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琼瑶之总领太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命天同
“以为已经走到了目的地,哪知道,这皇宫还是离十万八千里。要怎么办?”
看着她娇美的脸上落下的泪水,旁边的丫环连忙用帕子轻轻为她擦去眼泪,却也忍不住自己落下泪来。
那小姐忍了眼泪扬起笑容:“不灰心,也不放弃,相信,皇天不负苦心,事为。更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握着那个丫头的手笑着说:“金锁,让们打起精神来,还是去找那个梁大吧。”
金锁也打起精神来,擦了擦泪点头:“是,小姐。”
再看了一眼皇宫,两个少女互相扶持着,从这小山坡上,慢慢地走了下来。
她们京城众多的流中走过,去寻找她们的希望。而有两个中年男子,则行色匆匆地与这两擦肩而过。
这两个男子一高一矮一年约四十多岁一个约三十多岁,看起来风尘仆仆,听口音就知道是外地。他们一边向看起来是京城本地的路问路,一边顺着他们的指点来到了皇宫外,找到了专门给宫出入的后门。那里仔细打量了好一会,见出入的都是一些太监宫女的,这才敢小心翼翼地凑上前去,点头哈腰地塞了些银子后,向几个守卫打听了几句。
而这四个,都将给乾隆和吴书来的生活产生一些影响。不过他们现都不知道,下棋的仍然用心下棋,看棋的仍然是默默不语专心看着棋盘上的厮杀。
下完了,看日头不早,弘昼告辞出宫,乾隆带着吴书来回养心殿。棋下得痛快,乾隆心情很好,还无聊透顶地和吴书来打赌今天晚上的晚膳有什么菜色。
不过一回到养心殿,两就看到匆匆忙忙迎过来的李玉。乾隆挑了下眉:“什么事?”
李玉顿住脚步:“给皇上请安。回皇上话,外头来了两个,说是吴总管家乡的亲友,想和吴总管见上一面。”
乾隆倒是挺惊讶的,转头看了眼吴书来。若没有记错,这还是吴书来跟他身边十多来年的头一回有家来探望吧?
其实不止十多年了,自吴书来七岁进宫到现二十多年了,这还是吴书来第一次得到“家”的消息。其实以他现的能耐,若想要知道家的消息也无非就是一道命令的事。可他一直没有,乾隆倒是曾经没话找话地问过一次,但吴书来只笑了笑,没应下这茬将话题转移了出去,乾隆以后也没有再想起来这件事。
眼下得到了消息,吴书来的表现非常冷漠,面无表情,甚至连姿势都没变一下。若不是靠得近,乾隆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没听见李玉说的话。
吴书来并不是没听见,相反他听得很清楚,以他的五觉,不要说李玉站得这么近,他就是往后退个五六丈,吴书来也同样能听得清清楚楚。他现,只是有些反应不过来而已。
吴书来小的时候其实很幸福,虽然家里没什么钱,但靠着一些祖产还是能过得温饱。一家三口简简单单,日子过得平静又快乐。
吴书来从小就是被爹爹捧手掌心里的宝,慈祥没脾气的爹爹对他最是宠爱,吴书来平时最爱腻爹爹身上。爹爹总抱着他,握着他的手一笔一划地教他写大字,可吴书来贪玩,每次写不了几个字就要出去玩,爹爹也摸着他的头从不生气。而吴书来的娘更是村里的一枝花,长得漂亮,又能干,吴家几乎是男主内女主外的。小时候的吴书来觉得自己非常幸福,爹爹温暖的大手,母亲做的红烧肉,是他小时候最幸福的片断。
可爹爹的身体不好,去得早,吴书来当时还小不懂什么叫死,只知道再也看不见爹爹了。悲伤是悲伤的,可那么小的孩子,又天性放得开,自然也没难过多久。
之后,家里经常出入一个男,是隔壁村的一个匠,以前来过家里几回,但这现却直接住进家里了。娘说他是来家帮忙修房子的,吴书来不懂,还很高兴地叫那个叔。可村子里,却开始有对自己家指指点点。
吴书来对这一切都不懂,他太小了。他只知道很快娘亲就改嫁了,就是嫁给那个叔,不过一家还是住吴家的房子里。然后没两天娘就挺着一个不小的肚子怀孕了,当时吴书来还很高兴娘亲这么快就要给他生弟弟妹妹玩,现想想真是可笑。
继父并不喜欢吴书来,因为吴书来爱玩不爱干活,又很能吃。加上被爹爹宠坏了,也有些任性,虽然没打过吴书来,看他的眼神却让吴书来越发的害怕。
