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穿越之一门四姓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自自在在
“等一下。”沈伯谦突然开口道。
他开口阻拦当然是为了提醒星回消毒,
作为一个在现代社会生活了二十年多的人,沈伯谦实在没办法接受这样完全不消毒除菌的手术器材。
姑且当它是个手术刀吧。
刚才他让杨风去烧水也是想到这一点。
好在星回谨记他师兄的教导,但凡是沈伯谦说的,他都无条件执行。
尽管觉得他的想法古怪,但还是虚心听从。
拿着在滚水中煮过的短剑,用热水洗过手,再把酒精擦在手上为封老头清理好伤口后。
沈伯谦又让他用煮过的细棉布沾着酒精把疯子的伤口细细擦拭过后才上药。
做完这些,星回莫名觉得,也许疯子这次还有一线生机。
他年轻的时在军营呆过,各种伤口见过不少,像疯子这样的,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他不但是一点儿把握都没有,心底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多少比疯子伤的轻的人都没能熬过来,更何况......
星回心中一叹,希望沈伯谦的这些办法真的有效。
把刀具和擦拭伤口的布都用滚水煮透,这倒是容易,谁都能做。
所以他觉得,也许关键就是那个酒。
若真能用这个把疯子从阎王爷那里抢回来,可不单单是救一个人的事儿这么简单。
那个酒,不,是酒精,他其实偷偷尝过。
感觉只有一个,这绝对不能成为酒,已经完全超越了酒的概念。
沈父的事儿当然是自己胡诌的。
但尝过酒精之后,星回真心觉得,也许只有神仙才能喝这样的东西,凡人是绝对无法承受的。
当夜,四人轮流照顾封老头。
也许这真的是仙酿吧。
这是第二天一早封老头醒过来的时候,星回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
这样的伤势,还能醒过来,真是个奇迹。





穿越之一门四姓 第84章
83-相聚离开
醒来之后的封老头喝了点儿水就有气无力的嚷着饿。
这是好事儿,知道饿就好。
杨风哄着他就着小菜喝了两碗稀饭后,又用酒精给他清理伤口,换了新药。
星回给他把了脉,还算是平稳,就让四回回去休息,
至于沈伯谦,昨晚看了一班后换上杨风,他自己歪在椅子上睡着了。
后来杨风怕他冷着,就把他弄去隔壁房间睡了。
这会儿大概是听到了封老头的动静,他迷迷瞪瞪的揉着眼睛过来。
“封师兄醒了,没发烧吧?”
经历过谭四那次的伤势,沈伯谦知道在古代,高烧也是很要命的。
幸好,封老头只是有些低烧,据星回说,并无大碍。
他这才放下心来,带杨风下山取些东西来给他。
这是刚才他们商量好的。
封老头先住在山上,等好转一些再回沈家,他受伤的事儿没必要让沈家其他人知道,徒增担心而已。
当天中午杨风送上山的,除了日常用的蔬菜、鸡蛋、面粉、小菜之外,还带了半匹细布。
还有两副猪肝,只不过沈伯谦让他先藏了起来,晚点儿悄悄送过去。
其他还有星回和封老头自己开的,补气养血的药。
只不过这些家里肯定不会常备着,只先送了一罐红糖,一包枸杞红枣先给他用着。
其余缺的,杨风送完东西,跑了一趟县城,买了备好,当晚跟两副猪肝一起悄悄送到山上。
有了那晚杨风带着两个人过墙如履平地的经历,沈伯谦完全不担心他会被人发现。
而是兴致勃勃的致力于寻找他的极限。
看看他到底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
结果让他非常震惊,无论是力量、速度,杨风似乎就是个黑洞,根本没有极限似的。
再加上他现在沙盘推演也越来越厉害,无论什么样的战局,他很快就能找出应敌之策。
而最让沈伯谦放心或者说安慰的一点儿是,杨风在观摩战局的时候,并没有他这个年龄男孩子的冲动。
在面对必输之局的时候,他总能迅速的做出判断,尽可能减少损失。
看多了,沈伯谦只能对他写一个大大的夫子。
