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国公爷说得太好了!”
郭云龙突然拍起了巴掌,大笑道:“我也是关宁军出身,却跟着爵爷南下,说实话这心里真没把朱皇帝当回事,我就是不想顶着猪尾巴,给满清当奴才。”
“你,你们这是要造反啊?”祖可法颤抖着说道。
“哈哈哈,安国军该如何,轮不到你说,本爵在开封城外,给你们准备一个大坑,所有人都埋了。早晚有一天,祖大寿,吴三桂,洪承畴这些汉奸也会落到本爵的手里,你就先去阴曹地府,替他们打前站吧!”
顾振华说着,就让人把祖可法带了下去。他们在黄河北岸休息了一晚,随后大军押着俘虏,这才渡过黄河,回到了开封。
大军刚刚过河,无数的军民百姓就等在了这里,看到了安国军的红旗之后,这些老百姓突然痛哭流涕,更有人跪在了地上,不住的磕头。
“上天保佑,苍天有眼啊!”
陈潜夫和吴凯杰带着开封的文武官员,都等在了渡口,不过相比以往,人群足足少了三分之一。
等到顾振华从船上下来的时候,陈潜夫急忙紧走了几步,躬身施礼,掩饰不住的激动。
“国公爷,您可算是回来了!”
“哈哈哈,陈抚台一个小玩笑,咱们等会儿再说,当务之急是借着热乎劲,把这些汉奸给我活埋了!”
陈潜夫还想说昨晚的事情,一看顾振华这个态度,只能咽了回去。
这时候俘虏已经从战船上牵了下来,一条绳子一大串,就像是蚂蚱一般。俘虏垂头丧气,老百姓指指点点。
“看见没有,他们脑袋上面那是什么玩意?”
“还是什么玩意,就是猪尾巴呗!投降了满清,你就不是人了,是奴才,就得顶着这么一个玩意。”
“我可听说了,顶着猪尾巴,到了地底下,阎王爷都不收!
……
就在老百姓议论纷纷的时候,顾振华突然纵马来到了所有人的面前,大笑道:“诸位父老乡亲,安国军一战消灭一万五千名清军,俘虏六千余人。这些都是罪孽深重的汉奸,他们出卖了天下的汉人。本爵决定,就在开封东门,把这些人活埋了,作为天下警示,谁敢投降满清,谁就是这个下场!”
“好!”老百姓沉默了半晌,爆发出了雷鸣般的呼声。
“国公爷,就这么干,活埋了他们!”
早就有人按照顾振华的命令,在距离东门五里的地方,挑出十条长二十米,宽五米的深沟。一个个俘虏都被推到了沟边,就等着扔下去。
“国公爷,这些人留着做苦工,累死算了,活埋了啥用没有啊?”吴凯杰撇着嘴说道:“您不是讲究废物利用么,怎么这时候不知道珍惜了?”
“威慑,威慑天下所有汉奸的胆,只要敢投降,就是这个下场。”顾振华冷笑着说道:“没有了汉奸的帮助,鞑子还能干什么!”
悍明 第一百六十七章 站稳脚跟
深沟两旁,全都站满了俘虏,看着四五米深的沟底,这些人全都腿肚子发软,瘫在了地上,还有不少人跪地磕头,拼命的哀求,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看起来好不可怜。
“别杀我啊,看在大家都是汉人的份上,饶了我吧!”巴颜一边磕头,一边说道。
“汉人?你也配!”岳破虏冷笑着说道:“我还没听说哪个汉人叫巴颜呢?”
“我爹是李永芳啊,我真是汉人,千真万确!”
“呸!你爹就是无耻的汉奸,你不过是汉奸崽子,去死吧!”
岳破虏说着飞起一脚,踢在了巴颜的下巴上,顿时把巴颜的下巴骨都踢碎了,整个人就像是面口袋一样,被无情的抛到了坑底。
“还等着干什么,把这些败类都给我推下去!”
一声令下,士兵们拥上来,端着长枪,驱赶着这些俘虏,谁敢不走,就用枪刺在了身上。他们战战兢兢的,不断往后退,一直到了坑边。
“跳下去!”
“不!”
谁都贪生怕死,这些俘虏更是如此,站在了坑边,一步迈过去,就是万劫不复,他们哪里愿意。人群越来越密集,一个挨着一个,挤得如同罐头一般,有些倒霉蛋摔倒了坑中,吓得上面的人更加害怕。
“跟他们拼了,我们不想死啊!”
