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官路逍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花香怡人
无论怎么讲,潘宝山觉得仲崇干是个整治斗争的无谓标靶,莫名地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这种事可以放大,在夹林乡是这样,在富祥县、松阳市也会有类似情况,所以应该引以为鉴,一天在官场,就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
作为当事人的仲崇干,并没有想到事情还有那么个幕后。他本是个平庸之人,否则作为老书记熊顺昆的老部下,也不会今天才到这个位子,而且还是抱着混退休的态度。
“好啊,很不错!”仲崇干在听了潘宝山的设施大棚蔬菜和金银花的项目开展汇报后很高兴。他就没想想,这么好的事情怎会轮到他来举牌?
“仲书记,那以后有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农业的事,我就及时向你汇报,你多指示!”潘宝山说。
“可以。”仲崇干点着头,突然想起了什么,“小潘乡长,梁乡长那边你也该多请示一下吧。”
“仲书记,这些事以前都是黄开建书记过问的,梁乡长不搭这茬。”潘宝山说,“所以这些事不用怎么跟他招呼,而且梁乡长对这些也没兴趣。”
“哦,既然这样,那你就着办吧。”仲崇干说,“我才刚来不久,有些情况你比我了解,具体该怎么做相信你会把握好的。”
“我肯定会尽力,仲书记。”潘宝山虔诚地点了下头,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对仲崇干这样的人,本不应该给他天啰嗦事。现在只有抱着一份美好的心愿,希望通过这件事,仲崇干能得到祁宏益的充分认可,等他退下来的时候能得到更多的实惠。
总之,事情的路子就这么定了,潘宝山继续搞他的项目。
不过眼下最上紧的是地膜花生的是。八月底九月初,阳光炽烈,地膜花生已经成熟。
这几天潘宝山带着付广波和老王一直在下面转悠,村村都到,着起刨的花生颗多粒满,不由得乐上心来,“老王,来增产确实不用担心了,你估摸一下,增产幅度是多少。”
“保守一点说,应该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老王说得很实在。
“王站长你也太保守了,我平均增产能达到百分之三十。”伏广波说,“有些地块的亩产增值甚至能超过百分之五十。”
“其实就我来,只要增产就行。”潘宝山喜不自禁,“过几天统计一下,具体效果如何,除去成本后到底能赚多少。假如还可以的话要开个会,下一步继续推广地膜种植。”
时间过得很快,四五天光景,各村产量统计报表就统计了上来,一计算,平均增产果真是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刨除成本,收益还是很明显。
开会!
各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还有科技助农小分队成员都被召集起来。潘宝山在会上重点通报了今年地膜春花生的增产和收益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然后就有了新指示,下面马上要秋收秋种,地膜种植要进一步扩大。
范少华会上提问,说农作物用地膜肯长,他们村搞的养殖能不能用?
潘宝山想都没想说能用,“地膜的主要作用不就是保温嘛,你们搞的养殖用也合适。很明显的例子,冬天里猪就不爱长,如果用塑料大棚把猪圈的温度提上去,照样呼呼地长膘!”
“那行,回去我就安排!”范少华笑呵呵地说,“咋着也得试试,要不着斜沟村的大棚蔬菜搞得红红火火,心里都痒痒,我也搞个大棚猪、大棚鸭啥的!”
大伙一阵哄笑,但这不只是讥讽凑热闹,他们心里都有个念头:得好好干,有奔头。
潘宝山听得出来笑中无奸意,抬手压了压说,“怎么说这都是件喜事,大家配合得也好,值得庆贺,按照我的意思该好好请大家坐下来喝上几杯,可是那样影响太坏,老百姓会暗地里戳点我们,所以还是算了。但表示还是要有的,今天凡是到场的,每人一个保温杯,那几个抱着要大喝一场的,也就别再惦记酒的事了。”
话音还没落尽,大家伙又哄笑起来,这次是完全的笑闹,快活得很。
会开完了,潘宝山有点意气风发,想想上任后的第一炮打得如此响亮,多好的兆头。下面的人也都对他竖大拇指,说他了不起,一上来就这么有起色,往后肯定是大路堂堂亮。
马蹋软地易失蹄,人听甜言易入迷。潘宝山知道得意忘形会栽跟头,所以警惕性始终保持着,并没有只是自得,他很快就有了新想法,继续抓工作。
根据了解,每年九月到十一月间,是传统蔬菜淡季,也就是所谓的“秋淡”,以往这个时候老百姓都闲了。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打个时间差,翻地育秧,选中一些生长周期短、耐热耐涝又容易栽培的速生蔬菜,完全可以多收一茬。
潘宝山找来伏广波,要他推荐几个成熟快、易种植的蔬菜品种,以便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多起获一茬蔬菜。
“有啊,每年这时也有个别农民种些早白菜、早萝卜啥的。”伏广波说,“就是没有普及,大家伙都不当回事,因为秋冬接茬的季节菜完全够一冬吃的,也就不再多折腾。”
“自己吃不了可以卖嘛,换几斤猪肉吃也好嘛。”潘宝山说。
“关键是咋样卖出去。”伏广波说,“各家各户散得很,一般也都不愿意提篮挎筐去赶集市。”
“那个没问题,我马上去找鲁成升,不是让他搞什么蔬菜合作社的嘛,如果他那边可手的话,到时让他统一收购去批发销售就是。”
“哦,这么说那倒好!”伏广波说,“到时让老百姓把自家菜都送到鲁成升那里,装车送到县城农贸市场是挺不错!”
