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那年那兔
历史上由于造船工业基础薄弱,再加上已有超过一代人的时间没有建造过主力舰的缘故,苏联级战列舰和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建造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当德**队打到乌克兰的时候,这三艘巨型战舰都才完成了一小部分,加之苏联人撤离时又对船坞和造船厂的机器设备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破坏,所以最终德国人只是将缴获的不完整舰体拆了回炉、用这些优质的钢材给前线的陆军制造武器和弹药,而没能进行更加充分的利用。
但在这个时空,因为苏联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都较历史上强大得多,还从中国赤色党那里得到了不少技术资料,因此这两款舰型的设计建造进度都比历史上快了许多,再加上苏德战争的爆发又比历史上晚了足足一年有余,因此这三艘巨舰的完成度远比历史上被德军缴获时高得多。同时因为德军进展更速,三艘舰体遭到的破坏也远不如历史上那么严重。甚至就连尼古拉耶夫市的两大造船厂也只需要简单修缮一下就能恢复使用。
因此德国海军闻讯后立即立即抽调德国的造舰专家和船厂工人前往乌克兰,希望利用尼古拉耶夫市两大造船厂的现成设施将这三艘巨舰完成。那时远东舰队也该回国了,德国就有整整6艘战列舰和3艘战列巡洋舰,再加上那5艘航空母舰,完全有能力正面与美英海军抗衡。
小胡子一时间也是振奋不已,但由于三艘苏联军舰设计上颇多瑕疵,德国造舰专家又素来看不起苏联那些他们当初的学生(苏联造舰人才基本都是当年苏德合作期间德国帮助培养的),对其原来的设计进行了较大的改进,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坏事,但却因此耽搁了时间。这在世界大战期间着实是很要命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占领乌克兰之后,德国党卫军开始在包括其在内的各个占领区公开搜捕犹太人,将其抓进集中营甚至干脆直接加以屠杀。其中仅在乌克兰一地、纳粹的党卫军短短几天之内就屠杀了好几万人......
因为连续的胜利而日益骄狂的纳粹由此不再掩饰其反人类的法西斯面目,结果不但没能吓住占领区的各国人民。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反抗意识。更给盟国的媒体提供了现成的宣传材料。而中国政府则因为提前与德国断绝了关系。因此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指责,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盟国方面不想在战争局势本就不利的现状下再树强敌......
虽然德国的极端种族主义政策对他们控制占领区其实有利无弊,但还是会有当地人愿为德国人效力,其中有些人甚至比很多德**人都更忠诚,这固然与利益有关,但更大的动力却往往来自于仇恨......
波罗的海三国的国民是因为苏联之前灭亡了自己祖国而一心想要复仇并永远消除其对祖国的威胁;至于同样选择参加对苏作战的那些波兰人,则不仅仅是为了最近这一次的亡国之恨、两国之间的过节那可是“自古以来”了;而在算是苏联核心地带的乌克兰,则是泾渭分明地分为了两派,市民大多支持苏联政府,城市沦陷后甚至纷纷下到农村去打游击,而乌克兰的农民、尤其是昔日的富农和中农则对苏联政权表现出了强烈的憎恨,他们组织的伪军杀掉的游击队员甚至比德军还多。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很好理解,苏联的市民大多都是工人阶级,他们是苏联的统治阶级,收入待遇和政治地位在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工人能够比得上(注1),而工程师、教师等中下层的知识分子也同样在两个五年计划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至于大清洗,那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和军队系统,对他们的影响有限,因此他们和工人阶级一样坚定地支持苏联政府。而且因为文化水平相对更高,市民的民族意识普遍要比农民更强一些,这也同样是他们坚持斗争的重要动力。
而苏联的农民则不然,与中国革命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农民的力量取得胜利的情况不同,由于十月革命中苏俄基本上是完全依靠工人阶级和倒戈的旧军队夺取到政权的,农民的帮助十分有限,而且在新政权建立后那些较为富裕的农民还大多不配合政府的征粮、甚至进行了激烈的反抗。因此苏共虽然党旗里有镰刀图案,但很多时候都把农民、尤其是相对富裕的富农中农视为斗争对象的,所以自然不会对他们客气。而城里人自恃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则令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而且苏联早期的工业化需要资金,当时的苏联没法像殖民者那样掠夺外国,除了利用剪刀差刻薄农民,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而这就自然激起了苏联农民更大的不满。
这一问题在乌克兰大饥荒中被进一步激化,当时乌克兰虽然不太可能像后世西方宣传的那样死了上千万人,但是两三百万却应该是有的。在那段困难时期,乌克兰的市民虽然日子很不好过,但在苏联政府的努力保障下,基本都挺了下来,也就是说,死的几乎都是乌克兰的农民。因此也不怪德军占领乌克兰后,会有那么多的乌克兰农民背叛苏联而为侵略军服务了......
