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椒炒三国
所以柏林马上给北京发来电报,询问穆默先生中国方面的准备如何,他们有没有希望能够把战争拖下去!当俄国人真的全力以赴的时候,杨打鬼能不能再创造奇迹。
穆默知道柏林要调整战略部署了,东线的防御肯定正在加强。而中国人如果能坚持的时间长一些,让俄国人的力气消耗的更大一些,对于德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还没有人认为中国能够击败俄国,中国人胜利也就是击退俄国部队吧。穆默先生告诉柏林,北京的形势很不乐观,兵力,弹药,武器,都异常的匮乏。甚至各种能源都跟不上。
穆默告诉柏林,如果想让俄国人在中国把血流干的话,德国就必须马上增加对中国的援助力量。杨打鬼是一头凶猛的野兽,但是这个野兽现在没有力气,想让他把俄国人撕咬的遍体鳞伤就必须给他提供食物!
穆默也知道英国人的封锁让物资运输变的十分困难,可是他告诉柏林,中国这里更困难。柏林必须想出解决的办法来,否则一旦让俄国人在中国取得了胜利,他们的军事力量马上就会转向欧洲战场。
帮中国,就是帮助自己。
柏林没有给他任何答复。因为打破英国人的封锁真的相当困难,就算德国肯发动战争,但是他们的强项是陆地,德国人还没有愚蠢到认为自己派一支舰队过来就能把大英帝国在亚洲的舰队送入海底。
柏林要求穆默每两个小时发一份电报对战场上的情况进行通报,而且一群德国陆军的参谋们都在研究这场战争,他们根据穆默先生发去的关于俄**队的动向做出分析,还把他们的意见发给北京,以供北京最高统帅部参考。
他们就像是自己再打仗一样,各种建议从柏林传过来。直到德国收到杨司令亲自带着部队去前线将对俄国人发起反冲锋的消息之后,那电报一下就停住了。
半个小时候之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自发电给袁世凯:“总统先生,我等待让我惊喜的消息。”
反冲锋?这个方案德国人根本没有想到。
勃鲁西诺夫将军当然也没有想到。当他的第一波冲锋的部队倒在中**队那密集的枪火之下的时候他还没有多少慌张,见到前面的士兵冲击的力量已经明显不够。正打算把第一波部队调回来再派第二波上去,却没想撤退的命令刚刚下达,对面的中国人的阵地里面却响起了一阵阵嘹亮的军号声,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跃出了战壕。朝着真准备撤退的俄国部队发起了强力的冲击!
那些俄国大兵已经接到了撤退的命令,这个时候哪里还能组织起来抵抗?同时中国人的火炮也开口说话了,一轮密集的炮火砸在第二批正准备攻击的俄国士兵头顶。砸乱了他们队形之后就开始往后延伸轰炸,于此同时那些中国人也不像俄国人一样等着炮击结束再冲锋,他们跟着就冲了过来。
这还是杨司令第一次让自己部队踩着炮弹落点对俄**队发起冲锋,步兵和炮兵的配合还不算完美,炮兵不知道配合一下步兵的速度,步兵也害怕跟的太紧的炮弹落在自己头上。
炮弹和步兵之间拉开了一百多米的距离,这个距离要是放在以后那绝对是致命的失误,但是现在打俄国人却不一样。
老毛子从来没见过这样冲锋的,刚刚被炸过对方就冲过来了,许多队伍都来不及调整防御阵型就遭到了冲击。
而且杨司令虽然现在物资紧缺,发起一次反冲的资源还是有的。
孙传芳一开始还真的有点怕,杨司令让他处于第二攻击波的位置当真很符合他的想法。到了这里他才发现,原来这个位置才是指挥冲锋的人应该待的地方!
在这里他能保持一点头脑的冷静,不想上次那样脑袋中一片空白了。对面俄国人的情况他看的非常清楚,同时也很注意旁边义勇军的队伍攻击的步伐,觉得对面俄国人多了他就再派一支部队上去,觉得打的快了就稍微停下来一会。
而且北洋军这一次也再学者义勇军那三三突击的阵型,虽然他感觉自己的脚步比以前冲锋的时候那种拼命的跑要慢上一些,可攻击速度当真不慢。
如果他这里真的遇到什么情况,钱尧的四师还会来支援他。
战场就是这样,如果对手已经混乱,而你又把配合给打出来了,那人数基本上就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老毛子现在混乱的还只是前线,勃鲁西诺夫将军也看的出来中国部队的可怕在什么地方了。他们的步兵人数没有自己多,他们的炮兵技术没有自己好,但是中国炮兵和步兵却能打出来配合,这是最要命的事情!
