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椒炒三国
战争要开始了,在杨小林对俄国人宣战之后岳雷萨尔先生马上做出了反应,俄国人说蒙古的独立是中国人的事情,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杨打鬼硬要把这个罪名牵扯到俄国人的身上,俄国军队将毫不畏惧的迎击。
这话现在连老百姓都糊弄不了。
中国人的愤怒可以说是达到了极点!中华民族被欺辱了几十年了,这一代的中国人可以说是在洋人们的欺辱下长大的。好不容易那个混账的朝廷完蛋了,本以为从此真的可以尝尝民主是什么滋味,但是还没有等他们知道民主是什么的时候,刚刚有了的那点自尊再度遭到了践踏。
东北的杨司令举起了保卫蒙古的大旗,他们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舍不得那一定安定的家庭,却真的给了杨小林他们能给的支持。北京,南京,上海,三个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对杨打鬼进行声援,在游行的现场还举行的募捐活动,为义勇军筹措军资。
中国人相信杨打鬼,因为杨司令从来没有让他们失望过,义勇军的对外战绩让他们有十足的信心。
可是这样的信心还没有维持两天时间,也就是杨小林刚刚离开北京,岳雷萨尔先生的声明结束之后还不到十二个小时,英国,法国,日本,德国,奥匈帝国,美国,意大利,七个国家的驻华公使同事发表声明,他们将出兵东北!协助俄国部队剿灭杨打鬼这个破坏世界文明的禽兽。
算上老毛子又是八个国家!又是八国联军!
曾经那一道还没有愈合的伤疤被一下撕开,整个民族都是疼痛中颤抖了起来!
那些本来还有一些秩序的游行队伍失控了。洋人的商人遭到了冲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的办公地点几乎被围了一个水泄不通。还有一些青年在对北京和南京失望之后。毫不犹豫的背上了自己行囊,踏上前往东北的道路。
我们的民族从来都不缺乏热血的人,他们迈出自己脚步的那一刻就不再考虑生死了。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到东北去,去和杨司令一起保卫蒙古,去和义勇军一起跟洋人战斗!即便流干了一腔热血,也要为了维护那最后一点尊严发出一声呐喊!
“我要用我生命和鲜血,来捍卫我们民族的尊严和国土的完整!也许我这一次永远不会再回来。当我倒在战场上的时候,将含笑九泉。”这是赵东的同学曾晓亮给他新婚的妻子写的离别信中最后一句话。
这个时候东北义勇军的战斗准备也已经全部就绪。
萨道义先生亮出了一招泰山压顶,很猛,很威武,很吓人。但是义勇军却并没有被他这一招吓倒。
他们在准备和敌人拼命。拼命也分会拼和不会拼。会拼命的那叫拼命,不会拼命的就叫送死。而不管是义勇军这支队伍,还是陈天华和杨小林这些人。都属于会拼命的。
杨小林知道自己想赢得胜利需要的是什么。首先要让自己拳头够硬,在体力最充沛的战争初期力求能够一拳给对方重创,打乱对方的脚步,让接下来战斗能对自己更有利一些。
然后要做的,就是在战争全面拉开之后尽量的保持自己的战斗能力。那个阶段也将是义勇军面临的最艰苦的阶段,毕竟双方的力量悬殊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陈天华在根据地里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当明显的战争信号传来的时候,他们的最后一步也迈了出去!
那些能大批量加工武器装备的流水线全部都被拆散,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小作坊,散落在相对比较安全的山林里面,现在机枪和火炮已经不生产了。
杨小林和陈天华说的十分明白。不要想着和英国人比谁造的枪炮多,不要拿义勇军手里的那点资源和他们比什么战争潜力。
这几年英国正处在经济危机当中。即便如此他们公布的一九零六年的官方数据中,光对外贸易收入这一项就达到了一亿三千万英镑。东北呢?不提了吧,总收入还没人家这一项的零头多呢。不是三千万,是三千万后面那个零头。
更何况还有法国和美国给英国人后面帮衬着,真的比不了。战争打的就是钱,但是没钱也并不是就不能把战争打下去。
杨小林把那些工厂给打散,变成小的作坊光生产弹药就可以了。既然拼命造枪造炮也赶不上八国联军那么富裕,那么干脆把所有精力和有限的资源全部用在维修上面。
目的非常明确,敌人的一杆枪能用一年,义勇军稍微维护一下能用两年就行。自己虽然不生产枪支大炮了,但是战场上缴获的武器拿过来稍微修理加工一下就是他的!只要把仗打好,歼灭你一个师我最少能武装一个旅。
这还是咱们解放军的老办法,比不上就别硬挺着和人家比,把敌人当成自己的运输大队,比自己造枪造炮更划算。
“各部队都进入战斗位置了没有?”
