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诡传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六道
进入书房,看到上官秀正抓着金婉儿的手臂,举止亲密,她不由得一怔,紧接着,她又咯咯地笑了起来,同时好奇地打量着金婉儿,笑问道:“阿秀,她是谁啊?”
上官秀看了上官庆妍一眼,没有理她,目光又落回到金婉儿身上,确认她能站稳了,他这才慢慢松开手。
金婉儿满脸歉意地说道:“对不起,大人,刚才我可能太过于激动,有些头晕。”
哦!上官秀松口气,现在金婉儿在他眼中可是个金凤凰,千金难买、价值连城的金凤凰,容不得出现半点闪失。他说道:“如果金夫人身体不适,我找医官过来,为金夫人看一看。”
“不必,多谢大人的好意,我没事的。”金婉儿充满感激地摆摆手,说着话,她好奇地看向上官庆妍,脸上露出诧异之色,她不知道,在风国境内,竟然也有异族。
她忍不住好奇地问道:“这位姑娘是……”
“我叫上官庆妍,是阿秀的……”她话到一半,将上官秀皱着眉头看向自己,她急忙话锋一转,说道:“我是阿秀的堂妹!”
上官秀闻言,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噎到,辈分就是辈分,这不能乱,虽然他不愿意听上官庆妍说她是自己的姑奶奶,但更不愿意听到她自乱辈分,说是自己的堂妹。
他清了清喉咙,话锋一转,问道:“金夫人现在住在哪里?”
“暂住在客栈。”
“住在客栈太不方便了。”说着话,上官秀看向一旁的肖绝和吴雨霏,说道:“阿绝、雨菲,等会你俩安排兄弟,帮金夫人收拾一下行礼,搬到郡尉府来住。”
风诡传说 第398章 派系
风诡传说风雨
第398章 派系
“这……恐怕不太合适吧?”金婉儿面露难色地说道。
上官秀一笑,说道:“没什么不适合的,郡尉府这么大,金夫人就放心住进来好了,在这里,没有人会打扰金夫人的。何况,金夫人还被宁南朝廷所通缉,所在客栈里,相对也很不安全。现在金夫人已是贞郡的重要官员,金夫人的安全,我得负责才是。”
听他这么说,金婉儿也不好再拒绝,她向上官秀福了一礼,说道:“如此,就多谢大人了。”
“金夫人客人。”说着话,上官秀安排吴雨霏,让她在郡尉府收拾出一个院子,给金婉儿居住。
等吴雨霏带着金婉儿离开之后,上官秀转的目光落到上官庆妍身上,无奈地说道:“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进房之前要先敲门……”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金婉儿不耐烦地挥手打断道:“一件事情,唠叨来唠叨去,反复的说,简直和我爹一模一样。”
上官秀哭笑不得,翻了翻白眼。
他坐回到椅子上,端起茶杯,刚喝了半口,上官庆妍上前,一把把他手中的茶杯抓了过去,咕咚一声,把里面的茶水喝干。上官秀无奈地看着她,问道:“你跑来干嘛?”
“我来得不是时候,打扰了你的好事是吧?”上官庆妍贼笑着问道。上官秀气乐了,说道:“金夫人是制造火铳最关键的一环。”“但她是宁南人。”“不过宁南朝廷和她有杀夫之仇。”
“你又怎知那是真是假?”“我派人去调查过……”“如果人家有意造假,你的人在宁南也根本查不出来什么。”
这倒是!上官秀的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案,目光深邃,若有所思。上官庆妍走上前来,倒了一杯茶,放进上官秀的手中,说道:“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让她真心实意地帮你。”
上官秀接住茶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问道:“庆妍,你的小脑袋瓜里又想出什么鬼主意了?”说着话,他慢悠悠地喝口茶水。
“和她睡觉。”
噗!上官秀差点把刚喝进嘴里的一口茶喷出去。他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难以置信地看着上官庆妍。
上官庆妍对他的过度反应抛出一个大大的白眼,老神在在地说道:“你真是笨啊,和她睡觉,把她变成你的女人,以后,她不就是你可以信任的人了吗?如果她真的那么重要的话。”
上官秀放下茶杯,感觉又好气,又好笑,满脸无奈地看着她,问道:“这些东西都是谁教给你的?”
“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听起来或许荒唐了一点,但你仔细想想,我说得到底有没有道理。”
“就算有道理,我也没卑贱到要去卖身的地步吧!”上官秀重新端起茶杯,连连摇头,过了一会,他问道:“你着急忙慌的跑来,到底什么事?”