然后突然有一天,娘就牵着他的手将他交给了一个不认识的中年男,说是带他到京城去玩。吴书来当时很高兴,蹦蹦跳跳地就跟着走了。
到了京城,他才知道娘把他卖了做太监。当时吴书来太小还不懂太监代表着什么,只是觉得自己被割的那一刀时非常非常痛,痛得他惨叫的时候,他甚至见到了死去的爹爹。
他是爹爹的保佑下他侥幸地活了下来的,训练后被带进宫里。再也不能到处乱跑,再也不能大声说话,大声笑闹,甚至连抬个头都可能被教训。一举一动都必须规规矩矩,因为宫里任何都是可以打骂他羞辱他的,吴书来胆子小,战战兢兢下倒没有成为最受罪的那个。但他看过,他一个小伙伴被直接打死,当时的血和尸体的模样让吴书来很久很久都不能平静入睡。如果不是后来幸而遇见师父,如果不是幸而跟着去了宝亲王府又再次回到宫中,他也不知道自己能这世上活几年。
一年又一年,再单纯再无知的孩子,也渐渐了解了许多事。比如他被母亲送进宫中当太监只是家中不富裕不想再养个没用的吃货。比如他被割的那一刀,就代表他们一脉单传的老吴家从此断了根没了香火,代表着想让吴书来开枝散叶的父亲的愿望无法完成。比如从当年离开家,他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连个口信都没有听过。
吴书来性子好,天性善义,却不是圣。他是怨母亲的。所以,当他明白这些,他再也没有关注过那个世界上可能和他血脉最近的女的一切消息,再也没有期待母亲能来接他,再也没有期待过母爱。他只当自己死了爹没了娘,这个世界上只有皇上只有师父和朋友,那个女和他再无一丝相干。
过去这么多年了,吴书来终于获得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却偏偏这个时候,收到家乡的消息,吴书来真不知道自己要做出什么样的表情。
乾隆看着吴书来说道:“既然是有亲友来了,就去看看吧。”
吴书来很想告诉他自己根本不想去,但想了又想,还是点了点头:“嗻。”
吴书来转头走了,李玉却一脸担心地看着吴书来的背影,皱着眉有些出了神。乾隆回头看见了,奇怪地问:“怎么了?”
李玉咬了咬唇,轻声地问道:“皇上知道吴总管为什么入宫的吗?”
乾隆点头:“他以前说过,家贫。”
李玉紧抿着唇皱着眉。乾隆见了察觉不对,冷声问道:“怎么回事?”
“这……皇上,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不过奴才觉得,还是由吴总管亲口告诉您比较好。”
乾隆很不满他遮遮掩掩的样子,吴书来还有什么事是不可以让自己知道的?他连吴书来身上有几根毛几颗痣都知道!但李玉说的对,这种事,应该是由吴书来亲口告诉他。不过,吴书来以前为什么不说?
作者有话要说:嘛,在还珠一帮人出来之前,会写一点吴书来的小事。不算很重点,只是觉得交待一下也不错,而且因为剧情需要所以会出来这么一段。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想要成为太监的一系列问题,我找了许多,对怎么当上太监介绍的都不详细,但似乎是要先到一个地方阉割了(具体什么地方忘记名了),活下来的才有可能成为太监。而且要当这个太监还要交钱的,也不谁想当就能当的。所以对吴书来成为太监的一系列描写可能与历史不符,但请大家不要太在意了。如果有了解的亲也请留言给大家push一下历史知识,哈哈。
我又看到有亲留地雷了,可郁闷的是我仍然看不到名……这该死的**实在是抽得让人无语!
但不管怎么样,谢谢你们!
明天会继续更新,时间大概和今天差不多吧。
s
反琼瑶之总领太监 62第六十二章
为什么不说?因为这事是吴书来心头最深的伤,他不想触碰。所以即使是今天皇上开口,他也仍然是不想去见的。但已经来了,吴书来告诉自己只是去把打发回去,省得他们以后再来。至于是不是还有一些期待,吴书来自己也说不清楚。
这两仍然留宫门外,抬着头不断地往宫门里探望。不过他们等了很久,一直没有来。最后来了一个十多岁的小太监,看了看两问:“们两个是来找吴总管的?”
