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逍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花香怡人
潘宝山打电话给汪凡,把情况说了,问他近期什么时候方便,到时派车子去市里接他来转转,帮忙宣传一下。
汪凡不耍奸,说最近没有什么硬任务时间自由,什么时候都行,也不用去车子接,来回麻烦得很,他坐班车直接到县城,如果县里跑乡镇的班车不赶趟再电话联系。
潘宝山说既然这样也就不客气了,说好时间,乡里去车到县城车站等着,因为乡镇的班车有时不按点跑,搞不巧要等半天。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两天后汪凡就到了,潘宝山带着车子亲自去接站。
“汪记者,不好意思麻烦你!”潘宝山热情地把汪凡请上车。
“潘乡长你客气了,去年就说过要帮你们夹林好好做做宣传的,你也没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我也很高兴。”汪凡嘴皮子很巧,但也很实在,没几句就转到了正题,“这次宣传设施大棚蔬菜,好像去年还没听你提起过。”
“去年才搞,不过虽然起步时间晚,但发展速度不慢。”潘宝山说,“以斜沟村为试点,去年年底才有十二家搞,因为效益不错,今年一下长到了三十七家,而且发展势头还很猛,估计最后要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家庭都搞大棚菜。下一步,乡里将以斜沟村为中心,顺势引导开发一个设施蔬菜基地,成规模上水平,那时的收益就更高了。”
“销路方面乡里有没有统筹?”汪凡问。
“有,已经组建了果蔬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已经有五十多户。”潘宝山道,“其中包括几个果林种植户,还有部分菌类种植户。”
“潘乡长可真是个实干家,这么短时间就做得如此出色。”
“汪记者你这样说就让我不好意思,本来还有几个项目想向你汇报一下,都没法开口了。”潘宝山笑道。
“怎么不好意思?”汪凡笑了起来,“只要有实绩,就得摆出来,这对其他乡镇也是个借鉴。”
“实绩还谈不上,现在只能算是摸索,除了设施大棚蔬菜,乡里还搞了几个项目。”潘宝山说,“一个是金银花种植,利用大陡岭村丘陵地的自然条件优势,进行金银花成片种植,而且已经和市健达药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正在加大开发力度,将建成为金银花种植基地,争取国家中药材项目扶持资金。另外还有畜禽养殖和鲜切花项目,也都在稳步推进。”
“潘乡长,就你说的这些,完全可以搞个连续报道,打造夹林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汪凡听了住点头。
“哪有那么个高度。”潘宝山笑着摇摇头,“也不要一下就搞那么大声势,万一搞不好可就难下台了,还是慢慢来,有亮点就麻烦你给宣传宣传,这次只针对设施大棚蔬菜项目。”
官路逍遥 第六十九章 预定房间
时值春耕,田野中一派繁忙景象。春花生、黄豆还有一些时令小菜开始下种,庄稼地和菜园子里都有村民忙碌的身影。
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让汪凡很兴奋,“潘乡长,农村真是片大好天地。”
“汪记者你说得没错,不过其中艰辛也可想而知。”潘宝山指了指大片的麦苗地,“虽然前期做了很多准备,但老天太不给面子,今年的旱情还是很严重,我们心里头很着急,如果旱情得不到及时缓解,将严重影响到丰产丰收。”
“传统农业还是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影响,所以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农业。”汪凡说,“不过基本粮食生产还是要有保证的,以后的发展趋势必将是大田集中,那样在抵御自然灾害上要更容易采取些防救措施。”
“汪记者果然是站得高得远,对农村和农业形势吃得透。”潘宝山拍了句马屁。
“潘乡长你把我推到那个高度,可是要让我跌跟头的。”王法笑笑说,“我想潘乡长在这方面应该有更深的认识。”
“呆在基层眼界打不开,哪有什么认识。”潘宝山说,“得也不长远,有时只注重眼前利益,就像发展经济作物,盲目发展也许不是件好事。”
“稳粮扩经嘛,这是最基本的路子。”汪凡笑道,“好像我们市里一般提倡的是七比三。”
“嗯,我觉得步子还可以大一点,粮经比例六比四会更好一些,有的地方甚至已经达到了对半分的程度,事实证明是不错的。”
“潘乡长,这些只是闲谈,我们还是赶紧切入正题,去大棚蔬菜吧。”汪凡笑了笑。
“好好。”潘宝山叫上伏广波和老王,有些情况他们更了解,介绍起来会更详备。
一行人来到鲁成升家的西红柿温室大棚前,占地一亩半的大棚建得有模有样。
鲁成升笑呵呵地把汪凡请进大棚,指着大片红彤彤的西红柿说:“两个星期前西红柿开始挂果,现在马上成熟,再过几天就可以上市!”