“我想带你去提亚。”上官庆妍绕到上官秀的背后,手臂拄在他的肩膀上,说道:“什么火药、火铳的,在提亚,这些早就可以制造出来了,根本不用去求宁南人帮忙嘛。”
提亚和宁南的关系一直都很不错,暗中往来频繁,上官庆妍对宁南也没什么坏印象,不然的话,她也不会拜在宁南的江湖门派门下去学艺了。
不过出于爱屋及乌的心理,上官秀在宁南吃了大亏,险些丧命,现在上官庆妍也站在上官秀的立场上,怨恨起宁南来。
上官秀仔细想了想,缓缓点了点头,以前就一直听说提亚拥有很多先进的科技,但他始终没有机会能亲自出一趟提亚,现在知道有上官家族的宗亲生活在提亚,他没有理由不去拜访,不趁此机会去引起提亚的先进技术。
见他点头,上官庆妍又惊又喜地问道:“阿秀,你同意跟我去提亚了?”
上官秀说道:“庆妍,我是要去提亚,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为什么?”“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什么事?还有什么事情能比你跟我回提亚更重要?”
“现在宁南的大军还占领着宁郡,朝廷束手无策,近日,我便打算率军北上,攻打侵占宁郡的宁南军!”
“又要打仗?”
“国破则家亡,无国又哪来的家?这一战,不是要打,而是必须得打,只要我还有一息尚存,只要宁南军还侵占着风国的一寸的土地,我便会与宁南人死战到底!”上官秀说得斩钉截铁,态度决绝。
上官庆妍无法理解上官秀的话,数百年来,提亚一直处于风国的统治之下,在她的观念里,本国被外国统治,已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并非那么不可接受的。
她趴在上官秀的肩头,嘟着小嘴,用手指在他脸颊上轻轻地划着,说道:“虽然我不理解你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但是,阿秀,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的。”
上官秀转回头,看着上官庆妍的小脸,宠爱地抚了抚她红扑扑的脸蛋儿。这时候,有一名军兵从外面走进来,插手施礼,说道:“禀报大人,洛将军、詹将军等求见。”
“嗯。”上官秀点下头,说道:“让他们进来。”
“是!大人!”军兵答应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时间不长,洛忍、詹熊、胡冲、安义辅四名军团长以及东哲、孔笛两名谋士从外面快步走进来。众人看了一眼上官秀和上官庆妍,一同拱手施礼,说道:“秀哥(大人)!”
上官秀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问道:“诸位兄弟前来,可是有事?”
六人互相看了一眼,洛忍首先开口说道:“秀哥,出兵北上之事,我觉得应该暂缓。”
上官秀垂下眼帘,手指把玩着一缕银发,慢悠悠问道:“暂缓?阿忍,你觉得我们应该缓到什么时候?”
安义辅接话道:“大人,现在我军正在休整,并不适合马上出兵作战。我贞郡军四个军团,现在每个军团的编制才勉强超过半数,这样的军队,又如何上阵打仗呢?”
上官秀正色说道:“我军伤亡惨重,那么宁南军的伤亡就不惨重了吗?宁南军的军团就都是满编制吗?为什么宁南军在编制不满的情况下尚且可以作战,我们就不行?”
安义辅摇头道:“大人,不是不行,而是勉强作战,我军不必要的伤亡会很大……”
上官秀皱着眉头说道:“敌军已侵入国内,还谈什么必要不必要的?还谈什么伤亡大与不大?如果现在宁南军打到贞郡,你们也会向我建议,担心伤亡太大,就不抵御宁南军了吗?”
安义辅说道:“关健的问题是,宁南军现在侵入的是宁郡,而非我们贞郡。”
“那又有什么不同?别忘记,贞郡是大风领土,宁郡也是大风领土!”上官秀挺身站起,环视在场众人,说道:“你们不会是在贞郡待得太久了,心里都冒出欲在贞郡自立为王的想法吧?”
