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婚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秋李子
说着陈珍兰停口没有再说,只是拍拍刘吟梅的手:“人活这辈子,总有几十年要过,总会遇到认为难以过去的坎,可等过去了就知道,原本以为是万丈深渊的,不过就是条小水沟。自然,也有一直以为过不去的,那样的人就太没灵性,不愿去说。”
刘吟梅还是沉默不语,风从竹帘那边吹进来,吹的刘吟梅裙边跟着那风在动。这是个多么沉静美好的女子,陈珍兰瞧着刘吟梅,这样美好的女子,该是有好生活的,而不是把青春年华去伴着青灯古佛。
曼婚 279遇见
风缓缓地吹进来在屋里转了圈又出去,带来外面的凉爽,带走屋内的闷热,过了好一些时候刘吟梅才低声道:“夫人的好意,我明白,可……”不等刘吟梅说完,陈珍兰就笑了:“我不过是比你大那么些年,经过些事,多说几句罢了,算不得什么。只是人生在世,谁也不能保证哪个选择是最好,十全十美的,只要你本心未改就是。”
刘吟梅浅浅一笑,没有说话。陈珍兰却知道,她和方才已经有了不同,正想再说时候,门外已传来声音:“太太,二十一爷来了存情封仙。”就知道徐明楠会来,陈珍兰扬声让人把徐明楠请进来,拍拍刘吟梅的手道:“本该多说会儿的,谁知我外甥来了,还请去花园和她们玩耍。”刘吟梅起身行礼告退,突然想到一事:“夫人今日的话,可是为徐公子说的。”陈珍兰的眉微微一挑就笑了:“果然瞒不得你,我外甥,他对你是真心实意。只是夫妻这种事,还是要瞧缘分。”刘吟梅再没说话,行礼退出。
望着她的背影,陈珍兰不由愣了一下,这个姑娘比起自己外甥可是稳重多了,要真能成,也是好事一桩,若不能成,陈珍兰不由苦笑,姻缘的事还是要看缘分,就不晓得自己外甥和刘吟梅,有多少缘分在里面?
徐明楠听到陈珍兰唤自己入内,跟着丫鬟进来,走近院门口的时候就看见刘吟梅带了人走出,徐明楠的心顿时狂跳起来,有意想快走几步和刘吟梅说几句话,可这是在别人家院子里,哪有男客去和女客主动说话的,只有违背心意放慢脚步,但那眼,却忍不住往刘吟梅身上瞧去,已经快半个月没见过她了,她和原先一样没什么改变,不,还是有改变的,更加从容自信,脚步轻快笑容温柔。
徐明楠的眼依依不舍地在刘吟梅身上流连,猛地想到这样不对,忙又把眼收回,当做回避,全没看到刘吟梅往自己这边瞧了一眼。
等刘吟梅的身影都瞧不见了,丫鬟才道:“二十一爷,您还先往里面请,太太在等您呢。”徐明楠嗯了一声,此时才可放心大胆地往刘吟梅曾走过的方向看去,早已瞧不见佳人,却似乎能闻到她身上的香味,那样淡,却那样引人迷醉。
刘吟梅回到亭里,众人正在说笑,连本来有些羞怯地钟七姑娘,也在那和梁大奶奶妯娌俩说着话,曼娘、钟氏、邱大奶奶三人坐在一起,讲些妇人间的话。独有冯氏靠着栏杆,往外面瞧去。
看见刘吟梅过来,冯氏忙起身相迎:“小姑往这边来,方才多喝了两杯,在这散散呢。”邱大奶奶已经笑着道:“刘大奶奶只怕不是被酒灌醉的,而是担心刘姑娘。”冯氏已拉着刘吟梅坐下,听邱大奶奶这样说就道:“邱大奶奶笑话我,我不过是因不常出来应酬,怕的是冲撞了邱夫人而不自知。”
邱大奶奶又笑了,招呼丫鬟给刘吟梅送上几样菜:“方才我们都在喝酒,听你嫂子说,这荷香肉是你爱吃的,特地让厨房又做了一份,还有这拌干丝,这个时候吃着最好。”刘吟梅忙谢了,邱大奶奶已经按住她:“别这么客气,本来是请你么来家里赏花的,谁知倒让婆婆约了你去说些佛理故事,我心里还过意不去。”
既如此刘吟梅也就吃了半碗饭,又夹了两块肉,一点点干丝,再喝了一口汤也就放下筷子,丫鬟收走刘吟梅面前的碗盘,邱大奶奶又送过一盘子点心过来:“听睐侄女说,这水晶糕你也爱吃,我家厨子做的水晶糕也还不错,就吃一些。”刘吟梅拿了一块水晶糕尝了一口称赞一声笑着问:“睐侄女去哪了?”