“好,就这么定下来,就是现让他鲁成升操办这事,他也得给我办妥了!”潘宝山不知不觉就长了气势,“你先考虑下种那几个品种,要相对集中,不能太杂,到时让鲁成升批复销售也方便。”
“就我刚才说的早白菜、早萝卜,还有青蒜苗。”伏广波说,“一般培植好了也就个把月就能成熟。”
“嗯,这三个要搞。”潘宝山问,“有没有周期更短些的?”
“小白菜。”伏广波说,“侍弄好了一般半个月多点就能采收上市。”
“行,就搞着几样。”潘宝山说,“马上还得召集村支书开会,把这个事当成水稻开镰前的大事来办,至于技术支持那块,就靠你带动科技助农小分队了。”
“那是没得话说,而且也不费事,都是些小路边的活计。”
“好吧,那就赶快行动,你去落实采种的事。”潘宝山说着起身,他要找老王一起到斜沟村,鲁成升蔬菜合作社的事进展的怎样。
情况还可以,鲁成升做事不算拖沓,当然他也考虑过了,蔬菜合作社的事搞定对他有好处,比自己辛苦钻大棚种菜要强不少,所以比较用心。
“已经联系了点路子。”鲁成升回答说,“车子也都安排上了,到时提前几天说一声就行。”
“关键是路子,到哪里卖、卖给谁,还有价格,不能被蒙,到头来白忙活一场可不值过。”潘宝山说。
“是,那是主要的。”鲁成升大嘴一张,“现在合作社还处于起步时期,不多收老百姓的钱,只要够个本就行。”
“你的想法很好,等一切上轨道了,再赚取你该赚的利润。”潘宝山笑道,“那也是应该的,这年头干什么事也不能白忙活。”
鲁成升笑着摸摸头,“潘乡长你放心,你交办的事我保证不折不扣起完成,就是白忙活也我认!”
“那好,有你这话我放心。”潘宝山也笑了起来,“下面马上就下通知,全乡打时间差散户种早熟蔬菜,到时销路上就全靠你张罗了!”
“潘乡长,你放心就是!”鲁成升这会也拍起了胸脯。
潘宝山心里有数,鲁成升怎么可能会白忙活,中间随便倒腾点就能赚,不过那无所谓,不过分就行。
安排好这些,潘宝山真是有点飘然了,心里美得很,想找个人分享一下。人选没的说,只有刘江燕。





官路逍遥 第六十章 情商
其实一般工作上的事,潘宝山不愿意跟刘江燕讲,他担心刘江燕知道些事情后会跟她姐刘海燕说。那样容易造成误会,让刘海燕觉得是不是在暗示某些地方需要关注。
潘宝山不需要那种关注,尤其是在前期刘海燕不认同他和刘江燕交往的基础上,更不会向她求助些什么,他要自己干出个模样来。
刘江燕对潘宝山取得的成绩早就在了眼里,满心欢喜得很,而且已经把情况告诉了刘海燕。
“是不是潘宝山要你说的?”刘海燕问。
“不是,宝山工作上的事很少跟我提。”
“哦,他为什么不跟你说说?”