安义辅垂头下,未敢就此事多言。洛忍清了清喉咙,正色说道:“秀哥,我贞郡军为国出征,帮着中央军深入宁南境内作战,伤亡那么多的将士兄弟,我贞郡军可得到了朝廷的一句嘉奖,朝廷可有奖励我贞郡一粒米、一两银?宁南军大举来攻我贞郡,朝廷可有派出一兵一卒前来驰援?朝廷现在的做法就是彻底放弃贞郡了,任凭贞郡去自生自灭,这样的朝廷,还保它作甚……”
洛忍的话还没有说完,上官秀猛然一拍桌案。啪!这一声脆响,仿佛炸雷一般,他身旁的茶几应声而碎。就站于他身边的上官庆妍忍不住惊叫出声。
安义辅、胡强、东哲、孔笛四人吓得身子一哆嗦,齐刷刷地屈膝跪地,詹熊虽说没有跪地,但也是站在一旁,躬着身形,脸色难看。
洛忍身子震颤一下,不过还是坚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完,他说道:“单凭朝廷的所作所为,就算秀哥在贞郡自立为王,也并不为过。”
上官秀抬起手来,点了点洛忍,一句话也没说出来。这话如果是旁人说的,他就算不杀,也会对其进行严惩。他目光一转,看向詹熊,沉声道:“大熊,你的意见呢?”
“秀哥,我……我以为自立为王,是大逆不道,而现在出兵援助宁郡,也……的确不妥。”
上官秀又看向安义辅和胡冲,问道:“义辅、老胡,你二人的意思呢?”
“我觉得洛将军(詹将军)所言甚是。”安义辅和胡冲同时回答道,不过他二人支持的对象却截然相反。
洛忍在学生时期就加入过叛党组织,算是反朝廷的积极分子,安义辅更是深受朝廷之害,后来干脆做了叛军,他二人都是打心眼里对风国朝廷不满。
而詹熊和胡冲则不然,他俩都曾在朝廷里担任过要职,前者来自都卫府,后者来自中央军,在骨子里就是尊崇朝廷的。
这就是贞郡军最有意思的地方,贞郡军四个军团,其中两个军团长反朝廷,另两个军团长支持朝廷,这也决定了贞郡军始终在反不反朝廷这个问题上,摇摆不定。
但不管洛忍和安义辅的反朝廷,还是詹熊、胡冲的支持朝廷,现在他们有一点的主张是一致的,就是不愿出兵支援宁郡。
也正是因为有宁南这个巨大的外敌存在,贞郡军内部的这两个派系之间的矛盾还没有真正的浮出水面,大家还都是齐心协力,为着生存下去这个共同的大目标在努力地奋斗着。
风诡传说 第399章 决定
风诡传说风雨
第399章 决定
上官秀看了看众人,说道:“我不管你们都是怎么打算的,出兵宁郡的事,我已经决定了,而且绝不会改变。就算你们不想着保家卫国,最起码,你们也该扪心自问,对不对得起那二十万弟兄们的在天之灵?”
听闻这话,洛忍、詹熊、安义辅、胡冲等人都不言语了。为二十万的阵亡兄弟报仇雪恨这个理由,是他们无论如何也反对不了的。孔笛清了清喉咙,说道:“大人,属下觉得,我们现在不是不想为兄弟们报仇,而实在是力不从心。目前,百姓们投军十分踊跃,相信过不了多久,我军就能恢复满编,等到那个时候,再发兵宁郡,会更加稳妥。”
上官秀摇头笑了,说道:“等把编制都填补满,恐怕你们又会说军中太多新兵,战力太弱,等到把新兵都操练成熟之后再发兵北上,是吧?若想拖延,借口可以有很多,层出不穷,如果真下定了决心,再多的理由也都不是理由。我意已决,你等,不必再劝,都回去吧!”
“大人……”孔笛还要说话,一旁的上官庆妍啧啧两声,不满地说道:“阿秀可是贞郡军的主将,阿秀的决定,你们作为属下不支持也就罢了,还联手起来阻挠,可是要逼宫不成?”
她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可把孔笛吓得不轻,他激灵灵打个冷战,急忙屈膝跪地,颤声说道:“属下不敢,属下绝无逼宫之意!”
上官秀瞥了上官庆妍一眼,走到孔笛近前,伸手把他拉了起来,说道:“庆妍年轻,少不更事,孔先生不必把她的无心之言当真。”
东哲现已看出来了,上官秀要出兵援助宁郡,绝非做做样子给朝廷看,而是他发自内心的决定,如此的话,不管谁来劝说,都没有用了。
他拱手施礼,振声说道:“我军连连征战,疲惫不堪,宁南军更是如此,出兵宁郡,与宁南军决一死战,这一仗,我军也不是没得打!”
