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诡传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六道
风诡传说 第424章 奇效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第424章 奇效
以前金婉儿之所以对庆源的印象不佳,以为他是上官秀的宗亲才得到锻造二坊主管的职位,但通过火药这次的事,金婉儿才算真正见识到庆源学识的渊博,对于他能坐到锻造二坊主管这个位置上,她也再无微词。
接到锻造坊的飞鸽回书后,广獠这边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原来火药在使用之前还得先搅拌均匀。
当广獠要第二次主要出击的时候,该当和子隐把他拦下。
他二人向广獠提出一个绕击敌后、分而歼之的建议。广獠采纳了他二人的战术,率领两万风军,从西卜山出发,绕过正面的沙赫联军,取道去偷袭纳族部落的领地。
风军是夜间悄悄行动的,等沙赫联军得知风军的动向时,已然第二天的中午。
知道风军已绕路去偷袭己方的领地,纳族军的将士无不是心急如焚,拼了老命的往回赶。但是另外五个部落的行军都是不紧不慢。
毕竟遭袭的是纳族领地,而非本族领地,所以沙赫联军各部的心理是不一样的。
一方是急行军,另外几方是正常行军,如此一来,便造成了沙赫联军之间的脱节。这也正是该当和子隐想要的效果。
正所谓合而分之,分而灭之。他二人巧妙的利用了联军之间的各藏私心,把本是一个整体的沙赫联军,给硬生生地拉扯开。
在纳族军队火急火燎地向本族领地赶时,正遇到在半路上待命,以逸待劳的风军,双方与纳族领地附近,展开一场大战。
此战,风军方面的兵力为两万,纳族的兵力为四万,双方的兵力对比是一比二,但双方交上手后,兵力众多的纳族一方毫无优势可言。
排在风军战阵前面的全是火铳营,看到对面的纳族冲杀上来,风军的火铳营齐齐开火。
火铳的射程是远,但毫无精准度可言,打偏是正常,打准反而是奇迹,也正因为这样,火铳讲究的是大范围齐射、整体之间的配合,对于单兵的枪法,几乎没有要求。
风军火铳营的射击持续不断,第一排射出弹丸后,立刻顺着兵卒站位的空隙退到最后排,第二排跨前两步,继续齐射,然后退到最后排,第三排补上。
一个方阵,七十排的火铳兵,轮流射击,虽然强度并不猛烈,但射击却是连绵不绝,永无止境。
这种射击方式,没有间隙可言的,弹丸从风军的阵营里源源不断地飞射出去,再看对面的纳族军,人们是成排成排的中弹倒地,许多人只是受伤,可还没有站起来,就被后面冲锋的同伴活活踩死。
被风军火铳杀死的纳族兵是不少,但被他们自己人踩死的则更多。
这一场战斗,完全体现出来火器对于冷兵器的绝对优势,纵然纳族兵勇猛,都具备不怕死的劲头,但是根本冲不到风军的近前。
大批的纳族兵将死在风军两三百步开外的地方,不好容易冲进风军的百步之内,面临的又是火铳营内长矛兵的箭阵,以及更加凶猛绵密的火铳攻击。
开战有半个时辰左右,纳族军却无一兵一卒冲到风军的近前,战斗已然打不下去了,纳族军扔下数千具之多的尸体,仓皇败退。
广獠大喜,立刻下令追击,但在追击的过程中,火铳营移动缓慢的弊端显现出来,火铳营最为注重的就是阵型,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必须得保持整体阵型的完整,为了不使阵型变型,推进起来的速度想快也快不了。
这正是在火铳时代对战中,敌我双方最多只能做到败敌,而无法做到彻底歼敌的原因。
见前方的火铳营追击速度太慢,广獠哪里等得了,率领后面的风军,越过火铳营,追杀出去。
好在纳族兵已经被风军打得斗志全无,丧失了反戈一击的能力,三万多将士,可谓是一溃千里,被广獠一部砍死砍杀的兵卒不计其数。
而后,又是在该当和子隐的建议下,风军放弃攻打纳族部落的领地,改而去攻击普兰族领地。
这回抡到普兰军着急,而另外的五族不急了,尤其是纳族军,认为己方的战败全因另外的五族没有尽力,这回普兰族领地遭受风军攻击,己方也如法炮制,缓慢行军,以牙还牙。
该当和子隐的分化战术起到了奇效,成功把沙赫的六族联军陷入相互猜忌、勾心斗角的境地。
只不过这次风军并非佯攻普兰族领地,而是实打实的真攻。
普兰族的壮年男子基本都在联军当中,领地内剩下的多是老人、孩子和女人,这么一群老弱妇孺又哪里招架得住风军的攻击。
风军进入普兰族领地之后,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见到值钱的东西就抢,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把普兰族的领地闹了个底朝天。
