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开工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是信他,还是不信

    荷包被塞回到怀里之后,看着笑容“诚恳”的“野和尚”,刘锦江反倒犹豫了起来。

    二十一岁进入锦衣卫,三十六岁凭功劳袭父亲的百户职,他自然也算的上是见多识广。

    江湖上,出千耍诈的骗子,更是屡见不鲜。

    他是骗子吗

    就在刘绵江心生疑虑时,他的屁鼓,被人不轻不重地拍了下。

    “啊……”

    浑身一激灵的刘锦江,一扭头,就看到“野和尚”站到自己的身后。

    “来、兄台,屁鼓翘起来,”

    施奕文咧嘴笑着说完,从出诊箱里取出了药和注射器。

    这出诊箱里,除了常用药物之外,肾上腺素、注射器、常用抗生素针剂之外,甚至还有一套简易的手术器材。

    原本在工地上挣钱东西,现在成了保命的玩意。

    刘锦江见他一脸“邪笑”站在身后,手中拿着奇怪的东西,看着那针尖,他的心头顿时一紧。

    “你,你要干什么”

    无害的笑容,直看的刘锦江心里发毛:这、这人什么意思

    看个病,拿针干什么

    看着那寸长的铁针涌出的液体。即便是六尺高的汉子,可他还是只觉得心底一紧。

    “来……脱掉裤子!”

    刘锦江急道。

    “看病就看病、咋还要脱裤子哪你、你想干什么”

    施奕文便摇着手中注射器解释道。

    “小弟,给你打一针!”

    “打,打真小弟……小弟、弟”

    “快点,你还想不想治病了”

    施奕文闻言,面上的笑容登时也消失不见了。

    “要是想活命,就别唧唧歪歪的!”

    在熟悉的领域中,施奕文浑身都是医生特有的自信和骄傲,尽管他只是个无证行医的“江湖”。

    他这么一说,再加上那与先前截然不同的气质,让刘锦江那里还敢再说什么,连忙乖乖的侧趴在桌上。裤子扒下时,紧张不已的他回头说道。

    “医,医生,你,你轻点……啊!”

    手落针入,刘锦江立即发出声鬼嚎,凶神恶煞的脸也更加狰狞了。

    “轻、轻点儿……”

    看着平日里跋扈的刘百户,叫唤成这副模样,寇芸差点没笑出声来。

    “哎哟,可疼死、疼死我了……”

    瞧着鬼哭狼嚎的刘锦江,施奕文忍不住讽刺道。

    “亏你还是锦衣卫百户,就这么一针下去,还嚎上了……丢不丢人”

    “这,这针扎得……比刀砍斧剁还疼……可疼……”

    话里这么嚷嚷着,却突然又像是意识了到什么,那刚才还有些扭曲的脸庞,立即变得期盼起来:

    “郎中,方才你说药到病除……这意思是说……扎上这一针,我的病……就算是好了”

    “做什么春秋大梦呢,从今天起每天一针,要连打十五天!”

    用普鲁卡因青霉素肌注治疗需要10-15天,整个疗程总量需要800万u-1200万u,刚才那一针是80万单位。因为这病也算是常见病,所以出诊箱里才会备有普鲁卡因青霉素。

    “啊……十五天!”

    刘锦江的黑脸变了色,后背涌起的寒意,一直蔓延到屁鼓上,双手也连忙捂着屁鼓说道。

    “能,能不打吗”




第4章 天下人所不愿(求推荐,求收藏)
    你才是花和尚!

    你全家都是花和尚!

    心里抱怨着,施奕文倒也没有接刘锦江的话茬,而是直接岔开了话题。

    “小弟瞧老兄随身带着双手刀,莫非是上过战阵”

    双手刀因为太长,所以往往只用在战场上。

    联系到先前的那万历年的瓷枕,便想到万历三大征。因为不知道年份,便故意试探道。

    “嘿嘿,我刚进锦衣卫时,就到了浙江,你知道那地方,遍地都是倭寇作乱,难免会上战场,倭寇擅长用长刀,短刀对阵难免吃亏,所以后来就是凭着这柄五尺刀保命,万历二年调回了南京,算起来这都回来四年了,可这五尺刀用顺了手,也就一直用到现在。”