虽然火车还在行进,杨司令却已经开始指挥战斗,八国的宣战宣言就放在他的手边,杨小林只是看了一眼就没有再去管他。
孔落地说道:“我军现在已经在辽西集中了九个主力师,除了十一师在黑龙江地区继续迷惑俄国部队之外,十二师按照预定计划已经兵出蒙古,独立师在辽平准备打保卫战,剩下的只有五师还在辽东,蔡参谋长的意思是五师作为机动部队,日军如果从朝鲜杀过来,五师负责拖住他们。”
“可以,张作霖现在到什么位置了?”
“张副司令已经深入蒙古一百多里,并且和哲不尊丹巴的部队发生了交火。激战半小时,击毙敌人一千两百余人。俘虏两千人。”
杨司令的嘴角笑了一下,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哲不尊丹巴的部队本来就是乌合之众,以前在大清朝都排不上号,如果不是现在光绪实在没有办法,也不会让他们来抵挡义勇军的攻击。
孔落地接着说道:“张司令放了那些俘虏,并且放出话来,说要在一月二十六日之前攻占库伦!活捉光绪!”
杨小林非常满意:“好!这个时候光绪应该紧张了才对。我就是要他紧张,也让俄国人紧张。老毛子沉不住气就不会对二杆子那里勘察的太仔细。发电报给二杆子,俄国人二十万大军围攻他的时候没人会去帮他,让他自己把仗打好,一定要顶住五天的时间,算是他将功折罪!”
孔落地笑了一下:“这小子已经和金大刀立了军令状了。”
杨小林没有再说什么,他相信自己的队伍。相信自己的兄弟。十一师虽然是刚刚组建的部队,可他们的连排骨干都是老兄弟。而且二杆子这小子虽然人有点二,但是在战场上他有他自己的一套办法。
汤玉麟守卫辽平应该也不是问题,汤大虎这个人虽然能力欠缺了一些,但是稳重的很。杨司令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辽西准备一桌大餐,干掉那些从大连登陆的小日本!
日本人对这场战斗也是渴望已久。第三军在朝鲜等了好几个月了,大岛久直也是在大连做好了迎接大部队登陆的准备,萨道义先生一说能打了,日本第二军迫不及待的就登上了战船。
第二军是松村务本为大将,这家伙在日俄战争的时候还是师团长。由于原第二军司令官在日俄战争中表现不佳,他们也被俄国人重创。原来的司令官回国后就解甲归田了。
杨小林这时候忽然想起了直上松原来:“对了孔参谋,有直上松原的消息么?这家伙回日本之后处理了没有?”
孔落地摇头:“听说还没有处理他,至于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杨小林脸上颇为失望,他想着如果直上松原能剖腹自尽是最好不过的,最好马上就死,永远也回不了中国。
杨司令并不知道,在日本现在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发动这场战争,海军就不想让陆军有这个翻身的机会!如果不是因为欧洲绅士们愿意掏腰包,陆军不用在军费的问题上和海军纠缠下去,可能他们现在也没有办法出兵。
兵是出了,海军虽然在行动上完全支持陆军,但是私下里的一些小动作还是难免。直上松原被送回日本之后也做好了剖腹的准备,没有想到以东乡平八郎为首的几个海军大将却为他说了好话,这让日本军部在这么处理他的问题上一下矛盾了起来。
加上现在陆军部想打仗,不想,也没工夫和海军的人纠缠,就把直上松原先关起来关着。不知道松原君如果知道杨司令对他没有剖腹很是失望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杨小林也没有再去追问什么,眼光放在了地图上库伦的位置,想了一会说道:“告诉张作霖,兵力到达库伦边境之后马上回头!老毛子过两天可能就会进入蒙古,别让他们给咬住了。”
张老五带着一个师杀入蒙古,但是却扛着三个师的旗号,看起来是吓人,要被俄国人给盯上了,可能回都回不来。
现在不管是俄国人还是准备复国的满清,都不知道张作霖只带了一个师的兵力。甚至连关内的袁世凯都被杨打鬼给骗了,以为杨小林真的不顾一切的杀入了蒙古。
贝勒爷载涛准备就任满清的防务大臣了,他正在想着用什么办法能挡住义勇军,至少要挡住四天,以便让光绪能顺利的完成登基仪式。
贝勒爷现在和在北京城相比已经是完全两个心态了,可以说是雄心万丈!光绪皇帝英明啊,载涛来到库伦之后想组成一支大清朝自己的军队,光绪听了二话不说,从准备登基典礼的钱里面扣出来很大一部分给他!
