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暗香
董二老爷坐下喘着气,徽瑜忙给他倒了杯茶,“爹,先喝口水,然后细细说。”
董二老爷难得见到女儿对他这般的和颜悦色,一张老脸上立刻挤出一朵花来,呵呵一笑,“不累,不累,正好渴了,我先喝一口啊。”
看着董二老爷端起茶盏就灌了一口,也不晓得吹一吹,茶水微烫,烫的立刻就皱起了眉头。
徽瑜就道:“赶紧吐出来,怎么就没吹吹就喝下去了。”忙着吧痰盂端过来,又端了碗凉茶过来给董二老爷漱口。
“没事,没事,不怎么烫,不怎么烫。”董二老爷看着女儿忙说道,他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没想到终于也能得到女儿孝顺一回了,不容易啊。
徽瑜到底是看着董二老爷用凉茶漱了口,这才松了口气。对面的董二夫人早就看惯了董二老爷的这样的行径,丝毫也不觉得奇怪,什么时候他要是不让人操心了,那才是太阳打从西边出来了。
忙了好一会儿,两父女重新坐好,董二老爷一张略略有点复原的小胖脸就皱成了橘子皮,先重重的叹口气,这才说道:“这事儿现在还没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不过当街打人,还差点致死,允骥这会儿已经被顺天府带走了。”
听到这里董二夫人就要发飙,董二老爷连气几乎也不敢喘,立刻说道:“你先别着急,不过是按照程序走一遍,不会真的把儿子怎么样。毕竟是人命关天的事情,顺天府要是不管不问,将来难免要冠上一个“失察”的罪名,我们也不能让别人难过不是。”
董二夫人强忍着没恼怒,徽瑜立刻捧场的说道:“爹爹说的是,顺天府的衙门又不是给某一个人开的,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众目睽睽之下,人家也得做个样子,理解,理解。”
老婆虽难缠,但女儿善解人意,董二老爷心里松口气,就道:“正是这个道理,有大哥去周旋允骥想必很快就能出来的。这件事情要说起来也有些太突然,彭顺荣来京看望嫁到宁王府的妹妹,偏偏一跟斗就栽倒了允骥的马蹄子底下,亏得允骥骑术高及时控住了马,这才没酿成血案。我细细打听过,顺天府的衙役偷偷告诉我,允骥翻身从马上下来,自然要找这个不长眼的家伙算账,毕竟街上行人多,要是惊了马这后果谁当得起?可这彭顺荣话里话外对允骥极为不客气,讥讽允骥学文不成就去边关牧马去了,一辈子也就是个看马的料子。允骥大怒,这才一气之下跟他吵了两句,没曾想对方牙尖齿利,你哥哥说不过这才动了手,没想到打得痛快了,却差点出了人命。”
董二夫人柳眉一竖怒了,“不过是福建管盐场的一个芝麻大的官,居然也敢讥讽我儿子。也就是仗着他姐姐给宁王当侧妃,这才敢在京里嚣张起来,真以为自己成了螃蟹能横着走呢。我呸,京都里王公子弟世家权贵多了去了,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就他也配!”
“娘,您先别生气,坐下,坐下。”徽瑜扶着董二夫人赶紧劝慰,“女儿瞧着这事儿只怕跟彭侧妃也不过沾了一点边。”
“你是什么意思?”
“你也这么看?”
董二夫人跟董二老爷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董二夫人秀美一皱,看着董二老爷问道:“你方才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做徽瑜也这么看,谁还说什么了?”
董二老爷看着发飙的董二夫人连忙交代,“是这么回事,我不是去找大哥了吗?是大哥说的这是怕是不简单,为了不让人捉住把柄,这才赶紧的让顺天府把允骥给带走……”董二老爷情急之下说错话,立刻捂着嘴看着董二夫人一脸的惧色。
董二夫人脸都变了,叉着腰说道:“好啊,你居然敢撒谎。感情允骥不是被顺天府给带走的,是你哥哥给送进去的,好好好,今天不把事情说清楚了,没完!”