说实话,有时候他谦自己都觉得,杨风就该早点儿上战场,真是个天生将才。
不过这话扯远了,话还是说回封老头。
虽说他脱离危险很快,但毕竟伤势不轻,他也是有年纪的人了,恢复起来需要时间。
在山上一养就养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都快把他憋疯了,天天在后山干嚎,急的挠心挠肺的。
封老头最近虽说有点儿郁闷,但李家坪却是喜事不断。
今年县里科考张榜,李孝正考中了秀才,虽说不是廪生,但也好歹是个增生,足够李家人摆酒庆祝了。
另外,沈伯谦看好的另外两个学生也过了童生试,有了童生的身份。
这下子,李家坪私塾名声大噪,附近村里的都带着自家孩子来求里正,想让自家孩子在李家坪私塾就读。
李思才对此事十分谨慎,并没有答应任何人。
而是先找了沈伯谦商量,毕竟这李家坪私塾的核心还是他。
但沈伯谦明确表示,他今年私务较多,实在有心无力。
也就是说,除了现在这些学生,他实在没精力多管其他人了。
这也是李思才顾虑的地方,毕竟沈伯谦今年既要准备乡试,又要成婚,这忙不开也正常。
是以不得不回绝了那些来探口风的。
毕竟,沈伯谦今年开春都没再组织学生们演讲了,可见是真忙。
这附近村子的人也大都知道,不过还是想来碰碰运气罢了。
当然,也有说怪话的,但这跟沈伯谦无关。
不在他面前说,不关他事,在他面前说的,一律列入黑名单。
当然,两个月的时间也足以让他了解了封老头一行去京城的收获。
江七和谭四有封老头的引导,二人被宁刀刀亲授机宜。
她一个内宫女子,居然能易容久居宫外,每天跟江七等人讲授朝堂局势、各家派别,已经宁王将要面对的明枪暗箭等等。
至于她怎么做到的,沈伯谦并没有问。
他关心的只是潭江二人而已,知道他们俩已经成为宁王的左膀右臂,他的心情十分复杂。
这意味着他们真正成为了皇子争斗的一部分。
沈伯谦深知,他们今后的每一天都将无比艰难。
尤其是他从封老头哪儿得到的宁王的消息。
宁刀刀年前过世,他作为儿子才得以留在京城,没被再遣去边疆。
这固然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但代价也的确过于沉重。
宁刀刀死前让皇帝忆起二人初见时的情分,是以宁王留在京城后并非白身,而是被委以重任,管理京畿安全防务。
这固然让他一步步迈进朝堂,但同时也引起了其他皇子的关注。
不过,有江七和其他幕僚的帮助,封老头对于宁王在京城站稳脚跟很是自信。
他门担心的反而是边疆。
宁王在边关经营了这么多年,朝中皇子在军中的声望皆不及他。
所以当初太子去了一趟边疆巡视,心中十分不舒爽,才会一怒之下勾结外人,陷害谭家军。
所为的,也不过是出口气而已。
此事七绝谷已经查明,并且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宁王和江七等人皆以知晓。
只不过他们一直秘而不宣,准备找好时机给太子致命一击。
但宁王久留京城,军中虽有心腹,也都是他多年的兄弟,可他仍然不放心。
祸起萧墙的道理他们都很清楚。
所以,他听从母亲临死前的计划,准备在军中下一步暗棋。
他母亲的师兄,也是他的师伯,封老头和他说的那个长在乡野之间,没有任何背景的弟子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封老头这次回来也就是为了此事。
他打算带杨风前去投军,暗中监视宁王手下众人,确保万无一失。
沈伯谦虽然有些不赞同他们的做法,但也知道为了潭江二人的安全这么做的确很有必要。
不管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在影视文艺作品中,人心难测都是永恒的话题。
更何况,他们现在做的是掉脑袋的事情,谨慎总是好的。
只是杨风,他还是有些舍不得。
但,有封老头和宁王的安排,加上他的能力,自己倒也不必太过担心。
而且看看杨风那副跃跃欲试的表情,沈伯谦知道,自己还是不用妄作坏人了。
孩子大了,总要放出去让他自己闯的。
去!他又不是我儿子,老子还年轻,哪来这么大而砸!
