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重生清宫之为敬嫔(清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千芳魏紫
即得康熙宠爱又有母妃疼爱的胤祾三兄弟自然就让太子眼红了。为此太子可暗地不少找茬算计,这也让被蕴纯叮嘱要对太子敬而远之的胤祾心生不满。
胤祾自幼聪慧,被算计找茬,他自然也会反击。
这一来二去便与太子之间的关系越生隔阂。
所以这会见太子不好,他自然也就心里畅快,暗乐幸灾乐祸。
“又没通过。这事儿吵吵闹闹都快两年了吧。”
这事听多了,之前蕴纯还能当笑话听,这会听着就忍不住心里犯愁。
太子一日不大婚,她的胤祦什么时候才能大婚。
“额娘,您怎么啦?”
看出自己额娘听到这消息并不显得高兴胤祾倒疑惑了,不过随即他立即就想起了弟弟胤祦的事。
“额娘可是担心七弟的婚事。”
“可不就。太子毕竟是兄长,又是太子殿下;太子若一直不能大婚,那胤祦他们几个怕是不能越过太子大婚的。当初为了你和四贝勒大婚之事,本宫和常妃不知费了多少心思,还请动了太后娘娘说项,好不容易才说动了皇上。”
“有一不可有二。你和四贝勒是弟弟,越过太子大婚已经是打太子的脸了,太子毕竟是储君,储君的体面总是在顾及的。皇上是决不会让胤祦几个再越过太子大婚的。而且之前能请动太后娘娘是因为四贝勒养在太后娘娘膝下之故。太后娘娘一向听皇上的,这回想再请太后娘娘帮忙怕是不能了。”
“额娘担心啊,太子大婚之事这么一直拖下去,胤祦几个阿哥该怎么办?”
“明年可就又是大选之年了,八阿哥九阿哥也到指婚的年纪,若无意外明年他们俩也该指婚了。这么一直拖可不是回事。额娘也担心继续拖着拖出意外来。”
“罢了。额娘跟你说这些干嘛。”
“都是儿子思虑不周,让额娘您操心了。”
听蕴纯的话胤祾不由愧疚,自己光想着自个儿的事儿光顾着自己心里痛快却忘了七弟大婚的事。额娘为七弟大婚的事已经够操心了,自己还拿办差的事来烦额娘,真是不该。
“胤祦的事儿你不必操心,额娘自然安排。还是说说你的差事。”
“听额娘您这一说,儿子也觉得工部的差事挺好的,额娘您不必为儿子的差事费心。”
胤祾赶忙说道,不想再让蕴纯为他的差事费神。
“你是额娘的孩子,额娘乐意也愿意为你们的事费心。工部虽然相较于其他部们来说是清水衙门,不过这工部的差事却也是顶顶要紧的。你初任差事,马虎不得了,额娘虽知道的不多,但也能说上一二。你有疑惑之处都说来听听,额娘给你出出主意。”
朝廷六部,不管是哪一部职位都是固定的,就跟萝卜似的一个萝卜一个坑,胤祾贸然进工部那些老油条毕竟不会轻易就接受胤祾。况且胤祾年轻,若是那些老油条联合起来排挤胤祾,蕴纯就担心胤祾受不了委屈被排挤出来。
胤祾见蕴纯如此自然也没再推辞说出心中疑惑不解,蕴纯知道的便一一跟他解释。
自知道胤祾要上朝当差后,蕴纯通过宫外娘家了解了六部的一些情况,如此正好能为儿子解惑。
除了差事之外,其他的蕴纯其实说的也不多,更多是叮嘱胤祾不可因办差不顾身体之类的话,至于其他的为人处事只是稍微提一提。为人处事蕴纯虽教导但却只是引导,她并不是想让儿子照她说的做,固定儿子思想和处世方式。
这些需要胤祾自己去摸索,她只需一旁看着,需要指点一二就行。
不过关于儿子身体的事,蕴纯还是打算等儿媳妇三福晋进宫时再叮嘱三福晋。
胤祾和四贝勒去了工部和礼部两上清水衙门,除了太子暗中操作之外,除了太子高兴之外,惠妃也非常高兴。
“哈哈……贵妃的儿子又怎么样,到底比不上本宫的胤禔,只配去工部礼部打杂,哪比得胤禔在兵部的差事重要。”