注1:因为分配较为公平、又没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缘故,苏德战争前夕苏联工人和工程师的生活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只有精英人才的待遇相对差些,而政治地位方面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后来苏联垮台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过高的福利也不无关系,但在福利体系崩溃之前,苏联工人和工程师对苏联政权的支持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未完待续。。)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七百零八章 苏军首胜
ps:感谢书友“飞翔qq”的慷慨打赏和投出的月票,同时恭喜您成为本书的第二位舵主,也感谢书友“望云山人”和“哥最衰”一直以来的支持,继续求推荐票^_^
不过,小胡子那顽固的种族主义立场使得他很难像历史上的日本人那样有效地利用占领区的工业产能和人力资源,甚至为了避免日后清除起来困难,他还特别下令限制伪军的扩编。虽然当初胡卫东曾对德方表达过充分利用占领区的重要性,小胡子也一直对他的意见十分重视,但在根本性的立场上,他一直是很顽固的,不然他也就不是小胡子了......
尽管伪军终究不成气候,但是苏联沦陷区的游击斗争还是进行得相当艰难。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斗争方法不够灵活,是以配合正规军而非发动群众为中心,斗争策略又以简单的武装袭击为主,因此很容易遭到敌人的集中围剿,以致于损失太快而难以在敌后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德军如今重兵集聚东线,加上盟友、仆从国以及伪军的部队则更多,1942年底的时候光是战前苏联的领土上就有不下300万敌军,数量比当地活动的游击队总数还要多出n倍,在这种情况下,游击队发展起来的难度简直堪比当年中国抗战期间冀东根据地的建立了......
占领军对于苏联的游击队是极其残酷的,几乎每个被抓的游击队员都被残忍地折磨而死。如果是女性,下场则更是惨不堪言。而那些掩护游击队的苏联群众也同样遭到了残酷的对待。至于那些犹太人,更是什么理由都不需要便会被抓起来丢进集中营或者直接处死。据后来苏联政府不完全统计,从8月份苏德战争爆发到这一年的年底,就有不下五十万平民非正常死亡,其中犹太人接近一半,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残酷屠杀占领区人民的同时,已经无所顾忌的纳粹党徒也开始对集中营里关押的犹太人和苏联战俘大开杀戒,但这时小胡子好歹还想起了胡卫东当初的一个建议。让人公开地将之前俘虏的斯大林长子释放了回去,希望以这种差别待遇动摇苏联的军心。但是识破了小胡子阴险用心的斯大林却表示“我们没有战俘,只有逃兵和祖国的叛徒。”,毫不犹豫地直接下令以投降罪将刚刚逃脱虎口的儿子立即枪决,这个消息传出后令苏联国内外都为之震动......
胡卫东得知后也忍不住慨叹道,“真不愧是‘钢铁’,本来可能打击苏联士气的,被他这样一来。反而极大地提振了士气(斯大林对待本方战俘的政策虽然很残酷,但是发布后苏军被俘的比例确实大幅下降,德军再也不能像战争初期那样一抓就是几十万俘虏了,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这个时空都是如此。),不过现在冬天也到了,苏联春天冻土融化导致的泥泞同样影响其反攻。这一耽搁就是半年时间,等到可以大打特打的时候,这股气也该泄掉大半了,问题还不算太大......”
正如胡卫东所说的那样,苏联冬天实在太冷。即使是习惯了的苏联人也很难在严冬中发起大的进攻,只能间或抓住一些战机在局部取得一些战果。而德军面对苏联的严寒就更不堪了。北线的德军尤其如此,除非苏联人打过来,否则他们基本上是能够不去野外就不去野外......
