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顾振华也知道梅珺若的性子,这个傻丫头什么时候都是那么恬静淡然。殊不知到了如今的地位,只怕未来不可能平静了,就算是眼下和睦的一群人,也会变得争名夺利!
顾振华甩甩头,这些事情暂时不要想了。他一挥手,揪住了张纤云的衣领子。
“徒弟,你这武术也学了不少时间了,想知道自己到了什么程度不?”
“想啊!”
顾振华得意的一笑:“那好,你就跟着师父去田地里头吧,我带着可都是高手,你只要赢了他们,就能独当一面了?”
“好啊,比什么啊?”
“割麦子!”顾振华龇着牙笑道。
张纤云小脸一瞬间就变了颜色,“我才不……”
一句话还没说完,顾振华扯着她的衣领,单手用力,提着张纤云就往外面走。
“别想跑了,还是老实听话吧!”
顾振华按照约定,带着吴凯杰他们,一共二十几个人,来到了邹家的田地之中,他们一路从麦田走过。地里头全都是忙碌的身影,大家挥舞着镰刀,一刻不停的收割,甚至都舍不得直直腰。
什么叫汗水摔成八瓣,说的就是他们!
“老乡,天没亮就就来了吧?”
顾振华大声的问道,一个老者憨厚的一笑:“哪啊,从昨天晚上就没回家!”
老汉看了看顾振华几个人,忍不住撇撇嘴:“老汉不是说你们,老天爷从来不照顾懒人。”
顾振华他们也被老农的热情吓住了,只能夺路逃走。吴凯杰忍不住嬉笑:“国公爷,您可让人家鄙视了?”
“吴凯杰,你今天割两人份,完不成,别想吃晚饭!”
顿时谢斌,方剑鸣,岳破虏他们全都捂着嘴大笑,一副落井下石的模样。吴凯杰也只能仰天长叹,交友不淑啊!
顾振华带着大家到了田间,邹通的媳妇早就等在了地头,看模样只有二十五六,穿着碎花的衣衫,算不得漂亮,但是手脚粗壮,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手,在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
“民女给国公爷磕头!”女人拉着小女孩,一起跪下。
顾振华给张纤云试了一个眼色,张纤云只能过来,急忙搀起了妇人。
“邹大嫂子,告诉你啊,今天这没有什么国公,只有一帮干活的力巴,你只管下令就是,他们干不好,一律严惩不贷。”
张纤云这丫头反客为主,顾振华只能狠狠瞪了她一眼。
“这话说的没错,大家都干活吧,你们能摆弄明白士兵,可未必能摆弄明白这些麦子,大家谁也别客气,干得最快最好的,我有奖赏!”
顾振华这么一说,大家顿时都来了精神头,纷纷弯着腰,开始挥动镰刀,唰唰唰,这些家伙都是一身蛮力,除了吴凯杰之外,度都不慢。
一转眼一条垄割完了,可是回头一看,大家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他们割得七扭八歪,麦茬也不一样,更有人还漏下了麦子。割好的麦子堆得也乱七八糟,不成规矩。
这些人当中,唯有康大力割得最整齐,度也最快。
“嘿嘿嘿,国公爷,卑职从小当猎人不假,可是到了秋收的时候,也帮着下地干活。我可告诉大家伙,别看你们现在割得挺快,全都是一股子蛮力,用不了多久,你们腰就受不了了!”
果然按照康大力所说,刚刚过了一个时辰,这帮人就纷纷叫苦,有人也跟不上了,吴凯杰更是要瘫在了麦子堆上。
大家不得不坐在地头休息,顾振华道:“大力,你看这一亩有多少收成?”
康大力嚼了几粒麦子,笑道:“国公爷,这麦子上的实成,我估计一亩地至少有一百五十斤!”
“那就是一担半啊,河南今年种了三千五百多万亩,看起来是一个大收成啊!”顾振华脸上瞬间浮现了满意的笑容。(未完待续。。)
悍明 第二百九十六章 便民措施
干农活既要耐力,又要技巧,偏偏武夫讲究的是爆力,二十个人,割了三十几亩的田地之后,腰都像折了一样,手上被粗粝的麦秆划破。周英杰更惨,这孩子挥镰刀的时候,竟然用力过猛,把自己的小腿给砍伤了。
等到坐下来休息的时候,顿时惹来了大家的一阵狂笑。
“周大将军,两军阵前,亲冒矢石,听说一点伤都没受过啊?”