有几个俘虏拼命冲上来,张牙舞爪,像是疯狗一般,结果坑边的士兵早有准备,长枪刺出,顿时就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好几个眼。
不过刺得都不是要害,只是在大腿和胳膊上放了点血,让他们失去战斗能力。刺死了他们是便宜,这帮无耻的汉奸就该尝尝被活埋的滋味!
终于在士兵的驱赶之下。五百多俘虏就像是下饺子一样,被赶到了坑中。到了坑里,这帮人还不甘心,人踩人。人挤人,求生的本能驱使他们拼命的往上爬,想要逃出生天。可是等待他们的是枪杆子,刀把子,雨点般砸下来!
就在他们奋力挣扎的时候,第一锹土撒到了他们的头上。
黄土!
毫无疑问宣告着这些人死亡的降临,他们不甘心,拼命的挣扎,用力的嘶吼,喊破了喉咙。用力的踩着别人的肩头。拼命的向上爬,终于一只手扒住了坑边,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在了手上,身体艰难的一寸一寸的向上。
就在这个关头,一把刀无情的落下。五根手指全都砍断,鲜血迸溅而出,这个俘虏在绝望的喊叫之中,又掉进了坑中,在坑边只剩下断指还在不停的挑动!
听过活埋的人不少,可是真正亲眼见过,尤其是如此大规模的活埋。简直超出想象。起初老百姓们还满怀兴趣的看着。可是等到撕心裂肺的吼声传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心也揪了起来。
尤其是一锹锹的黄土扔下去,活生生的人淹没在了黄土之中。发出了最后绝望的叫喊,地狱的小鬼也不过如此!
幽冥地府,瞬间降临到了人间,安国军的士兵就像是森罗殿无情的判官一样。将一个个俘虏推向了死亡的境地,永世不得超生。
眼看着第一波五百多人被推下去,一个庞大的土堆渐渐成型。陈潜夫也忍不住扭过了头,根本不敢再看。
在耳边,凄厉的叫声还在盘桓。无数的俘虏跌入了苦海,他们伸出手臂,不停的哀嚎哭救,就像是末世的残像一般,一刻不停的冲击着人的心灵。
陈潜夫终于有些承受不住了,他疾步到了顾振华的面前,深深的作了一揖。
“国公爷,卑职斗胆说一句肺腑之言,凡事适可而止,已经埋了这些人,其他的人就不要如此了。哪管是苦役,甚至是杀头,都比活埋好啊!自古以来,杀俘不祥,有伤天和,还请国公爷三思啊!”
谢斌面色铁青,冷笑了一声:“陈巡抚,这些不是普通的俘虏,他们都是汉奸!投身鞑子,出卖大明残害同胞,他们早就没了人味,对这样的畜生,还要讲什么情面,活埋了他们,算是便宜了!”
“谢将军,话不能这么说,他们之中多数都是小兵而已,听着上头的命令,身不由己。要是都给活埋了,其他的降兵知道自己没有了活路,只会更加替满清卖命,反而不利于我们争取他们反正,正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国公爷给他们一条出路,更多的降兵感念恩德,效忠我们,岂不是更好吗?”
谢斌不过是一个武夫,哪里说得过陈潜夫,他只是虎着脸不说话,等着顾振华的表态。
顾振华面无表情,半晌才叹道:“陈抚台,你说的都对,屠杀俘虏的确不好。但是你忘了一件事情,大明这么多年,就是太不较真了!弄得是非颠倒,黑白混淆。无耻的人因为无耻,活得更滋润。忠贞的志士由于耿直,不断的受到排挤。官场如此,社会如此,一句话,大明病了!”
其实病的不只是明朝,这种疾病的因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来的积弊。古老的帝国走到了巅峰之后,转而变得专注内斗。把团体的利益置于国家至上,越是到了危险的关头,这种倾向就越明显,统治集团就越热衷内斗。
灭亡在敌人的手里,还能当奴才苟延残喘,死在了自己人手里,就万劫不复。正因为如此,一些人编造了天数的鬼话,为汉奸擦胭抹粉。
甚至有人还恬不知耻的认为投降了,当汉奸,是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是为了维护道统,传承文明。致君尧舜,一样可以致夷人的君主成为尧舜,或许那样更有挑战性。一些奴颜婢膝的文明垃圾,就在这种自我催眠之中飘飘然!