等到普兰族军回到领地内救援时,风军早已跑得无影踪,留下来的是满目疮痍。
普兰族的族长大骂另外五族不肯全力救援,导致己方的领地遇袭,损失惨重,并宣布退出联军。普兰族的退出也拉开了联军瓦解的序幕,纳族紧随其后,也宣布退出联军,随着普兰族和纳族的相继退出,沙东联军已名存实亡,余下的四族也回到各自的领地,不再出兵与风军对峙。
这一次在沙东(沙赫东部)发生的战争规模不大,双方的伤亡,也只有纳族死了数千人,不过这一场战斗却是风军第一次把火铳运用到实战当中,意义深远,不仅成就了广獠的威名,也奠定了该当和子隐二人在贞郡军中的地位。
尤其是该当和子隐所建立的火铳营,基本成为风军未来火铳营的定式,一个营,一千人的兵力不变,内部细分为左营和右营,上到战场,摆下的也是两座方阵。
等到上官秀回到西京的时候,沙东交战已然结束,但广獠一部仍驻扎在西卜山,没有撤回关内,看广獠的架势,还打算继续掠夺沙东各部。
只是,这个时候风国国内已是风云突变,反唐凌的叛乱越演越烈,终于全面爆发。
桓郡的林勇部叛军之所以向贞郡这边移动,目标并非贞郡,而是上京。
以林勇为首的十万叛军开出桓郡,直奔上京,与此同时,风郡的黎嘉部叛军和常贯部叛军、莫郡的肖北部叛军和钟子山部叛军、安郡的薛远部叛军和杨岳部叛军,以及宁郡、玉郡、川郡等等,合计十六支之多的叛军齐出上京,对上京展开了合围之势。
叛军的主张很明确,唐凌退位,唐钰登基,如果唐凌继续在位,风国的危急只会越来越严重,现在,也只有钰王才能救风国。
十六支叛军,合计上百万之众,合围风都上京,其声势可谓是惊天动地,在风国全国乃至周边各国都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就是发生在风历三八八年底,著名了十六路叛军之乱。
在此期间,上官秀也接到了唐钰和十六支叛军主帅传来的亲笔书信,邀他一同起事,推翻唐凌暴政,开辟一个开明又民心所向的新的大风皇朝。
在这种局势之下,上官秀急招广獠一部返回西京,别的兵马可以不带,但要把火铳营带回西京。
上京发生如此巨变,广獠那么爱凑热闹的人哪里还能在西卜山待得住了,当即率领该当、子隐以及火铳营,日夜兼程,赶回西京。
西京郡尉府。贞郡军的将领和谋士们齐聚一堂,会议一天接着一天的召开,商议己方究竟要站在哪一边,该怎么做,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部署等等事宜。
在这一连串的紧急磋商当中,贞郡军内部两大派系的分析彻底浮上台面。
以洛忍和安义辅为首的将官们坚决支持唐钰,他们认同叛军的理念,认为唐凌应当退位,她的皇位本就得来不正,在她的治理之下,风国又如此之动荡不安,自建国以来,从未有过,退位理所应当,而唐钰的继位则是人心所向,皇位本就该是唐钰的,是唐凌从唐钰手中硬抢走的,最关键的一点是,唐钰开明,有变革的决心,唐钰若不做皇帝,风国离亡国也真的不远了。
以詹熊和胡冲为首的将官们,意见刚好与洛忍、安义辅等人相左,他们这一批将官坚决支持唐凌。继承皇位这么大的事,那不是过家家,不是你觉得能行谁就可以上,谁不行谁就得下去,如果开此先河的话,以后的风国皇位就成儿戏了,一旦有人对皇帝不满就会叛乱,就会逼皇帝退位,风国将会永远处于动荡之中,永无宁日。不管唐凌当初使用什么手段取得的皇位,既然她已经坐上去了,她就是风国的皇帝,就不能再下来了,任何形式的逼宫,都是叛乱,都应斩尽杀绝。
一边支持唐钰对唐凌取而代之,一边支持唐凌继续在位,双方各持己见,争持不下。而他们的争执,又恰恰是上官秀心里的矛盾点。
他本是唐钰的人,对唐钰存在天生的亲近感,从情感出发的话,他肯定是支持唐钰的。但理性又告诉他,唐钰只适合做盛世的开明君主,而在乱世当中,风国需要唐凌这种具备铁血手腕又强硬的皇帝。
贞郡军连一个确定的立场都做不出来,连一个选边站的选择都做不定,至于后面的什么准备、部署那都是妄谈。
十六路叛军围困上京半月有余,广獠都率领着火铳营撤回到西京,而贞郡军的高层还在唇枪舌剑的争执己方到底该支持谁。
风诡传说 第425章 问卦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第425章 问卦
郡尉府。今天还和前几天一样,支持唐凌的派系和支持唐钰的派系依旧是争持不下,个说个的理,但又谁也说服不了谁,一个个挣得脸红脖子粗。
上官秀目光一转,看向坐在一旁一直沉默无语的刘允,问道:“刘大人,你的意见呢?”