一旁的洛忍等人鼻子都快气歪了,他们本来都是商量好的,一同来劝说秀哥不要发兵宁郡,现在倒好,东哲第一个做了墙头草。
上官秀噗嗤一声笑了,拍拍东哲的肩膀,赞道:“嗯,这话听起来还像是我贞郡军将士应说的话,好了好了,大家都回去吧,做好战前的准备,近日,我军随时可能出征。”
“是!大人!”东哲连忙点头应道。
众人离开郡尉府,到了大门外,洛忍恨不得飞踢东哲一脚。
他皱着眉头走到东哲近前,沉声问道:“东哲先生,你变得也太快了吧,在见秀哥之前,我们可是说好了的,要口径一致,你为何又突然变卦了?”
东哲苦笑,说道:“洛将军,其实庆妍小姐说得没错啊,大人心意已决,如果我们一再阻挠反对,硬逼着大人做出让步,可就真成逼宫了,此乃大忌,万万不可为啊!”
胡冲和孔笛沉思片刻,缓缓点头,走上前来,说道:“既然大人已下定决心出兵援助宁郡,现在,我们该考虑的就不是如何拦阻大人了,而是该考虑如何能打赢这一仗。”
洛忍深吸口气,又幽幽叹息一声,说道:“也只能如此了。”为了给二十万阵亡的兄弟报仇,现在又要拿另外二十万弟兄们的性命去冒险,这么做,真的值得吗?
他心中的疑问,没有人能来解答,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没有答案,而且永远都不会有答案。
就在贞郡军积极备战,准备出兵援助宁郡的时候,在风国北方,发生了本次国战末期,最重要也最为著名的一场战斗,乌兰战役。
乌兰是个地名,位于风国宁郡、风郡、莫郡、玉郡的交界处,可以说是风国北方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乌兰地区辽阔,北方是平原,东、西两侧是崇山峻岭,南面是沼泽,正中央是乌兰城。
宁南军要攻占风国全境,乌兰是他们必须要拿下的一块战略要地。当然,风国也知道乌兰地区的重要性,唐凌亲派后将军尉迟遥镇守乌兰城。
尉迟遥年事已高,七十开外,当年可是鼎鼎有名、骁勇善战的猛将,唐凌最为器重的是尉迟遥的经验以及他强硬的作风。老头子征战沙场有五十余年,经验之丰富可想而知,在人才济济的风国,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还能占据后将军一职,其才能也可见一斑。
此战,宁南军出兵三十万,由亲王长孙怀明亲自率领,气势汹汹地杀进乌兰地区,直扑乌兰的核心,乌兰城。
不过宁南军对这场战斗的准备并不是很充足,乌兰地区多雨,天气变幻无常,刚才还晴空万里,过一会可能就阴云密布,空气潮湿闷热得厉害。
初到乌兰的宁南军根本不了解这里气候的特性,导致大批的火药受潮,无法正常使用,而火药受潮后最直接的连锁反应便是,宁南军最为倚重的利器火炮和火铳双双哑火。
由于乌兰城的守军不多,编制又很杂乱,其中既有风国中央军残部,也有从各郡临时征调过来的地方军,宁南军在火炮和火铳无法使用的情况下,也没太把乌兰城内的守军放在眼里。
兵临城下的第二天,宁南军便对乌兰城发起了猛攻。三十万的大军强行攻城,攻势仿佛排山倒海一般。
如果换成旁人守城,只看敌军如此浩大的声势,恐怕就心折半截,斗志全无了,但尉迟遥又哪是寻常的将军,老头子一辈子征战沙场,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经历过?
在尉迟遥的指挥下,守军的军心未乱,沉着应战,全力抵御城外的敌军。没有火炮和火铳,宁南军的战力锐减,三十万大军猛攻乌兰城一整天,却未能攻进城内一兵一卒。
宁南军一连强攻乌兰城三日,损兵折将无数,却一直未能攻破乌兰的城防。作为全军的主帅,长孙怀明也急了,堂堂的亲王,率领三十万的大军,却连一座小小的乌兰城都攻不下来,他还有何脸面回都城见自己的兄长?
