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电子重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周硕
一家中国公司向intel供应光刻机,这本身就已经是很离奇的事情了。不过是一些走了狗屎运的家伙而已,真的以为自己能和世界顶级企业平起平坐了?笑话。
别忘了这是1996年,正是美国烈火烹油的年代。作为美国最顶级的高科技企业。intel理论上确实有这个无视规矩的本钱。
主席台上,周硕做完了开幕致辞。接下来主持人便开始请各路领导和代表上台。电子工业部胡老是第一个被请上来的,在场的无疑他是资格最老的一个。省里唐书记虽然级别和他一致。但总没有人家专业对口。
胡老、宋老在台上稍微说了几句话,就自觉的站在了一旁。今天的主角只可能是泛翰集团,是那台还没有出来的0.25微米光刻机。
有这两位做榜样,后来的各位领导们也都自觉的减少了发言的时间。结果十多个领导和代表发言,竟然破天荒的只用了一个起来,这样的现象简直比中国能产光刻机更像是一个奇迹。
“好了,下面请泛翰集团的董事长周硕先生,为我们第一台国产0.25微米光刻机的最后一道工序,进行合闸!”
主持人热捧了几句气氛之后。终于再次将周硕请了出来,让他站在一个红色的按钮前面。
红色的巨大圆形按钮被摆在一张展示台上,周围鲜花锦簇、彩带飞扬,周硕刚刚站定,一片闪光灯和快门的声音响起,简直就要晃瞎了台上众人的眼睛。
在泛翰集团收购尼康光刻机生产线之前,很少有人了解光刻机究竟有什么作用。对于普通人来说,光刻机是什么?高科技电子产品为何是高科技?我们不关心,反正只要到手的东西能用就行了。
但这并不表示国内对光刻机一点也不重视。而是明知道没有希望,自然也就抱持了无所谓的漠然态度。当泛翰集团入主华晶,芯片制程技术直接跨越0.8微米,实现了0.5微米的水平。甚至更进一步,能够小批量的生产0.35微米级别的芯片。
有了这个成绩,国内的报纸、传媒和宣传口。这才有了底气去告诉普通人,这个光刻机。这个0.35微米制程是什么,芯片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咱们自己的东西。宣传起来也有底气不是!对于这种居于世界工业之巅的技术,实在是太能提振中国人的心气了。对于刚刚经历了窝囊的台.海危机,经历了银河号事件的中国人来说,太需要为民族自豪感打上一剂强心针了!
去年开始发力宣传的芯片制程技术,到今年开始科普的光刻机技术。不敢说普通人对这些东西都有所了解,但起码专业人士、业内人士、普通从业者、爱好者,这些和电子技术相关的人群中,泛翰集团的名声已经悄然响亮起来。
像是电脑报、电脑爱好者、计算机应用文摘这些偏实用的报纸杂志,也都花费了大量的版面来报道与泛翰集团相关的新闻。
甚至连正在筹备创刊号的《大众软件》杂志社,都紧急派出了记者,留出大幅版面,就为了报道泛翰集团供应intel光刻机的新闻。
周硕的手已经放在了红色的大按钮上面,当然,这只是一个仪式而已,实际上光刻机的成品早就已经组装完毕。当他按动这个按钮,放置在生产线上的光刻机将被传动机器人移动到检测车间里。
不过人类感情总是要照顾到的,宣传和仪式这些东西说没用,其实确实没有多少意义。但要说有用,也确实是人类社会运行不可缺少的。
“5……4……3……2……1!”
随着缓慢的倒计时结束,周硕用力的按下了手中的红色按钮。在背后的显示屏里,一台充满了科幻色彩的机器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里。
“下面,有请美国intel公司副总裁史蒂夫先生和验收代表团成员,对泛翰集团交付的第一台光刻机进行质量检测!”
