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国之大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椒炒三国
老毛子则完全不一样了,中国人的装甲车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冲垮了他们的战斗欲望,而俄国炮兵遭到严重打击之后已经偃旗息鼓,这个时候只能看到中国人的炮弹不断的轰在俄国人的头上!
先开始他们还能有点有组织的抵抗,可这样的抵抗被中国人用炮火,装甲车,还有步兵部队很快摧毁之后,老毛子渐渐的就只知道往后跑了。
他们希望自己能跑的快一些,比后面的中国人快一些,比身边的战友快一些。
阿里湾布斯基将军的脸色已经是一片苍白!他望远镜里面看到情况是中国部队在疯狂的追击,而俄国人则在慌乱的逃跑,整个战场上那中国人淡黄色的军装就像是一股洪流一般滚滚而来。
他真的不知道这一仗为什么会打成这个样子,耳边清晰的听到中国人呐喊的声音,那声音犹如重锤一般的捶打着将军那已经很脆弱的神经。
“将军,基伶斯基将军发来电报,后方我军的部队已经到达了预定位置!”
阿里湾布斯基一声叹息,基伶斯基将军的部队来的还算及时,兵败如山倒,中国士兵已经打出了那股杀气,俄国部队却陷入了恐慌和混乱之中。这个时候就算有新生力量投入战斗,恐怕也占不到便宜,也无法改变战争的局势。不过最少可以击退中国人的进攻,阻止他们对溃退的俄国人部队进行追杀。
“让将军马上发起攻击,掩护我们的部队安全的撤离战场。”
在俄国人投入了新生力量从两翼展开攻击之后,吴兆麟当真也不敢再冲下去,强行的发动了一次反冲将投入战场的俄国军队击退一步之后,炮兵马上进行了短暂的炮火拦截,步兵队伍逐渐的撤回了阵地。
这一场战斗从早上五点钟开始打到下午两点十五分。随着俄国援军的到来中国部队停止的冲击,战场上的枪炮声停止。
战损很快就汇报了上来,整场战斗吴兆麟没有占到俄国人多少便宜,步兵的损失双方差不了多少,第三方面军牺牲了六千多士兵。而俄国人估计也损失了八千人左右。
严格的说这场战斗俄国人输了,中国部队却没有取得胜利。
双方的战略意图都没有能够实现。他们都想着能用一次突然打击让对手丧失先机,从目前看来战局还是回到了胶着的状态。
但是西方一些国家的眼球马上被这场战斗给吸引了!他们开始急切的通过一切途径来搜寻这场战斗的真实数据!
首先是在这场战斗中双方同时使用了战车。在这一次现代化战车的碰撞中老毛子的二十辆步兵车全军覆没。战场上反馈回来的消息是中国战车的体积和火力明显超乎寻常,和俄国人那不成熟的步兵车相比,中国的坦克明显已经具备了左右战场胜负的能力。
德国方面马上给北京发来电报,请求中国提供装甲车的一切数据。而英国人也向情报部门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弄清楚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
还有一个让西方国家非常想知道的就是中国的火炮到底是怎么打的。
战争打到现在,中国的炮兵第一次主动的找俄国炮兵打堂堂正正的炮战!在数量,口径,还有弹药量都远远不如俄国人的情况下,中国炮兵部队凭借着灵活机动的战术和先发制人的打法。让俄国炮兵大败而回!
