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慢着,老哥,你必须说清楚。顾某还就是这么一个较真的人,你要是不说,别指望我放你告老!”
黄得功看顾振华说的恳切,他叹口气:“王爷,实话说了吧,翁之琪来找我了,他说军队要整编,心里头有些想不明白的。”
响鼓不用重锤,提到整编两个字,顾振华瞬间就明白了。他眉头紧皱,一摆手叫来一个随从。
“你去,马上把吴凯杰给我叫过来。”
“是!”
不到一个时辰,吴凯杰小跑着赶了过来。
“王爷,侯爷,你们二位这么清闲啊,是想找我喝茶吗?”
“喝茶?怕你没有这个福气了。你给说清楚,军队整编的事情弄得如何了?”
吴凯杰注意到了顾振华的神色不对,他也摸不着头脑,只能如实说道:“目前已经有了眉目,王爷前番提出过三大军团的设想,这次也是依照这个路子来的。要在团一级的建制上面增加旅级编制。河南方面设立十二个旅,两淮八个,湖广是六个,另外水师编排成三大舰队,分别是……”
“不要说这些!”顾振华摆手说道:“说人事的安排,你把一碗水端平了吗?”
吴凯杰大吃一惊,急忙说道:“王爷,天地良心,卑职可不敢在这种事情上以权谋私啊!
所有将领均是德才兼备,能力突出,是独当一面的大才。”
黄得功叹口气,道:“吴参谋,咱们一起出生入死,黄某也就不瞒着你了,翁之琪找到了我,说你把黄某的老部下都派做了副手,还搞什么调换,要把他们从一线赶出去,有没有这个事情?”
“胡说八道!”吴凯杰顿时瞪圆了眼睛,“我的名单这两天刚刚拟出来,翁之琪怎么可能得到消息,还大老远的跑来告状,难道他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顾振华不耐烦的摆摆手:“吴凯杰,你别管消息是怎么流出去的,我只问你一句,有没有黄侯爷说的这些情况?”
吴凯杰也吓了一哆嗦,偷看看看顾振华,微微点头,然后又摇摇头:“王爷,卑职是把黄侯爷的一些部将调到副职的想法。不过我可不是要打压他们,而是这些人对安**的战法训练还不熟悉,准备先让他们熟悉适应之后,再调到一线部队。卑职这么安排也是用心良苦,毕竟黄侯爷的部下在旧军多年,没法很快适应新的军制,不得不如此!”
黄得功一听,笑道:“王爷,吴参谋说话也有道理,任人唯贤吗!黄某那些部下打也打得,骂也骂得,我都没有意见!”
黄得功说的客气,可是在他的眼睛,明显也闪过了一丝不快。这种事情放在谁的身上,恐怕都没法坦然接受。
顾振华也是眉头紧皱,任人唯贤没错,可是也要讲究派系平衡,至少不能让外人说出什么来。顾振华可不想学某位高田炮兵联队的马夫,搞什么嫡系杂牌,弄得军队离心离德!
“黄兄,顾某向你保证,绝对没有打压的意思,但是为了保证战斗力,有些整编又势在必行……”
黄得功点点头:“王爷,不用解释了,黄某的部下不堪用,就果断的刷下去,也免得影响了大局,把军队交给你,黄某就是相信王爷。”
“不,黄老哥,顾某不能对不起朋友,这个问题我一定要帮着你解决!”
吴凯杰眼珠转了转,突然说道:“王爷,侯爷,卑职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这次有麻烦,说到底一句话,就是僧多粥少。因此卑职想着,能不能再辟出一个军团,给大家更大的舞台!”
“说具体点?”
“是!”吴凯杰道:“卑职以为东江镇还是空缺,眼下主要袭击鞑子的后方,立功不难。下一步还可以在海外拓地,有本事就算占地为王,也不是不可能。”
顾振华顿时眼前一亮:“国内的格局就这么大,难免要受委屈,如果到了海外,局面大不相同,黄兄,你看怎么样?”
悍明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个机会
在荒凉的原野上面,有几百个人骑着骡马,快速的逃跑。 这些人多半都衣不遮体,手脚之上,全都是冻疮,被寒风吹袭,浑身瑟瑟发抖。
马背上放着大大小小的布包,还横着铁锹锄头一类的农具,甚至有人还带了大铁锅。
“刘哥,前面有个山坳,咱们先去避一避,吃点东西吧!”
