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无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老老王
但问题是,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争的失败,相当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在失落和迷茫之余,便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顽固不化变成了妄自菲薄,甚至高举劣根性大旗,把中国人批的体无完肤:外国什么都是好的,中国什么都是差的!一味地自我矮化、自我否定,到最后居然认为中国人用汉字都是一种原罪,必须废除汉字改用拉丁字母!以至于逐渐形成了这么一个别扭的概念——逆向种族主义!
此时此刻,在东亚地区的思想文化界,就活跃着这样两股性质截然相反,但却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势力——日本的极右翼军国主义势力和中国的公知精英卖国势力。
一个是极端的自高自大和自满自傲,一切的思想和认知,都是以“自己的民族最为优秀,军队最为强大,理应征服和拥有这个世界”为中心,行事做派方式极端暴烈,但处处为己,最终目的是为自己的民族开拓和占据无限广大的生存空间,使整个世界最终归于自己的旗帜下……有点类似于抖s施暴狂。
另一个是极端的自卑、自嘲和自我否定,充满了根深蒂固的自虐主义精神,其一切言行的思想中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自我否定!地球上任何其他的民族和国家,在他们的眼里都比自己的民族更强,他们可以为任何外国人或外族人的马首是瞻,不断地更换不同的外国主子,唯独深深憎恶着自己的祖国同胞,最终目的是使自己的民族和文化逐步虚无化,直至从精神甚至肉体上彻底消亡……这种思想发展到最后,甚至开始吹嘘乌干达比中国注重教育,索马里比中国繁荣富强——基本上已经变成抖m受虐狂了。
——前者忙着把全体日本人教育成抖s去欺负人,后者则努力想把全体中国人改造成抖m以受虐为乐。
因此,自从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干涉中国红色革命以来,中国各地很多最见不得国家富强的右派文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三天两头地在报纸上大放厥词,畅谈未来形势,预测工农红军在列强围攻之下的败亡时间和惨淡下场,憧憬着中国大地在洋人统治下的美好前景……谁知结局却跟他们的预测截然相反!
所以,工农红军在遇到这种极端崇洋媚外的反动文人的时候,如果对方识时务乖乖闭嘴也就罢了,说不定还有些优待。若是不识时务,硬要妖言惑众、煽动群众跟红军对抗,那么一般对策都是抓去强制劳动,下牛棚进矿坑从事各类重体力劳动,改造思想和灵魂,使之能够提高阶级觉悟……其中也不乏某些“有骨气”的家伙站出来强烈抗议,而红军方面对他们的解释是:“……你们既然已经读书读到脑子坏了,都忘了自己是中国人了,那么索性就放弃你们的脑子,转型去当体力劳动者吧!”
——当然,除了最极端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之外,这个时代的其它帝国主义列强也是差不多的狂妄自大。
“……还有更离谱的呢!国际联盟秘书长,法国人约瑟?艾冯诺在上周倡议召开国联会议,就调停远东战争和限制核子武器使用的问题进行讨论。此举不但得到了英法等国的支持,并且得到了北平汪精卫政府和武汉蒋介石政府的热烈响应……怎么感觉很像是一群老鼠开会讨论某只猫儿应该如何束手就擒?”
林深河少校翻阅着一张法语报纸,皱眉说道,“……希望这边的党中央不要被国联给忽悠了才好。”
“……这个……就我所知道的情况,应该还没有吧!”胡德兴总政委从文件堆里抬起头来,揉着眼睛说道,“……倒是宋庆龄女士来找我和方志敏同志说了几次,认为使用核武器有伤天和……还试图串联鲁迅先生,一起向我们上书请愿停止使用核武器——幸好我提前就把鲁迅给安抚住了,否则还真有点麻烦。”
“……哦?还有这事?不过倒是很符合国母的作风。”王秋说道,“……但你又是怎么安抚鲁迅的?”
