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城管无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老老王
虽然逃跑的土豪劣绅很多,但倒是没人敢存着武力对抗的心思——实力太悬殊。没人敢找死——即使还有几个心怀不轨的死硬分子,最初还仗着家里藏的两三条枪,几个护院家丁。想要跟这帮“胆大包天的泥腿子赤匪”较量一番。可是出门一看到满街隆隆横行的铁甲车,还有金发碧眼的“西洋赤匪”,这班土鳖们一个个就全都被震住了——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洋人啊!谁敢乱动?动了之后能负得起责任吗?
自从晚清以来,那些红头发绿眼睛的洋人,在中国一向是横着走的头等特权阶级。“挑衅洋人”在中华大地上更是一等一的重罪,轻易就能撸掉一大堆官帽子。不管是再怎么凶悍嗜血的军阀大帅,也不敢轻易对他们有所冒犯。比如当年血洗南京的“辫帅”张勋。就因为在为祸南京的过程中,误杀了几个日本商人,而不得不枪毙自己的士兵来赔罪——这还是次一等的东洋人呢。而眼前可是货真价实的西洋鬼子!
上海的小流氓见多识广,不那么怕洋人。但浙江昌化这种乡下地方,对洋人的恐惧程度就要高得多了。
嗯,虽然党国跟赤匪不共戴天。但西洋赤匪毕竟也是洋人。所以……还是先回家看看情况再说!
总而言之。随着昌化县城的突然易帜,全县居民都感到了对世事变幻的彷徨、茫然、迷惑和无所适从。
与此同时,轻易占领了这座小县城的“西洋赤匪”,同样也陷入了对自身前途的一片迷茫之中。
——在歇斯底里地大肆暴走了一番,狠狠碾压蹂躏了一遍视野中能够找到的敌人,充分发泄了这阵子被通缉,被追捕,被枪击。不得不东躲xizàng的憋屈与苦闷之后,对于下一步究竟该何去何从。城管犬牙国际纵队辖下那两千多名武装到牙齿的乌合之众,却统统都是两眼一抹黑,暂时毫无头绪。
没办法,既然是一场发泄式的失控暴走,又哪里会有什么事先做好的计划呢?
于是,在一座刚刚被穿越者们占据的深宅大院里,众人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对着墙上一张高高悬挂的江浙战区地图,狂喷口水各抒己见,开始讨论起了己方下一步的战略决策。
——县zhèngfu早已被坦克炮夷为平地,保安团和精察局的房子又太破,除了征用民宅,真是没别的办法。
至于这座宅院的主人,自然是在坦克的黑洞洞炮口面前,“笑容可掬”地“欢迎”诸位老总下榻,宣称能够招待“西洋红军”实在是让自家“蓬荜生辉”。不仅没敢要一分一厘的房钱,还献上若干美酒、腊肉、咸鱼“犒劳军士”……同时自己赶紧带着全家老小外加仆妇长随,统统都避居到乡下的小庄子里去了。
当然,作为“军纪严明”的红军战士,本着不给我党抹黑的精神,王秋还是塞给了他们一把钞票。
不过,参与这种最高层次讨论的成员,基本上只有几位中国同志。而在昨日作战之中立下大功的俄国狼人们,如今不是喝多了二锅头、伏特加和威士忌,趴在后院的厢房里烂醉如泥;就是一脸亢奋地喷着酒气,继续在镇上东倒西歪地开着坦克“巡逻执勤”,充分享受“酒后醉驾”的快感……这也是镇上居民迄今不敢出门的原因——若是一个不留神,就要被坦克撞上天,玩“七十码”了……
“……咳咳,不管怎么说,昌化县城已经被咱们给打下了,可是粟裕和方志敏的红军还不知在哪里……嗯……按照党史上的一般套路来说……咱们作为红军的下一步任务,应该就是建立革命根据地!”
杨文理教授一边抽着“红塔山”香烟,一边翻着一本泛黄的书籍,对王秋等人如此商量道。
“……建立一个‘浙西北革命根据地’?嗯,感觉似乎有那么点儿意思……”王秋摸了摸下巴,“……可是,一个革命根据地该怎么建立呢?这种筚路蓝缕的事情,咱们似乎都没有经验啊!”