领头的人骑在一匹大青骡子上面,向着四周看了看,点点头。
“好,不过动作可要快点,小心鞑子追上来。”
这伙人到了山谷之中,有人捡来了不少干柴,铁锅加起来,没有水,只能拿来一些积雪。
水烧起来,他们又拿过了一个小口袋,倒里面一点粮食,撒了一些乌七八黑的盐巴。
“省着点用啊,要到河南,还要跑几百里呢!要是没了粮食,咱们都要饿死在半道了。”
“啊?”
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看了看领头的人,问道:“刘叔,那么远,还去河南干什么啊?到了河南,真的就能过好日子吗?”
领头的人毫不犹豫的点点头:“你还太小不知道,刘叔当年就是河南的军户,去辽东打仗,结果被鞑子抓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我告诉你啊,到了河南,拳头大小的馒头随便吃,猪肉管够,官府的老爷也和气,不打人,不骂人,老老实实耕田,有个两三年,大家伙就能成家立业,好好过日子!”
听着首领的保证,这些人全都来了精神,大家瑟瑟发抖的捧着能照出人影的粥碗,一面喝着。一面憧憬着未来的美好。
唯有首领还有一个中年人坐在了一旁,他们脸上显然没有那么轻松。
“刘哥,咱们在河南过的什么日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真怕啊。从屎窝挪到了尿窝,拼着命的逃出鞑子的手掌。到底有什么用啊?”
“有用!”首领坚定的说道:“老七,哥哥认识几个字,那一天我偷偷的看到了一张报纸,听说是从南边传过来的。上面写了安**打败了鞑子。杀了好几万人,还建田庄,只要肯干活,就能活命。”
老七还有点不信:“刘哥,咱们不是没和鞑子打过,朝廷的人马什么德行,还不清楚吗。我怕是虚报战功啊!”
“不会的,有些事情是假装不了的。你注意到没有,这大半年来,鞑子不断从奴隶仆从之中挑选人手。最忠心的,最老实的,全都被他们充入了汉军旗。我问问你,以前有这种事情吗,肯定是鞑子受不了损失,不得不补充。我现在就有一个担心,咱们要是到了河南,让安**当成了汉奸,砍了脑袋,那可就亏了!”
首领说着,抓着头上的金钱鼠尾,突然痛哭流涕。
“我当年怎么就不死在战场啊,对不起祖宗啊!”
这些人全都是从满清田庄逃出来的奴隶,也就是所谓的逃人!
别管后世有多少缠绵悱恻的辫子戏,都改变不了一个问题。满清贵胄就是一群野蛮的奴隶主,他们跑马圈地,倒行逆施,强行把自耕农和佃农变成了他们的奴隶,从清初开始,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逃人。满清为了追捕他们,制定了臭名昭著的逃人法。
逃人法规定查获的逃人鞭打一百,归还原主。藏匿逃人者从重治罪,本犯处死,家产没收,邻里、甲长、乡约,各鞭打一百,流徙边远地区。残酷的奴隶制度在中华大地上再度复辟。
由于安**的出现,满清对底层压榨更严重,逃人数量更多,满清的惩罚也更严酷,对于那些主动带头逃跑的,直接处以极刑。
喝过了稀粥之后,这些人再度出发,他们正好来到了一处山谷。突然前面一阵铜锣声音,冲出了一大帮的军队,堵住了去路。
领头的慌忙拨转马头,可是后面也涌出了更多的人马,将他们死死的困住。
为首一个年轻的将领手里拿着马鞭,冲他们冷笑道:“逃人是吧,想去南方投靠明廷,知道吗,你们这是死罪!本将只要一声令下,就能把你们全都杀了!”
这一两百人吓得浑身发抖,那个老七突然抄起了一把铁锹,大声的说道:“刘哥,怎么都是一死,咱们拼了吧!”
“对,宁可死,我们也不去给鞑子当奴才了!”
那个年轻的将官哈哈大笑:“好,是条汉子,有点骨气。本将军给你们一条活路,只要老实投降,到我手下当兵,我就饶了你们,不然死路一条!”
首领刘哥疑惑的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哈哈哈,我堂堂怀顺王耿仲明世子,岂会欺骗你们!”