“批发价格能达到多少?”汪凡问。
“一块往上!”鲁成升咧着嘴说,“就这一季,收入就能达到两万!”
“他是村支书,也是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很能干,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潘宝山向汪凡介绍,“村里现在都以他为标杆,蔬菜大棚呼啦啦地猛上。”
“这都靠乡里支持,尤其是潘乡长,他是策划创始人,要不哪能这么红火!”鲁成升不忘给潘宝山脸上添光。
“鲁书记就别吹捧我了,都是大家的功劳。”潘宝山指指伏广波和老王对汪凡说道,“农技中心的伏主任和农经站王站长可是出了大力,他们做了大量工作,把蔬菜种植新技术和新成果送到了菜农地头,在育苗移栽、有机肥混合发酵方面进行了积极推广和引导,还为菜农解决了大量的缺信息难题。”
“众人划桨开大船嘛,你们夹林设施大棚蔬菜项目的成功说明了这一点,当然了,更离不开像潘乡长这样的领导力度。”汪凡边说边记,“潘乡长,来的路上你说过,下一步将要做大设施大棚蔬菜项目,建成规模化的设施蔬菜基地,在做法上有没有什么打算?”
“靠自身力量来发展是不够的,我们准备引进投资商共建设施蔬菜基地,在共赢的基础上实现农民增收。”潘宝山满怀信心地说,“相信这小小的蔬菜,完全可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那样的话完全可以依托基地建一个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将会更方便产品适销对路。”汪凡说。
“不错不错,是个很好的思路!”潘宝山赞赏地点着头。
采访就这么顺畅地进行,汪凡很快就得到了翔实的一手资料。
“汪记者,离中午时间还早,我们就不在乡里吃了,到县里去。”潘宝山说,“我打个电话给黄书记,他现在调到县农业局当局长,让他请县委办殷益开主任,大家再一起交流交流。”
“不用那么麻烦,中午就在食堂随便吃点,然后赶回去写稿,争取让稿件早点见报。”
“汪记者,吃饭喝酒也是工作嘛。”潘宝山笑着说,“到时在酒桌上顺便让殷主任跟你们殷益彤总编打个招呼,对稿件多照顾照顾。”
“如果殷总能说话,上一版没问题,倒头条是有保证的,争取上个头条。”汪凡说。
“所以嘛,还是去县里吃。”潘宝山说,“另外采访来回奔波也挺累的,也需要放松一下,人员大概还是上次那些。”潘宝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说接待办的那个小丁也会到场。
汪凡对潘宝山笑了笑。
潘宝山说那就先回大院,准备一下就出发。
回到乡政府,潘宝山把汪凡安排到会议室休息,又让周国防照上次标准办理弄个信封装两千块钱,另外再拿两盒中华烟。
周国防拿来信封后,汪凡这次也不客气,接过去就拉开采访包,装了进去。
潘宝山趁这个机会抽身出来给黄开建打电话,说请了市报汪记者来宣传夹林的设施蔬菜大棚项目,中午要请他吃饭,到时捧个场。
“汪记者?”黄开建想了下,“是不是上次到夹林采访党办失窃的那个家伙?”
“是,不过现在已经交上了朋友。”潘宝山说,“上次请他喝酒时,殷益开带过去接待办一个叫丁薇的姑娘,两人聊得很投,所以我想这次能不能请殷益开再把她也带过去。”
“那不是小意思嘛,殷益开都来我这里吃过几次大餐了,这点忙哪里还成问题。”黄开建说。
“行,那我马上让办公室打电话在榆宁酒店订个座。”潘宝山说,“等会再给你电话告诉你具体房间。”
“郑金萍来不来?”黄开建问。
“她啊,情况吧,她去了怕是又要被殷益开捋过去。”潘宝山回答完,觉得黄开建好像有话外之意,“黄书记,你有什么安排?”
