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秦帝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殷扬
李斯一瞧,曾淑瑶母女俏生生地站在门口,嫣然张开双臂,眨巴着小眼睛正冲他笑,李斯一把把嫣然抱起,亲了亲她的小脸蛋,问道:“嫣然,乖,你去哪里调皮去了?”
嫣然歪着脖子打量着李斯,道:“爹爹,周叔叔给嫣然点心吃哦。 周叔叔坏哦,老让嫣然香香。 ”
李斯眼睛瞪得老大,道:“嫣然,你说什么?你去了周冲府里?”
曾淑瑶没好气地道:“是啊。 家里迎来送往的,门槛都快踢断了,闷得慌,找周兄聊聊天,说说话,又碍不着你的事。 ”
这可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地大好事,李斯哪会在乎曾淑瑶的埋怨,道:“淑瑶,周冲可有话说?他有没有提起分封一事?”
“我们只是随便聊聊,哪会谈朝政。 ”曾淑瑶埋怨道:“哪象你,一天到晚就忙着封侯。
你也不想想,你能有今天的地位功名,是如何的不易,你也该满足了,还整天想着封侯。
周武王封了那么多的诸侯,有一个有好下场吗?太公又怎么样?他的子孙后代还不是给人杀得所剩无几,你总不能让你的后人也步太公的后尘吧。 ”
李斯辨解道:“夫人,你错怪我了,我这不是为后人着想嘛。 ”
“对了,周兄要我带一句话给你。 ”曾淑瑶有点奇怪地道:“周兄也真是地,有话不直说,还绕来绕去。 ”
李斯一下来精神了,急切之急地问道:“周冲说什么了?夫人快说。 ”
“也没什么,就一句诗‘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曾淑瑶原话转告。
这是《诗经?小雅?伐木》,曾淑瑶也是知道,没什么玄机,可是李斯听了却是一脸的惊惧,把嫣然塞在曾淑瑶手里,趴到桌子上,道:“快,研墨,我要重写奏章!”





大秦帝师 第二百零一章
第二百零一章
“王上万年无期,万年无期!”群臣向稳坐宝座的秦王行礼。
秦王挥手道:“免了。 ”
群臣谢过恩,站了起来。
秦王扫视一眼周冲,尉缭,韩非,王翦,张良,蒙武,李牧,王贲,蒙恬,蒙毅,王敖,甘罗他们一眼,道:“今天,列位臣工都到来了,病了的也都康复了,寡人高兴。
趁着天气好,赶紧晒谷草,把闹得沸沸扬扬的分封一事做个了断。 列位臣工,你们有话就说,今天一定要议出个结果,给你们一个交代。 ”
李斯不由自主地朝周冲望去,只见周冲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恭敬之态,根本就瞧不出苗头,先摸摸左袖筒,再摸摸右袖筒,两只袖管里各有一道截然不同的奏章。
嬴宁应声而出,道:“王上,臣有本奏。 ”
秦王微微一笑,道:“王叔有话请讲。 赵高,王叔年纪大人了,给他设个座。 ”
能得秦王如此厚爱,嬴宁当然是高兴,只是依他想来今天是分封的大日子,不能太过份,谦让一些比较好,忙推辞道:“谢王上隆恩,臣实是不敢受,不敢受,还请王上收回成命。

瞧他的样子也是真诚,秦王也就不勉强了,道:“既如此,那就罢了。 王叔,你说。 ”
嬴宁清咳一声,道:“王上,臣以为大秦一统天下,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历经数年奋战,终于一统,此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之盛事。 然先王不远,凡事必师古。
分封制天下,自古皆然,臣请王上即刻分封功臣和宗室,以安天下。 ”
他的话音一落,那些望封的群臣立即响应,朝殿里立时响起一阵嗡嗡声。
秦王不动声色,点头道:“王叔说的未必没有道理,殷鉴不远嘛。 凡事若不参照前代,吸取前代的教训,难免不出错。 ”
看来秦王很可能同意,嬴宁声音提高了好几度,道:“王上圣明。 ”
秦王挥手阻止他往下说,道:“既然是师古,那么我就来谈谈周天子的事,你们说周朝一共存在了多少代?”