“炮兵!命令我们的炮火摧毁中国人的炮兵阵地!”
勃鲁西诺夫的话刚刚说完,一个俄国通讯兵从门外跑了进来:“报告将军!我们守卫炮兵阵地的部队遭到了中国人的冲击,士兵抵挡不住了,炮兵请求转移阵地!”
勃鲁西诺夫听的大怒:“什么?不许转移,告诉他们我们马上援军过去!”
通讯兵神色极为暗淡:“将军,可能,来不及了。”
旁边一个俄军参谋提出了一个相当中肯的意见:“将军,我们没有修筑阵地,士兵们的情绪已经很是恐慌,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组织部队有序的后撤,脱离战斗!”
正确的意见听起来总是逆耳的,虽然现在前线俄国部队确实十分被动,而且就像这个参谋说的一样,勃鲁西诺夫做了好多的准备,不管中国人怎么防守他都有进攻的办法,可惜他就是没有想过如果中国人进攻他该怎么防守。
“不!我们的兵力是中国人的三倍还多!如果我们撤退的话,不光是我们的耻辱,也是整个俄**队的耻辱!命令部队冲上去,命令小伙子们勇敢的冲上去和中国去战斗!看看他们的个头,有什么好怕的!你们应该让他们知道,你们手里的刺刀比他们更锋利。”
其实勃鲁西诺夫非常清楚,有的时候人多是没有用的。只是他一向狂傲,他根本不可能后退。理由和在喜峰口的吴大将军很是相似,退了,自己回去之后就没日子过了。
俄国人疯狂的发起了对冲之后,中国部队的攻击脚步终于停了下来,在一片无遮无拦的旷野之上双方的部队冲杀到了一起。
后面观战的杨司令脸部的肌肉抖动了几下,望远镜里面俄**队的数量明显要比中国人多,军阵也要厚实。
杨小林的头微微的摇了一下,对于勃鲁西诺夫将军的大名他还是听过的。这位俄国将军对奥匈帝国发起的那场突击战打的当时经典,被后世所有的国家研究。
一场战斗让勃鲁西诺夫名垂青史,不光是因为战斗胜利,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场突击战一下干掉了三个皇帝!
首先,奥匈的皇帝身体本来就不好,差点被勃鲁西诺夫打下老窝,吓的一命呜呼了。然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因为在战斗中指挥错误,连连中计,让德国人也损失了六十多万精锐部队,德国部队对这位皇帝的指挥水平产生怀疑,兴登堡和鲁登道夫马上架空了威廉二世直接指挥战斗的权利。
最后,这场战斗虽然俄国人打的不错,但是先前俄国已经是连连战败,六七百万俄军将士战死沙场之后国内对沙皇的不满立刻爆发,起义发生了。这一场战斗让沙皇失去了最后的精锐部队,无力镇压起义,被伟大的人民政权推翻。
这就是著名的一场突击战,干掉三皇帝。
最让人意外的是,尼古拉二世对勃鲁西诺夫将军十分的倚重,可谓是言听计从信赖有加。他被起义军包围在皇宫的时候盼星星一般的盼着从前线回来的勃鲁西诺夫将军能挽救他的江山,可是当这位将军回去的时候,却是另外一个身份——红军将领!
总之,这是传奇的俄国将军。杨小林本来认为这样的对手打仗,会让自己有点麻烦的。但是他现在真的有点失望。
和自己对冲?从形式上看这一招并没有错,俄国人的兵力远远多过自己,但问题是自己不是傻子!
“命令所有部队缓步后撤,钱尧,马上进入最前线布置阻击阵地,炮兵调整标尺,给我炸死他们!”(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国之大贼 第十五章 江左有男儿
三三冲锋的阵型可是经过无数鲜血的洗礼由解放军开创出来的,这种阵容不光冲锋的时候使用非常有效,在撤退的时候一样能够交替掩护。如果炮兵配合的好点给予拦截轰炸的话,一般不会让敌人的追击给自己造成太大的伤亡。
杨司令却没有让炮兵在这个时候对俄国人进行拦截,他就是要把老毛子往后面拉一点,不是说俄国人太多他怕打不过,对方阵容太密集了冲上去会让自己的伤亡大增的,拉出来一点好打。
在刚才攻击的时候三支部队就像三个箭头,一起冲上去看不出来什么差距,北洋军也能跟的上义勇军的脚步,但是这个微小的战术调整一出来,双方士兵的素质明显就不同了。
义勇军从攻击到撤退一气呵成,第一梯队慢慢后撤的同时第二梯队已经做好了掩护的准备,当老毛子冲杀过来的时候根本没有丝毫的慌乱,北洋军士兵则差了一点,一线和二线的衔接显得并不成熟,一时间有些慌乱,隐隐有被俄国人追杀的态势。
孙传芳这个时候虽然极力想稳定局势,可是整个队伍还是开始乱了起来。好在旁边的二杆子反应很快,他知道如果北洋的队伍被俄国人冲开,那自己这边也是麻烦。
没等杨小林给他下什么命令,就派了一个团过去支援孙传芳,这才帮助北洋军稳住了后退的脚步。
钱尧已经布置好了兵力,等到杨司令觉得俄国人的阵型被拉开了之后他们将再度发起冲击!勃鲁西诺夫想用刺刀来让中国部队屈服,可是他显然并不知道,拼刺刀,杨小林这帮人从来没有怕过俄国人!