不过这也未必就是坏事,历史上小胡子在苏德战争初期就敏锐地意识到高加索的石油是苏联的命脉,在基辅战役之后想要集中兵力将巴库油田给拿下来,但却因为国防军的将领们普遍都更想攻下莫斯科来毕其功于一役,最终没能实施。而莫斯科战败后苏联逐渐转入反攻,德军就更加抽不出力量来进攻高加索了,最终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苏联一直可以从巴库获得源源不断的石油供应,令他们的飞机和坦克始终拥有澎湃的动力,而最终将德国人彻底打败。
而现在呢,既然因为冬季来临而无法进攻莫斯科与列宁格勒,那么也只有相对温暖(高加索地区虽然纬度不低,但其西部沿海却是温暖的地中海气候。)的高加索地区能够打一打了,即便山区因为寒冷和地势急切拿不下来,利用德国海军的优势在格鲁吉亚西部获得一个立脚点,对于来年的战局也是很有利的,而且自加入轴心国阵营后光吃肉不啃骨头的土耳其也该出把力了......
既然没有忍住诱惑而接受了德军打下的塞浦路斯和希腊,土耳其政府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再加上土耳其与俄国之间一直都是世仇,因此他们很快就命令早就进驻东北部山区的二十万精锐向苏联在高加索地区的三个共和国发起进攻,而与此同时,德军则利用制海权的优势,开始大批在格鲁吉亚西部海岸登陆......
苏军统帅部自然知道高加索的石油对于苏联来说有多么重要,只是东乌克兰大败后需要重整军队,再加上酷寒的天气也不利于北方苏军南下救援,因此高加索方面军只能独力应战,但“救火队长”朱可夫的到来却胜过了十万大军。
虽然德土军队来势汹汹,但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军却发挥出了自战争开始以来少有的高水准,再加上山区的崎岖地势和冬季严寒都不利于进攻而有利于防守,斯大林以投降罪枪毙儿子一事又令苏军上下决意死战,德军终于遭受了自苏德战争以来的首次挫败,抛下3万多具尸体(伤亡总数接近20万)狼狈地退出了高加索山区,而最多时增兵到40万的土耳其军队更是伤亡过半,如同他们的祖先一样再次被俄国人打得满地找牙......
更麻烦的是,在崎岖的山区很难充分展开兵力,德国陆军最强的装甲部队也派不上用场,根本没法速战速决,只能与拼命抵抗的苏军互相消耗,这对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德国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小胡子心中再怎么不甘,也只得同意了前线指挥官撤退的请求。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七百零九章 王牌杀手
&.推荐票^_^
这次小挫令之前连胜而骄的小胡子多少清醒了一些,他这才想起当初胡卫东提过的一个建议,于是立即让土耳其人利用相同的信仰到格罗兹尼等地煽动那里一向反俄的民族起来配合德军,果然给苏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最后苏军虽然将其镇压了下去,但也蒙受了不小的损失,而斯大林出于泄愤而下令将当地民族全部迁走以示惩戒、这一既加深了仇恨却又没有斩草除根的错误举措,更是给日后的苏联留下了一个难以解决的安全隐患......
高加索保卫战的胜利给予了苏联军民以极大的鼓舞,也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但是它并没有起到历史上莫斯科会战那样的巨大影响,之后苏联甚至迎来了这个时空苏德战争中最困难的一个阶段,原因很简单,石油不够用了......
原来,眼见从陆地上攻占巴库已经不太可能,小胡子决定干脆将巴库摧毁算了,反正现在德国空军占有绝对优势,而且采油与炼油设施是最不经炸的了,只要将巴库的石油产能炸没了,那么即使暂时还不能占领它,小胡子掐断苏联命脉的目的也算是基本实现了。而且与陆军相比,飞机受到寒冬的影响远没有那么显著,又是从相对温暖的土耳其机场起飞,那就更没有问题了。
斯大林自然知道巴库的重要性和油田怕空袭的天然弱点,可是在连番败绩之后。苏军统帅部能够抽调过来的空军和防空部队都相当有限,实在难以与强大的德国空军抗衡。尤其要命的是,苏联政府为了尽快补充前线损失的大量武器装备,对军工生产中“量”的要求完全压倒了“质”,各大兵工厂里粗制滥造的现象日益普遍,产品质量开始直线下滑。这便导致防空时不可或缺的炮瞄雷达故障频频,近炸引信也常常不灵,极大地降低了防空炮火的作战效率;而能够令飞机与小口径防空炮射击命中率暴增的陀螺瞄准具也因为质量普遍不佳而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不过,更关键的还是苏联空军那陈旧而呆板的战术与落后于时代的编队方式,这在苏联战前生产的几种新式战斗机损失殆尽之后表现得愈发明显。巴库空战开始后短短半个月内。苏联空军被击落和击毁的飞机就超过了1100架。而德军的损失却仅有区区266架,其中被苏联飞机击落的还不到100架,两军空战的交换比达到了惊人的1:12......