俄国人损失了九百门火炮,将近投入战场的火炮数量的一半。中国方面没有公布具体的数字,但是那些军事专家们预测,中国的损失可能最多只有四百门。
所以,即便杨小林在战争结束之后一再说这一场战斗中国方面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但是法国的霞飞将军在仔细的看了中俄双方的战斗过程之后发表了他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从各请情况我们都可以断定,这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战斗。中国人和俄国人可能都没有想到会遭遇到对方的主力。在这让人意外的相逢之中,双方的指挥员都表现的非常沉着冷静,我并不是在为俄国将军开脱,只是我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如果当时是我在指挥俄国部队,不一定能比阿里湾布斯基将军做的更好。
中国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在战场投入了新式的作战武器,那被中国叫做坦克的家伙明显的起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作用。还有中国的炮兵们在这一战表现出的战斗素养让我感觉到惊讶。一直躲避俄国炮兵的中国火炮这一次选择了和俄国人硬碰硬的较量,他们赢了,我想从现在开始。可能基伶斯基将军无法再说出用强大的炮火让北京化为粉剂这句话来了……”
霞飞将军还在评论的最后说道,现在把中俄战争的筹码继续压在俄国人的身上,看上去已经是十分愚蠢的事情了。这一次战斗让双方都必须调整自己的脚步,而时间对俄国人来说已经非常匮乏了。
他们突破中国防线的希望已经越来越小,而中国方面的各项战备工作正在逐渐的完善。霞飞说他建议俄国政府马上请第三方出面调解这一场战争,否则的话,俄国部队可能面临战争史上最惨重的灾难性后果。
霞飞的评论刚刚发表,就遭到了俄国方面猛烈抨击。
俄国人信誓旦旦的说这一场战斗只是一个意外,他们坚信在十一月份一定能够打入北京城,尼古拉二世还请法国政府能继续支持俄国,并且保证在结束了对中国的战斗之后,俄国方面将以强大的兵力开赴欧洲战场,随时做好应付欧洲突变的准备。





国之大贼 第四十一章 国际性大奖赛
法国政府方面却没有做出任何的回应,同样英国政府的态度也是有点模糊。
英国在野党已经发出了声音,要求执政党马上和中国方面建立对话渠道。
“俄国人为了进行和中国的战争,已经把我们给他们提供的援助全部都用光了。可是我们现在看不到俄国方面有胜利的希望,这场战争应该结束了!我们把纳税人的钱财给了俄国,不是让他们对一个不结盟的国家发动战争,更不是为了把这个不结盟的国家给推向德国人成为我们永久的敌人!”
这是一个属于强盗的年代,没有人会去同情弱者,没有人会去坚持道义和原则,所谓的同盟看的就是你有没有利用的价值!
在中俄全面冲突爆发之前英国人之所以那样对待中国是因为他们觉得俄国人一定能打赢中国人!但是战斗打到现在俄国胜利的希望越来越小,中国部队的表现是一天比一天出色!
在大英帝国的封锁下他们的弹药慢慢的充足了起来,他们已经有能力和俄国人进行一场炮战并且取得胜利了!当俄国人崇尚的炮火不再具有优势的时候,他们还剩下什么手段可以威胁北京?
虽然尼古拉二世说的信誓旦旦,但是英国和法国真的犹豫和动摇了,他们在这个时候都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错了?
孙文先生再也没有和杨司令说什么全盘接受满清和大英帝国签订的条约的事情。
这场战斗之后英国人的态度明显有些松动了,孙文先生看的出来,大英帝国可能对俄国人失去了信心。这个时候只要杨司令在战场上能打的好,让英国人对俄国从失望再感受到绝望,他们对中国的态度一定会转变的。
外交是战争的附属品,战争也是外交的一种延续!前几天还支支吾吾的美国公使康格在今天早上给了孙文明确的答复,孙先生去美国是不行的,但是中国可以选一个身份更为合适的人。
经过孙文和袁世凯的一番商议,提出让现在青岛的中国海军将领萨镇冰代表袁世凯前往匹兹堡,给北洋水师的马吉芬帮带献上一面中国的国旗。
美国人说的很清楚。这一次中国的举动完全是中国政府自己的行为,美国政府不会对此做任何的干涉。但是出于友好以及礼貌考虑,当萨镇冰到达美国的时候,将有匹兹堡地方政府出面接待。
孙先生知道这是老美的一种试探,美国人想看看英国人对他们允许中国官员代表袁世凯踏上美国土地有什么反应,假如英国方面不是太过激的话,可能中国和美国的谈判马上就可以开始了。
不管是自己去还是萨镇冰去,孙文知道这是中国外交上的一步很重要的胜利,如果英国人对中国和美国的交流不做表态,这说明大英帝国真的有和中国缓和关系的想法。
“袁公。小林。我们目前的外交局面已经初步展开。去比利时的团队已经组建完毕,现在就在青岛,德国人的船一到我们马上可以登船出发,比利时方面对此没有提出任何意见。而美国人现在的态度已经松动。如果萨镇冰能顺利的到达美国,英国人又不表示什么反对的意见,我相信我们和美国人之间的谈判马上就可以开始。”
孙文先生显得有些意气风发,他现在真的有一种昂首挺胸的感觉。打出来的外交和求出来的外交是不一样的。
杨小林坐在椅子上面懒散的抽着烟:“孙先生,您不会在谈判的时候还说要接受满清的那些条约吧?”