两立刻站了起来迎上去:“是,是。”
上太监眯着眼睛上上下下打量他们好一会,这才露出一丝笑来:“嗯,跟来吧。”
两连忙拎好自己的东西跟了上去,搜身后确定没问题,才终于被放行。这小太监没把他们带多远,只是进去后转了个弯进了一个小院,这个小院只有两排房子,看着也不华丽,也冷冷清清的。
那小太监领着两进去,看他们四下打量笑了笑说:“这是守卫的侍卫们轮班休息的地方,们不能进宫,吴总管又想找个没那么多的地方见们,所以就挑这里了。”
两听了连忙称是,小心翼翼。小太监又打量了两一眼,指着其中一个房间说:“吴总管就里面,们随进去。警告们,对吴总管说话,可小心着些,吴总管的身份不是们能随便冒犯的。”
两暗暗吃了一惊,更加小心翼翼地点头哈腰地说好,然后跟着这小太监上了台阶。
那房间的门开着,一眼望过去空空荡荡没看有,再一转头,就看到吴书来站角落的窗边正往外看着什么。
“吴总管,带来了。”
吴书来回过头,看了看两,眉头细细地拧了一下。“嗯,去端些茶来。”
“嗻。”小太监弯着腰后退着出去,也没关门。主要是他不确认这两的身份,门开着,也方便周围的侍卫和其他留意这里的情况。
吴书来扶窗台上的手窗台上无意识地拍了两下,似乎有些紧张。顿了顿,这才收回拢袖子里,走过来:“是们要见?”
这两睁大眼睛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太监。他一身极品袍服,无一丝褶痕,布料漂亮花纹精致,看着华贵无比。再看他的行为说话做派,就知道是个有身份的!即使他们没怎么见过太监,也能看得出来眼前这个与刚刚那个小太监以及宫门外看到的那几个太监不一样。
不过这看模样比他们还年轻些,真的是他们要找的那个吴书来吗?他们来到了这里,总是希望能见到的。可眼前这个,怎么看怎么不像呀。
年长的那个有些惶恐地说:“那个,咱们是找吴书来,那是咱们的兄弟,您……这……是不是弄错了?”
吴书来皱了下眉,这宫里还有第二个叫吴书来的吗?他怎么不知道?
“是叫吴书来,们是谁?”吴书来轻轻地皱着眉,眼睛直直地瞪着两,很想从他们的长相中回想起什么。但很可惜,二十多年前的事,加上吴书来当时才几岁,再强大的记忆力,也无能为力了。不过,他至少可以肯定,自己没有兄弟。
这两互视一眼,年长的那个再上下打量了一下吴书来,小心地问了一句:“宝儿?”
吴书来惊讶地瞪大眼睛也上下打量他,皱了下眉,指了指中间的椅子:“先坐吧。”
宝儿是吴书来的乳名,因是吴家独子,吴书来的父亲很宝贝这个儿子,所以从小就是叫他宝儿。村里大多也都跟着这么叫,吴书来一听那乡音叫出的乳名,就知道这两确实是来找自己的。
看吴书来这个反应,两知道应该是没有找错了,顿时越发的惊讶。吴书来的年纪他们是知道的,今年应该三十三四了,可现这模样……难道当太监的都比别年轻些?而且,眼前这个看起来位高权重的,真的是吴书来?
吴书来挑了一个离两较远的位置坐了下来,犹豫着要不要先开口说话。对面两看着吴书来不断地上下打量,也是犹豫着要不要先开口。
这时那小太监端着茶走了进来,麻利地给三上了茶水后站到了吴书来的身后。吴书来知道他是皇上派来的,没理他,端着茶喝了一口,终于决定先开口:“们是谁?叫什么名字?怎么知道咱家的?”
两中年轻的那个立刻说:“,叫张顺,是弟弟呀,大哥!”
吴书来挑了下眉,打量了一下这个看着三十出头模样的男子,撇撇嘴:“咱家没听过这名。”
张顺噎了一下,缩缩脖子一时没敢说话。他身边的男瞪了他一眼对吴书来说:“宝儿,是吴大柱,大柱哥。咱们几十年不见了,还认得不?”
吴书来听到这名倒是有些印象,努力将记忆中的与眼前这比对了一下,轻笑道:“原来是大柱兄弟,这么些年不见都认不出来了。”眼前这叫吴大柱,是他们村村长的孙子,比吴书来大四岁,从小就带着吴书来等一帮小屁孩田间地头上到处玩,是典型的孩子王。吴书来对此倒确实是有些印象的。只是太多年了,记忆模糊,也不太确定是不是这了。
吴大柱见他还记得自己,立刻笑了起来:“可不是,几十年不见,不也是没把认出来嘛。宫里这些年,过得可好?”
