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无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老老王
同样的道理,由于美英两国在南支那的常年强势,即使成功收复了上海,日本方面也很难在这里谋求更多的好处。既然如此,日本海军又为何要牺牲自己的力量,为美英两国的利益和威严而战斗呢?
没想到,正当日本海军还在磨磨蹭蹭的时候,日本陆军却已经在南京政府内部开拓出了这样一番场面!
此情此景吗,实在是让一向自高自傲的大日本帝国海军上下,深深地感到了羞耻和郁闷。
第三,在先前这帮“南支那共产军”和“赤色国际纵队”进军上海之际,日本海军在那边的驻留部队被揍得灰头土脸,大败亏输,甚至到现在都还没弄清楚究竟是为什么垮掉的……之后,联合舰队司令部仓促召集日本驻华舰队残部,对上海发动的一系列零星骚扰和报复。也没能在这股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强悍共产军面前讨得什么便宜,除了在上海沿岸炸了些芦苇和烂泥之外,就是在吴淞口又沉了三艘炮艇。
在这种情况下,让陆军在南中国大打出手,感觉似乎是在给hold不住的海军救场——真是丢脸啊!
当然,对于扩张版图、侵吞支那这一帝国核心战略,日本海军也是绝对不存在任何异议的。
——从长期目标来说。成为能够争霸世界的一等强国,是整个日本帝国上下多少年以来的一贯梦想。
但问题是,一个能够在世界牌局下注的大庄家,必须有着广袤的疆土和众多的人口,这是成为大国必须的物资基础。偏偏日本只是个狭小的岛国,资源十分匮乏。更要命的是。伴随日本“文明开化”而出现的人口爆炸性增长,更加深了这个国家的社会压力。光是在本州、四国、九州和北海道就有足足八千万人拥挤在一起,脆弱的经济根本无法承担每年增加的约一百万人口,跟日本的“大国梦”产生了尖锐矛盾。
要解决这一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开疆拓土、扩大版图。环视身边的东亚大陆,日本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答案不言自明——当然是只有从中国身上割肉了!谁叫好地方都被这个大块头给占了呢?
确实,在那个时代。对外殖民扩张确实是日本振兴国势的唯一办法,换句话说,那个时候你不殖民别人,别人就要殖民你,弱肉强食天经地义。更何况,在信奉拳头就是真理的帝国主义列强面前,身为小国却想要玩什么“和平崛起”,什么“民族自决”。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那简直就是脑袋被猪撞了!
从短期目标来说,日本帝国的体制问题,也就是官僚权贵的高度专权和对底层百姓的极度压榨,迫使它不得不频繁地发动对外战争,来缓解内部矛盾。从而在整个国家层面上,形成了一种类似打劫团伙的体系——统治者有如打劫集团的黑老大。负责制定打劫计划并指挥行动;皇军就是打手和小喽啰,专职挥刀子流血卖命;老百姓就如同小喽啰的家人,平时累死累活卖命养家,战时欢送打劫犯出门;打劫成功后。黑老大分大头,小喽啰分小头,小喽啰的家人们则欢天喜地恭迎打劫犯得胜回朝,顺便改善一下生活……
这就是日本帝国为何频繁发动对外战争,而且在割地赔款方面开口特别凶的缘故——家里的穷光蛋们等着战利品下锅呢!打了胜仗之后若是不能立马拿东西回家,全家老小就要气得拿着擀面杖打人了!
所以,倒霉的中国人就这样成为了日本帝国的长期打劫对象,从早到晚不停地挨刀子,连个停顿的空隙都没有,被宰得痛不欲生,最后硬生生地逼出了全民反日思想。同样的道理,生性就没有太多的反抗精神,在太平洋战争时期还一度把日本人看做救星的菲律宾人,同样被日本占领军无休止的压榨和劫掠给逼出了几十万游击队。而爆发在菲律宾首都的“马尼拉大屠杀”,也是仅次于“南京大屠杀”的日军暴行之一。
当然,对于外国人的痛苦和仇恨,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人自然是不屑一顾的。但问题是,即使是从国外敲诈回来了那么多的资源,由于日本的分配制度极端不合理,战争红利被权贵财阀尽数垄断,以及巨大的军费开支的缘故,日本当局还是无力也无意推行平民福利制度,更无法很好地缓和国内矛盾。
相反,由于对外侵略战争的节节胜利,大批朝鲜、中国奴工进入日本工业体系,日本无产阶级的收入反倒是一直在下降,失业率也进一步上升。而从满洲掠夺而来的大量廉价粮食,还冲垮了本国粮食市场,进一步导致了日本农民的大面积破产……也就是说,皇军的胜仗打得越多,日本老百姓的生计反而越艰难!