至于封老头的伤,他却怎么也不肯说。
没办法,沈伯谦也只好放弃追根究底。
不过,按照封老头的计划,他们年底才会离开,这之前杨风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和准备。
这倒是让沈伯谦松了口气,有点儿缓冲的时间对大家都是好的。
更何况,他也希望这个在自己身边一点点成长起来的男孩子能参加了自己的婚礼后再走。
杨家三口虽然与他无亲无故,但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释放信任的对象。
当时他对自己说,在这个全部是陌生人的地方,他总要相信一些人,他选择了杨家三口,幸而他们从不曾让他失望过。
所以,要说起感情,他最亲近的人其实是他们三个。
陈家二老、大姨、二姨那边一开始更多的是这个身体所带来,与生俱来的责任。
是他接收这个身必须作出的回馈。
感情当然也有,这几年慢慢培养起来了,但到底比不了杨家三口与他朝夕相处。
尤其是杨风。
这孩子刚开始是非常没有安全感,就像是他的小尾巴一样,总是喜欢在他身边打转。
后来入门学艺,还是一闲下来就跟着他。
说实话,杨风离开,最不习惯的估计也是自己。
这么贴心的小弟可遇不可求。
想到这些,沈伯谦还是有些伤感的,不过持续不到一秒钟。
没事儿,杨风走了,媳妇要来了;只不过,娶媳妇之前,要先考试。
又快到了桂花飘香的季节,三年一次的乡试也开始了。
沈伯谦都有点儿等的不耐烦了,早晚都要来这么一次,早点儿结束还舒服。
不然天越来越热,考试地方的味儿据说可不太好闻。
的确是......太痛苦了。
这是沈伯谦从考场出来的唯一感觉。
要不是杨风眼疾手快一把接住他,他真是要一头栽地上了。
对不起,沈伯谦,我错怪你了。
这科举考场真tm不是人呆的地方,你当初也是受苦了。
沈伯谦两辈子没这么难受过。
这哪是科举考试啊,简直就是,就是,精神力考验。
别以为他没看到,考试中途被抬出去的那几个考生都是离厕所最近的,那都是被活活熏晕的。
他在家休息了三天才缓过劲儿来。
但还是闭门谢客,说是要好好的研读一下这次考试中有疑问的内容,其实就是休息。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都不干的。
沈刘两家的婚事定下后,刘若兰倒也没有故意避开他,还是跟往常不断有书信往来,给他说一说自己在外面生意的情况。




穿越之一门四姓 第85章
84-中举成亲
刘若兰的来信沈伯谦几乎都是当日回复,没什么要紧的事儿,就是说说私塾的学生,家里的人,有时候给她写些笑话什么的。
这种感觉很好,就当是更熟悉一下彼此。
是以二人还没结婚,居然有了一种老夫老妻相处的感觉。
当然,在刘若兰还是刘近南的那些日子,两人就对彼此的行事作风极为欣赏和赞同。
虽称不上莫逆,但起码也是君子之交。
他们俩的书信往来并未瞒着双方家人。
刘老爷和夫人自然是乐见其成,沈家这边都是庄户人家,也没那么多规矩。
而陈老爷子觉得外孙媳妇能识字写信,自己也与有荣焉。
可心里也担心,外孙这次考得不知道怎么样了,怎么回来没听他提过呢?
这孩子也是,太沉得住气了,是好是歹都说说嘛。
其实,陈老爷子不知道的是,他的宝贝外孙不是不想提科考,而是不想回想起考试的情况。
对于有洁癖的沈伯谦的来说,那三天的经历实在不堪回首。
太残暴了。
但这并没让沈家人太过纠结,因为随着沈伯谦婚期的临近,他们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了。
除了准备各色用品,房子也翻修了一下。
沈家这宅子本来也就盖好没几年,家里人又都爱惜的什么似的.
