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筑前白梅养成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一毛家二毛
“哦,其实我的这两位同伴是从比叡山上逃下来的。他们只是普通的野武士,平时都在各地流浪,可是却在比叡山上遭到了织田军的袭击,好不容易才逃了下来。我看他们可怜,所以想为他们治伤。”
“嗯。那么,我们走吧。”老秃驴说着顺手拿起旁边的药箱。
边上的中年男子闪过一丝痛苦的神色。他睁开眼睛,对着宗成说道,“吾人乃明智十兵卫光秀。此次比叡山皆因吾人劝阻主公不力所致,所以,就让吾人为吾人的疏忽向你的同伴道歉吧。”
宗成还没有反应过来,外面的少年就已经跑进来跪下,咚的一声磕头道,“叔父大人,主公,不可,比叡山非主公之过失,主公无须如此啊!”
宗成也是被这突然出现的情况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不过他也马上对着明智光秀摆手,“丹波守大人不必如此……”
“不用说了!左马介,你难道不知道吾人为什么要来这本能寺么?吾人只是想为主公请求佛祖的宽恕罢了。”
无视明智秀满的劝阻,明智光秀执意要到宗成那儿给山县源内和宇野弥七两个比叡山纵火案的受害者道歉。宗成也不能打消他的念头,只好把他带到了自己几人在寺庙里面暂时的住所。
宗成房间里面的几人看到了宗成和老秃驴进来了,然后跟着进来一个中年男子。当宗成介绍说这是明智丹波守光秀以后,山县源内和宇野弥七浑身一震,连忙跪下对着明智光秀大声道谢,“源内和弥七郎多谢丹波守大人的救命之恩!”
原来,这两人起初受到前田野狗的军势追杀,是在换了一套农民衣服以后,再跟着光秀的水色桔梗旗印才逃下了比叡山……





筑前白梅养成记 第三十八章 明国神医
光秀是个好人。
不管是之前的认知,还是见到了真人,宗成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看着眼前这个不住为了主公的罪行而忏悔的男子,宗成很难想像他会在十年之后一把火把自己的主公送下地狱。“本能寺之变本来就是一个未解之谜,那么,就让我来揭开这个尘封五百年的真相吧。”宗成心里暗暗下了决心。
山县院内和宇野弥七两个二货虽然身上的伤看起来骇人,其实都是一些皮肉伤罢了。最重的伤不过是宇野弥七的左手肘部脱臼,肿起来看着还是有些骇人。不过,本能寺的住持,这个叫做感官世界的老秃驴,说这种伤自己无能为力,叫宗成带着宇野弥七去京都名医曲直濑道三的医馆。见到宇野弥七的伤连感官秃驴都不能治好,光秀难免更感到愧疚,非要和宗成一起,亲眼看到宇野弥七这二货好了才肯罢休。
曲直濑道三,本姓崛部氏,名正盛或者正庆,字一溪,号盍静翁,日本战国时代京都名医,著有《启迪集》七卷,被称为日本近代医学之祖。作为曾经治愈过幕府将军足利义辉,还有松永久秀,细川晴元,三好长庆,织田信长等等强力大名的医师,曲直濑道三和永田德本以及田三代喜并称为日本医圣。不得不说医术高超的人都怀有一颗悬壶济世之心,像永田德本就以“十六文德本”的传说闻名于世,也就是说他看病只收十六文,不管是贫苦的农民还是德川幕府将军。永田德本也拒绝了德川家光的邀请成为德川家的御医,终年骑牛徘徊在各地,为底层农民解决疾病。
曲直濑道三也是一样,他的医院“启迪院”就坐落在二条城东南。好在本能寺也距离二条城不远,宗成,春家,基次,光秀和秀满就带着宇野弥七这二货浩浩荡荡的往启迪院去了。话说宇野弥七不知道拜了哪路神仙,一个小小的野武士,竟然由征夷大将军陪同他去医院看病……真是烧了八辈子高香啊……
一行人到了启迪院,才发现曲直濑道三正在闭关写他那本名为《启迪集》的著名医书,在外院接待病人的是他的弟子施乐院全宗。开始施乐院全宗双手托着宇野弥七的手肘这样一弄那样一弄把这二货疼得哇哇乱叫,宗成一看这家伙就是个半吊子,便请他请自己的师傅出来诊治,起先秃驴还这样不乐意那样不乐意,不过当光秀告诉这个名为施乐院全宗的秃驴这个名叫宇野弥七的病人是从比叡山上逃下来的以后,这秃驴马上掩面而去找他师傅去了。
“这秃驴搞毛啊,貌似光秀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吧……”宗成满头大汗的想到。
等了大概五六分钟的时间,施乐院全宗从后面带来了两个老者。其中之一须发全白,颇有一股仙风道骨的样子,而跟在后面的那个老者却是头发花白其貌不扬。
“曲直濑道三卖相不错嘛,看来挺会养生的。”宗成如是想到。
“盍静翁大人,我叫立花又兵卫,这位病人是我的护卫,他从比叡山下逃下来的时候受了重伤,请您务必帮忙诊疗,拜托了。”宗成走上前去,对着那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微微鞠躬,郑重的行了一礼,说道。
“比叡山么?怪不得啊,全宗也是前些天从上面逃下来的。”那个头花发白的老者说道。
“正庆啊,这位小兄弟说的什么?”宗成心里一震,抬头一看,却是那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转过头去,问着后面那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而且,用的竟然是——字正腔圆的明国北直隶官话……
貌似自己认错人了……
宗成再仔细一看,没错,这位老者穿的不是和服,而是正宗的男式汉服,直缀深衣,脚上也不是踏的草鞋或者木屐,而是正宗布鞋……
嗯,这算不算“他乡遇故知?”