秦代周而并天下。 对于周朝的事群臣谁不知道,立即发表意见,道:“三十七代!”有地说:“三十八代!”有的说:“八百年天下,开天辟地所未有啊,远迈夏商。 ”
“李斯。 你学识渊博,你来说说周朝一共是多少代?”秦王点名了。
论学识韩非远在李斯之上,秦王不点韩非,却点李斯自有用意。
李斯不察,还真以为自己的学识可以独占鳌头,道:“回王上,从文王算起,是三十八代,从武王算起是三十七代。 ”
秦王不置可否,道:“天子者,号令天下是也!我大秦武王观鼎于洛阳。 与孟贲赛举鼎,鼎太沉,砸断武王足胫,武王活活给疼死。
鼎者,大禹所铸,华夏重器,天子表征,一方诸侯可以任意观之。 还拿来比赛力气。 那么李斯你说堂堂天子的威严何在?还能算天子吗?”
秦武王洛阳观鼎,因举鼎失手而崩一事天下皆知。 这很好地说明了周天子的威严已经荡然无存了,李斯哑口无言,道:“这这这……”
“这还算多了,寡人再给你算算。
三家分晋,自请于周天子,这是既成的事实,周天子贪于三家进贡的货贿多,才给他韩赵魏三家诸侯封号,堂堂天子竟然象商人一样,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却置重器于不顾,这还能算天子吗?”秦王掷地有声地质问起来。
三家分晋后,用重贿买通周天子给他们诸侯名号,这事也是天下皆知,多为天下讥评,秦王这话问得再正确也没有了,任谁都无法反驳,李斯不由得结舌难言。
秦王看着李斯,道:“李斯,你说寡人说得有道理吗?”
“王上圣明,句句真知灼见!”李斯虽是心惊胆跳,也不得不承认秦王说得太有道理了。
秦王顿了顿,道:“五伯尊天子,攘蛮夷,天下人多所称道,你们也认为他们是好样的吧?是不是?”
“王上圣明!”群臣赞同。
周冲闭口不言,秦王看着周冲,道:“周先生不言,是不是有独到地见解,周先生可不可以说出来,让大家都听听。 ”
“王上,周冲的看法与天下异,还是不说的好,不然徒贻人笑。 ”周冲婉拒道。
秦王手一挥,道:“只要是真知灼见,还怕人骂?连真知灼见都骂的人,只能是瞎子。 周先生不用顾虑,说吧。 ”
周冲应一声,语惊四座地道:“王上,请恕周冲斗胆。 依周冲看来,五伯实下天下贼也,天下之乱就由五伯开始。 ”
在当时,五伯是楷模,天下人一提起没有不竖大拇指赞好的,周冲却斥为贼,无异于扔下一颗磅炸弹,话音一落,立时炸锅了,群臣纷纷出言喝斥。
就是尉缭和韩非他们与周冲甚为相好的人也是吃惊不小,眼睛瞪得老大看着周冲,只是没有喝斥而已。
“你们就这样看待问题的?一点时间也不给周先生,周先生如何说出理由?”秦王脸一肃,质问群臣。
秦王威严天成,任谁都得惧七分,群臣心里害怕,立时住嘴,喝骂之声好象用刀砍断似的,戛然而止。
周冲面对群臣,道:“各位同僚地斥骂周冲听见了,周冲不以为然,周冲不才,愿在这里与各位同僚辩解一番,如果你们有人能驳倒周冲,周冲从此归隐,不问世事。
谁来与周冲理论?”扫视群臣。
周冲的名声可不是盖的,都知道周冲能说会道,稻草都能给他说成黄金,群臣虽然心里不服,也不敢出来触这霉头。
“李斯,你学识渊博,你来辩难。 寡人告诉你,周先生的辩才非同小可,你要问难点的,不然可难不住周先生。
”秦王说完,知道必然有一番精采地辩驳,做好静听的准备。
李斯应一声,向周冲施礼,道:“李斯不才,奉旨向周先生请教几个问题。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诗书所美,何为贼?要是齐桓公也为贼,那么请问周先生,谁还敢兴伯业,尊天子,攘夷狄,泽及九洲。 ”
这是当时流行的看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主流观点,周冲不慌不忙,道:“李大人所言也是各位同僚所想吧。 周冲倒想请问李大人,齐桓公何以成霸?”
