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那年那兔
而当战列舰的巨炮将目标转向城内的日本陆军以及主要军事设施之后,胡卫东一定要派出两艘战列舰的用意才真相大白,战列舰的火力算下来相当于十万精锐陆军,而其大口径主炮对岸上敌军的威慑力,则更是几十万陆军都无法比拟的。尤其连云港内没有任何能够造成实质性威胁的重火力,使得第三舰队的七艘军舰可以大胆地开进港内,大大缩短了炮击距离,威力就更是倍增……
随着沈鸿烈一声令下,两艘战列舰上的6门56mm主炮按序发出了怒吼,将一颗颗重达600多公斤的高爆炮弹打向了目视可见的多个目标,随即又在侦查机的引导下轰向了较远处的其他有价值目标,这种炮弹主要用于杀伤人员和低防护目标,装药量比穿甲弹大十倍以上,有效杀伤半径超过00米,范围比个足球场还大,而实战的效果也没有令胡卫东失望……
以下为侦察机记录下来的炮击效果:
目标类型炮击距离炮击次数炮击效果
火炮火力点;250米;发炮弹;目标大爆炸。
防空炮火力点;220米;发炮弹;目标沉默。
防空炮火力点;2700米;2发炮弹;目标沉默。
火炮火力点;200米;发炮弹;目标沉默。
军营;000米;7发炮弹;目标被炮火覆盖。
军营;7750米;9发炮弹;目标被炮火覆盖。
火炮火力点;000米;6发炮弹;目标大爆炸。
集群日军;7270米;9发炮弹;目标死伤遍地。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三军协同(下)
ps:感谢书友“忒无聊”、“满伍哥”与“还是不见”投出的月票^_^
不过比起直接的杀伤效果,战列舰巨炮最大的作用还在于摧毁敌军的抵抗意志,那一炮下来人畜全无的恐怖杀伤效果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日军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甚至即使是很多最为顽固的老鬼子也不例外,而只能挨打却无法进行反击的憋屈更对日军的士气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最重要的是,从来只有日本人用舰炮欺负中国人,现在情况却居然反了过来,城内的鬼子对此完全无法接受,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进一步放大了他们在炮击下迅速滋生出来的各种负面情绪,以致于那些最为狂热的鬼子中低级军官也纷纷心理崩溃了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勇敢的中国侦察机飞行员们纷纷以身犯险,故意低空飞行吸引日军的攻击,日军地面部队只要对他们开火就会被判定为死硬分子而遭到中国舰炮的优先打击。几轮炮击下来,鬼子之中最顽固的那部分官兵几乎全被干掉,剩下的鬼子便都彻底失去了斗志,纷纷弃城西逃,他们此时已经几乎都暂时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满脑子只想着尽快摆脱舰炮的威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据战后估算,鬼子弃城出逃的时候,第三舰队炮击造成的日军伤亡其实不足万人,相比连云港日军的总数来说还不到十五分之一。果然正如某些人说的,战列舰最大的威力不在于杀人,而在于吓人,这一点与后来的核武器倒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惊慌失措的鬼子才刚刚开始逃窜出城,接到侦察机发来电报的孙立人就立刻率领新师主力离开运河镇向东疾进,而在两军接战之前,已经连续立下奇功的4门40管22mm火箭炮便在侦察机的引导下再次发威,轰得蜂拥着只顾向西的鬼子魂飞魄散,彻底打散了他们的最后一点士气,以致于绝大多数鬼子甚至连抵抗的意识都没了。新师仅以一千多人的微小伤亡,杀伤日军一万多人,抓获鬼子俘虏不下十二万人,刷新了全面抗战开始以来的新纪录,甚至直到抗战胜利。也再没第二个师级部队在单次战役之中取得更佳的战绩。毕竟此战的很多有利条件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举个例子来说,按理说新师应该成为日军航空部队疯狂报复的对象,因此导致大量日军逃走乃至胜负逆转都不是绝无可能,但直到他们将连云港的日军全部消灭。鬼子的机群也没怎么光顾。这一方面得感谢华北航空总队与苏援航空队的浴血奋战,更是因为第三舰队、尤其是那两艘战列舰远比新师更加吸引仇恨,结果鬼子的陆航和海航在与空中的敌人反复死拼的同时,还得拼命冲向防空能力颇强的第三舰队七艘舰艇疯狂轰炸,最后不但一艘大型军舰都没炸沉。自己也大伤元气,甚至导致苏北的制空权被中方完全夺取达一个星期之久。说老实话,这几天中方飞机和飞行员的损失也是令人心痛的,但是鬼子更惨,而且因为军舰防空火力的贡献,还不只是惨一点点
