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开工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先生,小女子方才那一礼,是代天下女子行的,先生制出的产钳看似简单,可是有了它,不知将有多少女子婴儿因此活命,不知将救下多少人性命,就是这几日,小女子就凭它救了数人的性命。原本一直想谢过先生,可却不知先生住处,不曾想今日却在这见着先生了。”

    方婧的语气尽管依然带着拒人千里的冷淡,但却也显得很是欢喜。毕竟,这阵子,她确实想要好好的谢谢眼前的这个人,更重要的是,她希望能够就一些事征求这个人的同意。

    “小姐客气。”

    施奕文看着垂首的女子说道。

    “其实,这产钳助产总归是外力,若是操之不甚,难免会对婴儿有伤。总归不如自然之法的,非万不得须尽量不轻易使用。”

    唯恐眼前这女子常用产钳,知道产钳利弊的施奕文,急忙出言提醒道。

    “先生所言甚是,小女子受教了,非是难产,是绝不会这产钳的,只是,小女子另有一事相求,万望先生能答应我。”

    说是求人,可方婧的语气依然清冷。

    “小姐尽管直言。”

    “这产钳是先生所创,若是传播开来,日后不知能救下多少条性命,小女子希望先生能同意让我将此物传于他人,以救天下妇人。”

    唯恐被他拒绝,方婧又说道。

    “若先生答应,小女子必定重谢……”

    不等他说完,施奕文答应道。

    “行,不过这谢就免了。”

    对此施奕文自然不会拒绝,非但没有拒绝,甚至就连看着眼前女子的目光也发生了变化,毕竟在历史上产钳发明于17世纪,但直到18世纪早期才广泛用于医学上的分娩。这是因为产钳的发明者,为了赚钱而对外界保密。

    反观眼前的这个女子,在发现产钳的益处之后,非但没有选择保密,反倒主动的想把产钳传教于他人,以救治更多的产妇。而更出乎他意料的是,对方会征求他的意见。

    这边施奕文刚答应,方婧便再次施礼道。

    &n




第39章 机械与工人(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少爷,我就说,那人是个骗子,你看对吧,这都好几天了,也没见那人过来!”

    又一次,小怜想到少爷竟然“又”被人哄了十两银子,就是一阵心痛。

    “就是几两银子而已……”

    手拿折扇,看起来与这个时代的士子,并没有任何区别的施奕文,边走边笑。

    不过只是十两银子。

    而且想要熬鹰,必须要先有耐心。

    在施奕文看来,那个人绝不会放弃眼下的这个机会。他一定是在等着。

    这时候就先等一等吧。

    “买个乐子罢了,多卖几块肥皂的事。”

    少爷的话,让小怜顿时变成了哑巴,家里进项多,自然也就不差那点银子。

    要是说万历六年,南京最时兴的商品是什么

    恐怕还是要数肥皂。这肥皂虽然刚时兴起来,可却立即受到妇人们的的追捧。

    从洗衣裳、到沐浴洁身、再到洗发,诸多新用途的开发,使得肥皂的日益畅销,相比于需求的高涨,肥皂的产量总归有限。

    非但供不应求,甚至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

    非但寻常商铺供不上货,即便是宋家自己的商号,也不得不限量销售。每人限买两块,即便是如些,也不见得天天有货。

    “东家,赵掌柜又派人来催了,问下批货什么时候送过去。”

    人不过刚进厂,肥皂厂的主事李铭东便迎着施奕文说道。

    “这仓库里还有一批已经放了13天,我看成色已经差不多了,要不然……”

    “不行!”

    施奕文毫不迟疑的否决道。

    “熟化的时间不够,肯定不能出厂,咱们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肥皂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皂化,只有充分皂化肥皂才会更细腻,如果等不及,在短时间内用上肥皂的话,很快它就会变成一团米粥一样的粘稠物。

    熟化是个必须的过程,否则肯定会把自己的招牌给砸了。

    “东家所言甚是,是我太心急了,差点犯下大错。”

    李铭东连忙揖道。

    “嗯,这熟化的时间不是关键,关键是要提高产量、扩大生产。”

