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陛下,兵部尚书阮大铖为官多年,资历丰厚,可以接任首辅。微臣办案以来,已经心力交瘁,在处理后续之后,辞去次辅之职。”
“不可!”小皇帝急忙摆手说道:“张大人,你公忠体国,朕看的一清二楚,依朕的意思,你才是首辅的不二人选。蓟国公和你一文一武,正是朕的左膀右臂啊!”
张缙彦一声苦笑:“陛下,臣得罪的人太多了,要是留在京城,只怕这颗人头早晚被人家砍了去。臣保举一人,可以接替次辅。”
“谁?”
“苏全河。”张缙彦笑道:“他乃是四朝元老,出事平和公道,资历威望无人能比。”
张缙彦还漏了一条,那就是此老是顾振华一方的人物,顾振华是不会放松对京城的控制的。
双方心里都清楚,事情弄到了这个地步,安国军也不可能不受伤。除了张缙彦之外,戴莹也升任司礼监掌印。这个看似升职,实则是把东厂从戴莹的手里抢走,从此之后,戴莹只能专心伺候小皇帝。
不过好在朱慈烺亲政,掌印太监的位置更加重要,也不算是什么大损失。
权衡再三,双方终于达成了这项交易。
南明的朝堂,一夕之间,天翻地覆。监国被罢黜了,首辅请辞,次辅下台,东厂也换了人,简直可以称得起是超级核爆,所有人都被炸得晕晕乎乎的。
当然这场核爆的中心不在南京,而是在千里之外的开封。当飞鸽传书,送到了顾振华的手里之后,顾振华终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不错,干得不错!三百万担粮食,足够吃到夏粮收获了。还有五百万两银子,我怎么感觉一下子变成了土豪啊!”
顾振华美滋滋的笑了起来,可是还没等他高兴完,所有将领都凑了过来,就连李济伯也不例外。
“国公爷,有钱了可要先组建近卫军啊。”
“我们骑兵要添置战马,手铳。”
“还要增加自生火铳的数量。”
“参谋部也要扩建,要建军官学校啊!”
……
一大帮债主将顾振华团团围起来,摆出了一副你不给钱,我们就没完的架势。
悍明 第二百六十章 目标流寇
轻轻推开了柴门,裴恒走进了一个破落的小院,从正房走出了一个中年妇人,手里端着一盆水,看到了裴恒之后,急忙笑道:“裴相公,你回来了?昨天乡下的亲戚送来了一口袋小米,还有几个鸡蛋,我这就给你拿点去。”
“李嫂,不要忙了,我这就要走了。”
“怎么?不留在京城考科举了?我可是听算命的说了,您是文曲星的命,别看现在有些艰难,可是早晚都会一飞冲天的时候,到时候当了状元郎,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死呢!”
裴恒微微一笑:“李嫂,实不相瞒我有了更好的去处,您就别操心了。对了,现在码头有平价粮,十两银子一担,赶快去买吧。”
“什么?十两?”李嫂眼珠子瞪得老大:“裴相公,您这不是开玩笑吧,这粮食怎么可能落价啊?”
“前几天不是抓了一大堆粮商吗,从他们手里搜出了不少粮食。这些粮食除了供应前线军需之外,还拿出了八十万担平价出售,与民让利!”
“啊”李嫂慌忙把水盆放在了一边,惊骇的问道:“这,这是谁这么好心啊?”
“当然是安国军,蓟国公他老人家亲自下的命令!”
李嫂一听,顿时高兴的没法,在地上来回直转,不住的说道:“这可怎么感觉国公爷啊,这是多大的恩惠啊。”
“李嫂,快去吧,不一定有多少人再抢呢!”
“哎,我这就去!”
李嫂撒腿就跑,比起年轻人一点都不差。裴恒轻笑了一声,急忙到了自己住的厢房之中,拿了几本书,装上了随身的衣服,毫不留恋地转头就走。
一直到了码头。这里已经等了不少人,其中多数都是带头闹事的士子。在他们的中间,还站着几个书生,如果知道他们的人看到。一定会跌破眼镜。原来这三位正是黄宗羲,冒辟疆,方以智!