李斯想也没有想,道:“桓公用夷吾,齐国大治,齐兵大出,尊天子,攘夷狄,匡复华夏,如此功德能不称伯吗?周先生称桓公实是无理。 ”
这话立即得到群臣地响应,齐声赞好。 就是尉缭和韩非,张良他们也是忍不住点头,在心里大叫此言对极。
骂五伯为贼是后世的观点,超越了当时的认知水平,不能怪韩非他们见识浅陋。
以群臣想来,周冲肯定是无言以对,然而事情大出创他们意料,周冲哈哈一笑道:“李大人你可曾想到,齐桓公之所以能称伯,还不是天子侵弱,威严不存,号令无力,桓公乘时而起,挟天子而令诸侯,名为尊天子,实为沽名钓誉,天下只知齐桓之名,而不知天子之名;天下闻齐桓之令而动,却不闻天子之令而听。
“九合之后,齐桓志得意满,矜骄不已,大有凌恃天子之势,李大人为什么不说呢?假若天子威德仍在,何需齐桓?齐桓之后,五伯迭兴,力征天下,为了所谓的伯业,你征我杀,置天子号令于不顾,这就是你们赞美的五伯,这就是你们赞美的伯业,都是以天子的威严为代价,周冲称五伯为贼,已经是很客气了。

这话虽是反常,却很是有理,让群臣耳目一新,哑口无言。
韩非结巴着嘀咕道:“挺新鲜,照这么说也是在理,很在理!妙妙妙!为伯者,实为窃权之辈也。 权者国之重器,为五伯所窃,天子已不为天子了。 ”
嬴宁隐隐觉得不对劲,周冲名为议五伯,实是在议论周天子失德之事,若是不能折服周冲的话,那么分封一事就很可能泡汤,出班喝道:“周冲,住口。 ”
秦王盯着嬴宁道:“王叔,有理不在言高,只要你有理,还怕别人不服,用得着如此出言不逊。 ”
嬴宁跪下道:“王上,请治周冲大不敬罪。 大秦穆公也是五伯中人,周冲侮辱五伯就是侮辱穆公,侮辱穆公就是侮辱嬴氏一脉呀,王上!”
这地确是一个由头,望封的群臣知道周冲现在成了他们的绊脚石,必须得扳倒,马上附和道:“臣附议。 ”
秦王并不说话,看看赢宁再看着周冲,一言不发。




大秦帝师 第二百零二章
第二百零二章
周冲敢直言五伯为贼,自然想到其中包括秦穆公,早就想好了说词,正要往下说,秦王挥手道:“这个问题,寡人代周先生来回答。
先祖穆公西并戎狄,东败晋国,使大秦强盛,寡人想到先祖的功业依然是心驰神往。
不过,仔细一想,穆公他老人家的功业也就是这两点,兼并戎狄二十余国,使我大秦从此走向强盛,向东边也只是打败了晋国,成就伯业。
“穆公他老人家的功业虽然《诗》《书》所美,说到底也就是诸侯之间的征战,若穆公不能打败晋国,就不能有崤谷封尸,更不会有伯业。
这对我大秦固然是好事,因为当时大秦偏处西隅,不得不如此,这对于周天子来说,却是不幸,诸侯不听号令,擅自征伐,这是天子威严不存的表征。
现在,大秦一统天下,是天子而不是诸侯,王叔啊,你就不要抓住一点由头难为周先生了。 对于周先生的说法,寡人也觉得很有道理啊。
“周平王东迁之后,第一个乱政的是郑庄公,那时的诸侯多少还有点顾忌,自从五伯迭兴之后,周天子就成了摆设,诸侯只知朝伯,而不知朝天子。
天子之所以为诸侯朝觐,还不是因为五伯想得美名,挟天子而令诸侯,说得再好不过了。
“寡人要告诉你们的是,大秦不是周室,寡人也绝不会允许地方坐大,威胁朝廷,寡人要告诉你们的是:谁想成为五伯,寡人手中的剑就会砍下他的脑袋!”猛地拔剑出鞘,威风凛凛,扫视群臣,群臣对秦王很是敬畏,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秦王如此说。
既为周冲解了围,同时也为周冲扛了指责,要是换个人完全有可能不与众人为敌,把周冲用作挡箭牌,周冲在心里对秦王的做法很是赞赏,同时也不乏感激之情,道:“王上圣明,大秦必昌!”
群臣这才反应过来。 应该说几句好听的,忙跟着周冲道:“王上圣明,大秦必昌!”