刘允完全是事不关己,好像没事人似的,突然听闻上官秀问到自己的头上,他身子一震,急忙躬身应道:“大人,下官都听大人的。”
上官秀深吸口气,正色说道:“刘大人,你也是一郡之首,我现在想听听你的意见。”
刘允支吾了半晌,赔笑着说道:“下官的意见,呃,下官的意见就是,一切都听大人的。”
你这话不等于没说吗!上官秀没好气地白了刘允一眼,刘允很有能力,通过他把贞郡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来,不过他的个性太谨小慎微,什么话都是憋在心里面。
上官秀转目又看向庆源,问道:“庆源,你的意思呢?”
这么大的一件事,关系到贞郡军四十万将士的生死,庆源哪敢轻易发表意见。
他冲着上官秀嘿嘿一笑,连连摆手,说道:“在这个问题上,我可说不清楚,现在我满脑袋琢磨的都是我晚上该说点啥。”
与庆源相邻而坐的金婉儿亦是连连点头,表示她和庆源想的一样。见上官秀的目光又看向了自己,广獠挺身而起,大声说道:“不管支持谁,只要有仗可打,属下就高兴。”
上官秀本来想听听将官之外众人的意见,不过大家要么是避而不谈,要么是顾左右而言他。他环视在场众人一眼,挺身站起,迈步向外走去。
见他往外走,众人齐刷刷地起身,异口同声地问道:“大人要去哪?”
“问卦。”上官秀头也没回地走出大厅。風雨小說網
他先是换了一身便装,而后带着肖绝和吴雨霏去往祭司府。
贾彩宣自从做了贞郡军的大祭司之后,彻底不再参与军务,整天坐在家里打坐、冥想,神神叨叨的,反正有人伺候着,也不用担心她会饿死。
上官秀三人到了祭司府后,被两名十六、七岁大的小侍女带到大堂内。上官秀坐落之后,向左右扫视了一圈,没看到贾彩宣的身影,他好奇地问道:“半仙……贾祭司她人呢?”
“这些天祭司大人一直在闭关,婢女已经去请了,祭司大人很快就会出来。”小侍女欠身说道。她浑身上下一身白,头上系着白色的丝带,脚下白色的布鞋,看上去倒也有几分道骨仙风、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
另一名打扮一模一样的小侍女走到上官秀近前,恭恭敬敬地递上茶水。上官秀道了一声谢,端起茶杯,闻了闻,暗赞一声好茶,贾半仙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干,待在祭司府里倒也挺会享受的。
他慢悠悠地喝着茶,等一杯茶水都喝光了,也没见到贾彩宣出现,上官秀把手中的空茶杯向茶几上一放,挺身站起。
伺候于左右的两名小侍女见状,急忙躬身问道:“大人要走了吗?”
上官秀瞥了她俩一眼,什么话都没说,迈着四方步,慢慢悠悠地走到房门口,而后双手向后一背,深深吸了口气,运足力气,震声大喊道:“贾半仙,你赶快给我出来,装什么大头蒜,如果你再不出来,信不信我一把火烧了你这鬼房子?”