当年东林的青年才俊,如今竟然成了顾振华手上的马前卒,实在是让人唏嘘!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意外的,他们都是热衷功名之辈,安国军又如日中天,自然不能错过机会。
他们非常熟悉学子的心态,因此才被顾振华安排过来,联络士子。对马士英他们进行逼宫。
“大家听着,朝廷的那帮人不会放过你们,但是大家不用担心,只要你们到了河南,必定前途光明。凭着你们的本事。当一个屯田官没问题,用不了多久就能升到知县,甚至知府。安国军蒸蒸日上,正是一展才华的地方,比起在南京这个大染缸,可要好太多了!”
冒辟疆说了几句,就带着这些书生上了船。一同向北进发。
此时的码头上,也是繁忙无比,无数的劳工将一袋袋的大米白面装上船,全都向着河南运过去。
安国军要了一大堆的东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三百万担粮食,五百万两银子。
在粮商手里搜到了二百三十万担粮食。还有三百五十万两银子,其中珠宝古玩不计其数。本来张缙彦的意思是全都运回河南,这样离着安国军要求的数目已经差不多了。不过顾振华并没有这么做,在南京闹了这么一场,影响相当巨大。对他的威望也有重创。
原本的朝廷功臣,隐隐然变成了跋扈嚣张的土皇帝,要不是有着四万颗人头压着,只怕早就把顾振华骂的臭头了。
正因为如此,顾振华才决定收拾人心,搜缴的粮食他只拿一百五十万担,其余八十万担平价出售,安抚民心。银子拿了二百万两,留下一百五十万两给小皇帝。
如此一来,刚刚亲政的朱慈烺手里就有了一笔钱,能够收拾人心,维持局面。至于剩下的部分,则是分批从税收扣除。老狐狸苏全河已经到了南京,有他坐镇,顾振华也不担心钱粮会拖欠。
不过就算是一百五十万担,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搬运起来十分的困难。还在顾振华又安排了一大批民夫过来。
说起这些民夫,多半都是大顺军的流寇。刘宗敏带着人马进入河南,本来还想着占安国军的便宜,结果让李旭他们用粮食引诱,手下的人不断逃散,人心惶惶。
等到刘宗敏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他带领着心腹想要找安国军拼命,结果反倒是遭到了迎头痛击,损兵折将,只带着两三千人狼狈逃到了潼关,闭关不出,两西安也都不敢去了。
顾振华还料想这十万人好歹有点战斗力,可是竟然到了这个地步,他心里头也清清楚楚,大顺军的确完蛋了,一支部队已经失去了灵魂,失去了斗志,等待他们的就是什么时间灭亡而已!
综合各方面的消息,顾振华也清楚,对李自成下手的时机终于成熟了。安国军的众将都被顾振华召集了起来,大家齐集一堂。
顾振华也不再装病了,一身的戎装,格外的精神。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整训,安国军的士气正是旺盛的时候,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着大显身手。
“今天叫大家过来,一共是两件事情,第一就是对全军再进行一次彻底整编,这次这次整编要把安国军的基本建制确定下来,以后不会轻易改变了。”
“首先团级编制要扩大,由原本的两个营扩编城三个营,同时每团配属一百二十名骑兵,十门火炮,五十驾偏箱车,总人数要达到两千二百人左右。”
听到了顾振华的话,李济伯就笑道:“这个主意好,一千多人面对鞑子的人潮,恐怕还很难抵挡,可是两千人左右,就大不相同,完全可以独当一面。配合着足够的枪炮火器,能让鞑子碰得头破血流。”
“没错,从此以后,团级就是安国军最大的常设建制。根据战斗的需要,会进行不同的组合。日后训练之时,必须严抓每个团的战斗力,我会亲自考核,凡事不合格的,要全军公式,连续不合格的,一线部队打落二线,二线部队变守备部队,守备部队直接解散。人要脸树要皮,我可不想到时候有人跑过了哭鼻子!”
众将一听,全都点头,一个个暗自下定决心,哪怕拼了命,流了血,也不能被降级,不然恐怕就要钻地缝了。
“还有就是老近卫军的组建,第一批老近卫军暂定三千人。入选的标准,必须经过五次战斗,有过击毙敌军的战绩,有白刃战记录。而且要家室清白,有兄弟姐妹能够孝养父母。入选老近卫军之后,每人额外分给五亩土地,以后视战功,增加授田!”
