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电子重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周硕
仅此一点增加的成本,就占用了整个gsm网络工程成本的30%。
加里做出他认为的绝杀,信誓旦旦的说道:“经过我们爱立信荷兰公司的专业计算,如果微基站数量少于两万个,即使gsm网络建成,telfort公司的网络质量,也只会是四家运营商中最低的。”
早期gsm网络有很多问题,基站切换、信号覆盖的技术不够成熟。如果基站数量少,重叠区域不够大,很容易会造成网络掉线、串号等问题发生。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加大基站密度,让两个基站之间重叠的信号区域足够大。
加里这一次将军可算是将到了点上,如果泛星公司标书里设置的基站数量小于两万,那恐怕直接就能送他们出局了。即使泛星公司的标书上基站数量也达到了两万个,庞大的物业成本也能让这个工程毫无利润可言——甚至很大可能会造成巨额亏损。
“加里先生有一点说的很对,经过我们泛星公司的计算,认为若想为telfort公司建设一个完整的gsm网络,全荷兰起码要布置两万八千个微基站。”
周硕呵呵笑道:“不过爱立信公司可能不了解我们泛星公司,我们自有专利的两项技术,可以大幅减少微基站的数量。”
“什么技术?”安德鲁好奇的看着周硕,兴致勃勃的问道。
从周硕拿出otn技术开始,安德鲁就觉得泛星公司绝不是尔尔之辈。既然能在光通信领域里比阿尔卡特走的还远,为何在gsm基站技术上,同样有过人之处?中国,还真是一个容易创造奇迹的地方。
“这两项技术分别是直放站和分布式基站技术,也是我们能够将gsm网络建设成本压缩到一亿六千三百万的原因。”
“直放站?分布式基站?”加里莫名其妙,他是爱立信荷兰的cto,随时随地都在了解业界的最前沿技术,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两个技术?
周硕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笑道:“这是我们泛星公司特意为telfort公司定制研发的技术,考虑了成本、维护性和性能做出的独特解决方案。”
他这边说着话,李宝贵用收拾征得了阿尔伯特的同意,从随身的皮包里拿出一张一人多高的图纸来。
两个泛星公司的员工一左一右的展开这张图纸,将上面的内容完全展示了出来。图纸上面没有什么复杂的设计图形或者高深的技术信息,而是一组简单的示意图。
宏基站、微基站、城市、乡间、室内和地下,这张示意图的图示非常简单易懂,只是初步的描绘了一个gsm网络的大体构成形式。
但就是这么一个出现在教科书里都略显简单的示意图,竟然让安德鲁和加里都震惊的站了起来!(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电子重生 第五百五十三章 半步
这张图纸上画了什么?竟然让安德鲁和加里这两位cto,都不顾形象的站起身来?
简单的图示内容,表现出来的意思也很简单。一个代表宏基站的大铁塔将信号传输到远处,然而山体或者建筑物挡住了信号的传输,在反斜面或者阴影里,信号变得若有若无。
这时候,一个卫星锅就架设在山头上,将宏基站的信号经过放大之后辐射到反斜面去。或者是同样的一个卫星锅架设在楼顶上,然后再吧放大后的信号传输到室内去。
这个图示很简单,表达的含义也很浅显和清晰——但这种直放站技术是在2004年以后才成熟的。过去的直放站技术,哦,也不能叫过去,因为1997年的直放站也还是新鲜事物。新出现的直放站技术是比较粗糙的,设备体积大,功率比较低、覆盖面积小、通话质量不清晰……
现在的直放站,还只是基站组网情况下的一些补充而已,远没有以后直放站作为三种基站之一的牛气。
当然,泛星公司的技术也不可能这么容易就超越了时代。但在室内直放站的设计上,却引入了2004年才成熟的一种设计,就是室内增益天线。
手机刚刚普及的时候,很多地方是会有信号死角的。比如地下停车场,比如说电梯,或者两栋高楼之间的胡同,甚至是在高层中多个强度相近信号互相干扰,都能让人们的手机莫名其妙的就接收不到信号。