宗成就差热泪盈眶了。只见他用标准普通话朝着老者问道:“老先生莫不是明国的神医?”
曲直濑道三正在用不是很标准的明国北直隶官话朝着老者翻译,结果突然宗成冒出来了一句不知道比曲直濑道三标准多少的“北直隶官话”……
老者转身疑惑地看着这个操着一口不是很标准的北直隶官话的少年,皱眉疑惑的问到,“小兄弟,以前你去过明国?”
宗成说的普通话虽然惨遭满语各种渗透污染,可是依旧比曲直濑道三的半吊子明国官话强得多,故此他和老者交流没有任何问题。
“老先生,请问您是?”
“老夫是明国的宫廷御医周回春,此次来扶桑是奉了穆宗皇帝之命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本来这种事情只需要皇上一个圣旨就行,奈何扶桑正在战国时期,扶桑国主号令不出京都,老夫只好亲自跑一趟喽!”周回春呵呵笑道。
“呵呵,老先生,您真信有长生不老之药么?”宗成笑道。
“自然不信。古今多少帝王欲求长生不老,多少名医欲炼仙丹灵药,可是他们皆未成功。老夫虽然自认医术颇有造诣,可也不敢和华佗,张仲景等先贤相比。倒是小兄弟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认知,真是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周回春笑咪咪地说道。
“那么……”
周回春叹了一口气,落寞地说道,“老夫自小孤独一人,此次只是想仿照徐福先例,来此地了却余生罢了……对了,你的那个同伴,让老夫看看吧。”
“右兵卫,想不到你还会一口流利的明国话。”明智光秀赞叹道。
“嗯,这其实都是一个明国人教给我的。”
御医出马果然一个顶俩。只见周回春端详了一阵宇野弥七的左臂,就双手拿起他的左肘,一阵噼里啪啦过后,当然,我们无视掉宇野弥七这个二货的惨叫,老神医说道:“正庆,把老夫的银针拿来。”
“是,师傅。”
看着周回春在宇野弥七身体各处扎针慢捻,他红肿的左肘竟然奇迹般的消肿,虽然没有完全复原,可也好的差不多了。明智光秀赞叹一声,“莫不是这就是明国的针灸之术?果然神奇!”