“尚可。大柱兄弟怎么找来了?”吴书来没表现得很热情,淡淡的,而且他总是分出一些心神来打量旁边那个叫张顺的。他说是自己弟弟,也就是,母亲改嫁生的孩子?
吴大柱也看了一眼张顺,犹豫了一下,有些沉重地说:“宝儿,娘她,想见见。”
吴书来没动,只依旧低着头喝茶,什么表示都没有,似乎等吴大柱继续说。吴大柱拿不准吴书来是什么意思,只好接着说道:“她今年也五十了,是该过个大寿的,她也没别的心愿,就想能回去看看,给她祝个寿。看……”
吴书来放下茶杯,问他:“大柱哥怎么这么热心肠,千里迢迢为那女跑来京城?”
吴大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解释道:“宝儿少小就离家,村里的事该是不知道的,咱们两家现成了亲戚。俺妹子,现是弟媳妇呢。哦,不是张顺,是张升,二弟。他是个秀才,现可有出息呢。”
吴书来嗤笑了一声:“张顺?张升?和老吴家有什么关系?”
吴大柱终于知道吴书来的意思了,顿时说不出话来了。吴书来的娘刘氏当时把吴书来卖了当太监,村子里可是极让不耻的,自己的爷爷也是气得发晕,骂这个女是个不要脸的贱|货,迟早要为她做的这些造孽的事付出代价!当时,所有都是针对刘氏一家的。
可谁让刘氏的男后来争气,赚上钱呢,说话做事底气足了呢。加上刘氏生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张顺没啥大出息,后来张家不再做生意后就家种点果树养养鱼。那二儿子张升却是个有福的,因为生的时候张家正好有钱,所以从小就送去私熟读书。现读书识字不说,还考中了秀才呢!这可是村子里除了吴书来他爹,久违的第二个秀才。
所以,虽然爷爷不同意,吴大柱的爹还是把自己最水灵的小女儿嫁给了张升。
张家两个儿子还算孝顺,母亲五十了,想给过个大寿。结果老太太说了,她什么也不要,就想见见自己分别了二三十年的大儿子。
当年那么小的孩子被带离家,是生是死,谁知道呢?大家都劝她放弃算了。可老太太非说她的宝儿还活着,就京城!她梦见了!所以一定要他们来找!
梦见的,别是死了吧?
村里都觉得刘氏是被死去的儿子托了梦,可刘氏硬是不肯相信。一直哭闹着要见宝儿,甚至就这么病倒床,可床上都哭着求把宝儿找回来。
原本是件好事,想给她过个寿,结果闹成这样。张家的男们心里都不痛快,刘氏的男张全水抽了一夜的烟,最后拿出十两银子,托当年与吴书来最好的吴大柱带着张顺到京城走一趟,不管找到找不到,也算是死了这份心。
所以,吴大柱来了。
原本吴大柱也不想来,可现的村长他的父亲说了,几十年前的事了,何必总放心上?都是血脉骨肉,能找回来也算是一家团圆了。到时候也别做什么太监了,回来家,张家还敢不认他不成?若是真的找不回来也要试着寻寻他的尸骨,若能带回来葬他父亲身边,也是入土为安落叶归根了。
吴大柱觉得父亲说的也对,就拿了钱带着张顺来京城了。他们村离京城走路要半个多月,还是张顺出钱他们坐着车来,才只花了十天时间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就准备写的,搞忘记了。
雅安人民加油!雅安人民加油!雅安人民加油!雅安人民加油!雅安人民加油!
这两天关注了一下地震微博,结果就看到雅安地区天天都有几十次三级以上地震,实在是担心!知道死伤那么多人也觉得非常难过,不由得想到了四川上次的大地震,希望这次能很快平息!
希望家在四川的亲们注意安全,同样也希望想去救助地震灾区的亲们要留下通道给国家正规救援队伍,希望不要再有战士遇难。
嘛,本身文已经很阴暗了,留言就不写更多了。
不地最近天气真的很反常,深圳貌似已经下了一个月的雨了吧?昨天好不容易晴了,结果今天又下了!我好多衣服都没办法洗了。
难不成世界末日还没有结束?那我是不是应该开一个末世文的坑呢?
嗷嗷嗷嗷,我是乌鸦嘴,掌嘴三下!
s
反琼瑶之总领太监 63第六十三章
现在,人也见到了,话也说了,可吴大柱听吴书来这话,就知道自己来错了。一时,吴大柱也不知道要怎么说的好,是说毕竟过去几十年的事何必总去计较?说你娘毕竟是你亲娘,她还记挂着你?说咱们那儿毕竟是你家,你回去?
