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在异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六道
在场的大臣们听闻‘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心绪同是一震。在他们的观念里,这样的事情还从未发生过,也没有过先例,可正是因为这些,给他们带来的震撼也更大。这些大臣各个都是聪明绝顶之人,很快就意识到把天子握在自己手里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
本来在来的时候,大臣们都是一条心的,打定主意要阻止唐寅接天子入风国,可是听完唐寅这番话后,人们的心里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首先说话的不是唐寅的那些心腹,而是最不受他喜欢的张鑫。
张鑫眼珠连转,突然拱手叩首,大声说道:“天子有难,臣子责无旁贷,理应鼎立相助,大王不惧万难,欲迎圣驾入风,可见大王尽忠报国之心,微臣愿随大王鞍前马后,纵然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在这个时候,唐寅太需要赞同和支持的声音了,张鑫这一句话,对唐寅而言价值又何止万金?唐寅日后之所以能那么宠信张鑫,估计也和张鑫此时的这句话有直接关系。
唐寅在异界 第十集 第六百三十九章
第六百三十九章
张鑫是第一个站出来明确表示支持唐寅的,紧随他后的就是宗元。宗元善于揣摩人心,现在看得出来,大王是打定主意要把公主接到风国,那无论怎么阻止也都没用了,还不如支持大王,共谋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有张鑫和宗元二人带头,其他的大臣们也都开始动摇,正在众人琢磨自己是该支持还是该反对时,张哲又说话了,他正色问道:“从长远考虑,大王说的没错,把天子接到我国确实对我国十分有利,但大王要如何解决眼前的局面?川、贞两国的大军已进入莫国,紧追天子不放,大王接天子入风,川、贞联军必会来攻,大王准备如何抵御?”
这个张哲还真是讨人厌啊!如何抵御川、贞联军?唐寅还想知道要如何抵御呢!他心思转了转,轻松的一笑,说道:“川、贞联军固然人数众多,但毕竟是远道而来,疲惫不堪,而我军坐守霸关天险,以逸待劳,抵住川、贞联军的进攻,并非难事!”
张哲皱起眉头,疑问道:“这就是大王的应对之策?”
那还能怎么样?唐寅正要说话,这时候,邱真呵呵一笑,说道:“张大人多虑了!川、贞联军远道而来上下疲惫,我军以逸待劳,这只是其一;其二,大王与莫国太子邵方私交甚厚,可利用这一点,让莫国给川、贞二国施加压力,阻止两**队在莫国本土开战;其三,川、贞两国刚刚攻占上京,后方局势还十分混乱,大军不可能长期在外作战,而对方想在短时间内攻破霸关,也不太可能。另外川、贞两国还有补给问题、协调问题等等诸多不利的因素,所以,以我推测,川、贞两国不太可能会对我国贸然用兵,很可能会退回上京,等把上京的局势稳定下来,又做好充足的准备之后,才有可能出兵讨伐。”
听完邱真的分析,众大臣们皆露出沉思之色,垂头不语,唐寅则在旁暗暗点头,关键时刻,还得靠邱真助自己一臂之力!张哲琢磨了好一会,方向唐寅拱手说道:“微臣不知兵,既然邱相认为川、贞联军在短时间内不会进攻我国,对大王迎天子入风之事,微臣已无异议!”
连态度最为坚决的张哲都不再反对,其他大臣们也跟着见好就收,纷纷拱手说道:“臣等无异议!”
呼!唐寅长长吁了口气,同时心中又暗暗窃喜,群臣这时候找来也好,趁现在把种种的非议都消除,也省得日后麻烦。他环视众人,正色说道:“现在诸位爱卿都无疑虑了吧?大家赶快都回去吧!这么多的大臣,又带着这么多的军队急匆匆的离都,让人看了成何体统?!”
“是!大王!”众臣身子一震,再次躬身施礼。
上官元吉跨前一步,小心翼翼地问道:“大王准备带多少人进入莫国,接圣驾入风?”
唐寅呵呵一笑,说道:“这个我暂时还没有想好,走一步看一步吧,元吉你就不用*心了。”
上官元吉担忧地看眼唐寅,想说话,但又把话咽了回去,拱手说道:“大王此行,需多加小心!”
唐寅点点头,笑道:“我会的。”说着话,他又看了看其他大臣,没有再多耽搁时间,飞身上马,对邱真以及随行的侍卫们一挥手,大声喝道:“走!”
