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猛士回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真实的狼
“敢叫大都督和诸位知晓,我等并非是要为难政府,只是政府这次撤消商会的做法实在让我等心寒,我等只是害怕有一日祸临家门,如今停工停产,只为保自身平安罢了。”沈同想了半天,这才斟酌着说道。
“我刚才已经说过,如果因为撤消商会让你们不安,我代表南京政府向你们道歉,商会可以恢复,我这里也保证,今后任何事情不会搞株连,谁的错谁承担,不会殃及他人,今天的公审你也看到了,这些商人违法,我们只对他们本人依法进行了处置,并没有祸及他们的家人吧?你还有什么要说的?”罗剑的语气依然很淡。
罗剑淡淡的话语给了沈同极大的压力。他根本没想到罗剑会代表政府就撤消商会的事情认错,如果现在只同意恢复商会,那么当初的努力就全白费了,不仅如此。很多商家的损失根本无法弥补,当初他可是承诺事成之后给这些商家补偿的。
“这个…”沈同开始吱唔起来,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说。
“大都督,我们的意思是只要政府同意我们参股化肥厂,我们就一切恢复正常。”看到沈同吱唔着说不出话。刘东家实在忍不住了,站起来说道。
“请你把话筒拿到他面前,让他再说一次。”罗剑对旁边站着的一个士兵说道,士兵上前把话筒挪到了刘东家面前。
刘东家只好对着话筒再说了一次,他也知道对着这个东西说话,声音会传到台前的大喇叭里。
“呵呵,以前不是要参股铁路吗?现在变成化肥厂了?沈会长,这个是不是也是你们的意思?”罗剑淡淡一笑,冲沈同说道。
看来化肥的效果已经传了出去,如同当初的铁路一样。这些商人已经从其中看到了巨大的商业利润,现在竟如此不择手段想入股其中。
“大都督,非是我等愿意出此下策,只是我等一心想为国为民做些事情,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我等皆是希望大都督和诸位能够同意我等参股化肥厂或者铁路,我等皆愿为国效力!”沈同自觉把话筒挪到自己面前,站起身对罗剑和众人抱拳说道。
“啪!”罗剑使劲拍了一下桌子,巨大的声响从喇叭里传了出去,把台下百姓们吓了一跳。
“为国为民做事?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大家恐怕都不知道吧?我们国防军这次在沧州前线歼灭了近二十万清军。已经顺利攻占沧州城。”听到罗剑说出这个消息,台下传出阵阵欢呼声。
罗剑抬手朝下按了按,请大家安静下来,这才提高了声音继续说道:
“就在国防军准备乘胜北进的时候。你们断了南京城里的粮食供应,断了运河给前方将士运粮的船只,停了正在生产的工厂,让无数工人没有饭吃,你们就是这样为国为民做事?”
说到这儿罗剑的眼光冷冷地盯着沈同,沈同的背上已经冒出冷汗。
台下的百姓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明白这些天南京城发生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奸商!大都督千万不要答应他们!”
“大都督,杀了这些奸商!”
台下响起阵阵喊声,吓得台上坐着的八人站了起来,想跪下来面前却有一张桌子挡着。
这时人群中却有几十个人跑到台前对着罗剑等人跪了下来,罗剑知道这些人都是被沈同他们蒙蔽或者裹胁着参与其中的,核心只有台上坐着的八个人。
“你们都不要跪着,站起来到旁边听着。”罗剑指着跪成几排的众人说道。
“哪怕你们如何披着为国为民的外衣,也改变不了你们贪婪的本质,贪婪的本性让你们忘记了什么是大义,什么是民族,什么是国家,尔等所作所为与大汉奸山西的范永斗又有什么不同?但是你们这次是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对手,我明确告诉你们,你们的目的不可能达到!”罗剑的声音变得严厉起来。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化肥吧?这是一种肥料,庄稼用了它会增产一倍,现在我们是用成本价提供给农民的,等以后大量生产之后,我们会赚取一定的利润,这些利润将会用来建造更多的化肥厂,生产更多的化肥,到那个时候,天下将再无饥馑之忧。”
史可法见罗剑竟然借此机会给化肥打起了广告,心里暗暗有些好笑。
“我这么一说大家可能都明白了,这化肥厂跟铁路一样,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大家再看看这些人真正的面目,他们真的是想为国为民做事吗?如果化肥厂到了他们手里,我估计农民们再也用不起化肥了,大家再也坐不起火车了。大家觉得能够把国家的根本交到这些人手里吗?”
