
文官问道:“你是龙凤客栈的掌柜吗?李兆廷何在?”
店主立马一迭声回答应道:“是是是是是!!!在在在在在!”
文官道:“还不快去叫他出来!”
掌柜急得走路都踉踉呛呛,他伙同两名店中小二迅速上楼来到素贞房间,也幸好是他们来,不然要是衙役来了,会一脚把门给踢了,掌柜还是生意人,当然舍不得踢门而入,但是又急得忘了拿房门钥匙,就手拍门板有如急雨打芭蕉一样,把门都快拍烂了!
素贞忙穿戴好衣裤,打开房门,不想被两个店小二,一边一个将她手反扣于后背,然后押下楼去,
素贞还莫名其妙,没反应过来,心内道:“不好!被官府发现了,我是女扮男装来参加科考的,这可如何是好?没有救成人,反倒自己都还要喊救命了!”
两名店小二,平时总是伺候来店的顾客,象孙子一样的低头哈腰,难得碰到这么一个好机会,可以抓犯人,充英雄,心里那种以往的不平衡,早就无处发泄,所以逮着素贞时,潜意识爽得不行,因此特别用力,疼得素贞冷汗直冒,叫苦不迭!
龙凤客栈掌柜反倒落在店小二身后,等他气喘嘘嘘,跑上来,抢在小二前面,跑到门外官吏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大人朝廷钦犯已押到!幸好来得及,没让他给跑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