“……很简单,就是答应鲁迅先生,不把他少年之时留学过的仙台列入核打击名单……”胡德兴打了个哈欠,“……反正按照我们跟苏联的初步协议,也得留给他们一个基本完好的不冻港来着……”
城管无敌 一百六十六、我们来自未来(上)
第二天,在上海苏维埃政府的一处会议室内,德军驻华顾问团最高总顾问,曾经的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上将,向金奇娜副主席和方志敏主席转达了日本方面的最新回复。
“……女士们,先生们,日本帝国政府拒绝了你们的谈判要求,认为这样的条件是不可能接受的。”
塞克特上将姿态悠闲地坐在沙发上,一边品尝着卡布奇诺咖啡,一边慢条斯理地说道,“……不得不说,你们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过分了,简直是要把日本从一流强国的宝座打落到三流国家的泥潭!这样的要求既不可能得到日本政府的同意,也不会被欧美文明国家所接受!别忘了,你们是与世界为敌!
而且,你们面临的形势看上去并不妙。欧美各国依然在继续支持日本,全世界的舆论都在声讨你们,斥责你们是破坏世界和平的祸乱之源。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好几家国际组织,都在全世界范围内募捐钱款和物资,并且召集志愿者前往日本组织救援……甚至还有小道消息说,为了安慰正在核爆之中受苦受难的日本人民,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很可能会被颁发给昭和天皇——前提是他能够活到颁奖的时候……”
——金奇娜翻了个白眼:虽然早就知道诺贝尔和平奖经常很离谱,但没想过居然还能离谱到这等程度!
“……居然说我们破坏了和平?”方志敏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他们忘了谁才是侵略者吗?!”
“……这跟侵略者或被侵略者的身份无关,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们。这只跟人性与良心有关。”法肯豪森将军插嘴说,“……不得不说,你们做得实在是太疯狂了,竟然在短短三个月里杀了足足上千万的日本人!上帝啊,在做出这种事情之前,你们难道从来不担心人性的折磨与良心的拷问吗?”
“……人性与良心?呵呵呵,我们只知道日本人攻入了我们的家园。抢走了我们的土地,还要毁灭我们的民族和文明!西方世界却完全不谴责凶手的残暴,只是憎恨着受害者的反抗,真是叫人叹息不已。
尊敬的法肯豪森将军,你难道会天真地以为,我们身处的这个冷酷而又凶残的世界,居然是一个治安环境良好、每个人都彬彬有礼的中产阶级社区吗?我们中国人在挨了那么多次狠揍之后。早已明白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现代战争一旦打响那就是全方位的,所以各种无限制的杀戮和毁灭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拼尽全力,把对方打趴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金奇娜耸了耸肩膀说道,“……核爆的蘑菇云。确实是能够创造出宛如地狱一样的可怕景象,但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科学不需要人性,政治不需要良心,战争也不需要怜悯。我们要杀光每一个敢于欺辱我们的敌人,用最残酷的方式去折磨他们的亲人,用最凶狠的手段彻底毁灭他们的城市,把他们恐惧和痛苦放大到极致。直到超越对我们仇恨,铭刻在他们的灵魂上,让他们世世代代永远不敢再与我们为敌!”
“……这简直是血腥女王的说辞。”塞克特上将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开口说道,“……我不得不承认,金女士,您有着一副最坚硬最冷酷的铁石心肠,我无法从你的身上感受到一丝一毫的怜悯。”
“……谢谢您的夸奖。我们的信条就是绝不怜悯!绝不宽恕!以革命的恐怖对抗反革命的恐怖!”
金奇娜女士对此照单全收。并且毫不介意地露齿一笑,“……在目前的情况下,对敌人的怜悯只会带来动摇,而动摇又会带来怀疑,怀疑会带来背叛,背叛会带来混乱……塞克特将军,在这个残酷而又黑暗的时代。作为革命者,我们只能抛弃不必要的怜悯。
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就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生存哲学和永恒真理。什么含蓄隐忍、温良谦恭都是屎一样的套路。我们这个世界永远是暴力碾压一切!
因此,我们的革命之路,注定由敌人的骸骨铺就,我们的胜利之旗,也必须由敌人的鲜血染成!既然日本军国主义者坚定地认为,战争代表着荣耀。那么我们就要让他们清楚地明白:战争是地狱!”
“……但你们已经把日本列岛变成地狱了!而且刺激得日本军队也打算把中国也同样变成地狱!”