    进入生产车间,看着工人们站在铁锅上方不停的搅拌着肥皂液,现在铁锅都被施奕文换成了铁桶,同样口径大小的锅,容量增加了整整一倍,不过即便是如此,产量仍然很有限。

    “关键是增加锅的数量,现在有十六口锅,再增加锅的数量,就需要增加工人……”

    盯着那些站在灶前,用悬空的推杆搅绊着油脂的工人,这是工人自己进行的改进,最初只是工人拿竹杆搅绊,费时费力,后来一个工人借鉴磨豆浆的推杆和石磨,将磨盘变成搅杆,然后推动推杆就可以完成圆周搅绊,如此便省了大半人力,不过,即便是如此,这总归也是人力。

    “要是用水力呢”

    想一旁的秦淮河,施奕文的眼前一亮,立即对李铭东吩咐道。

    “李主事,咱们这有会造水车的工匠吗”

    水车在南方很常见,很容易寻到的工匠,不过只用了一天功夫,一台水车便在几个木匠的制作下制成了,真正复杂的并不是木制的水车,而是整个传动系统,尽管可以用木材替代,但施奕文还是特意从空间里弄来了成套的轴承,其实也就是几辆公共自行车的轴承而已,并且设计了一套传动系统。

    传统系统的部件直到第二天晚上才全部完成,而此时,水车已经在河边安装好了,在施奕文的指挥下,那套看起有些复杂,但实际上极为简单的传动装置,很快就安装好了。

    “施东家,您这钢轴可真是好东西啊!”

    又一次,赵老四瞧着水车上的钢制轴承,赞叹道。

    “昨天试车的时候,那水车转的像是飞似的,那么精巧的东西,不知是那家铺子的手艺。”

    问出这个问题时,赵老四看似憨厚的目中闪过丝狡黠的目光,那个拿在手里转得像飞速的轴承,着实让他惊讶,作为工匠的他,一眼就看出那东西的用处极广,所以才想打探出是什么地方造的。

    “一般人肯定是造不出来的。”

    施奕文笑道。

    “而且价格不菲,不过,还有其它简单些的轴承,要不然回头我绘出图来,到时候你可以按图纸造出来。”

    “施公子,这……这当真”

    赵老四诧异的看着施奕文。

    “这、这恐怕不合适吧。”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要是造出来,指不定可以造福天下百姓不是”

    至于能不能造出来那就不好说了。

    “这,这……要是如此,那可真得谢谢施公子了。”

    在赵老四道谢时,引水的水闸打开了,河水流进水闸后,立即驱动着水轮转动起来,水车转动的速度很快,河水冲击车叶只溅得流水一片飞花碎玉,随着水车的转动,在传动轴的驱动下生产车间内天轴带动着搅拌杆转动,



第40章 博学的大小姐 (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万历六年的南京,肥皂恐怕是全南京最为时兴的商品了。受到妇人追捧的肥皂,在市场畅销的同时,也引起了南京的大小商人的注意,在许多商人千方百计的想要多进些货的同样,同样也有人盯上了肥皂的生产。

    谁都知道造肥皂意味着什么。

    但肥皂到底是怎么造的

    这显然是一个秘密,尽管明知道这是秘密,难免的总还是有些商人千方百计的想要窥见这个秘密。

    石板铺就的小径两旁栽着斑竹以及其它各种树木,那些树木下方的花池中种着许多不知名的花草,各种花儿点缀于草丛间,蝴蝶于丛中起舞。再往前去,便是一个清碧的小湖,湖中筑有假山,几株垂柳依于湖畔,在风中微微起舞。

    秀雅的景致却被高耸的院墙锁在门后。门后是而小湖的对面就是一座翘角飞檐的小楼。一位白须老者走到楼前,便对站在门的丫环说道。

    “杏儿,请问大小姐是否在内可否为我通传一下”

    杏儿微微蹙起眉头,朝着楼上看了眼,说道。

    “唐管家,大小姐正在房内看书,现在不太方便进去打扰。”

    “是,是,那便等上一会。”

    唐润泽略点下头,然后便站在门前。他知道,大小姐看书的时候一律不许任何人打扰。

    “小姐在看什么书”

    “就是那西洋和尚带来的书,写的都跟鬼画符似的。”