邱大奶奶往荷花池边的柳树一指:“不耐烦和我们这些妇人坐着说话,和她妹妹们在柳树下斗草呢,我还说她,小心把脸晒黑了,她却告诉我一句,玉肌冰骨,自清凉无汗呢。”那棵柳树不算小,如伞盖一样把睐姐儿她们遮在那里,刘吟梅瞧了一眼就笑着说:“睐侄女选的地方不错,既不热又风景好。”
邱大奶奶点头称是,曼娘自刘吟梅进来就往她脸上瞧,只是刘吟梅脸上神色没变,曼娘也瞧不出来个什么,心里倒有些打鼓,难道说五姨母只是把刘吟梅叫去,真只说佛理不成?丫鬟已来对邱大奶奶禀报,说徐明楠来了,陈珍兰要留她吃晚饭,让厨房备几样徐明楠爱吃的菜。
邱大奶奶应了,笑着对曼娘道:“原来二十一叔叔也来了,记得我初嫁过来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呢,现在都长成这么大了,只是姻缘蹉跎了,有些可惜。”曼娘听的弟弟来了,情知他是来打听陈珍兰和刘吟梅说了些什么,还有刘吟梅究竟做什么想,眼不由往刘吟梅那里望去,见刘吟梅依旧神色不动,心中有些狐疑,更有些焦急,但还是对邱大奶奶道:“还孩子呢,记得我初见表弟的时候,表弟那时才六岁,我瞧着他,也像孩子。”
邱大奶奶不由笑了:“此时你表弟都有三个孩子了,最大那个,都快要有当日二十一叔叔那么大了,就是不知道二十一叔叔的姻缘在何方?”妇人间闲讲,一说起姻缘都是爱说的,连梁大奶奶也忍不住过来道:“说起相貌家世,徐二十一爷真是挑不出一丝毛病来,唯一有些瑕疵的,就是当年那件事,可谁家孩子年轻时候不遇到一两件荒唐事?更何况都已过去两年了,只是徐二十一爷的姻缘,到底落在什么地方?”
曼娘一边在心里想着怎么应对一边去瞧刘吟梅的神色,见刘吟梅只是按了未嫁女儿听到这些事时,垂眼回避之态,心中不由有些叹气,但嘴里却道:“说来要怪一个人星神道最新章节。”众人没想到曼娘会这样说,都瞧着曼娘,曼娘才缓缓地道:“要怪我爹爹对阿弟太过疼宠,宠得他不知道人间疾苦,才有今日这事。”
梁大奶奶已经笑了:“陈奶奶就是会说话,谁家的孩子不宠?遍京城寻寻,这不宠孩子,特别是不宠幼子的还真寻不出几家。”金氏嫁的就是幼子,听到这话不由在心里腹诽,就是梁家太宠幼子,才把别人家的孩子都当草,只有他家的孩子才是宝。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必然都是别人家孩子错了,自己孩子没有错。亏得自己丈夫不是那样不知道理的。
金氏只在那里腹诽,面上自然不会露出来,还顺着梁大奶奶的话道:“大嫂说的,娇宠孩子,也算不上什么大错。”曼娘微微一笑:“人之本性,本就算不上什么大错,可到这个时候,阿弟还没寻到媳妇,也就是我爹爹和母亲在那着急的事。”钟氏差点就想说自己家还有几个未出阁的小姑了,可也晓得徐家挑媳妇曾说过的话,只得把那话强行咽下去,笑着道:“姻缘这事是说不定的,说不定明儿我们就能听到徐二十一爷结亲的信。”
刘吟梅坐在那里,端庄从容,可还是禁不住徐二十一爷声声灌进自己耳朵,渐渐觉得脸有些发烫,却不能让人瞧出,用手抹了一把脸对身边的钟七姑娘道:“我们不如去外面瞧瞧那些花草?”钟七姑娘也有些坐不住,毕竟还是闺阁少女,不好听这些的,只是她性子有些腼腆,不敢主动说出去,听到刘吟梅这话急忙点头,和刘吟梅走出亭子。
两人先往柳树下去瞧睐姐儿玩的斗草,这边斗草已经不止是她们表姐妹三个,连两个大丫鬟也在里面玩耍,不时发出笑声,钟七姑娘瞧着不由有些羡慕,等梁家的亲事议定,嫁过去,闺中这样的轻松岁月,就和自己无关了。
想到此,钟七姑娘瞧向刘吟梅,这个女子,为何一直都这样从容淡定,似乎世间的所有事都不能扰乱她的心神。刘吟梅已收回眼意识到钟七姑娘在瞧向自己,不由微微一愣:“钟姑娘有事?”