看到这样荒谬的局面,日本军队中的下级军官越来越义愤填膺,觉得自己在前线流血卖命打仗,家人在乡下卖儿卖女缴税,结果却是肥了一帮腐朽财阀。于是骚动不断,刺杀频繁。让政府和军队的首脑一筹莫展——正如同蒋介石无论再怎么搞白色恐怖,只要诱发革命的社会基础还在,中国的革命者都杀不完的道理一样。不管日本陆海军的纪律有多么严,只要日本国内的尖锐社会矛盾一直得不到缓解,政府和军部就没法管住那些充满理想、热衷于消灭贫困和清洗腐朽财阀的青年军官,更无法平息士兵心中的冲天怨气。
总而言之。如果不能摆脱现在这种僵局,日本似乎就只能坐视一场大革命来消灭旧秩序。
偏偏日本社会的残余封建制度是如此的顽固,以至于到了“搬张凳子都要死人”的地步,每一个村庄,每一条街町,甚至每一座商店。都是有着各自的封建领主在控制或者插手,潜规则多得根本没法数。
若是想要摆平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既得利益者,逼迫他们配合政府的改革策略,让出一部分自身利益,来安抚底层百姓,避免国内矛盾的激化……这实在是严重高估了某些人的节操,简直可以说是在做梦。
因此。日本当局唯一能够想到的对策,就只有继续发动对外战争,转移内部矛盾……但对外战争也不是那么容易发动的,陆军的参谋军官们固然是气势汹汹地叫嚣着“吞并支那”,政府的高官重臣们却满头冷汗地担心着在一边虎视眈眈的美国和英国。眼下日本有很多必不可少的重要战略资源,比如石油和橡胶,都被卡在山姆大叔和约翰牛手里,而且从日俄战争以来。美国人就一直看日本不顺眼,英日同盟如今也早已破裂,如果被他们群起而攻之,哪怕仅仅是来一个贸易封锁,日本的这点小身板也实在是承受不住啊!
就这样,面对欧美列强的敌视不断加剧,而基层官兵和广大民众还在越来越不安分。骚乱一触即发的局面,日本帝国的当权者实在是左右为难——眼下的日本军政两界,暂时还没有达到二战时期的疯狂程度。
眼下既然趁着红军入沪和汪精卫倒蒋,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破局的机会。日本当局自然怎么也不肯放过。
——在军部的大佬们看来,即使需要为此“稍稍”冒上一点儿风险,也在所不惜……
于是,当在座的重臣们相继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忧虑,顺便讲述了一些皇国激进军人在当前的不安分行为之后,在座的政界元老西园寺公望双手按着手杖,缓缓地表达了他的看法,对此事一锤定音:
“……诸位,关于对军人的政策,实际上我们也有过错。在欧洲列强国家,平时军人有很多事情要干,比如在非洲的深山、印度的偏远地区等,平时也不断发生类似战争的军事冲突。军人一生从事那些军事行动,做了很多工作后,可获得功勋,因此军人活动的舞台和机会并不少……然而像我们这样的国家,国土狭小,没有那么多的殖民地,因此根本没有那么多让军人建立功勋的活动舞台,而近年来裁军的形势日盛,只顾节约经费,这就有点过于压迫军人之嫌了。小孩有小孩的心理,在大人看来好像没必要买那些毫无用处的玩具,但对小孩来说,玩具才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军人和这个道理相同,既然有军人存在,就应该把省察军人的心理作为一项重要事情,稍微等闲视之,便会引以为憾……”
——虽然整段话讲得云里雾里,通篇不乏颠倒黑白、避重就轻之语,但西园寺公望元老真正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还是通过日本人说话时特有的“腹艺”暗示了出来:当前日本国内矛盾之尖锐,已经有如幕末乱世前夕,哪怕仅仅是为了安抚激进派军官的骚乱,日本帝国也有必要打这一仗!打外战总好过闹内乱!
