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无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老老王
我们的海军越走越远,终于消失不见,
火焰在沙丘和海角沉没;
看,我们昨日的荣光,
不过是和尼尼微和泰尔一样……(注:《圣经》中被毁灭的两座古代城市)
不幸的是,他的赞美诗仿佛就像是一则悲观的预言。喻示了这支强大舰队的未来命运。
一个多世纪的时光迅速流逝,曾经统治万顷波涛的大英帝国也已经是今非昔比——作为一个严重依赖海上运输线的贸易国家,却坐视自己的蓝水海军逐渐消失。终究在如今等到了报应。
抚摸着油画上巨舰如山、桅杆如林的威武场面,再看看窗外的空旷海面,黄海东将军忍不住叹了口气。
——透过这间复古风格办公室的窗户。可以看到怀特岛以及它跟大不列颠岛之间的广袤海面。
曾经聚集着上百艘钢铁战舰,飘扬的煤烟犹如火山喷发的铁血之海,此时除了远赴重洋的中国舰队和五花八门的商船、渔船、游艇之外,就只剩下了海鸥的寂寥鸣叫。
维多利亚女皇昔日举办阅舰式的港湾和海岛,粗看上去似乎风貌依旧,但当年那支傲视全球的庞大舰队。却已经荡然无存——失去殖民帝国的大英帝国,早就已经无力维持一支规模名列世界前茅的大舰队了。经过历次的裁军缩减,现在的联合王国皇家海军只剩下了一个可悲的空壳子。因为军舰数量缩减得如此厉害,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已经连搞一场象样的阅舰式都不再可能了。去掉那些在值勤和维修的舰船之后,硬要搞一场毫无气势的阅舰式只能让全国丢丑。让人察觉到时移世易的悲哀。
目前。中国特遣舰队的登陆部队已经顺利控制了朴茨茅斯港,接管了留守在港内的三艘护卫舰,两艘潜艇和十二艘巡逻艇,而这就是大英帝国目前的全部本土舰队了,或者说是整个英国海军编制的三分之一。
“……怪不得英国人已经有这么多年不搞海军阅舰式了……这么几艘小破船,拿出来根本不够看啊!”
看着刚刚收集上来的已夺取战舰名单,黄海东司令员忍不住略带嘲讽地笑道。“……有航母却没有舰载机,只能当直升机母舰来用,仅有的一个航母编队还被拆得七零八落。被俘的将军倒是比战舰还多……”
——如今,伟大的联合王国皇家海军只有一样装备是不缺的:将军!全国的海军上将,中将和少将共有超过四十名,平均每艘一千吨以上的战舰都能够摊到至少两位,算是管理人员最过剩的机构之一了。
“……没错,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啊!两个世纪以前,就在这样一个小地方,一支英国舰队起锚出航。沿着我们来时的航路,直抵珠江口的虎门炮台,打响了那场掀开中国近代史的鸦片战争。
稍晚一点的年代,北洋水师的海军学员们,恐怕也在这里见识过大英帝国巨舰如林。横扫天下的盛况。在那个时候,大概从来没有谁能够想到,会有一支中国舰队以征服者的身份来到这里吧!”
一位年轻的海军参谋望着窗外看不出多少肃杀气氛的海湾,忍不住咂嘴叹息道。
“……忘了出这些言语吧!,像是‘征服者’什么的瞎话,就不要对外面乱说了!这会损害到我们舰队的形象,并且在政治上也是严重的不正确。”黄海东司令员先是呵斥了几句,但接下来也不由得附和道,“……不过,这年头也确实是世事难料——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只有打败老师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好学生!可惜啊,英国海军这个‘老师’还没等咱们打上门来,就已经自己把自己给折腾得差不多了……”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正色问起了公务,“……我们的先遣舰队,目前已经抵达哪里了?”
“……报告!惠州号、十堰号和万县号已经抵达泰晤士河口,正准备朝伦敦方向发起对地攻击……”
年轻的海军参谋立即“啪”地一个立正,然后翻开原本夹在肩膀下的公文夹,朗声报告说。
——————————————————————————
伦敦东南方,多佛尔海峡北岸,英国肯特郡
——燃烧的车辆、坍塌的房屋、裸露的钢筋、扭曲的铁轨、横陈的死尸,密密麻麻的弹坑……偶尔还有燃烧的火苗。尸体、钢铁和水泥混合在一起,血渍和油污铺满了坑坑洼洼的街道。
造型狰狞的武装直升机凌空飞过。喷吐出一道道火舌,将地面打出一串串血肉飞溅的小坑。但是,一枚枚单兵防空导弹也很快从地面腾空而起,把不可一世的武装直升机炸成燃烧坠落的特大火球。
虽然成功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在肯特郡建立了稳固的登陆阵地。但法国外籍军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举目望去,广袤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弹坑和硝烟,组成了抵抗者的最后呐喊。
“……竟然在公路上和田野间全都布置了地雷场……真是可恶!!!”