光绪说典礼可以寒酸一点,但是军队不能寒酸。这话简直说道贝勒爷的心坎里去了。如此英明的皇帝如果不能带着大清朝复兴,简直就是天理无存!
所以一定要保证张作霖在大清朝复国之前没有办法打到库伦来,等到皇上登基了,就可以请俄国人进来帮助防御,那个时候张作霖这几万人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国之大贼 第三十七章 炮声震天
其实贝勒爷对俄国人也没什么好感,特别是现在在库伦的德西建史诺维奇,两个人有过过节,相互看着都不顺眼。现在不是大清朝没办法么,义勇军的战斗力如何贝勒爷的心里十分清楚!那些蒙古的乌合之众一接触就被人家打崩了,张勋手下的几千人也不是人家的对手。
为了能让光绪顺利的复国,就算对俄国人再有意见载涛也必须忍下去。只要复国了,假以时日自己打造一支属于大清的精锐不是难事。
贝勒爷下午和德西建史诺维奇商讨对策,他的意思是俄国人马上介入,但是德西建史诺维奇却没有答应。
老毛子说的清楚,从政治上考虑必须等大清朝复国了以后光绪邀请他们进入蒙古才能名正言顺。从军事的角度来考虑,俄国人更希望义勇军这三个师的部队被留在蒙古,这样方便他们在东北的军事行动。
所以即便俄国人给他们提供军事援助,也要等张作霖靠近库伦的时候才能考虑。这之前一段时间德西建史诺维奇让载涛撑住了,贝勒爷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拿什么撑住?
两个人的交涉很不愉快,事情真的不太好办。晚上回到自己的帐篷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一点多钟了。
看着女人趴在桌子上的身影,载涛的心里感觉很是温暖。他知道她一定是在等自己回来:“琳琳,我回来了,咱们到床上睡吧。”
推了两下福晋才抬起头来。载涛一看她的双眼居然红红的,知道肯定是刚刚哭过。贝勒爷忙的在她身边坐了下来:“怎么了琳琳?”
福晋本来想隐瞒什么。但是一看载涛的神情就知道自己如果隐瞒他必然会追问到底。当下叹息了一声:“爷,听说张作霖带着部队打过来了是么?”
载涛轻轻抚摸了一下她的头发:“没事,张老五那个王八羔子过不来,爷上次是被他们暗算了,真打起来爷不怕他们。”
这话是宽慰女人的,福晋的心里也非常的清楚。她把头靠在载涛的肩膀上:“不瞒爷,这两天我这心里跳的好厉害。爷,您在北京就蒙在家里。您根本不知道外面老百姓说的是什么。我总觉得爷您这次做的事有点过了,怕以后人家提到你们都骂你们。”
载涛的脸色有些生气了:“你这是妇人之见!好男儿当建功立业,我载涛堂堂大清朝王爷,值此国难之际理当挺身而出为皇上分忧!难道你让我躲在北京城里面看袁世凯的脸色过一辈子么?”
载涛现在正是斗志昂扬的时候,这话也只有福晋敢在家里和他说,换了二旁人贝勒爷早就一脚踢过去了。
福晋看着他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转身去把床铺铺好:“我就知道劝不住你。倒是跟你说这些干什么?其实我也没有别的意思,自古以来朝代兴亡的事太多了,我就是想跟你过一些太平日子。”
床铺好了回头看看载涛的脸色还是不太好看,福晋自己笑了一下,过来拉住他的胳膊:“好了!跟你说说心里话你干嘛生气呀?睡觉!”
载涛看了她一眼,一声叹息没有再去想什么。正想休息的时候,外面却传来了赵尔巽的声音:“爷,睡了么?”
这都一点多了,载涛知道赵尔巽这个时候找自己肯定有事,忙的掀开门帘出去:“没呢。什么事赵大人?”