堂堂蓟辽督师洪承畴降清,平西伯吴三桂降清,满清进入北京之后,多少朝廷大员,几朝重臣争相谄媚,又拜倒在了满清的脚下。
这股歪风邪气不制止住,汉奸层出不穷,天下早晚会落入满清的手上,中华就要忍受数百年的沉沦!
顾振华历来对汉奸从不手软,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要划出一条清晰的红线,只要踏过去,就等着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谁敢卖国求荣,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不管是说的怎么好听,等待你的就是残酷的死亡。
是非不能再混淆下去,道德标准不能错乱!五千年积累在中国人骨头里的得过且过,委曲求全,自私自利必须清除干净!
“矫枉必过正!”顾振华冷笑着说道:“杀,残酷的杀,用尽一切手段,让汉奸怕,让汉奸惧,让他们彻夜难眠,茶饭不想。对于已经投降变节的丑类,本爵绝不给他们机会。我们也不要想着招揽汉奸,让他们反正。我们该做的是用最残忍的手段,威慑住其他人,那些犹犹豫豫,摇摇摆摆的人必须清楚,投降就意味着死亡。黑白对错之间,没有他们残存的灰色地带。唯有如此,才能重塑中华精神,才能鼓舞志士的决心,只要亿万同胞能真正联合起来,何惧区区鞑虏!”
顾振华盯着陈潜夫,微微一笑:“本爵自然知道残忍好杀,不是什么好名声,可是这时候必须有人这么干。比如武掉天王冉闵,比如本朝开国大将常遇春。狼犬遍地,人人自危,唯有比狼更狠,比豺更凶,才能挽回天下人心。为了捍卫大明万里河山,些许的名声,不过是过眼烟云,不愧青史,不愧苍天!”
“国公爷,卑职知错了!”陈潜夫听到了这里,彻底被震撼了,什么叫大胸怀,大眼界,就是顾振华这样的!
他眼角流出泪水,双膝跪在了顾振华的面前,五体投地。
“卑职鼠目寸光,只看了眼前,不知国公爷如此胸怀,的确大明病了,可是大明不能光有顾振华一个医生,陈潜夫不才,也愿意贡献一份力量,剩下的俘虏,陈潜夫愿意一力诛之!”
说话之间,陈潜夫从地上爬了起来,怒目圆睁,就像是凶神附体一般,带着手下的开封,一同涌向了其他的俘虏。
“狗汉奸,给老子去死吧!”
越来越多的俘虏被推入了坑中,不管他们怎么挣扎,都毫无作用,足足一天时间,十条大坑全都填满,将近六千的俘虏全数被活埋在了下面。
到了黄昏时分,就在向着黄土撒石灰的时候,踩掉浮土,还会裸露出一只只的绝望挣扎的手,人人忍不住联想下面究竟埋了多么可怕的场景。
除了坑杀了这些俘虏之外,那些和满清勾结的豪强地主也一个没有跑得了。
顾振华故意先传回了一个假消息,果然这些士绅就上当了,他们集中到了一起,四处联络。很显然顾振华败了,清军就要杀来了,最重要的就是保住荣华富贵。
这帮人竟然联合起来,向着陈潜夫逼宫,让他们交出开封的控制权力,其中粮商侯珀就是最积极的,这家伙显然投错了注。就在顾振华大军返回之时,他们就彻底崩溃了。
顾振华当然不会客气,这帮家伙也都是活埋之列,而且顾振华还立上了石碑,详细的写下了他们的罪行,这么一来,彻底将他们钉在了耻辱柱上面。
陈桥的胜利也快速的传播出去,顾振华的强悍,顾振华的狠辣,深深的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顿时河南其他的地区,纷纷归顺,顾振华的权威终于建立起来。
悍明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李自成
十月金秋,本是丰收的时节,可是京畿的百姓却丝毫感受不到喜悦,半年之前,清军入关,他们在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了亡国奴。
而随着军事上的巨大胜利,满清上下也陶醉在了赫赫武功之中,入关之后,多尔衮就下令剃发易服,违抗者立刻杀头。另外由于顾振华带走了粮食,迫使满清加倍盘剥。
八旗贵胄跑马圈地,看上的丰腴好地就纳入了自己的囊中,抢掠百姓,将最后一粒口粮也不放过。
整个京畿之地哀鸿遍野,无数百姓潜逃南方,结果满清以追捕逃人为名,大肆的杀戮,一个村子,一个镇子全都被满清屠杀,尸骨遍地,狼犬横行。繁华的天子脚下,几乎成了人间的地狱。