“也没什么,我是在想,如果郑金萍不来,可以让姜玲过来嘛。”黄开建这么说有他的想法,上次去市健达公司带了姜玲,郑金萍也去了,现在想想不太对劲,有些事该在暗处就不能张扬,不该对郑金萍明着。
潘宝山听了再次诧异起来,来到黄开建真是学会说话拐弯了。
“那就不让郑金萍去。”潘宝山说。
“其实也无所谓,你着办就是,还不知道姜玲能不能走开,前几天听说她家里有亲戚要结婚,要回去帮忙。”
“黄书记,那如果姜会计去不成,就让郑金萍去吧,也让殷益开再开心开心。”
“也成。”
打过电话,潘宝山去财政所,姜玲果然不在,所长说回家帮亲戚忙喜事了。
情况要及时汇报,潘宝山赶紧又拨通黄开建号码。黄开建说那就让郑金萍来吧,正好刚才他跟殷益开通过电话,殷益开还特意提到了她。
“正好让郑金萍再贡献贡献。”黄开建笑道,“让梁狗日的再吃点闷亏!”
“可能现在梁延发也不把郑金萍当回事了。”潘宝山说,“现在夹林是他说了算,牛比得很。”
“去他个梁狗日的,再牛也只是个乡长,头上没书记的帽子!”黄开建提起梁延发就生气,“管他把不把郑金萍当回事,郑金萍也不是个傻比,梁狗日的不把她当回事也甩不掉,所以玩她也还跟玩梁狗日的一样!”
“嗯,那就这么定了,让郑金萍去!”潘宝山嘴上说得很痛快,心里却有点不得劲,却也无可奈何,有些事就是身不由己。
潘宝山收起手机来到党政办,郑金萍正无聊,闲不住的她正想找点事折腾,到潘宝山进来立刻哆嗦着身子迎上去,“潘乡长有指示?”
“上午不是市报记者来了嘛,要安排一下。”潘宝山说。
“本来我想跟你们一起下村采访的,也好多做些服务工作,可潘乡长不让,要不安排吃饭不就是当面一句话的事嘛。”郑金萍盘着小腿晃着小腰,“我就去跟食堂打招呼。”
“不到食堂,上次要你联系富祥酒店搞的定点消费客户怎样了?”
“已经办妥了,第二天就立马搞定。”郑金萍问,“要过去?”
“对,你赶紧打电话预定个房间。”
“几个人?”郑金萍眼皮吧嗒吧嗒地着潘宝山。
“目前七八个,黄书记要到场,县委办副主任殷益开也参加。”潘宝山说完朝外走,“要速度,呆会告诉我是哪个房间。”
“哦。”郑金萍望着潘宝山向外迈动脚步,很是失落。
潘宝山猜得出郑金萍此时的心情,嘴角一歪,走到门口回头对她说:“你也去。”
原本有些发呆的郑金萍顿时激动得一抖,连连点头说:“知道了知道了,潘乡长!”
潘宝山出了党政办就往会议室赶,周国防那个闷头鸭子说不出什么话,跟汪凡可能交流不起来,那样场面可不好。
刚走几步,老王冒了出来把潘宝山截住,说有件事要请示一下。
官路逍遥 第七十章 有顾忌
老王是为了李大炮老表卖农资的事。
之前潘宝山安排过,要李大炮告诉他老表,有事尽管直接找老王商量,必定会办妥,用不着七拐八弯。
“现在忙春耕,李所长他老表找我了,潘乡长你咋办?”老王问。
“这还用问?”潘宝山一歪嘴,“尽量走他的农资店进货,不过质量要保证,那道关你得把好了。价格方面可以放宽些,高就高点,只要不过分就行。”
“那人说了,质量绝对有保证,而且价格也不会高。”老王说,“今年农资从咱们手里能走不少量,各村地膜用量大幅增加,不但春花生要用,养殖上也是,鸡鸭鹅鹏还有猪圈,也都相继用上了,而且大部分都让农经站代购。另外还有农药、化肥和种子,要求代购的也不少。”
“那不更好嘛,本来还担心我们可操作的量少,照现在这情况就放心了,对李所长也好说话。”潘宝山笑道,“老王,细节方面你拿主意就是,用不着跟我讲,别搞大发就可以。哦对了,今天你和伏主任就不要去县里陪汪记者吧,那边还有县委办一帮人,人多了一桌坐不下。”
“我们不去!”老王直摇头,“那种场合去了也不像话。”
“嘿,老王你这么说就不好了吧,听那意思是我怕你们去了不像话?”