至此,日本帝国应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之邀请,针对工农红军攻入上海,动摇帝国主义东亚殖民统治秩序之事,以“膺惩暴赤,借兵助剿、维护世界公义”之旗号,大举出兵中国的决断,终于在冈田内阁会议上被集体通过。只待明日正式写成奏折,上呈昭和天皇御览,即可开始准备行动。
※※※※※※※※※※※※※※※※※※※
犹如黑天鹅绒一般深沉的夜幕下,陆军大臣林铣十郎心情愉快地告别了同僚,离开了首相官邸,径自走向自己的汽车。半路上,他的私人秘书悄悄靠了过来,“……内阁会议的情况如何,阁下?”
“……计划通过!第三师团、第五师团和第六师团可以开始进行动员,同时准备江苏地图了。”
“……真是一个绝妙的好消息,阁下,这回我们可算是狠狠地踩了海军一头。”秘书兴奋地说。
“……是的,但我之前让你调查的事情怎么样了?就是从南京公使馆那边汇报上来的上海奇闻。”
林铣十郎走到车门边停下,转身看着他的私人秘书,表情显得十分复杂而又纠结的模样,“……驾驶着奇怪巨型机器人的皇国赤色分子,能够释放巨大闪电的特斯拉线圈,还有什么曾经在幕末大显光彩的飞天御剑流?能够依靠人力砍断战舰的斩舰刀?以及那个姓小鸟游的姑娘……真是让人觉得头脑一片混乱啊!”
“……嗨!卑职已经吩咐下去了,但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调查报告。”秘书答道,“……而且……阁下真的相信世上有那种东西存在吗?一刀就能斩掉装甲战舰的剑法奥义?这怎么听都像是发了疯……”
“……谁知道呢?宁可信其有吧!如果我国真有那样的剑术,可就不得了啦!”
林铣十郎耸耸肩,转身钻进了汽车,“……如今这世道,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实在是太多了,光是魔都上海被赤色分子占领这件事本身,就让人觉得像是疯子的呓语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城管无敌 一百零二、进击的日本
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日,那是一个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冬天。
有一群野心勃勃的日本人,用军刀在中国的东海边画了一个大大的圈。
于是,在这一天,伴随着东京方面发布的一则广播,整个东亚大陆迅速陷入了新一轮的风云激荡之中。
“……从不久前发生在上海的悲剧可以看出,犹如瘟疫一般在全世界扩散的赤色分子,已经充分展现出了他们疯狂、残忍、仇富,以及反文明的暴虐本性。在攻入上海之后,这些无法无天的贪婪匪徒,不仅从各国银行劫掠了数以百吨的黄金和白银,给全世界各个文明国家造成了难以统计的损失,还残忍地处决了成千上万的外国人和本国人,其恐怖手段令人发指!对此,日本政府认为,全世界一切有教养的人们,都不应该对这些无视法律的流氓和恶棍抱有任何幻想,而是应该果断地用战舰和军队施加制裁!
请大家注意这样一个事实,目前分布在全世界各国的赤色分子,并不是一些零星的暴民,而是在同一个机构指挥之下的乱党,并且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试图颠覆整个文明世界的国际组织!这个邪恶的组织用一种名为**的可怕魔咒去迷惑那些心智不坚的愚民,唆使他们抛弃道德、背叛自己的国家!
因此,发生在上海的悲剧并非一个孤例,而是这个魔鬼组织企图赤化全球的序幕!如果我们对此反应迟钝,坐视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彻底赤化,甚至在共产国际领导下与苏俄合并成为一个国家,那么这个赤色联盟就会变成一个拥有六亿人口、三千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超级怪物,而红色的海啸也会从东方冲向整个世界——首先是东南亚,然后是印度和中东,接下来甚至还有南美和非洲!很显然,当前分裂严重的欧洲各国。几乎不可能保住它们的海外殖民地,甚至连它们的本国最终也会被红色浪潮所吞噬!
所以,这是一场超越了民族和国界的大决战,为了文明世界的安乐和公理,全世界的文明人都应该联合起来,放下我们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与共产.主义恶魔做斗争!这是一场容不得退让和妥协的较量!