“……这个好办!关于如何团结与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我党有着无数的成熟范例可以遵循……我这里就刚好看到一段红四方面军入川,建立川北革命根据地的官方史料……现在我就给大家念一念……”
杨教授在八仙桌边沿磕了磕烟灰。将手中的泛黄旧书翻到某一页,然后朗声念诵起来:
“……红军新来乍到,要立脚生根。关键在于发动群众。红四方面军决定,抓紧时机,深入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数千名干部、战士组成的无数工作组,不顾连续艰苦转战的疲劳,深入老百姓家里,帮助他们挑水、劈柴。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很快就打破了外地人同本地人、军人同老百姓之间的界限。
红军各部队组成的工作组,分片包干。分兵发动群众,很快就建立起了各级红色政权和群众组织——赤卫队、儿童团、宣传队、俱乐部、洗衣队、缝纫队、运输队、代耕队、耕牛农具合作社等,如雨后唇笋般地建立起来,从县城到乡村。结成了一张纵横交织的巨网。把大多数的贫苦农民团结和组织到了一起。依靠这些组织,红军的粮食、兵员、服装、运输等问题,都较好地得到解决,少数地主武装的叛乱活动,也及时被粉碎……”
“……呃……杨教授,你的意思是……让我们跟徐向前的红四方面军学习,也去帮老百姓挑水、劈柴?这个……恐怕有些难办!”王秋同学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吞吞吐吐地说。“……首先,咱们这支队伍的成分。您也是晓得的,基本上都是觉悟很低的雇佣军,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实在是没几个;其次,我们麾下虽然有两千多名士兵,可是会说汉语的只有不到五十个人,而真正的中国人更是连三十个都不到。
更要命的是,即使是穿越者里面的中国人,也不见得有多少人会说浙西方言——这年头的中国可没有推广普通话,之前在上海我就看到过一个福建买办和一个江苏买办彼此无法沟通,最后居然只能用英文交流……放到咱们身上,若是连语言都无法交流,又该如何发动群众?如何建立上述组织?”
“……是啊,在绝大部分的穿越者眼里,这场革命战争就是打怪升级,而不是社区义务劳动……”马彤学姐也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他们来这个时空是为了找刺激和赚大钱,可没有来学雷锋的觉悟!”
“……呃,让一帮连汉语都不会说的外国人,到中国来学雷锋当义工,确实是有些太勉强了……”杨教授沉默了片刻,这才脸色不豫地点了点头,“……既然徐向前同志在四川的经验不太好用,那么参考一下粟裕将军在几年后建立浙西南根据地的经验如何?这个在地理空间上可是要近得多了……”
他将手中的党史研究书籍翻过几页,又开口念道:“……浙西南地区是个贫瘠山区,在地主豪绅阶级残酷盘剥下,群众生活极其困苦,加之连年灾荒,旱灾过后复水灾,农村经济濒于破产。广大贫苦农民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面对这幅惨景,同志们提出了“打土豪,开仓济贫,帮助群众战胜夏荒”的行动口号。这个口号反映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迫切要求,博得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坚决支持。
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军如鱼得水,很快就打开了局面……部队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首先将国民党的区、乡土杂牌武装给消灭掉。那些基层官吏和土豪劣绅,顿时闻风丧胆,四处逃散。逃散不及而被红军捕获的,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于罪恶多、民愤大的,召开群众大会公审,坚决镇压,并没收他们的财产分配给贫苦群众,大快人心。对于那些罪恶较轻、民怨不深的官吏和一般乡绅,则加以精告或教育争取。这样“刚柔并济”,恩威兼施,使反动的区、乡政权,顷刻瓦解,农村的封建势力遭到严重的打击。
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群众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积极投入革命斗争。我军政工干部趁机因势利导,将发动起来的群众组织起来,建立农民协会和赤卫队,以及青年、妇女等革命群众组织。他们在我党的领导下,采取革命措施,建立农村革命秩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红色游击根据地的雏形。这道发自仙霞岭的革命霞光,映得浙西南大地一片火红……”
“……惩戒劣绅。打土豪,分田地?这个主意倒是比学雷锋要强一些……肯定有人乐意当法官……”
对于这种比较激烈的革命场面,王秋倒是稍微有些兴趣。但依然没忘记实施该项策略的最大难点,“……可是,我们对本地民情并不了解,本县劣绅有多少罪孽,到底该打倒谁,我们眼下都一无所知……如果胡乱打倒了某个名望的好人,那么反倒会激起骚乱。所以如果要做这事儿。就需要本时空党组织的密切配合……诶?胡总政委呢?怎么从一大早就不见他的人影?”他左顾右盼地发问说。
“……胡总政委正忙着开小会排查叛徒呢!”马彤学姐答道,“……不找出叛徒,咱们如何能够安心?”