这话让孙先生有点生气:“杨司令,我提醒您,以前我做出的决定是根据形势作出的,至于和我们现在要和外国人签订的条约与之前的条约有多大区别,要看我们的部队在战场上的情况决定。”
杨小林笑了一下。也没有再吭声。
一旁的袁世凯接过话来说道:“孙文说的很对,小林,现在我们把全部力量都集中在战场上,你的仗打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事情该怎么做。军队里面有什么困难你尽管开口。还有,我现在不怀疑你能打赢俄国人,但是我想知道你下面想做什么。你说过你想攻击俄国本土,可是我们现在的情况没有这个战斗力,部队有没有一个发展的方向?”
杨小林点头:“有!我打算在打赢了目前的战斗之后脚步稍微的缓一缓。至于发展方向么,我想发展通讯。”
通过这一场战斗杨司令意识到自己忽略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就是忘记给自己的装甲部队配备合适的通讯系统了。在这一次的战斗中中国的坦克和装甲车就是各自为战,根本没有打出那种配合出来,也就是欺负一下同样第一次上战场的俄国人战车显得非常勇猛。
二杆子的战场报告说的很清楚,第一是战车之间急需一种联系方法。第二就是德国的那种七十六毫米的火炮虽然能装在坦克上面,但是在实战中这种拼装让操作十分的麻烦!而且炮弹发射的时候车子必须处于停顿或者直线行驶的状态,否则那后坐力很可能让坦克自己就翻了。
适合坦克的火炮周同已经在研制,而且接近成功了。关于战车上的通讯系统,无线电显然是最合适的。
这个不用杨司令去发明,现在就有无线电技术。只不过和飞机一样,目前的无线电都是处于民间阶段,是那些爱好者自己搞着玩的,政府并没有予以重视。
英国有个叫佛莱明的家伙就发明了一种真空二极管的无线电接收器,能够覆盖整个街区,范围大概两三平方公里的样子。但是英国政府却强行把佛莱明这种发明给拆除了,原因是街坊们投诉这个家伙整天捣鼓这些东西,搞的一条街道都不得安宁。
那滴滴答答的声音就像是魔咒,而且无线电波干扰他他们收听正常的电台广播。
另外在美国,法国,德国,也有许多无线电的爱好者们在这项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面临着和佛莱明一样的遭遇,美国人甚至通过宪法明确的规定,无线电爱好者的电波不准超过两百米的范围。不准在闹市区里面进行试验,否则的话讲面临政府的处罚,造成严重扰民后果的还可能会有牢狱之灾。
总之,这个时代的无线电就像是我们现在的广场舞一样,吸引一部分人,却让另一部分极度厌恶。
杨小林觉得自己的坦克装备佛莱明那种无线电接发装置就可以了,两三公里的距离已经足够覆盖现在的作战平面。
另外作为一个穿越的人,他知道无线电的发展对战争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不光是装甲部队,像特战大队,炮兵。甚至自己的步兵如果装备了无线电通讯设备。在战场上都是如虎添翼的。
海军和空军也是一样。潜艇有了无线电,那狼群战术能让大英帝国的舰队闻风丧胆,空军如果没有办法和陆地协调攻击脚步,那还要空军干什么?
“袁公。我们的通讯设备必须发展,在今后的两到三年时间里面,这是部队建设的重要方向,不光要培育我们自己的人才,另外像国外的一些技术人才也要吸引过来。”
如果杨小林说部队最近几年主要发展重炮或者坦克,老袁一定会大力的支持。但是杨司令要发展通讯装置,这真的有点让袁世凯有些难以接受。
在袁世凯的军事理念中,火力才是赢得战争最关键的因素,通讯这个东西应该属于附属品吧?用的着在这上面下功夫么?