别过追出都城的大臣们,唐寅一行人风餐露宿,昼夜兼程。赤峰军本是先唐寅向霸关进发的,但当唐寅一行人抵达霸关时,赤峰军还在半路上。
霸关守将英步亲自率领麾下众将,出城迎接。现在霸关的条件可比以前改善了许多,不仅城墙进一步的加高加固,城内的设施也大多翻新,另外,不少将领的家属也住进霸关,使城内比之以前热闹了许多。
英步边把唐寅一行人让入城内,他边好奇地问道:“大王这次赶来霸关,定是有要紧的事吧?”现在他还不清楚唐寅是为接天子入风而来。
唐寅点头应了一声,反问道:“川、贞两国联手攻占上京,天子北逃入莫,这件事英步将军想必早已听说了吧?”
英步连忙说道:“末将已经听说了。莫国和安国都不敢接纳天子,据说,天子已逃向宁莫边境。”
“恩!”通过天眼和地网探子的传报,唐寅对殷谆一行人的行踪还是比较清楚的,他幽幽说道:“我必须得赶在天子入宁之前,把天子拦下来,将其接入我大风。”
英步顿是倒吸口凉气,惊讶道:“大王要接天子到我风国来?”
唐寅笑呵呵地说道:“没错!怎么?英步将军认为不妥吗?”
国之大事,英步只是边关守将,他哪里敢轻易表态?他赶快摆摆手,干笑道:“末将只是有些吃惊罢了。不过,川、贞联军已经入莫,大王若是接纳天子,想必会把两国的联军引来啊。”
“是啊!”唐寅轻轻叹口气,说道:“如果川、贞联军真追随而至,对我大风用兵,国家之安危,就要倚仗英步将军了!”
英步激灵灵打个冷战,面色一正,拱手说道:“大王对末将之恩情,末将至死难忘,纵然战死沙场,末将也会为大王守住霸关,拒敌军于风地之外!”
唐寅欣慰地点点头,同时拍了拍英步的肩膀,说道:“有英步将军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我已将十万赤峰军从盐城调派到霸关,现正在赶来的路上,届时,赤峰军会协同英步将军一齐作战!”
英步闻言咧开大嘴笑了,又惊又喜道:“那太好了!现在霸关有守军六万,若是加上赤峰军的弟兄,就有十六万之众,凭借霸关的城防,就算川、贞的百万联军一齐打来,末将也就信心阻敌于城外!”
唐寅喜欢英步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听他这么一说,他的心情也豁然开朗了许多。
英步顿了一下,恍然想起什么,忙道:“大王要入莫国,得先向莫王知会,我现在就派人去镇江?”
“不用了。”唐寅摆摆手,派人去镇江,知会莫国朝廷,这一去一回,在路上耽搁的时间就得接近二十天,而且莫国还未必肯同意。
“大王的意思是……”
“我率一阵轻骑,直接入莫!”对于此事,唐寅在心里早已经盘算好了。
他说的轻松,英步听完身子可是一哆嗦,震惊的膛目结舌,久久回不过来神。大王只带一千人,而且在不知会莫国的情况下直接进入,这和入侵有什么两样?万一引来大队莫军的围剿,那还了得?
别说英步惊讶,就连一旁与唐寅同行的邱真等人也都大皱眉头,不可思议地看向唐寅。
咕噜!英步吞口唾沫,喃喃说道:“大王这么做……是不是太冒险了?就算要直接入莫,也得多带些人马啊,只一阵人,实在……太少了……”
唐寅倒是满不在乎,他信心十足地摆摆手,说道:“带的人太多,那就不是迎接圣驾,而成了入侵莫国了,岂不给人落下口实,也让莫国面子难看吗?只带一阵人足矣,同时还能体现出我对莫国的信任,也能让莫国对我的敌意降到最低。”
话虽是这样说,但风莫两国的关系十分微妙,似敌非敌,似友非友,万一莫国趁着大王这次孤军深入的机会生出歹意怎么办?到时可连一支能增援的援军都没有。英步忧心忡忡,看着唐寅嘴巴一张一合,欲言又止。
唐寅仰面而笑,说道:“连我这个亲身涉险的人都对莫国有信心,英步将军你还怕什么?”
英步苦笑,低声说道:“末将宁愿大王留在霸关,由末将进入莫国,接天子入风。”
唐寅摇摇头,眯缝起眼睛幽幽说道:“那样才真可能会导致风莫之间发生战争呢!”