岳破虏急忙说道:“没错,这丫的太好命了,洗澡的时候,细皮嫩肉的,连个疤都没有,人家都说他是赵子龙转世。没想到竟然被自己的镰刀伤到了,真是天大的笑话,你说让部下们知道,他们会怎么说?”
“闭嘴吧!”周英杰随手抓起了手里的水囊,砸向了岳破虏。
正在说笑之间,邹通媳妇送来了熬好的绿豆汤,离着老远,就飘来了一股子香气。
“小妇人熬了一个多时辰,加了冰糖红枣,熬好之后,又放在了井水里头拔了,各位长官,都尝尝吧,解暑气的!”
一听这话,大家伙纷纷来了精神头,一个个拿着大碗,吸溜吸溜的喝了起来。冰凉甘甜的绿豆汤下肚,终于舒服了不少。
你一碗我一碗,眼看着就见底了,顾振华笑道:“给吴参谋留点吧,要不然他就阵亡了!”
这时候大家抬头一看,吴凯杰还在地里头艰难的跋涉,这家伙连蛮力都没有。累得只能蹲在地上,一点点的向前爬!
邹通媳妇看得不好意思,躬身说道:“国公爷。不管怎么说,吴参谋是帮着小妇人干活,您赏一个情面,让小妇人去帮帮他吧。”
顾振华想了一会儿,微微点头。邹通媳妇急忙跑了过来,把吴凯杰替了下来。吴凯杰总算是连滚带爬,跑到了田埂上。
二话不说。他捧起木桶,咕嘟咕嘟往肚子里灌绿豆汤。
周英杰够倒霉的,看到比自己还倒霉的家伙。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吴参谋,你就不惭愧吗?回头看看,人家邹通媳妇是怎么干活的,简直是脚底生风。你一个大老爷们。比不上一个女人,真是丢人!”
岳破虏也笑道:“国公爷,说起来邹通真有福气,媳妇煮东西的手艺好,下地干活不比男人差,我看啊,该给吴参谋也找一个这样的媳妇,我们好都去闹洞房!”
在一片大笑声中。吴凯杰躺在了田埂上,像是死狗一般。
“都别得意。有你们哭的时候!”吴凯杰咬牙切齿,无力的争辩着。
顾振华反倒没有在乎他们的笑闹,目光一直落在了广阔的田地上面,若有所思。
“吴凯杰,今年河南耕种了多少田地啊?”
“3568万亩。”
“那产量是多少?”
“今年的年景不错,一亩地平均能产一担多粮食,扣除豫北损失的,还有几处蝗灾,大约能产三千四百万担粮食。”
岳破虏一听,顿时就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
“按照当初的规定,农庄产量七成上交,一千万担就是七百万担,三千万,就是两千一百万……我的天啊!”他一下子从地上蹿了起来。
“国公爷,这,这,不是说咱们能得到两千多万担粮食,能养多少军队啊!”
一听他的话,其他将领也都瞪圆了眼珠子,一个个不敢置信,反复算了好几遍,似乎没有什么错误。
“国公爷,我怎么觉得一下子晕晕乎乎的,光是种了一季粮食,咱们就有了扫灭鞑子的本钱了?”
“做梦吧!”
就在大家情绪高涨的时候,吴凯杰冷笑道:“这下子你们该承认智商不够了吧,那粮食打下来就能到军前啊?不需要运输啊?不要损耗?按照你们的算法,我们大军直接飘到京城的上空,剿灭鞑子就完了呗,还用这么麻烦?”
“那,那我们到底能得到多少啊?”
“要是按照往年大明的税收,一个河南也收不上一百万担,现在有了田庄,或许能到三百万担吧。再多恐怕就为难了!”
从理论上的两千三百多万担,一下子变成了三百万担,大家伙还是云里雾里的,这天上一脚,地上一脚,差距未免太大了吧?
“不!”顾振华突然摆了摆手:“我们必须想出更高效的办法,丰产丰收,这种年月,粮食越多,底气越足!”
顾振华说着叫过来张纤云,说道:“你过去把那边的几个老农叫过来,本爵要问话!”