在这个时候,斯大林终于想起了当初在中国立下赫赫战功的波克雷什金与援华航空队。结果一问才知道波克雷什金并没有死于战争前期的大溃败中。事实上他到现在根本就没有参战。一直在后方的某座航校当校长呢,而当初援华航空队的其他王牌飞行员,此时也基本都在各个航校当教官。很少有人获得参战的机会。
斯大林立时就明白他们是遭到了排挤,但却没有立即发作,而只是发出一纸调令让波克雷什金前往高加索军区担任某个飞行师的师长兼政委。斯大林这么做,是考虑到波克雷什金当初固然有过辉煌的战绩,但那只是在与日本人的战斗中取得的,而且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一下子提拔到太高的位置未必能够服众,还是让他先在飞行师师长兼政委的岗位上做出成绩来再说吧。
话说如果是在苏德战争之前,以斯大林的威望,想要大力提拔一个曾经两次成为“苏联英雄”的空军王牌,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但是苏德战争前期的惨败令斯大林在党内的威望大幅下降,若非除了他没有其他人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勇担重任,斯大林现在只怕早就被赶下台了,因此一向以铁腕著称的他现在也不得不慎言慎行......
与波克雷什金一起被斯大林点名前往高加索军区报道的,还有阔日杜布等几百名当初也参加过援华航空队的优秀飞行员,由于当初就曾长期一同共事,波克雷什金到任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虽然上司的刁难在所难免,但是驾驶着拉-3战斗机(1940年开始批量生产,全木制机身,在1942年底的时候已经是较为落后的机型了。)的波克雷什金在第一天的战斗中便证明自己宝刀未老,他亲自驾机击落了1架德国fw190c型战斗机取得开门红,并领导他那个刚刚组建的飞行师打出了苏德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单日空战交换比18:35(苏军被击落18架、德军被击落35架。),而这些都是在飞机性能比敌人差一截的不利状况下取得的......
一直关注着这个飞行师的斯大林得知后非常高兴,同时也更加对空军那些尸位素餐而又妒贤嫉能的领导深恶痛疾,当即下令将迄今为止各大军区空军部队中表现最好的列宁格勒军区空军的司令员诺维科夫,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任命为副国防人民委员,让其主管空军并大力整顿,同时破格提拔波克雷什金为高加索军区空军司令员,还特别要求军工部门将最先进的飞机优先供给高加索军区。
升任司令员后,波克雷什金的领导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而巴库空战的不利形势也由此渐渐扭转过来。除了指挥工作,换乘了苏联目前最强战斗机拉-5的波克雷什金也经常身先士卒参加一线的空战,虽然击坠数不算很多,但他却专挑厉害的对手过招,先后干掉了11个德军王牌飞行员(击坠数超过20架),并且自己一次都没被敌人击落,德国人恐惧地称其为“ace-killer”,即“王牌杀手”......
但斯大林得知后,却很担心波克雷什金出意外,毕竟再厉害的王牌也难免有失手的时候,因此严令他不得再亲自驾机出战,波克雷什金的击坠数纪录这才停止了刷新......(未完待续。。)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七百一十章 心中的不安
ps:感谢书友“会小”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不过即便自己不能参战,苏联高加索军区的空军部队依然在波克雷什金的领导下取得了巴库空战的最终胜利,尽管因为之前输得太惨,总的交换比还是略显吃亏,但是德国空军终究是被迫停止了对巴库的轰炸,保卫巴库的目的算是达到了,而且双方的交换比也缩小到了2:3,这对于之前战绩惨不忍睹的苏军来说,已经能够算是重大胜利了......