进入霸关后,唐寅仅仅在城内休息了一晚,翌日清晨,唐寅便带上随行的侍卫,准备动身出霸关,进入莫国。与他同行的人都有跟随前往,惟独邱真被唐寅留在霸关。邱真是文人,即不会灵武,又不会打仗,带入莫国,反而是个累赘。
邱真也明白这时候自己帮不上忙,并未强求要跟随唐寅前往,在送唐寅出关时,他一再叮嘱唐寅,对天子能接就接,一旦形势有变,需立刻撤回霸关,再做打算。唐寅满口应允,实际上是有听没有往心里去,此行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带殷柔回风国,无论阻力有多大,就算莫国出重兵拦阻,他杀条血路也要把殷柔带走。
出了霸关,再向南,就是莫国领地。
现在唐寅的身边有程锦、乐天、上官兄弟以及千名侍卫。
他们一行人出霸关还没走出多久,就看到前方有莫国设立的关卡,在关卡的一旁还有座面积不小的要塞。不等唐寅等人接近,前方的关卡已有人高声叫道:“什么人?再向前来,我们可要放箭了!”
唐寅深吸口气,催马跑到队伍前列,边继续向前走边大声回话道:“我乃风王唐寅!”
唐寅在异界 第十集 第六百四十章
第六百四十章
范举急忙站起身形,一躬到地,动容说道:“老夫还没老糊涂,这次范家的案子,相信宗大人肯定从中帮了大忙,老夫感激不尽,日后,老夫必有重谢,宗大人若有所求,我范家自会鼎力相助!”
宗元连连摆手,笑道:“国丈的好意我心领了,至于谢不谢的那就太见外了,夫人向来对微臣照顾有加,以我这点绵薄之力尽量帮国丈从中周旋,也是应该的最新章节。。”
现在他可不敢收任何人的好处,宗元有预感,如果谁还在这时候敛财,那十有**是在自掘坟墓。
宗元成功说服了范举,而后又入宫去见范敏,将情况一五一十地向她汇报了一遍。对于这样的结果,范敏已经很满意了,不管怎么说,保下父亲的性命比什么都重要。
她笑呵呵地安坐于塌上,向门外扬头说道:“拿进来!”
随着她的话音,有两名侍女端着托盘走进殿内。托盘上面皆盖有红绸子,两名侍女来到宗元近前后,在范敏的示意下,将上面的红绸子抽掉。
宗元低头一瞧,好嘛,托盘里金光闪闪,明珠璀璨,摆放了二十多件价值不菲的金银珠宝。
范敏笑道:“宗大人肯为本宫出力,本宫自然不会忘记宗大人的好,这些都是大王送于本宫的,你收下吧!”
宗元身子一震,急忙跪地,连声说道:“微臣不敢……”
“本宫给你的,就是恩赐,还有什么敢与不敢的?!”范敏随意摆摆手,说道:“起来说话。”
宗元暗吸了口气,叩首说道:“微臣多谢夫人厚恩。”
范敏说得没错,身为国君夫人,她送给臣子东西只能算是恩赐,非而贿赂,所以宗元也敢心安理得的收下。
等他起身后,范敏向桌案对面的坐塌扬扬头,示意他落座,而后问道:“本宫问你,这次大王回都,都带回来哪些人啊?”
宗元心思急转,想了片刻,说道:“有玉王殿下,还有……桓国月秀山庄的庄主,据说名叫万贯,是一个女人。”
“恩!”范敏摆弄着指甲,状似随意地问道:“目的何在呢?”
“这……”宗元挑起眼帘,小心翼翼地看看对面的范敏。
“怎么?你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啊?”范敏笑呵呵地问道。
宗元打个冷战,低声说道:“大王带玉王殿下回都,可能有两个目的。其一,是磋商分割桓地一事,其二,可能……可能是要与玉王殿下成亲,就目前来看,风玉两国结亲,是对我国最为有利的。”
“听起来,也是这么个理儿。”范敏笑问道:“那带万贯这个女人回都又是为何呢?”
“哦,微臣听说,万贯年轻貌美,即未出阁,也未定亲,大王会不会……有纳她为嫔的打算?”
啪!正摆弄指甲的范敏猛的一拍桌案,凤眼射出利光,直视宗元,一字一顿地质问道:“你欺本宫无知?”
屁股还没在塌上坐热乎的宗元又跪到地上,急声说道:“微臣不敢……”
“据本宫所知,月秀山庄是桓国第一大的商家,大王带万贯回都,以你宗大人的聪明才智,就分析出个大王欲纳她为嫔吗?是你糊涂还是当本宫糊涂?”