可是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会逐渐发现原来的死角变得越来越少。停车场有信号了。电梯被覆盖了,更别说露天的胡同了。至于说高层。那就更没有可能出现信号干扰了。
这是什么原因?难道伟大的中国移动侦查到了所有信号死角,然后为这些死角都设立了基站吗?当然不可能。
城市中类似的死角千千万。想全覆盖何尝困难。但室内增益天线这种小东西的出现,却解决了室内信号覆盖的大问题。
一个室内增益天线不过百来块钱,却可以为一层楼提供全覆盖的无死角信号广播。为什么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就是室内增益天线和放大宏基站信号的直放站联合作用的。
过去必须要增加基站以及直放站数量和功率才能做到的事情,有了这种技术之后只要增加可谓“廉价”的增益天线就可以了。由此一项节省的费用,就已经相当可观。
而室内增益天线的原理也非常简单,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而已,捅破了之后没有什么神奇的。安德鲁和加里看到图示,很容易就理解了这里面的思路。这东西做出来不难。只是大家室外基站全覆盖都没完成多久,实在是暂时还没注意到这上面来而已。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的东西,泛星公司不过是先走一步而已。而这先走一步,获得的优势也就足够大了。
而另一项分布式基站的示意图也非常简单,原本放在一起的基站设备被分拆了两部分。一部分叫做r乳,另一部分叫做bbu。
用中文来说,这两个英文缩写的意思,就是远端射频单元和基带处理单元。不论宏基站还是微基站。组成结构都是这俩。只不过宏基站的r乳是大铁塔,而微基站的r乳或许只是一根铁杆或者大树。
传统的基站,其射频单元和基带处理单元都是做在了一起的。基站的基带处理单元设备,小的有一个柜子。大的也许就要一间配空调的单独物业。一般来说,都是和射频单元距离很近,或者干脆就是一体的。
加里所说全荷兰需要两万多个微基站。指的就是这种“相对”小型的基站了。
而在泛星公司的图纸上,微基站却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图上“天线”和“电脑”被分开设置。天线可以在建筑物的顶层,可以在路旁的灯杆上。可以在任何需要它出现的地方。而电脑则被统一放在了城市中心机房里,无数条线路从这个机房连接到“天线”上去。
这个设置看似是画蛇添足,甚至是降低了设备运转效率,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毕竟要从射频单元连接到中心机房,怎么连接?难道不需要铺设线路吗?这笔工程开支,难道不是多出来的纯成本?
这个事情如果发生在1997年的中国,那就绝对是没错的。如果中移动的官僚们要推这样的技术,多半是要被骂的狗血淋头。
但放在1997年的荷兰,那就太有吸引力了!
无他,减少了设备占用物业的数量啊!原本两万多个基站,也就是说承建方要去谈判两万多次,和这些业主沟通租用或者购买他们的物业。荷兰人也不多高尚,真当没有钉子户?整个工程,起码有一半的成本是用在了这个上面。
但如果只是立一根杆子,那还有什么好谈判的呢?安德鲁心里甚至有些得意的笑了起来,嘿嘿,谁要是再想通过讹诈大公司来发财,大不了我们的天线挪远点就是了。至于线路铺设,反正是中国工人来做,这个人力开销可比荷兰工人便宜太多了。
放个柜子可能需要一个能遮风挡雨有电源的地方,但放个天线杆子又需要什么苛刻的条件了?不过是站个人的地方而已,不论是租赁还是购买,肯定便宜了十倍不止。
树、路灯、空调、水塔、风车、太阳能热水器,甚至是美洲仙人掌……
后世那些基站的伪装让人啼笑皆非,可如果都拖着一套复杂的基带处理单元,还怎么和火眼金睛的养生党们斗智斗勇呀!
没错,仅凭这两项技术,绝对能够保证以一亿六千三百万的价格拿下整个工程。安德鲁甚至敢肯定,如果再算中荷两国人力成本的差异,泛星公司甚至还能有不错的利润率。
而这样低价建设的网络,覆盖面积、稳定率和通话质量,肯定不会比其他三家运营商差,甚至还会更好。
“好、好,这两项技术真的太棒了!”安德鲁有些得意忘形,竟然在答辩的过程中,直接夸奖起一方的方案来。
不过这也难免,正如周硕所说,这两项技术绝对可以算是为telfort公司量身定制。在中国,起码在1997年,是没有这两个需求的啊!