得到消息到惠妃就一直心情很好,说着嘲讽的话,贬低胤祾。
自懿贵妃进宫以来,将她比得处处不如懿贵妃,如今她的胤禔比懿贵妃的儿子更得皇上重用,她的胤禔可是为她这额娘争气。
等这中惠妃乐够了才继续问。
“前朝还有什么事儿,一并说了。”
“娘娘,接下这事是关太子大婚的事。宗人府和礼部又吵不拢了,太子大婚礼定又推延了……”
“果真。这可真是大好消息。今天可真是个大喜日子。”
于惠妃来说,太子越晚大婚越好,如果能不大婚不娶太妃那就再好不过了。
只要太子一日不大婚一日不娶太子妃,太子就生不出嫡皇孙来了,这于惠妃母子可是天大的好事。
宗人府和礼部这事办得真是太好了,若是能继续这么下去那就更好了。
只要太子一日不大婚,懿贵妃荣妃瑾妃那三个贱/人的儿子就不能大婚,这可真是喜上加喜。
蕴纯能想到这事,惠妃自然也能想到的。
惠妃也有儿子的,自然明白懿贵妃和荣妃瑾妃三人为儿子大婚的事心里多焦急。不过正是因为知道三人心里焦急,惠妃就越不想让三人如意。
然而她也知道,为了三个阿哥大婚之事,三人及三人背后娘家必会暗中使力促使太子尽快大婚。
想到这个,惠妃心里更加笃定。
“若芬,让人给宫外传话……”
惠妃叫心腹嬷嬷低声吩咐她。
等若芬下去安排,惠妃又问若芳。
“之前本宫让你安排永寿宫的事,安排得怎么样了?”
“奴才无能,事情还没安排好,还请娘娘恕罪。”
惠妃一问,若芳立即跪下请罪。
“起来了吧。本宫知道这事不容易,懿贵妃那妖妇手段了得,本宫也没指望你们能这么快就办好。”
知道事情还没有办好,惠妃生气倒是没生气,不过还是觉得有些扫兴。
“那娘娘这事还要继续吗?”
若芳犹豫一会才问。
“当在要继续,本宫说过要出这口气的。”
惠妃瞥了若芳一眼,对她问的话不满。
“事情进行哪了?”
“永寿宫的宫人都是硬茬,奴才们提的好处他们都不为动。”
说这到事,连若芳都忍不住羡慕永寿宫的宫人。懿贵妃娘娘执掌宫权摄六宫事,永寿宫的宫人在宫里走路都带风。而且懿贵妃娘娘在宫里是出了名的宽厚仁慈,永寿宫宫人的日子可比其他宫的宫人好过多了。
“那就多给点好处,本宫就不相信他们能不心动。你不必替本宫省着,那点银钱于本宫根本不算什么。”
“奴才知道。永寿宫的那些奴才虽不为所动,不过咱们的人却是和英贵人接上了。”
“英贵人?”
“不错。就是英贵人。”
惠妃琢磨一会才道:
“英贵人,本宫倒瞧出来那个英贵人是个心大的,她可是盯着嫔位呢。可惜懿贵妃压着她。英贵人许久没有侍寝了吧?”
“奴才让人查过,自二十八年起,这四年里英贵人总共才侍寝不过三回。”
“怎么说都是亲妹妹,懿贵妃这般打压自己的亲妹妹也太心狠了吧。这般心狠,连让本宫都看不下去了。”
“英贵人也是可怜,可怜见的,本宫都替她心疼。”
“娘娘?英贵人那……”
“这事你们做得不错。让人传话,这事本宫应下了。”
“奴才明白。”
因为自己大婚之事再次被推延,下朝后回到毓庆宫心中愤怒的太子又砸了书房,凭索额图如何劝也劝不住。
“殿下息怒……”
“息怒息怒,你只会叫孤息怒,孤让你办的事瞧都办成什么样子了?照这么吵下,孤什么时候才能大婚啊!”
太子因为将三贝勒四贝勒弄到工部礼部的好心情全都因为婚期再次推延而半点不剩。
“殿下,这事奴才原已经和宗人府和礼部尚书议定共同上折子定下您大婚礼定之事,谁能想到左侍达里突然反悔当廷提出异议。”
索额图提起礼部左侍郎达里时那是咬牙切齿。
“达里是谁的人?”
太子第一个想到是达里背后之人,想知道是谁与之作对。
“这达里是明珠的门徒。”
索额图恨恨道。
“又是老大!”