赵尔巽的脸上十分兴奋:“听说北京现在乱的一锅粥,南京也是一样。”
载涛哼了一声:“这是爷预料之中的事情!就他们那帮乱臣贼子。能干什么呀?老赵,你把心思都放在大典上面,咱们皇上可是英明神武,等几年咱们喘过气来,爷练一支精兵,横扫那帮叛逆!”
赵尔巽先说一个好消息,然后才说自己找载涛干什么的:“爷您不说我倒把正事给忘记了!皇上说了大典一切从简,规格咱们可以简单,但是礼仪却不能缺失了,现在人手上面有点问题,大典需要一些长相俊俏的年轻后生,还要可靠的,咱们人不够啊!您看您的部队里面能不能抽出来几个?”
载涛脑海中想了一下:“有几个还行,不过部队里面都是粗人,怕是不太合适吧?老赵,我的意思从宗室里面挑选,你儿子就不错啊,小伙子挺精神的,还会说洋文。”
赵尔巽苦苦摇头说道:“那小子不指望了!这两天跟我较劲呢。”
载涛当然知道这爷俩为什么较劲,宽慰道:“我家福晋也对我有意见,咱们这事要慢慢来,把事做好了他们就没什么说的了。你也别老是打你儿子,他都比你高一头了,不能打了知道么?”
载涛真的感觉有些困了,想起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当下打了一个哈欠:“就这么着吧,明天爷还要去找那个老毛子,张作霖那王八羔子居然喊着要捉皇上,气人呀!我真想亲手收拾他!”
赵尔巽看了载涛一眼:“爷,我有个主意,张作霖和张德武这俩家伙虽然不是东西,可好歹都在您手下干过。现在这个形势之下他们也该知道杨打鬼面临的困境,英国人一动手他们就完了!可不可以写封信给他们?如果他们肯弃暗从明,咱们保证既往不咎。”
载涛摇头:“这根本不可能的事!张作霖你还不知道么?”
赵尔巽点头:“我的意思就是您试试,万一要是行呢?那不是兵不血刃么?”
载涛一想也是,反正就是费点笔墨而已:“你说的也有道理,成不成咱试一下。我先请示一下皇上,等老毛子在黑龙江动手了我再给他们写信,那个时候好说点。”
一九零七年一月十七日。阿克波利尔将军站在自己的指挥所,看着前面的义勇军第一道战壕。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个将军对战斗的渴望。
他知道战斗绝对不会轻松!对面那个强悍的对手给俄国部队一次又一次的羞辱。阿克伯利尔并不畏惧,他是一个将军,对手的出色只能让他更加有战斗的欲望。
在他的身后是严阵以待的七万俄国士兵和三千门炮弹上膛的火炮。只要阿克波利尔一声令下,战斗将马上开始。
“将军,我们对面的部队就是义勇军的第十一师,防御第一线的是十一师的三十七团,人数总计一千四百人,团长张春。全团有重机枪八十挺,轻机枪两百挺,另外还有一个炮兵连,十门一零七毫米的火炮。”
作战参谋把详细的情报放在了阿克波利尔的面前,将军的脸上出现了笑容,这一次情报部门把任务完成的相当出色,这让将军的心里更是充满的必胜的信心。
望远镜里面对面阵地上时不时能看到戴着钢盔的人头在移动。那些家伙明显是正在进入防御阵地,阿克波利尔知道义勇军第一批进入阵地的人肯定不多,像眼前这道一公里左右的防线,应该只有一个连甚至是一个排。
他们习惯了在轰炸之后再投入大部队,这是这帮耗子一贯的做法。
作战参谋合上自己的文件夹:“将军,司令官问你什么时候发起全线突击?”
阿克波利尔放下自己望远镜:“全线突击?那样可能炮弹打的比烟花更灿烂。但是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有的时候在对方防线上选择一点进行突破就够了。告诉司令官,我打算集中所有的炮火给对面的这一公里一段阵地以毁灭性的打击,我们的任务就是突破这一点!这是那个禽兽教会我的。”
当初俄国人和日本军队在奉天激战的时候,杨小林在后面给双方出主意。让俄国人和日本的血都流干了,阿克伯利尔将军在那个时候学会了重点突破。
他认为这个战术在实战中确实非常有效。
作战参谋也不在多说什么。在整个黑龙江的俄国部队里面,阿克波利尔将军是受到尊重的。将军抬起手腕看看自己的手表:“看来我们的小伙子已经准备好了,让他们投入战斗吧!开炮!”