“不知道。”刘江燕说,“也许是他太忙。”
“乡镇的情况我也不是不了解,再忙还能忙哪儿去,都是一阵子的事。”刘海燕似乎很有意见,“来他是没把你当回事,想拿什么架?”刘海燕毕竟是个女人,面对家庭私事心气并不是时时都放得开,在潘宝山的事上,一方面她觉得如果潘宝山主动靠拢她,多少会显得有些攀附之意,会让人不惯,可另一方面,如果潘宝山不向她靠拢,又觉得他不把她这个当副县长的准大姨子放在眼里,故意摆谱。
“他怎么可能拿架子。”刘江燕可不认同刘海燕的话,“姐,你把宝山想得也太浮了,有些事他不跟我说,是不想跟你牵连上,要不别人会说闲话。”
“但愿他是那么想的。”刘海燕不想谈这个话题,而且也觉得刚才的话有些不太合适,“江燕啊,你跟潘宝山谈到了什么程度?”
“谈就谈了,我也不知道到什么程度了。”刘江燕说,“反正平常吃饭只要他没有应酬,几乎都是一起的,我先到食堂打好饭菜等着他。”
“傻丫头!”刘海燕一听就教导起来,“你可别惯坏了他,不要一直都是你准备饭菜,得空也让他担着些,否则以后家里的饭食可都是你的事!”
“是就是啦,我觉得那也应该的嘛。”刘江燕小声说。
“好了好了,不跟说这些,尽拿热脸贴你冷屁股。”刘海燕气得一抿嘴,也觉得有点难为情,显得自己太不贤淑,“刚才问你和潘宝山谈的怎样,就是说能不能相互见见双方家长了。”
“哦,这个啊,我还不太清楚,没谈到过这事。”
“江燕你怎么傻乎乎的,婚恋可不是小事,别迷迷瞪瞪的,要是觉得合适就见见家长,能定就定下来,该领证就趁早领了。你今年二十六岁,跟男人不能比,作为一个女人来说已经不小了。”刘海燕说,“况且潘宝山还比你小一岁。”
“姐,你是说让我带宝山跟你见见面?”刘江燕问。
“我可不想摆什么架子。”刘海燕说,“别到时被说成是眼朝天上的人。”
“那就这个国庆节吧,也没几天就到了!”刘江燕说,“刚好今年国庆和中秋同一天,到时一起吃顿饭!”
“哦,那天不行。县里有个招商活动推介要参加,去外地。”
“那就以后吧。”刘江燕说,“以后再找时间。”
刘江燕把这事告诉了潘宝山。潘宝山想了想,觉得自己有点端,不客气地说就是有点不自信的过分自尊。男人嘛,能软能硬放得开才行。有个做副县长的准大姨子,其实早就该主动齐过去,没必要咧着架子往旁边一站,好像那才有骨气,其实那不是骨气,是傻气。
“我早就想让你介绍下见见你姐了,他还是上级领导呢,怎么着也得去拜见拜见。”潘宝山笑着说,“只是近来一直忙着工作上的事,这会国庆节闲了些,你姐有没空。”
“我跟姐姐说了,以后的,反正时间多得是。”刘江燕说。
说是以后,可以后的事都没准,关键是抓好眼前。刘海燕见不着,得把刘江燕给抓稳了。
十月一日国庆节当天,也是八月十五团圆日,潘宝山没有回老家,刘江燕也没有,两人约好去县城逛逛。
县城的过节氛围很浓,单位大门上都贴有“欢度国庆”四个字,碰到有高大门楼的还贴在灯笼上高高挂起。沿街店铺更是喜庆的不行,门口鲜红的小国旗、火红的灯笼左挂右悬。
“还是城里热闹啊。”潘宝山着不住地点头。
“乡下也不错嘛,清净,各有各的好。”刘江燕揽紧了潘宝山的膀子。
商场什么的逛着没意思,无非是大件商品疯狂打折。超市也差不多,东西还是那么些东西,只是促销手段更加花哨而已。
步行街倒是个不错的地方,小吃小炒多了起来,零碎小摊也开始扎堆。潘宝山带刘江燕来到步行街,问着糖炒板栗的香味,听着吵杂的人沸声,突然觉得这样闲散的日子真是不错。假如在县城上个小班,无欲无求,闲来到处逛逛,隔三差五约朋友小撮一顿,也还算是快活。
“江燕,我怎么一下觉得来县城做个小市民挺好的。”潘宝山歪过头对刘江燕说。
“嗨,有什么样的日子就过什么样的生活。”刘江燕笑道,“很多事都是左右互羡的,没准你当了小市民,又会眼馋在乡镇大院里呆着的人了呢。”
“你说的是。”由衷地点起了头。
“不过我姐说,过一两年要把我调到县城。”刘江燕眼说,“宝山,到时让我姐想想办法,你也一起过来。”
“好啊,我自己也会努力。”潘宝山觉得这个话题有点压力,说有点饿,走到旁边买了一把羊肉串,拣了几串最嫩的给刘江燕,“江燕,晚上想吃点什么?”