加上又内院外院两口井,打扫起来也方便,沈家人除了每天一早一晚打扫之外,陈老爷子一高兴就领着一家子大搞清洁,直接一桶桶的用水冲。
所以,沈宅看起来跟新盖的也差不到哪去。
即便如此,沈家内院正房三间还是重新翻修过,作为沈伯谦的新房。
现在里面焕然一新,静候新人,只是略空荡一些。
这当然是腾出地方来放女方嫁妆的。
刘家已经捎话了,刘家嫁女也是不惜工本的。
小到杯盏碗碟,大至床柜桌椅,都准备妥当,让沈家只把房子准备好就行。
考虑到沈家的地方不大,当然这是相对于刘家来说的。
刘若兰的嫁妆是贵精不贵多。
沈伯谦也是个实在人,一看刘家递过来的拟办礼单,就知道对方实在是考虑的十分周到。
既实用精致又不会太张扬。
那他也不能没点儿表示不是。
所以他比照着刘家的礼单,加了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另外备了差不多的东西,分别送去了沈家下聘用的那两个宅院。
毕竟,结婚后他也没想让刘若兰天天住在李家坪。
他早已经说了,不拦着她继承刘家家业,这话自然是要算数的,住在李家坪怎么管?
肯定还是要跑来跑去的,这他不陌生,再跑也比不来老妈的专业空中飞人。
而且,这一两年他仔细观察了,刘若兰手底下已经渐渐有了一批她自己培养起来的心腹。
她又是个天生的管理人才,不少事情已经在交给手底下的人做,起码最近这半年,她留在清水县的时候明显多了。
照这样下去,再过些年,估计就不用这么辛苦的四处跑,只要把握大局就行了。
但目前还不行,估计还是要跑几年的。
这也好,刚结婚,俩人的感情虽然有,相处也不错,但真要说有多深也不见得,适当的分开一段时间其实更有利于感情的酝酿和发酵。
说白了,距离产生美。
县城那俩宅子收拾好,留着给她短住和办公用。
这事儿他也专程去了趟刘家,给刘老爷说了说清楚,免得他们有什么误会。
毕竟这么放心老婆出去闯的老公在这个年代也算是奇葩。
但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明知道是只鸟,不能总把人关起来,那太不人道了。
沈伯谦甚至也想过,要是没有自己,刘若兰将来会嫁给谁,想了很久,都觉得是无解。
以自己对她的了解,若要她为了一个男人放弃刘家,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但她的性格也有个特别好的地方,她几乎不管自己的事儿。
这样相处起来才没有压力嘛。
就算是夫妻也要留点儿空间,这样才有利于家庭和睦,健□□活嘛。
清水县的两座宅子刘家也说了,都陪嫁回来。
这也在沈伯谦的预料之中,毕竟,以后他去县城的机会应该也会比较多。
这次乡试结果虽然还没出来,但他自己还是很有把握的。
中个举人应该没太大问题。
后续他考虑了两件事,一是根据他所了解到的,同届的举子总会搞些联谊活动什么的。
他到时候肯定不能显得太不合群,少不了要应酬一下。
县里有座宅子也方便。
而是,在科考这条路上他不想继续下去了。
一是他知道未来的皇子夺嫡已经逐渐拉开序幕,还是别去折腾的好。
二也是最实际的一个理由,他实在受不了考试的环境,再来一次会死人的,真的!