顾振华一脸的严肃,张纤云也乖乖的跑过去,不得不说,美女就是有特权的,不多时,就有七八个老农走了赶了过来。
顾振华这些人虽然狼狈,但是浑身的气度还在这里,尤其是那些武将,更是虎背熊腰,器宇轩昂,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这帮老农一下子都傻眼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顾振华微微一笑:“都坐下吧,大家伙就是聊聊家常,不用拘谨。”
等到大家都做好了,顾振华道:“诸位,不知道你们以往都是怎么交税的,能不能说说?”
几个老农互相看了看,然后年纪最大的皱着眉头说道:“以往这税千头万绪,有田赋,有丁银,有役钱,还有三饷,平时摊牌多如牛毛。”
说到这里,老农偷眼看了看顾振华,才接着说道:“自从进入了田庄之后,这些税都没有了,我们这心里头还有些不放心,生怕收获之后,来个一勺烩!”
吴凯杰急忙说道:“老头,你可别瞎想,安**法度森严,从你们进入田庄的时候,不都定下了规矩吗。怎么可能随便改变啊?”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我们心里头不安生啊。就拿当初约定来说,要征收七成的粮食。可是这七成是怎么算?”
“怎么算不都是七成,还能变成了八成吗?”岳破虏不耐烦的说道:“你们一人三十亩,少说能产三十担粮食,三成还是九担呢,就算你们敞开肚皮吃,把肚皮都吃爆了,也吃不了这么多啊?”
“您有所不知啊!”老农一面的愁苦。五官都拧到了一起。
“收税总要有个地方吧,以往各家各户收获之后,都要送到粮长那边。然后粮长负责,把粮食运到京城。这一路千里迢迢,人吃马嚼,损耗是多少。交一万担的粮食。我们要准备三五万担。老汉就跟着粮长送过几次粮食。结果又一次赶上了大雨,粮食全都毁了,朝廷就把粮长给咔嚓了!”
老汉说到这里,把脑袋也垂了下去。
大明的税收账面看起来低得离谱,但是朱元璋在设计制度的时候,也混账的离谱!这位放小牛出身的皇帝,治国的时候,始终离不开农民的思维。把征收粮食和运送的权力交给了大户,用脚趾头想想。这其中会有多少问题。
早期有严刑峻法压着,还好一点,到了中后期,整个制度就崩解了,大户不愿意承担粮长的责任,就推给了中等人家,结果沉重的负担,让这些人家快破产,光是为了运输粮食,多少粮长都死在了路上,就更别提小老百姓了!
这几个老汉担忧,也是有道理的,安**要是也让他们把粮食送到开封等地,然后按照七成收取,只怕家家户户把所有余粮都拿出来,也不够消耗的。
吴凯杰皱着眉头说道:“老头,后来不是采用一条鞭法了吗,合并征银,运银子总比粮食轻多了吧!”
老头急忙把脑袋摇晃的像拨浪鼓一样。
“别提一条鞭法了,这是十足害人的法,什么都换成银子,我们哪有那么多银子,家家户户都急着卖粮,谷贱伤农啊!还有火耗银,一句话啊,官老爷想要算计我们,随便弄一个法,就能抽筋扒皮……”
老农叹气着,突然联想到了这几位的身份,他急忙跪在了地上。
“小老儿不该乱嚼舌根子啊,求您赎罪啊,赎罪啊!”
老汉急得只抽嘴巴子,顾振华急忙拦住了他。
“言者无罪,况且你们说的都是正理,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顾振华叹了口气,在物流高度达的后世,还真没有想到一个交粮的问题,竟然能产生这么大的麻烦,甚至害得老百姓家破人亡!
顾振华沉思了半晌,然后说道:“你们放心,安**会把税收点放在你们的家门口,绝对不让你们千里跋涉。以二十个农庄为限,选出一个最中间的,道路最便捷的农庄,你们都交到那里,剩下的全都不用管了。以后继续运输,需要劳力,也会按照工钱雇佣,你们以为如何?”
“哎呀!给大老爷磕头了!您可是青天大老爷啊!”
几个老农也不顾地上的泥土杂草,砰砰磕头。
“真是这样,就算交七成,也比原来的负担轻多了啊,家里头这下子能放开肚皮吃馒头面条了!”
顾振华让人把几个老农搀起来,好好保证了一番,他们千恩万谢的离开,一转身跑得更快,最大的麻烦终于解决了,这下子劲头就更足了。
顾振华看着老农离开,又转过头对着吴凯杰说道:“给你五天时间,马上设计出一个收粮的方案。在各地尽快设置收粮点。每个县少说也要十个以上,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国公爷,您体恤百姓不假,可是这么多粮食运输,只怕花费太多!”