宗成现在临时客串了周回春和明智光秀之间的翻译。明智光秀想请周回春当自己主公信长的御用医师(多好的人呐!),周回春却婉言谢绝了,表示自己正在帮自己的新徒弟曲直濑道三正庆编写《启迪集》,光秀连忙告罪。
旁边曲直濑道三听到自己的新师傅竟然如此为自己着想感动得一塌糊涂。这时,周回春说道:“正庆,这位病人马上处理完了,待会老夫就继续教你六味地黄丸这味药如何调制吧。




筑前白梅养成记 第三十九章 名剑
本能寺。
光秀正在和宗成品茶。
由于只有两个人,所以虽然光秀茶艺不错,他也没有搞千利休那老货搞的那一套繁琐的茶道。真的,要是每个武士喝茶都要像千利休那样搞,那么起码得有一半人要被这套繁琐的礼仪活活渴死。
宗成也丝毫不懂茶道,他对喝茶的认知还停留在大茶壶解渴的层次。所以当光秀拿出两个颇为精致的茶碗,宗成觉得光秀的茶艺已经很好的时候,光秀却朝着宗成歉意一笑,表示他招待不周没有用茶道的歉意。
日本茶道,以“和,清,静,寂”为基本精神,其中集大成者便是千利休这老货。他把“和,清,静,寂”奉为茶道四规,武士公家莫不以其为蓝本。
茶道的繁琐,首先从所用器具便可见一斑。举行一次正宗的茶会,茶釜,茶勺,茶罐,茶刷子,茶碗,水勺,大盆,这些都是必备物品。
首先,用茶釜盛水烧开。茶釜就是一个大罐子,代表物品松岛壶,平蜘蛛。水烧开了以后用茶勺取水,取水刷茶碗。茶勺一般用竹子制作,代表物品为千利休所作之“泪”。然后,用竹子制作的小勺子,从茶罐里面取出绿茶,放到茶碗里面。小勺子代表有能登新月,残月;茶罐代表就是信长酱的那个著名的九十九发茄子;茶碗的种类就多了,星建盏天目,朝鲜唐津,高丽茶碗都是。
当时日本已经有本土栽种的茶树了,虽然大都是绿茶,可是日本的喝茶习俗源自唐人,都是把茶叶研成粉末再冲泡,所以当把茶末放到茶碗里面冲泡的时候,需要用茶刷在茶碗里面嘻唰唰,好让茶末完全散开。虽然茶只是绿茶,可是冲泡好的茶汤绿油油的,不仅卖相好,茶汤也好喝。如果不用茶刷刷的话,那么绿汤上就会全是绿块……
这时候一般就可以喝了。主人把茶碗转个圈,放在客人面前,客人喝一口,再传给下一个……也只有正式的茶会才有这么蛋疼的设定,当时的日本是有疟疾的,江户时代甚至死了很多人,所以日常喝茶都是分开茶碗的。要是日常喝茶都像茶会一样共用茶碗,那么日本早就变成传染病之国了……
本来,一般茶道过后都有小吃,但是以当时的社会条件,恐怕也只有猴子才有那个闲钱在茶会以后供应小吃了……
总的来说,茶道的要素有三个。第一,沏茶时有意境;第二,沏茶看似随意其实讲究;第三,能把茶沏成绿汤而不是绿块……能做到以上三点,除了千利休没有第二个了。普通人,能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任何一种就算是茶人,更多的人,是三个条件一个都不满足……
光秀显然是一个茶道高手。虽然没有正式举行茶会,可是他的各项动作确实让宗成赏心悦目。当然,这不是茶会,所以两人不用违心的装出一副精神陶冶的样子,而是直接喝茶聊天。
光秀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坚定的保皇派。他对于天皇现在尴尬的处境感到分外愤怒和无力。这时的日本天皇,可不是明治维新以后二战投降以前的日本天皇。毫不客气地说,这时的日本天皇就是一个夜壶,各地大名们想用的时候,例如想要给自己升个官之类,就花上个几十一百贯钱,随便叫个家里的二流家臣给天皇送去,升了官以后就直接把天皇选择性遗忘了。现在的天皇,就是想用的时候才想起来,不用的时候随便扔。当时在位的正亲町天皇,连即位大典都没有钱举办,还是毛利元就老爷子看这小鬼怪可怜的,施舍了他几百贯,这才能举办即位大典。当然,毛利元就也不是把几百贯钱扔着玩,老爷子的官职直接从从五位下的右马头变成了从四位上陆奥守,通俗点说,就是从宫廷里面养马的一介马夫头子升官成了陆奥地区的省委书记加上军区司令。
“如果天皇陛下有自己的御料地,想必也不会如此窘迫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向是宗成的必备技能,现在光秀崇敬天皇,那么就说他想听的。反正御料地又不是我出,你有本事就让信长那家伙割肉去吧。
光秀默然。最适合做天皇御料地的京都周围可是信长的直属领地……
一时间两人都陷入了沉默。看着情绪不高正在发呆的明智光秀,宗成忽然想起山县源内和宇野弥七两个二货送给自己的那把宝刀还不知道是什么,不如让光秀这个学识渊博的人鉴定一下?
说干就干。当宗成把这把长二尺七寸的宝刀递给光秀的时候,光秀眼睛和之前的宇喜多春家一样瞬间就直了……
双手颤抖着捧着这把刀,光秀先看见了刀柄上的佛珠装饰;再抽出一部分刀刃,观察这把刀上名为“恒次”的刀铭。最后,光秀笃定地说道——
“右兵卫,看来你拿到了一件国宝啊!如果吾人所料不错,这把刀就是曾经的日莲上人的佩刀,被称为‘数珠丸恒次’的名物啊!”