“不能!绝对不能!”台下响起了阵阵呐喊声。(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三百二十章 摸着石头过河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南京大校场上的对话依然在继续着,南京城的百姓们终于明白了,这些天在南京城发生的事儿是这些商人为了想进入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而采取的逼迫政府就范的行动。
“几个工厂停工了,这些工厂就不用再开工了,工人们政府将另有安排。最近国防军在战场上接连取得胜利,咱们收复的土地可真不少,很多从鞑子手里收回的土地还无人耕种,我们将会给提供安家费用,把土地分发给大伙,这些吸血的工厂不干也就罢了!”
罗剑的声音仍在继续着,只是这话说出来后,包括刘东家在内的几个商人脸上已经全无血色。
“至于这些人,尽管他们扰乱了市场,干扰了我们的北伐大计,但是由于我们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并没有现成的法律可以制裁他们,当然我们更不会杀了他们,但这事并非就这么算了。”
罗剑注意到包括沈同在内的众人听到南京政府不会制裁他们,明显松了一口气。
“这些人将进入政府的黑名单,今后他们的任何商业行为将不会得到政府的任何支持!今后有任何新的产业,政府都将不会允许他们进入。商会将重新成立,但这些人谁都不能再进入商会,商会成员将由工商界重新选举,经由政府批准后成立。”
罗剑接下来的话又让沈同他们掉进了冰窟窿,尽管他们基本都是各行业的行首,但从现在开始,意味着他们今后的产业今后再也无法得到正常发展,这真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显然罗剑代表南京政府在这种场合宣布的事情不可能会更改,等大校场上的人们散得差不多了,沈同被十几个商人围在这里,“大饼”没有,这些人的损失倒是实实在在,十几个人都在找沈同要个说法。
罗剑和史可法他们不会再去关注沈同会怎么样。事情虽然处理完了,但留给南京政府的经验和教训也极多,必须坐下来好好总结。
“兴华,这事一开始我处理是有些草率了。没想到他们竟然借题发挥,整出这么多事来。”史可法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呵呵,他们不借这次机会也会找其他的机会,这种事情早发生总晚发生好。如果等他们手里的实力真正强大了,咱们恐怕也奈何不得了。”罗剑笑着说道。史可法这么处理,是本能出于对商人没有好感,何尝不也是在借题发挥?