董二老爷真是都要哭出来了,他怎么就没多长几个心眼,欲哭无泪的看着董二夫人忙着解释,“我不是有意要瞒着你,我是想慢慢跟你说,我不是怕一下子把话给说透了,你要是真的闹起来怎么办?徽瑜这丫头都能瞧出一点猫腻,大哥在朝堂上混了半辈子,这里面的事情闭着眼睛都能说的头头是道。这不是朝廷想要对盐务开刀,可是狗咬刺猬无出下嘴,再加上朝中反对的声音极多,一时间僵持不下,这都好几个月了事情一点进展没有。这回允骥这件事情一出,大哥就想着肯定会有人拿着这件事情开刀,那彭亮可是管着福建一省的盐务。大晋朝幅员广阔,可是总过就只设了六个都转盐运使,好不容易福建的这个出了点差错,谁会轻易放过只怕皇上都不答应。这些我不懂是大哥说的,不过咱们都是一家人,大哥是不会害允骥的,你就放心吧。”
董二夫人气的要骂人,不是大老爷自己的亲儿子,他自然不着急。你试试这会儿蹲牢里是董允诚,看他急不急!
董徽瑜听着董二老爷的话却是明白了,帮着劝了几句董二夫人,话也说得更透彻,“我觉得大伯父的话有道理,娘,你别忘了宁王府里还有个怀孕的大姐姐,要是因为大哥把彭顺荣给打得重伤,那彭侧妃去找大姐姐要个公道闹起来……”
董二夫人看了女儿一眼,情急之下竟忘了还有个怀孕的董婉。慢慢的坐下来,董二夫人缓缓说道:“这是有人要一箭数雕?”
“现在还摸不准,不过大伯父这一招没错,先把我哥扔到顺天府去。顺天府府尹赵钦跟信国公关系亲密,要是我哥在牢里有点什么差错,头一个赵钦完了,那信国公府怕是也讨不了好去。”徽瑜道,这件事情既然跟宁王妃的娘家扯上关系,而且宁王府的两名侧妃都牵连其中,要是董允骥出了错,夏冰玉第一个就要坐不住了。
事情发生的如此突然,而且偏偏让彭顺荣跟董允骥打起来,还差点一命呜呼。如果是巧合这也太巧了点,徽瑜倒觉得董二夫人的那句一箭数雕颇有道理。
只是射箭的是哪个?
姬夫晏?夏冰玉?
徽瑜拧眉沉思,这次的事情怕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无法善了了!





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 第121章 怂恿
居于内宅之中,徽瑜也只能做如此猜想,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现在还无从得知。不过现在牵涉到的事情跟人越来越多,徽瑜就想把事情从头到尾捋一遍,捋完之后才发现,也许有些事情她是真的给忽视了。
打从董允骥回来也许就是一个信号,边关缺粮每年都有的事儿,户部尚书每年都为这事儿愁掉几根头发。但是年年如此,年年难为,难着难着也就习惯了。可为什么今年却这么大张旗鼓的折腾起来?徽瑜虽然也关心边关的事情,到底是因为外祖在那里戍边。但是却从没有想过边关的民生跟军队的给养。
说到底,古代闺阁女子那个能知道关心这些事儿?那个能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打从生下来,女子的天职就是朝着贤良淑德的闺秀教养,将来说一门好亲事为家族谋取些利益,这就是最大的功劳。顶到天就是多读些诗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撑撑颜面。活在这四角天空的宅院中,学到更多是妻妾之间的阴谋手段,鬼蜮伎俩,这是她们将来人生的重要方向。打仗?呵呵,跟女子有什么关系。给养?这是什么意思?