范敏提下裙摆,挺身站起,沉声说道:“风国只能有一个范家,不会也不可能再出现第二个‘范家’,本宫希望,宗大人能帮本宫解决此事。”
宗元头大,解决此事,怎么解决?大王带万贯回都,显然有把月秀山庄引入风国之意,自己又如何能左右大王的决定?
他跪在地上,皱着眉头说道:“夫人有命,微臣定当照办,只是……只是此事,微臣怕力不从心啊!”
范敏一笑,走到宗元近前,低头俯视着他,慢悠悠道:“宗大人太过谦了吧!朝堂上那么多的大臣当中,只有宗大人最会揣摩大王的心思,你的话,也最能说进大王的心坎里,如果连你都力不从心,恐怕就没有人再能办成此事了。”
“可是夫人……”
范敏打个呵欠,挥袖说道:“本宫累了,宗大人请回吧!还是那句话,本宫等宗大人的好消息。”说着话,她已向内室走去。
唉!宗元垂下头,暗叹口气,看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两盘珠宝,只能报以苦笑。
唐寅回都之后,镇江城内立刻变得‘热闹’起来,连续发生了好几件大事。
范家倒卖盐铁一案终于有了结果,范广、范仁、李书贤等合计五名范家子弟主动投案,承认范家暗中倒卖盐铁一事皆是他们所为。
唐寅对这五人倒是一点没客气,全部依法处斩。另外,范家还因为此案上交了三千万两白银的巨额罚金。
齐横一案也有了结果,被免级削爵,贬为平民,以带罪之身暂时留任第九军军团长一职,以观后效。
而因他受到牵连的叶堂和高宇二将犯有私自调军之过,二人皆被连降三级,爵位也由伯爵降到男爵。
这样的惩处不可谓不重,从中也能看出唐寅惩治罪臣的决心,倒也算服众。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又让唐寅陷入争议当中,那就是中尉府的顾宸被调到皇廷,担任御前巡查使一职的事。
由一国的朝廷调到皇廷,就如同从地方调到中央,理论上算是高升了,实则大家心里都有数,皇廷有名无实,谁被调进皇廷里,那就等于是被挂了起来,只有虚名,毫无实权。
现在连天子都是个摆设,这个御前巡查使又能有什么权利?还能去巡查谁?
私下里,朝中的大臣以及风国的百姓们都在对此事议论纷纷,中尉府有今天的成绩,主要靠的就是顾宸,而这次顾宸无故被调到皇廷,实在匪夷所思。
许多人都推测,顾宸就是受了范家一案的牵连,毕竟范家的案子是被他查出来的,大王虽说严惩的范家,但心中对顾宸也暗含怨恨,所以才将其踢出朝廷,丢进了皇廷。
对于此事,大臣和百姓都对唐寅颇有微词,前来为顾宸求情的大臣每日都络绎不绝,百姓给唐寅的上书也是每天都堆积如山,希望他能收回成命。
唐寅完全不为所动,前来王宫求情的大臣们连他的面都见不着,百姓的那些上书他也没看一眼,下令全部焚烧,对于朝野内外的声音,他是一律置若罔闻。
最终,唐寅的决定谁都未能改变,而且还让天下殷谆下了诏书,如此一来,此事就成了板上钉钉,谁都改变不了了。
对此最为开心的就属范家,虽说范家这回搭上五名子弟的性命,又平白无故地交出三千万两白银,但顾宸总算是‘恶有恶报’,大王也算为范家出了这口恶气。
接踵而至发生的就是一件大喜事了,唐寅正式向天子提亲,迎娶公主殷柔,并决定立殷柔为风王妃。
一直以来,风国只有国君夫人,而没有王妃,这次唐寅要册立公主为妃,让风国上下鼓舞雀跃、欢喜不已。
为此,风国朝廷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为这场婚典做筹备,并大赦天下,也算为风国各地的牢狱作个彻底的大清空。
定下自己和殷柔的婚事之后,唐寅也轻松了不少。
在这日早朝,他特意令人把万贯请进王宫,于朝堂之上,他宣布准备扶植月秀山庄,让月秀山庄的生意扩大到风国全境,两年之内,朝廷对其全面免税,两年后,开始征收三成赋税。
这件事,大臣当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张鑫。张鑫表态,风国目前的商业结构已经很稳定了,如果扶植月秀山庄,无疑会打乱目前的稳定,于风国不利。
张鑫的话得到不少大臣们的支持,宗元也不失时机地表示认同,赞成张鑫的说法。