很显然,将此役的战果全都归功于新师,对海军和空军参战的众多指战员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但是胡卫东乃至赤色党中央出于宣传方面的考虑。硬是淡化了海空军的决定性贡献,而将新师塑造成了一支令日军闻之色变的虎贲之师,孙立人这位师长自然也跟着沾光,一跃成为日军上下最为忌惮的中国头号虎将(胡卫东这样的方面大将不在对比之列),不过以孙立人的才能。这也不算太过高估就是了。另外,由于连云港城内仍有不少中国居民未走,误伤在所难免,据战后粗略统计。伤亡人数不下三千,但没办法。这就是战争,好在毕竟一般不会被炮弹直接命中,所以伤多死少
虽然如此,此役依然是抗战以来最为辉煌的一次胜利,即使将海空军的损失算上也是一样,只是不如宣传的那么夸张罢了。据战后统计,连云港一战共计歼灭日军约十四万人,其中俘虏鬼子2774人,都刷新了抗战以来单次战斗的纪录,此外还击沉了日军中小型舰艇4艘、日军征用的民船5艘,炸毁、击落和缴获(由于机场炮弹遭到严重破坏,加之此役进展极快,鬼子藏在机库里的飞机还没来得及开出来,就成了新师的战利品)日军飞机共计八百余架,另有上百架鬼子的飞机因为伤势太重,艰难地返回之后基本都报废掉了。
纵然这个时空的华中派遣军航空兵团实力远远强于历史同期,但如此重大的损失依然令其难以承受,再加上上海南京这几个日军占据的华中大城市不可能不留航空部队,一时间苏北战场的鬼子竟然几乎完全失去了一贯依赖的空中支援。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十五集团军收复连云港后鬼子一时间竟然不敢派舰队过来,原因很简单,没有飞机的保护,就算联合舰队全过来了,也顶不住苏援航空队与华北航空队合计不下一千架飞机(苏联又给苏援航空队补充飞机和飞行员了,详见后文。)的狂轰滥炸
至于我方的损失,则远比日军小得多,损失最大的应该是空军,飞机被击落击伤(单指那些受到难以修理的重创的飞机,i-6是木头飞机,受重伤伤后较铝合金飞机更加难修。)277架,飞行员牺牲及被俘的人数超过200名;海军有一艘驱逐舰被鬼子的俯冲轰炸机炸沉,另外六艘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创,其中战列舰皮糙肉厚问题不大,驱逐舰目标又相对较小,两艘本就有伤在身的重巡洋舰最惨,尤其是经远号,即便舰上官兵在返航的路上一直死命地用电泵排水,也差一点就沉在半道上,此外还用废了十几根造价昂贵的舰炮炮管(有主炮有副炮),海军官兵伤亡500余人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三百二十六章 运河阻击战
ps:感谢书友“nqm”、“我是独行客”和“德彪”投出的月票,顺便求推荐票^_^
相比而言,新师损失反倒是最小的,即便阵亡比例稍高,也只牺牲了六百多人,但是孙立人留在运河镇阻止日军东渡救援连云港的那个旅却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得知连云港竟然遭到中国海军的炮击、甚至那两艘据说已经卖给了苏联的战列舰也出现了,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大为震惊,一方面立即将目前几乎一切可以调遣的航空兵都派过去支援,另一方面则立即从徐州派出更多的部队东进,以尽快打通因为运河镇落入敌手而被掐断了的陇海铁路。
虽然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暂时没有摩托化部队可派,但是因为有一段铁路可用的缘故,所以来的速度也不算太慢(尽管因为徐州与运河镇之间没有别的站台,在鬼子建好新的火车站之前,暂时只能当作单向铁轨来用。),但是孙立人对此早有预料,离开运河镇之前特地将50多门营属20mm迫击炮留了下来,这款被战士们戏称为“大红星”的火炮虽然是迫击炮,最大射程却超过了七千米,几乎和鬼子的山炮差不多了,而威力也不逊于05mm口径的榴弹炮,可以有效地封锁运河河面,试图强渡的日军往往还没登上运河对岸,就因为所乘的船只被20mm迫击炮击沉而喂了鱼鳖,运河的河道或许没长江等天然的大江大河那样深,但也足以轻松没顶,不过百米上下的河宽虽然小了点,但在水温已经很低的初冬,落水的鬼子想要战胜身体的僵硬成功游到对岸,也绝非易事,何况对岸犀利的炮火同样不是吃素的。再说鬼子不丢掉枪支是必定沉底的,但丢了枪械的他们就算上了岸,又能干什么呢?