俄国人的心里对杨打鬼的仇恨也是非常深的,而且阿克伯利尔和库罗帕特金司令官都知道,对付这个禽兽,要打就要往死里打,千万不能搞着玩。
所以他们对这次战斗真的是下了血本,有了英国人为他们掏腰包之后老毛子也大气了许多,阿克伯利尔就是按照欧洲战争的模式,把义勇军当做一支世界一流部队来对待的。
三千门火炮顷刻间发出怒吼,以每小时两万发炮弹的射速向对面义勇军阵地倾泻着钢铁的力量!一时间乱石横飞地动山摇,有些在山上冬眠的动物都被震死在睡梦中。
从早上七点四十分开始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双方的步枪还没有开口,义勇军在山头布置的阵地已经被全部夷为粉末。山上的树木也被焚烧,偶尔几颗百年老树尽管还没有倒下,身躯也熏烤的如木炭一般,山头被犁过一遍又一遍,三十七团已经有两个连的兄弟牺牲在炮火之中。
躲在山后的大部队甚至能感觉到山体的颤抖,当重型火炮的炮弹落在山头的时候,那山好像有一点摇摇欲坠的态势。
“团长!山顶没人了!要不要再派人上去?”
张春的脑袋从掩体里面探了出来,一颗拳头大的石块从山顶飞落下来,正好砸在他的头盔上面发出一声脆响。他感觉到一阵疼痛,伸手一摸,流血了。如果不是戴了头盔,他知道自己刚才绝对被砸死了。
“仗还没打呢两个连就这么没了!自己还挂彩了,真他娘的晦气!三连长,派一个排上去!”
他的心里很清楚上去这一个排意味着什么,可能这些上去的兄弟十几分钟就全没了,但是山头必须有人。必须有人在俄国人发起地面攻击的第一时间展开阻击。
又是一个排填了上去,卫生员急忙从旁边跑过来给他的脑袋处理一下,张春摘下自己头盔。他在义勇军打过的仗也不少了,但是这么凶猛的炮火还真是头一次遇到!这都半天了,肉眼看去山头都被削去了一截,到底要一个排一个排填到什么时候?
老毛子难道看不出来山头没有几个人么?他们这样炸什么!张春的内心有些焦急,没有人能给他回答。
国之大贼 第三十八章 再度交手
阿克波利尔将军当然知道这炮火无法给义勇军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他要的是摧毁义勇军的工事,包括他能看的到的战壕,还有他看不到的暗堡,地雷,壕沟。
将军对义勇军太了解了,义勇军的防御体系,特别山头防御体系,阿克伯利尔早已经领教。要干掉这帮人就必须把他们的工事先摧毁!反正俄国部队这次战斗的物资是相当的充足。
一直到下午四点钟的时候,阿克伯利尔确定对面的工事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这才准备让士兵们发起冲锋,炮火慢慢停歇了下来。
战士们都知道战斗要开始了,虽然老毛子的火炮没打到他们,但是看着俄国人这样肆无忌惮的轰炸他们修建的阵地,看着那炮弹如雨点一般的落在山头,知道战斗已经开始了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投入战场,这对他们的内心是一个煎熬。
现在这种煎熬总算结束了,每个人的心里都感觉有些解脱。张春抖落脖子里面灌进来的泥土,抓起手里的步枪:“准备战斗!”
山头传来了喊声:“老毛子上来了!上人啊!”
接着上面的机枪就已经响了起来。张春从掩体中一跃而出:“弟兄们跟我上!”
工事,真的早已经不存在了。老毛子炮火的猛烈出乎了张春的预料之外。不过没有关系,义勇军早就进行过这种情况下的训练,俄国人炮弹留下来的那些弹坑就是最好的防御工事。特别是那些重型炮弹炸出来的大坑,简单的修理一下就是非常好的战壕。
李二牛的战斗小组冲的最快的。他们一个小组有七个人组成,机枪手,副射手,轻机枪手,投弹手,狙击手,还有他和另外一个尖刀兵。义勇军一个班分为两个战斗组,火力配置也不同。一个战斗组有狙击手,另一个战斗组就是来复枪手。李二牛他们这个组是重机枪,另一个组就是一门没良心炮。
他们比另一个组要稍微快上一步,那个尖刀兵端着步枪冲在最前面,投弹手紧紧跟在他的身后,两个人负责为这支队伍开辟道路,轻机枪手边走边扫射。李二牛的位置是在七个人最后,负责扛弹药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