其实宗元之所以反对朝廷扶植月秀山庄,一是受范敏所托,其次,他确实感觉朝廷这么做没有多大的意义。
正如张鑫所说,风国目前的商业十分稳定,以范家为主,以中、小型商家为辅,大力扶植月秀山庄,必然会使其和范家产生强烈的竞争,从而引发全国商业的动荡,并非好事。
对唐寅的决定表示赞同的只是张哲、蔡圭和区区几名大臣。张哲是早就看范家不顺眼了,凭什么偌大的风国,商业只有你范家一家来垄断,引进月秀山庄,对范家也是个制衡。
蔡圭赞同,则完全是出自私心,因为蔡家的产业也极大,但主要集中于宁地,因为风、莫两地皆有范家在垄断,蔡家根本进不去,现在大王要扶植月秀山庄,只要此先例一开,那么蔡家也可以顺理成章的把生意散播到风国全境,此事和蔡家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他当然要支持。
不管是支持唐寅的还是反对唐寅的,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能完全理解唐寅的心思。
国家的盛衰于否与商业关系重大,只有竞争才会产生动力,也只有最激烈的竞争也才能激发出最大的潜力,只靠范家这么一个大商业集团,风国永远都不会有大的进步。
一枝独秀再美再秀丽也比不上百花争艳来得漂亮。唐寅自身的能力或许不如在场的大臣们,但他现代人的思想绝对要领先他们好几个时代。
唐寅在异界 第十集 第六百四十一章
第六百四十一章
看着朝堂上唇枪舌剑、各说各道理的风国大臣们,万贯低着头,一声不吭全文阅读。
她预感到风王要扶持月秀山庄肯定会遇到阻力,只是没想到阻力会这么大,几乎是九成以上的风国大臣们都反对此事。
偷眼瞧瞧唐寅,他端坐在王位上,面无表情,也看不出来他此时的情绪是怎样最新章节。暗叹口气,万贯拱手说道:“风王殿下,小女子以为,此事还是再从长计议……”
她话还没说完,一直都未开口的唐寅打断道:“都不必再说了,本王心意已决,就这样,谁若是还要反对,那就私下里来见本王。”当然,我肯不肯见你们就两说了。
大臣们争辩得再激烈,讲出再多的道理,哪怕说得天花乱坠,也比不上唐寅的这一句话。
闻言,众大臣面面相觑,谁都不再言语了,看起来,大王在朝堂上提出月秀山庄一事,根本不是来和自己这些大臣商议的,只是来知会一声的。
张鑫拱手退回原位,宗元也聪明地选择了闭嘴。朝堂之上立刻变得鸦雀无声。唐寅环视众人,问道:“诸位大人还有事吗?若是没事就退朝吧!”
大臣们纷纷跪地叩首,而后鱼贯退出大殿。万贯留在殿里没有动,等大臣们都走光了,她这才向唐寅施礼,说道:“多谢殿下栽培之恩,小女子定当全心全意回报殿下的恩情!”
唐寅慢悠悠地站起身形,缓步从王座上走下来,到了她近前,含笑说道:“报恩可不是用嘴来说的,而是要用心去做。”
万贯暗暗皱眉,没太明白唐寅的意思,她沉吟了好一会,方面红耳赤地低声说道:“殿下,小女子……今晚,可以留在宫里……”
唐寅愣了一下,接着仰面大笑,摇头说道:“秀婉小姐把我当成什么人了?!”说着话,他甩头道:“走吧,陪我出去走走!”
看着他坦荡荡又暗含笑意的眼神,万贯的脸色更红,狠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直至唐寅已经走出大殿,她还站起原地窘迫的发呆。
回头瞥了她一眼,他问道:“秀婉小姐打算在那里站到什么时候?”
万贯猛然回过神来,急忙跟了出去,走在唐寅的身后,脑袋垂得低低的。
唐寅带着万贯,绕过大殿,向大殿后身的花园走去。这处花园衔接着前宫和中宫,面积很大,其中不仅有数座大小不一的假山,还有一座人工开凿出来的小湖。
走在花园中的庭廊里,唐寅说道:“秀婉小姐对我最好的回报,就是在两年之内,把你月秀山庄的生意在风国全境做大做强,你的生意大了,朝廷的税收自然也就多了。”
万贯忙道:“就算殿下不告诫小女子,小女子也自当全力以赴。”如此大好的机会,她又怎么可能会错过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