巴库空战的胜利给了广大苏联军民以巨大的鼓舞,但是因为波克雷什金他们参战太晚,初期又没给配上好的飞机,因此巴库的油田设施依然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据苏联政府粗略统计,巴库空袭期间,光是直接损失就高达数亿美元,更有上万油田工人干部伤亡,间接经济损失之大难以统计。即使是专家当中最乐观的估计,1943年巴库油田的原油产量也最多只能达到前一年的六成,如果没有外援帮助的话,生产能力完全恢复至少也要等到1945年上半年......
要知道巴库油田在战前的年产量就占到了整个苏联的70%以上,如今苏联大片领土沦陷,巴库的石油就更加重要,现在巴库的石油生产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势必会严重影响苏军来年的大反攻,毕竟苏联陆军可是以机械化部队为核心的,而空军的飞机更是对燃油极其依赖。意识到接下来的不利局面之后。斯大林对于造成这一切的旧空军领导层更加愤恨,不久便利用最近几次小胜令其威望有所恢复的机会对空军高层进行了大清洗。这虽然多少令空军内部有些人心惶惶,但客观上却扫除了空军改革的阻力。在苏联空军新主帅诺维科夫与日益受到斯大林看重的波克雷什金和阔日杜布等优秀的苏联飞行员的共同努力之下,如今飞机总数已经仅剩7000多架的苏联空军艰难地踏上了自己的复兴之路......
必须说明的是,其实苏德战争开始至今,苏联飞机的损失总数已经不下2万架,只是在这几个月里苏联的飞机制造厂都在加班加点拼命生产,每个月都生产出至少2000架新的飞机,这才保持住了一定的规模。只是飞机的质量就没法保证了,就连斯大林重点关照了的高加索军区也不例外,气得脾气一向很好的波克雷什金都时常忍不住对坑爹的军工部门破口大骂......
除了粗制滥造以追求尽可能地增大产量,苏联的飞机品种也日趋单调,由于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夺回制空权,因此战斗机的生产被列为了重中之重,而生产序列排到最前面的莫过于这一年才刚刚入役的新式战斗机拉-5。这一方面是因为这款飞机确实性能出色。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拉-5是木结构的飞机,以它作为主力战斗机可以节省大量珍贵的铝合金......
由于苏德战争爆发较晚,拉-5这款更加优秀的战斗机已经开始服役,导致历史上在苏德战争初期成为中流砥柱的雅克-1战斗机地位低了很多。但因为雅克-1战斗机的高空性能更好,而且操纵性能不错。更加适合新手菜鸟驾驶,所以在苏军之中依然有不小的装备数量。
早在援华期间就已经声名鹊起的天才女飞行员莉莉娅绝对不能称为新手,但她一样被安排驾驶这种机型,因为她当初在中国的时候是轰炸机飞行员,而现在的苏联却更需要战斗机。
虽然当初胡卫东说过。莉莉娅的性格过于情绪化,并不适合驾驶战斗机。但是祖国的需要就是命令,莉莉娅还是毅然地开始了艰难的转型。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过人的天赋,再加上她毕竟不是完全的新手飞行员,莉莉娅很快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并在巴库空战中取得了击落两架敌机的战绩而受到了上级的嘉奖。战后,波克雷什金决定像当初援华抗战时那样组建一支女子航空队,虽然年轻却已经是一位“苏联英雄”的莉莉娅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这支航空队的队长。
在事业顺心的同时,这位天才少女也收获了自己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同样是一位王牌飞行员的索洛.马丁,两人感情发展得很快,约好了打退德国侵略者后就结婚,但莉莉娅有时还是不自觉地回想起遥远东方那个她始终没能看透的“大叔”,少女的直觉告诉她,当初胡卫东拒绝她并非真的是“没感觉”,而是因为感情之外的因素,这种毫无根据的下意识猜测令莉莉娅心中隐隐不安。这段时间从中国传来的消息都证明了中苏两国比任何时期都更友好,莉莉娅心底的不安却反而更加剧烈了......
中国提前偿还贷款帮苏联政府解了燃眉之急,但是石油的话,中国自己都还需要进口,自然是帮不上什么忙,只能从美国获得,尽管苏联政府的外汇与贵金属储备还有一些,但短缺物资都得外购的话,苏联是绝对吃不消的,因此尽管一肚子牢骚,斯大林还是低下身段,多次派出使者访问美国,希望说服美国政府履行当初的承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