塞克特上将冷静地说,“……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大将刚刚宣布,如果你们继续对日本列岛进行核武器打击,他们就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展开同等的报复行动——说得直白一些,就是要进行报复性屠杀!而在山东、在河北、在满洲,日本军队的占领区内还拥有着数以千万计的人质……”
“……放心,我们会给死难的同胞报仇的!”王秋插进来答道,“……库存的核弹还有很多。”
“……就这样?”塞克特上将的瞳孔猛地一缩,“……这就对得起那些被你们连累而死的中国人了?”
“……没办法,这就是残酷的全面战争,容不得一丝一毫的人情味——唯一能够让更多人质能活下去的方法,就是让敌人知道我们根本不在乎人质!”王秋同学耸了耸肩膀,“……此外,害死他们的是日本入侵者,不是我们!如果直到死在日军屠刀之下的时候,某些人依然对日本军国主义产生不出一丝怨念,反倒还在憎恨我们这些抗日武装给他们惹祸的话。那么我就不得不说:这样的贱骨头根本不配做中国人!”
“……好吧,关于日本人的话题,就先说到这儿。”塞克特上将打了个“暂停”的手势,“……在上海的这些天里,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东西,目睹了各种仿佛神迹的高科技产物。而你们似乎也没有想要保密的意思——那么,就请容我再问一遍:你们到底是什么人?究竟来自哪里?”
王秋和金奇娜交换了一个眼色,随即就由王秋深吸了一口气,尽可能淡定地回答说。
“……既然您已经这么诚心诚意地问了,那么我们也就如实地回答吧——我们来自未来!”
城管无敌 一百六十七、我们来自未来(下)
空荡的牢房里,手握着我的铅笔。
勾勒着我的回忆,写下的不是叹息。
审判我的法庭上,声嘶力竭地演讲。
字里行间是疯狂,透露着我的野望。
人潮拥挤的柏林,回荡着我的声音。
煽动狂热的人心,打破了夜的水晶。
……
铁蹄永向前,即使前方敌万千!
新年永不变,吟唱诗篇:
誓要把帝国延续万年!
我即是正义,绝不怜惜,死在枪下的仇敌。
鲜血的洗礼,练成了钢铁般的军纪。
我作出决意,绝不放弃,即使将战火燃起。
为了战胜你,我永远的宿敌,斯大林。
……
枪口下的巴黎,到处飘扬纳粹旗。
不列颠的夜空里,飞过铁十字战机。
福熙列车上条约签订了,难道战争就会结束了吗?
德意志军队又迈出步伐,要让轻敌的人付出代价。
战机呼啸,我军攻势如潮。
硝烟的味道,死神的清剿,我所到之处遍地哀嚎。
我即是正义,绝不怜惜,死在枪下的仇敌。
鲜血的洗礼,练成了钢铁般的军纪。
我作出决意,绝不放弃,即使将战火燃起。
为了战胜你,我永远的宿敌,斯大林。
……
东欧的雪花,不停落下,是上帝给的惩罚。
前线的浮夸,被迷惑的我无法洞察。
骑士的骏马,纷纷倒下,鲜血染成风景画。
成群的乌鸦,无情地把我推落悬崖。
……
破碎的琉璃,残垣断壁,哀鸿遍地的柏林。
等待着黎明,腓特烈大帝般的奇迹。
满地尸体。生死别离,似乎这些都没有意义。
最后的战役,紧握武器,我偷偷哭泣。
地堡里传来枪声,了结了我的一生。
落下万世疑问,是罪人还是功臣?
……
伴随着这首追忆了希特勒元首生平经历的片尾曲,同时配备了德语和俄语字幕的大型纪录片《苏德战争全景回忆录》放完了最后一个画面。只剩下冗长的演员和摄制组名单,继续在悲怆的歌声中继续翻动。
这貌似跟寻常电影院的散场没有什么不同,但唯一的问题在于,这一幕发生在1935年7月末的盛夏。
因此,当小型电影放映室的天花板灯光被再次点亮,而电影屏幕上也打出了“结束”字样的时候。德军驻华顾问团的诸位将校们,依然显得有些双眼无神、恍恍惚惚,宛如身处于迷梦之中。
而坐在他们身旁的苏联军官和政工人员的脸上,也都充斥着差不多同样的迷惘表情。
——在过去的8个小时里,他们通过各种历史图片、统计图表、地图、各国纪录片和战争电影的片断,还有对后世专家学者与战争当事人的采访,直观地了解着从1941年到1945年之间。这场长达4年的苏德战争——或者按照苏联人的说法:卫国战争——在最初的震惊过去之后,苏德两国的军人们就聚集起了全部的精神,仔细地看着期间每一场重大战役的解说,但依然不时发出几声低沉的惊呼:因为很多人都在影片或资料之中,看到了若干年之后的熟人、上司、部下、同僚,甚至是未来的自己!