数珠丸恒次,现存的是一把江户时代的赝品。可是即便如此,这把赝品刀也是日本现存的“天下五剑”之一,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宗成当然不知道数珠丸恒次这把剑代表的意义,他只是在纠结,这个日莲上人到底是谁啊,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
数珠丸恒次作为国宝的原因主要是它的宗教意义,由于是日莲上人的佩剑,所以它一度被称为“破邪显正剑”。光秀见宗成还是一脸迷惘,忍不住捶胸顿足,大声说道,“右兵卫,数珠丸恒次的价值比起古河公方世代相传的名剑‘村雨’也都是是不遑多让啊……”
宗成浑身一震,村雨?哥太熟悉了。想当年玩太阁5为了这把剑在小田原蹲了好几个月,就为了等到那个叫“足利义氏”的倒霉蛋,洗劫他身上唯一的一件重宝,一次不行还要第二次……
见到宗成好歹有个惊讶样子了,光秀郑重地把数珠丸恒次递回给宗成,告诫道:“此刀完全可以成为立花家家宝而代代流传。右兵卫,平时切莫把它拿出来显摆……”




筑前白梅养成记 第四十章 光秀催更
“话说魏延得知孔明丞相的死讯,又得知丞相遗命杨仪统兵,魏延和杨仪本就水火不容,于是魏延起兵讨之,杨仪巧借孔明遗命命马岱诈降,并设计让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一旁马岱窜出……”
宗成正在坂本城里的天守阁奋笔疾书,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半个多月了。想起之前的遭遇,他只能时时长叹自己当时脑袋被驴踢了。
当初宗成把数珠丸恒次拿给光秀请其鉴定,之后两人的关系就不知不觉的变得亲密很多。宗成是感激并且欣赏光秀的品质,面对如此重宝竟然毫无贪婪之心;而光秀则是感激宗成愿意和他分享这个数珠丸恒次的秘密。
某天,宗成正在本能寺的庭院里面练剑。
“秘技,松叶崩!”随着宗成双手握剑平指前方连续快速**三次完成了这个动作,他也收起了佩刀,坐在一旁歇息。这时,三成这个小屁孩屁颠屁颠地跑来,手上还挥舞着一本书。
“主公,您什么时候才继续给我讲‘三国’的故事?”正太的声音一向很萌。
“……”本来,作为一个很有前途的正太,加上宗成看到三成自从跟着他以后似乎很没有存在感,于是宗成就在一天晚上有时间的时候给三成讲了一个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话说那汜水关由董卓军猛将华雄镇守着,十八路诸侯联军莫之奈何,诸侯皆恐华雄,唯独那冀州牧韩馥,嗯,官职相当于如今的北陆探题,大笑说道:‘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这时从帐下出来一身长八尺的无双猛将,手提一柄开山巨斧,大喝一声:‘我的大斧已经饥渴难耐了!’……”
当时宗成几人还在播磨国的印南寺,宗成身边也只有宇喜多春家,石田三成和后藤基次三个跟班。宗成说着说着,突然发现除了三成之外,春家和基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在自己面前静静跪坐听着,而春家甚至拿出了纸和笔,一边听宗成讲课一边奋笔疾书……
“春四郎,你这是干什么……”宗成大囧,自己的口胡这货也要详实的记录下来么?哥又不写《三国演义》……
“主公,敢问主公所讲可是明国奇书《三国》中的故事?”春家一脸狂热,“素闻明国之《三国》乃天下奇书,听闻越朝仓越前守(朝仓义景)殿下曾得之,将此奉为朝仓家万世流传的家宝,据说里面记载的鬼谋数不胜数,得之可胜十万大军……”
宗成越来越囧了,怎么,罗贯中老先生的歪歪小说竟然如此厉害?
宗成这种把三国故事情节简直烂熟于心的家伙当然体会不到,《三国演义》虽然当时在大明官方标价两贯钱一本,大明的两贯钱可不是日本的两贯钱,日本的两贯钱等于二两金子,而大明只等于二两银子,再加上中日金银差价,所以大明的两贯钱基本上等于日本的永乐钱两百文。虽然这本书在大明如此便宜,但是当年野猪皮可是曾经照着这本书上的计谋打仗的,日本战国也有人曾经这么做,没能这么做的也是羡慕,所以这本书在《魔王之野望》里面可是智略+10的一级家宝。
“那么,主公竟然对《三国》里面的故事耳熟能详,能出仕如此博闻的主公,真是我春四郎的荣幸啊!”