杨司令真的有点兴奋。当他下令部队撤退的时候俄国人居然真的敢追上来,而且还是那种大兵团的追击,四五公里长的战线上好几万俄国人跟在义勇军的身后一路喊杀着。
这意味着自己再次反击的时候俄国人的局面就不是刚才那个样子了,刚才俄国人投入的只是先锋部队,所以被义勇军追一下也就是造成一点形势上的恐慌。如果老毛子后退一点稳住阵脚的话,那么自己这一次的反冲唯一的战果就是鼓舞了士气,打乱了俄国人攻击的脚步。
顶多石小五那个地方得手,自己能再捞点炮火过来。但是勃鲁西诺夫居然敢这样追?大兵团的追击就意味着俄国人再溃退的时候就是大兵团的溃退!一旦那个局面形成,就不仅仅只是一点点战果了。
他就像一匹狼闻了血腥的味道一样,那双眼睛顿时就亮了。整个人顷刻间进入了一种亢奋的状态:“左右两翼俄国部队现在是什么情况?”
蔡锷显然也明白了杨小林想干什么,这确实是一个机会,对方拱手相送的好机会!
“左翼的俄国人的部队正在接近战场,可是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危险,行军速度并不是太快,我们完全可以命令冯国璋将军出击拦截他们!右翼的敌人到现在也没有突破喜峰口。”
杨司令嘴角那笑容慢慢的绽放了。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俄国人忽然有生力军投入战场,在自己正全力攻击的时候遭到来自侧翼的打击。北京的守备部队真的不多,让冯国璋带人拦截左翼的俄军还能勉强维持,右翼的俄国人部队真的没有兵力对付他们了。
还好,他们到现在都没能过来,这更让这场战斗看上去像是勃鲁西诺夫将军送给自己的礼物。
“吴兆麟立了大功!马上给他发电报,询问他现在的情况。如果可以的话。让他坚持到明天早上。”
蔡锷点头:“好。”
蔡锷去传达命令的时候,俄国人的脚步还在前进,他们越是往前,杨小林的精神就越兴奋!
喜峰口。
吴大将军在这里整整打了二十个小时了,老毛子凌晨发起攻击,现在已经是傍晚,他的队伍现在剩下不过一半了,看看天色已黑,吴兆麟觉得自己现在可以撤出战场了。
兄弟们也都准备妥当,熊秉坤把军旗都收了起来:“吴哥。可以走了么?”
吴兆麟点点头:“现在可以走了,老毛子的帽子收好了没有?”
熊秉坤指了一下身后几个背着大口袋的士兵:“都收好了,两千多呢!”
吴大将军不是那种做了事情愿意默默无闻的人,他干了什么他就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到目前为止他对自己的战绩挺满意的,所有的警戒部队都后撤了。就我们敢在这里打。而且我们还没吃亏,虽然自己损失过半,但是两千多老毛子的帽子说明什么?
“这次我倒要看看,他们谁比咱们兄弟打的好!老熊,你带人先走一步,记得把地雷埋在路上,防止俄国人追咱们。”
“哎!”
熊秉坤刚刚要转身,洪克从后面跑了上来:“吴将军!吴将军!统帅部来电报了。”
吴兆麟愣了一下:“怎么说的?是不是说咱们不听命令了?”
这个事情他早就考虑过,而且已经想好了对策。他回去就说自己后路被俄国人给切断了,打了十几个小时才冲出来的。反正在战场上这样的事情很多,杨司令他们也不会详查,就算查了,只要自己没吃亏,也没什么大问题。
洪克的脸色却有点不好看:“统帅部说我们做的很好,杨司令要我们在这里继续坚守,坚守到明天早上!”
