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开工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想的并不仅仅只“家人”,其实,他根本就不在乎宋家。而是想着与唐子琪说过的话。
从穿越以来,对于未来,施奕文并没有太多的计划,甚至于把肥皂的配方交给唐子琪,也不过是临时起意,但是当自己把那个理由说得那么冠冕堂皇的时候,当脑海中浮现出水力大纺车为何没有在古代掀起工业革命的时候。
施奕文似乎也开始相信这就是自己回到古代的理想了。
只是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理想
一大清早,施奕文就起床了,甚至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秦淮河边跑步,而在吃完早餐之后,直接去了三山街,到了平时最常来的世德堂。
“施公子请坐。”
孙林凯没想到刚一开门,这店里的大主顾就到了,听他有事与自己商量,便请他上了二楼,命人上茶的时候,他倒没有立即开口问对方的来意。
行商多年的他,知道既然对方这么大清早的来这,肯定是有要事,要不然必定不会那么急,越急就越容易落着下乘。
“孙掌柜,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我今个过来,是想和你谈个买卖!”
看着孙林凯,施奕文直接道出了自己的来意。
“我想买下这世德楼,还请孙掌柜开个价!”
呃!
孙林凯睁大眼睛,诧异的看着施奕文道。
“施公子,说什么要,要买下世德楼”
“对,没错!”
施奕文点了点头,随意说道。
“还请掌柜的开个价。”
这次去松江挣了多银子施奕文非常清楚,差不多七十万两,即便扣除了一成的汇费,也有足足六十多万两,买一家书坊而已,花不了多少银子。
“这,这,施公子,虽说世德楼并不是孙家的祖号,可是在下,也没有想卖的意思啊”
然后孙林凯又说道。
“实话不瞒施公子,世德楼是百年老号,最值钱的不是招牌,而是楼内的字版,字模,不说其它,就是城外印坊里搁着的字版,字模,没有百年的时间,怕都积攒不下来……”
要不这样我都不会来你这,施奕文心里暗自寻思着,之所以选择世德楼,就是因为世德楼是百年的老店,有大量的字模,还有足够的技术人员,这样的书坊买下来,可以立即投入使用。
“……当年家父买下世德楼,也是机缘巧合,如此我又岂可能轻易出售此楼”
“真的不卖”
施奕文反问道。
“非是不卖,而不能卖,那怕就是公子出十万两,在下亦是不能卖的,毕竟,将来,这世德楼可是要做孙家祖业的!”
孙林凯毫不犹豫的拒绝道,不过在拒绝之余,他又说道。
“其实,公子又何必非买世德楼如果公子想要买书坊,在下倒是有个建议,就在下所知,在城内刚好有一家书坊已经歇业多日,要是公子有意不妨到那里问上一问,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说出这个建议时,孙林凯那双看似昏花的老眼里闪过一道精光,同行是冤家,有人就这么想闯进来,他自然不乐意,可是他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主动为他张落着,脸上同样也尽是诚挚的笑容。
“掌柜的费心了,不知这家书坊在什么地方”
孙林凯口中的书坊距离三山街并不算远,不过却也要出外城,临近长江,不过只是刚到书坊,施奕文就相中的这个地方,书房的东家是一个瞧着只有三十岁模样的年青人,两人见面的时候,他显得倒是极为客气。
“公子,你看这书坊印间虽然不是砖墙,可却也是砖基木墙粗梁,梁柱极为结实,在这一共有十六间这样的大房子,不说其它,单就是这些房子,加上这院子,也值三千两。”
听着赵文德的介绍,施奕文点了点头,问道。
 
第89章 石印术(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公子,您看这几块石料怎么样”
在施府的门外,赶着马车的石匠恭敬的说道。
这些石料是几天前施奕文在幕府山采石场选的,青灰色的石料打磨的极为光滑。
“还有颜色更淡些的吗”
用手摸了下青灰色的石板,施奕文问道。
“公子,还有一些浅灰色的石料,要是您要的话,回头小的磨好后再给您送来。”