    杏儿旁边的小苹也跟着说。

    “可不是,真不知道,小姐怎么对洋人的学问那么有兴趣,写的都跟鬼画符似的,让人看不明白。唐管家,你说是不是”

    小丫环这么一问,唐润泽便笑道。

    “这西洋人的学问,也有他们过人的地方,小姐看洋人的书,也是择善而学之!”“唐管家,瞧您说的,那西洋人就是一群蛮夷,长得跟妖怪似的,能有什么学问可学”

    “就是就是,一个个都长的红毛蓝眼,皮肤白的跟死人似的,一看就是没学问,真不知道小姐怎么偏偏看重那些……”

    两个小丫环叽叽喳喳的说道时,一道清澈娇脆的嗓音从楼里传出,娇柔的话声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撩动着人心中最软的那根弦。

    “小杏,小苹,你们俩啊,平时让你们多读些书,却不愿意读书,即便是蛮夷,也有可取之处,不说春秋战国时的“胡服骑射”,便是闻名天下的松江布,当然也是黄道婆流落海南时,从当地土人那学来的……”

    “呀,小姐!”

    两人惊叫道。

    “你都听见了”

    “当然了,你们俩个叽叽喳喳,像两只麻雀似的,扰得我看不下书来。”

    楼中女子说道。

    “对不起,小姐,我们不是有意的……”

    两人急急辩解。

    楼里又传出声娇笑。

    “好了,我又没说要把你们怎么样,唐管家该等急了,你们进来吧……”

    “是,小姐。”

    两人齐声应道,唐润泽跟着两个丫环进了屋。

    进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两排巨大的书架,占满了两边的墙壁,上面整整齐齐的放置着各种书籍,怕不下数千本。正中央是一张宽长的红木书桌,桌上的正德炉散发着淡淡的檀香。

    缕缕阳光自晴窗映进书斋,晴窗下的美人榻上,一个身著一件粉红儒裙女子正慵懒的斜坐于榻上,阳光照耀在如缎般的长发上,散发出耀眼的光泽。

    躺于美人榻上的唐子琪的手里捧着一本书,见唐润泽进来时,便笑问道。

    “唐管家,可是有什么事情”

    “回大小姐话,是这样的,最近南京新近开始时兴一种新鲜玩意,不知大小姐可否听说过肥皂。”

    “肥皂”

    见大小姐面上带有疑色,唐润泽便说道。

    “就是妇人用来洗衣的东西,与皂角相似,用来洗衣裳能洗的极为干净。现在于南京颇受妇人欢迎,甚至供不应求。”

    说话时,唐润泽拿出一块肥皂递给一旁的丫环。

    “哦是吗”

    唐子琪的眉头微挑,将书搁在桌上,接过肥皂,疑惑道。

    “这就是肥皂”

    “是的,大小姐,此物用来洗衣裳洗的很是干净,轻轻一搓,就能洗干净衣裳,要是手



第41章 郁闷的唐家大小姐 (求推荐,求收藏)
    这就是肥皂吗

    唐家的肥皂!

    当一块肥皂从木模中脱取下来的时候,唐润泽惊讶的看着它。

    这些肥皂是大小姐在西洋的书中找到的制皂的法子。谁能想到,肥皂的秘方就那么光明正大的写在书里头

    只不过是西洋的书里罢了。

    随手拿起肥皂的瞬间,他脸上的惊喜消失了。

    “大小姐,这……肥皂好像不太一样。”

    不太一样

    闻言唐子琪也拿起了一块,肥皂入手的感觉有些软,甚至粘手,和团结肥皂截然不同。

    “怎么会这样”

    在唐家的作坊里,看着刚刚制成的肥皂,唐子琪的眉头皱成了一团。

    “徐管事,这就是你造出来的肥皂”

    指着那块淡黄色的肥皂,唐子琪反问道。

    “大小姐,这就是按照您给的法子制出来的。”

    徐利福有些委屈的说道。

    “而且也是按照团结厂的办法,先皂化了半个月。”

    尽管对于外界而言,想要获得团结肥皂厂的配方,并不怎么容易,毕竟有一个必须的工序是在家里完成的,但是仍然有不少生产工序通过各种途径泄露了出去。从厂房的生产工艺到熟化制取的过程,对于外界而言,并不是什么秘密。
1...1314151617...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