说着顾振华一招手,顿时康大力就带着几个人走了过来,他们全都是一身藏蓝色的军装,领口衣襟带着红色的条纹,头上戴着一尺高的熊皮帽子,熠熠生辉。
当他们走过来的时候,大家伙全都看得直了,口水都流出了老长。
“国公爷,这身衣服太威风了。”
“和这个相比,鸳鸯战袄扔了都没人要!”
看着大家热切的模样,顾振华也格外的得意,这身军装的确是费了不少功夫。选用的材料也和以往不同,用的是海外进口的呢绒!
说起来这玩意可是西方主推的产品,厚实保暖的呢绒在世界各地无往而不利。不过到了东方却遇到了麻烦,中国人偏偏喜欢飘飘欲仙的范儿,宽大的汉服才是最爱,对于西方的呢绒则是根本不屑一顾。
不过对于军队来说,用呢绒制造军装,更加笔挺有形,而且厚实的呢绒非常保暖。因此顾振华在采购物资的时候,特别购买了一些呢绒回来。而且河南的纺织作坊也开始纺织呢绒。
这些军装是第一批产品,在众人面前第一次亮相,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好看,真好看!”
周英杰围着康大力转了好几圈,不住的赞叹。
“看这领子,看这袖子,干净利落,不像是粗布到处都是褶子,弄得堂堂军人跟农夫一样!”
谢斌也笑道:“还有这个熊皮帽子,又大又威风。弄得我都想辞了这个团长,弄一身这近卫军的衣服穿了!”
岳破虏怪叫道:“真是绝了,我担保只要把这身衣服穿出去转一圈,保证无数人疯着加入近卫军!”
顾振华哈哈一笑:“大家也不要羡慕,这熊皮帽子就算了,至于呢绒军装倒不是难事,等到作坊产量上来了,大家全都有份。不过眼前还有要事商量,根据俘虏所说,李自成恐怕熬不过这个春天,大家伙拿出个主意吧!”
商量到了正事,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顾振华先说道:“李自成眼下还有十多万人,还控制着陕南不少地方,尤其是潼关险要,强攻恐怕不容易。”
“那就智取!”李济伯笑道:“强弩之末,流贼早就没有了锐气,而且从刘宗敏部下的身上,老夫甚至看到了死气。这伙人必须趁早处理,要不然他们甚至有可能落到鞑子手里,成为汉奸走狗。”
顾振华也赞同这个判断,毕竟流贼没有什么追求,组织松散,在历史上投降鞑子的也不在少数。
“李先生,你以为该怎么智取呢?”
“无非是一软一硬两手而已,我建议让田见秀和袁宗第给闯营大将写信劝降,最主要的就是李过和高一功,他们能力相对不错。另外我军应该逼近潼关,向李自成兴师问罪。”
悍明 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自成要跑
二月暖阳,照在身上,十分舒坦。开封城东的大校场,足足站了上万人,全都排成了整齐的队伍,战战兢兢的等待着。
这些人全都是被俘虏的大顺军,说是军队也不准确,更多的是被裹挟的老百姓,老弱妇孺全都有。
自从打跑了刘宗敏之后,这些人都成了安国军的战利品。饱受战乱之苦的河南,最缺少的就是人口。这十万来人,作用堪比一个大补丸。
袁宗第亲自带着人,在校场上挑选人马。
“你们听着,所有十八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的壮丁站在左边,剩下的老弱妇孺站在右边。”
这些人得到了命令之后,立刻开始行动,很快就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中老弱妇孺占到了八成以上,青壮只有不到两千人。
袁宗第亲自带着人,走到了队伍之中。看到身上有残疾的,过于瘦小的,歪瓜裂枣,没有人模样的,一律全都打发出来,最后就剩下了一千五百多人。
“侯爷,小的们是不是能当兵了?”
这些大顺军的人都是认识袁宗第,他们也听说安国军的待遇相当好,不光吃得饱,穿得暖,还能分到土地,每月都有饷银,想想就让人流口水。从大顺军变成安国军,他们是一点障碍都没有,甚至还欢呼雀跃!
“做梦!”袁宗第毫不客气的说道:“我先提醒你们,本官是安国军的团长,不是什么侯爷。另外再告诉你们,安国军的选拔非常严格,必须经过严格的体检,都跟着本官过来吧!”
袁宗第领着这些人,到了校场旁边,临时搭建的一大排棚子,这里早有军医官等着。
“都把衣服脱了!”