哗啦、哗啦……
随着铜铃、玉佩碰撞的清脆响声,久未露面的贾彩宣在两名白衣侍女的伴随下,终于从大堂的后门走了进来。
进入大堂后,她先是慢条斯理地向侍女们挥挥手,示意她们先出去,而后美目盼兮地白了上官秀一眼,不满地说道:“阿秀,你嚷什么,离好远就听到你的叫声了。”
上官秀回头看向贾彩宣,差点笑出声来,这些天没见,贾彩宣在祭司府里养得又白又胖,红光满面,走起路来都是轻飘飘的,估计再等段时间不见她,没准就从半仙变成全仙了。
“半仙,你现在好大的架子……”
他话没说完,贾彩宣打断道:“本来我睡午觉的时候,是谁都不见的。”言下之意,她肯在午睡时见上官秀,已经足够放低架子的了。
上官秀眨眨眼睛,看了她一会,轻叹口气,他一直都拿贾半仙没什么办法,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他走回到椅子前,坐下,又向贾彩宣摆摆手,示意她也坐,而后问道:“十六路叛军合围上京之事,你可知道?”
“似乎,有听到过那么一耳朵。”
“你现在做祭司做得已经快不闻天下事了。”上官秀不满地嘀咕道,这么大的事,她竟然是只听到了一耳朵,现在他禁不住怀疑,自己当初让贾半仙做祭司是对还是错。
似乎看出他心里的念头,贾彩宣立刻说道:“阿秀,如果你敢不让我做祭司,我就在你面前自尽。”
上官秀翻了翻白眼,话锋一转,说道:“我现在遇到了难题。”
“不知道该选择唐凌还是唐钰。”
“嗯。”上官秀伸出手来,说道:“所以,我才来找你问卦。”
贾彩宣耸耸肩,站起身形,走到上官秀的面前,半跪在地,闭上眼睛,进入了冥想。
过了好久,久到上官秀都想起身离开,懒得再看她的装神弄鬼,她方缓缓开口说道:“把手给我。”
上官秀耐着性子,伸出双手,放在贾彩宣的掌心上。
这回贾彩宣的表情有了变化,她的眼皮像痉挛一样快速地抖动着,过了片刻,她猛然睁开眼睛,把上官秀身后的肖绝和吴雨霏二人都吓了一跳。
此时,贾彩宣的眼中只有眼白,黑色的瞳孔已然消失不见了,其状和妖鬼一般。又过了许久,贾彩宣睁圆的眼睛才慢慢合拢,她的额头也见了汗水。稍等了一会,她重新睁开眼睛,美目已然恢复正常,她颤巍巍地想从地上站起身,结果一头向旁栽倒。上官秀反应极快,出手如电,一把把她的胳膊搀扶住,紧张又关切地急声问道:“彩宣,你怎么了?”
“我……没事……就是有点累了。”贾彩宣虚弱地向上官秀摆摆手,由他搀扶着,慢慢坐回到椅子上。上官秀快步走到一旁,提着茶壶,倒了一杯茶水,递到她的嘴边。
贾彩宣噗嗤一声笑了,有气无力地说道:“大人,我自己来就行,我还没虚弱到连茶杯都拿不住的程度。”
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很温暖,不管他的身份、地位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但他们之间的那份情感,由始至终都没有变过。这也是贾彩宣最欣赏上官秀的本质之一。
见贾彩宣还能施展她牙尖嘴利的本色,上官秀提到嗓子眼的心也放了下去。
他把茶杯交到贾彩宣的手里,看着她喝了大半杯的茶,苍白脸色缓和了许多,他才问道:“彩宣,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贾彩宣缓缓摇头,幽幽说道:“太模糊了,并没有看得太清楚。不过,我能感受到一些情绪。”
“什么情绪?”
“如果你选择了唐凌,会很痛苦。”贾彩宣双目一眯,直勾勾地看着上官秀。后者目光低垂,琢磨了片刻,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我应该选择钰王殿下?”
“如果你选择了唐钰,只会更加痛苦。”贾彩宣一本正经地说道。
噗!上官秀差点喷出一口老血,这叫什么答案?选择唐凌会痛苦,选择唐钰会更加痛苦,那么无论自己做出什么选择,都和痛苦离不开了。贾彩宣身子向后倚靠,老神在在地说道:“我只能感受到眼前的一点点的,远处都是迷雾,我什么都感受不到。阿秀,其实你心里已经有了选择,你来找我,只是为了让我在你的选择上加个肯定,是吗?”
上官秀深深看了贾彩宣一眼,嘴角微微上扬,轻轻拍下她的胳膊,说道:“你累了,好好休息。”稍顿,他恍然想起什么,好奇地问道:“祭司府的侍女,你都是从哪里找来的?”
“怎么样?很不错吧!”