“成,把石头送过去吧,往后要是有浅灰色的石料,就按我说的尺寸,直接磨好送来就行。”
在石板被石匠们抬进屋的时候,施奕文的心里犯起了嘀咕。
“这些石灰石的石板,应该能用吧。”
那天从书坊回来后,大失所望的施奕文并没有放弃开书坊印报纸的打算,而是进入了空间,在图书馆里寻找着解决问题的答案。
在查找一番资料后,施奕文并没有选择铅字印刷,而是选择了——石印术,这种印刷术发明于1796年,它是以表面具有密布细孔的石版作版材进行平压平或圆压平的直接印刷。是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用脂肪性油墨将图文绘制在石版上,然后以化学混合液润湿石版的表面,使没有图文的石版细孔蓄有混合液,这是一个化学反应,使字画成为石头的一部分。
与雕版印刷相比,石印术不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他的优点就是省人省力,石印本印刷速度快,而且能印携带方便的袖珍小本,正得益于此,技术简单的石印术在传入中国后就得到广泛应用。
而技术简单,正是施奕文选择它的原因,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可以印小字,这恰恰是雕版印刷中最困难的环节,因为小字难刻,古代的书籍字体都很大,这自然也就浪费了纸张增加了成本。
一块一尺多宽、两尺多高、半尺厚的石板,就那么搁在桌子上,如果不是因为桌子是用粗重厚实的硬木打制,恐怕都有可能被压塌了。
“应该和松尔霍芬石差不多吧,反正都是石灰石……”
手摸着石板,看起来倒也平整且光滑,又有着细腻的表面,施奕文自言自语道。
“反正,又不是做画,只是写字而已,只要是石灰石就行。”
尽管嘴里头这么说着,可施奕文却也知道,不是所有的石灰石都可以代替松尔霍芬石,那是一种专用石版印刷用石,在石版印刷之后,它就是石版印刷用石的代名词,毕竟,不是每种石灰石都像它的品性那么平衡,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不可替代的,在普通印刷上,稍次一些的石灰石也可以使用。
仔细检查了一遍石板,确定石板非常平整、光滑之后,施奕文对身旁的少年说道。
“小武,你试一下,在这块石头制版。”
小武是他从书坊请来的字匠,他专门在木版上写“反字”,在他将“反字”写在木板上之后,再由雕刻工人雕刻成反向凸起的文字或图像。
石版印刷说起来与刻板印刷也算是同源,同样需要往石板上写“反字”,只不过写“反字”用的并不是普通的墨汁。
“公子,写在石板上”
小武诧异的看着石板。
“对,用这支蜡笔写,虽然你已经练了几天,可是这笔和普通的笔还是有所不同。”
在施奕文去找石板的时候,小武一直在那学着如何写硬笔字,几天下来,倒也能用蜡笔写一手不错的硬笔字。
“小的知道了。”
说的他就拿起蜡笔在石板上抄起了书来,书是最常见的时文书籍,字是印书时早常用的方正馆阁体的,不过字体却小了许多,只有寻常书字大
第90章 意外(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每一次技术进步,总会淘汰一些职业,这是技术进步的必然。只不过,在这一切来临之前,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感知得到。
在简陋的房间里,随着工匠摇动石印机的滚轮,一张印制颇为精美的书页就被印了出来。随着工匠的反复,不一会就印出了数十张书页。
这是一台结构极其简单的人力手摇轮转石印机,它的结构非常简单,木架木框,甚至就连滚轮也是木制的,除了几个齿轮之外,根本谈不上什么“科技”,不过即便是如此,对于小武以及正在干活的几个工匠来说,他们仍然显得很是惊讶,在印书的时候,他们一个摇动轮机。一个人续纸,二人在前面接纸,每小时可以印上数百张。这显然是从来没有过的效率。
“东家,这印的可真快。”
印了半辈子书的梁老头,忍不住惊讶道。
“不但快,而且还印的字还清楚,我印了大半辈子书,就没见过印的这么清楚的……”
在几个工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话时,施奕文也拿起了一张纸看了一下,相比于这个时代的书籍,它字印的确实非常清楚。
