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开工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真正的问题,恐怕还是榨油的原料。

    “……吃食用的油大抵上是以胡麻、菜子、苏麻、大麻仁为主,至于大豆因为蒸料费时、籽粒太硬,所以使用并不多。”

    站在新东家的面前,孙家勤显得很是谨慎,过去这间油坊是同宗族叔的,还有几分亲情,可现在的东家却和他没有丝毫关系,留下他是因为东家需要有人操持油坊,能不能讨东家赏识,往后全得凭能力,不过对此,孙家勤倒也极为自负,毕竟,他已经在油坊里做了三十年,对油坊里的事可谓是了若指掌。

    “再就是




第48章 轧棉机(第三更,求推荐,求收藏)
    “南京最大的棉商,就是魏塘李龙。”

    跟在东家的身侧,孙家勤说道。

    “魏塘”

    没听过这个地方啊。

    “东家,在南直隶有这句话“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说的是松江的布多,魏塘的纱多,不过松江布离不开魏塘纱。可没多少人知道,魏塘纱是离不开李家棉的!没有李家在南京调买各地棉花,魏塘纱肯定得少上一半。”

    居然这么牛!

    这个人可是得拜访拜访。

    不过,就这么空着手上门,似乎不太合适。心里寻思着怎么上门谈生意时,想到另一个时空中的趣事,施奕文的眼前一亮,心底顿时有了主意。

    这天,刚从码头回来的李龙,正琢磨着什么时候回魏塘老家,把旧帐结算一下的时候,一回到家,却看到一个身穿儒袍的少年坐在自家的堂上,堂弟李义正陪在一边。

    “大哥,这是利民油坊的施致远,施东家。”

    李义起身介绍时,施奕文也从椅子上站起来揖礼道。

    “在下施奕文,见过李兄!”

    李龙看了眼面前的少年,暗道这人也太年青了,瞧着似乎刚开始蓄发(1),顶多也就十岁的模样,便笑说道。

    “贤弟客气,不知贤弟上门是为何事”

    李龙打量着施奕文的时候,施奕文也在打量着他,这两天,对于魏塘李龙他也算是初步了解了一下,李家世代经商,靠着贩运棉花往魏塘发家,魏塘的棉花至少有三成都是出自李家。搁后世这样的人就是“棉花大王”。

    “实话不瞒李兄,这次小弟过来,是想和李兄谈个生意。”

    面上带着笑,施奕文并没有直接挑明来意。

    “不知是什么生意”

    看了眼旁边站着的李义,李龙知道他素来稳重,既然是他带了过来,那肯定是做不了主。

    棉花还是

    “小弟过来不是和你谈棉花生意,而是给你看一样东西!”

    说完这话,施奕文手指着屋内的木箱说道。

    “小弟弄了个小玩意,想请李兄给长长眼!”

    “大哥,这可是好东西!”

    李义于一旁急忙补充道,如果不是因为施奕文在这里,估计他早就已说出这东西的好处了。先前只不过是稍微试了一下,就让他立即看傻了眼。

    “哦,那我倒要瞧瞧。”

    和之前刚来李家时那样,直接拆开木箱的盖子,露出了一个木制箱盒,李龙走过去,上下打量了这个木盒一番,木盒的左边有一个摇把,右边有几个木轮,木轮上裹着牛皮带。

    “这是……”

    瞧着盒子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些棉花,李龙这才真正有了兴趣。

    “大哥,它和咱们坊里的四足搅车差不多,不过比四足搅车可好多了。”

    李义口中的“四足搅车”是擀棉去子的设备,棉花最早采用手剥的方法去除棉花子,费时费力,效率很低。大约在宋代,出现了赶搓法。赶搓法使用一根铁杖和一块托板,操作时,将籽棉置于托板上,用铁杖轧棉并搓滚。再后来人们又在赶搓法的基础上发明了效率更高的摇杆。明代时,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四足搅车,一人即可独立操作,效率更高。

    “哦,是吗”

    “李兄,这是小弟造的轧棉机模型!”