“和你的气质很相近。”上官秀抖了抖身上的衣服,说道:“好了,我也该回去了。”
“后天是良辰吉日。”贾彩宣坐在椅子上,看着上官秀往外走的背影,提醒道。
“哦?”
“出兵的良辰吉日。”
“哦。”上官秀在门口站定,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迈步走出大堂。
他没有直接回郡尉府,而是带着肖绝和吴雨霏去了一家小酒馆。在小酒馆里,他点了两壶酒和三碟下酒菜。肖绝帮他倒了一杯酒,上官秀拿起,一饮而尽。
肖绝和吴雨霏对视一眼,前者再次为了倒了一杯酒。上官秀依旧,仍是看也不看,一口喝个精光。肖绝清了清喉咙,小声劝说道:“秀哥,这么喝很容易喝醉的。”
“酒逢知己千杯少!”上官秀另有所指地说道。
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这是唐钰写给他的亲笔信。上官秀抽出信纸,展开,里面的内容他已经看过不知多少遍了,可是此时再看,他仍感到心头一阵阵的发酸。
风诡传说 第426章 大风之福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第426章 大风之福
与君一别,两年有余,钰心甚念。
听闻秀出征宁南,钰日夜牵挂。后闻秀于宁南罹难,钰悲痛欲绝,饮如针,食如刀,夜不能寐。遥想当年,于上京王府,把酒言欢,秉烛夜谈,每思至此,不禁泪浸满襟。
在唐钰的这封书信中,没有提到一句让上官秀选择支持他的话,只说了对他的思念,以及无限怀念两人当初在上京时的相遇、相知与相交。
看着这封书信,上官秀再次把杯中酒喝尽,而后他垂下头来,水珠滴滴答答地落在信纸上。见状,肖绝和吴雨霏不约而同地吞了口唾沫,谁都没敢说话,静静地安坐在桌旁。
不知过了多久,上官秀把手中的信纸仔仔细细地重新叠好,放回到信封内,而后又很宝贝地揣回到怀中。等他再抬起头的时候,脸上已无丝毫泪痕。
肖绝吸了吸鼻子,小声说道:“钰王殿下宅心仁厚,若能登顶皇位,必为不世之明君,实乃我大风之福啊!”
上官秀含笑点点头,拿起酒杯,说道:“我们喝酒吧!”说着话,他又干了一杯。
肖绝还要说话,邻桌的一名酒客转回头,不满地白了肖绝一眼,愤愤不平地说道:“我大风的皇帝还没驾崩呢,唐钰凭什么登顶皇位?”
“就是!你们都说当今皇上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可究竟哪里不好,我们也没看出来。”
“唉,不管是谁当皇上,和我们贞郡都没关系,反正我们贞郡就是个朝廷不管不问的地方。”
“对对对,喝酒喝酒!谁当皇上这事,跟我们都没关系,这也轮不到我们操心。”
邻桌几名酒客你一句我一句,又继续喝起酒来。不过他们的讨论很快把酒馆里客人们的话题引到了这上面。
有一名酒客大声嚷嚷道:“如果钰王登基,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恐怕就都没好日子过了。”
“为什么?”
“你想想啊,钰王登基之后,那些叛军可就都改头换面,成中央军了,叛军是群什么人啊,最贫困潦倒的亡命之徒,他们成了中央军,能不鱼肉我们百姓吗?”
“那也和我们贞郡的百姓无关,我们贞郡有四十万的大军,有上官大人坐镇,叛军若敢到我们贞郡来撒野,来多少就灭他多少!”
“据说上官大人可是钰王的心腹,钰王登基,上官大人肯定会带着贞郡军辅佐钰王,到时候,谁会来保护我们啊?”
一听这话,在场的酒客们都泄气了,一个个长吁短叹,耷拉下脑袋,摇头喝着闷酒。風雨小說網肖绝再忍不住,猛然一拍桌案,喝道:“简直是一派胡言!”
听闻他的喝声,在场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到他的身上。肖绝沉声说道:“别说叛军成为中央军后不会鱼肉百姓,即便真的这么做了,钰王也会严惩不贷,上官大人也绝不会坐视不理,任由贞郡受人欺凌。你等若再敢胡说八道,妖言惑众……”
他话没说完,上官秀不留痕迹地拉了拉他的袖子,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肖绝止住话音,又狠狠瞪了在场的众人一眼,接着不解地看向上官秀。后者低声说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大家想说什么,就让大家说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