正所谓得意忘形,就在满清准备着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之时,河南巡抚罗绣锦送来了泣血求救的折子。奏折之中,罗绣锦诉说了祖可法之败,一万五千人损失殆尽。黄河以北之地,只有怀庆总兵金玉和独力维持,所部老弱病残,不堪使用,另外大顺军据守山西长治等地,随时可能东进。
夹在了两头猛虎之间,罗绣锦是坐立不宁,望眼欲穿,迫切祈求救兵。
看到了这份折子之后,多尔衮也吓了一跳,河南乃是中原腹心之地,一旦失守,对整个战局都有致命的影响,尤其是满清摆出了一副哑铃阵势。多尔衮将清军分成了两个重兵集团,一路是阿济格和吴三桂率领,经由山西,进攻陕北,而后南下夺取西安,摧毁大顺政权。另外一路有多铎率领,大体沿着运河南下,攻击徐州。
满清也多方打探消息,知道徐州的守军正是给他们频频找麻烦的顾振华。多尔衮也是咬牙切齿,要求多铎必须消灭安国军,摧毁南明的抵抗力量。
两个拳头摆好了,就要出手。结果河南出了问题,要是还这么打下去,大有被人家黑虎掏心的危险。
想到了这里,多尔衮怎能不害怕,他立刻找来了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等人商量军情。
看过了折子之后,洪承畴眉头紧锁,忍不住说道:“王爷,从这封奏疏来看。微臣以为有两个问题需要重视,其一安国军的实力膨胀很快,其二顾振华进军河南,意在经营中原,其志不小啊!”
多尔衮也点点头。“没错,这家伙就像是从天上掉下了一般,但是偏偏每次都出现在关键的地方,坏孤王的好事,实在是可恶透顶!”
“王爷,稍安勿躁。”范文程忍不住说道:“上次肃亲王也在顾振华手上吃了亏。以微臣之见,安国军不好对付。派遣偏师根本是抱薪救火,不光难以剿杀,反而还会受害。只是主力大军又不便改变方略,十分棘手啊。”
正在他们议论的时候,小太监又飞跑过来,送上了一份罗绣锦的六百里加急。打开一看。多尔衮顿时就气炸了肺。
“混账,混账!顾振华本王必诛之!”
几个汉奸狗腿子悄悄捡起了文书,看了一遍,也是脸色难看。从上海关以来,顾振华杀人的手段就花样翻新。先是京观,然后万剐凌迟,油炸孔有德,到了河南,竟然玩起了坑杀。足足六千的俘虏,全都被活埋了,这是何等的手笔,简直听起来头皮发麻!
“王爷,顾振华此人丧心病狂,残暴不仁,微臣以为必须诛杀,不然不足以告慰死难的将士,安抚人心。”范文程扑通跪在了地上,也改变了口风。
洪承畴更是一阵阵的心里绞痛,祖可法都给活埋了,自己会是什么下场啊,简直不敢想象!这样危险的人物,必须尽快除掉,要不然真的会成为他们的噩梦!
“王爷,以臣只见,不如让多罗郡王调转拳头,主力南下中原,攻击河南,先剿灭安国军,然后再去对付李自成!”洪承畴咬着牙,出了一个主意。
宁完我却在一边皱起了眉头:“王爷,臣以为此事不能草率,顾振华原本驻守徐州,此次出现在了河南,是真的主力调转,还是虚晃一枪,还弄不清楚。而且听闻伪明已经派遣了大学士史可法北上山东。如果放任,只怕在卧榻之畔就会出现一头猛兽啊。”
这几个汉奸不断的商量着,不过不管怎么商量,满清的兵力都是有限的,集中力量对付一方,或许有可能,可是要想同时对付三路,累死他们也做不到。而且还可能因为力量分散,反而被钻了空子。
对于顾振华战机把握的本事,他们可都吃到了苦头,不敢轻易冒险。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要多尔衮来做决断,这位以聪明著称的睿亲王也犯了难。在地上来回转圈,差点把鞋底都磨破了,最后多尔衮才渐渐的下定决心。
“当务之急,还是消灭李自成,不过也不能给安国军做大的机会,必须把这条猛虎盯住了,一旦消灭李自成,马上进军河南,将顾振华干掉。”
“王爷英明!”三大汉奸对于主子的决定,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启禀王爷,既然如此,微臣建议由英郡王统领大军,继续攻击李自成。多罗郡王主力西移,也配合消灭流贼。至于怀庆卫辉一线,则由平西王吴三桂守卫。”洪承畴建议道。
“吴三桂?”多尔衮皱了皱眉头,“他不是败在了顾振华的手上吗?”