    施奕文笑说道。

    这台扎棉机正是施奕文用来敲开李家大门的法宝,对于这样的棉花大王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钱,而且与他们息息相关的设备。

    轧棉机的结构非常简单,但构思精巧。机器主体为一个圆筒,筒壁安装有大量钢齿;在圆筒旋转时,钢齿强行将棉绒从棉花子上撕扯下,并运用离心力把棉花子滤除,而将棉花纤维抛出。在另一个时空中,是美国的惠特尼在18世纪末发明,正是惠特尼的轧棉机使美国的棉花成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作物,迅速取代烟草,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同样也使南方的奴隶制得以死灰复燃。

    “李兄,你看,总得来说这台轧棉机与四足搅车相似,小弟也是在它的基础上造出了轧棉机……”

    这倒不是什么假话,尽管没有明确的资料证明惠特尼发明轧棉机时借鉴了中国的四足搅车,但两者原理上确实极为相似,其实也就是多了一个壳子和摇杆上的一圈铁钉罢了。其实,明代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中国的技术同样也被传播到欧洲,在随后的百年间,欧洲人出了受益匪浅。

    “那它和四足搅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或许更小一点吧,李龙心里寻思着。

    “效率!”

    施奕文笑了笑。

    “四足搅车一天最多可轧籽棉10斤,出净棉不过三至四斤,可是它的效率更高,差不多是四足搅车的十倍!”

    “什么!十倍!”

    惊讶的看着这台机器。李龙看到施奕文一



第49章 核心技术 (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有何不可!”

    在施奕文话音落下来的时候,李龙就立即笑应道。

    李龙的爽快,让施奕文诧异道。

    “李兄,既然你猜到我是想用棉花子榨油,为什么还答应我”

    施奕文的直接,让李龙哈哈大笑道。

    “棉花子过去是白送给别人榨油,现在你不但掏钱买,而且还给了这么一份厚礼,我为什么不答应”

    看着施奕文说,李龙又说道。

    “况且,棉花子搁谁手里都是不值一钱的废物,贤弟能用废物挣着钱,那是你的本事,搁我手里,就是沤肥也没地方放不是!”

    如此回答之后,李龙又按着那台模型说道。

    “可它不一样,它是实打实的银子,至于棉花子,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贤弟既然敢说五年,肯定是能保证,一般人三年五年内是弄不出相同的法子的,而且……”

    看着施奕文,李龙反问道。

    “为什么贤弟送来这台轧花机,而不是直接来我这哐走那些棉花子,毕竟,棉花子本就是废物,谁拉不是拉贤弟仁义,不加欺瞒,为兄又岂会斤斤计较”

    “兄台谬赞了!”

    和聪明人打交道,非常简单,其实,施奕文不是没想过用免费的棉花子,可等到对方知道棉花子能榨油后,还会有免费的午餐吃吗所以思来想去,施奕文才会送上这块“敲门砖”。

    五年!

    五年的几十倍的暴利,够了!

    人,不能太贪!

    而且还真让李龙说对了,既然施奕文敢说五年,就因为他敢保证在五年内,没有人能复制出他加工棉花子的办法。

    一直在门房处候着的孙家勤,见李龙亲自把东家送出来,就知道生意肯定谈成了。

    “东家,生意谈成了”

    “成了,五年,一担棉花子十文钱。”

    东家的话音刚落,孙家勤就急声说道。

    “东家,十文钱这,这可亏大了,那棉花子往常都是白给。”

    在孙家勤大叫着亏大了的时候,施奕文笑道。

    “老孙,白吃的食儿,是吃不长的,过去人家白给各个油坊,是因为棉花子是没用的废物,可现在不一样,与其等到将来撕破脸,不如现在爽快些,更何况,一百斤十文钱,还有比这更便宜的吗”

    “没是没有,可,可东家,十文钱会不会贵了些……”

    原本免费的东西,现在要用钱买,孙家勤自然想不通,施奕文却不觉得有什么。

    “五年都是这个价,值!”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东家,您真能在棉花子里榨出更多的油来”

    “你说呢”

    施奕文反问道,刚谈成一笔生意的他,显得极为高兴,对孙家勤说道。

    “老孙,去喊辆车过来,咱们回油坊去!那边的事可还没忙完呢!”