你去问别人,都未必能说得上一二三来。
男女分工不同,必然导致知识倾向不同。
可是徽瑜不一样,她是来自未来的女汉纸,又是出身红色家庭,军权家庭不管男女大小就要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更何况徽瑜还被扔到部队那么多年,不管理论还是实际那都是能拿出手的。
只可惜现代的高科技在古代完全没有用武之地,略略有些遗憾。冷兵器时代,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之前因为董婉的事情,让徽瑜分了很多心,再加上家里事情也多层出不穷,关键是徽瑜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想。所以这次一静下心来,细细一扒拉,这才恍然发觉很多事情她都在无意中错过了。
以前若是生意方面,邢玉郎会跟徽瑜打个招呼之类的,但是邢玉郎在男人该管的军事方面,政治方面,也是下意识地就把徽瑜排斥在外。女孩自己家的也就是家里面的事情能精通些,这些男人们该干的事情怕就不行了。
不是邢玉郎歧视,而是这个时空就是这样的生存状态。
但是徽瑜这个穿越而来的一抹灵魂,偏偏就是这么个意外中的意外。
边关缺粮董允骥来报信,到江南盐务被从烂泥潭中扒拉出来,保守派跟激进派就盐务要不要查这个问题引经据典吵了几个月也没结果。然后再到董允骥把彭顺荣给打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里面还牵连到宁王府的两个侧妃,事情一环扣一环,瞧着像是没有丝毫的关联,但是政治嗅觉比较敏锐的徽瑜,却深深知道一个道理,世界上的事情就没有那么多的巧合连续碰撞到一起的。
如果打从边关缺粮开始就是一个计划的话,那么现在董允骥打人是事先做好的计谋,还是别人顺水推舟把她哥给谋算了一把。如果是前者徽瑜没什么担心的,反正不过是走个过场,可是要是后者呢?董允骥一个搭进去不够,这后面可还有个董婉垫背呢。要是董婉因为这件事情有个三长两短的,大夫人那边只怕要把二房给恨死,这辈子这个仇怨怕是都解不了了。
让徽瑜有点奇怪的是,这里面一点姬亓玉的影子都没有。
姬亓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正因为没有任何姬亓玉的手笔,所以徽瑜才会森森的怀疑。
徽瑜现在一时间也行不清楚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是说到底姬亓玉没有出手的话,她都不相信自己的智商了。
很快的大老爷就带回来了消息,只是负责跟徽瑜及她娘通秉的是董允诚。董允诚没有外放而是选择了留京,也没有进翰林院苦修熬资历,而是进了六部,有大老爷的关系罩着,只要前几年不被倒霉的什么大事要案给牵连上,熬过几年混个脸熟,熟悉六部的运作之后,那时候董允诚便能开始展头露脚了。
其实,大老爷想的真的是一点也没错,现在时局不稳,如果按捺不住先把董允诚给提上来,说不定就能被朝堂上那些老油子顺手当了炮灰。董大哥是很不错,人沉稳,做事也周全,但是当官这件事情并不是有这些就足够的。不然那些陈年老吏个个都油滑的很,也有阴沟翻船的。
关键就是资历跟眼界。
徽瑜跟董二夫人齐齐的看着董允诚,那专注的眼神让董允诚这老成人都有些招架不住了,轻咳一声说道:“二婶,您别担心,事情一定会解决的。现在二弟好好地,不会受委屈的,我爹都打过招呼了。现在咱们不仅不出来,还要彭家请着才能出来,不然的话这事以后是把柄。”
董二夫人套不清楚这里面的利益纠葛,听的脑子直转,不过另一根神经却格外的清楚,“我不管你们的事情,总之一句话,一定要我儿子好好的出来就行。你们怕我给你们惹是生非坏了你们的计划,行,我不闹。可要是最后你二弟出点什么意外,你也知道你二婶的脾气。”
“是,我以自己的性命担保,二婶放心就是。”
“你这孩子我还是信得过的,你比你爹让人放心。”
董允诚:……
徽瑜:……
徽瑜轻咳一声活跃下气氛,就对着董允诚说道:“大哥,大姐姐那边你可知会过了?”