“不长进的东西,现在粮食多金贵,你不会想着承包给商人啊,让他们派账房先生,安排马车,咱们这边出屯田官,互相盯着,总而言之,要千方百计减少损耗,减少百姓负担。”(未完待续。。)
悍明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临危受命
一束阳光透过纱窗,照在了书房中,吴凯杰勉强揉了揉眼睛,才从书案上爬了起来。 慌慌忙忙的将刚刚弄出来的方案整理好。
房门猛地被推开,康大力几步蹿了进来。
“吴参谋,国公爷正找你呢!”
吴凯杰顿时摇了摇头:“大力,你就不能文雅一点吗?”
“没门,我可告诉你,国公爷等得都着急了,你要是还不把方案送过去,耽搁了收粮大事,下回来找你的就是刽子手了!”
吴凯杰也只能拿过了青盐擦了擦牙齿,然后用热毛巾,抹了一把脸,匆匆跟着康大力去顾振华的书房。
“大力,人家常说,朝臣带露五更寒,将军铁衣夜渡关。日到三竿僧未醒,看来名利不如闲!”
“嘛意思,你是不想干了吗?”
“哪能啊!”
“那就别废话!”
“嘿,你小子脾气也涨起来了,都快赶上国公爷了,我抱怨一下还不成啊?”
康大力嘿嘿一笑:“老吴,告诉你啊,国公爷已经答应我外放了,下个月我就去当代理营长。我准备着一年之内,做到团长,到时候可就比你这个参谋高不少啊!”
“别臭美。”吴凯杰翻了翻白眼,冷笑道:“信不信,我这个方案交给国公爷,说不定啊,国公爷一高兴,我就升官了,还轮不到你小子臭美呢!”
这两个人一面斗嘴,一面快步来到了顾振华的书房。
他们迈步走进来,吴凯杰急忙来到了近前,笑道:“国公爷,按照您的吩咐,卑职把收粮的计划拟出来了。”
顾振华接过了吴凯杰的计划。仔细看了起来。
他的整体思路和顾振华一样,全都是就近收粮,然后统一运输,调配到各个仓库之中。避免了老百姓的运粮之苦。
“国公爷。卑职仔细算过了,以往的办法有着致命的缺点。让粮长负责运输,征召普通百姓作为苦役。看起来朝廷不用花费一文钱,只管坐地收粮就好。可是沿途却损耗了数倍的粮食,而且来回走一两个月。也累及土地耕种,耽误下一茬粮食。再加上粮长和胥吏盘剥无度,实际百姓的负担十倍于税赋。”
吴凯杰简单的分析了粮长制度的弊端,其实他还没有点出问题的关键。税收作为一种政府权力,体现了政府对社会的支配能力。老朱以为反正赋税收上来之后,还要分下去,何必脱裤子放屁。干脆直接截留到地方就好了。各地粮食都分别解送,地方需要的部分直接截留。
这也造成了士绅权力膨胀,政令不下乡的糟糕情况。偌大的大明王朝,竟然因为财政的窘境。被小小的满清欺凌,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按照新的收粮计划,大县设置二十个左右的收粮点,小县安排十个,每一个收粮点吴凯杰都规划好了。
“国公爷,这些收粮点,最远不会超过一天路程,也就是说一来一往,两天之内就把粮食交上来了,相比以往,绝对是方便了无数倍!”
“嗯,下面怎么把粮食继续集中起来,这就要麻烦多了。这也是最难的,我们要把效率提高上来,避免粮食的浪费,多节约一点粮食,我们在前方的胜算就大了一分啊!”
“国公爷说的没错,安**目前也有不弱的运力,我们可以承担一部分,另外不足的部分就要雇佣商人运输了,商人们总有办法按时把粮食运到位,晋商就是靠着承担向边疆运粮的使命才发家的。还有就是就近将粮食输送到军营,直接作为军粮。”
吴凯杰笑着说道:“这些方法算不得怎么出奇,不过根据卑职的估算,至少能把损失降到七成左右,我们能收上来六百万担粮食,一省之地,比起大明一年的税收还要多,这绝对堪称一个奇迹!”