“……潜伏在昌化县地下党之中的叛徒已经查出来了。刚刚被我亲手砍了脑袋……”
正所谓“说曹cāo,曹cāo就到”——下一刻,胡德兴总政委就从外面推门走了进来,并且似乎听清楚了他们刚才讨论的话题。“……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惩戒那些民愤最大的土豪劣绅,确实是取悦民众、建立根据地的好办法。可惜从昨天到今天,你们都忘了封锁交通,县城里那些民愤最大的土豪劣绅,早就已经携家带口地跑到了乡下……就是现在想要去追,估计也已经太晚了……”
——很显然,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贸然离开县城。去陌生的乡下攻打庄园,绝对不是一个聪明的主意。
于是。会场上的众人一时间全都泄了气,久久地沉默无语……直到王秋突然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我觉得,我们之前似乎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大家有没有想过,红军为什么要建立根据地?”
王秋同学如此发问道,然后没等其他人回答,就自顾自地竖起了两根手指,“……这一是为了筹集粮食、布匹和生活物资;二是为了动员老百姓参加红军,一起闹革命——也就是补充人力和物力。”
“……可我们呢?我们一不需要从这些老百姓身上筹集粮食、布匹和生活物资,二不需要在他们中间补充兵员和运输队。我们仅仅是希望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安分守己,不要生事;同时顶多还需要一些机灵的人来给我们当坐探,向我们提供敌情,给我们站岗、放哨、带路……而且这还不是一份长工,只是一份几天时间的短工——只要打探清楚了红十军团的位置,两军会师之后,这帮业余探子就没用了!
既然昌化这地方只是一个暂时的落脚地,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多待,我们又何必为根据地的建设而花功夫呢?别忘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咱们肯砸下去一千万钞票,就找不出几个愿意卖命赚外快的!”
说到这里,王秋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我们红军别的不多,钞票绝对是大大的有!”
—————————————
当天下午,昌化县城的居民们带着忐忑不安、满怀忧虑的心情,被新来的“西洋赤匪”和本县的地下党成员,召集到了原县zhèngfu废墟门前的广场上……然后又惊又喜地收到了一份空前大礼包!
——这伙自称是“国际纵队”,一看就很强悍的“西洋赤匪”,在集会上公开宣布:我们红军是一支有纪律、有节cāo的队伍,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从来不做扰民的事情。昨天在清剿昌化县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中,给乡亲们造成了一定损失,实在是对不起。因此,凡是来参加聚会的民众,人人有奖,每人一律派发十元“压惊费”——当然,发的都是南京zhongyāng银行的票子——而那些在昨日巷战之中,房屋不幸损毁的苦主,以及诸位被坦克撞飞的受害者家属,还有每家每户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的赔偿金可拿。
这笔天文数字的巨款砸下去,在场的老百姓一时间都懵了——这是从哪儿来的活菩萨、冤大头啊!
要知道,这年月兵荒马乱的,死个人就跟死个蚂蚁似的,大家死着死着早就死得习惯了。即使在战场上阵亡的士兵,抚恤金也未必能发到十元。至于在战场上被流弹打死的老百姓,更是只有自认倒霉的份。
没想到在家门口打一仗就有十元钱发……若不是害怕自己被打死,他们都快要期盼着本县天天打仗了!