“兴华,不会吧?你说政府对这些商人没办法?”路振飞接触经济的事情相对较少,听到罗剑说政府竟然对商人没办法,很有些吃惊地问道。
“岂止是没办法,如果我们不防微杜渐,以后整个国家都将会被他们控制。”史可法看过《货币战争》,受其中的论点影响很深。
利用是吃饭前的时间,史可法给路振飞简要介绍了《货币战争》的主要内容。听得路振飞咋舌不已。
“各位,我说出来大家不要吃惊,在我们那儿,不少国家由一些大商家和大财团实际控制着,但是从这些国家的情况来看,他们反倒比其他国家要先进和发达不少,大家是不是有点意外?”罗剑唯恐大家走向另一个极端,赶紧提出不同的意见。
包括史可法在内的几个人都有些意外地看着罗剑。
“其实现在在欧州,也就是欧罗巴的许多国家里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这其中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作用着。”罗剑在回来的路上就一直在思考解决了问题之后如何应对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
“看不见的力量?”路振飞好奇地问道。
“这种看不见的力量就是资本的逐利性。资本的本性就是要追逐更多的利润。欧洲许多国家的资本家,姑且这种称呼他们吧,其实就是有钱人,他们为了追逐更多的利润。一方面开始新技术的开发,一方面开始对世界的探索,正因为欧洲的这些国家率先形成了这些群体,所以他们在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都领先于整个世界。”
罗剑的解释引起了众人的沉思,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吃过饭大家又到了会议室,总结会才算正式开始。其实吃饭前大家已经说了不少,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应对了。
“不管我们如何防范,中午我说过的资本的力量也将在我们国内出现,并且力量会越来越强大,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除非我们毁了现在的一切,重新回以前那种小农经济。”罗剑接着中午说过的话题继续说道。
“那绝对不行,兴华你是不知道,天灾把好端端的大明朝给折腾成什么样子,说了你都不信,当时户部连五百两银子都拿不出来。”袁继咸时任崇祯朝的兵部左侍郎,对大明朝廷的情况十分清楚。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就象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然后逐渐衰老,这就是自然规律,社会发展也有其内在的规律,如果我们抱着陈旧的观念不放,还有那种‘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观念,只从故纸堆里去找管理这个国家的办法,那么我们很快就会被淘汰的。”罗剑觉得今天不是在讨论,是自己在给大家上社会课。
“兴华,你的意思现在的商人阶层就是一个新出现的事物?商人不是自古就有了吗?士农工商,管子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朱聿键没太听懂罗剑的意思,开口问道。
“是啊,商人自古就有,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商人的存在是社会的需要,这部分人在社会上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只是以前我们的社会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商人的地位显得并非那么极端重要,但现在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罗剑看了一眼坐在桌前的众人,见大家都在思考,心里暗暗高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方便人们生活的东西将陆续出现,给大家举个例子吧,今天公审大会上用的喇叭你们注意到没有?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电磁学的知识,昨天慈焕跟我讲,他们已经快要解决电灯的问题了。而电灯一旦出现,电的应用将进入实用性阶段,与之相关的许多新产品也将出现,这些产品不能咱们政府全都包办了吧?”
“兴华。你这话说得有些问题,新东西当然能赚大钱,咱们政府开办这些工厂,把赚来的钱用来修桥铺路,生产化肥提供给农民。这样岂不更好,为啥要让钱被这些黑心商人赚去?”路振飞终于从罗剑的话里找到了毛病,飞快地说了出来,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罗剑,看来这也是他们的意思。
“呵呵,我就知道大家会有这样的问题。”罗剑呵呵一笑,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并不急着回答。
“兴华,卖什么关子?快点说吧。”史可法有些等不及了。
其实罗剑知道路振飞说的是一种朴素的公有制观念,自己的前辈们已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是现在的情况与那个时候大不相同。
那个时候前辈们是与代表资产阶级的一帮人在斗争,最后战胜了他们,因此而被他们打败的人以及这些人所代表的利益理所当然就成了前辈们的战利品,他们可以一切从头开始,成立一个公有制的国家,尽管后来出现很多问题,但前辈们在前几十年国家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是无法否认的。