“正是因为败了,所以才用他,吴三桂更清楚安国军的底细,有了曾经的教训,他用兵更加小心。吴三桂所部两万多关宁军,加上怀庆等地的守军,进取不足,保守有余,至少能牵制住顾振华。”
多尔衮想了半天,也点了点头,“好吧,就这么办了,去告诉吴三桂,这是本王给他的最后机会,一定要小心应付!”
多尔衮又问道:“山东方面该如何,那个史可法要怎么对付?”
范文程哈哈一笑,“王爷,史可法志大才疏,不值一提,只要派遣怀顺王耿仲明即可。”
商量了一番,清军的部署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当然他们在调整,顾振华也不例外。
掌控了开封府之后,顾振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立起对河南的控制,屯田田庄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的蔓延,除了归德和开封之外,河南府,汝州,汝宁府,南阳府等地,都出现了农庄。
随着农庄的建立,地方的民兵武装也像是滚雪球一般增加起来。老百姓组织起来之后,原本河南遍地的盗贼就少了许多,正所谓道长魔消,乱了多少年的河南,终于开始安稳下来。
顾振华也使用了区别对待的灵活策略,豪强地主坚决铲除,囤积居奇的富商也不放过。而普通的读书人和商人,则是采取了拉拢的手段。第一安国军的大量物资采购承包给商人,第二准许商人参与田庄经营,鼓励他们建立作坊,使用劳工。
另外顾振华又在河南开始了招募屯田官的考试,等于是给了读书人一个机会,种种安排之下,河南的秩序快速恢复,老百姓重新有了奔头儿,虽然还是贫苦,虽然还要忍饥挨饿,但是大家都有了信心。只要挨过几个月,粮食收获回来,生活马上就有了希望。
除了安抚百姓之外,顾振华又从徐州和归德大量的调兵,毫无疑问安国军的重心已经放在了河南。当然徐州这个南北要冲他也不会放弃,顾振华权衡再三之后,留下了李旭守卫徐州,并且交给他马步军十二个营。
大规模的调整部队,顾振华也公布了一个全新的整编方案,给予所部全新的番号。其中老兵三营骑兵,五营步兵,统统授予近卫军称号。最早一批的十个新兵营则授予第一至第十营正式番号。
至于第二批的新军,顾振华则是授予暂编第十一至四十六营番号,一共三十六个营,总人数将近两万人。
三者全部加起来,安国军总兵力不到三万,这些就是顾振华的主要战力。另外随着河南落入了手中,又招募了一批新军,同时组建地方民兵,一共算起来,能动用的力量在十万人以上。
目前李旭手上有两个近卫营,十个暂编营。归德作为目前安国军的军火生产中心,留有一个近卫营,十个暂编营,由孙诚负责。其余的部队都被调到了开封,直接听从顾振华的安排,李济伯和骆养性两个智囊也被请了过来。
“国公爷,短短半年之间,安国军能有如此的气象,实在是可喜可贺啊!”骆养性笑着说道。
顾振华叹了口气,“骆先生,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到,是龙是虫,还要看能不能闯过这一关。”
李济伯笑道:“国公爷,你要是不进军河南,说不定清军也不会这么快盯上你,只怕要不了多久,清军就会大举报复,现在后悔了吧?”
“哈哈哈,我从来是做了不悔,悔了不做。要是不进入河南,怎么拉李自成一把!”
“国公爷,河南还有这么多的麻烦没有处理,你说怎么帮李自成啊,难道是用口水吗?”李济伯吃惊的叫道。
顾振华笑着摊了摊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因此才找了两位先生商量。”
骆养性说道:“国公爷,揖让打算和李自成联手,就不妨派一个使者过去,先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再做决定。”
悍明 第一百六十九章 意外重逢
巨大的作战地图前面,顾振华,李济伯,骆养性,吴凯杰,方剑鸣,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中原腹地之上,一个个眉头紧锁,不住的深思。
半晌李济伯自嘲的笑道:“河南一张好牌,只可惜我们底子太薄了,想玩出花来,真的有点难。”
骆养性也说道:“没错,国公爷,万人左右的战斗我就不说了,可是一旦到了三五人的大战,必须等到半年之后。”
为什么等到半年,大家心里都清楚,顾振华创立的耕战体系,想要发挥作用,至少要完成一次收获,整个体系才能自行运转起来,也就拥有了生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