叼着卷烟的法国外籍军团指挥官巴纳扎尔上校穿着一身迷彩服,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泥泞的英格兰南部田野里,万般心疼地看着前方的四辆装甲运兵车被熊熊烈火吞没,逐渐变成一堆焦黑丑陋的金属残骸。
在这位久经沙场的法国外籍军团阿尔及利亚人上校眼里。英国的“纳尔逊骑士团”无疑是猪一般的对手——空中力量单薄,战场情报匮乏,火力组织混乱……但不论如何贬低他们,这帮乌合之众毕竟有着本土作战的地利,可以依靠熟悉的地形组织伏击,此外还有着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兵力优势。
即使只有火箭筒、迫击炮和各种轻武器。这些充满了热情和勇气的年轻人,依然给入侵者带了巨大的麻烦。无论交换比打得再怎么惨不忍睹,这些接连不断的阻击战,依旧是严重阻滞了法国外籍军团的推进速度。而在战斗中被肆意破坏的公路和铁路,更是让巴纳扎尔上校在一天内结束战斗的梦想彻底成空。
于是,在一场激烈的公路伏击战之后,虽然毙敌五百以上。但却损失了手头全部装甲部队的巴纳扎尔上校,只得下令暂时停止前进,寻找了一座英国村庄,驱逐了残余的村民,在这里休整扎营。
——经过了一系列犹如泥潭一般的混乱战斗之后,四千名法军已经分散得七零八落,一部分人甚至还在海峡对岸的加莱港没能过来。巴纳扎尔上校的身边只剩下不到一千名士兵,弹药几乎耗尽,后援部队却久候不至,人人又累又饿、疲惫不堪。确实是再也无力向伦敦继续发起进攻了。
在最后巡视了一遍战场,确认前方的公路桥已经被彻底炸断,而自己手头又没有工兵架桥设备,巴纳扎尔上校终于放弃了带领少量精锐部队继续突击的疯狂想法,垂头丧气地回到了临时指挥部。准备休息。
如今他所征用的临时指挥部,是一座典型的英国的乡间民居,两层高的楼房,带着一个小型花园——英国人对园艺的痴迷是举世闻名的,大部分英国人都愿意将自己周末的时间花费在修剪草坪、打理他们的花园上。因此这户人家的花园里不仅覆盖着姹紫嫣红的鲜花,还放置了秋千和旋转木马,甚至为了更好地享用下午茶,特意搭起了简单的遮阳棚,摆上长椅、圆凳和小茶几,可以用来放茶壶、茶杯还有点心。
然而,此刻这精致典雅的英格兰乡村风情,都被战火摧残得破败不堪。整齐的篱笆被撞得东倒西歪,碍事的秋千和旋转木马被粗暴地夷平,珍贵的玫瑰花被车辙碾压进了泥泞里。疲惫的士兵们一边在喷泉水池和游泳池里洗脚,一边支起简易炉灶,烹饪各自携带的军用野战口粮,把整个村庄都弄得凌乱不堪。
“……达绮芬妮小姐,有什么最新消息吗?”刚一迈进指挥部,巴纳扎尔上校就对他的德国搭档问道。
“……嗯,刚刚收到的消息,联合王国的其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全都表态支持王室与合法政府,不承认纳尔逊骑士团在伦敦通过军事政变建立的‘伪政权’。即使是在英格兰,支持国王的郡县和城市也占到了相对多数……”金发碧眼的德国女巫流畅地回答。
“……看来我们的敌人处境不妙啊!但这对我们来说似乎有些缺乏直接意义!”巴纳扎尔上校一边咕噜咕噜地喝着刚煮好的热咖啡,一边嘟囔着说道,“……我们的部队已经累坏了!迫切地需要弹药,需要援兵,需要更多的火力支援,而不是每个批次不过几架轰炸机的对敌攻击!这简直是在挠痒痒!”