中英文双语的欢迎致辞被说了两次,史蒂夫回头看了詹姆斯一眼,点了点头说道:“好了,让我们看看这些中国人有什么值得吹嘘的地方。”
intel的验收团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依次进入了检测车间里。整个光刻机的生产车间都是级别最高的无尘室,在检测车间里当然也不例外。史蒂夫和他的手下穿着全套的无尘服,腰里挎着呼吸机,进行全身除尘之后迈步走了进去。
在车间外面,主席台上的显示屏里,也同时出现了他们的身影。略微有些电子噪音的说话声从音响里传出来,竟然是要实时转播intel的验收过程。
“小周,这样做有些冒险吧?”胡老有些担心的在周硕身边,皱着眉头道:“如果检测的时候有什么问题,这影响可就大了……”
“胡老不用担心,我对我们的产品有信心。”周硕淡淡的笑了笑,自信的看着转播的大屏幕。
屏幕里,intel的验收团队已经开始了工作。看着他们有条不紊的围在光刻机周围,展开各种设备对光刻机进行检测,周硕不由得悄悄攥紧了拳头。
他嘴里说着是不在乎,但怎么可能不担心?哪怕对自家的产品再有信心,紧张总是难免的。
这可是涉及到10亿美元的合同,intel的认可更是振奋国内市场的重大利好,无论如何,周硕不可能等闲视之。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大屏幕里显然各种检测数据正在向史蒂夫手里汇集。他们的防尘服里都装有无线通讯设备,交谈的声音也在源源不断的传出来。
麻友公作为泛翰光学制造的总经理,这个时候是作为甲方的负责人出现在现场的。每当有史蒂夫提出异议的地方,他是要负责进行解释的。
“史蒂夫,我想你应该看看这个数据。”詹姆斯皱着眉头,端着手里的一摞表格走了过来。
“怎么了?”史蒂夫没有太过在意,这毕竟是新一代的设备,一些新的数据和上一代设备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台光刻机的自减振六自由度工件台,多维减振阻尼的非线性解耦控制读数,我想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
詹姆斯将手里的表格交到史蒂夫的手里,指着上面的一行数据说道。自减振工作台是用于承担硅晶圆的主要设备,其平衡稳定性要求非常之高。六自由度就说明它有六个调节平衡的维度,每增加一个维度,机械设备的控制难度都要上升一个级别。
“我看看。”史蒂夫接过表格,皱眉看了起来。自减振六度工作台是光刻机的半个核心技术,对机械制造水平要求非常之高。中国人新学乍练,是否真的能做好这样的设备,他其实心里也早早就打了个问号。
先入为主,往往就是偏见的开始。史蒂夫虽然不是真的有意找茬,但却是在不自觉中就产生了偏见。
这种精细的机械结构,中国人应该是无法掌握的。实际上美国人自己也做过这个技术,但始终没有日本人的设备精度高。但技术原理都是那些东西,同样的设计最终精度却不同,只能说是有某种没有落下文字的窍门被日本人掌握了吧?
“麻先生,你能不能解释一下这个数据的问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的设备比上一代日本尼康的设备,控制读数减少了10%。”
史蒂夫的这句话通过他身上的麦克风传到了外面的音响里,顿时会场上几乎所有人的脸色都阴沉了下来……(未完待续。。)u





电子重生 第四百九十六章 坚持
第四百九十六章坚持
麻友公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不可置信的说道:“这不可能!”
光刻机装配过程中每一步都有质检,系统装配完毕之后还会有子系统自检,直到出厂之前还会有全系统检测。
像这种高精度、高科技的设备,是要把误差从最基本的环节就控制在最小范围的。而且泛翰集团也不可能如此托大,真的等intel的人来做最后的检测。
实际上今天这些过程本应该只是一次表演而已,胡老担心直播检测的过程有风险,周硕怎么可能不知道?但在intel的人检测之前,泛翰光学的工程师早就已经对这台光刻机,进行过最细致、全面的检测。
整个系统完全达到了和intel签署合同的要求,这才是周硕敢直播检测过程的底气。
他也相信,这么严重的事情,下面人绝不敢糊弄自己。既然之前的检测已经说明没有问题,那就断没有让intel的人检测出问题的道理。
这也是为何麻友公如此惊讶,大喊“这不可能”的原因。最后一次检测就是他负责的,更是他监督着手下人一项项得到了详尽的数据。
六度工作台的控制读数是关键数据,之前测得的数值他还记忆犹新,绝不是眼前这个少了10的数据!