钟七姑娘急忙把眼收回,有些慌乱地道:“没有事,只是想问问,怎么才能似姐姐一样,遇到什么事都不慌乱?”刘吟梅听出钟七姑娘话里的言不由衷,只淡淡一笑:“经过的事多了,就知道了。”
是吗?钟七姑娘垂下眼,这世间经过事的人不少,但很多也是一蹶不振。刘吟梅只淡淡一笑,和钟七姑娘离开荷花池这边,往别处去。
邱家花园虽不大却十分精致,转过假山,就是一处花圃,此时虽百花已凋,却也绿叶青葱,十分可爱。两女在花圃边站了会儿,分辨出里面种的各种花卉,说几句不咸不淡的话,也就往别处去。
走过花圃,迎面是一片竹林,林子里隐约可见有石凳石桌。钟七姑娘停下脚步瞧了眼笑道:“若是夏日,这竹林里才是十分凉爽呢。”刘吟梅也点头,两人没有走进竹林,预备往前走去,却听到前面传来说话声,两人正待回避,一群人却已到了面前,徐明楠搀着陈珍兰正在那说着什么。
徐明楠猝不及防抬头看见刘吟梅,两人未及回避,眼神碰在一起,徐明楠的心顿时狂跳起来,竟忘了低头回避。钟七姑娘没料到会在这里碰见外男,一张脸登时红起来,没有可回避之处,只有回身低头。
刘吟梅的心也起了些涟漪,一张脸不知怎么也微微发红,眼睛移开,同样回身低头,屏声静气不说一字。陈珍兰本该在此时出声,为自己外甥解释的,可看见刘吟梅和徐明楠双眼相视,内中似和平日有些不同,不由微微一笑,也不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古代文谈恋爱真麻烦啊。
曼婚 280说媒
风吹的竹叶哗哗地响,徐明楠看着刘吟梅回身低头,自己的脸也不由红了,这样实在太不应该了,见陈珍兰只是看着自己不说话,徐明楠急忙道:“五姨母,我们还是往那边去。”陈珍兰嗯了一声对刘吟梅她们道:“实在抱歉,不知道你们过来,本来以为绕过荷花池就没什么。”
听着风吹的竹叶在响,刘吟梅的心里有些许触动,不晓得是风在动,还是心在动?陈珍兰姨甥俩已经走过很远,钟七姑娘才抬起头,对刘吟梅道:“徐二十一爷,果然如传说中那样俊美。”说完钟七姑娘又悄悄地往四周望了一眼,见丫鬟们在数步之后,这才拉住刘吟梅的袖子悄声道:“好姐姐,这话不该我说的。”
刘吟梅了然点头,在花园里遇到外男,身边虽有不少人,总归是件不大好的事。两人又往别处去逛逛,但刘吟梅的心动的更厉害了,不知道此时徐明楠陪着陈珍兰往哪边去了,或许已经出了园子。其实徐明楠对自己的心,怎能看不出来?刘吟梅浅浅一笑,这笑如风吹过荷花一样留下微微的痕,钟七姑娘只觉得这此时的刘吟梅和方才有些不一样,但哪里不一样又说不出来,和刘吟梅往亭子里去。
亭内残席已收,众人在那坐着说闲话,睐姐儿她们也没有再斗草,而是在亭子里面玩耍,瞧见刘吟梅她们走进,钟氏起身笑着说:“天已过午,我也该回去了。”梁家妯娌俩也站起身,说着告辞的话,今日相看钟七姑娘十分满意,只等遣媒人去钟家说亲,于是梁家妯娌和钟家姐妹之间,说起话来也格外地热络。
邱大奶奶也在旁说几句凑趣的话,既然她们要走,冯氏也就带了刘吟梅说告辞的话,曼娘不由握一下刘吟梅的手,刘吟梅只微微一笑,曼娘出口想问,当了众人却问不出来,只握着刘吟梅的手直送她到二门口,到了要分别时候,刘吟梅才对曼娘道:“邱夫人今日说的话,很有道理,还请姐姐对邱夫人这样说。”