    见他岔开话题,刘锦江又主动的和施奕文聊了起来,借聊天试探着他的来历。有意探清时代的施奕文也半真半假和对方聊着。

    万历二年,回来四年。那现在应该是万历六年。

    也就是公元1578年。

    弄清楚的时间,施奕文顿时有了底。也不再像先前那惊慌,尽管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到了这,但他整个人仍然显得很是冷静。

    两人先从浙江的倭寇聊起来,然后又聊到海外,聊到海外的各种奇珍异宝,风土人情。到最后,刘锦江非但没有探出个来历,反倒是更迷茫了,瞧着施奕文的眼神,甚至也发生了变化。显然没想到他会知道那么多,一开始的时候,他还能聊两句,到后来只的听的份了。

    “哼哼,想探老子的来历……”

    冷笑着施奕文得意洋洋的说道。

    “不知道,老子有百度吗”

    凭借着过去在网上看过的旅游攻略,什么满加刺的猴子屿,什么三宝垄的三宝庙,暹罗的战象,甚至到最后,什么野人猎头之类的海外逸闻也被施奕文一一说了出来。

    这一夜,他们两个人就在那里畅淡着,至于寇芸就跟着丫环似的,在那里给他们烧茶递水,最后甚至还要了一桌菜食,两人边吃边聊,聊的倒也尽兴。待到公鸡打鸣的时候,听了一夜仍是意犹未尽的刘锦江,看着施奕文的眼神也变得复杂起来。

    “那些地方老弟都去过”

    满腹疑惑的他试探道,在锦衣卫之中,他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可是眼前这位施老弟说的,虽说有些是他在浙江时听说过,但更多的却是闻所未闻的,也正因如此,才会不加怀疑。

    面对他的询问,施奕文的心里暗自寻思道。

    怎么解释自己的来路身份

    这个问题只要身处这个时代,那么早晚都是要面对的,只是如何解释呢

    “小弟勉强算是外蕃海商吧!”

    “哦外蕃海商兄弟是外蕃”

    非但刘锦江不信,那寇芸也不信,几乎立即说道。

    “施公子,瞧您说的,这蕃人,我是见多了,可是像您这样眉清目秀的,却还是第一次见着。”

    可不是,他的相貌可比江南的富家公子还清秀俊俏。

    “你们有所不知,虽说我是生长于海外,可祖上却也是华夏人,当年群雄起事,驱逐蒙鞑,家祖为避战乱迁往海外……”

    “你这么一说,南洋这样的人确实不少。”

    这个解释倒让刘锦江颇以为然的点点头,随后又仔细打量了一眼。

    “若是没猜错的话,老弟的出身肯定也不简单吧!”

    见施奕文没有回答自己,刘锦江终于道出了他心里的猜测。

    “老弟这身衣裳虽说古怪,可这料子织的紧密不说,那针脚恐怕就是最好的绣娘也缝不出来,还有刚才那药……”

    原本又困又倦的寇芸闻言便来了精神,仔细打量着这人身上的衣裳,确实,那针脚一针一线缝得就像拿尺子量好似的。为了对比,她特意看了看刘百户身上衣裳,针脚又散又乱,再看看自己的衣裳,似乎也好不到那……突然她的眼睛一睁。

    “咦”

    眨眨眼,看着刘百户寇芸惊讶道。

    “刘爷,您脖子上的梅花疹没有了!”

    “什么”

    猛的站起身,刘锦江就火急火燎的脱掉衣裳,一开始,他不知道身上起的是梅花疹,只以为是春天潮湿起得疹子。如果不是寇芸,他压根就没往要命的梅花疹上去想。

    “没了,真的没了,真没了……”

    激动之余,刘锦江看着施奕文时,那眼睛也变得火热起来,更是纳头便拜。

    “恩公,请恩公受小弟一拜!”

    现在刘锦江非但不敢再托大,甚至还打蛇顺棍的和对方攀起了关系来。就连一旁的寇芸,看着施奕文的时候,那双眼睛里也是火热非常,毕竟,打梅毒从岭南那边传过来,这几十年不知多少姐妹被这病给害死的。即便是活着的也是人不人鬼不鬼的。

    这病是绝症,无药可救,无人能治,可是眼前的这个野和尚却可以治!