明珠是大贝勒的人,太子第一个就想到大贝勒,顿时恨红了眼。
“明珠那老不死的,既然都回家当闲人了还闲不下来。该死的老不死,实在可恶。”
太子口口声声老不死,只比明珠小一岁的索额图脸上老皮直抽抽,他心里想着明珠是老不死,那老夫岂不也是了。
太子可不知道索额图心中复杂心情,这会太子正猜测着大贝勒和明珠阻挠他大婚的目的,心里恨得很。
太子自己是没办法,他只能逼索额图想办法解释这事。
索额图比谁都想让太子立即大婚。因为他知道,只有太子大婚后尽快生下嫡皇孙,太子的储君之位才能更稳固。只要太子不倒,赫舍里氏才能长久荣耀下去。
太子和索额图在毓庆宫谋划,两人根本不知道,后宫蕴纯和荣妃瑾妃三人也在为了自己儿子大婚之事,谋划推动太子大婚的事。
蕴纯因太子大婚之事而为自己儿子胤祦的事发愁,惠妃也在幸灾乐祸,太子愤怒发愁时,荣妃和瑾妃也得知了前朝太子大婚推延的消息,两人亦是愁眉莫展。
宫中四妃皆是出身满族大姓世族,但论家世族人,当是常妃与瑾妃最强,惠妃因有明珠支持家世也不弱,反倒是四妃之中年纪最长的荣妃家世最弱,再加上年纪大了色衰爱弛,这也是为什么明明荣妃是最早侍候康熙的嫔妃却只封得四妃末位。
不过随着荣妃封四妃这些年,马佳氏一族也发展不错,不少族人入仕,只不过大多都是中下官职,在前朝还说不上话。
瑾妃因恭贵人之事,曾经与郭络罗氏闹翻了。直到后来瑾妃封妃之后,郭络罗氏向瑾妃示好,瑾妃与郭络罗氏一族又恢复了关系。
郭络罗氏在族在朝中力量也不少,尤其是在瑾妃封四妃之后,郭络罗氏一放一直稳健发展,如今在朝上也能说得上话。
不管是荣妃还是瑾妃,为了五阿哥和六阿哥的婚事,都暗中联络宫外娘家族人,暗中发力想催成太子大婚之事。
对于太子大婚之事,与惠妃所想的不同,荣妃和瑾妃可不管什么嫡皇孙皇长孙的事,她现在只想着让儿子早些大婚,早些上朝办差,早些为她们生孙儿孙女。
阿哥长大了只有大婚后能才上朝办差,这可是皇家硬规矩,不大婚就不能上朝办差。当然太子是除外的。太子不过十来岁,康熙已经允许他上朝了。
皇子阿哥们只上朝领了差事手中才能权势,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得到更多的想要的东西更多的好处,才能为母家谋得更多好处。
所以不管是马佳氏还是郭络罗氏,都盼着自己家娘娘出的皇阿哥能早日上朝领差。
除了权势之外,自然还有血脉龙孙。
这在个时代,没有什么比血脉更亲密。自家所出的娘娘生的皇阿哥身上流着自己的血脉,与自家那是天然的亲近。有了血脉的延续才有荣耀的延续。
所以不管是为了权势还是血脉延续,马佳氏一族和郭络罗氏一放收到宫中传出的消息后都暗中操作起来。
不仅是荣妃和瑾妃如此,蕴纯也在为胤祦大婚的事联系宫外娘家让其他暗中推动太子大婚。
前朝后宫都在谋划推动阻止,时间一点点过去,没等到太子婚期确定的圣旨却等来了公主册封指婚的圣旨。
康熙下旨序齿布贵人兆佳氏所生的四公主为三公主,册封十八岁的三公主为和硕端静公主,并指婚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乌梁罕氏噶尔臧,婚期定在十月二十五。同时康熙下旨令宗人府和内务府及礼部操办三公主嫁妆及大婚之事。
自二十九年康熙将养女和硕恭亲王常宁之女序齿为大公主册封为和硕纯禧公主,令公主和亲抚蒙,自此开始了康熙的女儿大清公主和亲抚蒙的命运。
去年康熙三十年,被康熙下旨序齿为二公主的荣妃唯一的女儿,被封为和硕荣宪公主,时年十九岁的和硕荣宪公主被康熙指婚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
当时荣妃可是差点哭瞎了眼睛,即使再心疼女儿荣妃也知道不可能改变康熙的旨意,只能哭送女儿远嫁蒙古。
今年又轮到布贵人的三公主了。
再指到圣旨之后,常妃便与布贵人将三公主接回储秀宫,布贵人就如同去年荣妃一样,双眼都哭肿了。
宜嫔的五公主只比布贵人的三公主小一岁,宜嫔也紧起来了。
不仅是宜嫔,后宫养生公主的嫔妃心里都担心起来,哪怕她们所出的公主还年幼。
三公主婚时转移了不少嫔妃的注意力,转移了对太子婚事的关注。不过这也仅是后宫,公主和亲之事与太子阿哥们关系不大,除非是同母的阿哥。