反正,不说李家坪,就是在清水县,举人的身份也足够了。
就算是不做官,他有身份又有家业,照样过得舒舒服服的,何必自找苦吃。
他也不是什么有远大理想和目标的人,上辈子不是,这辈子也没啥改变。
做点儿自己喜欢的,比什么都高兴。
最近他闲着的时候正跟星回老和尚研究冶铁技术改进呢。
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弄出点儿好玩的。
当然,这个设想的前提是他能中举。
事实证明,他从不是个盲目自信乐观的人,这事儿很快尘埃落地。
距离沈刘两家婚礼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桂榜出,沈伯谦高居第三。
报喜差人到李家坪的时候,全村轰动。
陈老爷子喜得当场下跪,三叩首拜谢,连说苍天有眼。
李家诸老也都亲自登门贺喜。
一时间,沈家喜事还没办就收了一屋子的贺礼。
这个结果,或者说名词沈伯谦非常满意,当然,沈刘两边也都高兴的很。
沈家这边就不说了,这几天沈家大院的人出门都忍不住笑,见谁都觉得好。
就连一向不喜欢闲聊的徐大姑,一提起这也总忍不住夸几句。。
不但是沈家,刘家也高兴。
未来女婿有出息,那是自己女儿的福气啊。
只是,沈伯谦之后的决定让沈家人,甚至说所有人都大为震惊。
中举后不久,沈伯谦参加了几场同窗会,又在青州府刘宅隔壁街置办了一个宅子后,又买了不少的东西,两辆车拉回李家坪。
紧接着,沈家办了酒席答谢众乡亲,就在这个答谢宴上,沈伯谦说出了他的决定。
很简单,他说:
沈家长辈为了他的学业费尽心力,母亲更是在他院试期间,意外身亡。
他一直都觉得愧对父母。
但为了不辜负父母长辈的期盼,他奋发图强,参加科考。
如今,他终于不负期望,高中举人,也算是告慰了沈家长辈的在天之灵。
但他依然觉得若非自己参试,母亲可能不会故去。
因此,他已经决定不再继续参加科考,算是怀念在他院试后孤独死去的母亲。
这套说辞是他早些天想好的。
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安危,还是为了自己身心的舒畅,这科考都是不能再参加了。
这是他的考虑,可别人不知道啊。
自然都当他是大孝子呢。
陈老爷子听得老泪纵横,老太太也搂着他不撒手。
李家坪的人纷纷夸他孝心可嘉,尤其是李家几个族老,听得摇头点头,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
只能冲他竖大拇指。
在他们看来,这么年轻的举人,将来肯定能进一步中个进士什么的,前途简直不可限量。
可如今,就因为自责,居然放弃这一切,真是可惜啊。
这孩子,心太重,平日里也不见他出声,谁知道心思藏得这么深。
但毕竟是他一片孝心,谁也不好说什么。
更何况,他最后还加了句,他虽然不继续科考,但李家坪的私塾还是会继续办下去,他也会力所能及的任教。
这么一说,众人又高兴起来。
有个举人老爷当先生,这以后自家孩子能少得了出息吗?
这可是真正的老爷,见了县太爷都只用打个招呼的。
哪个村的私塾有举人当先生的?
这个消息沈伯谦当天也在回信中告诉了刘若兰,这自然代表整个刘家都知道了。
相比沈家和李家坪众人,刘老爷的反应较为平淡。
他只是概叹了一句:果然是星行大师选中的人。
也只有这样视名利如粪土的人,才能让大师耗尽毕生之力,送自己回来重活一世见他。
这么一想,刘老爷对未来更加期待了。
因为,星回大师暗中传了星行大师的几句话,说沈刘联姻后,刘家再无渭南,前面一片坦途。
在愉悦的心情中,刘老爷迎来了女儿新婚之日。
都说老丈人看女婿,是越看越有气,可他却是越看越高兴。
尤其是想起上辈子。
刘老爷看着一脸英气的沈伯谦,又看看第一次穿上女装的女儿,心中无比感慨。
可他现在可没时间感慨,要知道,今天他还有一个重大消息要宣布。
就是说明女儿的身份。
从此后,世间只有沈家妇刘氏若兰,再无刘近南此人。
这可是重磅消息,所以他特地请来星回大师替他圆谎。
1...3738394041...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