“啊?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啊?”
袁宗第将手中的皮鞭子狠狠一甩:“让你们脱就脱。费什么话!”
这帮人无奈,只好脱光了衣服,在寒风之中,他们也忍不住瑟瑟发抖。
军医们早就做好了准备。先是量身高、体重、臂长、胸围。然后有检查腋下,脚底,还让他们做一些奇怪的动作,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就会毫不留情的刷掉。
“团长,这是选当兵的,还是挑驸马爷啊,怎么这么麻烦?”
袁宗第沉着脸说道:“安国军能打败鞑子,人家就是优中选优,才有战斗力。要是一群歪瓜裂枣。怎么也训也没用,你们老老实实看着就行了!”
不过袁宗第嘴上说着,但是也感到一阵头皮发麻,尤其是测验视力,色盲。反应能力,协调能力,这些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他也是彻底开了眼。
一番检查下来,一千五百人只剩下不到七百人。这些测试完成之后,还有体能测试。这帮饱受摧残的可怜娃还要进行负重长跑,只有最后合格的,才能成为新兵战士。
每个人扛着二十斤重的木桩,跑二十里地,光是想想,就让袁宗第直嘬牙花子。
“太难了。太难了!”
“一点都不难!”
袁宗第猛地一抬头,正好是顾振华带着人过来,袁宗第急忙说道:“国公爷,真没有想到安国军选拔新兵竟然是这么严格,实在是。实在是大开眼界啊!”
“哈哈哈,袁团长,你选出了多少合格的士兵啊?”
“启禀国公爷,一共一万多俘虏,我估计最后能完成体能测试的,恐怕不足五百人。要是按这个比例算,这十万人里头能选出五千人就不错,淘汰的也太多了!”
刚刚从南京回来的吴凯杰笑着说道:“怎么袁团长觉得五千人马,没有十万大军威风吗?”
袁宗第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还真有这个感觉。”
顾振华笑道:“账不能这么算,就拿着十万人来说,要是在野战中遇上一万鞑子,他们能不能赢?”
袁宗第一听就摇了摇头:“国公爷,这满天下不怕一万鞑子兵的,恐怕只有安国军了!”
“这不就结了,五千严格训练的安国军,配上足够的枪炮。面对着一万鞑子,至少能维持不败的局面,这就是精兵的价值!而且剩下来的人员也不是没用了,那些落选的马上就会送到南阳,让他们开荒种地,生产粮食,打造兵器,然后全力武装这五千人。这么一算,精兵之后,战斗力提升了,后勤保障也有了,这样的军队才永远都打不垮!”
袁宗第仔细的琢磨了一下,顿时焕然大悟,笑道:“国公爷一番话,真是让人顿开茅塞啊。现在想起来,也难怪人家说我们是流贼。到处裹挟百姓,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人马,结果连块真正的立足之地都没有,实在是太惭愧了!”
吴凯杰顿时哈哈大笑:“袁团长,正所谓浪子回头,李自成的那一套玩到了头,陕北一战,大顺军败了,豫北一战,安国军赢了,这就是天数!这就是大势!我看袁团长应该趁早给大顺军的将领写写信,让他们弃暗投明。”
“没说的,国公爷,大家伙拼了这么多年,也都不容易,是该为自己好好想想了!”
正在说话之间,终于第一个士兵扛着圆木,撒腿跑了过来。这家伙身高足有一米八十,五大三粗,浑身都被热汗湿透了,像是雨点一般落了下来。
“啊!”
牛吼了一声,这家伙终于冲过了终点,狠狠的把原木甩在了一边。
“哈哈哈!老子这下子是安国军了吧?”
正在他得意的时候,突然有一只大手抓住了他的肩头。这小子急忙挥手格挡,哪知道一下子竟然没有挡住,对方又飞起一脚,踢在了他的腿肚子上,一下子整个人就横着飞了出去!
“谁敢打老子,俺和他拼了!”
这个愣小子又从地上爬了起来,可是一抬眼,就感觉到了不对,周围十几个壮硕的卫兵都在盯着他。他也不傻,这里面恐怕随便挑出一个,都不见得会弱于他。
顾振华哈哈一笑:“是本爵出的手,你想怎么样?”
“俺,俺打不过你!”
顾振华笑道:“本爵问你,为什么要参加安国军?”