不过此次三公主大婚之事却是影响到了太子期婚。
因为三公主要在十月出降和亲,宗人府和内务府及礼都先操办起三公主的婚事,却年操办二公主的婚事也是如此。
为此太子可是差点气吐血。
不过就算是太子再气也无用,毕竟公主和亲可是朝廷大事,关系到大清和蒙古的安定平安,康熙对公主和亲之事非常重视,甚至为此暂停对太子期婚的商议。
遇上这事,不只是太子心里不爽,蕴纯和荣妃瑾妃也着急。
再耽搁上一回就该到年底过年了,这太子的婚期还没定,等过了年,太子这婚事可就拖了三年了。
虽然婚期阻挠不断,但七月还是有一消息让太子大为开怀,因为大福晋在七月生下了大贝勒的第四女。
自大福晋怀上太子就在担心,担心大福晋生下皇长孙;为这太子不知在心里诅咒过在福晋生女儿多少回,如今大福晋又生下女儿,太子可是乐坏了。
更让太子兴奋不已的事,十月初太子侧福晋李佳氏生下了太子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太子的第一个儿子,康熙的第一个孙子。
因为生了儿子生了皇长孙,太子心情大好,即使婚期一再拖延也没有阻挡他的好心情。皇长孙的洗三礼,满月礼都大办。
太子高兴了,大贝勒和惠妃母子可就不高兴了。
大贝勒和惠妃母子可是对春风得意的太子羡慕嫉妒恨。
不过太子虽有了儿子却庶子,而不是太子妃生的嫡长孙,这倒是让惠妃母子心里平衡不少。
为此惠妃越发坚定要阻止太子大婚,而大贝勒更是回去后卯足劲要跟大福晋生出个嫡长孙来了。
只是大福晋这可怜苦命的女子,五年连生四女,身子给熬坏了。太医说了,大福晋身子坏了,若是不仔细将养会影响寿命,若是再接着生怕是连命都保不住了,而且大福晋现在这身子恐怕是怀上艰难,就算是怀上怕是也保不住、
这样的结果于盼着嫡长孙的惠妃母子而言简直就是晴在霹雳。
其实生养过两个儿子,怀孕过数次的惠妃知道,大福晋连续生养对身体不好,但是为了嫡孙子惠妃狠心连大福晋的性命都不顾了。
惠妃不顾大福晋的性命,可大贝勒却与惠妃不同,大贝勒对大福晋有感情,不舍大福晋为生子丢了性命。为了大福晋,一心盼着嫡子的大贝勒愣是顶住惠妃的压力,坚持要大福晋先调养身子。
这事引得事宫里嫔妃和几个阿哥的福晋对大福晋是即羡慕又同情。
羡慕她得到大贝勒的爱重,又同情她命不好连生四个女儿。
也不知道是不是皇长孙给太子带来了好运,历经三年,太子大婚礼定之事宗人府和礼部终于议定,全部通过。
康熙下圣旨令钦天监为太子择选婚期吉日。
蕴纯和荣妃瑾妃在太子大婚礼定确定之后,也在康熙那吹了枕头风,终于说动康熙,令钦天监一并为五、六、七三位阿哥择定期婚吉日。
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生儿子的好运气用光了,在太子大婚择选吉日上又横生波澜。





重生清宫之为敬嫔(清穿) 第542章 !
作者有话要说: 换上了!
腊月初, 内务府那将蕴纯十二月的份例送来了。蕴纯是贵妃,如今后宫她的份例最多,除了原本的份例外还有额外的。尤其是现在是十二月年底,额外便比其他月份更多一些。内务府几十个奴才奉来,东西搁着占了差不多半个殿。
除了一些马上要用或是近期要用的东西之外, 其他蕴纯让绿珠记册分类收进库房。
新送来的布匹不少,蕴纯打算挑一些赏给儿媳妇, 让儿媳妇也做几件好衣裳,等过年时穿进宫来即体面,她脸上也有光。
蕴纯翻看了一下新送来布匹, 发现竟然有新进贡的蜀锦。
“怎么就这些布料?蜀锦呢?本宫记得几日前川蜀不是进贡十几的蜀锦的。”
“是不是遮住了,奴才瞧瞧。”
绿珠带着宫人将布匹逐一翻看,确定是没有蜀锦。
“娘娘, 没有蜀锦啊。”
“怎么可能没有?本宫记得有的。”
蕴纯皱起眉头, 她记得不会错的。
“莫不是内务府拿错了,漏掉了没拿过来。”
绿珠想了一下, 又觉得不可能。若是别处还有可能,她家娘娘可是贵妃娘娘, 就是多给内务府那帮奴才几个胆子想来他们也不敢怠慢她家娘娘。
“不管是不是,都派人去问问是怎么回事?若是内务府那还有便取一两匹来了。”
“等等, 叫方长贵去。”
“若是没有,那也要问清楚是怎么回事?”