很遗憾的是。根据南京政府目前在战场上的表现,蒋介石已经无能力遏制赤色瘟疫在中国的蔓延。
为了防止这个国家的四万万人口被乱党赤化,为了整个文明世界的秩序与和平,我正义之大日本皇军以东亚及世界之安危为己任,在中国友人汪精卫的热诚邀请之下,即将挥师进入中国。协助中国政府清剿上海之共产军,从赤色恶魔手中拯救中国和亚洲。故而在此希望能够得到欧美友邦的谅解与支持……”
与此同时,第三师团已经从东京登船出发,在联合舰队的掩护之下,向着中国大陆的连云港扑去。
※※※※※※※※※※※※※※※※※※※
另一方面,汪精卫的“借师助剿”、“联日反.共”,和日本军队的入侵。也在中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首先,在得知汪精卫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勾结日寇引狼入室之后,身在南昌行营的蒋介石一时间大惊失色,赶紧发电报命令南京方面用武力解散政府,抓捕汪精卫一系要员,怎奈为时已晚——面对军警的搜捕,汪精卫带着一票亲信直接躲进了日本公使馆。借助“治外法权”让国民党军警干瞪眼。
而坐镇南京的何应钦则是犹犹豫豫、首鼠两端。更重要的是,此人政治态度一向亲日……故而反倒是强行约束了青年军人和蓝衣社成员,防止他们“冒犯友邦”,禁止他们对亲日派和日本外交官采取贸然行动。
一月二十一日,日本关东军撕毁《塘沽停战协定》,越过山海关,进入上次停战之后划出的冀东非武装区。统治该地区的国民党政府官员。实际上早已投靠日本的大汉奸殷汝耕,立即在自己的官署撤下青天白日旗,宣布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名义上是为了反对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工农红军,实际上是把以工业重镇唐山为中心的冀东二十二个县。像伪满洲国一样分裂出来,成为由日本幕后操控的殖民地。
一月二十二日,宋哲元宣布北平、天津两座城市戒严,以应对大股日军的急速迫近。北平、天津各大高校全部停课,一部分学生上街组织爱国游行,另一部分师生开始准备后撤疏散。
一月二十四日,日本第三师团与从华北调来的一部分“天津军”(常驻天津的北支那驻屯军)抵达连云港,驱散少量国民党海军人员之后强行登陆,并且在市区受到一批汉奸带路党的热烈欢迎。
随后,经过数小时激战,日军击败了国民党税警总团的自发抵抗,占据了华东地区最大的海州盐场,从而夺取了蒋介石政权最重要的盐税财源,也给本已摇摇欲坠的蒋家王朝,又狠狠地推上了一把。
同日,上海苏维埃政府再次发布《告全国人民反帝抗日宣言》,号召全国人民踊跃抗日、救亡图存。
一月二十六日,吴淞口“剿匪”战场附近,国民党海军司令陈绍宽在一次交涉会议中被日本海军方面诱捕,长江上的国民党海军舰队陷入混乱,美英驻华舰队与日本轻型浅水舰艇发生小规模武力冲突。
至此,各国舰队暂时均无心跟上海红军纠缠,纷纷撤出战场,第二次吴淞口炮战宣告结束。
同日,江西红军成功收复广昌,歼敌三个团,取得巨大胜利,将国民党军队基本逐出原中央苏区。
一月二十七日,因为外交部被汪精卫一系人马控制,蒋介石只得在南昌直接发出电报,谴责日军“妄动”,声称汪精卫“越权”,向美英列强乞求国际干涉和财政支持,但未能获得欧美各国的任何正面回应。
同日,长江上的日本炮艇强行登陆南通码头。夺取国民党海军鱼雷艇两艘,岸上守军几乎一哄而散。
一月二十八日,日军派遣密使拜访北平军阀宋哲元,再次提出由他领头主导“华北特殊化”运动,并且许诺以高官厚禄和大片“独立防区”——即私人地盘,但依然遭到宋哲元的婉言拒绝。
同日,由于得到了数艘先进炮艇的支援。国民党太湖分舰队被红军歼灭,红十军团对湖州发起攻击。
一月二十九日,日军先遣队进入徐州,国民党驻军一个师在南京国防部“不准抵抗”的命令下,放弃城防工事不战而逃,而当地政府则在汉奸的劝诱下。打出了“中日亲善”的旗号,与日寇展开密切合作。
至此,徐州这座中国华东地区的铁路枢纽被日军控制,南京国民政府进一步陷入瘫痪和瓦解状态。
同日,阎锡山在山西太原发表抗日宣言,声称绝不与汪精卫一干祸国汉奸同流合污。而山东的韩复渠发现自己正处于南北两股日军的夹击之下,不敢反应过于激烈。只是命令军队加强戒备,随时准备应战。
一月三十日,日军第五、第六师团和一部分海军陆战队乘船抵达连云港,开始登陆和卸货。
同日,英国和美国终于对中日冲突问题发表了外交声明,首先称赞了日本“协助邻国清剿赤色分子,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之举”,但随后又谴责日军未经国际协调磋商。就在中国“擅自行动”,违反了之前的一系列协议和共识,也不利于东亚的和平与稳定。要求日军立即停止一切在华行动,等待国际协商。