这个哑谜,曼娘实在参不透,只是目送刘吟梅上车,然后才往陈珍兰那边去。还没进屋就听到睐姐儿在和徐明楠说话,曼娘疾步走进,行礼后对陈珍兰道:“方才去送刘妹妹的时候,刘妹妹说,今日五姨母说的话十分有道理,甥女糊涂,还不晓得说了些什么呢?”
陈珍兰了然一笑,却对徐明楠说:“我瞧着,你这心事只怕可偿,等明儿寻个媒人去刘家吧。”徐明楠今儿虽见着刘吟梅两面,但却连半句话都没和刘吟梅说,此时听的姨母这样说,眼里顿时闪出喜悦,但又不敢相信:“当真?”
陈珍兰瞧外甥一眼:“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你也不小了,娶妻成亲之后,也不能再做孩子样。”徐明楠越发欢喜,笑着对陈珍兰:“五姨母,我什么时候做孩子样了?”陈珍兰拍外甥一下:“还什么时候,现在不就在做孩子样。”
睐姐儿虽听不大懂他们的话,可瞧着徐明楠那样,忍不住也笑了,被自己外甥女笑话,徐明楠不由瞪外甥女一眼,但想到此后心愿得偿,心里那欢喜劲儿真是没法提。
曼娘母子在邱府吃了晚饭才回到陈府,进门后照例去给陈大太太问安,进得门却见陈二奶奶和陈大太太说什么,陈二奶奶脸上神色有些不欢喜。曼娘不由奇怪,今日是初小姐下聘的日子,陈二奶奶去贺喜,怎么回来面上反而不欢喜?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但陈大太太没说,曼娘也没问,行礼问安说笑一会儿就告退。
秋霜迎上来才低声道:“听说今儿那家到初家下聘的时候,不晓得为什么,初娘子突然伤心起来,初小姐也跟着哭。旁人都说初娘子只怕舍不得女儿出嫁,只是瞧二奶奶这神色,怕不是这样呢。”曼娘哦了一声就摇头:“罢了,别人家的事也就不用去管,我们好好料理料理,只怕过几日就有喜事呢。”
喜事?秋霜不解地看向曼娘,曼娘心里欢喜:“只怕再过几日,就该你小舅爷定亲了。”这真是天大的喜事,秋霜笑着说恭喜,曼娘面上越发欢喜,弟弟定了亲,爹爹也了了一桩大心事。
第二天,新安郡主果然遣了个媒婆去刘家门上。冯氏接了媒婆,听的是徐家遣来说亲,说的还是徐明楠,心里十分愿意这门婚事,但自己小姑自己明白,笑着对媒婆说了几句才道:“这门婚事,算十分不错,只是我小姑那里……”媒婆来之前已经得了新安郡主的指点,也笑着道:“奶奶的心事我明白,不过说句奶奶不高兴的话,虽说您是长嫂,可您小姑的婚事,还要先问问刘姑娘。奶奶若觉得不好定夺,遣个人去问问刘姑娘,这也不算什么。”
要刘吟梅自己不愿意,回绝了也怪不到自己头上,冯氏思量定了就让丫鬟去问刘吟梅,丫鬟很快回来,手里只拿着张纸:“奶奶,小姐听说后只写了个字。说全在这字上。”冯氏接过那纸,还没打开媒婆就笑着道:“刘姑娘果然才貌双全又懂礼,晓得怎样做。”
冯氏已低头往纸上瞧去,上面只写了一个字,可。可?冯氏心中大定就对媒婆道:“小姑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这是大事,还要等我夫君和公公回来,再问过他们意思。”媒婆知道这做媒也不是头一回就能成功的,笑着应是,接了赏钱就走了。