“史蒂夫先生,我们的光刻机不可能出现这种问题……”
史蒂夫眼睛一立,瞪道:“这么说,麻先生觉得是我的手下说谎了?”
“不,这……”
麻友公僵住了,他只是一个科学家,最多算半个管理者。处理这种突发事件,肯定不是他的强项。
但他还是坚定的相信,自己生产出来的光刻机,在性能上绝对没有问题!
“我想,这可能是什么误会。或许是检测设备出错,或者是操作过程不规范……”麻友公极力的辩解着。
然而史蒂夫却不这样认为,反而对麻友公的态度非常不满。中国人真是失败不起,明明产品出现问题,却非要从其他地方找原因。
这样想着,原本对麻友公的一些好感也没有了。他不耐烦的说道:“这不可能,测试设备都是经过精确调试的,至于操作规范,我们intel会连这些小事都做不好吗?詹姆斯,你来说说看!”
詹姆斯心中一笑,面上却不露声色,严肃的点头道:“史蒂夫,这是赤果果的污蔑!六度工作台的检测过程有着准确的规范,我当然不可能做出错误的操作。首先六度工作台的检测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硬件检测和软件检测……”
詹姆斯在那里侃侃而谈,显示着自己对六度工作台的了解之深刻。这东西确实是非常精密的机械设备,复杂的电路控制、光感位移测量、瞬时定位补偿,还要涉及到新材料的陶瓷制动器、球面柔性铰链和三组驱动单元。
六度工作平台能够让光刻机工作的时候,将外界传递到晶圆上的震动减少到最小状态。以亚微米级尺寸工作的光刻机,哪怕是人说话的声音,都能使其产生无法接受的误差。
正是依靠六自由度精密定位工作台的作用,才能让光刻机顺利的进行工作。尼康这条生产线使用的技术,甚至能对纳米级的震动进行补偿。但是如果控制系统的效率减少10,那将意味着这台光刻机生产的芯片成品率,将下降至少10,甚至是更多。
仅此一点,就已经相当于判了泛翰光学制造的0。25微米光刻机死刑。
麻友公当然不能让詹姆斯肆无忌惮的攻击自家产品的可靠性,涨红了脸争辩起来。
然而当詹姆斯拿出检测设备,将测量的结果重新调出来,麻友公顿时陷入了无话可说的境地。
产品如果没有问题,测量结果就绝不会出现误差。技术是最现实不过,数据就是最客观的证明。
“怎么,没话说了?”詹姆斯有些沾沾自得,笑道:“你们中国人的产品其实也算不错了,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把生产线运作起来。虽然有些小瑕疵,不过还是值得肯定的嘛!好了,虽然这次检测没有过关,不过还有下一次的机会么!”
詹姆斯竟然拍了拍麻友公的肩膀,笑嘻嘻的安慰起他来。
“周总,怎么办?要不然,我让人安排一下,把领导和媒体们都先送走?”
检测车间外面,厂区的主席台上,东方恪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周硕的身边。他对技术不是太了解,但就像詹姆斯所说,虽然检测出了一些问题,不过找到问题解决了就是。最多耽误一两个星期而已,一两个月都已经耽误了,还在乎这最后一拜吗?
一直站在旁边的胡老闻言,也小声的点头道:“是啊,像这种高科技设备出点意外很正常。不用担心,官面上的问题我来给你解决。”
虽然泛翰集团这次表现的有些掉链子,不过胡老还是决定要维护一下。也许是美国人要求比较高,或者是真的对技术没有掌握到位。不过没关系,只要有进步就可以了。反正中国电子产业已经不会更糟糕,就算成品率低10,对比原来又何尝不是巨大的进步?
只是周硕毕竟还年轻,做事未免有些不牢靠。作为电子工业部的部长,为后辈们遮风挡雨的魄力他还是有的。
“不。”
出乎东方恪和胡老的意料,周硕竟然一口回绝了两人的提议。坚定的摇了摇头,说道:“我相信我们的工程师,既然他们认为光刻机已经达到了合同要签的技术水平,那就绝不会骗我。”
看着东方恪和胡老欲言又止的样子,周硕不为所动,拿出了手机拨通了电话。
检测车间里,麻友公还在努力解释着,然而即使他亲自操作检测设备,也无法得到满意的数据。虽然也怀疑过是设备的问题,但重启自检却没有任何报错的提示。
“肯定是你们的设备有问题!”