“主要还是墨的功劳,不过这墨还可以再改进一下。”
尽管印在纸上的墨迹清晰黑亮,但是施奕文仍然不太满意,毕竟这些油墨是“克难攻坚”的“土油墨”,是他从书中找到的西方——先将桐油在锅内加热烧开,放入松烟、搅匀,再加适量松香粉末,保持70c的温度,用力搅拌,以达到无棵粒为止,渗入生姜汁,拌成糊状,待温度逐渐下降后再起锅装入容器备用。
这样的油墨印出来的字,确实比水墨更黑更亮,可是字边难免会渗出一些油迹,这显然并不符合施奕文的要求。
“公子,瞧您说的,就小老儿看,不凭别的,就凭咱们家印的字这么清楚,印出的书肯定比建阳书卖得还好,还快。”
梁老头口中的“建阳书”指得是福建建阳印的书,建阳书籍纸、墨、勘校都比其他地区差,自然也就更便宜,买了那么多书,施奕文当然知道建阳书是“劣书”的代名词,可人家便宜。
“梁老头,瞧你说的,建阳书孬到什么地步了,印书的墨都要掺足了水,字都是灰不拉几的,那有黑字那能和咱家的相比”
“公子,是小老儿说错了话,小老儿只是觉得,咱们家的书字这么小,还能印这么清楚,咱们一页顶人家四页,就是建阳书再便宜,也卖不过咱们……”
“梁老头,你这句话说的是,这印书最贵的就是纸,咱家的字小,用的纸自然就少,这字印的又清楚,用的纸也不差,建阳书自然卖不过咱们……”
无论是小武也好,还是老梁头也罢,他们都在书坊里干了那么多年,多少总了解一些行情。这样字迹清晰的书册印出来之后,必定会极为畅销,更重要是搁不住这书便宜。
“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倒还真打算办家书坊了。”
听着他们这么说,施奕文笑着说道。
“先歇一会,今天只是试试机子和印板而已。”
看着满头是汗的众人,施奕文吩咐道,同时又让小武给他们端来茶水。
“公子,其实,这普天下,最好做的生意就是书坊的生意。”
满头是汗的老梁头在喝茶的时候,看着公子说道。
“哦这是为什么”
“公子难道不知道早在高皇帝那会就下过旨,书坊印书不征税不说,过关什么的也是分文不取,这天底下除了这个买卖,其它的还有什么买卖不收税”
印书不征税
老梁头的话,让施奕文不由一阵诧异,印书不征税
不过好像……自己的几家厂子,似乎也没怎么交过税。似乎也就只有油坊那边每个月交上十几两银子的税,其它的肥皂厂、蚊香厂根本就没听说过交税的事。
“要不然,办一家书坊呢”
在回家的路上,
第91章 强抢民女(第三更,求推荐,求支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女子的尖叫声中,立即引来了附近的邻居。其中还有几个男人手中拿着棍棒,面上尽是义愤填膺的模样。
“许家妹子,这是怎么回事”
是她
透过挤在巷子里的人,施奕文看到喊人的女人,好像是先前碰到的。
女子嘤嘤的哭泣小声说着什么,马上又听到那几个汉子大声嚷道。
“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敢强抢民女,你眼里还有没有王法!”
“就是,还有没有王法!”
“抓他去见官!”
围观的人立即义愤填膺的大喊道。
“王法”
有人冷笑道。
“你们知不知道,他许家娘子是我赵家的逃奴!我来抓拿逃奴,可是天经地意!便是见官,又有何不可”
周围人群听这人一喊,那义愤填膺声顿时弱了下来,大家无不是看着那女子。
“不,不是的,他,他是胡说,我从不是什么赵家的逃奴……”
而那女子只是摇头辩解道。
刚走过去的施奕文,看到人群中一个穿着绸衣华服公子哥,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面上尽是得意之色。
“许娘子,别忘了,你的卖身契还在我们赵家,你以为你能逃得了吗就是到了官府,有卖身契在,官府也会助我抓拿逃奴的!”
那华衣公子轻飘飘地说着话,眼睛却一直落到那女子身上,片刻也不肯挪开。
这样的目光施奕文倒也不陌生,在酒吧里头,但凡是寂寞的男人看到美女,往往都会流露出这样的目光。
单就是瞧着目中流露出的渴望,估计这女人已经被他在心里祸害了一百遍。
看得出来,这个人肯定是在打这女人的主意。
眼光倒不错,别的不说,单就是这身段,就让人忍不住想要打主意。
“不,不可能的,我,我不是什么赵家的逃奴,也,也没卖过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