这种情况下。火力压制对于鬼子来说无疑至关重要,然而迫击炮特有的超强机动性却挽救了那50多门“大红星”。鬼子的炮火很难威胁到新师的迫击炮,反倒是怎么也没想到迫击炮居然能打这么远的日军炮兵在暴露了位置后常常因为转移太慢,而遭到了敌军迫击炮的多次反击,若非迫击炮远距离炮击的精度较差。鬼子炮兵损失大半也不是没有可能的。饶是如此。日军的炮火依然占不到半点便宜,反倒是只有迫击炮的新师第57旅渐渐压制住了对方
炮火被敌人压制,飞机又暂时无暇来援,鬼子只剩下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夜幕的掩护偷渡。然而,新师这次是有备而来,连之前在青岛缴获到的照明弹也带了过来,结果鬼子的数次夜袭均以失败而告终。无奈的鬼子在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的严令下,只得组织敢死队乘坐着搜集到的最后那点船只硬冲。结果运河上行驶的小船不但根本无法承受20mm迫击炮的攻击,而且速度普遍慢得可以,在新师的炮兵眼里无疑是再好不过的靶子,结果几乎全被击沉在了运河里,偶尔有几艘冲到对岸,也都立即遭到中国官兵的集火攻击而迅速覆灭。至此鬼子东渡的企图完全破产,只是无谓地断送了无数士兵的性命
说起来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的将领们也是急昏了头,在对岸敌军决心死守的前提下,抢渡大河历来都是很令人头痛的高难度军事行动。要知道历史上陕北的八路军就那么点留守部队,却依然利用黄河天险击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其中不乏旅团一级的鬼子精锐部队。诚然此次试图东渡运河的鬼子兵力远不止一个旅团,但是新师哪怕是旗下的一个旅,火力同样远非历史上的陕甘宁留守兵团可以比拟
鬼子激战两日依然没能突破河防。而拿下连云港后孙立人却立即将所有车载火炮派了回去,给予暂时失去了制空权的日军以重大打击,日军在遭受了巨大伤亡之后终于冷静了下来,加之连云港已经失守。即便此时成功东渡,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因此很快就中止了原来的计划,不过为了避免十五集团军直接威胁徐州,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部还是要求东线日军就地加筑工事,保持对敌人的压力。而另一方面,新师也在这一连串的战斗中用掉了超过七成的炮弹、22mm和更大口径的炮弹更是消耗殆尽,因此孙立人也作出了同样的决定,于是刚刚还在拼命厮杀的两军开始了长时间的隔河对峙
必须承认,孙立人的决定是明智的,虽然运河镇一战新师占了很大便宜,在这么点时间内就毙伤日军万多人,而自己却仅仅伤亡了不到5千(其实相对于一个旅万余人马来说,这损失已经不小了,但是没办法,敌人的兵力优势实在太大了。),但是东线日军兵力依然比新师更多,同时他们与相对远离主力的新师不同,即使只在夜间运兵,每天也至少可以从徐州方向获得几千援军(注),再加上新师火炮的优势也随着炮弹的大量消耗而迅速削弱,和鬼子拼消耗的话真心拼不起,而更关键的是,如果新师想要吃掉或者击退对岸的日军,攻守之势就完全颠倒了过来,需要强渡运河的就变成他们了,就算孙立人再怎么自傲,也不会疯狂到这种地步,即使炮弹充足,他都不太敢这样干,更不要说是现在了
东线的两仗都是巧仗,而北线则是刷新了十五集团军历史上伤亡人数新纪录的“血肉磨坊”,与这里相比,历史上淞沪会战中的罗店简直不值一提
注:距离不到00公里,实在是太近了,若非运河镇丢掉后中间没了火车站影响很大,鬼子运兵的速度还能加快几倍,所以让孙立人部长途奔袭攻占运河镇实在是神来之笔,但所冒的风险也是异乎寻常地大。其实这个计划是胡卫东见到傅作义后想起他在历史上解放战争期间奇袭石家庄一仗而生出了灵感,经过粟裕进一步完善后拟定出来的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三百二十七章 伟人的决意(上)
ps:感谢书友“700926”投出的月票,顺便求推荐票^_^
新组建的7军成功地顶住了日军大部队三天三夜的进攻,但当援军赶到的时候,全军已经仅余万多人了,而胡卫东与粟裕都深知北线战场意味着什么,一下子将手头几乎所有能用的野战部队都派出来了,十五军的三个主力师首先赶到战场,随后傅作义的部队也结束了山中剿匪南下支援,甚至就连一向作为奇兵使用的日纵也难得地参加了正面作战,偌大一个山东根据地,仅仅留下了胡涟那个刚刚扩充为整编师的海军陆战师这唯一一支野战部队