这话一出来,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包括吴大将军自己都整个呆住了。劈手把电报夺了过去,借着一团火光吴兆麟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着:“正拟对密云当面之敌军主力发起攻击,请坚守至天明,为主力赢得战机。”
吴兆麟的手有些发抖,确定自己一个字都没看错之后他抬起头来看看身边的几个人,小声问道:“兄弟们。打么?”
大家都没有说话,一声坚守说出来容易,乘着天黑俄国人地形不熟自己守一晚上问题也不是太大,关键是明天天一亮他们怎么走?
好一会的功夫洪克才小心的说道:“吴将军,这要是到明天早上。咱们这几千人可能就全部都要扔在这里了。”
他真的不想死,洪克是属于那种投机心理非常强的人,在上海偌大的家产等着他回去享受生活呢,把命丢在这里,估计家里那几个女人会把自己辛苦半辈子的积蓄一分,然后各自再拿去给别的男人花了。
熊秉坤诺诺的说道:“我觉得。不是打不打,咱们要是现在撤了,是不是有点不太像话?”
老熊是个无产者,所以顾虑没有那么多。洪克马上说道:“我们可以说没接到这个命令,跟通讯兵说好了,保准没事。”
吴兆麟看看他。笑了一下说道:“洪哥,给你派个任务,你现在抄小道回北京去,告诉统帅部那帮人我们遵守命令,同时对他们说,守到明天早上没有问题,但是一定要安排部队接应我们突围。”
洪克愣了一下。忽然把头低了下来:“我,我也就是说说,兄弟们要是不走,我哪里能走?”
吴兆麟没有再和他啰嗦:“就你去吧,光发电报估计不行,咱得去一个人,能说动那帮家伙来救咱们。别人去我不放心。洪哥你可得记住,咱们这支队伍还能不能存在,就看你的了!无论如何,明天下午必须有接应我们的部队!”
洪克感觉自己脸上火辣辣的。不过他还是对吴兆麟点点头:“好,你们放心,明天下午我一定把部队带来。”
吴兆麟把自己收拾好的行装又放在了地上,然后说道:“给统帅部发电,我部将在喜峰口奉命死守。无坚持到天明的把握,但一人尚存,绝不后退。老熊,大旗打起来。”
熊秉坤应了一声,把那杆军旗重新送到喜峰口的长城头上挂了起来,这杆军旗是他们出征的时候上海的老百姓送给他们的,和南京老百姓送给黄司令的一样。
“江东健儿,杀敌卫国。”
密云的战场上勃鲁西诺夫也没有打算追多长时间,他就是想把中国部队给赶到战壕里面去,让战争重新回到可以由自己来进攻的那个节奏点上面。
但是冲着冲着俄国人的炮火忽然就停止了下来。虽然勃鲁西诺夫将军已经对炮兵阵地派出了援军,可是增援部队没有能够把石小五给挡住,在他们的阵线岌岌可危的时候,即便大战正在进行,俄国人也只能转移他的大炮。
就在老毛子的炮火停止的这一瞬间,早已经准备好的钱尧带着部队首先向俄国人冲了上去!
然后中国人的火炮朝着他们的头顶不停的倾斜着炮弹。这一片地方本来就是平原,无遮无拦的地势让老毛子根本找不到可以躲避炮火轰击的地方。
正在冲锋的老毛子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刚刚还在撤退的那些中国人居然再度踩着那炮弹的落点朝他们冲了过来!这一次双方进入战斗更快,义勇军很快就和老毛子杀在了一起。
勃鲁西诺夫将军终于知道自己错了,刚才他还认为中国人的后撤是因为他们拼刺刀不是俄国人的对手,但是当现在中国部队反扑了过来,双方刚刚一接触,就看那俄国人像被秋风吹到的稻草一般齐刷刷的一片片倒下去!
刺刀?义勇军玩的比老毛子纯熟的多!不过好像他们也没有多少教教俄国人怎么拼刺的机会。
他们手里的冲锋枪这个时候是大显神威!而且义勇军各兵种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喷火手拿着那火焰喷射器,敢于在和俄国人相距只有十米远的距离施放,他们的枪榴弹和没良心炮,还有投弹手的手榴弹在双方混战的时候也敢使用,这让俄国部队看上去好像根本没有阻挡对方攻击的能力一样。
勃鲁西诺夫不在战场的最前沿,如果他现在端着刺刀在前面的话,他会感觉到俄国大兵们现在感觉的那种无力!当对方的火力比你强劲,配置的也比你合理,操作的比你娴熟的时候,配合比你默契,战术比你高明,你根本找不到拼刺的机会!