前辈们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这些成就是突出在国家的整体强大上,换句话说,体现在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比较完备的国防工业上。在那个时空的那些年代里,这些都是国家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作为基础,以后的和平发展和崛起也是一句空话。
而现在的情况是罗剑几人除了带了一些技术到这个年代。一切几乎都是白手起家,发展到今天,快速发展的工商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尽管这些都是在政府有意识的扶持之下做到的。
史可法等人看到罗剑陷入沉思之中,知道他在思考问题,也不再打扰他。都端起水杯喝着水,静静地等待着。
“路部长说的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在我们那儿有许许多多的人也做过这样的尝试,到我们来的时候,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用的就是这种制度。”罗剑仔细斟酌着说道。
“大家都知道我来这儿之前,我的职业只是一名军人,我能够知道这些是因为我接受的教育和那个时候极为发达的信息传播。换句话说,我并不一个政治家或者经济学家,到底什么制度最适合我们现在的社会,我引用我们那儿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我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路部长说的这种制度对一个国家集中精力办大事最为有利,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但我认为目前这种制度不太适合我们现在的社会。从科学技术上来讲,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们已经领先于这个世界。”
大家听都都是极为用心,也都在努力的思考着,也在等着罗剑继续说下去。
“随着一些新技术的突破,许许多多新兴产业即将出现,如果这些产业全部都政府来操持,将会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现实的问题就是目前我们政府还缺乏足够的底蕴来做这些事,不管是人才上还是资金上,我们都做不到。”
“这个倒是事实,要建一个工厂耗费的钱财可不在少数。”任民育接了一句,大家都是点头认可。
“从长远来看,政府操持企业将会产生非常多的弊端,这个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从我们的情况来说,如果政府垄断了这些行业,就会造成一种在技术上不思进取的状况。也许大家会说,我们可以在研究上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研究的方向在哪儿,什么是大家最需要的?”罗剑一边思考一边说着。(未完待续。)




猛士回明 第三百二十一章 理论指导实践
“而让民间资本参与就会不同,大家都知道,资本的本质是要追逐利润。举个例子说,同样生产水杯的两个工厂,他们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开始可能会打一些价格战,但到后来,他们发现这种价格战是损人不利已的方法,那么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生产出更适用、更漂亮的杯子来,这就需要这些工厂投入人力物力做研究,而这种研究就是促进科技进步最好的钥匙。”罗剑指了指面前的水杯说道。
“这就好比前面有一块金子,如果只有一个人去捡,估计他不会太着急,慢慢走过去拿上就是,如果有两个人呢?那就要看谁跑得快了,其实这就是竞争,国家垄断之下的工厂和企业必然会缺少竞争,长期下去,就会阻碍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其实国有企业的优势和缺点都非常多,罗剑只是从垄断所造成的危害上来分析的。
“兴华,那你为啥不让这些商人参股铁路和化肥厂呢?这些人参股以后,肯定会建造越来越多的工厂,这不就产生竞争了吗?”史可法有些疑惑地问道。
“化肥厂以后让民间资本进入这是趋势,但现在不是时候,原因大家都明白,咱们现在得让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农民尽快解决温饱问题,所以现在化肥厂利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现在就交到商人手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被推迟很长时间。”
罗剑这么一说,大家都点了点头,史可法其实明白这一点,之所以提问,是想让大家都明白过来。
“当然化肥厂现在不能让他们进入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如果能够生产化肥,那么生产新式zha药应该就不成问题,这项技术目前还不能公开吧?”
在场的众人只有罗剑、刘为民和史可法明白这一点,其他人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沈同当真不知天高地厚,直接钻到钱眼里去了。如果他知道这一点,恐怕不敢说他要参股化肥厂吧?”袁继咸笑着说道。