“你把部队练好。仗打好就可以了。我看最近一段时间你那个坦克可以大规模的生产。发展通讯的事情我正在做,这不用你操心。”
杨小林摇头:“我知道你正在做,但是那速度太慢了!袁公,相信我,我不会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的。”
袁世凯沉思了一下:“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吸引外国人过来也没有那么简单。”
杨小林说道:“我知道。一个一个的去请太麻烦了。我有一个计划,我们现在向全世界发布一条信息,在中国举行一场无线电爱好者大赛,欢迎世界上所有喜欢这个项目人前来参加。我们为参赛者提供路费,并且设立丰厚的奖金,对于那些有价值的发明,还可以政府出面投入资金,帮助他们研究。”
杨小林的这个办法就是抱着动之以情不如诱之以利的态度,自己就算说的天花乱窜,承诺的再好,可能也不会让那些人离开自己的国家到中国来。相反,如果自己给他们报销路费,并且说一等奖五万英镑的奖金的话,他相信很多人会来的。
这一次的无线电通讯大赛也是一个引子,如果做的好,飞行爱好者大赛同样可以参照举办。只要他们的技术让自己看上了,或者共同开发或者直接买下来。罗伯特先生说的很对,这个世界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有钱。
中国没有钱,但是中国愿意再这两个其他国家都没有重视的领域里面掏钱!
老袁还没有说话,孙文一下站了起来:“这个办法很好!我非常赞成!而且我认为我们可以投入一笔专门的资金去进行宣传。并且组织专门的机构负责这件事情,把大赛办的热热闹闹的,也能扩大我们中国的影响力。”
孙部长显然非常的尽职,不管什么情况下都在想着扩大影响力,袁世凯最终点头了:“好吧,这事情我让陈天华尽快安排,就按孙文先生说的,组成专门的机构,委任专人负责。”
说完之后袁世凯的脸上挂着那种很玩味的笑容:“杨司令,德国人让我们把坦克的数据提供给他们,这事情你答应么?”
意料之中,坦克一旦露面,如果表现的好德国陆军不会放过这个攻击利器的,这就是杨小林为什么不愿意和德国合作开发油田的原因所在。
“给他们。我全部给他们,另外问问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愿不愿意要,谁要我都可以给他,关键是价钱。”
组装的坦克其实还算不上真正的坦克,杨司令还是那个观念,能在价钱最好的时候卖的东西,就不要等到他掉价了再去出售。




国之大贼 第四十二章 偷鸡摸狗
如果战车是老毛子那种类型的,只能起到一个辅助作用的话英国人和法国人根本不会感兴趣,就连俄国人自己对他们的战车也没有寄予多少希望。
但是中国的不一样,特别是中国的坦克,在这场战斗中虽然只有五辆坦克出现在战场,明显是试验品,却已经隐隐表现出可以左右战场胜负的能力。
英国人和法国人真的很着急,五辆坦克是这样的战斗力,那五十辆呢?五百辆呢?法国的军事部门经过研究很容易就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让德国人拥有了五百辆这样的坦克,德国部队将可以轻松的撕开德法边境线上的任何一条防线。
只要中国给德国提供数据,他们不怀疑德国人可以在几个月之内生产出几百辆这种坦克出来,凭借德国现在和中国的关系,德国可能已经在生产了。
一方面他们向俄国人索要中国坦克在战场上的零星资料,另一方面他们已经组建了专门的部门尝试着研究,这两种方法都显得有些慢了。老毛子这一次是被追杀的一方,而且中国人造有准备,撤退的时候那些已经损坏无法移动的装甲车都被炸了,发动机也被破坏了,根本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所以,英国和法国的谍报人员很快就进入了中国开展相关工作。
雷振春有确切的数据显示,在顺义的战斗结束之后短短一天的时间内,有许多挂着商人身份的外国人来到了中国,这些人大部分都涌向了山东。
老袁已经让雷振春在山东秘密的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军事安全局,就是为了对付这些人去的。
杨小林说要卖这项技术的时候,老袁就十分的确定。如果操作的好,一定能卖一个不错的价钱。只是这个做法老袁有点不敢苟同,他的理念和杨小林真的有点冲突。
袁世凯是个有着典型封建思想的人,就像一个地主老财,他有了什么好东西都想着埋在自己后院深怕别人知道。