如果算上亟需修整和补充的7军,十五集团军在北线战场史无前例地投入了超过二十万的雄厚兵力,如此规模的攻坚战立即在党内军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毕竟是人都知道攻坚战的伤亡很大,尤其此战又不是攻略大城市,直接收益也不是很大,因此一贯都习惯于“有便宜才打”的赤色党内普遍对此难以理解。但胡卫东在向中央发出的电报中却明确指出,一旦让日军巩固了鲁南防线,那么鬼子就可以分出兵力大举西进,而微山湖以西都是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兰封防线上驻扎的十万**根本不可能抵挡兵力至少也有二三十万日军的全力进攻,一旦兰封失守,郑州必然难保,到时候豫西工业区就会受到直接威胁,甚至可能令大家两年来的建设成果毁于一旦。而鬼子若是抢占了豫西的兵工厂与南阳的油田,后果就更是不堪设想。与其等到日军西进之后再被动地应对,不如主动出击,只要能够攻占临城-枣庄一线,就足以对徐州施加足够大的压力,让鬼子不敢分兵。至于阵地攻坚战消耗大的问题,客观上确实存在,但随着边区工业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扩大,在必要的时候,十五集团军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完全拼不起消耗了
接到这份电报后。中央的几位领导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大多都对胡卫东制定的作战计划存有异议,但这时太祖再次对胡卫东表示了坚定的支持,他甚至在胡卫东原版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宏大的战略规划,“十五集团军这两天发来的战报令人鼓舞,如果这个作战计划也能够获得成功,那么在华东战场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出现了!”
“伟人就是伟人,我只想到了一个战区。而他到的却是全国的战局。”,胡卫东完中央发来的电报后不禁心生慨叹。但同时也深受鼓舞,当即发电向中央承诺“就算付出再大的代价,十五集团军也一定会攻取微山湖-运河-运河镇一线,将徐州日军彻底圈禁在运河以西狭小的三角形区域之内,为全歼日本华中派遣军主力扫平障碍!”,而留在洛阳坐镇的中原局书记张浩也向中央表示会立即在最早开始民兵体系建设的豫西边区进行总动员
“这样做不好吧?豫西边区只有00万人口,真要动员出60万军队的话,根据地的负担是不是太大了?而且这些新兵也未必有太大的战斗力,当年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我们曾经被迫这样做过。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听完电报后朱老总不禁蹙眉道。
伟人闻言却弹了弹烟灰笑道,“的确,当年中央苏区兵民比例超过:50之后根据地的经济就吃不消了,而且新兵的战斗力也很成问题。但早在抗战初期小胡就跟我谈过这个问题,据他说,大部分列强在经济上都能够承受:20甚至:0的兵民比例。因为他们工业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也就高,所以能够维持更高的脱产人口比例。而且列强因为预备役制度完善,很多平民在入伍之前就已经接受过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因此即使大幅扩编,官兵军事素质下降的幅度也不会太大。而据育英同志之前发来的电报来,现在的豫西已经拥有三百万产业工人(含建筑等低技术工种和国营农场内的农业工人),城镇人口超过五百万,虽然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和日本相比已经相差不远(注),考虑到识字率暂时还有差距,整体来应该与日本相当,因此维持:0的兵民比例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至于新兵的战斗力,就更不必担心了,据育英同志报告,目前光是豫西一地,民兵总数就超过了三百万,半脱产的基干民兵也有40万之众,另外还有完全脱产的地方守备部队与武装警察合计不下0万人”
说了一会儿伟人愈发谈笑风生,“其实,当初中央苏区的红军新兵战斗力太差主要还是因为没子弹训练,当时连正规部队每人平均都只有几发子弹,何况是民兵赤卫队?我记得当时的民兵训练也就是练练姿势,一年能够打上一两发实弹就已经很幸运了,而据育英所说,豫西边区仅仅今年上半年的民兵训练中就用掉了亿5千万发子弹”
“子弹的消耗量居然比我们八路军还多?这个我怎么不知道?”,朱老总虽然是位心胸宽广的长者,但听到这里脸色也多少有点不豫。
“这是书信中顺便提到的,等到来年春天中原边区向中央汇报今年工作的时候,大家肯定都能到。”,太祖连忙进行了解释,又借机再次阐明自己的观念,“比起训练现有的正规部队,民兵的建设更加重要,我们中国工业薄弱、农业落后,如果连地大人多的优势都发挥不出来,还怎么能够赶走包括日本侵略者在内的列强,赢得国家自主和民族独立呢?”