董允诚就看着徽瑜点点头,“你也放心,你大姐姐明白事理,知道这个时候怎么做。”说到这里顿了顿,看着徽瑜问道:“难为你能想到她那里去。”
听着董允诚略带打探的意思,徽瑜呵呵一笑,“我是想着哥哥打的人既然是彭侧妃的兄长,那彭侧妃要是借题发挥,大姐姐定然要受委屈,所以提前通个气大姐姐也能有底气,能安心。”
董允诚那双黑乌乌的眸子看着徽瑜良久才挪开,徽瑜心里咯噔一声,就看到董允诚笑着站起身来跟董二夫人告别,然后看着徽瑜道:“二妹妹不送送我?”
徽瑜:……
十分苦逼的徽瑜就假装愉快的跟董二夫人告别,一路把董允诚送出去,路上两人一前一后走着,就听着前面的董允诚说道:“二弟让我给你带句话。”
徽瑜脚步一顿,立刻跟上才说道:“我哥能跟我带什么话,打架的时候不想着我,打完架倒是想起来了。”
“自然是二弟觉得二妹妹能帮得上他。”
徽瑜心里又咯噔一下,她总觉得董允诚有些怪怪的,这话里话外的满满的钩子。只能装傻一笑,“我能帮上他什么,哥哥真是满口胡说。”
董允诚听着这话仰头看看天,好一会才说道:“二弟说,让你给他准备几件换洗的衣服,顺天府的大牢虽然住着一个小间,但是那地界不是人呆的。二妹妹收拾好了,直接送我这里来,我给二弟送去就是。”
说完董允诚就大步的走了,徽瑜看着他的背影良久无语。
还以为董允诚要说什么大事,结果就来这么一句,真的是让人好生无语。
徽瑜回去给董允骥收拾衣服,收拾着收拾着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董允诚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当着董二夫人的面说是董允骥好得很,掉过头来就告诉自己那不是人呆的地方。前后说话可有些矛盾,但是又是说给自己的听的……
徽瑜现在也拿不准了,索性坐下来细细琢磨。就算是顺天府不是人呆的地方,那也是大老爷的责任把人捞出来啊,说给她听她能做什么?就算是她能告诉董二老爷,但是董二老爷无官无爵的也只能干着急啊。
排除一切可能,那么剩下的答案就算是再不可置信,那也是是事实。
董允诚就是会所给自己听的,难道他们是希望自己做什么?
关键是,徽瑜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啊?
太要命了,文人的毛病,说话爱留一半,让人猜啊猜,猜个毛线啊!




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 第122章 借东风
宁王府。
董婉面色铁青的坐在红木镂空雕花的圈椅上,身后垫着弹墨软枕,一双眼睛冷冷的望着对面含泪欲泣的彭侧妃。上首夏冰玉跟姬夫晏并坐,此时夏冰玉秀眉微蹙,面上的神情略略有些有些难看。旁边的姬夫晏神情也算不上好看,只是他素来自持,把控得住。
夏冰玉看了看彭侧妃,眼睛最终落在了董婉的身上,柔声说道:“都是一家人,何必闹得这般难看,有什么话是不能好好说的。婉妹妹如今你还有身子,且放宽心,一切自有王爷做主。”
董婉听着夏冰玉的话就挤出几分笑容,“王妃说的是,妾身自从进了府恪守礼仪,不敢逾矩。便是有了身子也不曾侍宠生娇,今儿个彭侧妃硬闯我的院子大闹,话里话外都指责妾身的娘家兄弟,妾身一心养胎,两耳不闻窗外事,外面究竟出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大家坐在一起我也正好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到这里就叹口气,含泪看着姬夫晏,“就算是妾身的娘家做了什么,但是妾身还怀着王爷的骨肉,彭妹妹不为了妾身,就算是为了妾身肚子里的孩子也要好好说话,没见过哪家的闺秀跟个泼妇似的说闹就闹起来,要是为此妾身受了惊吓,惊到了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妾身有什么不打紧,可怜我这孩子才几个月都没见天日就被人这般的惦记着……”
姬夫晏心里微微有些烦躁,但是面对着一家子姬妾又不能拍屁股走人。只得好生安抚董婉,柔声说道:“本王知道你素来知礼,好好保养身子才是正经。”转过头就看着彭侧妃训斥道:“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就算是有什么怨言,就看着她肚子里孩子的份上你也得忍一忍让一让。更何况有王妃在,难不成还不能为你做主了?再者说了爷们外面的事情,一个妇道人家也能随意置喙?你娘家就是这般教养闺女的?”