而放在荷兰,却能一举将近十亿的项目成本砍下来小一半。这两项技术很复杂吗?并不。很精密吗?也并不。其实就是一个,比其他的设备生产商想的更多、想的更远了一点而已。
早走半步,于是就是成了天才。多想半步,也就足够称霸商场。
周硕和李宝贵对视一眼,相顾而笑。见到这两项技术确实打动了telfort公司,他们的心才放了下来。
而另一边,白劳德紧紧的皱着眉头,看向了cto加里。作为爱立信荷兰公司的技术总监,他在技术上是最有发言权的。
“加里,这两项技术真的能将建设成本减少一半?”白劳德小声的问道。
“一半不好说,但三分之一总是有的。再算上中国人工的低廉,泛星公司的报价是合理的……”
加里低着头,甚至用手抓着头发,痛苦的说道:“天啊,这么简单的技术,我怎么就没想到?如果早拿出这个方案,telfort公司的网络工程也不会拖到现在,给了中国人的机会!”
“好了,加里!”白劳德严厉的说道:“注意一点形象,这是在答辩会议现场呢!你的事情,咱们回去再说,何况我们还没有输呢!”
白劳德冷哼一声,自信的说道:“中国人做了这么多,只不过是和我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已。有了这两项技术,他们或许有了和我们同台竞争的机会,但爱立信什么时候怕过竞争了?相信我们的整系统优势,一定可以在后面的评标中战胜他们!别忘了,有了kpn的注资,telfort公司未必一定会选价低的那个!”
面对泛星公司的异峰突起,白劳德心里也是有些忐忑的。但他是爱立信荷兰的总裁,这个时候不能不站出来维持士气。虎死不倒架,输人不输阵,无论如何他是不会承认失败的。何况他说的也没错,若非泛星公司的报价低了这么多,那和爱立信的竞争根本一点机会也没有。
至于现在,也不过是从1%提高到了30%而已,勉强一战罢了。在爱立信强大的技术实力面前,一点取巧并不能改变大势。
这边telfort公司的ceo阿尔伯特瞪了安德鲁一眼,让他坐了下来,接过话来说道:“好吧,今天的询问就先到这里。下面请你们两家公司将网络系统的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我们的实验室,进行相关标准的检测。只有通过我们的检测,才有进入下一步评标的资格。”(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电子重生 第五百五十四章 重视
“领导的高度重视”。
这在中国是很常见的一句话,领导高度重视的东西也很广泛。大到航空航天、登陆月球,小到农民田头的水井和工厂工人的食堂。
无可否认,这句话是有魔力的。只要是领导重视的东西,总是能让这个体制迸发出强大的力量来。
领导重视能让卫星上天,能让原子弹爆炸,能让农田增产,能让一座城市在眨眼之间拔地而起,能让高速铁路铺遍全国……
说白了,在领导重视的背后,其实还是举国体制的力量在支撑着。中国数十年工业化过程,曾经无数次的动用这个法宝,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完成了整个工业体系的建设。像这种大会战和举国体制,其实也是居功至伟。
私人企业虽说不在国有体制之内,但“老板意志”仍然是一个企业之中最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能动员一个“举公司体制”出来。虽然没有举国体制那么效果显著、威力无穷,却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类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
泛星公司,准确的说是泛翰集团和华星集团这两家公司,当前两位最高领导最重视的是什么?自然就是荷兰电信网络项目的竞标了。
一道电波,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阿雷纳球场附近的泛星公司办公室里出发,在转瞬间就横跨了整个亚欧世界岛,抵达了地球另一端的中国。
随着这一道电波负载的意志被传达,两个中国企业界的庞然大物迅猛的运转了起来。毋庸讳言。来自最顶层的命令,才能动员起了最高的效率。两家企业联手。在国内商场上已经鲜有做不到的事情了。
“telfort公司组网测试设备的清单,相关设备的报关手续。税务、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审批,最重要的是成套系统的实物和工程师……”