可?冯氏又往纸上瞧去,不知道昨日邱夫人对自己小姑到底说了些什么,才让小姑变了心思?不过小姑肯出阁,也是一件好事。冯氏十分愉快地把这张纸收起,等刘侍郎父子回来时把纸拿给他们瞧,并说了徐家遣人说亲的事。
刘侍郎父子在这件事上,从来都是听刘吟梅的,既然刘吟梅肯,再说徐家这门亲不管是门第家世都十分般配,父子俩也就点头同意,等媒婆再来时,冯氏转达了刘侍郎父子的意思。媒婆又往徐家去了两三趟,两边说定婚事,约好日子下聘,下聘之日就来商量婚期,因双方年纪都不小了,婚期就定在腊月十八。
预备婚礼的日子只有半年,徐家这边为徐明楠的婚礼已经准备了很多年,一应东西都是齐备的,只要再粉刷下房屋,打几样家具就可。刘家这边虽然当日刘吟梅的嫁妆因为家中变化早已四散,但刘侍郎回来这一年多,遇到好的也给女儿留着,再拿出些银子来给女儿现买,到时嫁妆也能过眼。再加上徐家绝不和刘家争嫁妆的厚薄,婚礼筹备的极其婚礼。
京城中听到刘家和徐家竟然结了亲,也要凑上说声恭喜,不免有人说起当年的事,刘侍郎被流放后冯家就退亲,原本以为刘吟梅再嫁的,绝不会有冯家这么好的亲事,谁知竟嫁进徐家,徐明楠的相貌家世都要比冯毅高出一大截,刘吟梅真算因祸得福。
京城众人的议论自不会传进刘吟梅的耳里,她似平常一样做些针线,这回是第二回绣盖头了,还记得头一回绣盖头时,含羞带怯,想着嫁得好郎君,从此举案齐眉,再无烦恼。可谁知此后就接二连三的事,当初的那个好郎君,今日瞧来,不过是懦弱之人,当不得一生所托。
而这回,心情平静许多,或者该如邱夫人所说,人生在世,什么都要经历一番,那时才能说,算历经了人生。一针针绣着那鸳鸯,再没有当年的少女心情,可这针绣的越发稳,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
冯氏笑吟吟地从外面进来,把手里的东西放下:“这是徐家送来中秋节的礼。里面有一匹缎子,我瞧着花色该是小姑合用,就拿了过来。”说着冯氏又笑道:“这节礼还是徐姑爷亲自送来的,公公把他叫进书房说话了,我瞧着,姑爷对这门婚事十分郑重。”冯氏说完瞧向刘吟梅绣的盖头:“小姑的针线活做的真好,这鸳鸯,绣的就跟活的似的。”刘吟梅放下手里的针端起茶喝了一口,自从定亲之后,能感觉到冯氏比原先活泼一些,看来陈珍兰说的是对的。
冯氏赞了一回,听不到刘吟梅说话,不由咦了一声:“小姑瞧着我做什么?难道是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刘吟梅放下手里的茶杯,握住冯氏的手:“对不住。”这从何说起,冯氏有些慌乱:“小姑你说这样的话,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刘吟梅安抚地拍拍冯氏的手:“原先我总觉得,天道对我何等不公,后来才慢慢明白,我已经算幸运的。嫂子以后无需再记得刘冯两家之间的恩怨,待我战战兢兢。”
看着刘吟梅的眼,冯氏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我没有怨过小姑。”刘吟梅笑了:“我知道,可我不能因为嫂子不怨我,就安心接受一些事,这样做的话,跟那些人有什么区别?”