“托你们吉言,寡人相信大秦必然昌大!”秦王还剑入鞘。
嬴宁仍是不死心,道:“王上,分封之事还请王上三思。 王上,分封之利甚多,李斯有本章上奏。 尽道分封之利。 ”
秦王哦了一声,很感兴趣地道:“李斯,快呈上来吧。 寡人听说你闭门不出,一门心思写奏章,寡人早想看看你是如何一言兴邦的。 你地《谏逐客书》寡人时常拜读。
每一次拜读都有不同的想法,你的奏章必然也是一篇佳文吧。 ”
李斯袖管里有两道奏章,当此情景不知道该上哪一道,摸摸左边袖管。 又摸摸右边袖管,终是拿不定主意,不由自主地向周冲瞧去,只见周冲巷敬地站着,根本瞧不出苗头。
偏偏嬴宁不识趣,走了过来,道:“李大人,快把你的奏章呈上来。 王上等着看。 ”
这无异于趁火打劫,李斯真想臭骂他两句,李斯发现群臣都看着他,知道要躲是躲不过了,吸口气定定神,从右边袖管里取出奏章。
嬴宁实在是太心急了,一把夺过来,双手捧着。 递给赵高。 赵高再回去呈给秦王。
秦王展开看了起来,看完抬起头扫视群臣。 不住点头,问道:“这道奏章你们都看过了?”
瞧秦王的表情应该是《劝分封书》很称他的意,那么分封一事就成了,群臣心里大喜,齐道:“回王上,看过了。 ”
“好,看过了就好!”秦王把奏章递给赵高,道:“给王叔,让王叔念给大家听听,听听李斯一言兴邦的妙论。 ”
赵高接过,走过去递给嬴宁,嬴宁满心欢喜地展开,读道:“为分封诸侯,臣李斯敬禀王上:群臣提议分封,意在巩固江山社稷,无不出自对大秦之忠心。
然今日之大秦乃王上开创的新天新地,非先古旧礼制所能适用。 分封之要害,在于世袭,但世袭之害甚多,难保子孙后代忠心不变……李斯,你拿错了吧?不是这道啊。 ”
李斯现在是势成骑虎,要下是下不来了,只有挺到底,胸一挺,头一昂,斩钉截铁地回道:“是,就是这道。 ”
“王叔,读下去!”秦王适时接过话头。
嬴宁走到李斯身边,道:“李斯,快把那道拿出来,劝分封那道,我亲眼看过地,不是这道呀,你不能两面三刀呀。 ”
这相当于当面对质,李斯的脸一下子就变成了关公脸,连脖子都红了,狡辩道:“只有这一道,我这些天就写了这一道,没有第二道。 ”
“李斯,你来读!”秦王脸一肃。
李斯应一声,从嬴宁手里接过奏章,念道:“子孙后代,难免良莠不齐,大秦即有成安君之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臣叩请王上废分封!”
嬴宁牙齿咬得格格作响,要不是秦王在的话,肯定是把李斯撕成八大块了,质问道:“分封非为嬴宁,为天下着想,为王上的江山社稷着想,若不分封,李斯你说该如何赏赐功臣?功臣不赏,何以明赏罚,谁还来为大秦效力?不分封,天下怎么治理?你胡说八道。

周冲要曾淑瑶带给李斯的虽是一句诗,“伐木丁丁,鸟鸣嘤嘤”,意思是说砍树也惊动鸟儿,让鸟儿不得安宁,李斯是聪明人马上悟到其中的危险,赶紧写了这道《谏分封书》。
到了朝殿上,秦王与周冲一唱一和,表面上是在论五伯,其实是在谈论周室的失误,李斯隐约猜到秦王的心思不会分封,才把这道《废分封书》拿出来,博取秦王地欢心。
可以想象得到,要是秦王表现得对分封很感兴趣,李斯必然会拿出《劝分封书》,那样一来他就会蹈入万劫不复之地。
废掉分封之后,该如何治理天下这事,李斯还真没有想到,不过好在他有急智,念头一转马上就有了主意,上前一步道:“王上,臣以为废分封之后该行郡县制,在全国设立郡县,郡设太守,太守由王上任命,如此一来,大秦虽大,于王上来说却是如臂使指,灵活异常。

听了他的话,周冲心里暗赞此人的急智真是非同一般人可比,留下他是对的,这份才情毕竟难得,只要用好了,对秦朝的发展有莫大地好处。




大秦帝师 第二百零三章
第二百零三章
李斯这个极力赞成分封的人已经改变了主意,分封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嬴宁心里发急,喝道:“李斯,你说废就废了,那功臣怎么办?我大秦历来有功必赏,总不会要大秦食言而肥,过河拆桥吧?”