“不是不是,小潘你可真是,开啥玩笑!”老王龇着牙笑道,“你赶紧去忙吧,我也赶紧去把物资的落实一下,给李大炮他老表回个话。”
老王说完拔脚就走,潘宝山也赶紧去会议室。
汪凡正埋头奋笔,他想尽快出稿,好早点安排版面。宣传报道的事他知道,被报道单位心很焦,都希望采访的次日在报纸上到新闻。
“汪记者不要太辛苦,晚几天无所谓,就是再晚点也能理解,等着上头版的稿件估计排队都拐弯呢。”潘宝山打趣地说,“不过有你帮忙,插个队也是可以的嘛。”
“插队的事要靠殷益彤殷总编,我只能扛个牌号听候差遣。”汪凡也笑了起来。
“汪记者你谦虚了。”潘宝山笑道,“好了,准备准备出发吧,赶到县城刚好是饭点。”
“好的。”汪凡收起笔,整理好采访包。
潘宝山打了个电话给郑金萍,问了预定的酒店房间,又让她到院里等着,马上动身。
郑金萍早已整装待命多时,得到消息后“噌噌”地就向外跑,一出门差点撞到梁延发。
“干啥去?”梁延发被郑金萍吓了一跳有点不高兴,“慌张个啥劲。”
“哦,市报记者来采访大棚蔬菜项目,潘乡长请他去县里吃饭。”郑金萍忙说。
“你也去?”梁延发歪起了鼻子。
“潘,潘乡长要我过去。”郑金萍支吾道。
“他要你去干啥?”梁延发顿时起了恼火,在他来,郑金萍在大院里就是他的专用品,潘宝山要不声不吭地要带她出去喝酒,连声招呼都不打,算什么?
“哦,前一阵子潘乡长要我跟富祥酒店联系下定点消费的事,我电话联系过了,正好再去当面确认一下。”郑金萍赶紧找了个借口。
谁知道梁延发一听更是来气,富祥酒店在全县是最好的酒店,去那里搞定点消费也不跟他汇报一下?“他潘宝山要干啥?”梁延发拉下脸,“我他小子真是张狂了,瞎指挥乱安排!”
郑金萍一听不是回事,却也说不得什么,只是嘟哝了一句,问梁延发她还去不去。
梁延发这会也想了很多,潘宝山毕竟是年轻人,气盛欠稳妥也可以理解,而且又和刘江燕搞上了对象,成了刘海燕的妹夫,可能多少也有点骄傲。还有一点关键的是,潘宝山是自己阵营的人,有不到之处也得担待着些,虽然黄开建已经离开了这里,但团结还是要讲的。
“去呗,潘宝山那小子作出点成绩正得意着,做事考虑不周是他的不是,但我不能扫了他的兴。”梁延发头一拨,“去吧。”
“好的梁乡长!”郑金萍不敢快步,直到拐了个弯后才小跑起来。
赶过去的时候,潘宝山和汪凡已经等在车旁。
“郑主任有事忙走不开?”潘宝山问,他还没来得及说忙就不要去了,郑金萍迅即开口解释,“一出办公室碰到梁乡长,说了几句话。”郑金萍边说边着潘宝山,眼神显出些异样。
潘宝山察觉出了什么,便不再多问,催着赶紧上车。
路上大家都没怎么说话。汪凡很敬业,拿出采访本继续构思组织报道。潘宝山借口头天晚上没睡好,要闭目养养神。郑金萍有一肚子话想对潘宝山说,但这场合又不好开口,只好憋着。
到了富祥酒店,匆忙进包间。黄开建已经到了,殷益开一伙还没来。潘宝山相互介绍了黄开建和汪凡,两人握握手便聊起来。
郑金萍这才得了机会把潘宝山暗示到一边,说起了梁延发的事,“潘乡长,梁乡长对你似乎有意见。”现在郑金萍觉得潘宝山上升潜力很大,对他更为献好,甚于对待梁延发。
“梁乡长对我有意见?”潘宝山一皱眉,“怎么会呢?”
“他说你太自大,不把他放眼里,有事也不向他汇报。”
“有没有说具体事情?”