麻友公咬牙坚持道:“我要求用我们的设备重新进行检测,我们的产品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不不,既然你怀疑我们的设备有问题,那你怎么确定你们的设备没有问题?”詹姆斯激烈反对道:“我们的设备是经过精心调试过的,不可能出现问题。反而是你们作为甲方,却有在设备上动手脚的动机啊!”
“我们怎么会在设备上动手脚!”麻友公被气的面色通红,喊道:“如果我们的设备也检测出同样的数值,我就把这台光刻机吃下去!”
“好啦好啦,麻先生,我知道你很不甘心。”史蒂夫隔开还想说什么的詹姆斯,平静的说道:“我理解你的不甘心,不过我们是不会使用你们的设备的。而且就算你们的设备检测过了,也无法作为检测的依据。intel只会相信自己的技术,我们两家公司之间还没有那么深厚的信任。”
“好了,既然泛翰集团的光刻机无法达到合同要求,我宣布这次检测就此结束……”
“桥都马代!”
史蒂夫话没说完,突然从检测车间的入口处传来了一句日语!
“嗯?”史蒂夫转头,看向出声的地方。他当然听不懂日语,于是下意识的问道:“什么?”
“le色 wit!”
白石茉莉奈快步走过来,用英语重新说了一遍。当然即使她不说什么,现场的人也都明白她想表达的意思了。
“你是,白石女士吧?”史蒂夫愣了一下,问道:“我记得,你不是尼康光刻机事业部的部长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史蒂夫先生,你好。”白石茉莉奈淡淡的点了点头,说道:“我现在是泛翰光学制造公司的t,负责光刻机生产线的运转工作。”
詹姆斯看到白石茉莉奈,脸色不由得变了一下,竟然有些紧张的向后缩了缩身体。
白石茉莉奈撇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迎上了史蒂夫,满脸严肃的说道:“史蒂夫先生,我想这里或许有些误会。这台光刻机是我全程监制的,不可能出现这种严重的失误。”
“我不是怀疑白石女士,但现在测量读数确实出现了问题……”
“让我重新测试一下,没有问题吧?”
白石茉莉奈看着史蒂夫,她在世界光刻机领域里还是有些地位的。这么多年尼康光刻机事业部部长做下来,怎么也混了一个业界权威的头衔。史蒂夫可以无视声名不显的麻友公,却不会连这点面子也不给白石茉莉奈。
“那好吧,不过必须使用我们的设备。”
“当然。”
白石茉莉奈走到詹姆斯身边,伸出手来:“詹姆斯先生,请把检测设备交给我吧。”
詹姆斯咽了口唾沫,在众人的注视下只好将设备交给了白石茉莉奈。只见她利落的将检测设备和光刻机安装好,然后在检测设备上操作了一番,便按下了检测开始的按钮!




电子重生 第四百九十七章 超载
控制读数是很好测试出来的数据,将检测设备装配在六度工作台上,然后它就会模拟光刻机工作中的震动情况。,根据测到的稳定状况,最后会得出一个非常小的数值。
哪怕是在詹姆斯嘴里“超出”10%的数值,也仍然是以个位数毫秒为单位计算的。
众人紧张的看着白石茉莉奈操作着设备,开始了测试的过程。工作台的震动几乎细不可闻,但所有人都知道检测已经开始。
詹姆斯脚下动了动,但终究还是没有迈出这一步,只是远远的看着光刻机上测试的设备,不知道心里在想着什么。
可是显然,他的内心并不如他所宣称的那样平静。欲言又止的忐忑表情落在其他人的眼里,心下顿时就有了一个判断。
“测试数据出来了!”
白石茉莉奈这句话是用英语说的,但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到外面的厂区主席台音响里,顿时就有人将中文翻译了出来。
原本已经有些沮丧的人群,顿时又紧张了起来。大家手上不知不觉间攥起来拳头,全神贯注的盯着大屏幕,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那小心谨慎的样子,仿佛在担心自己的呼吸,会震动到正在运行的测试设备一样。
“小周,这个人是?”