端着刺刀往上冲?那是杨司令让你冲的时候你才能冲的上来。
国之大贼 第十六章 弃子
“中国部队的攻击让我感觉到无比的震惊,他们采用了我们极不适应的战术,大量的步兵借着月光在火炮的掩护下不顾伤亡的朝我的部队冲了过来。他们几乎是在距离炮兵弹幕近在咫尺的地方跟进突击,而且他们手榴弹还不断的朝我们的部队头上飞来。
中国人发起攻击的部队数量远远不如我们,但是在夜色下士兵们忽然遭到反击之后根本没有时间去判断战场上的形势,到处都是中国的军号声和他们发出的狂野的叫声。
这里的地形也帮了中国人大忙,我们根本无法找到适合阻挡他们攻击的地点,虽然有些俄国的士兵们一开始还在勇敢的抵抗着,但是中国人会在局部形成优势的兵力,配以他们那强大的火力很快就能将抵抗粉碎,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却无法挽回局势,战斗打了两个小时之后,我的部队溃退了…….”
这是勃鲁希诺夫将军在这场战斗之后给俄国沙皇的信件中叙述的情况,一开始的冲锋确实遇到了俄国人的顽强抵抗,但是战场就是这样,当中国部队用俄国人极不适应的战术攻破了对方的抵抗防线,瓦解了对方的抵抗意识之后,剩下的战斗就是赶兔子的战斗!
勃鲁希诺夫将军没有机会去组织有序的撤退,前线的大兵团溃败已经冲散了他的后防线,这个时候他的命令根本无法下达到俄国战场指挥官的手里。俄国人虽然人数众多却被后面的中国部队赶着跑,先开始他们丢下的还只是战友的尸体,到后来各种武器随处可见,老毛子的重机枪轻机枪随手都能捡到。
前线冲锋的将士们冲了一阵之后也是乱了,这种情况非常正常。杨小林站在后面已经看不到最前面的情况,这个时候前线的士兵听的就是军号的声音,冲锋号继续响他们就继续往前冲,长官在哪里真的没有人有心思去寻找。
孙传芳现在只能指挥身边这几百人的队伍了,其他的部队去了哪里他也不知道。只是身后的冲锋号依然在吹响,他就必须往前。前面一群老毛子足有两千多人,但是当他带着队伍冲上来的时候俄国人只顾往后逃去,这种场景真的让他想起了以前在大清朝的时候跟老毛子打过的几场战斗,只不过攻击和逃跑的角色换了一下而已。
打顺手的时候真的是有如神助,俄国人估计是实在被追急了。一百五十米开外一个俄国指挥官正在指挥队伍想布置一个机枪阵地阻挡一下中国人的追击,孙传芳借着月光朦胧的看清楚了俄国人的动作,他甚至没去瞄准,抬起枪口冲那里啪的一枪打了过去,那个俄国指挥官应声倒地!
一百五十米啊,还是晚上!从前这个情况你就是让他瞄半天他都不一定能打中。他显然对自己这一枪十分的满意。心中暗叫可惜,也没人看清楚,日后估计自己回去说别人也不相信。
这个时候正好旁边又有一支部队冲到这里,估计是看到这里的俄国人有抵抗的意思,那部队马上从侧翼打了过来,孙传芳也不再怀念自己这神乎其神的一枪了,拔出背上的大刀:“兄弟们。杀啊!”
北洋军的士兵在这一场战斗中表现的十分勇猛,就像孙传芳一样,他们对于追击俄国人这样的事情显然特别有激情,重伤不下火线的情况不是一个,甚至有的人敢于捡起地上俄国人扔过来的手榴弹反扔回去,这个动作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俄国人一些有组织的队伍还在不断的往战场上投放,勃鲁希诺夫将军希望通过这些部队稳住前线的阵脚,阻止中国人的攻击,但是中国部队根本没有给他稳住阵脚的希望,将士们追在这些溃退的俄国人后面。那些被投入战场的俄军仿佛是放入海浪中的一片树叶,当他们进入战场的时候那恐慌就弥漫了他们的队伍,然后就是遭到中国人四面攻击,接着他们自己也开始溃退。
战斗打到凌晨三点的时候,勃鲁希诺夫将军终于坚持不住了。义勇军第十一师的先锋已经冲到了距离他的指挥所只有两里路的地方,将军很清醒的意识到,没有大规模的生力军投入战场,好像形势已经无法挽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