“俺能吃,闯王让俺吃饱了,俺就跟着他,现在吃不饱,俺就跟着安国军!”
“哈哈哈,就是你了,本爵要组建掷弹兵,你就是第一批的了。”
袁宗第忍不住问道:“国公爷,什么是掷弹兵啊?”
“顾名思义,就是投掷手榴弹的士兵。一枚手榴弹和炮弹差不多,非要身高臂长的士兵才行。另外掷弹兵还要在步兵方阵前面投弹,最适合傻大胆干!”
袁宗第一听,忍不住笑道:“国公爷,我看这小子行,够愣,够憨!”
大家一听,全都笑了起来,唯有那个傻小子还在挠着脑袋。这时候陆陆续续其他人也完成了,最终有五百一十三人成为了安国军的新兵,差不多够一个营了。
顾振华在这边大力的整编扩充军队,对于瓦解大顺军,更是一点都不放松。
袁宗第和田见秀都给李自成的部下写信,通过秘密渠道送了出去。
这些是秘密行动的,另外一面顾振华就大张旗鼓了。他一下子调动了三个刚刚整训出来的精锐步兵团,再加上一个炮兵营,一共七千多人,向着潼关开了过来。
为了增强恐吓效果,顾振华还派出了大量的间谍,散播消息,张贴布告,一时间西安等地,是沸沸扬扬,乱成了一锅粥。
李自成接连遭到打击,陕北战败,刘宗敏又丢了十万人马,无不让李自成唉声叹气,憋闷到了极点。
他索性整日里狂饮,醉生梦死,什么事情都交给了牛金星,一味躲在后宫享乐。
可是满朝的文武,全都战战兢兢,就在昨天夜里,西安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原本在东城内,有一株数百年的李树,老树枝叶繁盛,李自成第一次占领西安的时候,就有人说过这课李树。
李自成又深信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因此对这课老树有着相当的好感。从陕北败回的时候,李自成还说老树还在,他老李一样能再站起来!
不过就在昨天夜里,突降一道神雷,将老树打得枝桠全非,黑漆漆的树干,没有了一丝生机。
放在平时,老树死了,也没有什么,可是这时候天降神雷,击死老树难道不是代表着什么吗?所有人心里都在划着问号。
郝摇旗等人更是围着宋献策,忍不住的说道:“军师,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赶快给我们说说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难道,难道老天爷真的……”
宋献策一脸凝重,一语不发,半晌才叹道:“人力有限,天数难违,老夫也不知道啊!”
“哎!这时候说什么天数啊,您快说有什么办法吧!”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匆匆的跑了进来,脸色煞白,走到了牛金星的面前,哆里哆嗦的说道:“丞相,大事不好了,蒲州士绅作乱,把咱们派去的官都给杀了,士兵也都砍了,他们宣布要听从大明的旨意!”
“混账,简直是落井下石,我这就去找陛下。”
正在这时候,突然一声轻咳,李自成从后面转了过来,他满脸的憔悴,没有了丝毫的精神。
“诸位爱卿,朕有一计,可以摆脱眼前的处境,我们应该走啊!”
悍明 第二百六十二章 人心散了
西安城人心惶惶,风雨凄凄,有些本事的纷纷逃散,没有本事的只能紧闭家门。 反倒是那些地痞流氓全都挑了出来,他们跟在乱兵的后面,抢掠百姓,偷窃财务,美得出了鼻涕泡!
不只是外面如此,就连宫里也不例外,李自成住的正是原本的秦王府,占地很广,简直就是城中之城。不过这些天也有不少太监宫人偷偷逃散了,庞太监是忠心耿耿,带着人马,天天巡逻。
“老祖宗,您就别忙了,孩子们看着心疼啊。”
庞太监一边擦着汗,一边瞪着眼睛:“咱家告诉你们这些猴崽子,出了宫,咱们什么都不是。这一身的荣华富贵啊,都是主子万岁爷赏下来的,就该一颗心都向着主子!”
庞太监讲他的忠君爱国,旁边一个小太监却不怎么在乎,悄悄的嘟哝着:“要真是忠君,怎么不随着先帝死啊,投降李自成算是什么玩意!”
“你在说什么啊?”庞太监耳音不错,两只眼睛瞬间就盯在了小太监的身上。
“给咱家再说一遍!”
“老祖宗,小的不敢了,不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