这个问题李斯也没有好办法,一听他这话立时为之语塞,就在这时韩非取出奏章,高高举起,结巴道:“王上,韩非有本奏。 ”
韩非虽然天生结巴,但是他的才情群臣很是佩服,一听他有本奏,无不是静下心来,想一听究竟,就是嬴宁也不再逼迫李斯,看着韩非。
秦王一挥手,赵高走过来接过奏章,转呈给秦王,秦王不用看也猜得到里面的意思,仍是打开看了一遍,看着韩非道:“还是联名奏章。
奏章太长,读给你们听要读半天,我找个了解内情的人扼要说给你们听。 周先生,你也署了名,你来说奏章里的意思。 ”
韩非结巴,要他来说大意肯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这奏章虽不是出自周冲之手,但周冲是始作俑者,由他来讲述最好不过了。
周冲老是在关键时刻处于风口浪尖上,群臣都知道他这人一向奇计百出,让人想不到,他的意思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采纳,说不定他一语而废分封,群臣虽是不愿意,也是不得不耐着性子听他说话。
应一声,周冲扼要讲述道:“各位同僚:周冲奉旨讲述奏章大意,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同僚指正。
这道奏章由韩非执笔,署名的有缭子先生、张良、王翦、王贲、蒙武、蒙恬、蒙毅、李牧、王敖、甘罗,还有在下。 ”
这么多重臣都署名了,看来秦王早就有了主意,群臣闹分封明显不明智,群臣心里害怕。 离嬴宁近的人不由自主地挪了几步。
周冲接着道:“这道奏章的大意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建议王上废分封,立郡县,全国设立三十六郡,郡设太守,太守由王上择贤任之。
二是军政分离,主管政务的官员不得插手军务,主管军务的官员不得插手政务。 三是财务与政务分离,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借贷式计帐方式,统一管理帐务。

三条中除了第一条刚刚李斯讲过,另外两条群臣更是听所未听,闻所未闻,不由得惊奇得张大了嘴巴,惊讶得话也说不出。
嬴宁反驳道:“周冲,听你地意思是说什么都要改,请问周大人。 当今天下承战国之弊,书不同文、车不轨、权不同衡、量不同度,十里尚不同风,你说改就能改得了吗?”
秦王猛地从宝座上站起,击掌赞道:“说得好!寡人也认为当今天下存在这些弊端。 天下没有统一之前。 你们认为寡人统一天下不可能,现在寡人把天下统一了。
这点功绩,商汤,周武王。 周公他们都做过,算不得什么。 现在,寡人就来做点他们没有做过,也没有想过,他们更不敢做、也做不到的事情。
你们都听好了:凡我大秦书必同文,车必同轨,权必同衡,量必同度。 从咸阳发出一辆车,要畅行无阻到达大秦的每一个地方。
寡人的诏命天下人都要看得懂,沿途关卡,统统摧毁,兵器全部收缴。 ”
这话语惊四座,群臣给惊呆了,不由自主地叫声啊,再也没有声音了。
周冲知道这既是秦王雄心的表现。 也对后世具有莫大的好处。 在当时铁器已经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那些青铜兵器收上去重新铸造。
可以用来打造农具,或是另作他用,于当时社会的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道:“王上圣明,周冲感佩。 ”
群臣这才惊醒过来,颂道:“王上圣明!”
秦王坐下来,道:“周先生,接着说。 ”
周冲往下说,道:“第四策就是各位同僚关心的如何赏赐功臣地问题,我们经过商量,一致认为赏赐功臣不一定要裂土封侯。 ”
无法安抚功臣,迫使秦王分封是嬴宁最后的希望,要是这也有办法解决的话,那么他的希望就全盘泡汤了,是以他比谁都着急,忙问道:“如何赏赐功臣?”
周冲微微一笑,道:“好教赢大人得知,我们一致认为用俸禄比用土地更好。 大秦立国以来极少封侯,商鞅被封商地,没过多久,商鞅谋反事泄,地除,另外就是应侯了。
用俸禄而不是土地赏赐功臣,在大秦已有几百年时间,要实行不会存在困难。 ”
韩非,尉缭他们齐道:“王上,臣附议。 ”
事情到了这一步,李斯知道他该怎么做,忙上前道:“王上,臣李斯附议。
臣以为裂土封侯不便于朝廷号令,用俸禄取代裂土封侯可以纠正这一弊端,自此以往,诸侯坐大之苦不会在大秦重现。 ”
“说得好!”秦王很是赞许道:“诸侯坐大,致使天子不能号令,造成这种境况的就是分封存在问题,其道理李斯的奏章说得很明白,因此寡人决定:我大秦永不封侯!功臣多予俸禄,爵位。
1...100101102103104...1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