……
黄得功手下总兵官就有八个,士卒多达六万人。论起人数已经超过了河南的安**,然而在战斗力上却是和正规安**相去甚远。因此必然要裁撤士兵,采取精兵策略。
只是如此一来,麻烦就来了,黄得功军中也有不少吃空饷,喝兵血的事情。这些违法的事情要不要清查,部队要不要缩编,老弱无能的兵将要不要清理?大明的士兵早就有了军阀化的趋势。
对付满清的时候,还能同心同德,可是真正要动自身的利益,他们又不免闹起来。就算是黄得功心里也未必痛快,不过好在他识大体,要不然只怕麻烦就大了。
“黄兄,整编的事情的确是我欠考虑了。”
“王爷,话也不能这么说,挑破毒疮肯定很疼,可是不挑破危害更大。这些天只要有时间我就找来王爷制定的军规和训练操法。以黄某观之,王爷练兵犹在戚家军之上,黄某自愧不如。”
“黄兄,凡事都讲究情理二字,翁之琪他们在徐州之战的确立有大功,随便就裁掉了,或是屈居人下,心里不痛快也是难免。刚刚吴参谋提议让他们去海外立功,这是一条路子。我想了想,又想出了两个办法,咱们不妨参详一下。”
“王爷请讲。”
“首先该让大家明白,去海外不是贬谪,而是另外辟一方天地,西夷不少都在南洋建立了据点,咱们也可以。想要称王称霸,都可以去海外发展,本王会全力支持。至于第二点嘛,我准备成立一个将官学院,日后将领都要经过培训,才能升迁,至于学校的校长,我亲自出任。”
“哈哈哈,他们文人都有私塾,书院,咱们武夫却没有,王爷要是真的办学院,黄某第一个去听课!”
安**早就有了内部的学堂,这一次顾振华只不过是固定完善下来。但是黄得功听在了耳朵里,味道就不同了。
对于明朝的人来说,师生关系可是堪比父子的。黄得功手下的部将之所以会担忧,就是因为他们不是顾振华的嫡系,担忧会受到打。可是进入了学院之后,奠定了师生名分,就没有这个麻烦了。相反天子门生肯定是一路高升。
“第三条吗,就是有些老弱残兵必须裁汰的,本王会安排他们进地方的田庄,有军功的,进入资政院,绝对不亏待每一个为国流血的将士。”
顾振华这三条算是针对了三个不同的群体,有野心的,可以去海外,想在安**系统的,有了师生名分,他们也不用担心被委屈。至于真正不适合军队的,也有足够的后路。整个计划堪称周祥。
黄得功站起身,冲着顾振华拱拱手。
“王爷,处事公道,黄某就代替一斑老兄弟,谢谢王爷的美意了!”
“黄兄,我看你的身体也恢复了,这次整编工作就交给你和吴凯杰吧,另外让李济伯先生当一个顾问,凡事你们三个商量,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我,务必公平,务必合理,不能委屈了任何一个弟兄!”
顾振华好言安抚了一阵,才和吴凯杰一同告辞。
刚刚回到了王府,顾振华脸上笼罩着一层骇人的冰霜,阴沉的都要下雨了。
“吴凯杰,你个大饭桶,整编是何等大事,你们参谋部怎么把消息提前走漏了?”
吴凯杰也吓得浑身发抖,“王,王爷,卑职猜想,多半是手下人拟定方略的时候,不小心将方案提前流出去了!”
“不小心?难道就不能是有意的吗?我告诉你,安**不能学朝廷,弄得像是筛子一样,连个屁都存不住!你给我听着,马上组建一个情治司,给我全面盘查,谁有问题,一律不准放过!”
“遵命,卑职这就去办!”
吴凯杰吓得慌里慌张的告辞,他刚刚走出去,迎面方剑鸣正好赶过来,两个人差点撞了一个满怀。
“王爷,您请看,这是李金鳌刚刚传来的消息。”
顾振华长出一口气,将书信拿了起来。
“这消息可靠吗?”
“可靠,卑职安插的人也传回了消息,说是怀顺王耿仲明的部下膨胀的厉害,几个月时间,多了两三千人。这帮人多半就是逃人,耿仲明搜罗逃人,鞑子的王公贵胄都很不满,因此向多尔衮告发。”
顾振华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尚可喜被抓进了监狱,三顺王就剩下一个耿仲明了!”
方剑鸣也说道:“耿仲明现在屯兵太原,要是他能投降,只怕整个山西就落到了咱们手里,只是王爷,他这样的汉奸能给一条活路吗?”
悍明 第三百七十五章 谁是狐狸
拉拢耿仲明,要是能把这位怀顺王争取过来,无疑又是对满清的致命打击。而且还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拿下山西,一本万利,就连顾振华都忍不住动心了!
“剑鸣,你觉得开什么价码,能换来耿仲明投降呢?”