那些人,冯氏一下就晓得刘吟梅说的人是谁,不由低头不语。刘吟梅放开冯氏的手,重新拿起针绣起来,有些事,换个时间再瞧,果然就不一样了。
冯氏看着刘吟梅的神色,不由也微微一笑,有的事,自己也该放下,毕竟什么都和原来不一样了。
徐明楠被刘侍郎约在书房问东问西问了许久,等用完酒饭离开刘家时已满头是汗,看着天色还早,想到岳父说的那些话,索性拔转马头往陈府去。
曼娘正在料理家务,听到徐明楠来了让他进来就笑着道:“不是说你往刘府去了,怎么,被你岳父难为了,要来寻你姐夫问问?”
曼婚 281拜寿
徐明楠被打趣的满脸通红,但还是对曼娘道:“姐姐,你别笑话我,我之前可从没应付过岳父,今日被问的汗都出了几身。”说着徐明楠拿出扇子连连在扇,曼娘抿唇一笑就道:“好了,不笑话你了,只是你姐夫这回还没回来呢,说是今儿在外头有应酬,不如我让人帮你催催?”
徐明楠连摆双手:“这倒不必了。”说着徐明楠四处瞧瞧才不好意思地对曼娘道:“姐姐,晓得你和她关系好,不如你帮我再去问问,她是真心甘情愿嫁给我吗?”曼娘点自己弟弟额一下:“你放一百个心,这门亲事,她不点头的话,刘侍郎也不会强了她点头。”徐明楠心里虽晓得,却也还有些患得患失,曼娘见他这样就道:“那日我不是说过了,是她说的,让我们遣媒人去?你啊,安生等着做你的新郎官。只是等以后弟妹进门,若你待她不好,我饶不了你。”
徐明楠已经笑嘻嘻地道:“哪能呢,娶媳妇回来,自然要待她好,怎么会待她不好。”曼娘瞥弟弟一眼,笑了笑没说话,这回弟弟是真的要成亲了。等他成了亲,自己也该好生为睐姐儿寻摸一门亲事,还有雅言,那日陈大太太说雅言比睐姐儿就小了那么几个月,也该寻亲事。
曼娘还在思忖,冬雪已笑着进来道:“奶奶,方才那边府里来了贴子,说八月十九是二老太爷的八十大寿,特地大办一场。”徐二老爷今年七月如愿以偿,做了礼部尚书,做完这一任,大概也就可以告老,这回借了自己父亲的八十大寿好生热闹一下也是常理。曼娘应了一声徐明楠就笑着道:“二伯为了这事,还特地把二祖父从家乡接来,我们家已好些年没这么热闹过。”
这回二老太爷的八十大寿,在京城里的徐家人都来的话,光徐家的人就上百了,曼娘用手按住额头笑一笑:“说起来,有些远房的侄儿和外甥,我还真记不得谁是谁呢。”冬雪笑吟吟地在旁接话:“奶奶不光是有侄儿外甥记不住,都已有不少的侄孙了。”
日子过的真是快,曼娘轻叹一声:“那是,这回要多备些银锞子。”徐明楠已经点头:“不光是银锞子,还要备上些纸笔,还有……”曼娘敲他脑门一下:“这会儿就知道说笑了,方才还在那着急。”徐明楠故意吐下舌,让曼娘又笑起来。
过完八月节,就是二老太爷的寿辰,虽说八月十九才是正日子,但从八月十六那日起,徐家就开始办酒席,请班子唱戏,来拜寿的更是络绎不绝。曼娘也带了孩子们前往徐二老爷的府邸给二老太爷拜寿。
徐二老爷的府邸虽不如当年徐府那样气派,但徐二老爷住进来的这些年,重新修葺再添置了些东西,又兼为了二老太爷的寿辰,从进大门就张灯结彩,看起来是喜气洋洋。曼娘带了女儿进去,徐二太太已带着妯娌儿媳们在那相迎。曼娘忙行礼下去:“二伯母安好,我是小辈,二伯母何需出迎?”
徐二太太笑着挽起曼娘,这才道:“我不是出来接你,是接你带来的娇客。”睐姐儿正带着弟弟妹妹们规矩行礼,听了这话故意道:“哎,哪里有娇客,我怎么不晓得?”徐五太太上前搂住睐姐儿的肩膀:“你不就是个娇客?还装样呢,昨儿你十一姨母写信回来还和我说,等今年腊月回来,让你妹妹多和你学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