“水饺,很久尝了。”
“那不是太容易了嘛。”潘宝山抹了一串,扔掉竹签,“李记饺子馆的饺子最有味,就到那里吧。”
“好啊。”刘江燕拿出纸帕,帮潘宝山把嘴角的油渍擦净。
时间还早,刘江燕提议去城南的河滨游园去。
河滨游园是临河新建的市民休闲地带,绿化草木繁盛,其间有亭阁长椅,更有通幽小径,理所当然,这里便成了热恋中年轻人的绝好去处。
潘宝山一听就乐了起来,到那种地方三步可见拥抱者,五步能瞧亲吻人,是个令人心潮澎湃的地方。到了那里,平常不太好意思做的事,自然而成。
不过很遗憾,没出去。两人刚走出步行街,在街口碰到了蒋春雨,她很热情地向潘宝山问好。
“蒋助理这么巧啊,也来县城过中秋?”潘宝山爽朗地笑问。
“有几个同学在县城工作,刚好国庆节放假都没事,所以我就来找她们了。”蒋春雨说着望向刘江燕。
潘宝山刚要介绍说这是他女朋友刘江燕,但蒋春雨先开口了,“这位就是党政办刘主任吧。”
刘江燕很温和地蒋春雨点了下头,说:“是的,不好意思,我还不知道你是谁。”
“她是大陡岭村的村主任助理蒋春雨,大学生村官。”潘宝山忙介绍,他觉得该主动些才好。
“哦,蒋助理你好。”刘江燕很热情大方地伸出手,“以后就认识了!”
“你好!”蒋春雨也伸出手,但也就是在这一刹那,她觉得自己一下弱了。
“嗳对了蒋助理,节前布置的塑料薄膜种植的任务,你们大陡岭村安排得怎样了?”潘宝山是没话说的,但又不想沉默,干脆问问工作上的事,也显得心思够纯正。
“这个,要不这样潘乡长,要不等节后一上班我就找你,详细向你汇报。”蒋春雨笑道,“今天可是节假日,该好好休息放松才是。”
“当然可以。”潘宝山呵呵笑着,“那蒋助理有事就先忙。”
“潘乡长不是我忙。”蒋春雨了眼潘宝山又望望刘江燕,“我是怕因为我的出现,让你又回到无休止的工作中,得不到些许消闲,所以才那么说。”
“呵,蒋助理你可真会说话。”潘宝山边说边刘江燕的反应,担心她有什么想法。
刘江燕没想法,感觉不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相反,她觉得能碰到乡里也算是同事的人实在是巧得很,还邀请蒋春雨晚上一起吃饺子。
这饺子蒋春雨哪能吃得下去?她推说晚上要和同学在一起,婉谢了,之后便打了个招呼告辞。
离去后的蒋春雨心潮大涌,她感觉到了刘江燕那种绵延的底蕴,自己如何能跟她过招拉扯潘宝山?可就这么不堪一击地放弃,又有点不甘心,毕竟潘宝山在她心中已不知不觉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当然她也知道,那可能只是一厢情愿,但她愿意去尝试,哪怕失败也能接受。
潘宝山也是有感觉的,一次次接触,他十分明显地出了蒋春雨蓄火一样的变化。不过因为有刘江燕,他知道该怎么做,不断告诫自己不能在这种事上犯错误,至少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最没感觉的是刘江燕,在蒋春雨走后,她还说潘宝山不该在节假日里问人家工作上的事,还说小姑娘当个村官也不容易,能照顾就多照顾点。潘宝山听了有点苦笑不得,他真怀疑刘江燕的情商是不是有问题,或者说是她情商太高,已经是大巧若拙返璞归真了。
反正这么一来二去,时间耗了不熟啊,河滨游园也不去了,直接到李记饺子馆,多出的那点时间可以到旁边的超市。
刘江燕帮潘宝山买了把刮胡刀。
潘宝山不知道该帮刘江燕买点什么小东才合适。想了好一会才有了主意,化妆镜,放到包里的那种。
刘江燕不要,说用不着。
潘宝山眼睛一转,趴在刘江燕耳朵上说了几句话。




官路逍遥 第六十一章 拒绝
[正文]
------------
潘宝山在刘江燕耳朵上说,有一次食堂中午做了韭菜饺子,她牙上沾了一小片韭菜叶,整个下午都没掉,直到晚上吃饭啃了口馒头才消失