对此,日本外交部淡淡地表示“遗憾”,日本军部则依然我行我素,丝毫未加理会。
而欧美的对日谴责也仅限于口头。纯属虚应故事,不要说军事制裁,就连贸易封锁都不曾有。
坐困南昌的蒋介石却欣喜若狂,视之为救命稻草。但即使有了这一剂强心针。他依然不敢号召全国发起抗日,只是不断向香港方面请求更多的贷款和财政援助,最后总算是勉强获得了区区一百五十万港元。
此时,由于何应钦的摇摆和汪精卫的背叛,蒋介石对南京国民政府已经基本失控,开始考虑另立中央。
一月三十一日,“天津军之暴走”开始——鉴于北平的宋哲元一直油盐不进,死活不肯彻底卖身投靠日本,又看着同僚们在南边的江苏省建功立业、屡战屡胜,“天津军”的日本参谋军官们不由得大为眼红,索性又一次发扬了“下克上”传统,背着上司田代皖一郎中将,违反东京军部的命令,在天津挑起军事冲突。
于是,被逼到绝路的宋哲元,被迫在北平司令部发表通电,正式宣布起兵应战,华北抗战就此爆发。
同日,英国远东舰队从新加坡锚地横跨南中国海,抵达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与先期抵达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会师。次日,以越南为基地的法国远东舰队也抵达了马尼拉,从而正式组成三国联合干涉军。
二月一日,英国、法国和美国再次发表联合声明,要求日军停止一切在华行动,等待国际协商。
鉴于这一局势突变,也是摄于三国联合舰队的强大实力,日本联合舰队不得不放弃了对宁波和舟山的登陆作战计划,转而以保卫本土优先,掉头南下台湾海峡,准备与马尼拉的三国联合舰队展开对峙。
得知“天津军”贸然挑起华北战事,从一开始就在努力集中兵力,尽量避免同时搞出两个战场的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顿时不由得大为恼怒,随即连夜制订“北支那事态不扩大原则”,要求华北前线火速停战。
二月二日,宋哲元在南苑和通州击退了日军的几次试探性攻击,自认为已经稳住了局势,暂时粉碎了日军的野心,便在北平得意洋洋地展示战利品,并且发表演说:“……我军前线官兵,当此大敌当前,一发千钧的刹那间,自然而然的把我们数十年来所谓的‘匹夫不可夺其志’,‘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的民族精神,和最近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战而亡不愿束手以待毙’的军人决心尽量发挥……倭寇只凭其横暴,欲征服我中华民族,是不可能的……请看这几日来的前线战况,我们就可以有自信了。”
在现场听演讲的北平各所高校学生顿时欢呼雀跃,齐声高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对此,阎锡山在山西发出贺电,并表示声援。但晋军并无实际出兵行动,只是在分割河北与山西两省的太行山各处隘口抢修工事、增兵布防,同时资助宋哲元五万元军费,可惜直至北平失陷也没把款子送到。
二月三日,为了避免擦枪走火,日本外交特使乘坐一架水上飞机赶到马尼拉。与英法美三国特使举行紧急外交会议,就当前中国事态进行磋商,再次提议组建国际干涉团体,接管中国政府的一切权利——这个过于冒进并且暗藏祸心的建议自然是被否决了,但欧美列强同样也没有为中国之独立自由而战的念头。
于是,在一番互相指责和逐步磨合之后,马尼拉会议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同日。结束了遵义会议的中央红军在击溃了北方的川军之后,为筹集粮饷掉头南进,进逼贵阳城下,黔军的大烟鬼“双枪兵”一触即溃,贵州军阀王家烈四处求援无果,不得不仓皇出逃。
另外,驻守湘西的薛岳所部中央军再次因欠饷而哗变,并且又与何健的湘军发生了冲突。暂时完全失去了战斗力,贵州的中央红军和湘西的红军贺龙部顿时感到压力大减。
二月四日,尽管东京的参谋本部制订了“北支那事态不扩大原则”,但急于立功的华北前线各部日军根本置之不理。继天津的北支那驻屯军之后,刚刚控制了冀东的关东军也开始大规模加入战局,对北平和天津发起多路攻击。仓促应战、孤立无援的宋哲元很快陷入绝境,各个交通要地相继陷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