架不住三位家臣火热的目光,宗成无奈只有表示自己有时间就给他们科普《三国》的故事,而每当宗成开讲的时候,宇喜多春家就在一旁记载……到了后来宗成嫌麻烦,就不讲三国故事了,而改成定期写,写完了春家几人就看……
现在,宗成貌似已经好多天没有码字了,怪不得三成来催稿……
望着三成手里这本写到一半的书,宗成很想一巴掌拍死这个死孩子,丫的既不投推荐票又不收藏,丫的还好意思催更……哎,做写手难,做历史类的写手更难啊……
“咦,这是什么?”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宗成转头一看,哎呀呀,光秀不知什么时候从他自己的房间里面出来了,正在翻阅宗成这本《三国》!
宗成简直羞愧死了,那就好像小学生的日记被老师翻了那种感觉。宗成这本所谓的《三国》,绝对不是默写照抄罗贯中老爷子的歪歪小说,宗成也没有其他穿越者那种恐怖到死的记忆力,盗版个《西游记》,《红楼梦》之类的那是小菜一碟,而且是全部默写一字不漏那种,对于这些穿越者前辈宗成可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前辈们,原来你们全部都是带着度娘穿越的啊……
宗成的这本《三国》,是经过各种黑历史熏陶,各个论坛贴吧的大神们各种精辟的点评,还有各种版本的各种说法综合起来的趣味性读物,不像罗贯中老爷子那样带有明显的拥刘贬曹倾向,也不像罗贯中老爷子那样神化了孔明丞相,而是尽量做到对于历史人物客观,公正,公平。当然,这里面还是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宗成自己的喜好,例如为了甄宓妹子,他在书里把曹丕黑出了十八里地,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黑。
光秀默默地翻着宗成这本他自己很想太监可是又不想太监的书,表情慢慢由轻松变得凝重起来……
“却说诸葛孔明与刘玄德于隆中草庐纵论天下大事,刘玄德长叹吾人屡战屡败,汉室复兴希望渺茫。孔明遂语:‘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为天下闻名之《隆重对策》。孔明于此提出三步策略,先取代荆州,益州,与吴魏三分天下,再招揽人才,修理内政,积累实力,最后当天下有变,则两路出击,天下可定矣……”
光秀发现这本书涉及天文,地理,军事,政治……各方各面均有涉及,实乃行军打仗,治理领国的必备之物。书中纵论了邪教对官府统治的危害,商人对战争和领地发展的影响,取缔关税的益处,怎样定位商人,乃至合理利用天时地利,以最小的代价对敌军实施最大的打击……然后光秀正看得起劲,没了。
看着这本书的封面亮闪闪的《三国》两个大字,光秀震惊地开口道:“右兵卫,你这奇书《三国》是从哪儿来的?”
“呃……这是博多港一个明国商人给我讲的故事,我看它有趣得紧,所以便记下来了。”
宗成尴尬不已。
“那么……还有么……”光秀难得脸红一次。
几人相对无言。这时,只听见明智秀满朝这边跑了过来,边跑边喊:“主公,主公,大喜事啊!”
“左马介,你这样子成何体统!”教训属下是上司的一项基本技能。
明智秀满连忙讨饶,紧接着秀满无比高兴地说,“主公,信长殿下把京都外的坂本城加封给了主公,主公大人现在也是一城之主了!”
顿时旁边的人都开始恭喜光秀。这时,光秀终于说话了:“右兵卫,能否去吾人的城池小住几日,我很期待你这本书的结尾呢!”
“没问题,我也怕以后忘了,所以也想要把它写出来,只不过一直没有时间罢了。”宗成一时头脑冲动,浑然不知等待他的是惨无人道的半个多月码字时间……




筑前白梅养成记 第四十一章 一贯金
“殴斗桑,我要吃那个~~”在熙熙攘攘的京都街区,一个穿着粉色和服的小萝莉正扯着光秀的衣角。
一旁的宗成不自然的颤抖了一下,玉子的声音也——太萌了……
这个穿着粉色和服的小萝莉正是光秀的小女儿明智玉子。此时的她,作为整个明智家的掌上明珠,自然是过得无忧无虑。
光秀就任了坂本城主,他的家眷自然要从岐阜城搬到坂本城来。而宗成当时也在坂本城努力码字,于是,两人便不可避免地相遇了。
宗成还记得那天傍晚,他已经写了一天,腰酸背痛的,于是就拿出自己的佩刀准备找个场地练剑,然后就遇见了一个苦瓜脸的明智秀满。
1...1112131415...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