“江燕,现在你说用不用得着?”讲完之后,潘宝山挑着眉毛问
刘江燕臊得满脸通红,差点没扭头跑开去
潘宝山瞎说的这件事对刘江燕影响很大,到了李记饺子馆,她愣是不点韭菜馅的潘宝山感觉有点过意不去,同时也很高兴,来这刘江燕就是张洁白无瑕的纸,实在难得,娶她做老婆是最大的幸事,今后一定得把握好了
如何把握?潘宝山认为最根本的是要把工作做成一番事业男人和女人不一样,女人靠姿色来俘获男人,男人靠事业来吸引女人
所以国庆长假一结束,潘宝山便投入到一轮的工作中去,秋收
全乡三万多亩水稻马上全面开镰
“在前期花生、玉米等农作物获得大丰收的大好形势下,一定要全力做好水稻收割工作,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颗粒归仓”潘宝山在秋收动员大会上作了特别强调,还要求同时要做好秋播工作,也就是小麦的种植,因为小麦的高产要从秋播大好基础,他有信心把夹林的农业搞起来
“不管是秋收还是秋种,相关的具体指导,乡农技中心会详细安排”伏广波不失时机地做补充,现在他成了潘宝山最好的帮手
“潘乡长,往年的帮扶收割队还搞不搞?”有人问
“搞”潘宝山想都没想,“以往怎么搞今年还怎么搞,而且要搞得好”
会后,潘宝山问老王,帮扶收割队是怎么个情况
“现在各村有些人家缺少劳动力,家里的男人都出去打工了,赶不回来,所以有时收割不及时,再赶上阴天下雨的话,稻子烂在地里,一年的忙活就白搭了”老王说,“所以各村的党员、民兵,还有乡里的机关人员,组成了小分队,下到田间地头,帮老弱病残和那些缺少劳动力的农户收割水稻,还有后期的脱粒、扬晒及屯藏”
“哦,那是要搞,搞好一些”潘宝山笑道,“本来还以为在会上的表态有些莽撞,但现在来也还合适”
“那个好搞,没什么技术含量,无非是加强下组织力度就行”老王说,“凭你的号召力,绝对没问题”
“能不能想个法子提高些效率?”潘宝山问
“很难,纯体力型的事情,不太容易有大提升”
“那不一定”潘宝山走到窗前天空,“天气啊,其实收获季节最担心的就是天气”
“那老天想刮风下雨的,谁也挡不住啊”老王笑了,“人,定胜不了天”
“不是要胜天,咱们顺天不行嘛”潘宝山说,“现在就委派你个任务,当好气象信息员”
“气象信息员?”老王不解
“是的明天我就到县里去一趟,找人托托关系找气象局,他们能不能及时提供天气变化信息,可以的话你就负责接收,然后通知到各村去,再让村里用广播告知到村民,这样即使有雨或大风等突发天气也不怕,应该能做到及时防范,起码晾晒的稻谷不会淋雨”
“嗯,这主意是不错”老王说,“气象局有农忙天气频道,可以随时拨打获取信息,就是收费太高,一次不知道是一块还是两块”
“这样就好办了,钱嘛,农忙这段时间也花不了多少”潘宝山很高兴,“老王,那事情就交给你了,你每天分时段打那个电话,如有异常天气情况就通知到各村,直至农忙结束话费不用你掏腰包,到时全部报销”
老王马上离开,说立刻就去着手办理
秋收秋种的事安排好了,潘宝山开始琢磨怎么走上层路线,老是这么在基层折腾也不是个事就目前情况来说,真正能算得上是上层路线中的人物,只有刘海燕但由于和刘海燕的关系比较特殊,还着急不得紧靠上去,否则和刘江燕之间的事会被蒙上另外一层色彩
黄开建和梁延发也算是上层路线之人,就是层次有点低梁延发就在眼前,有时想躲还躲不及,不稀罕黄开建应该加强走动,现在他到了农业局,是个热门局,而且本来跟他就是比较能坦诚相见的还有关键一点事,跟他常联络能保证农业局的大门始终向他敞开有些事必须得先盘算着,万一哪天有突然情况,在夹林呆不下去了,得投奔黄开建而去
1...2526272829...4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