    ……

    在施奕文一门心思钻在油坊里的时候,几次上门都没找到他的宋其玉,从小怜的口中知道他买了座油坊的时候,立即找上了门来。

    “这边的地基在打结实些……”

    前脚刚进油坊,宋其玉就看到一身短打,浑身汗水的施奕文正在那里指使着几个力夫砸着地基。

    “三号台基的石板铺好了吗”

    瞧着站在那的施奕文,要不是两人极为熟悉,宋其玉一时间甚至很难认出来,这个穿着短打,身上沾着灰土人,就是施奕文。

    “致远。”

    “咦子玉,你怎么找到这来了”

    拍拍手上的灰土,施奕文诧异道。

    “你这是”

    看着竹木棚房里已铺好的几个石台,宋其玉疑惑道。

    “要办油坊”

    “嗯,这不,厂子里的油不是碰到麻烦了嘛,我寻思着,求人不如求已,就买了这家油坊,寻思着自己榨油,总好过将来受制于人。”

    “什么榨油!”

    睁大眼睛,宋其玉诧异道。

    &nb



第50章 分歧(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在水力的作用下,螺杆的不断的向下挤压,一缕缕金黄的清油便从铁板缝隙间流淌出来,流到榨油机下方的油槽,从油槽边的小口流出,流到木桶里。

    “出……出油了!”

    相比于别人的平静,油坊里的工人们无不是被眼前的一幕惊的说不出话来,他们睁大眼睛,盯着不断流淌出来的油,神情中只剩下了震惊。

    目不转睛的盯着榨油机,孙二虎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打从10岁那年就进了油坊当学徒的他,对于榨油并不陌生,榨油是力气活、是苦活,榨一龙油人都能瘦上二斤。

    可现在不断流淌出来的清油,却完全颠覆了他的认识。他甚至看了一下脚边的闸杆。

    就这么一推,油就出来了

    眼巴巴的盯着在水力推动下不断旋转的螺杆,孙二虎和其它人一样,在那喃喃不可思议的惊愕着。

    其实宋其玉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他同样也处于震惊之中。在水力转动的螺杆挤压下,四尺厚的料盘随着油被榨干,只剩下两尺多高,在料盘无法继续下降时,一旁的孙二虎,连忙拉下闸杆,轴盘传动立即停了下来。

    “出……”

    原本想像过去一样喝着号子孙二虎,刚一开口,这才意识到,身上甚至都没见着汗,一龙油就出来了。

    过去需要打上两个时辰才能打出来的油,现在喝口茶就出来了。

    “这、这样……油就出来了”

    宋其玉震惊的看着已经装满油的木桶,他甚至特意眨了下眼睛,毕竟,这油出来的太快了。

    “出来了。”

    随口应了句,施奕文又自言自语道。

    “单螺杆机的效率似乎还挺高的。”

    这是一台立式单螺杆榨油机。历史上要等到1600年代,手动的立式单螺杆榨油机才会被发明出来。这种结构简单的手动榨油设备,是第一个现代榨油机,在19世纪中晚期传入中国。直到21世纪,仍然在中国的某些偏远地区继续使用。

    现在的这台立式单螺杆榨油机,并不是手动的,而是借助水力,它的工作效率更快。不过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400斤原料的挤榨。

    “榨出来多少油”

    在工人称油的时候,施奕文大声问道。

    “59斤7两,东家,这机子差不多榨出了将近一成五的油!”

    在工人的惊喜的喊声中,宋其玉反问道。

    “很多吗”

    “嗯,过去连半成都挤不出来,现在的出油率差不多等于提高了两倍。”

    施奕文笑答道。

    “多出了这么多油!”

    惊讶的睁大眼睛,宋其玉看着施奕文问道。

    “我懂了,你的这个机子用同样的原料多榨出了两倍的油,油的成本自然也就下降了,可是,我怎么算,它还是比牛油价格高啊。”

    看着疑惑不解的宋其玉,施奕文走到油桶对他说道。

    “子玉,你看这桶里的油,和普通的油有什么不同”

    “不同”
1...1617181920...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