注:投资巨大而高效是一方面,几年来一直努力普及教育是另一方面,技工速成的办法更是收到了奇效,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抗战以来从沦陷区城市营救出来的一百多万人口与总数已经超过二三十万的归国华侨青年几乎都集中到了这里,前者之中受教育的比例较中国当时的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高出很多,而那些华侨青年更是几乎都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几乎等于是集中全国之力建设半个省,跟历史上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台湾情况类似,效果不明显才怪了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三百二十八章 伟人的决意(下)
朱老总的脸色顿时舒缓了下来,他也知道张浩与太祖之间有着长久而深挚的友情,虽然现在因为国统区的阻隔没法经常见面,电话即使通了,也怕国民党的特务监听,而电报又基本都被军务占用,但彼此之间偶尔还是会有一些书信、或是口信往来的。而对于太祖人民战争的思想,他也早就心悦诚服,这样一想,似乎并不应该纠结于八路军子弹不足的问题,将华北根据地的民兵体系也尽快完成才是正道。事实上八路军不像十五集团军那样动辄就打大仗恶仗,自动与半自动步枪的装备量也远不能与十五集团军相比,子弹的需要量本来就要少很多,更急需的是炮弹,但是今年十五集团军进行了多次大兵团作战,而且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十五集团军就近补给是要方便一些,而且他们今年确实承担了重任,可是我们八路军也是要打大仗的,子弹炮弹不够可不行。”,八路军实际上的指挥官彭老总这时也嚷嚷了起来,粗中有细的他虽然说得光明磊落,但细细咀嚼的话,还是可以感觉到他言语中对于十五集团军背靠豫西工业区的羡慕。
“老彭你就放心吧,明年西北的兵工厂都要陆续开始投产了,到时候专门供应八路军怎么样?而且现在也正是一个好机会,八路军五十万人南下帮助中原边区作战,育英也不好意思当铁公鸡一毛不拔吧?”。太祖闻言当即安慰道,顺便还开了个玩笑调节了一下气氛。
“八路军50万野战部队全部南下?那华北的根据地怎么办?”,八路军的两位首长一听顿时大惊。
“部分城市可以暂时放弃,转移走百姓对敌坚壁清野,再加上地方部队与民兵游击队的袭扰,华北日军虽多,进展也不会太快。等到中原与华中战场决出了胜负,回过头来再集中力量消灭兵力不过三十多万的华北日军,那就是十拿九稳的事了。”,伟人坚定地大手一挥决定道。
“不是应该“柿子拣软的捏”吗?为什么放着实力相对弱得多的华北日军不打。却要先消灭实力强大的华中日军呢?”,一位领导同志不解道。
伟人听后一拍桌子道,“大原则是这样没错,但是凡事无绝对,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在的华北对于日军来说已经成了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如果我们在华北大举反攻,日军正好有了说服自己的理由。他们一定会放弃所有其他的城市将兵力收缩到天津一地,依靠海军的保护。八路军就算有百万雄兵,依然没法拿下(青岛距离天津太远了,我们的空军整体实力不足,难以两头兼顾。),而日军则可以从华北方面军抽出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部队支援华中战场。那样的话,华中我军少了50万人,而日军却多了20万,这一进一出,纵然十五集团军再怎么英勇善战。也肯定难以阻止日军西进,那么豫西工业区遭受巨大损失、甚至沦陷于日军之手就在所难免了,这样的损失要远比我们在华北收复一些工业并不发达的旧城市所能带来的利益要大十倍百倍!”
加之太祖刚才曾隐讳地点出八路军主力南下后将可以就近从豫西的兵工厂获得补给并改善部分武器装备,如果中原局的同志们同意的话,八路军甚至可以将那些动员的士兵补充进队伍,至少,补充战损的部分应该不成问题。于是八路军的两位首长立即就改变了态度全力支持太祖提出的战略规划。而获得军委大多数领导干部支持后,这个方案很自然地得到了通过,但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则因为情势的变化而不得不作出了一定的修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