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开工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让浑浊的陶缸静置一会,碳酸钙渐渐沉到了陶缸底部,浮在上面的液体就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就是烧碱。

    把氢氧化钠溶液取出放到瓷盆里,又用棉布过滤了后,施奕文才把烧碱倒进了灶台上的铁锅中。

    就准备生火的时候,看着灶台边的火镰,施奕文傻了眼。

    这东西怎么用

    拿着火镰,不知怎么用的他,只好冲着门外喊道。

    “小怜,你过来帮我把火升了。”

    少爷居然不会引火

    尽管心里想笑,但小怜却还是强忍着笑意,生起火来。

    “少爷,这火镰平常是不用的,拿,你瞧,平常都是用火折子,就是这个……”

    坐在灶前,小怜笑嘻嘻的于灶下拿出个竹管。

    “火折子”

    疑惑中,施奕文看到小怜把竹管的盖子拔掉,然后对着火折子轻吹,反复几次后,那火折子便冒出火头来。

    “哦,我在……见过它。”

    原本想说在电影里看过火折子的施奕文,看到小怜强忍着笑意的模样,便自嘲道。

    “只是没用过。”

    引着炉灶后,在锅中烧碱溶液加热时,施奕文便同把呈硬块状的牛油一块块的放到锅里。在牛油融化时,施奕文不时用木棍搅拌着。碱与油脂在高温下生成皂化反应,油脂渐渐消失,铁锅上层生出一层粘稠的液体。

    “少爷这就好了吗”

    小怜好奇的看着锅里发黄的粘稠物。

    “还没呢。”

    捞出些液体观察了下,发现其中还有油脂,施奕文就继续加入火碱溶液。如此反复几次,直到脂肪都与烧碱反应,粘稠物里不再有油脂为止。

    这些粘稠的土黄色物体,就是肥皂了。

    如果仅仅只是需要肥皂的话,到这一步也就可以了。

    不过,因为制造牙膏的关系,所以施奕文还需提取其中的甘油,皂化反应的生成物为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自制手工皂最大的特点就是富含甘油,它是天然的保湿成分。而工业肥皂多了一道甘油提取工艺。

    “把盐拿给我。”

    从小怜的手中接过盐,施奕文便撒了点盐在粘稠的混合物中。为了使肥皂和甘油充分分离,还需要继续加热搅拌。

    一边搅拌,施奕文一边向混合物中慢慢加入盐粒,高级脂肪酸钠慢慢的从混合溶液中析出,加入盐使肥皂析出的过程就是盐析。最后再静置一会溶液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高级脂肪酸钠,下层是甘油和盐等混合液。下层溶液经过分离提纯便可以得到甘油。

    不过要获得粗甘油还需要进一步处理,但因为现在主要是制肥皂,施奕文便直接取出了上层的高级脂肪酸钠,也就是“肥皂”。

    “这样会不会太粗糙了”

    &




第27章 大明朝第一家工厂(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像是戏法!

    看着丫环只用手搓洗,就把满是污渍的抹布洗个干净,宋仁杰瞠目结舌的说道。

    “这,这就是肥皂。”

    反复翻看着刚洗干净的抹布,宋仁杰惊叹道。

    “居然洗的如此干净,而且又这么省力,真是,真是……”

    惊愕的一时说不出话来的宋仁杰,突然又反问道。

    “这也是施郎……神医的方子所制”

    原本想说“郎中”的他,话到嘴边还是改口称“神医”。

    “回父亲,这肥皂正是致远亲手所制,而且他说,若是调整配方的话,还可以制出香气怡人的香皂,可用来沐浴。”

    儿子的回答,让原本只把施奕文当成郎中的宋仁杰,不禁愕然失神。

    “父亲,孩儿觉得这肥皂既然好用,而且价格便宜,且又是居家必备的东西,要是设厂生产,肯定能够畅销各地,其中利润必然可观。”

    “可观”

    摇摇头,宋仁杰道。

    “何止是可观,只要能够让它畅销天下,即便只是畅销南直隶一地,一年利润又岂止数十万两……”

    父亲的话,让宋其玉愕然失神片刻,良久才说道。

    “父亲,孩儿原本只是想着借牙膏为名,高价从致远手里买来配方,以报答他的恩情,可却不曾想,不曾想……”

    “不曾想,他却送你一番富贵”

    看着神情愕然的儿子,宋仁杰感叹道。

    “这就是机缘,其玉,致远救人是机缘,而你一心报恩,也是机缘,机缘如此,又何需介怀。”

    商海浮沉多年的宋仁杰,心境自然不是宋其玉所能相比。

    “爹,致远以此秘方示我,我不能占致远的便宜!”