尤其是当影片被放映到临近末尾的位置——苏联战士将镰刀锤子红旗插上柏林国会大厦屋顶的时候,德军顾问团的成员固然是将拳头攥紧得青筋暴起,但苏联军官们也一样心情凝重得无法发出任何欢呼。
等到整部影片放映结束之后。由于一时没有中方的接待人员进来说话,德国人和苏联人就用古怪的眼神打量着彼此,然后自发地聚集在放映厅两端,形成两个小圈子,小声地讨论起了这场尚未发生的战争。
——事实上,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已经简直要疯掉了,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常识范围:谁都无法想象到。美国科幻小说里的情节有朝一日居然发生在自己身上,一群未来的中国人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他们拥有无比先进的技术,知道未来历史的走向。并且毫不遮掩地展露了出来……与其被这事的来龙去脉搞得脑筋抽搐,还不如讨论一下熟悉的军事话题比较好——也算是转移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吧!
※※※※※※※※※※※※※※※※※※※※※※※※※※※※※※※
不得不承认,刚刚放映的那一幕幕残酷战争画卷,给德国人和苏联人都带来了精神上的极大折磨。
“……上帝啊!虽然开局比上次好得多,但德意志终究还是又输了,而且输得比上一次还要惨!”
——这是德国人的议论。他们对自己祖国未来的短暂辉煌和惨淡结局而感到悲伤不已。
“……我们终于赢了,可是却死了那么多的人!付出了那么惨重的代价!这样的胜利也太苦涩了!”
——这是苏联人的看法。他们虽然有着胜利者的自豪,但始终对那个惊人的牺牲数字耿耿于怀。
“……斯大林格勒……这个被鲜血和尸臭浸透的名字!上次大战之中,我们在法国的凡尔登损失了四十三万人,让法国人损失了五十多万,就被称作是绞肉机。而在斯大林格勒,仅仅是我们这方就要付出一百五十万人的牺牲,还没算苏联人的……伟大的战争之神啊,你索求血肉祭品的胃口也实在是太大了吧!”
——这是某个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照片中看到了“未来的自己”的德军上校的喃喃自语。
“……列宁格勒……持续872天的围城战……空前的大饥荒……士兵和工人吃掺了锯木屑的黑面包,而普通平民则是连掺了黑面包的锯木屑也吃不到……足足一百五十万苏联军民的死亡……世界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在1941年至1942年间的冬季,当所有雀鸟、老鼠及宠物被生还者吃光后,城内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列宁格勒警察因而组成一个特别师以阻止人类同类相食的情况发生……见鬼,我是不是应该劝说妈妈和娜塔莎尽快从列宁格勒搬家?然后想办法迁移到东边的叶卡捷琳娜堡或塔什干去居住?”