彭侧妃的脸色瞬间一白,几乎摇摇欲坠,扑通一声跪下,哽咽的说道:“王爷,这事儿是妾身做得有些莽撞了,可是妾身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我娘家远在福建,哥哥上京来看我,却被定国公府的二公子打个半死。妾身不过是想问问董姐姐到底怎么回事,谁会知道董姐姐居然会紧张成这样。不过一两句话的事情,大家说开了也就没事了,都是妾身想得太简单了,甘愿受王爷责罚。”
董婉听着彭侧妃话里话外的挤兑自己,也不着急生怒,抚着心口似是余惊未去一般说道:“妹妹说的轻松,我可没见过哪家的闺秀好好说话的时候,是要拍着桌子面色凶残的。到底是我孤陋寡闻,竟不知道福建那边的风俗就是这般。我娘家素来教我女子要娴静大方,与人说话切不可粗狂无礼惹人厌恶,家中所学身为寡陋,没见过大世面,以至于妹妹这般的行径原来竟是福建那边的礼仪都不知道。”
夏冰玉看着二人就道:“行了,一人都少说一句,多大点事闹得不可开交。王爷公务繁重,还要被你们的琐事劳心,实属不该。”
董婉就轻轻抚着肚子站起身来,对着姬夫晏屈膝行礼,“都是妾身不好,未能体恤王爷辛苦,请王爷责罚。”
董婉直说请王爷责罚,却没说夏冰玉什么事儿,请罚又比彭侧妃快了一步,端的是忍辱负重,贤良淑惠的好榜样。彭侧妃脸色铁青,夏冰玉也微微不悦,姬夫晏却是看着董婉说道:“你坐下,日后也不用动不动行礼,孩子要紧。”
董婉就笑着应了,缓缓坐下这才说道:“今儿个要不是彭妹妹说起这事儿,妾身是真的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我爹爹常说女子出嫁从夫,让我少管娘家的事儿,一心一意的侍奉王爷。既然彭妹妹说这事儿跟妾身娘家有关系,不如我去个信问问到底怎么回事,也好跟王爷有个交代。”
夏冰玉看着董婉心里蹙眉,面上却是带着笑,看着姬夫晏说道:“董妹妹一心为王爷分忧倒是令人赞赏,王爷您看这事儿该怎么处置?”