“……后方援兵的集结还要一些时间,毕竟从一开始就没想到我们能够推进得这么快,才一天时间就摸到了伦敦的边缘。所以如今有些跟不上了。不过火力支援倒是已经开始了!”德国女巫达绮芬妮撇嘴答道,“……听到远处的爆炸声了吗?这是中国驱逐舰在对泰晤士河两岸的目标发动远程轰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城管无敌 五十六、新一轮互相卖队友的节奏(上)
3月16日下午,伦敦东方,泰晤士河口
浑浊的浪花拍打着钢铁船身,推动着三艘蓝灰色的战舰轻轻摇晃。
——惠州号、十堰号和万县号,这三艘起锚下水不久,飘扬着“八一”海军旗的中国新瑞驱逐舰,若是论吨位和体型而言,它们跟昔日曾经横行于这一海域的巨大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完全无法相比。但在这个英伦三岛分崩离析的时刻,它们却主宰着这片曾经让荷兰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相继沉沙折戟的海域。
开火轰击泰晤士河口——这个德意志第二帝国倾尽财力打造了大洋舰队,浴血厮杀打响了日德兰大海战也没做到的伟大创举,中国特遣舰队却几乎不费丝毫的力气,就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这立即就引发了巨大的恐慌——在水浅狭窄、航道曲折的泰晤士河口内,英国海军除了一艘通常充当布景板使用的护卫舰之外,就根本没有任何海上作战力量。因此,当中国舰队特遣分舰队的三艘驱逐舰,成功进抵晤士河口的时候,前来截击的居然仅仅是海上警察的几艘小巡逻艇而已。
当看愣了的英国海上巡逻员发现这里的无线电已经被干扰,终于调转船头准备回去报信的时候,同样错愕的还有中国先遣舰队——由于一度把对方当成是开着炸弹汽艇的自杀性恐怖分子,即使对方已经放软了姿态,忙不迭地掉头返回。三艘中国驱逐舰还是照样火力全开,打算把它们炸沉到海底,作为开胃菜。
于是。顶着铺天盖地的密集炮火,两艘英国巡逻小艇艰难的冲向海滩。炮弹如雨一般坠落,巡逻艇就像是汪洋大海里的一夜浮萍,被高耸的水柱冲击得飘来荡去。好在两艘船距离海岸线并不远,水兵来不及收拾桅杆上高高飘扬的米字旗,两位船长便下达了弃船的命令,指挥他们的战舰冲滩搁浅。船上雇用的民船水手和海军部设法调派来的官兵们。好像下饺子一般跳下齐腰深的海水,慌不择路的朝陆地淌过去。
然后,根据事先获得的精确地面坐标。伦敦附近的十六个主要军事基地,除了已经明确表示支持王室正统,拒绝投靠叛乱分子,正处于被围攻状态的两个基地。其余全都承受了大规模的导弹轰击。到处都被炸得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硝烟四起。海滩的绿野上,无数的弹坑星罗棋布,好一个“坑坑相连到天边”!
惠州号的司令塔指挥部里,某位中年舰长兼分舰队司令一直举着望远镜,遥遥打量着近在咫尺的战祸惨状——燃烧的海洋,咆哮的导弹,遮天蔽日的爆炸,翻滚的滔天巨浪。飞腾的烈焰和破碎的残骸……
看到这一幕残酷,恢弘。大气,而又带着暴力与毁灭之美学的场景,实在是让人深有感触、叹息不已。
转过一个视角,在他的望远镜里,依稀可见一座规模不小的造船厂。厂区内的金属路灯和篱笆早已锈迹斑斑,厂房塌陷,吊车倾颓,木质码头损坏了,到处长满了茂密的荒草——在经历了漫长数十年的去工业化之后,麻痹大意的英国人已经自己丢掉了太多的基础产业,似乎觉得只要玩金融就能过日子了。
至于海防导弹阵地和海防炮台……这些浪费钱的多余玩意儿,在泰晤士河口更是根本不见踪影。
所以,当中国远征特遣舰队如泰山压顶而来之际,兵力捉襟见肘、到处混战不休,还有很多军事基地根本没能接管的伦敦“伪政府”,一时间根本无力守护这片海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三艘总吨位加起来还不到一万吨的中国驱逐舰,在自己的首都大门外耀武扬威,用呼啸的导弹在岸上燃起一片片汹涌的火海!
“……舰长!不能再靠近海岸了!”一位海军参谋尉官急匆匆地闯进舱室内,高声报告说,“……这一带的水文条件太复杂了,偏离主航道很容易触礁或搁浅!而且我们也不清楚敌人有没有布置水雷……为什么一定要开到敌人的视线内发射导弹呢?我们完全可以在更远的地方做好这项工作!”