    只要一针就好了

    围着刘锦江身边打着转,他身上的梅花疹确实消失了。

    效果怎么会这么好

    施奕文的心里犯起了嘀咕,难道是因为这个时代的



第5章 我是医生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荐)
    从满是莺歌燕舞的寇家花楼里出来时,原本已经接受现实的施奕文,真正面对了现实。

    真的……穿越了。

    看着街道上熙攘的人群,尽管身着汉服的男女,那连甍接栋的临街屋宇间偶尔有欢愉的笑声自楼里飘荡而出,偶尔的还能看到些许宿醉的男子,在家仆的搀扶下上车,花楼的龟公卑微的好言恭送,楼上相识的相好,娇声软语送着“情郎”。

    所有的交织一起,让十六世纪青楼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不是演戏。

    施奕文发现自己出奇的镇定。不论是之前,还是现在,甚至片刻间就已经接受了现实!

    既来之则安之吧!

    “施兄弟,您先上车!”

    耳边的话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坐的是车,不是轿。

    车有点像是后世的板车,不过却是独轮车,人在车上的坐位上坐着,车夫在后面推着车。这独轮车瞧车倒是挺新鲜的。(1)

    这车就是十六世纪的“宝马”。

    只不过,这“宝马”只有一个轮,而且还得靠人力。

    “哟,居然还有四轮的“宝马”(1)。”

    突然,街上一辆由人拉着的平板小车,倒是让施奕文吓了一跳,那被人用绳拖的四轮小车上,盘腿端坐着一位中年人,瞧着气定神贤的模样。

    这高度、这姿势,要是拉车的人放个屁的话……可不正好“嗤”在脸上。

    那美好的景象,施奕文简直都不敢去想。

    坐在车上,施奕文打量着这座明时的南京,城市热闹非常,两边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不过即便是内心好奇非常,但他仍然尽量收回好奇心,以免让刘锦江发现异样。

    最后又把目光投到车夫身上,尽管天气仍有些清冷,他只穿着件单薄的短打,不过即便是如此,跑了几里路后,那身上的棉布短打仍然汗湿了一大片。

    这车夫确实辛苦,其实无论是那个时代的下层百姓,过的都不容易,只不过,这个时代更为极端一些。

    不论是这推车的车夫,亦或者是拉车的车夫,都是这个时代最下层的百姓。看着他们那汗流浃背的模样,施奕文暗自想到,想要在这个时代谋生,确实不容易啊。

    看来,自己要好好的想个办法了。

    右手拍着那个药箱,看来,只能靠老本行混饭吃了!

    “施兄,你瞧,过了这条路之后,往东拐就到我那宅子……”

    坐在旁边另一辆独轮车上刘锦江正想向施奕文介绍那宅子怎么走时,前边的路却被人堵着了,路上站满了人,因为好奇,施奕文便起身往那边看去。

    尽管隔着许多路人,站在车上的他,仍然看到在道边的一家铺子前,一个华服青年正跪在那里不断的叩头。

    这是怎么回事

    “李太医,李太医,您老发发慈悲,就随我往家里一趟,只要您老愿意去救内子一命,我就愿意奉上诊仪千两!”

    非但那年青人跪在地上,就连他旁边也跪着几个人,那几人也跟着苦苦哀求。

    “求李神医救我们家少奶奶。”

    他们一边哭求,一边“咚咚”作响的叩头,甚至就连额头也磕破了。眼前的这一幕,让施奕文的心头一沉,尽管他只是个无证游医,可对这一幕并不陌生。

    他们跪地叩头求人时,药铺前,一个满面白须的长者长揖道。

    “宋公子请回吧,非是小老儿不愿救人,实在是爱莫能助啊,自古以来,妇人产子皆是稳婆之事,小老儿能做只是号脉、开方,公子请回吧,……”

    满面歉色的白须老人又冲着周围说道。

    “诸位父老,常言道“儿奔生来娘奔死,阎王爷处隔层纸”,这妇人生产,实非医者所能助,非是小老儿不愿,实在是爱莫能助,爱莫能助啊……”

    白须老人的辩解,让围观的人无不是摇头轻叹,纷纷出言安慰着跪在街中的宋公子。

    “宋公子,回吧,指不定还能再见上你家娘子一面……”

    “是啊,是啊,您这也是病急乱投医,这妇人生产,那有来寻医生的道理”
12345...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