看到这帮洋鬼子给钱给得如此豪爽,县里许多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社会闲散人员”,就不由得有些心头痒痒,开始缠着那几个“中国人二鬼子翻译官”,询问这支“西洋红军”有没有在昌化县招兵的打算。
而那几个戴着眼镜的“翻译官”则表示,国际纵队暂时没有招兵的计划,但是准备在本地雇佣一些探子打听消息,待遇绝对从优——每天十元的底薪,打探到国民党军队和其它红军的准确情报,还有从一千元到一万元不等的奖励。不过,若是有人胆敢谎报瞒报,甚至勾结国民党反动派的话,那么也绝对会对他们行军法,砍头枪毙没商量……没过多久,初来乍到的国际纵队就招募到了足足两百名“业余情报人员”。
与此同时,那些提心吊胆了一天一夜的昌化县豪门大户,也终于等到破门而入的“赤匪头目”。不过对方却不是来打土豪分浮财的,而是笑容可掬地宣布,“西洋红军”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所以要借着闹革命的机会,在本县强制性“收购”各种古董字画和明清家具,把他们家里藏着的各种拔步床、八仙桌、玉石宝鼎、檀香木屏风、青铜香炉统统扫荡一空……当然,绝对不是白拿,每一家都给了好多钞票。
而且,若是有人不愿意收钞票的话,这支“西洋红军”还贴心地提供“以旧换新”服务——用一套花纹鲜艳、质地轻盈,高端洋气上档次的“高科技”塑料家具,换走他们低端土气没格调的黄花梨古董货……
看着这帮冤大头洋鬼子到处送钱的样子,即便是最反动的土豪劣绅,暂时也熄了跟他们拼死对抗的心思,并且觉得这“洋鬼子赤匪”果然跟“泥腿子赤匪”不同,简直都快要把革命给弄成“天天过节”了!(未完待续……)





城管无敌 四十、打飞机
依靠两百多名“业余情报员”的四处打探,还有对国民党军用无线电报的截收和破译——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密码,在现代的电脑面前简直比玩填字游戏还轻松,更何况王秋他们一早就从军事历史博物馆里闹到了当时的国民党军用密码本——再结合有关的革命战争历史书籍记载,王秋等人花了一天时间,终于基本弄清楚了昌化县附近,浙北、皖南、苏南等地区的国共两军分布位置和战场实况。
——总的来说,就是红十军团打着“北上抗日”的旗号,沿着江西、安徽、浙江的边界线一路流窜,直逼沪宁杭地区。而国民党方面则集结了十几万大军——但大多数都是装备极差、战斗力极弱的地方保安团——追着这支红军偏师的屁股,到处围追堵截,企图把红十军团阻击在江浙精华腹地之外。
事实上,对于身在南昌行营的蒋介石来说,红十军团的这一招奇兵突起,确实是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此刻,离开瑞金西征的中央红军,刚刚撕开国民党的三道封锁线,进抵湖南的湘江流域——但国民党方面其实对此早有预估,在十月份就在新闻报纸上刊登说:“……赣南共匪数月前集中大部,突而进扰石城,势将逼近长汀,被东北两路军向其猛攻,遂窜回瑞金会昌雩都,因匪区早被我军封锁,其粮食与药品器械,完全告绝,又集中匪部,倾巢而出,欲冲过赣南窜湘入川,会合贺龙,再作企图,现据军讯,共匪知难死守老巢。昨啸聚三四万人,纷纷移动,进抵章河云江沿岸一带,以求孤注一掷。”另外还有人提到,赤匪“知大势已去,不可挽救,乃最近下令各地撤兵赣南集中。同时在瑞金中央,召集会议,讨论攻守计划,闻当时朱毛彭等匪首,感于目前形势不良,拟早日西窜入湘。希图另谋出路……”
甚至就连中央红军接下来要走的大致远征路线,和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之后的最终目的地——延安革命根据地,国民党方面也在事先做出了比较准确的推测:“……(赤匪)四面楚歌,为避免全军覆没计,已决定放弃长汀西窜湘桂黔边境,实行向川青等省发展,重辟新匪区……”
也就是说。早在长征开始之前,蒋介石就基本摸透了中央红军的行动路线和最终目的地。足以让他从容地调兵遣将、布置兵力,等待红军自己踏进陷阱,顺便还可以消耗掉一些多余的杂牌军。而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11月21日,蒋介石颁布新一轮作战命令,作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军事部署:“……兹派何健为追剿军总司令,所有北路入湘第六路总指挥薛岳部及周浑元部,统归指挥。并率在湘各部队及民团,追剿西窜朱毛赤匪,务希各部精诚团结歼灭该‘匪’于湘水以东地区。”并“调集各路人马,总共有100个团,40万人。在湘江东岸,广西东北部的全州、灌阳、兴安三县,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口袋阵……”
为此。蒋介石还在南昌行营亲笔写下一封“中正手谕”,空投到湘江前线,激励何健率领湘军戮力死战。