胡老看着一旁表情淡淡的周硕,疑惑的问道。
“她叫白石茉莉奈,是泛翰光学制造公司的cto,也就是首席技术官。”周硕心里其实也并非那么平静。这毕竟是关系到十亿美元的合同啊!就算是比尔盖茨,或者巴菲特、洛克菲勒。谁敢说不在乎这么大一笔钱?
这不是美钞不如纸的二十年后,而是美帝国主义全球霸权最牢固的1996年。美国人的军费在这个年月。一家能顶全世界其他国家加在一起还有富余。看哪个国家,都有种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的感觉。
美金,正是最坚挺的时候啊!周硕不在乎钱,但在乎这笔钱能够帮他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愿望。
“是个日本人?”
胡老略微一怔,他不是不懂一点日语,白石茉莉奈喊的那句“桥都马代”,他当然懂得是什么意思。但想想却又觉得不可能,周硕是怎么坑了日本人的他可是心里门清。哪有前脚坑了人后脚人家还来帮你兜底的道理?
周硕点了点头,简单的说道:“尼康前光刻机事业部的部长,我们收购了生产线,她就被人扔出来当了替罪羊……”
“哦!”胡老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政治都是共通的,周硕轻轻的点了一下,他也就自行脑补出了这个过程。只是没想到日本人会这么短视,但从逻辑上和理智上倒是相信了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历史上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难道少了?
不过听到白石茉莉奈是尼康的光刻机事业部部长。胡老心里倒是大大松了一口气。不是对国内的技术信不过,只不过毕竟接触生产线的时间太短。他就算心里再怎么自信,也不会狂妄的觉得仅凭两个多月的熟悉,就能在对设备的了解程度上超过了日本人。
何况胡老本身学历够高。而且也有丰富的工业实践知识,知道很多时候工业生产中的窍门是不落文字的。日本人手里留下几门绝活,那也一点都不奇怪。在这方面。国内的底蕴还是太少,说不得要慢慢的追赶积累才行。
既然有白石茉莉奈出手。想来也就不会有问题了。
胡老放下心,总算能够平静的关注起大屏幕里来。
白石茉莉奈这时已经取得了数据。不过她还是把设备从光刻机上取了下来,直接把检测设备上的屏幕读数,递到了史蒂夫的眼皮底下。
“这……”
史蒂夫皱眉看向液晶屏幕上,检测设备读取的控制读数和之前詹姆斯测到的结果截然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在场的大家心里都各自有数。
“詹姆斯先生,我想我需要一个解释!”
史蒂夫不愉的看着詹姆斯,指着屏幕上的控制读数,问道:“为何你之前测试的结果,和白石女士的测试结果不符?”
“我……我想,应该是中国人动了手脚吧?”詹姆斯底气不足的强辩道。
“白石女士是世界知名的光刻机专家,你是要怀疑她的职业操守?”史蒂夫眼睛一立,不满的瞪向詹姆斯。
他自己就是光刻机方面的专家,不然intel也不会让他来接受设备。他和白石茉莉奈在光刻机的行业圈子里都是顶级学霸,当然要互相维护这个层次的声誉。
“这个,她说不定是受了中国人的指使呢?”
“呵呵,史蒂夫先生,好了。”白石茉莉奈阻止了史蒂夫的反驳冲动,淡淡的说道:“我想或许是詹姆斯先生对设备不熟悉造成的吧,这个事情说起来也有可能是误会。”
白石茉莉奈淡淡的看了詹姆斯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六度工作台的检测专业性很强,我之前就发现设备的设置有一些细微的错误。在ove模式下,这套检测设备的出力将会提高10%,以便模拟超载震动下光刻机的纠错能力……”
史蒂夫连忙接过检测设备,经过一番查询,果然发现之前的测试数据是在超载状态下得出来的。
超载状态可以提供超过正常状态的震动测试,以便晶圆厂能够深入掌握光刻机的生产潜力。这种测试光刻机的生产方是不需要的,虽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光刻机会提供一定的性能冗余,但质检测试都是卡着合同要求来的。
毕竟自家只是生产方又不是使用方,并不需要对设备深入了解到这种程度。
1...199200201202203...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