强攻三日无果后,长孙怀明下令全军将士休整一日,等到开战的第五天,长孙怀明决定亲自披挂上阵,以此来表明自己决心,势必攻破乌兰城,而且他对全军的将领也都下达了死命令,谁敢在战斗中后退一步,一律按军法处置。
副帅黎嘉有劝长孙怀明,后方补给上来的火药即刻就到,己方的攻城并不急于这一时,再等上个三五日也没关系。
但长孙怀明没听黎嘉的劝阻,身为亲王的他亲自率军,这么多天都没打下乌兰城,现在还要他再等上三五天,到时就算打下了乌兰城,他这个亲王也是脸面无光,丢人现眼。
长孙怀明执意攻城,在乌兰之战的第五天,他亲自上阵,率军攻打乌兰城。亲王出战,的确大大鼓舞了宁南军将士们的士气,这一天的战斗,也打得格外之惨烈。
城外的宁南军一波接着一波地发动进攻,前面将士拼光了,后面的将士们立刻填补上去,完全是不计损失、不计代价的强攻。
面对着宁南军如此凶狠的进攻,城内的守军亦是伤亡惨重,等到守军伤亡过半的时候,尉迟遥征召城内的壮丁,上城墙守城,等到壮丁也不够用,就拉老人、孩子、女人统统上城墙御敌。
宁南军拼尽了全力,乌兰城也拼尽了全力,双方打的是一场绞肉战。
等到下午的时候,乌兰城的城防已多处吃紧,攻城的宁南军不时的攻上城头,然后又被守军拼了命的砍杀下去。
就在乌兰城的城防岌岌可危,越来越招架不住的时候,意外突然发生了,从乌兰城内一架抛石机甩出去的石头正砸中身在宁南军中的长孙怀明。
这块从天而降又突如其来的石头正拍在长孙怀明的脑袋上,把他的头盔击碎,头骨都震裂开,人当场就不行了。
长孙怀明的突然受伤,一下子打乱了攻城大军的阵脚,宁南军的士气瞬时间被打压了下去。副帅黎嘉也吓得傻眼,紧急下令收兵,把重伤的长孙怀明抬下阵来。
等到长孙怀明被送到宁南军大营里的时候,人已经不行了,最后连句遗言都没留下,便一命呜呼。
长孙怀明还不到三十岁,这位年纪轻轻的亲王就如此命丧在乌兰城外,这个意外,是谁都没想到的。
要知道长孙怀明可是长孙怀德的双胞胎弟弟,感情极深,长孙怀德登基之后,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也没少清洗,唯独没动过长孙怀明,反而还对他委以重任。
现在长孙怀明死在攻打乌兰的战役中,对此要负首责的自然是副帅黎嘉,他至少有保护不周之过。
在长孙怀明死后,乱了心神、慌了手脚的黎嘉仓促下令,让全军环城扎寨,务必要把乌兰城团团包围起来,不可放跑城中一人。
现在他最担心的是,城内的守军弃城逃跑,一旦让城内的守军跑了,他可就是罪上加罪,别说自己的人头不保,全家老小都可能被满门抄斩。
黎嘉这个环城扎寨、预防守军逃跑的决定,也为宁南军后面的战败埋下了伏笔。
风诡传说 第400章 严苛
风诡传说风雨
第400章 严苛
长孙怀明死后,宁南军对乌兰城的攻势锐减。一连打了这么多天,乌兰城内的守军快拼光了,主攻的宁南军也是伤亡惨重,现在黎嘉就是在等,等己方的后勤补给上来,好给予乌兰城最后一击。
三日后,宁南军的补给终于到了,翌日,黎嘉便下令,全军架炮攻城。这一天,宁南军环城架炮,对乌兰城展开了狂轰乱炸。乌兰城的城防被火炮炸得千疮百孔,守城的军兵、百姓伤亡无数。
等到下午时,宁南军的炮击才算告一段落,接下来,宁南军再一次对乌兰城发起全军猛攻。这次宁南军的进攻轻松了许多,顺着被轰塌的城墙,顺利杀进城内,与守军和百姓们在城中展开巷战。
此战之惨烈,等到天色大黑,宁南军退兵的时候,城内的守军只剩下一万来人,城内的十万百姓不足五万,乌兰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残骸和尸体。
胜券在握的黎嘉当然不急于和风军打夜战搏命,他打算等到翌日天亮,再给城内的军民最致命的一击。
可是也就在当晚,天降大雨,由乌兰南部的沼泽地里突然杀出一支骑兵,风国的第十军团。
其实黎嘉也预防风国援军来袭,他在乌兰的北方、东方、西方都布置下大量的眼线,谨防敌军来袭,他之所以忽略南方,因为南方是片广阔的沼泽地,一块吃人都不吐骨头的死亡之地,他不认为风军会从那边出现。
但风军就偏偏是从沼泽地里打过来的,黎嘉忘记了一点,这里是乌兰,是风国境内,再没有谁会比风人更了解这块土地的了,乌兰南部是沼泽地没错,但不代表那里面没有路。
风国第十军团又名虎贲军,顾名思义,其速如猛虎扑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