——芸樵兄(何键字)勋鉴:今委兄以大任,勿负党国之重托。党国命运在此一役,望全力督剿。并录古诗一首相勉: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显然,沿着已经被敌人摸透的进军路线,在敌人预先选定的战场上,跟绝对优势数量的敌军硬拼死磕,而敌方统帅又是反.共最死硬的何健……红军在湘江之战当中的惨烈牺牲,似乎是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然而,就在国民党反动派精心安排部署,集结了多个重兵集团,设下了天罗地网,磨刀霍霍地准备在湘江战场上彻底毁灭中央红军的时候,东北方向的江浙地区却突然告急。
——就在湘江战役酝酿的前夕,红军抗日先遣队(即红十军团)第19师、第20师突然攻入浙江的开化、遂安、衢县、常山一带,切断了重要的浙赣铁路,给江浙地区带来了巨大恐慌。
于是,蒋介石只得从江西玉山急调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赶往浙赣边境堵防红十军团。
但粟裕和寻淮洲带领红19师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一路征战,渡过新安江,穿越杭(州)淳(安)公路,出其不意地回师浙西,成功甩掉了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随即还跟沿途的浙江保安团打了大小十余仗,歼敌二百五十余人——早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浙江兵就以懦弱不堪战而著称,如今挡在红军面前的,又尽是些拿着鸟铳和抬枪,连土匪都打不过的地方保安团,基本上是听到枪响就散——因此,红军不仅在浙江战场上连续取得胜利,并且还进一步向沪宁杭这片全中国最富庶的精华地区挺进……
沪宁杭所在的长江三角洲,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财赋重地,也是蒋介石赖以统领全中国的核心根基,根本容不得半点闪失——为此,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搁下湘江战场上的中央红军,一边在江浙地区仓促搜罗兵马,准备先消灭掉犹如芒刺在背的红十军团,一边电令国民党各县长:“……督率团队,固守待援,万一守御力尽,则与城共亡”,否则“失陷城镇,糜烂地方,则军法俱在,决不姑宽”!
所以,当王秋等人赶到昌化,并且被当地保安团和警察围攻的时候,皖南浙北地区已是重兵云集——为了京畿重地的安全,蒋介石一口气调集了战场附近所有能抽调的部队,包括国民党浙江保安纵队、补充第1旅、第9师、第4师、第78师468团,外加一些连番号都没有的杂牌武装,由浙江保安处长俞济时担任最高指挥官,加紧堵截追剿仅有一万人的红十军团,以确保省城杭州的安全。
然而,国民党参与围剿的兵力虽多,战斗力却十分堪忧——蒋介石嫡系的精兵强将,总共也就五十万左右。如今不是在湘江战场狙击中央红军,就是在中央苏区“清剿残匪”,还有一部分要放在首都担任戍卫部队,不能轻动。在作为大后方的江浙地区,守备兵力十分空虚……所以,俞济时麾下虽然有合计二十个团,“号称”二十万人。但至少有一半的兵额被吃了空饷,那些保安团也普遍是几个人才能当一个人用。
不过,在这些以废柴豆腐渣为主的围剿部队之中,也有那么几根硬骨头——比如补充1旅王耀武部。
“……最新的情报已经打探出来了!粟裕和寻淮洲率领的红19师,一直在沿着浙皖两省的边界线走钢丝,如今刚刚从皖南方向踏进昌化县边缘。但追剿他们的国民党军队。倒是先一步抵达了昌化县的腹地。”
在仔细监听了红军与国民党军的无线电报,并且结合本地探子收集到的传闻流言之后,王秋一边用棍子在作战地图上比比划划,一边如此总结说,“……其中对我们威胁最大的,要数补充第1旅王耀武部。”
“……补充第1旅?好逊的名字,听着就像是杂牌部队的模样……”马彤小声嘀咕说。
“……这你可就猜错了。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虽然挂着个‘补充’的头衔。其实并不属于二流杂牌军,它是在1933年冬由国民党中央保安编练处的3个补充团改编。统一装备进口的德**械,官兵的素质也高,军官多是军校毕业,士兵多是北方人,战斗力并不弱。呃,这支部队在未来还会有一个更出名的番号——整编74师!就是孟良崮战役之中,被张灵甫打到全灭的那支部队……”王秋放下小木棍。起身解释说。
“……呃,就是那个‘打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哦,我想起来了……”
马彤这才恍然大悟,“……大名鼎鼎的国民党五大王牌师之一啊!可指挥官为啥不是张灵甫?”
“……咳咳,张灵甫的辈分太低,现在还没有被提拔起来。眼下指挥这支部队的人。是张灵甫的老上司王耀武——顺便说一句,在孟良崮战役的时候,王耀武也依然是张灵甫的上司……”
1...293294295296297...3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