姬夫晏转头就看着夏冰玉,对于夏冰玉询问自己的事情表示满意,想了想就说道:“这件事情还不能下定论,彭侧妃言行不当,性子偏激,禁足半月。董侧妃受了委屈,王妃抚慰一二。本王不想后院整日闹得鸡飞狗跳,若是你们哪个不想在这里呆着,想去庄子上静养那也使得。”
此话一出,彭侧妃这才真的有些后怕了,董婉心里也是微微一惊,夏冰玉神色不动笑着应了。
姬夫晏起身,“本王还有事情,你们各自回去吧。”
“恭送王爷。”
送走了姬夫晏,夏冰玉这才看着董彭二人,神色淡淡的说道:“两位妹妹也都先回去歇了吧,以后这样的事情若是再有发生,就只好请你们去庄子上清净一二了。”
彭侧妃首先说道:“多谢王妃提醒,不过要不是有人消息传得快,妾身身在后院哪能知道外面的事情,还真是要谢谢有些好心人呢。”
“是吗?这好心人还真是够好心的。”夏冰玉淡淡的一笑,“彭妹妹也不用担心,王爷最是仁厚,过几日也就不生气了,届时我会跟王爷提一提,妹妹也能早日解除禁足。”
“多谢王妃姐姐,可不像某些人心口不一。”彭侧妃的眼角扫过董婉,施礼过后这才徐徐走了。
董婉似是没听到两人的对话,自始至终带着微笑,等到彭侧妃走了,这才站起身来笑道:“今日累了一天妾身也告退了,不打扰王妃歇息。”
“董妹妹。”夏冰玉叫住董婉。
董婉停住脚,转身笑着看着夏冰玉。
两人四目相对,竟看不到彼此眼眸中的丝毫涌动。
“好好保重,这可是王爷的第一个孩子。”
“多谢王妃,只要没有小人作祟,这孩子自然能平安落地。”
夏冰玉面上的笑容格外的和煦,“是么?大家都是姐妹,自然是要好好相处的。”
“托王妃吉言。”董婉笑笑,这才转身离开。
待到屋子里又安静下来,赵嬷嬷倾身上前,将香炉的火拨的旺了些,这才低声说道:“王妃,先歇歇吧,忙了一整天也乏了。”
赵嬷嬷是夏冰玉陪嫁来的管事嬷嬷,自然得她信重,听到她这么说,夏冰玉忍不住叹口气,“一个个的都不消停,如何能安心歇着。嬷嬷,你瞧着这件事情到底是谁动了手脚?”
赵嬷嬷一时沉默,想了想才说道:“奴婢瞧不出来,彭侧妃虽然瞧着行事莽撞,寻常又是眼皮极高,待人也并不和缓。但是彭侧妃出手阔绰,王府里也不是没有那趋利重益的人。董侧妃到底是定国公府出来的,行事滴水不露,说话妥帖温和,又惯会在王爷面前装怯作勇,有没有她的手笔也不好说。”
“是啊,一个比一个难缠。表哥又是个怜香惜玉的人,平常对着她们也是温和居多,难得训斥。若不是这次事情实在是闹得有些大,今儿个也不能这般的发作。”夏冰玉嗤笑一声,她其实心里都明白表哥是个怎么样的人,当初不就是想着越是温和念旧的人,才不会做那负心之举。可如今看来,男人太多情,女人太多有的时候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赵嬷嬷看着夏冰玉的样子也有些心疼,忍不住说道:“您也该把王妃的威仪立起来,免得被这起子小人有缝可钻。”
夏冰玉沉默,良久才说道:“彭家事关南方盐务,如今朝堂上闹得正欢,若是得罪了彭家岂不是让王爷难为?董家就在近旁,若是动作太大,难免会被人非议,不得不小心才是。”
“可这就太委屈您了,您才是这王府的正妃,却要整日的看她们的脸色。”
“看一时还能看一世?”夏冰玉淡淡一笑,转头看着赵嬷嬷说道:“既然王爷禁了彭侧妃的足,你去说一声这半个月让彭侧妃好好抄抄女戒,我也好在王爷面前给她求情。”
“您这又是何必?”赵嬷嬷都替她委屈了。
“彭侧妃这性子极好,我还是很喜欢的。她若不在,岂不是只会令董侧妃一枝独秀?”夏冰玉伸手抚抚衣袖上的繁复花纹,嘴角含着淡笑,“不管这件事情到底是谁背后下的手,不过既然做了总有把柄留下,你悄悄查,慢慢查,好好查,从下头的奴才一个个的查。我就不信在这宁王府,还真有人能一手遮天。”
1...6061626364...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