“王爷,卑职以为首先要保证他的身家性命,其次官位也不能低,就算不能继续当王爷,最低也要是侯爷,还是世袭罔替。”
顾振华顿时眉头皱了起来,“耿仲明原本是毛帅的旧部,投降了鞑子,造的孽不在少数,要是给了他高位,恐怕会引来其他人的不满,最起码让汉奸和黄得功这样的宿将一样,你说公平吗?”
方剑鸣也皱起了眉头,的确别说顾振华,就连他这一关都过不了,但是不下本又怎么拉拢耿仲明啊,这就是一个左右为难的局。
“王爷,卑职鲁钝,实在是想不出更好的主意。”
顾振华沉思半晌,说道:“去,把李先生,还有吴凯杰叫过来,阴谋诡计那小子擅长。”
方剑鸣急忙点头,不多时李济伯和吴凯杰先后都赶了过来,吴凯杰刚刚被骂了一个臭头,现在一看顾振华,他还有点腿肚子发软。
“王爷,卑职已经让参谋部上下开始自查了,保证把问题找出来。”
“行了,这件事暂时不要提了,先看看这个吧!”
李济伯和吴凯杰看了看情报,李济伯先说道:“王爷,逃人的问题早就不鲜见。当年在辽东的时候,不少汉民忍受不住鞑子的欺凌,就逃了回来。只是这些人当中,往往混杂了不少鞑子的奸细。鞑子靠着他们作为内应,频频攻城略地。后来各地也不敢擅自接纳逃人。如今鞑子更加猖獗,忍受不住逃亡的奴隶数以万计。耿仲明趁机抓捕一些,收拢在手下。充当炮灰,也十分正常。”
吴凯杰也说道:“没错,王爷,那些逃人原本都是鞑子贵胄的奴才,几乎就相当于他们的财产物品,被耿仲明私自吞没,他们上告多尔衮。甚至要彻查耿仲明,这都是十分正常的。这件事情多半是真的,只是我们该怎么做文章,却要仔细的考虑。”
方剑鸣道:“老吴,照我的想法,鞑子对耿仲明不满。我们正好趁机拉拢他,要是耿仲明能够投降,山西多半就拿回来了,只是要投入多少价码,还没有想好。”
“不可!”李济伯急忙摆手,说道:“此法不妥。”
顾振华来了兴趣,笑道:“李先生。为何不可?”
“王爷,这里面只有鞑子贵胄上告的消息,却没有多尔衮的意思。以我之见,凭着多尔衮的精明,他未必会对耿仲明下狠手。”
吴凯杰眼珠转了转,笑道:“依我看他不光不会下狠手,还要好好笼络一番。吴三桂,孔有德。洪承畴,刘良佐等等一杆汉奸都被干掉了,而尚可喜因为徐州之战的关系,听说逃回京城,就被关到了天牢,生死未卜。如今鞑子可用的汉奸只有耿仲明一个人,就算是为了满清的正统。为了粉饰太平,多尔衮也不会对耿仲明下手。相反要是换成我,说不定还会大加褒奖,给耿仲明升官进爵。”
顾振华听了吴凯杰和李济伯的分析。也不由得点点头,他们分析的的确有道理。只是这么一个机会就放过了,未免有些不甘心啊?
吴凯杰也看出了顾振华的心思,他探了探身子,笑道:“王爷,卑职有一个办法,说不定能逼反耿仲明?”
“快说。”
“是,多尔衮没什么动作,多半他是想把事情压下去,让满清的贵胄,还有耿仲明都有退路。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下手,让耿仲明误以为多尔衮要干掉他,逼得他不得不反!然后我们坐山观虎斗,等到耿仲明和鞑子拼到了你死我活的时候,在突然出手。如此一来您也不用担心赦免汉奸带来的麻烦,还能假手耿仲明,试探一下满清的强弱,多尔衮的本事。”
顾振华瞳仁缩紧,眼神之中露出了一丝笑容。
“想法很不错,你要是能有主意,本王对你的疏失既往不咎!”
“多谢王爷了,卑职以为想让鞑子内斗,就应该先降低外部压力。前番多尔衮不是想和您议和吗,您不妨就答应了,而且卑职建议您送还二百个逃人,以展示我们的诚意。”
听到了吴凯杰的话,方剑鸣还没有想明白,倒是李济伯一拍大腿,笑着说道:“吴小子,你这一手玩得高明啊!”
“当不得李先生的夸奖,我会骄傲的!”