    想到肥皂中贮藏着的利润,宋其玉立即说道。

    “这配方是绝不能买的,爹,孩子以为,既然致远拿出了肥皂配方,那工厂理应有他五成……不,七成的份子。”

    “嗯。”

    略点下头,宋仁杰说道。

    “知恩图报,实是本份,算起来咱们得这三成份子,也是占尽便宜。毕竟,就到底,这工厂,不过只值千两罢了,这点钱,致远还是能拿得出来的。罢了……”

    抚须沉思片刻,宋仁杰又说道。

    “你和致远说,这三成份子,不单是厂,还有将来肥皂的运销,毕竟,这肥皂虽说好用,可也是新鲜物,百姓一时间必定不易接受,想要让他们接受,总要费些周折,估计,没个一年半载,这百姓是不会认肥皂的。”

    “一年半载”

    宋其玉的话,让施奕文失声笑道。

    “何须一年半戴,只要生产出来,我保证,不出半个月,就能让它畅销南京。”

    “半个月”

    惊讶的看着施奕文,宋其玉反问道。

    “致远有何良策”

    “良策谈不上,就是一点主意罢了,不过既然要生产,那最要紧的就是要备齐原料,然后把肥皂生产出来,等肥皂畅销时,也好供应得上不是”

    对此,宋其玉自然并没有反对,厂房是现成的,所需要的只是收购原料,招聘工人而已,前者宋家自己的商行就能配齐所需要的原料,至于后者,肥皂生产本身就不是什么技术活,工人只需要简单培训就能投入生产。

    原本施奕文还想要直接教授工人如何生产肥皂,不过在宋其玉的提醒下,意识到保密的重要性,他立即调整了一下生产,将用石灰与纯碱生产氢氧化钠的步骤放在家里,至于其它的工艺,并没有什么值



第28章 妇人之用 (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过去读古诗的时候,施奕文并不知道“万户捣衣声”是什么意境。但此时,身处醉仙楼,往窗外看去,除去秦淮河中那一艘艘精美的画舫之外,在河两岸随处可见正洗衣的妇人。

    棒槌敲打衣服时发出的“砰砰”声,虽相隔甚远,却仍能传入耳中。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万户捣衣声”吧。

    自言自语中,施奕文仔细观察着那些洗衣的妇人,那些妇人或是挤于一处河边的石阶,或是于蹲坐于河边,就着一块石头锤衣。

    看起来散乱,不过倒也能看出来,这些妇人大都是三五成群,人群中自然也些活跃的妇人,她们的特点就是嗓门很大,即便是相隔甚远,也能听到她们的话声,偶尔那放肆的笑声,更是引得路人一阵侧目。

    就是她们了!

    来到河边,指着远处几个嗓门最大的妇人,施奕文对小怜吩咐道。

    “小怜,你过去请那几个妇人过来。”

    “公子,请她们过来做什么”

    小怜嘟着嘴,不乐意道,

    “她们可都是泼……”

    原本想说“泼妇”的她,临了还是改口道。

    “都是妇人,公子不宜见她们的,免得污了身份。”

    “无妨,只管请她们过来。”

    施奕文笑道,对于男女大防,他倒不在意,而且似乎这个时代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保守。

    “哟,是个贵公子啊。”

    “李家婆子,那公子哥喊你过去,该不是瞧上你了吧……”

    “徐家的,瞧你那破嘴,当真是欠男人收拾了,一张嘴就是“上”……”

    请那些妇人的小怜,听着她们的污言秽语,只是一阵耳赤,她满面通红的模样,倒让一旁的妇人转移了目标。

    “你这小丫环脸怎么红了听大娘一句话,这当丫环的,伺候少爷的时候,可得多上点心机,公子那有不爱俏的,你这丫头长的这么标致,赶紧花点心思在他身上,晚上伺候勤些,指不定改年就变成侍妾了……”

    “可不是,不定回头肚子有了喜,变成了正房。”