泛翰集团的总经理东方恪亲自到达帝都,进行设备运抵荷兰的准备工作。他的身边不仅有泛翰集团的员工,就是华星集团也也要派出一名副总配合他的工作。
在泛翰研究院帝都研究所旁边,是泛翰集团去年新起的一栋写字楼,整个十六层到二十三层都是泛翰集团大客户部所有。至于十六层以下的空间,也大多都是租给了泛翰集团的关系户和产业链供应商。
经过重新改组的大客户部,将这次telfort公司的项目视为第一次处女挑战。究竟是开门见红还是开门吃shi,究竟大客户部这种改组是否有价值。就全看这一着了。
东方恪面前,泛翰电子厂的厂长刘刚甚至也亲自来到了帝都。而随他一同前来的,就是整套测试设备了。
接到周硕的通知,泛翰电子厂迅速将早就已经完成装配的设备装上了汽车。经过六小时的紧张运输,十多个厢货的设备就已经抵达了帝都。
“东方经理,泛翰电子厂全体大客户部项目工程师已经整装待命,随时可以出发。”
刘刚将手里的清单文件等,郑重的送到了东方恪的手里。
东方恪连忙双手接过来,仔细的与自己记忆里核对了一下。确认了没有遗漏这才安心的点了点头。
别看在整个泛翰集团里,刘刚基本没有什么存在感。但作为周硕最倚重总经理,东方恪却知道他在集团内的分量。
泛翰集团拥有电子产业链上的诸多工厂,但盈利能力、未来前景和资产规模最大的。却非这家电子厂莫属。从最初的x架构键盘开始,泛翰集团在微电子业的主要收入大多数都来自于它。
其他的像单晶硅厂、光学制造厂、水晶玻璃厂等等工厂,多数都是公司内部消化了产量。只有电子厂的产品。才是要和最终用户接触的。
主要为它供货的是华晶晶圆厂,经过前道加工工序之后。切割完毕的晶圆被运送到泛翰电子厂,继续组装成真正的芯片。除此之外。泛翰电子厂也负责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拥有多条pcb印刷生产线和模具生产线。再加上合作的周边供应商,很多最终产品就是从这里进入了市场。
像为美国在线代工的64k调制解调器,美国有线电视网正在推广的电缆调制解调器,zlink的交换机、路由器,还有泛翰娱乐的u盘、mp3,丰田的车载电脑、嵌入式系统的装配,供应联通的通信设备,京东方液晶面板的pcb……
泛翰电子厂可以说,是一个泛翰集团与外界联通的接口。
一部分消费电子产品,另一部分则是供应其他厂商的成品电子配件,这些产品为泛翰集团带来了最大的一股现金流收入。
而在所有泛翰集团下属的工厂里,它的规模也是最大的。全员一万三千多人,全年生产额至少有20亿美元,单利润也在5亿美元左右。
泛翰集团组建的庞大产业链,实际上就是为了供养这个工厂。想想看这间工厂的厂长,重不重要?也只有刘刚这个周硕大学时候的好兄弟,才能让他信任,坐上这样的位置。也只有一手建起泛翰电子厂的刘刚,才有这个威望能够服众。而他本身也是除周硕之外,泛翰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辛苦刘厂长了,接下来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吧。”东方恪呼出一口气,将手里的清单交给副手。
设备运到帝都,还只是万里长征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泛翰研究院要对设备进行自查,以防有产品发生质量问题,这里任何的失误都不能有。有,就意味着泛星公司在这次竞标之中彻底出局。
“等一等。”刘刚叫住了东方恪,尽量控制着语气,平和的问道:“我想问一下,不知道咱们准备怎么把设备运到荷兰去?”
“走海路,我们已经紧急联系了一艘马上要出发的集装箱船,先运到汉堡港然后走陆路进入荷兰……”
东方恪皱着眉头,叹气道:“就算如此,到汉堡也要23天,到阿姆斯特丹起码要30天才行。”
他没说的出口的是,爱立信总部就在欧洲瑞典。从路程上来说,爱立信可是比泛翰集团这边路途近的多了。经过两个国家倒手,能够一个月时间里运到阿姆斯特丹都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
当然,就算一个月之后到其实也没有什么。毕竟telfort公司考虑到泛星公司的地理位置,设备送达的时间还是比较宽裕的。但作为一个被“领导重视”的项目,一个月的时间就太长了。
泛星公司和爱立信的差距之大,根本就是天差地别。若不能在每一个细节做到全力以赴,一个中国公司凭什么和这种电信三巨头之一掰手腕?