“哈哈哈,当得,当得,这一招一来能放松鞑子的戒心,更重要的是让那帮闹事的满清贵胄看看。敌人都能把逃人送回来,他耿仲明有什么借口扣下啊!”
方剑鸣这时候也如梦方醒,笑道:“老吴,真有你的,这么一来,只怕多尔衮不对耿仲明下手,就说不过去了。”
“非也,非也,多尔衮一代枭雄,这种事情他不会这么简单上当的,这不过是加深他们之间的结缔,要想达成目标,还要继续挖坑才行。”
吴凯杰得意洋洋,把自己的坏水全都倒了出来,李济伯和方剑鸣在一旁帮忙,转眼之间,一套完整的方案就拟定了出来。
顾振华也是格外的满意,让吴凯杰亲自落实。
吴凯杰也不客气,当即以顾振华的口气,给多尔衮拟定了一封回信。这封回信措辞相当强硬,指责满清无故侵占大明疆土,荼毒天下,满清必须为残害百姓负责。尤其不能容忍的是竟然纵容暴徒,挖开了成祖的陵墓,罪不可赦。必须立即法办作恶人员,严惩不贷,向天下汉人道歉。
臭骂了一顿,在最后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说安国军也以仁慈为念,特此送回二百名逃人。
这封信通过秘密渠道送到了京城,那两百个逃人则是从陕西出发,经由太原,送往京城。
很显然,这个学问就在经由太原之上。吴凯杰不放心别人,亲自派遣堂弟吴焕举带队,在临走之前,他们不断的排演,该怎么应付,怎么能加深鞑子和耿仲明之间的矛盾。
一切都准备妥当,这一出离间的大戏正式开锣。
……
“哈哈哈,哈哈哈!”乾清宫之中,传出了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大玉儿正端着一碗亲手熬制的鸡汤过来,听到了多尔衮的声音,她也加快了步伐。
“呵呵,什么事情啊,这么高兴,难道前面打胜仗了?”
“比打胜还高兴啊,顾振华这家伙毕竟年轻,看着气势汹汹,但是还会不自觉的露出了胆怯啊。别管他说的多硬气,可是主动送回了二百名逃人,那就是在向朕示弱啊!”
布木布泰也是笑道:“妾身恭贺王爷,看来这个顾振华是落到了您的算计之中啊。”
“嗯。”多尔衮点点头:“这次送回逃人就是一个信号,朕必须慎重对待,让索尼去太原,负责迎接对方。把这个消息也透露出去,让明廷的那帮人都看看,他们最能打的安国军都要和朕讲和了。”
布木布泰忍不住说道:“多尔衮,你真的想和明廷讲和吗?”
多尔衮沉吟半晌,咬着牙冷笑道:“做梦,再有半年朕的军队就要训练出来了,到时候朕要亲手消灭安国军,用顾振华的人头祭奠阿济格和多铎他们的在天之灵!”
……
太原城郊,西风之中,吴焕举带着五十名士兵,押着两百名逃人,来到了十里长亭。在亭子外面,索尼和耿仲明、耿聚茂父子全都等着。
一见吴焕举来到,索尼急忙抢先迎了上来。
“贵使一路辛苦了,我特奉摄政王的命令,在此迎接,还请到城中一叙吧!”
“啊?”吴焕举故意的十分惊讶,脸上露出了不快之色。
“明明说好的,秘密送过来,你们搞迎接,是想干什么啊?”
索尼看着吴焕举愣头青的模样,微微一笑:“贵使放心吧,这里都是可靠的人,不会走漏消息。更何况摄政王非常仰慕中山王,也想一睹安国军的风采,盼着你们能一起进京啊!”
“那可不成,上头的命令,送到了太原,我们就要立刻回去。千万不能泄露任何秘密给你们!”
“哈哈哈,贵使真够率直的,咱们不说公事,就是喝酒,在下要尽尽地主之谊。怀顺王,您说是吧?”
“那是自然。”
这两位把吴焕举接近了城中,好酒好菜的准备着,山西晋商闻名天下,各色菜肴更是精致无比。
吴焕举是把初哥的模样演的出神入化,刚开始是什么都不认识,什么也不敢吃,碰到了侍女倒酒,还会脸红、结果一番劝说之下,吴焕举也终于拿起了筷子,甩开了腮帮子,大吃二喝,最后都趴在了酒桌上。
索尼安排人手把吴焕举送到了馆驿歇息,他自己也回到了住处,脸上全都是得意的笑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