    妇人们的调笑,让小怜的脸蛋更红了,她急急的朝着凉亭跑去,那还敢和这些妇人说话。

    至于妇人们见她落荒而逃的模样,更是哈哈大笑起来,对于这几个本就泼辣的妇人来说,平常早就习惯了调笑个小媳妇大丫环的日子。

    不过尽管人前泼辣,可待近了亭子,一个个的却都变得端庄谨慎起来,毕竟,眼前这华衣公子,单就是打扮,也必定不是寻常人家。

    “见过公子,不知公子喊我等过来,有什么吩咐”

    站在贵人面前的李王氏,没了先前的泼辣,反倒显得颇为谦卑。

    “嗯,吩咐倒谈不上,其实,之所以请几位嫂子过来,是想和嫂子们谈笔生意。”

    施奕文露出灿烂的笑容。

    “生意”

    那几个妇人面面相觑道。

    “公子说笑了,和我们这些妇道人家谈什么生意”

    “妇道人家怎么不能谈,哪……”

    从荷包中取出几钱碎银子,施奕文说道。

    “这个生意就是请你们洗衣裳,一天一钱银子,而且是洗你们自己的衣裳,不知几位嫂嫂以为如何”

    惊骇的看着石几上的银子,再看着这华衣公子,面面相觑的妇人们,居然一时说不出话来,良久,李王氏才问道。

    “公、公子莫非是在开玩笑。”

    “开玩笑”

    摇摇头,施奕文笑道。

    “当然不是,不过,我倒是有一个要求……”

    次日清晨,和往日一样,李王氏端着木盘,来到河边洗衣服,寻了一块河边的洗衣石后,就放下小板凳,和附近的妇人打着招呼。

    “徐姐,王家妹子,你们也在啊!”

    那正用洗衣锤捶打衣服的妇人,抬头笑道。

    “哟,是李家妹子,今天你怎么跑这么远了,往日可没见你来这!”

    &n



第29章 畅销(第三更,求推荐,求收藏)
    “呀,这肥皂洗的可真干净!”

    妇人们惊喜的围在河边,把洗净的衣裳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着,甚至不时的还对着光。越看便越是欢喜。

    “这洗的可真净。”

    “干净不说,最厉害的是都不用洗衣木锤,往常洗衣裳胳膊都累的酸痛……”

    “可不是,这下可好了,有了肥皂,总省得累着胳膊了!”

    “你闻闻,这洗的干净不说,闻着味道都好闻极了……”

    喜上眉梢的妇人更是笑道。

    “可不是,最要紧的是还省得锤烂了衣裳,尤其是去年的旧衣裳越锤越烂,都过不了一年,锤烂了,也就只能纳鞋底子了……”

    旁边的妇人也跟着笑道:

    “哎呀,陶姐,原本还寻思着这肥皂会不会贵了些,你这么一说,我倒明白了,一头出一头入,这一件衣裳多穿半年,这十几文钱可不就回来了……不成,我这就得去买上一块去。省得把衣裳给打烂了!”

    ……类似的一幕,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间,于南京各处的河边上演着,其中既有施奕文聘请的“推销员”,而更多的却是那些用过肥皂后在亲戚邻居间显摆起来的妇人,不过只是十来天的功夫,淡黄色的“团结肥皂”就成了南京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东西。

    一时间,十二文一块的肥皂,甚至卖得“洛阳纸贵”,不少店,居然平空涨起了三文钱来,足足卖到十五文。

    可即便是如此,也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天气渐暖。

    这从天上刮着的风,也不见了清凉,天气终于暖和起来,秦淮河畔的垂柳,也全是一片绿色。于秦淮河畔,士子们的身影越来越多,他们呼朋唤友的出城踏青,当然,踏青时必定会带上秦淮河画舫中的歌妓。

    不过,大多寻常百姓,倒没有这种闲情逸致,他们大都要为生计奔波,那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士子,那里知道寻常人家的辛苦。

    街分静攘、巷分贫富。这巷子窄小的地方,住的往往都是贫民百姓,至于富人家的巷子,则是能过车走马的大路。两尺多宽的小巷,阳光难入,潮湿的墙壁上长满了绿色的藓苔,这些阴暗潮湿的小巷,两侧就是南京城内大多数平头百姓的住所。
1...89101112...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