“……不必担心,伦敦附近的空军基地就只有这么几个,先前就遭到了欧盟方面整整一个白天的轰炸,刚才又挨了我们的导弹,早就彻底瘫痪了!而且,他们也未必乐意跟伦敦叛军走到底!”
惠州号的舰长同志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我们不是在打偷袭战,而是在拯救一场反人类反文明的人道主义危机!震慑敌人比保护自己更加重要……而且,凭什么只许十九世纪的英国舰队炮击虎门和大沽,却不能让我们的舰队炮击一回泰晤士河口?传令!前主炮装填弹药,朝岸边发射半个基数!自由射击!”
“……是!”一提起鸦片战争的往事,参谋尉官也是有些激动,立即敬了个军礼,就转身走开了。
在发布完炮击泰晤士河口命令之后,又一直等到了第一声炮击响起,舰长才转身坐回到一张小沙发上,望着手边舱壁上挂着的一副隶书大字,然后终于忍不住伸手抚摸着宣纸,幽幽地叹了口气。
这是在北京**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雕刻着的一段铿锵有力的铭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唉,从1840年到今年。已经多少年过去了?想不到我们的舰队当真有一天能够来到这里,这个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发源地,为昔日的耻辱报仇雪恨……鸦片战争被我们中国人牢记了两个世纪。不知道这场炮击泰晤士河口的战斗,又能被英国人记住多久呢?”感受着甲板上隆隆的炮火声,舰长同志一边低声喃喃自语,一边深吸了一口富含硝烟的空气,从舱壁上摘下通话器,朗声发布了下一道命令:
“……第一轮半个基数的炮弹发射完毕之后,就换上宣传弹。把昨晚赶制的传单都打到岸上去!”
————————————————————
同一天傍晚,苏格兰第一大城市,格拉斯哥。市政厅大楼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极地开发事务部兼魔法部长,忠诚而又可敬的戴维.波特大臣,刚刚结束了跟国王陛下的视频通讯,又发了好一会儿的呆。这才精神恍惚地从一间密室里走了出来。
“……临时政府内阁首相?阁员暂时只有我自己?哦!我的上帝!这完全不符合任何一条法律!”
——虽然在激进派叛乱分子的一再逼迫下。常年沦为花瓶木偶的英格兰王室终于下定了决心,鉴于英王查理一世和法国君王路易十六被砍头处境的悲凉处境,英国王室坚持决定不能让步,唯有战斗到底。
但问题是,绝大部分王室成员虽是安然无恙,可如今早已不是中世纪,西方各国君主全都沦为花瓶木偶好多年了,平时唯一的正式工作就是出席典礼。根本没有实际执政或掌兵的经验与能力。
而若是把全权委托给苏格兰政府,又有可能进一步挑拨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矛盾。瓦解联合王国体制——虽然这个联合王国体制如今就已经是危在旦夕了,但如果局势演变成苏格兰政府组织军队经过长期激战最终征服英格兰,那么由此导致的英格兰民族主义情绪大爆发,就会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不可收拾。
于是,作为目前唯一一名尚未失陷在伦敦的内阁大臣,待在格拉斯哥的戴维.波特先生因祸得福,被任命为临时内阁首相,临危受命在格拉斯哥组织一个临时政府,直到这场内乱结束为止。
但接下来没过多久,在跟一群欧盟各国特使进行了初步的交涉之后,他就再也感觉不到一丝一毫升官的喜悦,只感到对未来时局的忧虑,对各个贪婪“盟国”的怒火,以及一股难以抑制的酸楚和失落。
“……法国人、爱尔兰人、德国人,他们简直是想要把联合王国当成战利品处置啊!”
结束了又一轮秘密会谈之后,戴维.波特大臣一边苦恼地揉着头皮,一边对他的常务次官哈利.戈登诉苦,“……竟然要在不列颠进行永久性驻军!还要分区占领我们的首都伦敦!再加上废止英镑,改用欧元,冻结海外资产,赔偿军费和侨民损失,由欧盟监督新政府的建立……我们到底是战败国还是殖民地啊?自从光荣革命结束以来,我们已经有三个多世纪的时光,不曾看到外国入侵者的军靴踏上英格兰的土地了!”