——这是某个恰巧住在列宁格勒的苏联“契卡”成员的颤声低吟。
“……巴巴罗萨计划的最初阶段确实打得不错,战术欺骗工作做得尤其出色。当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团一百多个师全线向东方展开突袭的时候,大多数苏联军事单位都还保持着和平时期的状态。苏联空军的战机都紧密排列在跑道旁,被我国空军的轰炸部队轻易摧毁。红军的部署太疏散而且未经准备,各个苏联军事集团之间往往无法互相联系,而且也缺乏足够的运输工具把分散的部队重新集结起来。虽然红军有非常多的火炮,但很多火炮都没有配备弹药。炮兵部队同样缺乏运输工具而无法迅速部署。虽然红军的坦克单位数量庞大,但却极为缺乏经验和后勤支援,维修保养的水平也非常差劲。部队的准备情况糟糕得令人吃惊。装备妥善率很低。宝贵的坦克部队往往被草率的送上战场,而没有任何燃油、弹药、或人员补给的安排。通常在经过一次作战后坦克便毁坏或报销了……这一切使得苏联人的战线一再被我们突破,在整个1941年下半年,从明斯克、敖德萨、基辅、到塞瓦斯托波尔,一个接一个的城市落入我军的手中。”
“……可惜俄国的土地实在是太广阔了,即使有了机械化部队。像是对付法国和波兰那样的闪电战策略也还是行不通。而莫斯科的动员令终究起到了作用。虽然斯大林愚蠢地把一个个师像核桃一样送到我们的集团军群面前辗得粉碎,每个师平均撑不到一两天,但依然为全面动员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所以我们的犀利攻势在列宁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被制止了,然后就是无法挽救的战局逆转和全线崩溃……”
——这是德军参谋军官在复盘整场苏德战争之后的讨论对话。
“……看来在现代战争之中,进行单个的战役已不足以全歼敌军,必须通过连续性的多次战役打击方能奏效。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在一个战略方向上,选择一定范围的纵深,不作重大停顿地组织多次战役,迫使敌军无法得到休整补充、调整部署和投入预备队。从而最终达成在该方向上全歼敌军战役集团的目的……”
“……但我们根本没有组织那种一环扣一环的超级大会战的经验,这种战术经验并不是任何天才能够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象出来的——要组织、协调、管理上百万人的多个集团军和航空兵,并且实施几百公里纵深突破……在过去似乎谁都没有经历过如此规模的战争!上次大战之中的‘勃鲁西洛夫攻势’倒是投入了那么多的军队,但纵深突破的距离可没有那么远。而我们在跟白卫军打仗的时候,大多数作战投入的兵力也就是师到军这个规模而已。看来我们已经和时代脱节了……”
——这是苏联军队指挥官在讨论苏德战争规模之后的叹息。
他们七嘴八舌地带着各种观点激烈讨论,同时一壶又一壶地喝着茶和咖啡,而香烟也抽了无数根……最后,不管是德国人还是苏联人都沉默了下来。一边用诡异的眼神打量对方,一边回味着整个战争过程。
就在这时,身穿后世解放军礼服的王秋等人,终于姗姗来迟地出现了。
※※※※※※※※※※※※※※※※※※※※※※※※※※※※※※※
“……各位,这就是我们那个历史上的苏德战争——当然,苏联称之为伟大的卫国战争。这是一幅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史诗式宏伟战争画卷,引得无数后人孜孜不倦地研究着这场战争的每一个细节。”
王秋同学手持一个无线麦克风。对众人如此侃侃而谈,而旁边的随行人员则立即将其翻译成俄语和德语,“……但这也是二十世纪最为惨烈、最为血腥的战争,因为这场战争导致了惊人的毁灭和伤亡。不客气地说。你们都是输家!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当然是死无葬身之地,作为战胜国的苏联其实也是得不偿失!”
“……在苏德战场上。虽然德军将领们创造的艺术般的战争指挥才华,被后世广为传颂和尊敬,但这都无法掩盖德意志民族的最后失败!你们将会在东欧战场上伤亡四百万士兵,近千万平民,并且永远地失去整个东普鲁士、半个西普鲁士,还有西里西亚和波美拉尼亚,总计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富饶疆土。超过了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就连剩下的国土也将会一分为二,对峙隔离了半个世纪之后才能恢复统一。
尽管通过日后诸位德国政治家的努力,分裂成东西两部分的德国还能在这个世纪末恢复统一,并且通过促使苏联解体的办法报了一箭之仇,但大国地位还是丢失了,而已经丢失给波兰的国土。同样是再也讨要不回来了——因为生活在上面的德国人都被强制驱逐,未来的东普鲁士将会成为波兰人的家园……
总之,你们德国人起初是为了收复但泽和阿尔萨斯而发动了二战,但结果却是丢失了更多的东西!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些丢失的东西都是无法收回的!而主导欧洲的帝国之梦,最终也被证明是幻想!”
“……但另一方面,对于苏联人来说。虽然取得了这场惨烈战争的最后胜利,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从波兰和东普鲁士夺取了一部分土地,并且主导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中、东欧政治秩序,成为称霸世界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但是,惊人的伤亡数据使得这样的胜利几乎得不偿失——你们将会在这场战争之中牺牲至少两千七百万军民!莫斯科以西完全沦为一片废墟!人口不足的问题直到很多年之后也没能解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