这些话就在嘴边,可着吴书来冷笑的表情和冰冷的眼睛,吴大柱一句话也不说不出来。
张顺对这些陈年旧事知道一些,但并不是特别清楚,毕竟谁会跟他说这些?只是临出发前问了下爹娘,两人也只说是因为当时家贫,把他从小卖了去当太监,更多的也没说。所以只觉得吴书来这话问得让他心里不太高兴,自家爹娘好心惦记他,他还拿腔拿调的!“大哥,这话说的可不对!咱们都是同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你身为她儿子,她大寿你总要回去!再说爹娘是一片好心,让你别再当这个太监跟我们回家去,你……”
“啪!”
一个杯子被砸在中间,热茶溅湿了张顺的鞋子,吓得张顺差点咬到舌头。再一抬头,吴书来温润慈和的脸上挂满寒冰,瞪着自己的眼睛里翻滚着涛天的怒火,配上他的养尊处优下高人一等的打扮气质,震得张顺缩着脖子一个字也不敢说了。
吴大柱见吴书来确实是气得狠了,连忙说:“宝儿,你别生气,别生气!我知道这事当时是你娘做得不对,可这么些年了……她确实挺想你的,她过五十大寿,就想你回去让她一眼,你何必跟她这个老婆子计较那么久之前的事?她毕竟是你娘,你是她儿子不是?你这弄得有家不能回的,你爹就算在天在灵也不安不是……”
“住口!不许提我爹!”吴书来只气得头晕眼花,全身发颤,呼吸困难!
他一直想不通的就是那个女人为什么那么狠心!自己的爹虽然不怎么能劳作,又爱生病,让她受累了,但他毕竟是那女人的丈夫!爹一向对她敬爱有加,从不曾与她红过脸!吴书来就不明白了,爹到底是哪里做得不好让那个女人将他唯一的子嗣给断了香火!或者说,她就这么恨自己这个儿子?自己小时候再调皮再爱吃,也不过一个六七岁的娃娃,能把两人大人怎么样?吃垮了他们还是累死了他们?她到底是不是为人母亲?
吴书来这么生气,他身后的小太监吓了一跳:“吴总管,吴总管?您没事吧?来人呀!来人呀,宣太医!”
吴大柱也是吓坏了,吴书来的脸色真的很难。他真的只是好心才来的,没想把吴书来气成这样!他刚想站起来靠近吴书来,就被那小太监狠狠一记瞪眼坐了回去:“给咱家老实呆着!敢动一下,咱家要了你二人的小命!”
听到小太监的嚷嚷,外面立刻进来几个人,见吴书来这样,有的二话不说转头就往太医院跑,有的连忙过来给吴书来拍打胸口倒茶水按压人中。
吴书来其实只是气得急了,缓下后也就渐渐好了一些,可着神色,却明显疲惫不堪。摆摆手让周围的人让开,吴书来对着吴大柱声音嘶哑地说道:“你听着,我绝不认她是我娘,她也根不配做我爹的媳妇!你们回去,不要再来了!都回去!都滚!”刚吼完,就见他眼睛一翻,晕了过去。
听吴书来嘶吼出声,旁边的几个太监还有什么说的,两人架一个,也不顾他们的挣扎,立刻就把人给拖了出去扔到了宫门外,指着两人对守门的侍卫说:“都记住了,这两人再敢来找吴总管,就直接打杀了去!”
而吴书来见到亲友不过说了几句话就气得晕了过去的事情,也立刻传到了乾隆的耳朵里。乾隆砰地一砸桌子站了起来,大步往外走!后悔得几乎要绞断肠子!李玉那模样他就应该知道会出事的!他怎么还能让吴书来去呢?
吴书来闭着眼睛靠在椅子上,牙关紧咬,只觉得一呼一吸心脏都痛得厉害。直到现在,他的身子还是不可抑制地轻微发着颤,得给他把脉的陈太医神色动容。
陈太医认识的吴书来是个乐观的人,宽容有肚量。吴书来能这么悲伤这么生气,陈太医也是头一回见。他相信这其中必然有缘由,不过吴书来不会告诉自己,他也不准备打听。所以除了让他宽心休息,开了一些安神补气的药外,陈太医也不知道还能为他做些什么。
正在开药的时候,外面一声皇上驾到,让整个屋子里的人除了吴书来之外,全部站起来跪到了地上。
乾隆一走进来就到吴书来灰暗的脸,心仿佛被狠狠抓了一把似的疼!大步走到他身边仔细了,问陈太医:“怎么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