“……有什么办法呢?自从光荣革命结束以来,我们也已经有三个多世纪未曾被叛贼占据首都了,阁下!”哈利.戈登常务次官无奈地苦笑着,耸了耸肩,“……在我看来,只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平息内乱,即使是付出最高昂的代价,从理论上来说都是值得的!否则的话,一旦这场乱子的时间拖延得太久,我们的那位国王陛下或许依然是整个英联邦的元首,但您的临时政府可就要变成流亡政府了!”
“……流亡政府?这怎么可能?如今国际上对‘纳尔逊骑士团’是一边倒的讨伐叫骂,各**队也都已经登陆不列颠,对他们进行围攻——虽然对咱们也是狮子大开口,但至少基本立场已经是没法转变了。”
戴维.波特临时首相不可置信地眨了眨眼睛,“……而且,叛乱者的力量也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强大,如今眼看着就连伦敦都要被欧盟军队攻破了,这帮叛逆怎么可能还有办法打到格拉斯哥市来?”
“……我当然不是担心纳尔逊骑士团还有吞并联合王国其它部分的实力。在各国联手围剿之下,他们就是守住现有的地盘都几乎不可能!而是担心战乱一旦长期持续下去,苏格兰就有可能会趁机彻底独立。接下来还有威尔士,北爱尔兰则同样难保……那么我们脚下的格拉斯哥自然也就变成了外国城市!”
哈利.戈登常务次官语调尖锐地指出了某种残酷的可怕前景,“……如果直到那个联合王国分崩离析的时候,英格兰的叛乱依然没有被平息,那么您的临时政府除了变身为流亡政府之外,还能怎么办呢?
哦,还有一种更加悲观的可能。就是联合王国政府直接关门解散,整个不列颠重新变成中世纪的英格兰王国、苏格兰王国、威尔士王国……可能还要再加上一个北爱尔兰自治领。然后,纳尔逊骑士团就会成为英格兰的统治者。我们则像红色革命时代的沙俄官员一样被押上审判席,或者送进集中营……”
“……别说了,哈利!难道我们就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以最快速度平息叛乱,然后把一切引回正轨吗?”戴维.波特临时首相表情痛苦地揉着太阳穴。“……这么多外**队涌入英国。我看着都发慌!”
“……凭借自己的力量,以最快速度平息叛乱?这话说得倒是挺轻巧!”哈利.戈登不屑地撇了撇嘴,“……临时首相阁下,您的手中现在还有多少武装力量?苏格兰最北方的国内陆军主力被俄国人缴械,朴茨茅斯的国内海军主力被中国人看押,联合王国安保公司的两万雇佣兵造了反,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地方军警如今都宣布局外中立,您连这座市政府大楼的警卫也指挥不了——嗯。如果想办法进行一番游说的话,北爱尔兰当局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千人到两千人。但也绝对没有坦克之类的重装备。
至于英格兰的军警,如今不是加入了叛军,就是陷入了各个大城市的混乱巷战,连通讯都断了。
我们联合王国的海外驻军倒是数量不少,对国王也还算忠诚,但却散布在南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印度洋上,有一部分甚至远在南极洲,把他们运回来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等到一星期之后,伦敦上空早就飘扬着法兰西的三色旗了!而法军指挥官则会被赞誉为新时代的拿破仑大帝!”
“……至少我们还有sas!(英国特别空勤团、英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在海外战场军功卓著。)”
戴维.波特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可以命令他们对纳尔逊骑士团首领进行一次斩首行动!”
“……没错,我们还有sas。”哈利.戈登先是点头表示承认,可是马上又话锋一转。
“……但sas总共只有不到一千人,还有一半以上的兵力布置在海外,一部分陷在了南部混乱地区,如今只有两百多人刚刚接受王室诏令,在爱丁堡完成了集结——纵使这些sas的小伙子们个个都是兰博和007转世,也没法把‘特别空勤团’变成‘特别空勤师’或者‘特别空勤军’。但特种部队的作战从来都离不开情报支援,而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如今全都失去了联系!我们连叛军的总指挥部在哪里都搞不清楚……所以,即使把他们全部扔进近千万人口的伦敦,也会像滴落炉火的水珠一样迅速蒸发殆尽。
说实话,在我看来,以当前的局势来看,他们能够让爱丁堡不至于变成战场,同时保护好王室的安全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哎,如果我们的这位国王陛下再不幸驾崩,然后苏格兰、威尔士、英格兰和北爱尔兰分别拥戴不同的王位继承人,那么不列颠就要上演一场现实版《冰与火之歌》的‘列王之战’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