吴凯杰说的眉飞色舞,顾振华反倒不怎么满意。
“还是太少了,损耗的太多了,无论如何,我们要争取收上来一千万担。你别光以为这些粮食是供应军队的,我们还要大修水利,兴建城池,这都是消耗的大头儿。而且有了剩余之后,还能向各地出售,换来其他物资。”
吴凯杰也忍不住叫苦,“国公爷,卑职是绞尽了脑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顾振华微微一笑:“我看和商人的合作可以更深入一些,先把各地田地都分成区块,每个区块正常运输要消耗多少,然后以这个为基准,向商人发包。只要按时完成,就可以拿到一定的粮食抵充工钱,要是能节约更多,多出来的部分归商人所有。”
顾振华笑道:“眼下粮食可是值钱的东西,我敢保证商人们一定趋之如骛,争着抢着要的。”
吴凯杰也点点头:“这是没问题的,可是国公爷,要是几个商人都争抢一块怎么办?”
“哈哈哈。这就是这个办法的精髓所在了。假定我们计算需要损耗五成,几个商人都来争,他们就以这个基准降低损耗,谁承诺运来更多的粮食,谁就抢到这个区域的运输权力,四成,三成,总之越低咱们越赚!”
吴凯杰顿时把眼睛瞪圆了,“国公爷,您这是让商人狗咬狗啊,这个办法太好了,他们一定挖空心思降低消耗的。”
“没错,魔鬼就藏在细节之中,商人都是精打细算的,他们保证能找到最合适的运输路线,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把损耗降到最低!而且高速他们,凡是多节约的部分,一律归他们所有,我就不信这些商人动不起来!”
顾振华的主意说白了就是后世的竞标手法,不过在后世土地竞标,公共工程竞标,可没有收税竞标的。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主要是安**的官僚体系还太薄弱,运力也不够,不得不借用商人的力量弥补!
“国公爷,您说这么干之后,会不会几个商人联手,明明三成损耗,非要说五成的?”
“当然会,这就需要事先计算清楚。而且你还可以告诉商人们,只要这次抢到了运粮的资格,安**会扶持他们建立运输商盟,提供廉价马车和牲畜!”
顾振华也早就意识到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运输系统,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平时这些人可以运送商品,繁荣经贸。到了战时,还可以征调到军队之中,增强运力,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吴凯杰一听,顿时笑道:“国公爷您这招诱之以利用的太妙了,我敢说商人们为了这个资格,也会打破头颅,就算是赔本也要抢到手的,彼此之间,绝对是猜忌纷纷,不可能拧成一股绳!”
顾振华笑道:“别小瞧商人,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钻漏洞的。不过水至清则无鱼,只要能过得去,让他们多赚点也未尝不可!”
他们又推敲了一番,就在夏收进行到了一半的时候,正式公布了出来。
一时间河南上下的商人全都被惊动了,他们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商机,一时间无数人趋之若鹜,有些人干脆领着账房先生,到了乡下仔细计算,究竟需要多少成本,看看赚头如何。
这场夏收绝对是河南,乃至历朝历代,最有趣的一次。收割还没有完事,有些抢先拿到了协议的商人早早的下手了。他们也都清楚,早下手马车什么的价格还会低一些。甚至为了抢先完成,也不用老百姓送过来了,他们甚至带着人,直接到老百姓的炕头上把粮食运走。
弄得各地的屯田官都大吃一惊,他们只能跟在商人的屁股后面,等到粮食运走之后,他们开一张完税的单子给老百姓。
好多老百姓都晕头转向的,往年交粮食都是抽筋拔骨,把人逼到了墙角上。青壮跟着往京城运粮,可能人一去就回不来的,路上染病的,摔死的,淹死的,总而言之,什么样都有。
到了今年,怎么什么都这么轻松啊?要命的关卡就这么过去了?老百姓都不敢相信
好不容易反应过来之后,男人们咧着嘴哈哈大笑:“孩儿他妈,快去擀面条,多煮几个荷包蛋,咱们家也吃回好的!”
老百姓喜出望外,比起过年还喜悦!
从陈潜夫一下,河南的这些官员也是高兴坏了,商人的运输效率绝对不是老百姓能比的,十几倍的消耗,一瞬间降到了不住一半。各州县的府库都有了存粮,这是崇祯年以来,多少年都没见过的场景了!
顾振华的这个办法,等于是直接绕开了地主大户,也就绕开了大明朝最大的食利集团,自然是成效惊人!
根据计算,河南各地的府库算起来,扣除俸禄,军属抚恤之外,还能存下八百万担!中州大地一下子从严冬到了春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