“至于铁路不让他们参股,那是因为铁路修建的投资规模极大,如果让他们参与。不仅难以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考虑,也会造成一种无序的状况,经济发展好的地区会修很多条铁路,而经济贫困的地方就会长时间得不到发展,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其实罗剑知道铁路的利润极高。而国家今后的基础性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税收肯定是不够的,政府必须掌握一些高利润的行业来确保今后基础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说得有些远了,把话说回来,现在的工商业虽然才刚刚起步,但今后的大发展会是趋势,在发展的过程中,工商界的这些人也就是商人将会成为我们社会里极为重要的一支力量。是拒绝他们进入国家的管理,还是让他们参与进来,是到了我们应该思考的时候了。”罗剑不想把话题扯得太远。回到了当初的议题上。
听到罗剑说到这儿,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内阁这些人除了罗剑和刘为民,其他所有人包括史可法在内都是接受了一辈儒家教育,而明朝以来对商人地位的极力打压在他们心中已经形成一种固有的概念,现在罗剑提出要让人商人进入国家的管理,真的很难让他们接受。
罗剑见大家都不说话,知道现在提这个问题确实太早了一些,要想仅凭一通说教就改变一个人一辈子形成的理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令罗剑欣慰的是,在座的这帮人起码算是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他们希望国家强大,不受人欺侮,更希望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尽管目前大家的很多观念不能完全统一,但共同的目标决定了一切都可以慢慢商量。罗剑觉得等以后发展到了那一步,他们的认识会转变过来的。
“兴华,这事以后再说吧?不是还没到那一步吗?”史可法有些犹豫,这些人中,他看过很多罗剑带回来的书,接受新观念比其他人要多得多。连他的观念都没转变过来,更不说其他人了。
听史可法这么一说,罗剑也觉得自己有些着急了,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就目前南京政府掌握的力量,这些新兴的资产阶级想要翻起风浪确实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这次的事件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具体到这次事件来看,罗剑觉得史可法和众人都没有从中汲取足够的教训,在他们看来,政府同过去的朝廷一样,应该具有无上的权威才行,什么都来指责或者要求要挟政府,那是不可容忍的。
尽管罗剑知道以自己目前在政府里的地位,也知道让工商界的人参与政府的管理是大势所趋,对这个事情当是可以一言而决,估计史可法也不会太反对,但罗剑不会这么做。
人们对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而现在中国南方出现许许多多新生的事物,伴随着这些新生事物也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如何应对这些新情况和即将形成的新局面。对于罗剑来说,尽管有另一个时空里一些成型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但是这些都只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涉及到具体情况,与那个时空还有很多不同。
在另一个时空里,这一切发生的年代要晚上一两百年,许多经济理论和社会理论都已经出现,而在这个时代里这一切都还是空白,罗剑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理论家,让他去创建一个理论体系,既没那个能力,现在也没那个精力。
有一句话叫做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
罗剑现在就有这种困惑,尽管目前南方的工商业发展很快,但大家似乎都在忙着去赚钱,根本没有人去思考、去总结经济发展的规律。在科技发展上,似乎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现在的科技发展更偏重于实用,而理论性的东西感兴趣的人并不多。
会议结束后,罗剑回到府里,晚上在饭桌上跟柳兰和刘为民谈到了这个问题,柳兰和刘为民也意识到了一些,不过没有罗剑考虑的这么全面。
吃过饭,几人来到堂屋坐下继续讨论着,不一会儿,老太太和史可法一家人也过来了。
可能是心情好了,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不少,这两年老太太精神越发矍铄,身体看起来比以前硬朗多了。
老太太一来第一件事自然是去找小罗霆,小罗霆已经会走路了,摇摇晃晃地还不太稳当,老太太跟在后面唯恐他摔摔倒,罗剑和柳兰却根本不在乎,小孩学走路哪有不摔跤的?摔倒了爬起来就是了。
史可法坐在沙发看着罗剑和柳兰对儿子学走路基本不管有些疑惑,“你俩就不怕他摔着了?”
“从物理学上讲,小孩重心低,即使摔倒了,也不会摔得太重。从小孩的教育来讲,多摔几次他会从中学到更多的经验,以后摔跤的情况就可能要少得多。”罗剑笑着说道。
“兴华,我怎么从你这话里听出了其他意思?今天下午的会上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想法,我知道可能你是对的,但我们的脑子就是转不过弯来,你是不是也在等着我们摔了跤之后自己爬起来?”史可法反应很快,盯着罗剑问道。
“宪之兄,我们家柳兰这几年可是赚了不少钱,现在整个南方恐怕她要算首富了吧?”罗剑没有回答史可法的问题,转移了话题。
“是啊,你下午还说要让资本家参与国家的管理,我看你是想让柳兰进入政府吧?”史可法笑着说道。
“我可没有想进入政府的心思,只是我和兴华都想到了怎么开始花钱了。”柳兰在旁边说道。
“花钱?你们俩想把钱全都花了,一点也不给我孙子留了?”老太太耳朵好使,听到了柳兰的话。
1...143144145146147...179
猜你喜欢