蜀锦在宫中也属于珍品,每年进贡的数量不多。而且送进宫后,一大半会被送到康熙的私库里去, 留在内务府那的就更少了。这蜀锦也不是后宫嫔妃人人能得的,除了二贵妃和四妃外也只有得宠的嫔妃得能一两匹已经算是莫大的荣宠了。
永寿宫和启祥宫是后宫十二座宫殿中离内务府最近的宫殿,方长贵去内务府不过两刻钟就回来了。
“娘娘。”
方长贵顶着雪花进来了,蕴纯一看方长贵竟是空着手回来了。
“怎么?内务府那没给吗?还是皇上赏给谁了?”
莫不是赏给后宫那几个得宠的庶妃来。
二十八年康熙从江南带来三个庶妃,其中翊坤宫的小王氏和延禧宫的刘氏最为得宠,住天蕴纯宫里的大王氏却圣宠一般;小王氏和刘氏二人至今仍是宫中最得宠的嫔妃。二十九年大选,康熙就选了一个满军旗和四个汉军旗的秀女,满军旗的封了庶妃,住进了承乾宫。余下四个汉旗宫的封了答应常在分到宫各。
因为有了大王氏,二十九年大选蕴纯就没有挑新人住到永寿宫来了。
如今进贡的蜀锦连她这个贵妃娘娘都没有,莫不是康熙都赏给那些得宠的小妖精了不成。
这蜀锦可不是一般的东西,代表着荣宠和体面,若是那些庶妃都得了而她这贵妃娘娘却没有,岂不是叫嫔妃们看她笑话。
更重要今年她想赏给儿媳妇。
“娘娘,奴才问了,今年进贡的蜀锦后宫各宫主子都没有,内务府的管事说了,进贡的蜀锦除了一半送到皇上私库,一小半送到慈宁宫,剩下的蜀锦都送到毓庆宫去了。”
“都送到毓庆宫了?”
蕴纯讶异。
这一半送到康熙私库很正常,好的东西行紧着太后娘娘也很正常,可剩下的全都送到太子的毓庆宫这算怎么回事。
“是的娘娘,都送去毓庆宫了。”
“这事是谁批的,是皇上还是太后娘娘?”
往年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奴才悄悄问了一句,张管事说了,是太子下谕让内务府将蜀锦都送到毓庆宫去的。说是明年太子妃娘娘就要进宫了,这蜀锦留着给太子妃娘娘做衣裳。”
“太子自己要的。给太子妃做衣裳?”
听这话蕴纯顿时气笑了。
“这太子妃是要做少衣服,难道毓庆宫的蜀锦还不够,竟还要把剩下的都拿走。”
太子竟如此霸道,这根本就是不将她和温贵妃放在眼里,不将后宫嫔妃放在眼里。
这进贡的东西原本就是先紧着太子爷了,据她所知进贡的贡品康熙多半会让太子先挑之后康熙自己才挑。
这也就是说,这蜀锦送进宫来内务府那是先送到毓庆宫让太子挑过之后,剩下的才入册供后宫嫔妃们使用的。
太子既然已经挑了,说明毓庆宫那已经有了。既然已经有了竟还不知足,还要将剩下都拿走。怎么,就太子妃做衣服,后宫嫔妃和其他皇子福晋就不做衣服不成。
再说这太子妃,人还没嫁进来呢,这明年能不能嫁进来还两说。
蕴纯这真是气坏了。
“绿珠,你过来了。”
绿珠凑到蕴纯身边,蕴纯低吩咐绿珠。
“这蜀锦的事儿传出去,让后宫嫔妃皇子福晋们都知道这蜀锦太子要去了,免得她们不知道还以为是本宫独占了。”
“奴才明白。”
这锅她可不背,既然太子如此肆无忌惮,那就让他对自己做的事负责。
看着桌上的东西,想着没有了蜀锦该挑些好东西好好补偿她儿媳妇才行,还有胤祾那也该做些新冬衣了。还有西林觉罗氏那也该赏赐安抚,毕竟选秀都快三年了,一直没有大婚,想来西林觉罗家也必是心里忐忑不安,赏赐厚些也好安抚西林觉罗氏安抚西林觉罗氏家。
1...248249250251252...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