“说了。”郑金萍继续压着嗓子,“三个事,一个是汪记者来采访,一个是在富祥酒店搞定点消费,还有一个是你让我来陪酒。”郑金萍说到这里感到很庆幸,“还好,上两次和市健达公司方面接触,梁乡长都有事外出不知道,否则情况更糟糕。”
“嗯,我知道了。”潘宝山点点头,没想到梁延发跟他还上了细劲。
“你们聊啥呢,赶紧过来陪汪记者说说话。”黄开建对潘宝山和郑金萍招呼道,“大老远的汪记者来一趟不容易,还不抓着这机会多交流交流。”
“我跟郑主任正说殷主任呢,是不是找不到美女来陪酒就不好意思过来,到现在都还没露头。”潘宝山笑道。
“欸呀,说到美女我还忘了件事!”黄开建面露歉意,“我跟殷益开说了,点名要那个叫丁薇的姑娘过来,但她已经离开了接待办。”
“哦,辞职了?”潘宝山很意外,扭头汪凡。
汪凡没什么反应,说喝酒呗,也用不着让人陪,自个喝得高兴就行。
说话间,门口传来叽喳声,殷益开来到,带了三个招展的女人。
又有邓如美。
潘宝山心里长叹不已,这个女人和郑金萍一样,认定了一个处世准则:骚出味,便能搏出位。
不过从本质上讲,潘宝山觉得两人又有所不同。郑金萍多是骨子就那性格,不管在哪里、到什么地位很难改变。而邓如美多是受环境影响,也许是生活太不如意想奋争一下,所以变得形骸放荡,一旦生活有了改观,有可能回归原有的状态。
“呀,乡长小弟,又见面啦!”邓如美到潘宝山立刻就活跃起来。
潘宝山可不敢招惹她,尤其是在场合上,私下里骂俏几句倒也无所谓。“你好,是又见面了。”潘宝山笑着,有些拘谨。
“时间有点晚,坐下来慢慢打招呼!”殷益开郑金萍并没有在他旁边,便对黄开建笑道:“黄书记你安排那排座位啊?”
黄开建大嘴一张哈哈笑起来,一指郑金萍说:“郑主任,到殷主任旁边坐,今天刚好男女均等,要想喝酒不累,座位男女搭配!”
四男四女,交叉开来坐下。
潘宝山旁边衣着很有露感的邓如美,真佩服她的火力,五月还没到呢,也不嫌冷。不过潘宝山想得最多的是怎么阻挡邓如美的进攻,经过两次交锋,他明显感觉自己在男女之事的态度上,比邓如美弱很多。
酒桌上的台布很厚重,直拖到地上。邓如美掀起台布压到小腹前,一条腿斜伸出去,压到了潘宝山膝盖上。
潘宝山一阵叫苦,都说惹不起还能躲得起,可面对邓如美,躲都他妈的躲不起!但好在这事对男人来说也算是个傲点,有女人主动贴身,说明人生很成功。
其实话说回来,潘宝山也不是不想那事,虽然他还没经过男女之事,但直到水火交融后,一泄一抖缩间,那滋味肯定是**的。只不过,他深有顾忌,万一这事漏出去损失可就大了,还能娶刘江燕?还能升官儿?
悬!
但是潘宝山也不生硬地打邓如美的面子,一是因为邓如美确实有诱惑力,不让人厌烦憎恶,二是因为怕邓如美恼羞成怒向他乱泼脏水,假如她撕破脸皮说被他玩弄了,也是说不清的事。
“乡长小弟,怎么上去不开心?”邓如美笑吟吟地端起酒杯,“你大家都这么高兴开怀畅饮,就你闷闷不乐,有心事?”
潘宝山一邓如美对他举杯就发慌,说实在的,真是没她酒量大,斗不起。不过趁着她这话,潘宝山觉得可以把话题引得正肃一点,要不酒桌上尽是挑情逗趣的氛围,会让邓如美更疯狂。
官路逍遥 第七十一章 卫生间里
“是啊,是有心事。”潘宝山赶紧顺着邓如美的话说起了正题,“心事还挺重,愁得紧呢。今年又是大旱,我们夹林乡的情况尤其严重,由于小水利设施不完备,人工抗旱成本太高。”
“成本太高就放弃嘛,否则也是得不偿失,现在粮食价格也就那么回事,收点小麦能卖多少钱?”殷益开插上来说。
“殷主任,基层有些事似无足轻重,但影响却不小。”潘宝山慨叹起来,“粮食是卖不了几个钱,但丰收后老百姓心里头能踏实,如果粮食欠收,民心就不稳,怨言多。我是分管夹林农业的,假如出现老百姓有怨言,我又怎能安心?”
话听起来有点冠冕堂皇,但潘宝山说得很认真,倒也没人喝倒彩说笑。
“夹林的情况我了解,虽然境内有个水库,但主要是供县城饮水的,用于抗旱的作用不大,关键原因就是小潘乡长刚才说的,没有什么小水利设施,调水难度太大,硬调的话就需要一笔开支了。”黄开建道,“不过这种事情事关民心,也算得上是政府民生工程,应该向县里申请点抗旱资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