“小林。你把技术卖给英国人,我怕俄国人马上就会知道了。而且英国人无论机器还是技术,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我怕他们马上回制造出比我们更好的坦克出来。”
杨小林叼着烟嘴冲袁世凯摆手说道:“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的和德国人商谈转让数据,要和德国共同开发。至于英国人那里。我们可以在数据上稍微做一些文章,别的不说,把装甲厚度给改成六毫米,发动机功率也改一下,我估摸着够英国人琢磨几个月的。几个月之后咱们正式的流水线和专门的研究机构就已经纯熟了,他们应该超不过咱们。等我们正式的坦克生产出来他们要是想要。我还可以卖一次。”
孙文先生显然有什么话想说出来,但是嘴巴动了几下也没有开口。杨小林这事做的真不地道,卖人东西还掺假,孙先生觉得这传出去有点有损大国形象。
而杨小林的话显然还没说完呢,没等孙文想好该用什么措辞来反对,杨司令接着说道:“袁公,第四方面军在十月中旬就能组建完毕。我提议在十月中旬的时候如果有条件我们就北京举行一次阅兵仪式,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各种武器装备和炮火力量。”
袁世凯愣了一下:“这个不太好吧?要知道我们现在正和俄国人打仗,你阅兵也就告诉了俄国人咱们的兵力。而且我们现在的这些火炮,好像也展示不了什么力量。”
“造啊,不造铁的,我就造木头的,用木头做成大炮的样子,口径越大越好,拉着走一圈给西方人看看。”
杨小林是想起了当初苏联玩的那一手,在美苏争霸的时候苏联阅兵时展示了一种体积非常巨大的导弹。官方说这种导弹可以飞行几万公里,携带十几枚核弹头,是苏联的新式武器。
结果把老美给吓的急忙花了几十亿美金研发可以抵御这种导弹的武器。几十亿美金花了,十几年之后也没有找到办法,结果苏联解体的时候他们得到资料。那所谓的导弹根本就是假的。
杨小林也想过了,现在俄国人的炮火最大口径不是才两百多毫米么?自己给他整个四百毫米口径的大炮出来。
老袁这个时候听明白了,对于这样的想法他感觉颇有意思,反正木头也花不了多少钱。有中国人忽然开发出坦克这个东西的先例,俄国人就算不相信也不会完全不信,搞着玩呗,能吓住人最好,吓不住也不损失什么。
再说了,能让中国老百姓相信也是好的。袁世凯当即表示了同意:“好,事情就这么说了。对了小林,这一次战斗赢了之后战场上多少要轻松一些,你抽个时间出来,和仲贞把婚事给办了。”
杨小林脸上的神色一下就变了,嘴里的烟差点掉了下来,那眼睛死死的盯着袁世凯。
袁世凯一副长者的模样说道:“你们的婚事是早就定下的,全中国都知道。仲贞也快十八了,该嫁人了,老是拖着也不是个事。”
一种很怪异的表情在杨小林的脸上慢慢的绽放,似笑非笑。等袁世凯语重心长的说完之后杨小林把烟头给掐灭,眼睛盯着袁世凯看了一会,然后说道:“好,我会尽快去做的,袁公放心。”
老袁点头,慢慢的起身,他看上去真的像是一个为淘气的女儿找到了归宿而开心的慈祥长者,长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心事一般:“小林,仲贞这丫头从小被我惯坏了,脾气有点不好,做事任性,以后你要替我多管管她,有什么得罪的地方,看在我这张老脸上面你容着她点。”
杨司令点头,没有说话。袁世凯满意的走了。
老袁的脚步刚刚离开孙文就几步走到杨小林跟前:“杨司令!你认为在这个时候你纳一房小妾合适么?”
杨小林哼了一声:“孙先生也知道不合适是吧?可惜袁公等不了了。”
杨小林从来都认为袁世凯会为了袁仲侦的终身大事在这个时候操心,老袁一副长者的慈祥或许能够骗的了别人,但是杨小林意识到,随着战争的局面越来越好,有些因为俄国人大兵压境双方不得不隐藏的问题已经要爆发了,老袁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嫁女儿,他肯定是准备偷鸡摸狗了!
孙文先生显然也明白:“小林,这个时候你和他女儿成亲,会让他凭空增加许多声望!而且我敢肯定,他会马上插手军队,于公他是大总统,于私他是你岳父,你怎么办!”
孙文先生显然看的非常透彻,杨小林也知道,袁世凯要的就是他是自己岳父这个身份,这个身份能让他在和自己斗争中处于一种非常有利的地位。
“孙先生,你认为我该怎么办?”
“拒绝他!用战争还没结束的理由拒绝他!”
1...231232233234235...3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