所以说,设备什么时候送到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态度决定一切,必须要让telfort公司看到中国人的“诚意”。
“没有联系空运吗?”刘刚并不想表现太过,以免可能会刺激到东方恪的神经。
刘刚他是电子厂的厂长,东方恪是集团总部的总经理,但他又是泛翰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两者是没有太多交流机会的,刘刚多数时候是忙着电子厂那一摊子事情。平常也随时注意保持对东方恪的尊重,不以自己元老重臣的身份去寻求特殊化待遇。所以他在提出这个略显越权的问题的时候,表现的有些小心翼翼。
东方恪倒是没有多想,他摇摇头说道:“设备太多,空运的运量显的有些不足。钱倒不是问题,但飞往荷兰的飞机却没有那么多……”
泛翰集团这边十多辆厢货车,华星集团那边也要有不少,总数不会少于二十辆厢货车的货物,要用客运飞机运输困难就太大了。东方恪也曾经想过空运,但了解过中国和荷兰之间的飞机数量之后,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荷兰本来就是一个小国,中国飞往阿姆斯特丹的班机一天也就一班飞机。至于其他城市的航班,那就是压根没有。除非每天的航班不用运别人的货物了,全给泛翰集团运输,这样一个月差不多能够运完吧。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可能,那也和海运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样,那如果是运输机来运呢?”刘刚想了想,还是没忍住把自己的意见提了出来。
“运输机?咱们,上哪有关系去找运输机……”东方恪傻了眼,不敢置信的下意识摇头道。
“部队、邮政,咱们的东西多,两三架运八也一样能运走了。最多在俄罗斯加一次油,就可以直飞阿姆斯特丹了!”
东方恪被他疯狂的想法吓坏了,楞道:“部队怎么会借飞机给咱们,邮政也没有这个业务啊!刘厂长,您要是有什么想法,就一次都说出来吧。”
刘刚点了点头,嘿然笑道。(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电子重生 第五百五十五章 空运
“薇薇安,去看看发到总部去的传真有没有回函?我们申请的测试设备,多久能够运到阿姆斯特丹?还有问问阿尔卡特那边的消息,看看什么时候能够给我们送一个时间表来?”
刚进办公室的帕朗德用毛巾擦了把脸,脚踩在橡木地板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他看起来满头大汗、脸色红润,似乎是刚刚进行了一番体育锻炼。
“好的帕朗德先生,我这就去通信处确认一下。”他的秘书薇薇安跟在他的身后,从他手里接过毛巾来扔进垃圾桶,然后再拆封一条崭新的毛巾放在衣帽柜上。
帕朗德看起来心情不错,没有什么紧迫的感觉。今天早上他是骑着自行车来上班的,荷兰的风车和帆船美景几乎是他永远也看不腻的。再加上这香甜湿润的晨间空气和微暖的阳光,谁会舍得把自己关在一个名叫汽车的铁笼子里呢?
至于说既想保证八小时睡眠,又不愿意缩短夜晚娱乐时间——这个不是问题,副总裁总是会有可以晚到的借口,比如说和客户联络感情、或者昨晚在家里加班了之类的“正当原因”。
当然,就算没有这些“正当原因”,也不会有谁不开眼的在帕朗德先生的考勤记录上,如实填写他今天早上十点十五分才进入自己的办公室。
什么?你说这是懒惰,是不努力工作?你当欧洲大爷们和在西班牙的中国人一样吗?享受生活,这才是工作的意义。为了工作而放弃生活质量,这不是舍本求末嘛。
“嗯。帕朗德先生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这是帕朗德在昨天私下接触周硕。询问直放站室内增益天线和分布式基站这两项技术,是否可以与爱立信公司分享的时候。对周硕竟然周日也要工作这一行为的教育结果。
1...222223224225226...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